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01

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发展图书

Labor Force Transfer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gricultural Areas

SSAPID:101-3522-9336-07
ISBN:978-7-5097-094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观察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转移能力不足、转移速度放缓、转移就业不稳定和务工收入增长呆滞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本书在研究集聚经济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典型案例研究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绩效的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彭文慧 李恒
编 辑:张峰;冯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第一章 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与现状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

   一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结构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收入分配结构

   三 贸易结构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区域结构

   五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社会结构

  第三节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生存状态

   一 农民工的社会地位

   二 农民工的工作性质与工作环境

   三 农民工的生活质量

   四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五 农民工的人身安全

   六 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

  第四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培训现状

   一 中国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现状

    1.农村劳动力教育素质低且城乡和地区差异大

    2.农村劳动力整体技能水平较低

    3.转岗农民整体素质相对较高但职业技能水平低

   二 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情况

    1.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情况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情况

   三 培训对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和促进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

    1.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

    2.对农村劳动力进行教育培训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永久转移

    3.教育培训是促进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基础

    4.教育培训是促进社会平等、保障农民工维权的需要

   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1.农村劳动力的教育培训问题尚没有取得社会的正确认识

    2.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资金投入不足

    3.农村教育培训结构存在不合理现象

    4.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基层培训条件差

    5.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的政策不到位

 第二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一节 产业集群相关理论

   一 产业集群的概念与内涵

    1.产业集群的概念

    2.产业集群如何判定

    3.产业集群的分类

   二 产业集群的理论基础

    1.新经济地理学

    2.产业组织学

    3.区域经济学

   三 产业集群的组织属性

    1.资产专用性

    2.不确定性

    3.交易频率

  第二节 产业集群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一 产业集群内的非正式学习机制

    1.人员流动

    2.企业间合作

    3.企业衍生

    4.人员间的非正式交流

   二 基于教育培训机构的人力资本积累机制

    1.教育机构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

    2.教育机构向集群企业提供专门人才

    3.正式沟通机制

    4.技术和管理服务

   三 简要述评

    1.明确了产业集群作为中间网络组织所具有的教育培训功能

    2.探讨了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内在机制

    3.对产业集群教育培训功能的社会性和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第三节 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理论基础

   一 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2.教育对制度变迁的作用

   二 经济组织学习理论

    1.组织间网络的学习与知识共享机制

    2.企业网络中组织间学习的两种类型

    3.网络组织学习的属性

   三 产业集聚与区域专业化

    1.生产率的提高促进了人的技能提高

    2.实现对劳动力的柔性需求

    3.产业集群的外部性

    4.产业集群的集体效率

   四 教育的社会作用

 第三章 国外基于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与人力资本积累

  第一节 美国硅谷产业集群的教育培训机制与人力资本积累

   一 硅谷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与路径

   二 人力资本促进硅谷的发展

   三 硅谷产业集群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机制及其优势

   四 硅谷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源的吸引与外流模式

  第二节 中国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开发

   一 中国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发展

   二 中国台湾新竹产业集群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

    1.灵活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体制

    2.重视本土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3.制定吸引岛内外科技人才汇集的政策

    4.与美国硅谷的人力资源互动

 第四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东部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浙江案例

    1.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浙江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

    3.浙江省基于产业集群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

   二 广东案例

    1.广东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2.广东省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

  第二节 中部欠发达地区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一 河南案例

    1.河南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状

    2.河南省产业集群的特征

    3.河南省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4.河南省产业集群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教育机制

   二 湖北案例

    1.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与特征

    2.湖北省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第五章 基于产业集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

  第一节 产业集群教育培训机制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能力提升

   一 产业集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聚机制

    1.中小企业集聚

    2.劳动力市场共享

    3.外部效应

   二 产业集聚的教育培训机制

    1.直接培训

    2.劳动过程

    3.知识搜索和运用

    4.非正式交流

   三 产业集群教育培训的性质与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提升

    1.非正式性

    2.路径依赖性

    3.社会性

    4.外部性

    5.累积性

  第二节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与绩效分析

   一 转移模式及特征

   二 转移绩效分析

    1.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2.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

