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4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图书

Report on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Science Popularization Capacity in China (2017-2018)

SSAPID:101-3507-7803-08
ISBN:978-7-5201-2837-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新媒体的视角对国家科普能力进行研究,从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六大维度剖析国家科普能力的变化趋势。书中分析了我国新媒体的总体发展概况,以此为切入点测度新媒体视角下国家科普能力的发展指数;对学科科普能力、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普能力、政府及人民团体科普能力以及医学科普能力等进行深入研究;对个别有代表性的科普主体和区域的科普能力进行剖析。

相关信息

丛书名:科普蓝皮书
作 者: 王康友
编 辑:薛铭洁;祝祺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基本子库

 中国皮书网

 序

 科普蓝皮书编委会

 皮书数据库

 主编简介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Ⅰ 总报告

  B.1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国家科普能力发展研究

   一 我国新媒体发展概况和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一)我国新媒体发展概况

     1.新媒体的内涵及表现

     2.新媒体与科普信息化

    (二)新媒体科普的发展优势

     1.新媒体科普发展潜力巨大

     2.新媒体科普即时便捷

     3.新媒体科普互动参与性强

     4.新媒体科普针对性强

    (三)新媒体与国家科普能力建设

   二 新媒体视角下中国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概况

    (一)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的变化趋势

    (二)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指数的维度分析

     1.科普人员

     2.科普经费

     3.科普基础设施

     4.科学教育环境

     5.科普作品传播

     6.科普活动

    (三)省级科普能力变化

   三 新媒体视角下国家科普建设面临的问题

    (一)新媒体科普的组织机制仍然比较固化

    (二)新媒体科普的行业监管与规制管理较为滞后

    (三)新媒体科普人才缺失

    (四)新媒体科普缺乏较为权威的评价体系

    (五)新媒体科普中内容的产权维护较为困难

   四 国家科普能力发展走势及对策建议

    (一)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未来走向

     1.基于科普产业发展的市场化科普

     2.基于新兴传播技术的信息化科普

     3.基于人民生活需求的精准化科普

     4.基于公众参与科学的众包化科普

    (二)对策建议

     1.加快深化新媒体科普组织机制改革

     2.逐步建立新媒体科普行业监管体系

     3.强化新媒体科普的人才培养与激励

     4.建立新媒体科普权威评价体系

     5.加强维护新媒体科普信息内容的知识产权

 Ⅱ 专题篇

  B.2 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能力建设

   一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能力评价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框架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能力总体表现

     1.综合情况

     2.分能力表现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综合科普能力值前五位的个体表现

     1.科协

     2.科技管理

     3.教育

     4.中科院

     5.卫生计生

   二 “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政策文本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框架

     1.研究内容

     2.研究对象

     3.研究方法与工具

     4.数据搜集与处理

    (三)“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政策外部特征分析

     1.政策发文规模

     2.政策发文主体所在部门类型

     3.政策联合发文主体合作网络

     4.政策发文类别

    (四)“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科普政策内容特征分析

     1.政策作用领域

     2.政策工具使用

     3.政策引用关系

     4.政策主题分析

      (1)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发文关键词总体分析

      (2)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联合发文关键词分析

    (五)结论与建议

     1.科普政策是“十二五”期间我国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推动科普工作的有力推手

     2.科普政策分布整体呈现以科协为主、其他为辅的格局

     3.科普政策工作内容体现时代要求,覆盖面广并富有部门特色

     4.多元化政策工具是科普政策得以落地的有力支撑

     5.科普政策存在不均衡、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1.部分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需强化科普工作意识,加强科普政策制定

     2.科普工作主导部门需以政策为纽带,加强与其他的联合与协调

     3.部门科普政策内容体现部门特色同时应及时根据时代需求进行适应性调整

     4.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科普政策传播渠道

     5.建立对科普政策实施效果的反馈机制

  B.3 高校科普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 高校科普文化建设内涵解析

    (一)科普与科学传播

     1.科普的三个层次

     2.科普与科学传播

    (二)高校科普的内涵与功能

     1.高校科普的内涵

     2.高校科普的内部功能

     3.高校科普的外部功能

    (三)高校科普文化的结构体系

    (四)高校科普文化建设的范畴

     1.高校科普设施建设

     2.高校科普组织建设

     3.高校科普活动建设

     4.高校科普专业建设

   二 高校科普文化感知与参与行为调查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1.调查背景概述

     2.调查方法与实施步骤

    (二)调查结果分析:学生卷

     1.高校对科普重视程度的自我感知

     2.高校学生了解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3.高校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类型

