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4

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20-2021)图书

Report on the China's New Media Social Responsibility (2020-2021)

SSAPID:101-3369-2933-56
ISBN:978-7-5201-9169-2
DOI:
ISSN:
关键词:

[内容简介] 本书总报告对2020-2021年新媒体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整体呈现;评估篇运用“新媒体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3.0”对6类典型的新媒体平台进行了社会责任评价,评价对象包括:地方新闻网站、国家级主流媒体VLOG新闻、主流媒体微博、县级融媒体中心、短视频平台、音频平台;专题篇对2020-2021年新媒体行业中的典型现象、热点议题与重点人群进行了分析;案例篇共由3个典型个案分析构成,探讨了风险传播、企业社会责任、受众污名化感知等问题。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媒体社会责任蓝皮书
编 辑:薛铭洁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德〕尼克拉斯·卢曼:《信任:一个社会复杂性的简化机制》,瞿铁鹏、李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行为合理性与社会合理性》,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钟瑛、芦何秋、刘利芳:《智能互联中的新媒体社会责任:现状回顾与框架调适(2015~2018)》,载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钟瑛、邵晓:《新媒体社会责任实践的新形势:场景转换与治理升级》,载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钟瑛、芦何秋、朱雪:《技术背景下的新媒体社会责任(2019):新形势、新挑战与多元治理》,载钟瑛、芦何秋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朱贻庭:《伦理学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

吕杨:《西方媒介社会责任观念及其流变探析》,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大学,2013。

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英〕巴勒特:《媒介社会学》,赵伯英、孟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9。

彭兰:《新媒体用户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王井:《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责任及其评价探悉》,《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5年第7期。

林建宗:《网络媒体社会责任推进机制研究》,《科学决策》2010年第12期。

邓为、陈雨:《新闻网站上市对新闻生产的影响及效果》,《湖北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

张先国:《走出新媒体时代党代会报道的创新创意之路——荆楚网省党代会及十八大新闻宣传中的创新思考和举措》,《中国记者》2012年第11期。

莫申江、赵瑜:《和合共生: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构建融合创新系统的单案例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6期。

何继良:《从新闻网站向新型主流媒体集团迈进——东方网的思考与探索》,《新闻记者》2018年第9期。

林功成、张志安、曾子瑾:《中国新闻网站内容品质调查——以四家网站为例》,《新闻记者》2014年第6期。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全彩宜:《担当起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爱好者》2008年第8期。

Tampere and Finland,“Implications of Audio and Narration in the User Experience Design of Virtual Reality”,Mindtrek 2018,Oct.10-11,2018,https://doi.org/10.1145/3275116.3275153.

Kang S,O’Brien and Villarreal A,“Immersive Journalism and Telepresence:How Does Virtual Reality News Use Affect News Credibility?”,Digital Joutnalism,2018,Vol.7,No.2,pp.294-313.

Donghee Shin Chung and Frank Biocca:“Exploring immersive experience in journalism”,new media & society,2018,Vol. 20,No.8,pp.2800-2823.

Jun,Hyung,Park,et al.,“A Study on VR News-In Recognition of the VR News”,The Journal of the Korea Contents Association,2016,Vol.16,No.12,pp.50-59.

Bekele M K,Pierdicca R,Frontoni E,et al.,“A Survey of Augmented,Virtual,and Mixed Reality for Cultural Heritage”,Journal on Computing and Cultural Heritage,2018,Vol.11,No.2,pp.1-36.

蔡雯、凌昱:《从“新冠肺炎”热点传播看新闻边界的颠覆与重构》,《新闻与传播研究》2020年第7期。

罗昕、蔡雨婷:《县级融媒体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模式构建》,《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3期。

喻国明:《重拾信任:后疫情时代传播治理的难点、构建与关键》,《新闻界》2020年第5期。

钟瑛、芦何秋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黄丽娜、王忠艳:《商业门户网站社会责任及其评价》,载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李亚玲:《中国传媒与政务类微信公众号社会责任及其评价》,载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罗昕、蔡雨婷:《参与式治理视角下县级融媒体的角色定位与发展路径》,《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5期。

