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52

传统农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图书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Cluster in Traditional Agricutural Plain Area

SSAPID:101-3239-6680-89
ISBN:978-7-5097-113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对传统农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形成机理与演化发展规律,并对如何依托传统农区资源和优势,通过相关产业的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保持现有产业集群的稳定和正常演化发展,从而推动农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罗军
编 辑:任文武;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致谢

 附录4

 总序

 附录2

 附录5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 源于对传统平原农业区发展的关注

   二 产业集群现象引发的思索

  第二节 文献研究述评

   一 有关产业集群内涵、特征和分类的研究

    1.产业集群内涵

    2.产业集群特征

    3.产业集群分类

   二 产业集群研究的新进展

    1.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

    2.产业集群的竞争特点和竞争力

    3.产业集群与创新

    4.产业集群实证研究、研究层次和方法

   三 产业集群形成机制研究

   四 产业集群演化机制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概述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特征

   一 采用技术的传统性和集群产品的低技术含量性

   二 产品生产的劳动密集性和人才需求的低层次性

   三 生产的高度分工性和隐性知识的有效传播共享性

   四 市场风险的两面性和集群发展的不稳定性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分类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一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或起步阶段(大约1990年以前)

    2.形成阶段(大约1990~2005年)

    3.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

   二 发展基本状况

    1.产业集群化趋势明显,部分产业集群己初具规模,发展潜力较大

    2.产业集群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

    3.产业集群带动了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形成

    4.产业集群类型以传统产业型、自发成长型等为主,且多属内生性产业集群

    5.产业集群以传统产业和资源开采业为主,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较少

    6.产业集群多属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集群较少

    7.规模十亿元以上产业集群是传统平原农业区发展的重点

    8.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交通便利的铁路及公路沿线附近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三 面临的主要问题

    1.产业集群数量少、规模偏小,规模优势不显著

    2.聚集度不高,产业链不完整,缺乏有效的分工协作、联体集聚发展机制

    3.大多集群科技含量低,创新能力差,缺乏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整体竞争力不强

    4.资金和人才匮乏,极大地影响集群的正常发展和竞争力的提高

    5.集群发展较为凌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第四节 产业集群对传统平原农业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一 促进了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二 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增加了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

   三 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增加了财政收入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

   一 产品生产过程技术上的可分性

   二 产品运输的低成本性

   三 产品生产所需能力的多样性

   四 产品市场需求的易变性

   五 产品生产的低技术劳动力需求性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起源和聚集

   一 历史的偶然和区域因素导致集群的起源

   二 累积因果效应导致企业的聚集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成长

   一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成长因素

    1.市场需求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2.环境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3.政府政策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4.特定性知识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5.资源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6.机遇对集群成长的影响

   二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成长动力

    (一)聚集效益驱动

    (二)企业家精神驱动

    (三)分工与专业化驱动

     1.模型建立

     2.模型分析

    (四)竞合机制驱动

    (五)知识、技术学习与扩散机制驱动

    (六)网络机制驱动

    (七)信用机制驱动

     1.一次性博弈

     2.重复博弈

     3.信号传递

     4.政府监管下政府和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博弈

     5.政府监管下的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博弈

  第四节 实证分析:河南省虞城县钢卷尺产业集群形成机制*

   一 发展概况

   二 发展历程

    1.萌芽阶段或起步阶段(大约1990年以前)

    2.形成阶段(大约1990~2005年)

    3.规范发展阶段(2005年以来)

   三 虞城县钢卷尺产业集群形成的产业条件

    1.钢卷尺产品生产过程在技术上的易分性

    2.钢卷尺产品运输成本相对较低

    3.钢卷尺产品生产所需能力的多样性

    4.钢卷尺产品市场需求的易变性

    5.钢卷尺产品生产的低技术劳动力需求

   四 虞城县钢卷尺产业集群的起源和聚集

   五 虞城县钢卷尺产业集群成长因素

    1.巨大市场需求量的有力推动

    2.环境的催升

    3.政府政策的有力支持

    4.特定性知识的扩散传播

    5.企业家资源的强力带动

    6.机遇的适时把握

   六 虞城县钢卷尺产业集群成长动力

    1.高度聚集所产生的聚集效益驱动

    2.敢想敢干、勇于开拓创新的企业家精神驱动

    3.专业化的生产、销售大军驱动

    4.企业间稳定的竞争合作关系驱动

    5.知识技术的快速传播和扩散驱动

    6.无所不在的网络关系驱动

    7.长期稳固的信任关系驱动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演化机制

  第一节 生命周期理论

  第二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及特征分析

   一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划分

   二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各阶段特征分析

    1.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形成期

    2.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成长期

    3.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成熟期

    4.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衰退期

   三 实证分析:河南省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调查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特殊形态