     4.高校学生参与科普活动的主要动机

     5.高校科普设施及科普资源的建设情况

     6.高校开展学生科普活动的主要机构

     7.大学生对科普教育存在问题的感知

     8.高校学生对科普内容的需求偏好

     9.高校学生期望参与校外科普活动的类型

     10.高校学生期望参与科普活动获得的激励措施

    (三)调查结果分析:教师卷

     1.对“社会科普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职责或使命”的看法

     2.高校对科普工作重视程度的自我感知

     3.高校科普的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4.高校科普工作的主要经费来源

     5.高校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科普活动的主要形式

     6.高校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服务的主要形式

     7.高校面向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服务的主题内容

     8.高校教师从事社会科普工作的主要动机

     9.高校鼓励教师开展社会科普工作的主要措施

     10.对当前高校社会科普服务主要方向的认知

     11.目前高校开展社会科普服务的主要障碍

   三 高校科普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对高校科普认知的若干误区

     1.高校管理者对科普的认知误区

     2.高校教师对科普的认知分化

     3.大学生对科普的认知误区

    (二)高校科协的效能问题

     1.职能定位不清晰和运行机制不顺畅

     2.共建共享外部资源的协调能力有限

     3.对外精准科普服务程度不高

    (三)高校科普队伍建设问题

    (四)高校科普人才培养问题

     1.人才培养规模有限

     2.文理专业界限分明

     3.基于学科的培养体系尚未形成

     4.课程教材编写困难

    (五)高校科普管理制度问题

     1.现有评估制度中未考量科普因素

     2.科普工作激励制度不足

     3.科普经费投入难以保障

    (六)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七)高校科普活动开展问题

     1.应急、热点问题关注不足

     2.科普合作与资源共享不足

     3.社会化科普服务活动较少

   四 文化建设视角下高校科普能力建设

    (一)重塑高校科普工作理念

     1.将科学素质培养融入大学章程和评估体系

     2.科普理念由“知识”向“思维”转变

    (二)完善高校科普体制机制建设

     1.发挥高校科协的主导作用

     2.完善高校科普人员管理制度

     3.规范高校科普活动管理制度

     4.强化科普业绩激励制度

    (三)加强高校科普设施建设

     1.提高高校科普设施的利用率

     2.提升高校图书馆的科普服务功能

     3.推动科普创新创业平台建设

     4.发展数字化科普基础设施

    (四)提升高校科普素质教育水平

     1.扩大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

     2.重视教师科学素质的提升

     3.创新科普人才的教育模式

      (1)创新科普教育模式

      (2)丰富校园科普活动

      (3)将科普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融合

     4.基于热点事件加强应急科普

     5.构建数字化科普教育模式

     6.倡导深阅读抵制伪科学传播

    (五)推动高校科普产业的发展

    (六)建立高校科普能力评估体系

   五 促进高校科普服务社会化

    (一)面向青少年的科普服务供给

    (二)面向城市居民的科普服务供给

    (三)面向农村居民的科普服务供给

    (四)面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普服务供给

  B.4 我国学科科普能力建设模式研究

   一 导言

   二 学科科普能力的内涵

    (一)科研机构与科学家参与科普的现状

     1.成绩

      (1)科学家的科普参与度显著提升

      (2)科学家参与科普活动数量、种类明显提升

      (3)科学家的科普责任观念加强

     2.存在的问题

      (1)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的动力依然不足

      (2)高端科普资源的转化呈碎片化、同质化、分散化的特征,缺乏整合;科技资源向科普转化的渠道不畅通

      (3)科研机构科普常态化机制并未形成

    (二)政策环境

    (三)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国家科普能力建设迫切需要科研机构进一步发挥作用

     2.科学自身的发展及其特性需要科学家积极参与科学传播

     3.科研人员直接参与科学传播,既有助于社会对科研人员有正确的正面认识,也有助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四)学科科普能力的内涵和特征

     1.内涵

     2.特点

      (1)目标多样化

      (2)资源高端性

      (3)系统协同性

      (4)公信力

   三 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典型模式

    (一)教育型

     1.模式内涵

     2.典型案例:高压物理

      (1)学科状态

      (2)学科科学意义

      (3)学科科普

    (二)体验型

     1.模式内涵

     2.典型案例:天文学

      (1)学科状态

      (2)学科科学意义

      (3)学科科普

    (三)服务型

     1.模式内涵

     2.典型案例:小分子RNA在作物抗病中的功能

      (1)学科状态及科学意义

      (2)学科科普

    (四)宣传型

     1.模式内涵

     2.典型案例之一:应用心理学

      (1)学科状态

      (2)学科科学意义

      (3)学科科普

     3.典型案例之二:转基因食品

      (1)学科状态

      (2)学科科学意义

      (3)学科科普

   四 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国外科研机构和科学家的科普经验及启示

     1.积极参与科学教育

      (1)NASA科学教育

      (2)美国研究机构与中学建立高效的科学传播合作伙伴关系*

     2.在国家科学基金和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设立科普资助机制

     3.科技社团、科研机构建立提升科学家科普技能的培训机制

     4.积极开发新的科普模式,建立科学家与公众对话互动机制

      (1)科学商店

      (2)共识会议制度

      (3)美国科促会组织公众代表与科学家交流*

      (4)NASA组织观测美国境内的日全食

     5.启示

      (1)多渠道鼓励科研人员参与科普是释放科研机构科普潜力的关键

      (2)科技资源二次集成科普创新是提高科研机构科普能力的核心

      (3)发挥专业科普组织和社会团体功能,顶层设计科普内容是提升科研机构科普能力的根本

    (二)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内容

     1.硬能力

      (1)科普人才梯队建设

      (2)科研资源二次集成科普创作

      (3)科普经费

      (4)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2.软能力

      (1)政策环境建设

      (2)宣传和交流

      (3)科普教育体系建设

      (4)科普资源共享机制建设

    (三)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方式

     1.不同的模式有不同的学科科普能力建设方式

     2.高校和科研机构学科科普能力建设存在差异

     3.处于不同学术阶段的研究人员参与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方式存在差异

    (四)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

     1.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科学传播模式的把握

     2.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可结合特殊事件进行科普

     3.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在于可充分利用大科学装置进行科普

     4.学科科普能力的建设重在“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平衡

   五 关于我国学科科普能力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完善相关制度,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学传播的积极性

    (二)积极组织开展科学传播技能培训,增强科研人员科普能力

    (三)加强专业科普人才培养,成为科研人员与公众沟通的桥梁

    (四)加强高端科普资源交流共享机制建设,促进资源的开发集成与共享

   六 结语

  B.5 我国科研机构科普能力建设与成效评估研究

   一 引言

   二 科研机构科普工作的实践与探索——以中国科学院为例

    (一)中国科学院的科普组织体系

    (二)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科普能力建设情况

     1.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科普支撑能力建设情况

      (1)科普政策环境培育

      (2)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3)科普经费投入

      (4)科普基础设施建设

     2.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科普服务能力建设情况

     3.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科普产出能力建设情况

     4.小结

   三 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理论研究

    (一)科普评估领域已有研究评述

     1.地区或区域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估

     2.科普资源配置效率评估

     3.科普效果评估

    (二)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模型构建—基于软系统方法理论

     1.软系统方法理论与“3E”评估模型

     2.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四 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实证研究