邵晓、常洁、周盼:《2018年中国综合类视频网站社会责任评价》,载钟瑛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王井、钱雅纯:《省级新闻网站新闻栏目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实证分析》,载钟瑛、芦何秋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叶明睿、吴昊:《重生之困:县级融媒体中心发展的逻辑断点、行动壁垒与再路径化》,《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1年第4期。

曾润喜、杨璨:《重建本地用户连接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县级融媒体发展路径研究》,《新闻与写作》2021年第5期。

钟瑛、邵晓:《技术、平台、政府: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维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朱雪、饶思敏、周一诺:《短视频平台社会责任分析报告》,载钟瑛、芦何秋主编《中国新媒体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

夏德元、刘博:《“流动的现代性”与“液态的记忆”——短视频在新时代集体记忆建构中的特殊作用》,《当代传播》2020年第5期。

高崇、杨伯溆:《微视频的内容生产模式解析——基于新浪微博官方短视频应用“秒拍”的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23期。

钟瑛、邵晓:《技术、平台、政府: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维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尼罗拜尔·艾尔提、郑亮:《新媒体时代短视频内容生产的特点、趋势与困境》,《中国编辑》2021年第3期。

徐敬宏、袁宇航、侯彤童:《从“十三五”到“十四五”:我国传媒政策的回顾与展望》,《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张志安、姚尧:《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与传播视觉化探索——2020中国新闻业年度观察报告》,《新闻界》2021年第1期。

高贵武、丁慕涵:《从广播到音频:听觉文化里的声音生态》,《青年记者》2021年第11期。

凌燕、徐震:《论音频新媒体的发展因子》,《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1年第6期。

赖黎捷、张红霞:《ASMR:音频平台、用户、内容融合的新落点——基于“喜马拉雅FM”“荔枝FM”“蜻蜓FM”三个平台的用户调查》,《中国广播》2020年第11期。

伍静妍、尹佳林:《机构媒体音频发展现状与路径思考》,《青年记者》2020年第1期。

刘涛:《音频产业的演进特征与场景建构》,《新闻战线》2019年第24期。

尹晶晶:《付费音频平台的发展瓶颈与营销策略》,《青年记者》2019年第33期。

申启武、李颖彦:《融合思维下音频媒体的智能化转向》,《传媒》2019年第10期。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陈光中、张佳华、肖沛权:《论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在中国的适用》,《法学杂志》2013年第10期。

陈建群:《“举谣言”考辨》,《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8期。

葛涛、夏志杰、翟玥:《群体智慧影响社交媒体不实信息传播的因素分析》,《情报杂志》2015年第7期。

郭强、刘新惠、胡兆龙:《真实信息发布在谣言传播中的作用研究》,《计算机应用研究》2014年第4期。

雷霞:《移动终端辟谣模式:众筹式信息拼图的立体表达》,《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9年第9期。

李大勇:《谣言、言论自由与法律规制》,《法学》2014年第1期。

刘中刚:《双面信息对辟谣效果的影响及辟谣者可信度的调节作用》,《新闻与传播研究》2017年第11期。

王国华、方付建、陈强:《网络谣言传导:过程、动因与根源——以地震谣言为例》,《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

王正祥:《媒介使用、权威信息的可信度与民众对传言的信任》,《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年第3期。

习近平:《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cpc.people.com.cn/n1/2016/0426/c64094-28303771.html。

张明新:《网络信息的可信度研究:网民的视角》,《新闻与传播研究》2005年第2期。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2016年中国互联网新闻市场研究报告》,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mtbg/201701/P020170112309068736023.pdf。

周晓虹:《现代社会心理学——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行为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Allport G W,Postman L,“An analysis of rumor”,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10(1946),pp.501-517.

Knapp R H,“A psychology of rumor”,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8(1944):pp.22-37.

陈虹、沈申奕:《新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中谣言的传播规律和应对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高潇、甘险峰:《谣言在微信中的“圈子”传播研究》,《编辑之友》2016年第8期。

李宗桂:《网络时代谣言传播的特点及其危害》,《人民论坛》2010年第1期。

〔法〕让-诺埃尔·卡普费雷:《谣言——世界上最古老的传媒》,郑若麟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王颖吉主编《突发公共事件中的谣言传播与治理》,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8。

王征、叶长安:《微博谣言识别与预警算法研究》,《情报杂志》2019年第4期。

王国华、王娟、方付建:《基于案例分析的网络谣言事件政府应对研究》,《情报杂志》2011年第10期。

王佳航:《“区块链+”如何重构内容产业生态》,《新闻与写作》2020年第1期。

周裕琼:《当代中国社会的网络谣言研究》,商务印书馆,2012。

Blouin,Gabriel G,“Data Performativity and Health:The Politics of Health Data Practices in Europe”,ScienceTechnology,& Human Values,45:2,2020,pp.317-341.

