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8

中国式在家上学图书

Chinese Style "Home Schooling": The Study of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on R-school

SSAPID:101-3669-0803-51
ISBN:978-7-5201-053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个案研究。中国式“在家上学”是指除本义外,以学堂、私塾形式存在的小型学校,亦有人称之为“现代私塾”,它别于中国传统私塾和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在家上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中化、标准化的教育正逐渐被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所替代。这是世界的整体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教育趋势,中国式“在家上学”是对这种趋势和需求的反映之一。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任杰慧
编 辑:胡亮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致谢

 第1章 引言

  1.1 困惑:问题的提出

  1.2 田野工作地点

   1.2.1 田野点的选择

   1.2.2 R学堂概况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有关在家上学的研究

   1.3.2 中国大陆有关在家上学研究

   1.3.3 总结

  1.4 理论视角

   1.4.1 构建本土化教育人类学的学科需要

   1.4.2 构建本土化教育人类学的现实需要

   1.4.3 构建中国本土化的教育人类学

    1.4.3.1 中国当前的国情和教育现状

    1.4.3.2 中国需要的教育人类学

  1.5 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主旨和篇章结构

 第2章 R学堂的生与存

  2.1 R学堂的创立之路

  2.2 R学堂的存在之理

   2.2.1 理念

   2.2.2 人格

   2.2.3 环境

   2.2.4 需求

   2.2.5 小结

 第3章 R学堂的传统与现代

  3.1 中国古代私塾

   3.1.1 教学目的

   3.1.2 教学内容

   3.1.3 教学方法

   3.1.4 师生关系

  3.2 现代私塾:以R学堂为例

   3.2.1 教育目的

   3.2.2 教学内容

   3.2.3 教学方法

   3.2.4 师生关系

  3.3 小结

 第4章 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原因及社会文化背景*

  4.1 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原因

   4.1.1 反抗

    4.1.1.1 不满公立学校的教育方式

    4.1.1.2 不满公立学校的环境

    4.1.1.3 不满公立学校的分数至上,目中无“人”