    (一)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

     1.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

     2.科研机构科普成效定量评估指标的选取

     3.部分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机构科普成效定量评估结果

    (二)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科普成效定性评估设计

     1.分类开展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科普成效定性评估

     2.中国科学院下属研究所科普成效定性评估方法的选择

    (三)案例研究:中国科学院下属科研机构研究所科普成效评估

     1.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普成效评估

      (1)植物园的科普角色

      (2)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普能力建设情况

      (3)植物园开展科普活动的科普成效评估

      (4)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植物园科普成效分析

     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能力建设与科普成效评估

      (1)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能力建设情况

      (2)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科普成效评估结果分析

   五 关于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的建议

    (一)制约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的原因分析

     1.在科普工作方面各类科普主体间尚未形成合力

     2.科研机构科普工作的体制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

     3.亟须促进有利于科普工作的科普文化建设

    (二)提升我国科研机构科普成效的建议

     1.将科学普及牢固地嵌套于组织使命之中,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2.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与合作,积极谋求国家科普体系中重要角色与作用

     3.从优化科普文化入手,充分激发科研人员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意识

     4.充分挖掘科普资源存量,以开放科普资源来推动科普资源建设

     5.以公众科普需求为导向,探索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

   六 关于开展科研机构科普成效评估工作的建议

    (一)激励卓越、注重实效,正确把握科普成效评估定位

    (二)统筹谋划、合作交流,系统设计科普成效评估工作

    (三)探索规律、推广经验,切实用好科普成效评估结果

     1.通过政策支持、项目牵引、表彰先进等方式激发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建议设立以下奖项

     2.做好交流合作,积极示范推广

  B.6 医学科普能力建设与研究

   一 引言

   二 医学科普的属性、医学科普工作的特点

    (一)医学科普的属性

    (二)医学科普实践是多维立体的

    (三)医学科普工作的特点

   三 对医学科普工作者的素质要求

    (一)态度与价值取向

    (二)人文素养

    (三)视野

    (四)知识结构

    (五)能力结构

   四 专业人员对科普工作的态度、知识结构、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一)专业人员对健康科普工作的态度与认知评价

    (二)从事科普工作是否应该有偿

    (三)影响健康的因素与开展科普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调查

    (四)被调查者所在单位对健康科普工作的态度及科普工作开展情况

    (五)被调查者所在单位科普能力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五 部分省份医学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对科普工作的态度、认知调查

    (一)单位医学科普工作的一般情况

    (二)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对科普工作的认知

    (三)科普工作管理人员对专业人员开展科普工作难度与科普工作的环境认知

    (四)被调查者对当前科普重点内容的认知

    (五)科普管理工作者的能力需求

   六 影响和制约专业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因素

    (一)传统文化、社会心理对专业人员开展科普有不利的影响

    (二)国家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体制机制建设要细化要落地

    (三)动力机制缺失:职业发展、荣誉感、成就感均不够

    (四)从个体角度看科普工作投入和产出失衡

    (五)影响专业人员的直接经济效益

    (六)个体从事科普可能对职业生涯、同事关系、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七)专业人员对科普工作的轻视

    (八)时间不够、能力不足和机会少

   七 全国及部分省市专职健康科普工作机构和人员情况

    (一)我国专职健康科普机构设置与队伍的现状

    (二)部分省市健康素养水平与医学科普队伍建设、科普经费投入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对照分析

   八 我国医学科普能力现状评价

   九 针对影响制约专业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营造氛围、打造职业荣耀感

    (二)结合科普工作特征,完善动力机制,与专业人员的职业发展、经济收入建立联系

    (三)完善健康科普专业机构配置,建立建设梯队化健康科普队伍体系

    (四)完善专业人员的人文素养、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五)坚持公益性鼓励知识付费健康科普的产业化发展

    (六)加大政府投入,更要优化投入方向与重点

    (七)发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技术特征搭建符合移动互联时代的科普平台

   十 医学科普队伍构成及科普能力结构模型

    (一)医学科普队伍岗位构成、能力结构模型

    (二)医学科普工作为导向的科普能力建设模型

 Ⅲ 案例篇

  B.7 安徽省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调查研究报告*

   一 概述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1.背景

     2.目的

    (二)关键概念的界定

     1.创新主体

     2.科学普及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方法和调查工具

    (五)调查对象与样本结构

     1.被调查者的性别构成

     2.被调查者的年龄构成

     3.被调查者的职业构成

     4.被调查者的学历构成

     5.被调查者的职称构成

     6.被调查者的单位构成

     7.被调查者所在行业构成

     8.被调查者所在单位人数构成

     9.被调查者所在城市构成

    (六)本次调查设计与实施中的体会

   二 被调查者对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的认知情况

    (一)年轻、正在受教育、高学历群体感到科普活动的信息资源短缺

    (二)基层普通员工更需提高对科普活动信息的关注度

    (三)全体被调查者了解科普活动渠道依赖度轻重失衡差异明显

    (四)高新技术企业亟须加强科普活动参与度

    (五)科普资源配置失衡,中低创新城市尤为明显

    (六)被调查者认为科技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缺乏经济效益

    (七)科普活动缺少有效的科普定位与反馈机制

    (八)中低创新城市对开展科普活动主要对象的认知差异显著

    (九)高新技术企业急需在科普创新主体建设中树立主人翁意识

    (十)被调查者总体上对科普活动的发展速度持乐观态度

   三 安徽省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的情况

    (一)被调查者倾向于认为自身参与科普活动的形式传统单一

    (二)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自发性较弱

    (三)被调查者对参与科普活动目的的认知明确

    (四)传统载体在科普活动开展中占了较大比重,新型社交载体的应用占比较突出

    (五)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主体科学传播内容倾向于内部型专业型知识

    (六)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主体内部团队科普资金来源差异很大

    (七)被调查者认为创新主体对科普活动合作对象选择缺乏广泛性

   四 安徽省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与服务的效果认知与评价

    (一)科技创新成果科普成效评价

     1.传播创新活动中的创造、创新和发现意识较弱

     2.青年被调查者倾向于认为传播创新活动相对较强

     3.高校和科研机构被调查者认为科普活动传播中的创新相对较弱

     4.高创新城市被调查者对创新活动满意度较低

    (二)科普活动计划制订、落实、完成和评估情况

     1.创新主体科普活动计划制订、落实、完成和评估情况整体较弱

     2.高创新城市科普活动规划力不足

     3.创新主体中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普活动规划情况较弱

    (三)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1.在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可以极大提升科技人员的科普意识

