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6

艺术与道德的冲突与融合:王尔德研究图书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of Art and Morality

SSAPID:101-3327-3706-88
ISBN:978-7-5097-9175-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结合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历史、政治、社会背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在其艺术实践中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揭示了王尔德艺术实践中的伦理内涵和内在关联,着重探讨了艺术与伦理道德既相冲突又相互融合的具体特征。

相关信息

丛书名:江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刘茂生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I1 世界文学

 附录3 王尔德研究资料索引

 附录1 《道连·葛雷的画像》序言

 摘要

 前言

  一 王尔德创作的社会背景概观

  二 国内外王尔德研究现状

   (一)国外王尔德作品的整体研究及戏剧研究现状

   (二)国内王尔德作品的整体研究及戏剧研究现状

 第一章 童话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发现

  第一节 奉献与快乐的伦理本质

   一 奉献与牺牲的善

   二 快乐的现实伦理

  第二节 伦理理想的多维空间

   一 爱的伦理情感

   二 无私的美、善与和谐

   三 友谊的反讽

  第三节 伦理理想:困惑与选择

   一 伦理理想的渴望

   二 灵魂的拯救与回归

  第四节 童话与现实的伦理联系

   一 童话的唯美艺术呈现

   二 艺术与现实的关联

   三 艺术之美与道德之美

    1.社会道德的应然想象

    2.社会道德的实然表现

    3.王尔德对社会道德的适然探求

 第二章 唯美艺术实践与道德的冲突

  第一节 人物塑造的唯美冲突

   一 艺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 小说人物的三重性格

  第二节 艺术与道德的双重体验

   一 隐藏道德的完美自我

   二 堕落的道德形象

  第三节 承载道德的唯美艺术

   一 王尔德创作中的伦理关怀

   二 画像记录道连的道德

 第三章 戏剧的伦理实践

  第一节 《莎乐美》:现实主义艺术的转向

   一 唯美艺术形象的塑造

   二 道德特征的呈现

   三 唯美理想到现实道德的转变

  第二节 传统道德的坚守与颠覆

   一 戏剧人物与传统道德的坚守

   二 传统婚姻道德与家庭责任

   三 爱的和谐与传统道德的颠覆

  第三节 “无足轻重的”双重道德标准

   一 “无足轻重的”女人的道德

   二 “重要的”男人的道德

  第四节 政治伦理与家庭和谐

   一 以正义为基础的政治伦理

   二 以爱情为纽带的家庭伦理

  第五节 “认真”的伦理理想与实践

   一 理想爱情的乌托邦与实现

   二 维多利亚社会的伦理困境与思考

 第四章 唯美艺术与道德的融合

  第一节 唯美艺术与道德的辩白

   一 凌驾于道德的艺术

   二 艺术批评与实践

  第二节 唯美艺术的双重表达

   一 唯美享乐的艺术创造

   二 悲哀的艺术人生

  第三节 唯美与现实的契合

   一 艺术与现实道德的绝唱

   二 艺术与道德的完美融合

 结语

 总序

 序

 附录2 王尔德年表

 后记

本书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主要采用文学伦理学的批评方法,结合历史的、社会的研究方法,力求全面、客观地剖析王尔德艺术实践中所体现出的伦理思想、伦理特征以及伦理与艺术相结合的特点,全面分析了王尔德作品中的道德内涵。尽管王尔德一贯坚持艺术与道德无关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但是我们在其作品中发现王尔德塑造的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没有一刻失去其道德特征。他在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如童话中的快乐王子、自私的巨人,小说中的道连等,不仅没有离开道德的基础,相反,他们与社会、道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王尔德在其戏剧创作中,逐步放弃了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越来越走向关注社会、关注道德的现实主义艺术。本书按王尔德创作的时间顺序,以体现王尔德创作最高成就的童话、小说、戏剧为对象,结合王尔德艺术创作的社会、个人背景,不仅发现王尔德的艺术主张与其艺术实践的不一致性,更重要的是发现他向道德的艺术创作主张的转变。