   4.1.2 形塑:家长们的教育理想和人生观

    4.2.1.1 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自身的教育

    4.2.1.2 对成功和幸福的理解

   4.1.3 小结

  4.2 中国式在家上学产生的深层社会文化背景

   4.2.1 在家上学“中国式”特色形成的原因

   4.2.2 社会文化变迁对中国在家上学的深层影响

    4.2.2.1 社会转型产生了在家上学的受众群体:中产阶层

    4.2.2.2 社会转型带来的制度改革使行为不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手段

    4.2.2.3 社会转型影响了人们的思想体系和文化传承

    4.2.2.4 社会转型使中国人更具国际视角

    4.2.2.5 小结

 第5章 R学堂的困境与困惑

  5.1 R学堂的生存困境:体制外守望*

   5.1.1 R学堂的教育困境

    5.1.1.1 缺少多样化师资,教师流动性大

    5.1.1.2 课程质量需要提高,丰富性需要完善

    5.1.1.3 缺乏系统管理和必要的规范监管

   5.1.2 分析和建议

    5.1.2.1 允许存在

    5.1.2.2 规范管理

   5.1.3 小结

  5.2 R学堂的困惑:对新教育的误读

   5.2.1 理念的误读:从“问题孩子”谈起

   5.2.2 解读:怎样理解新教育理念

   5.2.3 引导的作用

   5.2.4 小结

  5.3 总结

 第6章 R学堂的发展和未来——奥尔模式

  6.1 发展

   6.1.1 给教师成长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与学生、学校一起成长

   6.1.2 学校帮助教师成长

   6.1.3 规范化、系统化管理

  6.2 未来

   6.2.1 家长对未来的看法

   6.2.2 教师和创办人对未来的看法

  6.3 奥尔模式

   6.3.1 R学堂的性质

   6.3.2 R学堂的特色

   6.3.3 为什么要这样做

  6.4 总结

 第7章 R学堂的启示与教育反思

  7.1 为什么我们的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从“钱学森之问”谈起

   7.1.1 R学堂的田野调查

   7.1.2 原因分析

    7.1.2.1 社会环境的影响

    7.1.2.2 教育体制问题

    7.1.2.3 违背教育规律

   7.1.3 R学堂值得提倡或借鉴的做法

    7.1.3.1 对精神和人文的重视

    7.1.3.2 对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理解

    7.1.3.3 对美和艺术的重视

   7.1.4 小结

  7.2 异化还是不适应:论说公立学校

   7.2.1 公立学校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地方

    7.2.1.1 不尊重学生

    7.2.1.2 以分数为主导的评价体系

    7.2.1.3 大班教学

   7.2.2 原因分析:社会与文化原因

   7.2.3 小结

  7.3 历史教育人类学:从高考制度的历史和现状看中国教育

   7.3.1 高考制度的昨天

    7.3.1.1 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

    7.3.1.2 私塾改造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7.3.1.3 民国高考制度的建立及其社会文化背景

   7.3.2 高考制度的今天

    7.3.2.1 国外当代的高考制度

    7.3.2.2 “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高考的恢复与改革

   7.3.3 高考制度的明天

   7.3.4 小结

 第8章 总结

  8.1 本书的现实意义

  8.2 本书的理论意义:历史教育人类学——一个本土化模式

  8.3 结语

 序言

本书是一项有关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个案研究。中国式“在家上学”是指除本义外,以学堂、私塾形式存在的小型学校,亦有人称之为“现代私塾”,它有别于中国传统私塾和国外通常意义上的在家上学。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时代的大规模、集中化、标准化的教育正逐渐被个性化、全面发展的教育所替代。这是世界的整体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教育趋势,中国式“在家上学”是对这种趋势和需求的反映之一。

奥格本,1989,《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王晓毅、陈育国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本尼迪克特,1987a,《菊与刀——日本文化的诸模式》,孙志民、马小鹤译,浙江人民出版社,第240页。

本尼迪克特,1987b,《文化模式》,傅铿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程方平,2008,《推进高考改革,完善教育及人才选拔制度》,《教育考试》第6期,第21~27页。

程鸿,2010,《在家上学:是时尚还是无奈》,《中国教育报》11月18日。

陈学金、滕星,2013,《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几个根本问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期,第64~69页。

陈彬莉,2007,《高考制度历史演变轨迹探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第137~140页。

陈向明,2000,《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

陈汉珍,2008,《丁丁为什么在家上学——兼论教育的异化》硕士学位论文,华东师范大学。

池莉,2014,《教养比文凭更重要》,《中国教育报》1月19日。

邸文,1984,《德国工业革命发展迅速的原因及其特征》,《历史教学》第10期,第 34~38页。

道格拉斯,2013,《制度如何思考》,张曲晨译,经济管理出版社。

丁则民,2001,《美国移民史中的排外主义》,《世界历史》第1期,第 12~18页。

二月河,2015,《当班干免交作业》,《新京报》3月13日,http://news.sohu.com/20150313/n409725176.shtml。

《2016年高考,看看你家孩子用哪套试卷?》,《中国教育报》2016年1月5日,http://dy.qq.com/article.htm?id=2016 0105A00PRH00。

21世纪教育研究院,2013,《中国在家上学研究报告(2013)》。

冯增俊,2013,《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三次教育革命》,搜狐新闻,10月11日,http://learning.sohu.com/20131011/n387987876.shtml。

冯增俊,2008,《论中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主题》,《民族教育研究》第1期,第29~34页。

冯增俊,2001,《教育人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费孝通,2012,《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

费孝通,2001,《“三级两跳”中的文化思考》,《读书》第 4期。

费孝通,2004,《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第2期。

方晗,2009,《中国与澳大利亚高考制度比较》,《教学与管理》第9期,第74~76页。

高耀明,1997,《民国时期高校招生制度述略》,《高等师范教育研究》第4期,第69~74页。

葛福强,2010,《私塾末年私塾课程的改造命运及启示》,《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201~202页。

葛兆光,2001,《1895年的中国:思想史上的象征意义》,《开放时代》第1期。

贺武华:《我国“在家上学”现象深度分析:中美比较视角》,《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11期,第84~89页。