Hutchby,I.,“Technologies,Texts and Affordances”,Sociology,35:2,2001,pp.441-456

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New York,NY:Routledge,2013.

Matthew Gould,Dr Indra Joshi and Ming Tang,Technology in the NHS,Mar.28,2020,https://healthtech.blog.gov.uk/2020/03/28/the-power-of-data-in-a-pandemic/.

Morgan and Heather,“‘Pushed’Self-Tracking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es for Chronic Health Condition Management:A Critical Interpretive Synthesis”,Digital health 2:2055207616678498,2016.

Qian Hu and Naim Kapucu,“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Utilization for Effective Emergency Management Networks”,Public Management Review,18:3,2016,pp.323-348.

Rainer Kattel,Veiko Lember and Piret T?nurist,“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and Human-Machine Networks”,Public Management Review,2019.

Sweeney,M.E. and Brock,A.,“Critical Informatics:New Methods and Practices”,Proc. Am. Soc. Info. Sci. Tech.,51:2014,pp.1-8.

李厚辰:《你做好一直使用“健康码”的准备了吗?》,虎嗅网,https://wwww.huxiu.com/article/348909.html,2020年4月5日。

郭娟:《缓冲死亡焦虑的自尊机制的初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牛伟华:《死亡凸显材料比较》,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

Becker,Ernest,The Denial of Death,Columbus:Free Press,1997.

Pyszczynski T A,Solomon S,Greenber J,In the Wake of 9/11:The Psychology of terror,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Waston D,Clark LA,The PANAS-X:Manual for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 Schedule-expanded form. Ames:The University of Iowa,1994.

傅晋斌:《“死亡提醒效应”:基于中文实验材料的初步验证》,《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0年第3期。

傅晋斌、郭永玉:《“死亡提醒效应”的心理机制及影响因素》,《心理科学》2011年第2期。

田间:《恐惧管理理论综述》,《河套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David Cuillier,“Mortality Morality:Effect of Death Thoughts on Journalism Students’ Attitudes Toward Relativism,Idealism,and Ethics”,Journal of Mass Media Ethics 24(2009):pp.40-58.

David Cuillier,Blythe Duell,Jeff Joireman,“The Mortality Muzzle:The Effect of Death Thoughts on Attitudes Toward National Security and a Watchdog Press”,Journalism 11(2010):pp.185-202.

Onurcan Yilmaz,Hasan G,Bah?ekapili,“Meta-ethics and the Mortality:Mortality Salience Leads People to Adopt a Less Subjectivist Morality”,Cognition 79(2018):pp.171-177.

Plaisance P L,“An Assessment of Media Ethics Education:Course Content and the Values and Ethical Ideologies of Media Ethics Tudents”,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 61(2007):pp.378-396.

Tajfel,H.E.,“Social Psychology of Intergroup Relations”,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1982):p33(1).

潘曙雅、张煜祺:《虚拟在场:网络粉丝社群的互动仪式链》,《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9期。

王蕊、刘瑞一、矫立斌、徐静怡:《走向大众化的弹幕:媒介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新闻记者》2019年第5期。

杜洁、刘敬:《新媒体语境下弹幕亚文化的社群建构》,《青年记者》2018年第2期。

孙振虎、赵甜:《参与式文化视角下的弹幕视频分析》,《当代传播》2018年第6期。

周笑:《网络用户自主权的价值结构解析与实践案例研究》,《新闻大学》2020年第10期。

钟瑛、李秋华:《新媒体社会责任的行业践行与现状考察》,《新闻大学》2017年第1期。

刘媛媛、张璇:《新媒介时代微博意见领袖研究》,《新闻界》2016年第20期。

刘果:《微博意见领袖的角色分析与引导策略》,《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4年第2期。