第一章主要研究兼具艺术之美与道德之美的王尔德童话创作,重点分析作品的伦理判断与价值发现。王尔德认为,艺术要与道德分开,并把这看成他的唯美主义艺术的基本主张。尽管他努力去实现自己的艺术主张,并在自己的艺术创作中按照自己的唯美主义原则塑造艺术形象,但是,即使那些所谓的唯美形象,也不能完全脱离社会的道德现实。其实,王尔德企图通过艺术手段把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从道德现实中脱离出来,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道德有深切的感悟和独到的见解。他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也违背其意愿而有着道德的前提。正是这一点,说明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只能是一种艺术理想而无法在艺术创作中真正实现。在他的童话中,王尔德最先采用这种素朴的艺术形式进行唯美主义的艺术实践。但是我们从他创作的童话中发现,王尔德按照唯美主义艺术原则创作的并不是超越道德现实的童话形象,相反,他创作的童话仍然同宣扬美好理想与以教诲为目的的传统童话没有本质的区别。他创作的童话无法避开崇高的道德主题,也无法回避塑造以教诲为目的的道德形象的事实。从整体上看,他塑造的童话形象不仅具有鲜明的现实道德基础,而且其所体现的艺术美也同道德原则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因此,王尔德创作的童话的教诲功能同传统的童话别无二致,都是通过塑造道德榜样来强调童话的伦理价值。例如,快乐王子与小燕子的行善,自私的巨人从自私到无私的转变,忠实朋友的道德含义,还有打鱼人灵魂的放逐与回归,这些无一不是王尔德在童话中塑造的道德榜样,用来说明某种特定的道德原则。这些形象并没有成为王尔德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相反,他们都是体现某种教诲功能的道德榜样。在一定程度上,王尔德塑造的童话形象都是现实道德的典范。王尔德在主观上企图塑造所谓超越道德的形象,在客观上却在道德的层面上塑造了体现某种道德原则和伦理价值的艺术形象。很显然,王尔德的艺术实践违背了他的艺术理想,他在主观上虽然强调“为艺术而艺术”的思想,但在客观上塑造了同现实相联系的道德形象。这表明,在童话中,尽管王尔德一再坚持唯美主义的创作主张,但是他的艺术创作还是否定了他在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艺术理想。第二章以王尔德的唯一长篇小说为研究对象,探讨小说的唯美主义艺术实践与伦理道德不可分割的天然联系。王尔德在童话创作中始终坚持唯美主义艺术的创作思想,也希望创造出超越道德的唯美艺术形象,但是艺术实践证明王尔德不仅没有创造出所谓的唯美艺术形象,甚至还在他的创作中体现了丰富的道德原则。可以说,王尔德的艺术实践在某种程度上违背了他所坚持的唯美主张。童话如此,小说亦然。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The Portrait of Dorain Gray)中,尽管王尔德企图塑造道连这一具有唯美特征的艺术形象,但是我们发现道连生活在现实社会中并且总是和现实社会保持着种种道德联系,他作的恶本身就表明他无法脱离现实道德而存在。为了实现其艺术不涉及道德的主张,王尔德用艺术的手法把体现道连道德中恶的方面转移并隐藏到画像中。从表面上看,道连呈现了唯美的艺术形象,因为他身上的恶和作恶应得的惩罚都与他无关,甚至他的外貌都未曾改变。然而,王尔德企图转移道连的恶而实现其唯美的追求并未真正改变道连在现实中的道德特征,回到现实中的道连仍然无法摆脱道德的影响和道德的惩罚。承载了道连道德污点的画像是王尔德为实现其唯美艺术主张的一种艺术探索与实践,他想借此方式来实现他的唯美理想,即把道连的道德污点转移到画像上从而塑造道连这个唯美形象。但是这种人为的干预并没有消除道连本身的道德特征。王尔德让画像去承载道连道德方面的恶,目的就是要塑造道连完美的艺术形象,但是,他仍然不能通过画像把道连同道德现实割裂开来。由于道德上的恶转移到了画像上并累积起来,使本来没有道德羁绊的道连在看到画像的变化后,根本无法承受道德的重压。道连最后刺破了画像,其实,他刺杀的正是自己,这种艺术自杀是他无法承受道德重负的必然选择。毫无疑问,道连是王尔德主观上在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中力图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但实际上道连仍然不能成为一个超越道德的艺术形象。第三章着重分析了王尔德戏剧创作中的伦理道德因素的具体表现形式。王尔德在创作道连这一唯美艺术形象后,他的艺术追求出现了新的变化,即从他所坚持的唯美主义艺术立场向现实主义艺术的转变。《莎乐美》(Salome)是王尔德创作的第一部戏剧,也是这种转变的明显标志,在王尔德的戏剧创作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王尔德在创作《莎乐美》这部戏剧的时候,主观上仍然企图坚持他的唯美主义艺术思想,但是我们发现他在塑造莎乐美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已经逐步放弃了他的唯美主义艺术而转向现实主义艺术创作。莎乐美就是王尔德企图在戏剧中塑造并体现其艺术主张的唯美形象,但是她与此前的艺术形象已经有着本质的不同。