辉格:《替代教育观察》,《读写月报:新教育》2014年第5期,第67~69页。

黄小凡,2015,《大师们的高考:没你想的那么任性》,《读者文摘》第9期,第34~37页。

何仁勇,2012,《民国时期怎样进行高考》,《学习博览》第7期。

胡喜盈,2009,《尴尬“孟母堂”》,《人民公安》第4期,第36~39页。

胡娟、郑渊洁,2007,《“私塾教育”实践的理论反思》,《当代教育科学》第18期,第51~54页。

《湖北女教师与女生互殴,校方称涉事老师已停职》,《人民网》2015年4月12日,http://news.163.com/15/0412/09/AN09HQD700014JB6.html。

姜韵宜,2014,《教育本该不一样》,《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第6期,第4~7页。

姜文,2010,《困境与思路:“钱学森之问”引发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第21期,第80~82页。

贾非,1990,《高考制度30年回顾与反思》,《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92~95页。

革介晓燕,2012,《“在家上学”判离还是回归?》,《商周刊》,第106~107页。

加德纳,2008,《智能的结构》,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景军,2009,《中国青少年吸毒经历分析》,《青年研究》第6期,第74~84页。

季卫华,2007,《“孟母堂”事件中的受教育权探析》,《教学与管理》第7期,第43~44页。

《教师为什么容易“拉仇恨”?!》,《中国教育报》2015年4月21日。

李政道,1997,《艺术与科学》,《科学》第1期。

李泽厚,2014,《美的历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第217页。

李强,2010,《为什么农民工“有技术无地位”的问题》,《江苏社会科学》第6期,第8~18页。

李春玲,2011,《中产阶级的社会政治态度:寻求变革还是安于现状》,《社会》第2期。

李强,2001,《关于中产阶级和中间阶层》,《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2期,第17~20页。

陆益龙,2008,《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

李强,2012,《社会分层与社会空间领域的公平、公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李松林、万艳群,2007,《发达国家高考改革的最新动向与基本趋势》,《教育科学研究》第6期,第51~55页。

李新玲,2012,《在家上学——叛离学校教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李新玲,2011,《在家上学逃离批量生产》,《中国青年报》9月5日,http://zqb.cyol.com/html/2011-09/05/nw.D110000zgqnb_20110905_5-08.htm。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1996,《学生会存》,教育科学出版社,第195页。

刘尧,2013,《破解杰出人才培养的知识评价困境——从“钱学森之问”与“李约瑟难题”谈起》,《大学》(学术版)第2期,第86~93页。

刘彬,2009,《芬兰大学入学考试制度及对我国高考制度的启示》,《教育考试》第5期,第85~87页。

刘海峰,2012,《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高考》,《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3卷,第14~24页。

刘白杨,2008,《清末民国时期私塾对义务教育的作用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5期,第115~120页。

刘长铭,2014,《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中国教育报》10月13日。

刘烨,2008,《马斯洛的人本哲学》,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刘晓东,2012,《明代私塾中的“师徒”关系刍议》,《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69~74页。

柳琴、左松涛,2003,《略论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私塾改良》,《江西社会科学》第3期,第117~122页。

柳圣爱:《韩国选择性教育的现状及展望》,《外国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第57~61页。

林炎志,2014,《对“钱学森之问”的进一步追问》,《中国教育学刊》第6期,第4~5页。

卢晖临,2005,《社区研究:源起、问题与新生》,《开放时代》第4期。

陆学艺、李培林主编,1991,《中国社会发展报告》,辽宁人民出版社。

陆益龙,2008,《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1期,第149页。

李维,1995,《试论英国工业革命和初级教育普及的关系》,《世界历史》第1期,第14~21页。

梁茂信,1996,《美国移民政策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页。

罗倩,2010,《“孟母堂”事件引发的法律思考——兼论非政府组织之社会教育权在中国的发展》,《重庆与世界》第11期,第33~37页。

默顿,2000,《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范岱年等译,商务印书馆。

马卡连柯,1962,《论共产主义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玛格丽特·米德,1987,《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宋践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第268页。

