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86

中国文化传播软实力研究图书

SSAPID:101-3618-2066-17
ISBN:978-7-5097-9651-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之路、文化软实力与传播学本土化、文化软实力与舆论引导、文化软实力与媒介素养等四章对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现状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进行总体评析,最后针对其中的优势与劣势提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相关对策和建议,以求为当前及未来中国文化软实力建设工作有所助益。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颜林柯;刘翠;辛倩倩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序

 第一章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传播之路

  前言

  第一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基本思路

   一 文化软实力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一)文化产业具备的功能

     1.经济功能

     2.社会功能

     3.文化功能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三)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二 新传播环境下的国家形象构建

    (一)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的关系

    (二)文化软实力助力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

     1.中国国家形象的建设

     2.中西方看待中国国家形象的差异

    (三)文化软实力拓宽国家形象传播渠道

     1.国家符号的概念

     2.国家形象宣传片

     3.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

  第二节 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的启示

   一 美国文化软实力构建经验

    (一)美国文化软实力优势

     1.政府重视优势

     2.创意人才优势

     3.投资渠道优势

     4.传媒实力优势

    (二)美国文化产业实例分析

     1.好莱坞模式

     2.迪士尼模式

     3.“苹果”模式

    (三)美国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启示

   二 法国文化软实力构建

    (一)巴黎的文化区域规划

    (二)法国对文化品牌的重视

     1.时尚品牌

     2.葡萄酒文化

    (三)高雅但不高价的文化艺术

    (四)文化运营与文化推广

   三 日本文化软实力构建

    (一)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日本动漫

    (三)日本流行文化

   四 韩国文化软实力构建

    (一)韩国的文化软实力打造之路

    (二)韩国影视娱乐文化经验的探索与思考

     1.《来自星星的你》的收视狂潮

     2.《江南Style》的迅速爆红

     3.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

   五 国外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的综合启示

  第三节 打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特色

   一 文化输出与文化交流途径

    (一)文化输出的发展趋势

    (二)寻求有效文化交流途径

   二 善用中国文化符号

    (一)中国电影的文化输出

    (二)北京奥运

    (三)孔子学院

  第四节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方向之思考

   一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传播领域的薄弱环节

    (二)文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创造活力不足

    (三)丰富的文化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四)文化产业起步晚造成文化产业竞争力弱

    (五)社会急剧转型造成价值观危机

    (六)未形成科学文化市场体系制约正常发展

   二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思考

    (一)立足“文化兴国”,确立长期发展战略

    (二)增强文化产品竞争力,坚持文化创新

    (三)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升国家文化影响力

    (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扩大外宣能力

    (五)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面对社会转型危机

    (六)打造世界级文化品牌,发挥文化软实力

    (七)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

    (八)调动社会力量,激发民众文化建设热情

  结语

 第二章 文化软实力与传播学本土化

  第一节 构建路径——以传播学本土化提升文化软实力的传播力

   一 提升文化软实力离不开传播力

    (一)文化软实力的复杂性

    (二)作为突破口的传播力

   二 我国文化输出中的两个突出问题

    (一)“吃老本”——言必提古代

    (二)“独角戏”——一个人的精彩

   三 传播学理论之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兴奋点

    (一)传播学理论可以为文化软实力建设指点迷津

    (二)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中国语境下的传播学

     1.全球化的预言

     2.本土化的传播学理论更能适应中国国情

  第二节 一块“心病”——烛照传播学本土化的脉络根基

   一 由来

    (一)一个人

    (二)五次会议

     1.1978年香港——第一次中国传播研讨会

     2.1982年北京——第一次西方传播学座谈会

     3.1986年黄山——第二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4.1993年厦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的探索”座谈会与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

   二 论争

    (一)本土化是否有歧义?

    (二)研究重点是古是今?

    (三)“中国特色”是着重强化还是顺其自然?