王尔德无法通过艺术的手段,把生活在道德现实中的莎乐美塑造成像道连那样的形象,因为他无法消除隐藏在莎乐美身上的道德特征,也无法割断她与道德环境的联系。莎乐美是其继父心中艺术美的化身,但是她身上独特的道德特性使她逐步地脱离了唯美的形象,而变成道德的形象。主要原因有:①莎乐美始终处于复杂的伦理道德环境中,她既受到先知的谴责,又受到继父乱伦的威胁,她根本无力也无法斩断同伦理道德千丝万缕的联系。②先知把她看成是“乱伦之女”(Daughter of an Incestuous Mother),这本不应该由她承担的道德责任无情地落在了她的肩上,使莎乐美的道德特征得以加强。王尔德本想塑造的唯美形象也逐步演化成了道德形象,一方面是莎乐美本身所处的环境使然,另一方面又暗示着作家创作思想的转变。通过莎乐美这个典型艺术形象的塑造,我们发现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已经逐步转向了现实主义艺术。正是由于这种转变,作家对道德问题的关心日益扩大。此后,王尔德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离伦理道德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近,逐步从对唯美艺术的追求过渡到对社会现实的揭示。他甚至已经放弃了他所坚守的唯美主义艺术原则而回归到了社会的现实立场,莎乐美形象的塑造就是这种立场转变的结果。王尔德随后创作的四部社会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Lady Windermere’s Fan)、《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A Woman of no Importance)、《一个理想的丈夫》(An Ideal Husband)以及《认真的重要》(The Importance of Being Earnest),就是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的具体表现。《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探讨传统道德背景下“好女人”与“坏女人”的标准,该剧最初名为“一个好女人的故事”(A story of a good woman),其真实意图是要颠覆传统“好女人”的道德观念。看似道德败坏的“不正当女人”(infamous woman),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甘愿以自己的牺牲为代价,换取“好女人”的纯洁与高尚。王尔德的戏剧创作反映了其本人强烈的道德意识,以及借助剧本传达这一意识的良苦用心。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的主要特点就是对权威的绝对恭顺与服从,但温德米尔夫人对“好”与“坏”这种绝对的道德标准表现出了少有的宽容。当时人们固守传统的婚姻道德标准,坚持以爱为生活的最高理想。《一个无足轻重的女人》主要探讨男女不同道德标准的问题,即无足轻重的女人的道德与重要的男人的道德。处于从属地位的女人有她们所追求的崇高与神圣,她们恪守严格的生活道德标准,极力维护妇女的权利与尊严;而自认为是社会精英的男人却思想狭隘、盲目自大。王尔德以充满讽刺与悖论的口吻毫不留情地揭示了英国上流社会浅陋的本质,以及其无法掩饰的自怜、自悲、自傲的风气。《一个理想的丈夫》中所涉的是坚持正义的政治伦理、以爱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和善、恶、美、丑的社会伦理。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上流社会到处充斥虚伪与自私,把政治生活作为高尚职业的政客更是如此。他们的权力、金钱只是其政治交易的砝码,公众眼里的道德楷模实为欺骗成性的伪君子。爱与宽容仍是本剧的重要主题,正是因为有爱的支持,丈夫的政治生命才得以继续,正是因为有爱的温暖,丈夫的政治危机才得以化解。宽容是获得正义与和谐的唯一法宝。通过对《认真的重要》的分析,发现王尔德在其戏剧创作中不仅关注并揭示与婚姻、家庭、政治等相关的伦理道德问题,而且流露出对现存伦理秩序的思考与建立理想伦理秩序的渴望。王尔德戏剧所涉范围广泛,如婚姻、家庭、政治等,而这些问题是他以前几乎没有涉及过的。虽然“认真”往往会被当作维多利亚时期虚假道德的代名词,但实际上“认真”已成为那一时期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因为只有认真才是实现理想道德的通行证。《莎乐美》之后,王尔德逐步转变成为现实主义的戏剧家,从此,他的艺术实践越来越关注社会、关注道德。第四章主要在全面解读王尔德所创作的童话、小说、戏剧作品的基础上,分析作为批评家的王尔德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唯一的批评文集《意图集》是其创作小说、戏剧等的重要理论来源:批评的目的就是看到客观事物的真相。文学活动既独立于道德,又依附于道德。王尔德强调艺术创作不应受到世俗道德的限制,但艺术不是真正的不涉道德,相反,艺术应该有其自身更高的道德标准。结语部分则进一步强调王尔德的所有艺术创作,包括童话、小说、戏剧等都没有离开对道德问题的探索与追问。他在艺术创作中所塑造的唯美艺术形象其实并没有真正地脱离社会、脱离道德。他甚至在其艺术实践中逐步放弃了唯美主义艺术主张。在艺术与道德的较量中,它们既存在明显的冲突,又表现出完美的融合。