米尔斯,2005,《社会学的想像力》,陈强、张永强译,三联书店。

莫言,2004,《虚伪的教育》,《莫言文集第12卷》,当代世界出版社。

马立明,2012,《私塾该何去何从》,《深圳特区报》5月8日。

穆尔,2009,《人类学家的文化见解》,欧阳敏、邹乔、王晶晶译,商务印书馆,第342~359页。

祁进玉,2009,《教育人类学研究:中国经验30年》,《民族教育研究》第5期,第11~17页。

祁进玉,2009,《中国教育人类学研究的现状与反思》,《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第4期,第5~9页。

齐学红、陆文静,2013,《在家教育对儿童社会化影响的个案研究》,《教育科学研究》第7期,第50~55页。

斯诺,2003,《两种文化》,陈克艰、秦小虎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任杰慧,2015,《体制外守望:中国式“在家上学”的教育困境——基于R学堂的个案研究》,《民族教育研究》第5期。

秦玉清,2007,《传统私塾的历史变迁》,《寻根》第2期,第8~11页。

舒新城编,1981,《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第150页。

孙云晓,2013,《半月刊·资讯频道》。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汤敏,2012,《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的教育》5月31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eb7d930102e304.html。

滕星,2014,《中国教育人类学的新进展》,《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第89~95页。

托夫勒,2006,《未来的冲击》,蔡伸章译,中信出版社,第412~425页。

滕星,2009,《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实践——本土经验与学科建构》,民族出版社。

吴晓蓉,2009《教育人类学研究的本土实践》,《教育学报》第6期,第16~22页。

吴松芝,2011,《传统私塾教育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6期,第54~58页。

吴若冰,2006,《从“私塾”教育到父母教育选择权的思考》,《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11期,第 215~216页。

汪瑞林,2013,《教育如何应对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国教育报》3月7日。

王顺义,2008,《西方科技十二讲》,重庆出版社,第292、308页。

王朔,2012,《“钱学森之问”研究述评》,《上海教育科研》第3期,第31~34页。

王奋平,2008,《美国SAT考试以及数学试题特点》,《中国考试》第9期,第55~58页。

乌申斯基,1989,《人是教育的对象——教育人类学初探》,郑文樾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正惠,2012,《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困惑与抉择——求解教育领域的“斯芬克斯之谜”》,《高等教育研究学报》第3期,第7~9页。

王秀娟,2012,《现代私塾并非桃花源》,《山西日报》5月18日。

魏蔻蔻,2014,《你误会了欧美的素质教育》,《洞见》(微信号)12月27日。

熊培云,2015,《标准答案摧毁了中国教育?一个民族的创造力是如何衰退的》3月18日,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318/21/17132703_456280824.shtml。

徐梓,2009,《现代私塾的意义和局限》,《中国教师》第23期,第21~22页。

徐月红、岳贤平,2014,《“钱学森之问”的内涵、实质及其效应——兼与林炎志教授商榷》,《中国教育学刊》第12期,第 1~5页。

《信阳中学男老师和女生课堂互殴,被暂时停课》,《映象网评论》2015年4月20日,http://henan.sina.com.cn/pingdingshan/focus/2015-04-20/10106070.html。

肖玲、成云,2011,《从“现代私塾”的特征谈当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哈尔滨学院学报》第5期,第136~138页。

晏阳,2013,《人民大学招生腐败的警钟为谁而鸣》11月29日,http://news.sina.com.cn/zl/zatan/2013-11-29/0845686.shtml。

杨柳,2013,《记者采访河北衡水中学:学生称其如人间炼狱》,《人民网-人民日报》7月18日,http://news.qq.com/a/20130718/017795.htm。

杨小明、张怡,2008,《中国科技十二讲》,重庆出版社。

杨继龙、但昭彬,2007,《中韩两国高考制度改革之比较》,《滁州学院学报》第1期,第110~113页。

杨李娜,2005,《民国时期的大学招考制度及其影响》,《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期,第118~123页。

杨林柯,2014,《我们何怀念民国教育》,《中国教育报》3月21日。

杨齐福,2008,《科举制度废除后私塾与塾师命运散论》,《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7期,第93~98页。

杨宝珍、赵春宁,2006,《从私塾开办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1期,第91~94页。