   三 遗憾

    (一)强调“特色”背后的主体性困惑

    (二)渴求“认同”背后的自信心危机

  第三节 客观迫切——传播学本土化的呼喊与自觉

   一 困窘

    (一)译著文献的“系统”禁锢

    (二)研究方法的格格不入

   二 僵局

    (一)来自自身

    (二)来自外界

   三 动力

    (一)主流价值观的召唤

    (二)传统文化的丰富与挖掘

    (三)新闻传播事业的改革需要理论依据

  第四节 回归本源——探讨传播学本土化的基本问题

   一 什么样的研究叫作本土化研究

    (一)前提

    (二)实践

    (三)商榷

   二 传播学本土化是手段不是目的

    (一)动态

    (二)位置

    (三)对话

   三 传播学不是新闻传播学,传播学是传播学

    (一)天然的依附

    (二)发展中的形影不离

    (三)传播学是传播学自己

  第五节 范式确立与路径选择——不是答案的答案

   一 固有观念的解冻

    (一)挣脱“概念”的捆绑

    (二)甩开“体系癖”的尾随

   二 古典与当下的各得其所

    (一)古老的传播论

    (二)年轻的传播学

   三 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视作学科发展的机会

    (一)传播学的价值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的释疑能力

    (二)中国传播学研究的价值在于对中国传播视域的描述与解释

 第三章 文化软实力与舆论较量

  第一节 文化软实力的舆论困境

  第二节 从中美关系看传媒思辨

   一 大环境奠定传播生态基础

    (一)转型

    (二)分歧

    (三)求同存异

   二 美媒对我国新闻报道的主要方向

    (一)人权自由方面

    (二)社会问题方面

    (三)环境污染方面

    (四)反腐倡廉方面

    (五)经济发展方面

    (六)中国软实力新闻报道

  第三节 国家利益冲突导致媒体观点不同

   一 局势分析

   二 美国媒体

    (一)长期观点

    (二)美国媒体报道案例分析

     1.案例一

     2.案例二

   三 中国媒体

    (一)长期观点

    (二)中国媒体报道的案例分析

     1.案例一

     2.案例二

   四 国家利益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

  第四节 “中国威胁论”导致长期消极报道政策泛行

   一 “中国威胁论”的产生

    (一)“中国威胁论”的历史渊源

     1.“中国经济威胁论”

     2.“中国军事威胁论”

     3.“中国文明与意识形态威胁论”

     4.“资源威胁论”

     5.历史发展规律

    (二)正确面对中国经济的发展

    (三)西方鼓吹“中国威胁论”的真正目的

    (四)中国不能被“中国威胁论”威胁

   二 西方长期奉行消极报道中国的政策

    (一)意识形态分歧

    (二)已定性的报道方式

    (三)担心中国崛起的警惕心理

    (四)中西方文化差异

    (五)控制国际主要的舆论导向

   三 国际社会对南海问题的新闻报道思路

    (一)报道共性

    (二)观点分歧

  第五节 未来舆论对策出路思考

   一 探究外媒对我国长期偏见报道的原因

   二 北美主流媒体选择性报道分析

    (一)选择性报道的缘由

    (二)选择性报道分析

   三 我国媒体的应对之道

    (一)把握政治舆论大方向

    (二)注意报道的平衡性

    (三)健全媒体自律体系

  结语

 第四章 文化软实力与媒介素养

  第一节 粗鄙的网络时代

   一 网络空间的“失范”

    (一)“重口味”——网媒与网民的彼此豢养

    (二)直播“隐私”——网络展演者的狂欢与彷徨

    (三)耽于屏幕——思考能力的萎缩与退化

    (四)技术入侵——人类异化的预言

   二 媒介素养的现实需求

    (一)媒介接触的门槛越低,越是需要媒介素养教育

    (二)理性的媒体环境需要媒介素养教育的支持

  第二节 媒介素养理论检视

   一 媒介素养的由来

    (一)发端与缘起

    (二)概念的界定

   二 媒介素养的发展阶段

   三 媒介素养的新命题

    (一)数字素养(计算机素养、网络素养)