     2.科研单位主体的创新成果转化有待加强

     3.目前创新主体科普活动覆盖广泛人群上有明显不足

   五 安徽省创新主体开展科普活动缺少的关键资源

    (一)被调查者认为科普活动前端资源的短缺度较高

    (二)科普人才资源短缺程度相对最高

    (三)低创新城市被调查者更倾向于认为科普人才短缺

    (四)高等院校科普经费需求感知度较高,明确表示缺乏科普经费投入

    (五)高等院校对于科普产品与市场服务的需求感知远高于企业

    (六)科技创新主体中低职称者比高职称者更认为科普项目短缺

    (七)高等院校、学术科研机构对科普技术、设备的需求度更高

    (八)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的低创新城市对科普设备的需求度更高

    (九)被调查者认为科普规划与政策短缺程度较高

    (十)博士群体被调查者更倾向于认为科普规划与政策资源短缺

    (十一)高等院校被调查者对科普中介服务需求感知远高于企业

    (十二)低创新城市被调查者认为科普中介服务短缺程度最高

   六 重要问题讨论与若干建议

  B.8 北京市新媒体科普能力研究

   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1.新媒体日益成为重要的科普载体

     2.科普信息化不断提出新要求

     3.已有研究不足以支撑实践的发展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内容

     1.相关概念

      (1)新媒体科普

      (2)科普类微信公众号

      (3)科普网站

      (4)新媒体矩阵

      (5)新媒体科普能力

      (6)媒介传播力

      (7)新媒体矩阵科普能力

     2.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1.研究方法

     2.数据获取

      (1)科普网站数据采集

      (2)微信公众号数据采集

      (3)微博账户数据采集

   二 北京市新媒体科普能力概况

    (一)新媒体科普政策环境日渐优化

     1.许多政策文件、领导讲话为新媒体科普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2.北京市地方性政策文件提出了新媒体科普发展目标任务

    (二)随着信息化推进,新媒体科普体系机制日渐完善

     1.结合信息化试点工作,完善科普信息化组织建设

     2.加强科普信息化社会动员,构建科普新媒体信息资源共享和协作体系

     3.围绕新媒体科普特点,探索数字内容建设管理机制

    (三)北京科普新媒体平台发展迅速

     1.北京科普网站种类、规模及影响力显著增长

     2.移动网络科普渠道走向多元:“两微一端”日益繁荣

      (1)北京市科协建设运营“蝌蚪五线谱”

      (2)北京科协运维“京科普”公众号

      (3)北京市科委建设运营“科普北京”微信公众号

     3.大力推动“科普中国”平台的建设完善

   三 新媒体科普能力指标体系构建

    (一)科普类网站科普能力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1.科普类网站科学传播力指标体系

     2.科普类网站运营传播力指标体系

    (二)科普类微博科学传播力指标体系构建

     1.科普类微博科学传播力指标

     2.微博科学传播力度量方案:BCI指数

    (三)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力分析指标构建

     1.科普类微信公众号传播力指标体系

      (1)文章层面的指标

      (2)微信公众号层面的指标

     2.WCI:衡量单个公众号传播力的综合性指标

    (四)新媒体矩阵科学传播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四 北京市科普网站传播力研究

    (一)北京市科普网站传播力指标统计

     1.北京市科普网站排名指标统计

      (1)北京市科普网站全球排名统计

      (2)北京市科普网站中国排名统计

     2.北京市科普网站流量指标统计:页面浏览量

     3.北京市科普网站用户数量指标统计

      (1)访问网站IP数量

      (2)人均日浏览量

      (3)网站跳出率统计

      (4)人均在线时间

     4.北京市科普网站网络可见度指标统计

      (1)百度收录数

      (2)百度PC指数

      (3)百度移动指数

     5.北京市科普网站国际传播力指标统计:访问网站的国家来源数

    (二)科普类网站运营传播力指标体系

     1.科普类网站主办和运营单位统计

     2.科普类网站主办和运营单位性质统计

     3.北京市科普网站域名运营年限

     4.出站链接数

     5.站内链接数

     6.子域名数

   五 北京市科普微博传播力研究

    (一)北京市科普微博账户层面传播力指标统计

     1.基于科普微博注册和运营单位层面的微博账户数量统计

     2.科普微博账户粉丝数量统计

     3.科普微博发文数量统计

     4.科普微博原创发文数量统计

    (二)北京市科普微博博文层面传播力指标统计

     1.微博转发数

     2.微博评论数

     3.微博点赞数

    (三)北京市科普微博综合传播力指数BCI统计

   六 北京市科普微信公众号传播力研究

    1.发文篇数

    2.发文次数

    3.阅读数

    4.平均阅读数

    5.点赞数

    6.平均点赞

    7.最大阅读数

    8.最大点赞数

    9.头条阅读数

    10.头条点赞数

    11.WCI指数

   七 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存在问题

     1.北京市大部分科普机构没有构建协同传播的新媒体矩阵,未发挥出新媒体应有的科普效果

      (1)北京市科普新媒体矩阵基本情况

      (2)北京市科普新媒体矩阵类型

      (3)北京市新媒体矩阵科普能力现状

     2.就北京市整体新媒体科普能力来讲,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3.在科普新媒体应用技术水平方面,存在着不均衡现象

      (1)整体上北京市科普新媒体多是科普网站或栏目,移动互联网应用不够

      (2)就某一种新媒体本身而言,依然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问题

     4.新媒体科普内容方面,原创少更新速度慢

     5.新媒体科普服务平台方面,缺乏线上线下互动

     6.就新媒体科普资源来讲,整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7.从公众科普效果的角度,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有待提升