杨东平,2015,《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如何破局》,搜狐教育,12月19日,http://learning.sohu.com/20151219/n431900268.shtml。

杨宝珍、赵春宁,2006,《从私塾开办看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11期,第91~94页。

《一位老教师对年轻父母的20条忠告》,《中国教育报》2014年6月8日。

岳天明,2008,《试论我国教育人类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精神》,《民族教育研究》第1期,第35~41页。

俞敏洪,2015,《决定孩子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中国教育报》1月11日。

俞敏洪,2014,《我让女儿主动学习的秘密》,《中国教育报》3月2日。

易中天,2011,《第十届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深圳论坛》,《新浪财经》11月4日,http://finance.sina.com.cn/hy/2011 1105/094610760917.shtml。

《樟木头小学生不交作业,暴打女老师致其入院》,《东莞时间网》2015年4月7日,http://gd.sina.com.cn/dg/social/2015-04-07/075521175.html。

邹进,1991,《现代德国文化教育学》,山西教育出版社,第73页。

翟居怀,2008,《中美高中阶段考试的比较与启示》,《教学与管理》第4期,第78~80页。

《扎克伯格给女儿的信》,2015年12月7日,http://learning.sohu.com/20151207/n430026621.shtml。

赵红州,1993,《大科学观》,人民出版社,第3~8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编,2001,《世纪辉煌》,科学普及出版社,第145页。

朱永新,2015,《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超出了学校教育》,未来网,3月10日,http://m.news.k618.cn/?src=news.k618.cn%2Fkx%2F201503%2Ft20150310_5881623.html。

《钟曲线:美国生活中的智商与阶级结构》,http://www.docin.com/p-490760309.html。

张春兴,2002,《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浙江教育出版社,第158页。

张岱:《夜航船·卷六·选举部》,明代。

张玉胜,2013,《在家上学的“桃花源”教育能走多远》,《中华读书报》1月2日。

张海燕、宋玉冰,2005,《中国高考的历史分析与前景展望》,《现代教育科学》第3期,第22~23页。

张天潘,2014,《单向度的中国青年》,《南方都市报》8月17日。

张婷、周邦华,2015,《民国高考制度及其影响研究》,《兰台世界》11月上旬,第61~62页。

张亚群,2005,《从单独招考到统一招考——民国时期高校招生考试变革的启示》,《中国教师》第6期,第24~26页。

张小军,2007,《三足鼎立:民族志的田野、理论和方法》,《民间文化论坛》第1期。

庄孔韶,1989,《教育人类学》,黑龙江教育出版。

庄孔韶主编,2007,《人类学通论》(修订版),山西教育出版社。

庄孔韶主编,2006,《人类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Anderson Kathryn M. 2013. “Anderson-Levitt. Anthropologies and Ethnographies of Education Worldwide.”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1.

Anderson Sally,Gull?v Eva,Valentin Karen,2012. “Educational Anthropologies in a Welfare State Perspective-The Case of Scandinavia.”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s:193-211.

Andrade,Albert G. 2008.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the Rise of Homeschooling. Ohio University.

Aso,Kumiko. 2006. A Case Study of the Drop out Problem in Japan and Homeschooling as A Possible Policy Respons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Basham,P. 2001. “Home Schooling:From the Extreme to Mainstream.” Public Policy Source,51.

Bredder,Charlene Catherine. 2006. “Doing Sschool” and “Having Fun”:Tensions between Family and School Conceptions of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Diego.

Clemente,Dale F. 2006. Academic Achievement and College Aptitude in Homeschooled High School Students Compared to Their Private-Schooled and Public-Schooled Counterparts. Regent University.

Connell O’,Brian Michael. 1998. Home Schooling:An Historical Inquiry. University of Sarasota.

Cultural Change in China http://www.sunypress.edu/pdf/52773.pdf.

Danley,Elizabeth Brennen. 1998. The Use of Scaffolding Agents in Homeschool Learning Environments of Early Adolescents:A Case Study Conducted in Tallahassee. The 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Dedeaux,Roya J. 2012. An Exploratory Study on Mental Health and Attitude towards Psychotherapy among Grown Homeschoolers and Homeschooling Parent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

Gaither Milton. 2008. Homeschool:An American History.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Gilmore,Deanna P. 2003. “Reading Aloud in Two Home Schools:A Qualitative Study.” Home School Researcher 15(3):11-20.