Aldington,Richard. The Portable Oscar Wilde. London:Penguin books,1974.

Baker,William & Womack,Kenneth. ed. A Companion to the Victorian Novel. Westport,CT:Greenwood Press,2002.

Beckson,Karl. ed. Oscar Wilde:The Critical Heritage. 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0.

Behrendt,Patricia Flanagan. Oscar Wilde:Eros and Aesthetics. London: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1991.

Belford,Barbara. Oscar:a Certain Genius. New York:Random House,2000.

Blamires,Harry. A Hist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New York:St.Martin’s Press,1991.

Bullen,J.B. ed. Writing & Victorianism. 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1997.

Chew,Samuel C,& Altick,Richard D. The Nineteenth Century and After(1789-1939). 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67.

Ericksen,Donald H. Oscar Wilde,New York:G.K.Hall & Co.,1977.

Ellmann,Richard. Oscar Wilde. New York:Alfred. A.Knopf.Inc,1988.

Epifanio San Juan,JR. The Art of Oscar Wilde. Princeton UP,1967.

Gagnier,Regenia. Critical Essays on Oscar Wilde. NY:Twayne,1991.

Gilmour,Robin. The Victorian Period(1830-1890). London:Longman Group UK Ltd,1993.

Gray,Frances.York Notes “The Picture of Dorain Gray”. London: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2009.

Hart-Davis,Rupert. ed. More Letters of Oscar Wilde. Oxford and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8.

Killeen,Jarlath. The fairy tales of Oscar Wilde. Aldershot:Ashgate Publishing Limited,2007.

Knox,Millssa. Oscar Wilde in the 1990s. NY and Woodbridge:Camden House,2001.

Lahr,John. The Plays of Oscar Wilde. New York:Vintage Books,1988.

Leach,Maria.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a Wit —The Insults of Oscar Wilde. NY:Carroll & Graf Publishing,1997.

Murray,Isobel. Oscar Wilde,Oxford:Oxford UP,1988.

Martin,Brian. ed. The Nineteenth Century. Basingstoke: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9

Mikolyzk,Thomas A. Oscar Wilde:an Annotated Bibliography. NY:Greenwood Press,1993.

Murray,Isobel. ed. The Complete Shorter fiction of Oscar Wilde. Oxford:Oxford UP,1979.

Mason,Stuart. Oscar Wilde:Art & Morality,A Defence of “The Picture of Dorain Gray”,NY:Haskell House,1971.

Nicholis,Mark. The Importance of Being Oscar Wilde. London:Robson Books Ltd,1981.

Ojala,Aatos. Aestheticism & Oscar Wilde. Helsinki:Suomalaisen Kirjallisuuden,1954.

Pearce,Jeseph. The Unmasking of Oscar Wilde. NY: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2000.

Page,Norman. An Oscar Wilde Chronology. London:Macmillan Academic And Professional Ltd 1991.

Pearson,Hesketh. The Life of Oscar Wilde. London:Methuen & Co. Ltd.,1946.

Pearson,Hesketh. Oscar Wilde,His Life and Wit. NY:Harper & Brothers Publishers,1946.

Raby,Pet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

Raby,Peter.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Oscar Wilde. Cambridge:Cambridge UP,1997.

Raby,Peter. ed. Oscar Wilde,Cambridge:Cambridge UP,1988.

Roston,Murray. Victorian Context:Literature & Visual Art. Basingstoke:Macmillan Press Ltd,1996.

Rogers,Pat. ed. The Oxford Illustrated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Oxford:Oxford UP,1987.

Stokes,John. Oscar Wilde:Myths,Miracles and Imitation. Cambridge:Cambridge UP,1996.