    (二)视觉素养

    (三)广告素养(娱乐信息素养)*

  第三节 媒介素养在中国

   一 媒介素养在大陆

    (一)理论的引介与本土化

     1.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

     2.2000年至今

    (二)研究机构以及专业组织

     1.高校的研究机构

     2.公共事业单位组织的研究团队

     3.媒体发起的研究或尝试

     4.民间自发的参与

    (三)媒介素养教育在学校的课程实践

   二 媒介素养在香港

   三 媒介素养教育在台湾

    (一)政策的推动

    (二)理论研究的支撑

    (三)民间组织(公益团体)常伴左右

     1.富邦文教基金会

     2.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

  第四节 媒介素养教育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必要性逻辑

   一 文化软实力理念分析

    (一)软实力与文化软实力

    (二)文化软实力的范畴

    (三)热捧的硬实力,尴尬的软实力

   二 媒介素养教育对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意义

    (一)保护本土文化是媒介教育的重要取向

    (二)媒介素养教育有助于实现国民的现代性与全球化

  第五节 提升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媒介素养教育模式建构

   一 接受多元社会的现实背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

    (一)儿童媒介素养

     1.我国儿童的媒介使用特征

     2.媒介与儿童研究在我国的进展

    (二)老人媒介素养

    (三)农民媒介素养

     1.农村与城市的“鸿沟”

     2.农村内部的分化

     3.农民媒介素养的侧重点

    (四)少数民族媒介素养

    (五)残疾人媒介素养

   二 构建立体教育模块体系——媒介素养教育内容

    (一)欧美国家对媒介教育内容的选择

     1.英国

     2.加拿大

     3.特点与启示

    (二)我国学者的探索

     1.吴翠珍

     2.卜卫

     3.其他学者

   三 架设全员参与的行动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模式

    (一)全社会——调动尽可能多的社会资源

    (二)全民性——覆盖尽可能多的公民

    (三)全人性——持续尽可能长的过程和阶段

[1]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于铭松:《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塑造》,《民主与科学》2012年第9期。

[3]彭慧:《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4]陈立旭:《论文化产业的社会功能》,《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9期。

[5]徐长银:《美国文化管理的特点》,《红旗文稿》2012年第3期。

[6]姜锐:《文化产业在经济之“危”中寻求发展之“机”》,《戏剧丛刊》2010年第3期。

[7]赵智勇:《中美经济波动之比较》,《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1期。

[8]肖志明:《以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竞争力》,《经济论坛》2012年第10期。

[9]王缉思:《浅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美国研究》2006年第1期。

[10]张莹莹:《国外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经验及启示》,《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1]陈桂玲:《美法中文化创意产业的比较及对我国的启示》,《人民论坛》2013年第6期。

[12]孙俊新:《各国文化产业对外开放政策比较及启示》,《人民论坛》2013年第10期。

[13]黄珂:《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市场》2011年第7期。

[14]姚旭:《跨界融合,全面提升中国传媒的国际传播力》,《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15]丁志刚:《论中国的文化安全及其护持》,《学习与探索》2012年第10期。

[16]李静:《中华文化走出去,中华文明传四海》,《金田》2013年第10期。

[17]卜立群:《如何让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华章》2011年第7期。

[18]刘伟:《论文化开放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软实力建设》,《党史文苑》(学术版)2009年第2期。

[19]拓锐平:《试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新西部》(下半月)2008年第7期。

[20]李丽:《和谐社会背景下提升市民文化素养的必要性及策略研究》,《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6期。

[21]朱利民、张永强:《激活传统文化 提升文化软实力》,《西安日报》2009年第3期。

[22]刘德林:《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基本思路》,《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2008年第9期。

[23]刘丽:《文化建设对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意义》,《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0期。

[24]谭青山:《中国崛起于中美关系的走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1期。

[25]黄珂:《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中国市场》2011年第3期。

[26]王雪燕、戴士权:《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及前景展望》,《商业经济》2011年第1期。

[27]门洪华、周厚虎:《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及其传播途径》,《国际观察》2012年第1期。

[28]何梦舒、田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国家形象》,《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第11期。

[29]郭燕:《论文化创意产业对北京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商业时代》2013年第2期。

[30]祁述裕、刘琳:《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五多五少”现象》,《中国国情国力》2013年第2期。

[31]耿乃凡:《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中国产业》2010年第8期。

[32]范周、储钰琦:《从马克思“艺术产生”理论看文化产业的兴起》,《山东社会科学》2011年第2期。

[33]焦新平、曾祥娟、赵敏:《从文化软实力何国家形象建构看国际体育比赛的新闻传播》,《科技传播》2014年第3期。

[34]王月红:《文化产业的现状与对策探析》,《沧桑》2012年第10期。

[35]李敏:《建设先进大众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大众化的必由之路》,《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

[36]王雅容:《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特色推进发展》,《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第9期。

[37]韩运荣、陈卫星:《关于传播学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思考——传播学访谈录》,《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3期。