   一 漫长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二 早夭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三 早熟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四 突变型产业集群生命周期

  第四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生命周期影响因素

   一 宏观因素

    1.社会分工

    2.市场需求

    3.产业性质

   二 微观因素

    1.集群内企业的管理水平、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

    2.集群政策、集群战略以及市场应变能力

    3.企业家精神和能力

    4.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的发挥程度

  第五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演化方向

   一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正向演化

    1.集群的整合和衍生

    2.集群与所在区域融合,互动发展

    3.集群向异地的迁移和扩展

    4.集群的国际化

   二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的负向演化

    1.集群的衰退

    2.集群的瓦解

    3.集群的消亡

  第六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动态演化:博弈视角

   一 企业之间博弈下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动态演化分析

   二 政府与企业之间博弈下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动态演化分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第一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一般模式

   一 内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二 外生性产业集群发展模式

  第二节 国内产业集群典型发展模式

   一 浙江“块状经济”产业集群

   二 广东“专业镇经济”产业集群

   三 浙江与广东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

   四 对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启示

  第三节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一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制约因素

   二 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策略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促进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国内外产业集群政策及启示

   一 国外产业集群政策

    1.意大利产业集群政策*

    2.印度产业集群政策*

    3.欧盟产业集群政策

    4.其他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政策

   二 国内产业集群政策

   三 对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政策制定的启示

  第二节 促进传统平原农业区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 科学制订发展规划,实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二 建立完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三 建立集群科技创新平台,构建创新网络,增强集群创新能力

   四 提高产业关联度,拉长产业链,增强集群专业化分工协作能力

   五 实施区域营销战略,树立集群品牌,增强集群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 培育本地企业家精神和创业文化

   七 积极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民间组织

   八 加大服务体系建设力度,构筑服务平台

   九 提升产品档次和技术含量,推进区域集群融入全球产业价值链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本章小结

 附录1

 附录3

改革开放以来,传统农区形成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这些集群有力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发展,成为推动传统农区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同时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提升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工业化、加快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总体来讲,传统农区产业集群数量较少、规模小、产业层次较低、稳定性差、抗风险能力较弱,受政府政策和市场影响较大,在形成与演化中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问题。本书对传统农区产业集群形成与演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探索其形成机理与演化发展规律。并对如何依托传统农区资源和优势、通过相关产业的聚集促进产业集群形成、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保持现有产业集群的稳定和正常发展,从而推动农区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

[1]Adrian Smith,“Power Relations,Industrial Clusters and Regional Transformations:Europe an Intergration and Outward Processing in the Slovak Clothing Industry”,Economic Geography,Jan 2003,79(1).

[2]Baptista R.,Swann G.M.P.,“Do Firms in Clusters Innovate More”,Research Policy,1998(27).

[3]Bell,M. and Albu,M.,“Knowledge Systems and Technological Dynamism in Industrial Clust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World Development,1999,27(9).

[4]Belleflamme P.,Picard P.,Thisse J.F.,“An Economic Theory of Regional Cluste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2000(48).

[5]Best,Michael H.,Cluster Dynamics,The New Competitive Advantage:The Renewal of American Indust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6]Bottazzi L.,“Globaliztion and Local Promixity In Inovation”,Europe and Economic Review,2001,(45).

[7]Boudeville J.R.,Problems of Regional Development,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1996.

[8]Carlos Scheel,“Knowledge Cluster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2002(4).

[9]Carr.D.L.,Markusen,J.R.,Maskus.K.E.,“Estimating the Knowledge-capital Model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1(12).

[10]Francis Fukuyama,Trust:The Social Virtue and Creation for Prosperity,Hamish Hamilton London,1995.

[11]Giovanna Ceglie,Marco Dini,“SME Cluster and Network Developmen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Experience of UNIDO”,UNIDO Working Paper No.2,1999.