Smith,Andrew. Victorian Demons. Manchester:Manchester UP,2004.

Speck,W.A.. Literature & Society in 18th Century England. Oxford:Oxford UP,1998.

Small,Ian. Oscar Wilde Revalued. Greensboro:ELT Press,1993.

Shewan,Rodney. Oscar Wilde:Art & Egotism. 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77.

Thurschwell,Pamela. Literature,Technology & Magical Thinking(1880~1920). Cambridge:Cambridge UP,2001.

Varty,Anne. A Preface to Oscar Wilde. New York:Longman Group UK Ltd,1998.

Varty,Anne.王尔德导读(A preface to Oscar Wilde)(影印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Worth,Katharine. Oscar Wilde. London: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83.

Wheel,Mickael. English Fiction of the Victorian Period(1830—1890). London:Longman Group UK Ltd,1985.

Zhou Xiaoyi. Beyond Aestheticism:Oscar Wilde & Consumer Society. Beijing:Peking UP,1996.

〔英〕威廉·阿契尔:《剧作法》,吴钧焱、聂文杞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4。

〔英〕马丁·艾思林:《戏剧剖析》,罗婉华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英〕艾弗·埃文斯:《英国文学简史》,蔡文显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苏〕奥夫相尼柯夫等主编《简明美学词典》,冯申译,知识出版社,1981。

〔美〕希赛拉·鲍克:《说谎》,张通华等译,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丹麦〕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四),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英〕阿萨·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陈叙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葛桂录:《中英文学关系编年史》,上海三联书店,2002。

〔英〕佛兰克·赫里斯:《萧伯纳传》,黄嘉德译,团结出版社,2006。

何其莘:《英国戏剧史》,译林出版社,1999。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

〔美〕罗德·霍顿、文森特·霍珀:《欧洲文学背景》,房炜、孟昭庆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蒋承勇:《英国小说发展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

蒋孔阳、朱立元主编《西方美学通史》(第五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德〕康德:《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

刘晋:《后殖民视角下的奥斯卡·王尔德——论王尔德的阈限性》,吉林大学出版社,2008。

刘茂生:《王尔德创作的伦理思想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陆建德:《破碎思想体系的残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罗伯兹·戴维:《英国史——1688至今》,鲁光恒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0。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上、下卷),商务印书馆,1963。

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英〕阿拉斯代尔·查莫斯·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龚群译,商务印书馆,2003。

〔英〕密尔:《功用主义》,唐钺译,商务印书馆,1957。

聂珍钊:《托马斯·哈代小说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聂珍钊:《英国文学的伦理学批评》,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聂珍钊主编《外国文学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聂珍钊:《文学伦理学批评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第43页。

牛京辉:《英国功用主义伦理思想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牛庸懋、蒋连杰主编《十九世纪英国文学》,黄河文艺出版社,1986。

〔美〕佩里:《西方文明史》(下卷),潘惠霞等译商务印书馆,1993。

裘克安编著《英语与英国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3。

〔德〕摩里兹·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孙美堂译,华夏出版社,2001。

〔荷兰〕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97。

宋希仁主编《西方伦理思想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孙宜学编译《王尔德自传》,团结出版社,2005。

〔法〕爱弥尔·涂尔干:《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付德根、渠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英〕王尔德:《王尔德作品集》,黄源深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英〕王尔德:《快乐王子》,〔英〕R.H.谢拉尔德编,巴金译后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

〔英〕王尔德:《从深处》,孙宜学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王海明:《伦理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王宁主编《文学理论前沿》(第二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王佐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

〔美〕韦勒克,雷纳:《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三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美〕雷纳·韦勒克:《近代文学批评史》(第四卷),杨自伍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维维安:《王尔德》,李芬芳译。百家出版社,2001。

吴刚:《王尔德文艺理论研究》,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英〕西季威克·亨利:《伦理学方法》,廖申白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

肖同庆:《世纪末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英〕休谟:《道德原则研究》,曾晓平译,商务印书馆,2001。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科伦理学》,苗力田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古罗马〕贺拉斯:《诗艺》,罗念生、杨周翰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张介明:《唯美叙事:王尔德新论》,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张勤主编《奥斯卡·王尔德作品导读》,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张文红:《伦理叙事与叙事伦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赵澧、徐京安主编《唯美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赵武平主编《王尔德全集》(1~6卷),中国文学出版社,2000。

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周小仪:《唯美主义与消费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