    3.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结构

    4.促进企业家的成长

   三 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转移”的理论解释

  第三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结论

   二 政策建议

    1.以集群政策代替传统的产业政策,培育产业集群以发挥其教育培训功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2.以产业集群为载体,制定有产业针对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教育培训和转移的方案及政策

 第六章 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对劳动要素产业转移的推动

  第三节 中国结构性增长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绩效

  第四节 2004~2005年民工短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绩效的纠正

   一 对结构性增长的纠正

   二 对贸易结构的纠正

   三 对体制转轨滞后于结构性增长的纠正

   四 对政策适应性的纠正

  第五节 未来结构调整的原则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

 第七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农民增收——以河南省为例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经济学分析

   一 收入角度理解的农民外出务工的“推—拉”力

   二 外出务工增收机制

   三 农民增收的本地扩张机制

   四 外出务工与农民增收的相互增强机制

  第三节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调查分析

   一 调查对象选取的依据及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选择与指标设计的依据

    2.调查方法与数据

   二 外出务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分析

    1.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中的主体部分

    2.外出务工已经成为农民增收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3.外出务工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其他收入增长的源泉

   三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因素分析

    1.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本地因素

    2.外出务工促农民增收的非本地因素

   四 外出务工收入的支出结构

    1.教育投资

    2.盖房子及结婚

    3.农业投入

    4.储蓄

    5.发展非农经营

    6.消费

   五 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分析

    1.农业税的取消对农民外出务工具有抑制效应

    2.发展非农经营并没有真正进入务工人员的视野

    3.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永久性转移仍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第八章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第一节 农村市场的性质

   一 农村产品市场具有不完全性和相对封闭性的特征

   二 劳动市场呈现盲目性、无序性和低素质特征

    1.关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一个目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2.关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第二个目的: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第三个目的:提高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

   三 资本市场发育水平差

  第二节 外出务工、消费导向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一 外出务工对农村消费结构的影响

    1.外出务工促进农民收入增长

    2.外出务工促进农民消费观念的转变

    3.外出务工人员更注重于教育

    4.外出务工促进了城乡交流

   二 农村消费结构变化对产业升级的促进机制

    1.促进农业产业化,带动农村地域基于比较优势的工业化

    2.促进区域产业升级,扩大城市工业带动效应

    3.促进农村市场扩张与农村消费环境改善

   三 结论

    1.建立促进农村劳动力跨区域转移政策体系

    2.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第三节 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传统农区经济发展

   一 外出务工与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

    1.智力回流的概念与内涵

    2.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

   二 智力回流对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

    1.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进程

    2.有利于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3.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4.推进市场化进程

   三 促进智力回流的对策思路

    1.创造宽松的社会经济环境以促进智力回流

    2.构建政策体系以扩张智力回流效应

 第九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

  第一节 劳动力流动与传统农区经济社会转型问题研究综述

   一 劳动力流动与城乡二元结构转换

   二 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社会分层

   三 劳动力流动与农业发展

   四 劳动力流动与非正式制度

   五 外出劳动力回流与人力资本积累

   六 结论与展望

  第二节 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的制度分析

   一 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与特征

    1.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形成的历史

    2.历史上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的特征

   二 当今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表现

   三 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的效率

   四 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体系中的制度及其自我实施规则

    1.农耕经济体系中的制度

    2.不可分性与农耕制度的自我实施规则

  第三节 历史上的人口流动与农耕经济体系的变革

   一 农牧交融使单一农耕向农牧业并重过渡

   二 人口流动与商业文化的兴起

  第四节 当代农村劳动力流动与黄河沿岸地区农耕经济变迁

  第五节 结论

 总序

 后记

劳动力转移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永恒主题。事实证明,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快速、彻底、永久转移是国家或地区顺利转型的关键,然而考察我国三十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转移能力不足、转移速度放缓、转移就业不稳定和务工收入增长呆滞等问题日益凸显,所有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产业集群对劳动力的集聚机制和非正式培训机制为我们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视角,本书以此为出发点,研究集聚经济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能力的内在机制,并结合我国典型案例,分析基于产业集群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及其绩效,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传统农区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影响。

[1]Angel D.,“The Labor Market for Engineers in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Economic Geography,1989,65(2).