[12]Guerrieri,Paolo and Pietrobelli,Carlo,“Models of Industrial Districts’ Evolution and Changes in Technological Regimes”,Paper Prepared for the DRUID Summer Conference,2001.

[13]Giancarlo Coro.Ronerto Grandinetti,“Evolutionary Patterns of italian Industrial districts”,Human Systems Mangement,1999(18).

[14]Hosmer,L.T.,“Trust:The Connection Link between Organizational Theory and Philosophical Ethic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5,20(2).

[15]Khalid Nadvi,Gerhard Halder,“Local Cluster in Global Value Charm:Exploring Dynamic Linkages Between Germany and Pakistan”,IDS Working Paper152,Brighton:Institute of Develoopment Studies:2002.

[16]Krugma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e Theory and Location Theory”,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1993(1).

[17]Krugman,“First Nature,Second Nature and Metropolitan Location”,Journal of Regional Science,1993(2).

[18]Krugman,“History and Industrial Location:The Case of the Manufacturing Bel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1(81).

[19]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20]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1(99).

[21]Krugman,P.,“Economic Integration in Europe:Some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European Internal Market Trade and Competition”,A.Jacquemin and A.Sapir,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22]Leo,V.D.B.,Braun,E. and Winden,W.V.,“Growth Clusters in European Cities:An Integral Approach”,Urban Studies,2001,38(1).

[23]Lucia Cusmano,“Technology Policy and Cooperative R&D:The Role of Relational Research Apacity”,DRUID Working Paper No.003.

[24]Lynn Mytelka,Fulvia Farinelli.“Local Clusters,Innovation System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ness”,Discussion Papers from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Institute for New Technologies,The Netherlands,2000.

[25]Markusen,A.,“Trade as a Regional Development Issue.Policies for Job and Community Preservation”.In Trading Industries Trading Regions.ed.H.,Noponen,J.Graham,and A.Markuusn,London:Guilford Press,1993.

[26]Markusen,“A Sticky Places in Slippery Space:A Typology Industrial Districts”,Economic Geography,1996(72).

[27]Metcalfe,S..“The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Technology Policy:Equilibrium and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In Stoneman,P.(ed.),Handbook of the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Blackwell,Oxford,1995.

[28]Michae.J.Enright. The Globalization of Competition and the Localization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Policies Toward Regional Clustering.London:Macmillan,2001.

[29]P.Ahokangas,M.Hyry and P.Rasanen,Small Technology of Business & Industrial Marketing 1999,14(3).

[30]Paolo Guerrieri,Carlo Pietrobelli,“Industrial Districts’ Evolution and Technological Regimes:Italy and Taiwan”,Technovation,2004(24).

[31]Paul S.Adler.“Market Hierarchy and Trust:The Knowledge Economy and the Future of Capitalism”,Organization Science.2001.12(2).

[32]Peneder,Michael,“Creating a Coherent Design for Cluster Analysis and Related Policies:The Austrian TIP Experience”,in OECD Proceedings,Boosting Innovation:The Cluster Approach,OECD,1999.

[33]Peter Knorringa,Jorg Meyer Stamer,“New Dimensions 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Working Paper,1998(10).

[34]Peter Knorringa,Jorg Meyer Stamer,New Dimensions in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From Clusters to Industrial Districts.Contribution to ATAS Bulletin XI,New Approaches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and Capacity Building.The Hague and Duisburp,November 1998.

[35]Phelps,N.,“External Economies,Agglomeration and Flexible Accumulation”,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2,17(1).

[36]Phillip McCann,Tomokazu Arita,and Ian R.Gordon.“Industrial Clusters,Transaction Costs and the Institutional Determinants of MNE Location Behavior”,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11).

[37]Pleter,M.Van Dijk,“Enterprise Cluster in Developing Countries:Mechanisms of Transition and Stagnation”,Enter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

[38]Porter M.E.,“Clusters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Harvazd Business Review,November—December,1998.

[39]Porter,Michae1.,“Location,Competi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Local Clusters in a Global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Quarterly,2000,14(1).

[40]Porter.M.E.,“Locations,Clusters,and Company Strategy”.In Clark,G.L.,Feldman,M.P. and Gertlet,M.S.(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41]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7).

[42]Pleter M.Van Dijk,“Enterprise Cluster in developing Countvies:Mechanisms of Transition and Stagnation”,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3,15.