Gomes,Ana Maria Rabelo,Gomes Nilma Lino. 2012. “Anthropology and Education in Brazil-Possible Pathways.”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s:111-130.

Hopper Tacey Keller. 2003. Tacey Keller.Parents,Perceptions,Passions,Pathways,and Patterns:Exploratory Case Studies of Home Educ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llectually Gifted Individuals. The College of William and Mary.

Jung Jae Hun. 2009. Contested Motherhood:Self and Modernity in South Korean Homeschooling.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Kariane Mari Nemer. 2002. “Understudied Education:Toward Building a Homeschooling Reseach Agenda.” Occasional Paper No. 48,National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Privatization in Education(NCSPE).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

Krause,Jean M. 2012. Homeschooling:Constructing or Deconstructing Democracy.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

McKeon,Carolyn C. 2007. A Mixed Methods Nested Analysis of Homeschooling Styles,Instructional Practices,and Reading Methodologies. Capella University.

Medlin,R. 2000. “Homeschooling and the Question of Socialization.” Peabody Journal of Education,75(1-2),107-123.

Minoura Yasuko. 2013. “The Development of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Schooling in Japan.”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215.

Miller,Ronald J. 2000. The Free School Movement,1967-1972:A Study of Countercultural Ideology. Boston University.

Nakabugo Mary Goretti,Byamugisha Albert,Bithaghalire Justus. 2008. “Future Schooling in Uganda,CICE Hiroshima University.”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ducation(Vol.11 No.1):55-69.

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2014-05-13. http://www.nheri.org/.

Nicholas H. Apostoleris,2000. Children’s Love of Learning:Home schooling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for Learning. Clark University.

Orazova,Gulshirin. 2010. Parental Autonomy Support in Children’s Decision Making upon their Educ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Diverse Social Interaction:A Case Study of Homeschooling Groups in Dekalb. IL. Nor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Leadership.

Ouyang Huhua. 2013. “Bamboo Shoots after Rain. Educational Anthropology and Ethnography in Mainland China.”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235-251.

Payton,Karl Edward. 2011. Homeschooling as a Predictor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among College Freshmen. Texas A&M University-Commerce.

Ray,Brian D. 2011. “Research Facts on Homeschooling”,National Home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e(NHERI).

Rockbell Elsie,Apodaca Erika González. 2012. “Anthropological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Processes in Mexico.”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s:71-92.

Saunders Tracy. 2006. “Achieving Science Education a Home School.” Home Schooling Science.

Shepherd,Dan. 2010. Mommy is My Teacher:Qualitative Case Studies of Three Families’ Homeschooling Experience. Ball State University.

Spindler,G. D.(ed.). 1955. Education and Anthropology. Calif.: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55.

Stevens Mitchell L. 2001. Kingdom of Children-Culture and Controversy in the Homeschooling Movement,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Stoudt,Patricia Koelsch. 2012. Accommodations in Homeschool Settings for Children with Special Education Needs. Liberty University.

Tung,Wei-chen. 2010. The Road Less Taken:A Qualitative Inquiry of Christian Homeschooling in Taiwan. University of Denver.

Whittaker,J. O.,Meade,R. D. 1967. “Social Pressure in the Modification and Distortion of Judgment:Across-cultural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109-113.

Wilson,Catherine. 2010. An Examination of Assessment Scores between Students Who Attend Public Schools and Students Who were Homeschooled Prior to Entering a Virtual Charter School. George Fox University.

Zanten,Agnes van. 2013. “Ethnography of Education around the World.” Kathrryn M. Anderson-Levitt,ED. Anthropologies of Education-A Global Guide to Ethnographic Studies of Learning and Schooling. New York-oxford:Berghahn book,317.

Zhao,Yong. 2014. Who’s Afraid of the Big Bad Dragon:Why China Has the Best(and Worst)Education System in the World. Jossey-Ba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