     8.新媒体科普机制方面,产业化市场化水平有待提升

    (二)对策建议

     1.优化要素配置,协同建设科普新媒体矩阵

     2.优化科普新媒体矩阵结构,发挥最大传播效果

      (1)将集中与分散策略结合起来

      (2)实现结构和整体的最优化

      (3)达到主体和侧翼的合理配合

     3.发挥好中心和长尾(科普大V和普通账户)作用,提升整体科普能力

      (1)努力提升作为中心和长尾的个人微博账户的科普能力

      (2)发挥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

      (3)发挥好普通科普爱好者的长尾效应

     4.提升新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创新新媒体科普供给模式

     5.以科普大数据开发为抓手,推动新媒体科普资源的共建共享

     6.构建科学性把关机制,加强新媒体平台的科普内容建设

     7.建立北京市科普监测评估体系,为新媒体科普能力提升提供保障

  B.9 “科普中国”网络平台传播内容研究*

   前言

   一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网站的研究指标

    (二)微博的研究指标

    (三)微信平台的研究指标

   二 “科普中国”主网站内容分析

    (一)“科普中国”网络平台词频分析

     1.“科普中国”主网站词频分析

      (1)国别

      (2)内容对象

      (3)参与主体

      (4)修饰语

     2.“科普中国”其他网络平台词频分析

     3.“科普中国”网络平台文章样本筛选与分析

    (二)样本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消息来源

     3.发布时间及数量

     4.主题词

     5.传播内容

     6.学科分类

   三 “科普中国”合作网站内容分析

    (一)新华网“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1)科技前沿大师谈

      (2)科学原理一点通

      (3)科技名家里程碑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二)人民网“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1)健康伴我行

      (2)科学为你答疑解惑

      (3)科技点亮智慧生活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三)山西科技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四)科学传播网“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五)光明网科技频道“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1)军事科技

      (2)人物志

      (3)军民融合

      (4)讲武堂

      (5)网络硝烟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六)腾讯网“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1)表现形式

      (2)文章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

      (5)发布时间及数量

      (6)主题词

      (7)学科分布

    (七)百度网“科普中国”专区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内容分析

   四 “科普中国”微博

    (一)科普中国微博

     1.微博总体运营情况

     2.微博内容分析

      (1)微博内容来源

      (2)微博话题栏目设置及其特点

      (3)微博文本内容分析

      (4)客观性、可信度、独特性评价

      (5)公众对科普中国微博内容的态度与评价

      (6)科普中国微博的转发数量分析

    (二)科普中国网微博

     1.微博总体运营情况

     2.微博内容分析

      (1)微博内容来源

      (2)微博文本内容分析

   五 “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平台及APP

    (一)科普中国微信公众号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表现形式

      (2)原创文章与转载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信息

      (5)发布时间与数量

      (6)传播内容分类

      (7)学科分布

      (8)阅读量与点赞

    (二)军事科技前沿公众号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表现形式

      (2)原创文章与转载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信息

      (5)发布时间与数量

      (6)传播内容分类

      (7)学科分布

      (8)评论与态度

      (9)阅读量与点赞

    (三)科技前沿大师谈公众号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表现形式

      (2)原创文章与转载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信息

      (5)发布时间与数量

      (6)传播内容分类

      (7)学科分布

      (8)评论与态度

      (9)阅读量与点赞

    (四)科学原理一点通公众号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表现形式

      (2)原创文章与转载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信息

      (5)发布时间与数量

      (6)传播内容分类

      (7)学科分布

      (8)评论与态度

      (9)阅读量与点赞

    (五)科普中国网微平台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发布时间与数量

      (2)学科分类

    (六)科普中国APP

     1.内容总体特征

     2.基础数据及分析

      (1)表现形式

      (2)原创文章与转载来源

      (3)消息来源

      (4)作者信息

      (5)发布时间与数量

      (6)传播内容分类

      (7)评论与态度

      (8)文章关注焦点

   六 “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优点及问题分析

    (一)“科普中国”网站包含提供内容的合作网站优点及问题

     1.优点

      (1)原创文章比例较大

      (2)关注主题多样

      (3)科学性有保障

     2.存在的问题

      (1)文章科普再创作程度有待加深

      (2)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明确

      (3)原创与转载的比例有待调整

      (4)纯科普文章比例有待提高

    (二)“科普中国”微博的优点及问题

     1.优点

      (1)文章内容的科学性、客观性有一定保证

      (2)平台资源丰富,具有专业科普的能力

      (3)每日文章推送频率与数量合适

     2.存在的问题

      (1)原创转载内容有待调整,内容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2)需要更适合微博传播的内容传播形式

      (3)内容丰富程度有待加强

      (4)微博运营和互动程度有待加强

    (三)“科普中国”微信平台和APP的优点及问题

     1.优点

      (1)篇幅适中

      (2)内容来源丰富全面

      (3)推送量较高

     2.存在的问题

      (1)各个栏目文章更新量不够均衡

      (2)传播形式丰富程度有待加强

      (3)原创文章比例有待加强

      (4)科学性、可信度有待提高

      (5)栏目定位有待进一步明确和区分

      (6)阅读量、互动、点赞、评论情况有待改善

   七 对“科普中国”网络传播平台的建议

    (一)“科普中国”网站的建议

     1.严格把关转载文章,进行科普再创作

     2.善用多媒体形式,提高图片、视频的比例,多用好图、原创图

     3.建立科学性把关机制

     4.提高网站的互动性

     5.紧贴栏目定位,专注科普文章

     6.提高原创比例和质量

    (二)“科普中国”微博

     1.提高原创内容的比例

     2.增强与用户的互动

     3.继续增加科普视频的比例

    (三)“科普中国”微信平台及APP

     1.明确栏目设置和栏目定位

     2.增加原创文章或视频

     3.增加多媒体表现形式

     4.标注消息来源,提高科学性

     5.提高科普性和趣味性

  B.10 新媒体科普传播效果研究

   一 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

    (二)国外研究

   二 实证分析

    (一)评价指标设计

     1.健康传播的传播效果评价指标

     2.科学传播的传播效果评价指标

     3.微信公众号的传播效果测量指标

     4.构建微信公众平台健康科普信息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研究假设

     1.传播广度

     2.传播深度

    (三)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的选取

     2.测量指标说明

     3.数据采集和研究方法

    (四)分析结果

     1.总体状况分析

      (1)公众号的认证情况

      (2)每日发文篇数

      (3)WCI指数统计

      (4)平均阅读量

      (5)平均点赞数

     2.传播的广度分析

      (1)粉丝规模

      (2)标题表述

      (3)文章所在位置

     3.传播的深度分析

      (1)多媒体使用情况

      (2)原创性

      (3)信源标注及可信度

      (4)话题选择

      (5)趣味度

   三 总结与对策建议

    (一)健康科普类微信公众号发展现状

    (二)传播广度

    (三)传播深度

  B.11 九三学社科研人员开展科普工作的调查分析

   一 研究背景

    (一)国内外科普人才建设及科普工作开展现状

    (二)“互联网+”和新媒体资源成为对公众科普的重要渠道

    (三)科研人员是科普工作的重要参与者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 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问卷调查