[43]Rabellotti,R.,“Is There an Industrial District Model?Footwear Districts in Italy and Mexico Compared”,World Development,1995,23(1).

[44]Roelandt,Pim Den Hertog,Jarig Van Sinderen,et al.“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Policy in the Netherlands”,OECD,1999.

[45]Scott,A.,J. and Storper,M.,“Regional Development Reconsidered”.In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Contemporary Industrial Response.Extending flexible spedalizstioned.H.Emste and V.Meier,London:Belhaven,1992.

[46]Starrett,D.,“Market Allocations of Location Choice in A Model with Free Mobility”.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 1978.

[47]Tadelis,S.,“What’s in a Name?Reputation as A Tradeable Asset”,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9.

[48]Theo J.A.Roelandt,Pimden Hertog.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 Based Policy in OECD Countries. OECD Report,1998.

[49]Thomas Brenner and Siegfried Greif,“The Dependence of Innovativeness on the Local Firm Population—An Empirical Study of German”.Patents Economics&Evolution,Max Planck Institute,2003.

[50]Tichy G.,“Clusters:Less Dispensable and More Risky Than Ever,Clusters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Published by Pion Limited,207 Brondesbury Park,London NW25JM,1998(15).

[51]Young,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Progress”,Economic Journal,1928(38).

[52]阿尔弗雷德·韦伯:《工业区位论》,李刚剑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英文版1909)。

[53]埃德加·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王翼龙译,商务印书馆,1990(英文版1975)。

[54]安纳利·萨克森宁:《地区优势:硅谷和128公路地区的文化与竞争》,曹蓬,杨宇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

[55]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56]蔡宁、吴结兵:《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资源的结构性整合》,《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7期。

[57]蔡铂、聂鸣:《产业集群的创新特征》,《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年第2期。

[58]曹凝蓉:《博弈视角下企业信用监督机制的构建》,《武汉金融》2005年第10期。

[59]陈剑锋、唐振鹏:《国外产业集群研究综述》,《外国经济与管理》2002年第8期。

[60]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和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61]仇保兴:《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62]戴卫明:《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规律研究》,中南大学博士论文,2005。

[63]俄林:《地区间贸易与国际贸易》,王继祖等译校,商务印书馆,1986。

[64]樊新生、覃成林:《我国欠发达地区企业集群形成与演化过程初步研究——河南省农村地域企业集群的调查与思考》,《经济地理》2005年第25期。

[65]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66]符正平:《论企业集群的产生条件与形成机制》,《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67]符正平:《中小企业集群生成机制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68]傅京燕、邓杰:《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中的地方政府作用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69]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集聚及其区域竞争力》,《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年第10期。

[70]盖文启:《创新网络——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思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1]高有鹏、解浩:《关于中原地区的农耕文明问题》,《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1期。

[72]耿明斋:《平原农业区工业化道路研究》,《南开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73]耿明斋:《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74]郭利平:《产业群落的空间演化模式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75]何雄浪、李国平:《基于超边际分析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理探析》,《管理科学》2006年第8期。

[76]胡鞍纲、李春波:《新世纪的新贫困:知识贫困》,《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77]胡宇辰、罗贤栋:《企业集群的竞争力分析》,《管理科学文摘》2003年第6期。

[78]胡宇辰:《产业集群支持体系》,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79]黄程、符正平:《珠江三角洲地区企业集群的分类及其特征》,《管理评论》2003年第6期。

[80]金碚:《竞争力经济学》,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81]金镭:《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演化机制研究》,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6。

[82]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网络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6。

[83]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载于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商务印书馆,1981(英文版1821)。

[84]李建军:《硅谷产学创新系统及其集群效应》,《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9期。

[85]李君华、彭玉兰:《产业集群的制度分析》,《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9期。

[86]李希义:《日本政府支持产业集群计划发展中的作用分析》,《中国科技成果》2007年第14期。

[87]李小建、李二玲:《中国中部农区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研究——以河南省虞城县南庄村钢卷尺企业集群为例》,《地理科学》2004年第24期。

[88]李新春:《企业集群化成长的资源能力获取与创造》,《学术研究》2002年第7期。

[89]李亦亮:《企业集群发展的框架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90]李植斌:《浙江原发性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与持续发展》,《地域研究与开发》2003年第6期。