[2]Antonelli C.,“Collective Knowledge Communication and Innovation:The Evidence of Technological Districts”,Regional Studies,2000,34(6).

[3]Arrow D.,“The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Learning by Doing”,Review of Ecomonc Studies,1962,29:155-173.

[4]Bardhan P.,“The Economics of Corrup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A Review of the Issues”,in The Role of Govermance in Economic Development,:OECD Development Centre Studies,Paris,OECD,1997:pp.15-44.

[5]Capello R.,“Spatial Transfer of Knowledge in High Technology Milieux:Lesrning Versus 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es”,Regional Studies,1999,June 33(4):353(1).

[6]Demsetz H.,“Towards a Theory of Property Rights”,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7(57):347-359.

[7]Dixit and Stiglitz,“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and Optimum Pro-duct Divers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77.

[8]Ellison G.,Glaeser E,“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s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7,105(5).

[9]Freeman C.,“Networks of innovators:a synthesis of research issues”,Research Policy,1991,(20).

[10]Fujita M.,Krugman P.,Venables J.A.,The spatial Economy,Cambridge,MA:MIT Press,1999.

[11]Harrison B.,“Industrial districts:old wine in new bottles?” Regional Studies,1992,26:469-483.

[12]Helfat and Teece,“Vertical Integration and Risk Reduction”,Journal of the Law,Economics,and Organization,1987,3(1),Spring,47-67.

[13]Jones,Hesterly and Borgatti,“A General Theory of Network Gove-rnance:Exchange Conditions and Social Mechanism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7,Vol,22,No.4,911-945.

[14]Keeble D.,Lawson C.,Moore B.,Wilkinson F.,“Collective Llearning Processes,Networking and‘Iinstitutional Thickness’in the Cambridge Region”,Regional Studies,1999,33(4):319(1).

[15]Krugman P.,Geography and Trade,Cambridge:MIT Press,1991b.

[16]Krugman P.,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Cambridge:MIT Press,1995.

[17]Krugman P.,“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a,99:483-499.

[18]Lao J.M.,“Agriculture in Recent Development Theory”,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6,Vol,22,pp.41-86.

[19]Lawson C.,Lorenz E.H.,“Collective Learning,Tacit Knowledge and Reg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Reg.Studies,1999,(33).

[20]Lorenz,“Collective Learning Process and the Regional Labor Market”,Europe Network on Networks,Collective learning and RTD in Regionally-clustered High Technology SMEs. 1996.

[21]Markusen A.,“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of Industrial Districts”,Economic Geography,1996,72(3):293-313.

[22]Myrdal G.,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 Developed Regions,London:Duckworth,1957.

[23]Oakey R.,Cooper S.,“High Technology Industry,Agglomeration,and the Potential for Peripherally Sited Small Firms”,Regional Studies,1989,(23).

[24]Oliver W.,“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al Control”,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77,22.95-114.

[25]Park S.O.,Markusen A.,“Generalizing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a Theoretical Agenda and an Application from a Non-Wes-tern Economy”,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1995,27(3):29-35.

[26]Park S.O.,“Networks and Embeddedness in the Dynamic Type of New Industrial Districts”,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1996,20(4):476-493.

[27]Peter Knorringa,Jorg Meyer Stamer,New Dimensions 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1998,(10).

[28]Porter M.E.,“Clusters and New Economics Competi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8,No.11.

[29]Saxenian,AnnaLee,Regional Advantage:Culture and Competition in Silicon Valley and Route 128,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4.

[30]Senge P.M.,“The fifth Discipline:The Art and Practice of the Learning Organization”,London:Century Business,1990:1-67.