     1.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

     2.问卷调查内容及方法

    (二)深度访谈

     1.样本抽取方法

     2.调查内容及方法

    (三)影响力评估

     1.样本选取方法

     2.影响力评估内容及方法

   四 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实施进度

    (二)项目内容调整

     1.增加调研省份

     2.扩大访谈对象范围

     3.明确访谈对象地区

     4.调整影响力评估对象

   五 主要发现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1.问卷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深度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3.影响力评估对象基本情况

    (二)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现状

     1.科普工作参与频率

     2.科普活动的对象、形式与内容

     3.科普工作的组织

     4.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动力、支持

    (三)科研人员对科普的认识与理解

     1.科研人员对科普政策的认识

     2.科研人员对科普义务的认识

     3.科研人员对科研与科普之间关系的认识与态度

    (四)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的困难与问题

     1.对科普工作重视不足,缺乏相应的人员、经费和制度

     2.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平台建设

     3.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激励

     4.科研人员缺乏科普能力建设

     5.科普市场化模式不成熟

     6.科普工作能力存在地域差异

     7.科普资源分布不均衡

    (五)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需要满足的条件和得到的支持

     1.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需要满足的条件

      (1)对科普事业的热爱,有志愿者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2)本专业技能较强,专业知识扎实

      (3)交流、表达能力强,可将科研知识科普化

      (4)身体素质好,时间、精力充沛

     2.科研人员参与科普工作需要得到的支持

      (1)对科普工作的认可与奖励

      (2)充足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支持

      (3)科普工作的有效组织和政策要求

    (六)科普新媒体影响力评估

   六 建议

    1.重视科普工作,落实科普政策,明确科普职责

    2.建立健全科普的引导和激励机制,将科普纳入科研评估体系

    3.搭建科普平台,加强组织工作,充分对接科普资源和需求

    4.加强科普能力建设,树立科普典范,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5.加强科普内容的规范和审查,保障知识产权

   附录

 法律声明

随着我国互联网普及率的大幅提高和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手机网民规模的迅速增大,以及公众获取科普信息方式的转变,新媒体作为一个更加自由化、多样化、便捷化的载体传播平台,以现代互联网科技手段,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公众愿意接受的视角,向社会公众传播各类新的信息。《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17~2018)》(以下简称《报告》)根据新时代的发展特征,从新媒体的视角对国家科普能力进行研究,继续从科普基础设施、科普人才、科普经费投入、科学教育环境、科普作品传播、科普活动六大维度剖析国家科普能力的变化趋势。《报告》包括1个总报告、5个专题报告和5个案例报告。《报告》分析了我国新媒体的总体发展概况,以此为切入点测度新媒体视角下国家科普能力的发展指数;并对学科科普能力、高校及科研机构科普能力、政府及人民团体科普能力以及医学科普能力等进行深入研究;在专题研究的基础上,对个别有代表性的科普主体和区域的科普能力进行剖析。《报告》对新媒体视角下我国国家科普能力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展开分析研究,发现新时代科普能力建设的重点,总结经验,提出建议;在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基础上发现规律,为进入新时代大幅提升我国国家科普能力、解决科普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为大幅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和决策参考。

Blacy W et al.,“The Two Cultures of Science:Implications for University-Industry Relationships in the U.S. Agriculture Biotechnology”,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13(2014):455-466.

Feuer M J,Towne L,“Shavelson R J. Scientific Culture and Educational Research”,Educational Researcher 31(2002):4-14.

Jon D.Miller,“The measurement of civic scientific literacy”,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7 (1998):203-223.

Wolff-Michael Roth,Angela Calabrese Barton,Rethinking Scientific Literacy(New York:Routledge,2004),pp.129-157.

Weidenhammer E,Gross A,“Museums and scientific material cul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Toronto”,Studies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Part A 44 (2013):725-734.

鲁海涛:《高等教育理念的演进:以人为本的内涵式发展——以高校科普教育与学风关系的构建为观测点》,《学理论》2015年第21期。

蔺光:《我国高校博物馆科普功能展现的问题及根源》,《理论界》2008年第11期。

林顺洪等:《建设行业高校特色科普基地的几点建议》,《中国高校科技》2015年第7期。

孟建伟、郝苑:《科学文化前沿探索》,科学出版社,2013。

靳萍:《科学的发展与大学科普》,科学出版社,2011。

《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http://www.stats.gov.cn/wzgl/ywsd/201603/t20160315_1331000.html。

宋文洁、王强:《高校学生科学社团参与社区科普活动的实践》,《科协论坛》2016年第10期。

汤妙吉:《高校图书馆以科普活动服务地方的现状与策略》,《图书馆研究》2015年第1期。

王康友等:《把科学普及这一翼打造得更加强大》,《科普研究》2016年第3期。

谢祥、章鑫、沙迪:《高校博物馆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探讨》,《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6年第2期。

袁勇:《高校教师科普激励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重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郑念:《中国科学文化建设的模式和走向》,《科技日报》2015年11月5日,第6版。

翟杰全、任福君:《大学科普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对大学科普问题的微观政治学分析》,《科技导报》2015年第2期。

张华凡:《高校科普课堂建设的探索》,《中国轻工教育》2017年第1期。

曾国屏、古荒:《发展科普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题中之义》,《科普研究》2011年第6期。

赵中梁:《以科普文化建设推动科普事业发展》,《科协论坛》2016年第7期。

《关于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国科发政字〔2007〕3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08年2月5日,http://www.gov.cn/ztzl/kjfzgh/content_883813.htm。

白小光:《煤炭院校加强大学生军训有利于为煤炭企业培养高素质人才》,《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曾昭耆:《从医学的特点看医师的修养》,《临床误诊误治》2002年第5期。