[91]林竞君:《网络、社会资本与集群生命周期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92]刘恒江、陈继祥、周莉娜:《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研究的最新动态 》,《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7期。

[93]刘恒江、陈继祥:《产业集群竞争力研究述评》,《外国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0期。

[94]刘冀生:《温州企业集群高速发展的奥秘》,《沿海企业与科技》2003年第1期。

[95]刘军国、郭文灵:《非正式交流与知识经济》,《生产力研究》2001年第1期。

[96]刘军国:《传统产业集聚中的报酬递增》,《技术经济》2001年第1期。

[97]刘善庆等:《产业集群分类综述》,《企业经济》2005年第5期。

[98]刘彦随、陆大道:《中国农业结构调整基本态势与区域效应》,《地理学报》2003年第58期。

[99]刘友金:《集群式创新的企业入群行为及其约束条件研究》,《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2期。

[100]鲁开垠:《增长的新空间——产业集群核心能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01]罗军:《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来源分析》,《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年第6期。

[102]马建会:《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4。

[103]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商务印书馆,1991(英文版1890)。

[10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孙小悦译,华夏出版社,2005。

[105]倪晓燕:《农耕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征形成的影响》,《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年第10期。

[106]芮明杰:《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07]桑燕:《河南产业集群冲刺“百亿俱乐部”》,《经济视点报》,2006。

[108]盛洪:《分工与交易》,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92。

[109]盛世豪、郑燕伟:《“浙江现象”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10]盛世豪:《从产业集群视角看温州模式》,《浙江社会科学》 2004年第2期。

[111]盛世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传统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分析——兼论温州区域产业结构的“代际锁定” 》,《中国软科学》 2004年第9期。

[112]石纬林:《欧盟国家产业集群的特点及启示》,《经济纵横》2007年第10期。

[11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114]苏江明:《产业集群生态相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4。

[115]唐建荣:《生态经济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116]王必达:《后发优势与区域发展》,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17]王缉慈、童昕:《简论我国地方企业集群的研究意义》,《经济地理》2001年第5期。

[118]王缉慈:《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119]王缉慈:《关于我国服装业的地方集群战略研究》,《江苏纺织》2002年第11期。

[120]王理:《论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紧迫性》,河南大学工作论文,2006。

[121]王理:《制度转型与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路径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7。

[122]王众托:《知识系统工程:知识管理的新学科》,《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0年第1期。

[123]王众托:《知识系统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

[124]魏后凯:《对产业集群与竞争力的考察》,《经济管理·新管理》2003年第6期。

[125]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科学出版社,2003。

[126]魏明侠:《个人信用资源形成的博弈分析》,《科技管理研究》2004年第4期。

[127]魏守华、石碧华:《论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期。

[128]魏守华:《集群竞争力的动力机制以及实证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第10期。

[129]吴德进:《产业集群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30]吴利学、魏后凯:《产业集群研究的最新进展及理论前沿》,《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131]吴友军:《集群式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技术创新》2003年第4期。

[132]夏兰、周钟山:《基于网络结构视角的产业集群演化和创新》,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133]谢贞发:《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述评》,《经济评论》2005年第5期。

[134]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译,商务印书馆,1990。

[135]徐康宁:《开放经济中的产业集群与竞争力》,《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第11期。

[136]徐强:《产业集聚因何而生:中国产业集聚形成机理与发展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137]许庆瑞、毛凯军:《论企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网络创新》,《研究与发展管理》2003年第4期。

[138]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90(英文版1776)。

[139]杨静文:《创业理论视角下企业集群发育形成机理研究》,南京理工大学博士论文,2005。

[140]杨小凯、黄有光:《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141]杨小凯、张永生:《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2]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43]余秀江:《企业群落演进、运行与治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144]张辉:《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内在经济机理》,《中国软科学》2003年第1期。

[145]张辉:《传统产业集群空间指向的研究》,《当代经济》2004年第4期。

[146]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47]赵幕兰等:《班加罗尔——印度软件之都》,《新经济导刊》2006年第17期。

[148]郑胜利:《企业集群与企业技术创新》,《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149]周兵、蒲勇键:《产业集群的增长经济学解释》,《中国软件学》2003年第5期。

[150]朱华晟:《FDI的产业集群发展模式与动力机制:以浙江嘉善木业集群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3期。

[151]朱华晟:《浙江产业群》,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152]朱永华:《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与创新》,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