钟瑛、邵晓:《技术、平台、政府:新媒体行业社会责任实践的多维考察》,《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沈嘉悦:《公共危机中专家型微博意见领袖对网民传播意愿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交通大学,2017。

曹建峰:《深度伪造技术的法律挑战及应对》,《信息安全与通信保密》2019年第10期。

董才生:《论吉登斯的信任理论》,《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5期。

韩鸿、彭璟:《论智媒时代社交媒体的社会责任——对2016美国大选中Facebook假新闻事件的反思》,《新闻界》2017年第5期。

石婧、常禹雨、祝梦迪:《人工智能“深度伪造”的治理模式比较研究》,《电子政务》2020年第5期。

田虹、姜雨峰:《网络媒体企业社会责任评价研究》,《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第1期。

〔德〕乌尔里希·贝克:《世界风险社会》,吴英姿、孙淑敏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德〕乌尔里希·贝克、刘宁宁、沈天霄:《风险社会政治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5年第3期。

〔德〕乌尔里希·贝克、郗卫东:《风险社会再思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王禄生:《论“深度伪造”智能技术的一体化规制》,《东方法学》2019年第6期。

徐明华、冯亚凡:《社会计算视域下传播学研究的嬗变与反思》,《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12期。

邢勇:《微博的自媒体特征及社会责任建构》,《中国出版》2012年第7期。

张涛:《后真相时代深度伪造的法律风险及其规制》,《电子政务》2020年第4期。

庄友刚:《风险社会理论研究述评》,《哲学动态》2005年第9期。

黄群慧、钟宏武、张蒽:《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

楼建波、甘培忠主编《企业社会责任专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李伟阳:《基于企业本质的企业社会责任边界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第9期。

宁利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年第4期。

王勇、冯骅:《平台经济的双重监管:私人监管与公共监管》,《经济学家》2017年第11期。

肖红军:《平台化履责:企业社会责任实践新范式》,《经济管理》2017年第3期。

肖红军、李平:《平台型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态化治理》,《管理世界》2019年第4期。

易凌、罗俊杰等:《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立法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

周学峰、李平主编《网络平台治理与法律责任》,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

Archie B. Carroll:“Social Issues in Management Research”,Business & Society 33.1(1994).

Keith Davis:“The Case for and against Business Assump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ies”,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6.2(1973).

解菲:《“健康传播”传播健康——浅谈健康传播学在中国的发展》,《今传媒》2009年第10期。

单波:《跨文化传播的问题与可能性》,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罗慧:《艾滋病意义生产的媒体传播偏向及其修正策略》,《国际新闻界》2014年第5期。

刘斌志、何冰冰:《青少年艾滋病易感的虚拟机制与网络社会工作技术》,《青年发展论坛》2020年第3期。

〔美〕欧文·戈夫曼:《污名——受损身份管理札记》,宋立宏译,商务印书馆,2009。

姚星亮、黄盈盈、潘绥铭:《国外污名理论研究综述》,《国外社会科学》2014年第3期。

全燕:《基于风险社会放大框架的大众媒介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

辛艾松:《风险沟通视域下暴恐议题的媒介建构》,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6。

孙彩芹:《框架理论发展35年文献综述——兼述内地框架理论发展11年的问题和建议》,《国际新闻界》2010年第9期。

臧国仁:《新闻媒体与消息来源》,三民书局,1999。

乔珂:《艾滋病风险议题的媒体建构》,兰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陈潇潇:《全球变暖风险的国际媒介建构》,武汉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周玲:《媒体微博抑郁症污名化传播研究》,上海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

董璐:《传播学核心理论与概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

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Jacoby,A.,Snape,D. & Baker,G.,“Epilepsy and Social Identity:the Stigma of A Chronic Neurological Disorder”,The Lancet Neurology,4(2005).

Gilbert,D. T.,Fiske,S. T. & Lindzey,G.,The Hand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USA: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Weiner,B.,Perry,R. P. & Magnusson,J.,“An Attributional Analysis of Reactions to Stigma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55(1988).

Corrigan,P.W.,Tsang,H. W. H.,Shi,K.,Lam,C. S. & Larson,J.,“Chinese and American Employers’ Perspectives Regarding Hiring People with Behaviorally Driven Health Conditions:The Role of Stigma”,Social Science & Medicine,71(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