[38]肖沛雄:《赋予传播学教材新时代内涵》,《当代传播》2006年第3期。

[39]胡翼青:《论传播研究范式的表层解构与深层结构——兼论中国传播学30年来的得失》,《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10期。

[40]梅琼林、罗慧:《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断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0期。

[41]邵培仁:《论我国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新闻知识》1996年第3期。

[42]张允若:《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国际新闻界》2002年第3期。

[43]张健康:《论中国传播学本土化与跨学科研究的现状及对策》,《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44]方延明:《我国传媒面向新世纪的挑战与应战——海峡两岸传播媒体迈向21世纪学术研讨会》,《科学新闻》1999年第12期。

[45]李静、朱素凡:《中美传播模式起源比较分析》,《理论观察》2005年第4期。

[1]王怡红、胡翼青:《中国传播学3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2]邵培仁:《传播学导论》,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3]〔美〕罗杰斯:《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殷晓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4]〔德〕彼得·科斯洛夫斯基:《后现代文化——技术发展的社会文化后果》,毛怡红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5]袁军、龙耘、韩运荣:《传播学在中国——传播学者访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6]〔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7]宣伟伯:《传媒 信息与人:传学概论》,余也鲁译,中国展望出版社,1985。

[8]翟学伟:《人情、面子与权力的再生产》,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9]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10]〔美〕沃纳·塞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第四版),郭镇之译,华夏出版社,2000。

[11]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主体的图像之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12]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13]尹韵公:《中国明代新闻传播史》,重庆出版社,1990。

[14]徐耀魁:《西方新闻理论评析》,新华出版社,1998。

[15]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6]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

[17]叶启政:《社会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8]梅琼林、罗慧:《我国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断想》,《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9]孙旭培:《传播学研究中国化的探索》,《新闻记者》1997年第9期。

[20]刘明安:《传播学需要传播——第三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侧记》,《新闻知识》1993年第8期。

[21]章永宏:《论传播学研究本土化和国际化》,《今传媒》2008年第4期。

[22]汪琪、萧小穗:《本土传播研究的下一步》,《传播与社会学刊》2014年第29期。

[23]邵培仁:《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第10期。

[24]李彬:《反思:传播研究本土化的困惑》,《现代传播》1995年第6期。

[25]余也鲁、施清彬、崔煌芳、章琪琦:《中国传播学研究破冰之旅的回顾——余也鲁教授访问记》,《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26]张国良:《中国传播学的兴起、发展与趋势》,《理论月刊》2005年第11期。

[27]徐耀魁:《我国传播学研究的得与失》,《新闻与传播研究》1998年第4期。

[28]黄旦、丁未:《传播学科“知识地图”的绘制和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传播学译著的回顾》,《现代传播》2005年第2期。

[29]陈韬文:《理论化是华人社会传播研究的出路: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张力处理》,《中国传播学:反思与前瞻——首届中国传播学论坛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0]T.欧文斯:《现象学与主体间性》,高地译,《哲学译丛》1986年第2期。

[31]姜飞:《中国传播研究的三次浪潮——纪念施拉姆访华30周年暨后施拉姆时代中国的传播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2012年第4期。

[32]胡翼青:《论传播研究范式的表面结构与深层结构——兼论中国传播学30年来的得失》,《新闻与传播研究》2007年第4期。

[33]单波:《如何表现中国传播研究的智慧》,《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1]韩怀军、黄璜:《削弱西方媒体的认知偏见——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跨文化传播策略》,《视听界》2013年第5期。

[2]吴瑛:《从周边国家舆情看“中国梦”的国际传播》,《国际问题研究》2013年第11期。

[3]陈红梅:《美国媒体是怎样报道国际新闻的——对相关研究文献的回顾》,《新闻记者》2011年第12期。

[4]陆铁军、李秀梅:《媒体报道应注重“平衡性”》,《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5]李世举:《新闻媒体如何实现行业自律》,《传媒观察》2011年第2期。

[6]孔令华:《理念·规范·方法——中西方新闻客观性差异之比较》,《新闻知识》2003年第10期。

[7]李希光、刘康:《美国媒体新闻的选择性——美国传媒近期对中国的报道评价》,《新闻记者》2000年第10期。

[8]赵凯:《如何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学习江泽民同志有关讲话的读书笔记》,《新闻记者》2001年第2期。