[31]Shapiro H.,& Taylor L.,“The State and the Industrial Strategy”,World Development,1990,Vol,18,No.6,pp.861-878.

[32]Storper A.,Scott A.,“The Geographical Foundations and Social Regulation of Flexible Production Complexes”,In:Wolch J.,Dear Meds,The Power of Geography:How Territory Shapes Ssocial Life,Beston:Unwin Hyman.1989.

[33]Storper M.,Scott A.(eds,),Pathways to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London:Routledge,1992.

[34]Storper M.,The Regional World:Territorial Development in a Global Economic,The Guilford Press,1997.

[35]Williamson,Oliver E.,“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In Richard Schmalensee and Robert Willing”,eds,Handbook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msterdam:North-Holland,1989,pp.135-182.

[36]Williamson,Oliver E.,“Comparative Economics Organization:The Analysis of Discrete Structural Alternatives,”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1991,36(June):269-96.

[37]阿瑟·刘易斯:“劳动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增长”,载郭熙保主编《发展经济学经典论著选》,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

[38]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商务印书馆,1990。

[39]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外出?——安徽四川二省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3期,第64~78页。

[40]毕世杰:《发展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41]蔡昉、都阳、王美艳:《劳动力流动的政治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2]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城乡就业问题与对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43]曾广奎、徐贻军:《内生农业技术进步条件下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问题模型研究》,《湖南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第86~88页。

[44]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地理科进展》1998年第3期,第43~50页。

[45]陈琪:《我国农村智力回流的引致机制和对策研究》,《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第119~121页。

[46]陈耀:《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否承载就业之重?》,《瞭望新闻周刊》2004年第27期,第15~17页。

[47]陈仲常、金碧:《中国失业阶段性转换特点及对策研究》,《财经论丛》2005年第3期,第46~51页。

[48]程怀儒:《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农村工业化》,《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6年第5期,第108~112页。

[49]程永宏:《服务业就业比重与失业率的关系研究》,《中国软科学》2005年第2期,第46~56页。

[50]董晓波:《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成因与对策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4年第32期,第379~380页,第404页。

[51]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罗华平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52]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3]樊纲、王小鲁、张立文、朱恒鹏:《中国各地区市场化相对进程报告》,《经济研究》2003年第3期,第9~18页。

[54]范剑勇、王立军、沈林洁:《产业集聚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管理世界》2004年第4期,第22~29页。

[55]方齐云、陆华新、鄢军:《我国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5年第5期,第35~46页。

[56]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57]冯少雅:《信息不对称下我国政府农业支持政策的选择》,《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96~97期。

[58]耿明斋:《农业区工业化的一般理论分析》,《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第1~11期。

[59]龚维斌:《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1999年第3期,第5~12页。

[60]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

[61]郭克莎:《我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趋势、作用和战略》,《产业经济研究》2005年第5期,第1~12页。

[62]郭兴方:《城乡收入差距的新估计——一种动态解释》,《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12期,第22~27页。

[63]郭跃华、尹柳营:《创新网络组织学习研究》,《管理学报》2004年第11期,第345~349页。

[64]郭正林、周大鹏:《外出务工与农民现代性的获得》,《中山大学学报》1996年第5期,第52~57页。

[65]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66]韩青:《我国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问题研究概述》,《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2期,第36~38页。

[67]韩晓燕、翟印礼:《中国农业生产率的地区差异与收敛性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第52~57页。

[68]郝莹莹、杜德斌:《从“硅谷”到“网谷”:硅谷创新产业集群的演进及其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第3期,第22~26页。

[69]贺宇:《刍议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非正式制度”》,《南方农村》2007年第7期,第19~22页。

[70]侯跃进:《产业集群:小企业转动大市场》,2006年1月17日《河南工人日报》。

[71]胡必亮:《“关系”与农村人口流动》,《农业经济问题》2004第11期,第36~42页。

[72]胡军、向吉英:《论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失衡下的产业结构转换》,《当代财经》2002年第12期,第51~53页。

[73]胡敏:《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河南农业》2007年第11期,第41页。