董士昙:《公安高等院校与人文教育》,《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5期。

董阳:《Web2.0时代的维基网络科普新模式——以互动百科为例》,《科普研究》2011年第1期。

高家颜、张大千:《食品、药品检验专业核心能力的分析》,《科技创新导报》2010年第3期。

宫恩田、叶萍:《基于能力导向的高职〈管理学基础〉教学改革探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巩文莲:《浅谈技工院校数字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发展方向》,《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第8期。

郝亮、牛晓静:《论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才智》2011年第22期。

何国平、邱琳枝、薛彦莉:《现代医学模式与思维形式》,《山东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年第2期。

黄建始:《健康管理不能没有健康科普》,新浪网,http://blog.sina.com。

姜晓明:《基于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的化学教学设计——以苏教版必修〈溴、碘的提取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金大鹏、张超、王培玉等:《健康科普演讲教程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金轩岩:《理论学习提示》,《求知》2016年第10期。

李华才:《确立大数据应用战略定位,助力“健康中国”精准施策》,《中国数字医学》2016年第9期。

李长宁、黄相刚:《全国健康教育机构能力建设现状分析》,《中国卫生人才》2015年第5期。

吕慰秋、李家宝:《当今医学科普工作的几点思考》,2007全国中医药科普高层论坛文集,2007。

潘多拉:《尊医重卫的良好风气从何而来?》,《中国卫生人才》2016年第10期。

彭国平:《企业文化对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研究——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汽车专业为例》,《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任祥华、张丽华、杨军、于向科:《情绪智力:大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思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通过审议 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中国食品》2016年第18期。

宋玫、张超:《健康科普人际传播的实践艺术》,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

孙金锋、宋士云:《地方高校大学生通用管理能力培养思考》,《人才资源开发》2012年第5期。

王立祥:《关于精准健康传播“七母”的探讨——精准健康传播是科普人的重要使命》,《中国研究型医院》2016年第5期。

王晓东:《经济犯罪侦查人员职业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公安研究》2013年第6期。

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共产党员》2016年第9期。

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6年第9期。

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疾病监测》2016年第8期。

习近平:《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紫光阁》2016年第9期。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 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16年第8期。

杨洁:《培养核心能力:职业教育能本性与人本性的契合点》,《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第10期。

杨耀防、汪力平、舒长兴:《从医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看医学人文精神的重塑》,《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

姚韵红、吴海华:《浅议幼儿游戏教学活动中的教师职业技能培养》,《云南电力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

赵从龙:《对农村高中普通班物理教学的思考》,《科学教育》2012年第5期。

赵志群:《交通技工院校学生“职业能力”探究》,《职业》2012年第22期。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2016年10月25日,http://www.gov.cn/zhengce/2016-10/25/content_5124174.html。

钟威、戚巍、曹宏伟、王毳:《辽宁省网络直报疑似肺结核患者转诊及追踪情况分析》,《疾病监测》2016年第8期。

邹永忠、谢新明:《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模式探讨》,《中国培训》2011年第2期。

Bauer,M.W.,Allum,N.,& Miller,S.(2007). What can we learn from 25 years of PUS survey research?Liberating and expanding the agenda.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16(1),79-95.

Coleman M C. Courage and Respect in New Media Science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Media Ethics,2015,30(3):186-202.

Curtis V. Motivation to Participate in an Online Citizen Science Game A Study of Foldit.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5,37(6):723-746.

Dalrymple K E,Young R,Tully M. “Facts,Not Fear” Negotiating Uncertainty on Social Media During the 2014 Ebola Crisis.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6,38(4):442-467.

Holliman R. Telling science stories in an evolving digital media ecosystem:from communication to conversation and confrontation. Journal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1,10(4):1-4.

Jensen P,Rouquier J B,Kreimer P,et al. Scientists who engage with society perform better academically.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2008,35(7):527-541.

Jensen,P.,Rouquier,J. B.,Kreimer,P.,& Croissant,Y.(2008). Scientists who engage with society perform better academically. 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35(7),527-541.

Jia H,Liu L. Unbalanced progress:The hard road from science popularisation to public engagement with science in China. 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14,23(1):32-37.

Lee N M,VanDyke M S. Set It and Forget It:The One-Way Use of Social Media by Government Agencies Communicating Science.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5,37(4):533-541.

Liang X,Su L Y F,Yeo S K,et al. Building Buzz(Scientists)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2014:10776990 14550092.

Liang,X.,Su,L.Y.F.,Yeo,S. K.,Scheufele,D. A.,Brossard,D.,Xenos,M.,... & Corley,E. A.(2014). Building Buzz (Scientists) Communicating Science in New Media Environment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91(4),772-791.

Luzón M J. Public communication of science in blogs:Recontextualizing scientific discourse for a diversified audience. Written Communication,2013:0741088313493610.

Mogos A. Scientific images and visualisations in digital age. From science to journalism. Journal of Media Research-Revista de Studii Media,2012 [3 (14)]:10-20.

Segerberg A,Bennett W L. Social media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collective action:Using Twitter to explore the ecologies of two climate change protests.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2011,14(3):197-215.

Willoughby J F,Smith H.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and New Media Platforms Exploring the Synergistic Potential of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Science Communication,2016:1075547016648151.