[9]李永杰:《跨文化传播学须突破西方主导范式》,《中国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

[10]庄严:《法制新闻报道中如何把握平衡原则》,《采.写.编》2007年第8期。

[11]韩哲:《冷眼相向“舰队街”》,《北京商报》2012年第8期。

[12]徐昌义:《推动文化大发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2期。

[13]于文谦、荆雯:《基于软实力概念解构的乒乓文化软实力》,《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12期。

[14]张启良:《由GDP派生的重要指标》,《统计与咨询》2011年第8期。

[15]张立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16]陈丽香、孙炜姗:《自媒体传播的公共性及实现途径》,《今传媒》2014年第1期。

[17]韩学功:《西方主流媒体对待虚假新闻的另一面》,《中国记者》2011年第4期。

[18]马良乾:《对新闻出版管理工作中有效实施党的领导的几点思考》,《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10期。

[19]张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国际观察》2007年第8期。

[20]张琳、张玉玲:《关于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几个问题》,《世纪桥》2016年第2期。

[21]丁宇:《两岸体育健儿伦敦创佳绩》,《两岸关系》2012年第8期。

[22]毛浩然:《弱势群体话语反操控策略研究——以〈自然〉致歉叶诗文事件为例》,《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3]李蔚:《浅析新闻媒体服务中国梦的五大要素》,《出版广角》2014年第2期。

[24]孙彬:《论媒体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语言交流中的体现》,《中国报业》2011年第6期。

[25]晓兵:《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政治稳定的影响与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03年第6期。

[26]尹深:《中西方灾难新闻报道差异的文化解读》,《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27]孙兴杰:《崛起的中国需警惕弱国心态》,《领导文萃》2012年第3期。

[28]钟丹丹:《全球背景下中西传媒的价值取向比较——兼谈中国新闻奖与普利策新闻奖的比较》,《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29]汪同三:《当前经济形势和我国的发展优势》,《传承》2012年第5期。

[30]蔡娟:《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影响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因素及对策选择》,《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1]郭丹茹:《中西新闻传播理念的若干差异》,《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期。

[32]周峰:《理性应对外媒负面报道》,《军事记者》2012年第11期。

[33]时殷弘、张清敏、刘建:《如何回应“中国威胁论”》,《人民论坛》2011年第7期。

[34]张健:《美国主流媒体涉华报道分析》,《国际观察》2007年第8期。

[35]钟飞腾:《如何准确、专业、及时地报道南海问题——关于占领国际事件新闻制高点的几个视角》,《中国记者》2012年第6期。

[36]周鑫宇:《南海问题由来与中美关系》,《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年第8期。

[37]孙建社:《当前中国周边安全环境与中美关系》,《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10期。

[38]张天培:《从CNN事件看美国媒体对华负面报道的根源和形成原因》,《理论界》2009年第9期。

[39]龙心刚:《论南海问题中的美国因素》,《东南亚纵横》2010年第12期。

[40]洪晓楠:《文化认同、文化自觉与和谐文化的构建》,《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8期。

[41]徐成芳:《论中国和平发展的障碍与对策》,《社会主义研究》2006年第7期。

[42]张倩红:《21世纪的东亚:文化建设与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史学月刊》2007年第4期。

[43]徐成芳:《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44]王缉思:《浅论中美关系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美国研究》2006年第1期。

[1]〔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章艳、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13。

[3]张艳秋:《理解媒介素养:起源、范式与路径》,人民出版社,2012。

[4]张舒予:《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段京肃、杜骏飞:《媒介素养导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

[6]〔美〕詹姆斯·波特:《媒介素养(第四版)》,李德刚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7]高萍:《“批判”传播学:兼析传播学、新闻学、广告学之学科关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8]王怡红、胡翼青:《中国传播学30年:1978-2008》,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0。

[9]刘晓红、卜卫:《大众传播心理研究》,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01。

[10]李军林等:《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11]〔美〕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吴晓辉、钱程译,东方出版社,2005。

[1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13]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2。

[14]方晓红:《大众传媒与农村》,中华书局,2002。

[15]张振亭:《中国新时期新闻传播学术史研究》,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

[16]陈崇山、弭秀玲:《中国传播效果透视》,沈阳出版社,1989。

[17]李红艳:《乡村传播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8]彭少健:《2010中国媒介素养研究报告》,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0。