[74]胡苏云、王振:《农村劳动力的外出就业及其对农户的影响——安徽省霍山县与山东省牟平县的比较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期,第34~40页。

[75]胡雪萍:《提高农民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外出务工》,《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8期,第63~66页。

[76]黄今言、温乐平:《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第1~9页。

[77]黄泰岩:《“民工荒”对二元经济理论的修正》,《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6期,第15~17页。

[78]季铸:《结构贸易政策是最优的吗?》,《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第47~53页。

[79]季铸:《中国结构性增长的经济选择》,《财贸经济》2003年第5期,第14~19页。

[80]简泽:《技术创新、资本积累与工业化的增长和就业效果》,《经济经纬》2007年第1期,第23~26页。

[81]靳华:《河南省首次发布产业集群调研报告——143个产业集群涌动中原》,《河南商报》2006-01-06(C3)。

[82]科斯、诺思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上海三联书店,1994。

[83]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课题组:《关于民工短缺的调查报告》2004年9月9日。

[84]李二玲、李小建:《农区产业集群、网络与中部崛起》,《人文地理》2006年第1期,第60~64页。

[85]李富田:《经济势差与农村劳动力的流向》,《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1期。

[86]李恒:《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7期,第23~26页。

[87]李恒:《结构性增长、结构贸易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117~123页。

[88]李杰、杜乃涛:《关于创新农村经济制度的思考》,《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第15~19页。

[89]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第1~16页。

[90]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91]李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数量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5期,第12~17页。

[92]李淑、赖明勇:《新竹科技园产业集聚的制度支持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期,第232~234页。

[93]李湘萍、郝克明:《中国劳动力市场户籍分割与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作用》,《经济经纬》2006年第1期,第71~74页。

[94]李小建:《新产业区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地理研究》,《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第3期,第16~23页。

[95]李小建、李庆春:《克鲁格曼的主要经济地理学观点分析》,《地理科学进展》,1999年第2期,第97~102页。

[96]李燕燕:《传统农区经济转型原始路径的一般分析》,《河南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第15~20页。

[97]梁琦:《产业聚集论》,商务印书馆,2004.

[98]林晓鸣:《建国后农民阶级队伍演变及其发展走势分析》,《社会主义研究》1990年第1期,第38~42页。

[99]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第19~24页。

[100]刘翠萍:《陕北农耕文明的特征及成因探析》,《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8期,第85~87页。

[101]刘东勋:《河南内陆农区市场化导向的开放带动型工业化模式》,《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4期,第8~14页。

[102]刘恒江、陈继祥:《国外产业集群政策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1期,第36~43页。

[103]刘旗、张冬平:《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性别特征及差异分析——以河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为例》,《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5期,第26~30页。

[104]刘双萍:《宁夏农村经济结构变动与农村工业化分析》,《宁夏学校学报》2006年第6期,第125~127页。

[105]卢布、陈印军、吴凯:《我国农业结构现状及未来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2期,第52~57页。

[106]鲁桃珍:《湖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消费导刊》2007年第11期,第63页。

[107]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8]罗勇、曹丽莉:《中国制造业集聚程度变动趋势实证研究》,《经济研究》2005年第8期,第106~115页,第127页。

[109]吕炜:《转轨过程的最终费用结算与绩效评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44~59页。

[110]吕政:《工业结构调整任务的变化》,《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0年第1期,第15~16页。

[111]吕政:《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第5~8页,第21页。

[112]马夫:《固原市农业社会分层的现状、特征及其对贫富分化的影响》,《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第62~66页。

[11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商务印书馆,1991.