曹雨骋、李浩鸣:《科普网站的社交功能对科技传播的影响研究——以知乎网为例》,《出版广角》2015年第6期。

曾繁旭、王宇琦:《新媒体时代的环境风险,环境事件和参与式沟通》,《世界环境》2014年第1期。

陈方正:《微信自媒体的传播特性与盈利模式分析》,《华中人文论丛》2013年第6期。

黄彪文、胥琳佳:《社会化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与因应策略》,《科普研究》2015年第1期。

黄冬:《微时代下科技传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以微信传播为例》,《科技传播》2014年第1期。

贾鹤鹏、范敬群、彭光芒:《从公众参与科学视角看微博对科学传播的挑战》,《科普研究》2014年第2期。

蒋建科:《微信科普不可忽视,发明与创新·大科技》2014年第1期。

科学媒介中心:《中国网民科普需求搜索行为报告(2015年第三季度)》,2016。

李富强、李群:《中国科普能力评价报告(2016~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李婷:《地区科普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研究》,《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第7期。

刘春柏:《新媒体的界定及特征研究》,《新闻传播》2015年第9期。

邱焱:《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效果研究——以美丽网站为例的网络口碑效果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阙子毅:《传统媒体微信公众账号的发展现状与策略研究》,内蒙古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陶贤都、范雪妮:《微信科技传播的机制:基于科技类公众号的研究》,《科技传播》2015年第11期。

佟贺丰、刘润生、张泽玉:《地区科普力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2期。

王康友主编《国家科普能力发展报告(2006~2016)》,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年5月。

王璇:《媒体微信账号如何运营20万粉丝》,《新闻实践》2013年第8期。

文艳霞:《微信公众平台自媒体的发展及其对传统出版的影响》,《出版发行研究》2013年第11期。

吴国盛:《什么是科学》,《民主与科学》2016年第4期。

谢新洲、刘京雷、王强:《社会化媒体中品牌传播效果评价研究》,《图书情报工作》2014年第7期。

徐慧、张广霞:《新媒体时代科普工作原则——基于CAS理论视角》,《绿色科技》2015年第3期。

杨鹏、史丹梦:《真伪博弈:微博空间的科学传播机制——以“谣言粉碎机”微博为例》,《新闻大学》2011年第4期。

赵莉、韩新明、汤书昆:《新媒体科学传播亲和力的话语构建研究》,《科普研究》2014年第6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507/t20150722_52624.htm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608/P020160803367337470363.pdf。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2015年9月1日,http://education.news.cn/2015-09/19/c_128247007_3.htm。

周荣庭、韩飞飞、王国燕:《科学成果的微信传播现状及影响力研究——以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6年第2期。

朱世龙:《北京科普工作特点及对策研究》,《科普研究》2015年第4期。

Harris Robert. Evaluation Internet Research Sources,2012年3月7日,http://www.sccu.edu/faculty/R-Harris/evalu&it.html。

范雪妮:《科技类微信公众平台传播研究》,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2009)。

何椿:《基于微信平台的航空科学传播——以“大飞机”微信公众号为例》,《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16期。

金会平、鲁满新:《农业科普期刊微信公众号用户黏性的影响因素及其测量》,《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第6期。

金兼斌、江苏佳、陈安繁、沈阳:《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李丹特、莫扬:《基于微博、微信的全国科普日的影响力分析——以全国科普日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7年第4期。

梁大伟:《微信时代科学传播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郑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卢佳新、黄远奕、陈永梅:《国内科普网站影响力的影响因子相关性分析》,载《科普研究》2015年第2期。

鲁仪:《科普类微信公众号的传播——以“果壳网”为例》,《青年记者》2017年第18期。

孙静、汤书昆:《新媒体环境下“微信”科学传播模式探析》,《科普研究》2016年第5期。

吾·欧登格尔乐:《微信科技传播易读性研究——以“果壳”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技传播》2016年第22期。

周荣庭、韩飞飞、王国燕:《科学成果的微信传播现状及影响力研究——以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

Blumler J G & Katz E,The Uses of Mass communications:Current Perspectives on Gratifications Research,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s,1974.

Burns T W,D J O’ Connor & S M Stocklmayer,“Science communication:A Contemporary Definition”,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2003(2),pp.183-202.

陈红:《大数据技术对科普工作的影响》,《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6年第17期。

邓爱华:《新形势下科普新媒体传播的问题与建议》,《科技传播》2017年第4期。

董全超、许佳军:《发达国家科普发展趋势及其对我国科普工作的几点启示》,《科普研究》2011年第6期。

方婧、陆伟:《微信公众号信息传播热度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情报杂志》2016年第2期。

耿倩:《如何在融媒体时代探索“精准科普”之路》,《科技传播》2016年第23期。

冀芳、张夏恒:《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评价研究》,《情报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12期。

金兼斌、江苏佳、陈安繁、沈阳:《新媒体平台上的科学传播效果:基于微信公众号的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李广欣:《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号推文内容运营状况调查与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年第12期。

李明德、高如:《媒体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评价研究——基于20个陕西媒体微信公众号的考察》,《情报杂志》2015年第7期。

刘洋:《浅论微科普的创作》,《记者摇篮》2017年第1期。

陆芳:《浅析新媒体环境下科普报纸的转型思路——以〈科技日报〉和“科普中国”APP为例》,《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年第17期。

罗晖、钟琦、胡俊平等:《国外网络科普现状及其借鉴》,《科协论坛》2014年第11期。

罗希、郭健全、魏景斌:《社交媒体时代科普信息传播的困境与突破》,《科普研究》2012年第6期。

潘津、孙志敏:《美国互联网科普案例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科普研究》2014年第1期。

彭雪:《新媒体时代科普类微博的传播路径探析——以“博物杂志”微博为例》,《新闻世界》2016年第11期。

邱成利:《发挥新媒体优势创新科学普及方式》,《科普研究》2013年第6期。

史鉴:《优酷网自频道动漫科普微视频传播研究》,四川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6。

孙茹:《科普影视传播的融媒体之行》,《科技传播》2016年第23期。

王林伟:《“互联网+科普”的现状和对策研究》,《科技传播》2017年第2期。

闫剑利:《浅析新媒体时代的科普理念与科普平台建设》,《科技传播》2016年第23期。

张梦园:《微信公众号为卫生科普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5期。

张馨方:《〈深视新闻·科学说〉媒体融合呈现的时度效把握》,《电视研究》2016年第12期。

赵文青、宗明刚:《学术期刊微信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年第6期。

钟阿文:《微视频在道路安全科普中的应用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6。

周荣庭、韩飞飞、王国燕:《科学成果的微信传播现状及影响力研究——以10个科学类微信公众号为例》,《科普研究》2016年第1期。

曾静平、郭琳:《新媒体背景下的科普传播对策研究》,《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

朱才毅、吴晶平、钟志云:《全媒体时代科普宣传的探索与实践——以广州科普联盟为例》,《中国新通信》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