[19]荣建华:《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0]〔美〕埃弗里特·M.罗吉斯、拉伯尔·J.伯德格:《乡村社会变迁》,王晓毅、王地宁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21]陆晔:《媒介素养:理念、认知、参与》,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22]胡百精:《互联网与集体记忆构建》,《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23]毛牧然、陈凡:《马克思的技术异化观及其现实意义》,《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4]蒋锐:《网络自我展演者的生存悖论》,《今传媒》2013年第4期。

[25]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上)》,《当代传播》2000年第2期。

[26]〔美〕大卫·帕金翰:《英国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宋小卫译,《新闻与传播研究》2000年第2期。

[27]王喜文:《〈数字英国〉:力图打造世界“数字之都”》,《信息化建设》2010年第11期。

[28]宋小卫:《学会解读大众传播——国外媒介素养教育(下)》,《当代传播》2000年第3期。

[29]张开:《中国首届媒介素养教育国际研讨会综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30]彭少健、宣德:《中国转型期媒介素养培育——“首届(2007)西湖媒介素养高峰论坛”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5期。

[31]李月莲:《香港传媒教育运动:“网络模式”的新社会运动》,《新闻学研究(台湾)》2002年第17期。

[32]陆晔:《媒介素养教育中的社会控制机制——香港媒介素养教育的目标和特征》,《新闻大学》2006年第1期。

[33]王沪宁:《作为国家实力的文化:软权力》,《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34]李桂芝:《2013年人口发展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4。

[35]宋蕙芳:《我国儿童媒介发展现状及其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36]〔美〕凯特·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一份给家长的报告》,粟秀云译,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88。

[37]卜卫:《国外对儿童与大众传播关系的研究》,《新闻研究资料》1990年第4期。

[38]卜卫:《电子媒介和印刷媒介对儿童社会化、观念现代化的不同作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

[39]卜卫:《大众传播对儿童的社会化和观念现代化的影响》,《新闻研究资料》1991年第3期。

[40]卜卫:《关于儿童媒介需要的研究:以电视、书籍、电子游戏机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1996年第3期。

[41]吕尚彬:《广告传播的消极功能》,《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2]陈家华、麦笺时、陈芳怡:《中国儿童喜欢和相信电视广告吗?》,《新闻与传播研究》2002年第4期。

[43]陈家华、麦笺时、陈芳怡:《针对中国儿童的电视广告策略及效果》,《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1期。

[44]李月莲、陈家华:《萤幕世代:传媒、青少年与健康》,《传媒透视(香港)》2009年第6期。

[45]《广播电视与农村发展——中国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调查报告汇编》,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1989。

[46]复旦大学媒介素养小组,http://medialit.banzhu.co。

[47]台湾大学开放式课程—多元文化与媒体再现,http://ocw.aca.ntu.edu.tw/ntu-ocw/index.php/ocw/cou/099S104。

[48]大众传播与媒介素养网,http://explore.tandfonline.com/page/ah/communication-studies-totm/media-literacy。

[49]香港公民教育委员会,http://www.cpce.gov.hk/main/tc/index.htm。

[50]台湾媒体观察教育基金会,http://mediawatch.org.tw。

[51]台湾“教育部”全球资讯网,http://www.edu.tw。

[52]马来西亚媒体识读资源网,http://mediamalaysia.net。

[53]台湾富邦文教基金会,http://www.fubonedu.org.tw。

[54]台湾青少年发声网,http://www.youngvoice.tw/content/masterpage/index.aspx。

[55]千龙网新媒介素养学院,http://xmjsy.qianlong.com。

[56]南京师范大学视觉文化研究所——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http://www.fromeyes. cn。

[57]“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国家精品课程,http://kc.njnu.edu.cn/sjwh/Index.aspx。

[58]老小孩社区,http://www.oldkids.cn/square.php。

[59]明光社(香港),http://www.truth-light.org.hk。

[60]媒介与青少年研究中心,http://sis.cuc.edu.cn/web/md。

[61]青少年社会教育论坛,http://learning.sohu.com/s2004/jiaoyuluntan.shtml。

[62]中华女性网,http://www.cnwomen.com.cn。

[63]媒体改造学社,http://twmedia.org。

[64]女声网,http://www.genderwatch.cn: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