[114]梅瑞江:《长垣工业化发展模式解析》,《创业科技》2006年第6期,第18~19页。

[115]孟天运、尉建文:《山东地区农村社会分层的个案研究》,《东方论坛》2003年第2期,第78~82页。

[116]潘晨光、娄伟:《中国农村智力回流问题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3年第5期,第60~65页。

[117]潘会玲:《重塑农民形象——对改革十五年来山西社会不同利益群体阶层的分析》,《统计与决策》1996年第2期,第16~17页。

[118]裴长洪:《寻求新的突破——我国“十一五”期间的对外贸易》,《国际贸易》2005年第4期,第4~8页。

[119]彭文慧:《外出务工、智力回流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3期,第99~103页。

[120]蒲艳萍、吴永球:《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与劳动力转移》,《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9期,第19~28页。

[121]钱纳里:《增长与转变》[A],载H.钱纳里、S.鲁宾逊和M.赛尔昆:《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C],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89年版,第22~25页。

[122]钱颖一、肖梦:《走出误区:经济学家论说硅谷模式》,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23]乔家君:《典型农村区域人地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三个不同类型村的实证分析》,科学出版社,2005。

[124]秦晖:《税费改革:历史的经验与现实的选择》,《中国改革》2001年第10期,第28~30页。

[125]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126]邱海盈:《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开发》,《人口学刊》2001年第3期,第52~55页。

[127]邱永明、朱莲华:《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和现实依据》,《上海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第83~86页。

[128]芮鸿程:《企业网络的治理边界探析》,《财经科学》2003年第5期,第69~72页。

[129]邵文杰:《农村劳动力外出规模将继续扩大》,2003年8月8日《光明日报》。

[130]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1]舒尔茨:《制度与人的经济价值的不断提高》[A],科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论文集》[C],中译本,上海三联书店,1994,第251~265页。

[132]舒鹏:《发展中国家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可行性探讨》,《国际贸易问题》2003年第6期,第1~4页。

[133]宋丙涛:《财政效率、政府作用与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5期,第22~32页。

[134]隋忠诚、殷立春:《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东北亚论坛》2005年第11期,第64~68页。

[135]孙婧:《硅谷的成功对青岛高新区发展的启示》,《经济前沿》2005年第1期,第30~34页。

[136]孙联辉:《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影响因素》,《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第77~80页。

[137]孙元勋:《中国成为制造中心的潜能巨大》,《现代制造》2004年第24期,第54~56页。

[138]谭崇台:《发展经济学》,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139]唐礼智:《硅谷模式的模仿与创新》,《城市问题》,2007年第10期,第90~94页。

[140]唐淑云:《论我国农村消费特征的常规及拉动消费的对策》,《消费经济》2003年第3期,第29~31页。

[141]田宜龙、李煊:《河南产业集群格局凸现年产值超亿有143个》,《河南日报》2006年1月7日。

[142]涂永珍:《农村非农经济发展中的法社会学问题的理性思考——对三个典型村庄非农产业发展的调查研究报告》,《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5期,第98~102页。

[143]万宝瑞:《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现阶段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战略选择》,《人民日报》2002年10月12日,第五版。

[144]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45]王缉慈:《地方产业群战略》,《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3期,第47~54页。

[146]王缉慈:《简评关于新产业区的国际学术讨论》,《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3期,第29~35页。

[147]王西玉、崔传义、赵阳:《打工与回乡:就业转变和农业发展——关于部分进城民工回乡创业的研究》,《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第99~109页。

[148]王艳、杨忠直:《产业结构与策略性贸易政策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第50~57页。

[149]王勇、杜学元:《斯坦福大学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启示》,《教育与现代化》2005年第1期,第25~页。

[150]王玉兰:《农民工权利保障困境及对策研究》,《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3期,第31~35页。

[151]韦伯:《工业区位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

[152]韦森:《从传统齐鲁农耕文化到现代商业精神的创造性转化》,《东岳论丛》2004年第11期,第5~12页。

[153]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4。

[154]魏毅:《“阳光工程”:江西农民工培训的绩效、问题与对策》,《农业经济》2006年第10期,第65~66页。

[155]吴德进:《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属性与内涵》,《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7期,第14~20页。

[156]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

[157]吴敬琏:《增长模式与技术进步》,《中关村》2005年第11期,第49~56页。

[158]吴克明、孟大虎:《教育经济功能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4页。

[159]武国定、方齐云、李思杰:《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效应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4期,第63~70页。

[160]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161]西蒙·库兹涅茨:《现代经济增长:发现与思考》,戴睿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162]鲜祖德:《小城镇建设与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63]肖冬平、彭雪红:《组织间网络的学习与创新机制研究综述》,《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4期,第203~207页。

[164]肖平、蒲伟芬:《新竹科学工业园人力资源管理及其对“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启示》,《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2期,第86~87页。

[165]徐维祥、唐根年:《基于产业集群成长的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实证研究》,《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6期,第70~76页。

[166]许经勇:《转型中我国农业劳动力的两种转移模式——从西方经济学的两种要素配置模型引起的思考》,《经济经纬》2007年第4期,第99~101页。

[167]许昆鹏、黄祖辉、贾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市场机制分析及政策启示》,《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第25~33页。

[168]许欣欣:《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3期,第63~85页。

[169]阎占定:《当前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动力因素分析》,《学术论坛》2005年第1期,第93~96页。

[170]阎占定:《论农民增加收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定位》,《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5期,第89~92页。

[171]杨进:《黄河流域的有关数据》,《中国水利》2000年第2期。

[172]阳俊雄:《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放慢》,《中国国情国力》2004年第5期,第18~19页。

[173]杨瑞龙、冯健:《企业间网络的效应边界:经济组织逻辑的重新审视》,《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第11期,第5~13页。

[174]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一种新光古典微观经济学框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75]姚洋:《自由、公正与制度变迁》,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

[176]姚益龙:《教育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国际比较》,中山大学出版社,2000。

[177]殷晓清:《小农经济与传统农耕社会的有机运行》,《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第10期,第77~80页。

[178]于蕾、沈桂龙:《“世界工厂”与经济全球化下中国国际分工地位》,《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4期,第35~38页。

[179]喻新安:《传统农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与实证分析——以河南黄淮四市为例》,《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6期,第41~49页。

[180]袁志刚:《现代服务业与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解放日报》2006年1月22日。

[181]张百尚:《广东产业集群的现状、问题和升级研究》,《广东科技》2007年第6期,第30~33页。

[182]张车伟、王德文:《农民收入问题性质的根本转变》,《中国农村观察》2004年第1期,第2~13页。

[183]张红宇:《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问题研究报告》,《转型中的中国劳动力市场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01。

[184]张金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构成之分析》,《兰州学刊》2003年第5期,第72~73页。

[185]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经济研究》2002年第6期,第3~13页。

[186]张培刚、张建华、罗勇、李博:《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82~88页。

[187]张培刚、张建华:《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188]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哈佛大学出版社,1949,英文版;中译本,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4。

[189]张卫平:《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民老龄化不容忽视的几个社会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第4期,第89~92页。

[190]张五常:《佃农理论——应用于亚洲的农业和台湾的土地改革》,商务印书馆,2000。

[191]张旭建:《中原城市群产业集群发展研究》,《学习论坛》,2007年第1期,第57~61页。

[192]张妍、赵国芳:《硅谷的人力资源发展模式》,《财经界》2006年第5期,第72~73页。

[193]张毅、张子刚:《企业网络组织间学习过程的二维模型》,《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9期,第67~72页。

[194]张再生:《中国的智力回流及其引致机制研究》,《人口学刊》2003年第6期,第21~25页。

[195]郑鑫:《河南省特色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3期,第95~98页。

[196]钟甫宁:《农民问题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代经济探讨》2003年第9期,第3~6页。

[197]钟甫宁:《我国能养活多少农民——21世纪的“三农”问题》,《中国农村经济》2003年第7期,第4~9页。

[198]《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99]周运清:《中国农耕经济变革与乡土社会结构转型的推进——中国社会结构的原型与演化》,《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第5期,第85~92页。

[200]珠飒、佟双喜:《“走西口”与晋蒙地区社会变迁》,《山西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第19~23页。

[201]邹逸麟:《我国水资源变迁的历史回顾——以黄河流域为例》,《复旦学报(社科版)》2005年第3期,第47~5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