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4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4年第3辑 总第12辑)图书

SSAPID:101-3235-8792-76
ISBN:978-7-5097-681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12辑为 “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精选论文集,对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做了深情回顾和深入解读,对于全面深刻理解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有着积极作用。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编辑委员会

 序

 本辑特稿

  中国近代以来第三次伟大历史变革的发起者和领导者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开创者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伟大开篇者

   三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践探索

  强军谋胜的军事哲学

   强军本质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

   军事价值论——能战方能止战,这就是战争与和平的辩证法

   战略创新论——军事战略科学准确,就是最大的胜算

   因势变革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夺取军事竞争主动权

   制胜规律论——把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搞清楚

  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及其启示

   一 邓小平理论的话语风格

   二 邓小平理论话语风格的实践效果

   三 邓小平理论话语风格的现实启示

    (一)要注重语言的表达方式

    (二)要注重语言的精简凝练

    (三)要树立强烈的问题意识

  全面深化改革与哲学方法论

   一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

   二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规律性

   三 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增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主体性

  邓小平辩证思维方式与全面深化改革

   一 经验与理论

   二 公平与效率

   三 德治与法治

  南方谈话助推历史进步的深刻启迪

   一 自觉尊重社会规律

   二 积极推动生产力发展

   三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四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演进与深化:从“四个现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 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跃进

   二 “三步走”战略主导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递进阶梯

   三 国家治理现代化确定下中国现代化内涵的完善与深化

  邓小平思想方法及其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启迪

   一 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改革以解放思想开道,以实事求是规范和校正,实现二者的长效互动

   二 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改革既发展市场经济,又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殊优势

   三 坚持突出重点和统筹兼顾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改革既尊重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

   四 坚持主动应变与保持相对稳定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要求改革既善于主动应变,又重视优化的平稳推进,并在二者的有机结合中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邓小平方法论思想及其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一 方法论内涵

   二 邓小平方法论特征及其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发展

    1.方法论内涵更加丰富

    2.高度重视解放思想的方法论意义

    3.具有更为开放的方法论体系

    4.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5.独具特色的矛盾分析方法

   三 邓小平的方法论思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

    1.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理念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转变

    2.创新性思维方式对当今中国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研究

   一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意义

    1.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内涵与意义

    2.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二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的情况

   三 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策略

    1.制定因地制宜的老区生态文化资源建设政策

    2.加快建立老区生态文化资源信息的共建共享机制

  邓小平民主管理思想与当代中国社会管理创新

   一

   二

   三

 邓小平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对深化群众路线认识的几点思考

   一 群众路线是工作路线,也是思想路线

   二 群众路线是领导方法,也是政治立场

   三 群众路线是革命路线,也是执政路线

  时代精神的精华

   一 发展是硬道理

   二 稳定压倒一切

   三 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四 执政党的基本功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

   一 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地位

   二 给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上升为一个完整而有序的系统

   三 深刻揭示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辩证统一关系

   四 深化了实事求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突出了这条思想路线所包含的价值观内容

  对邓小平改革观的几点再认识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改革观的总依据

   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邓小平对中国改革发展的最佳顶层设计

   三 邓小平有关改革具体设计的社会发展辩证法

  邓小平对社会发展动力的重大贡献

   一 创立社会主义改革理论,从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为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

   二 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从发展科技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动力

   三 进一步阐明广大劳动人民在推动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提高劳动者素质上为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提供巨大动力

  邓小平生成性的制度思维方式及价值意蕴

   一 邓小平制度思维方式的生成前提

   二 邓小平制度思维方式的生成机制

   三 邓小平制度思维方式的价值意蕴

  试论邓小平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当代意义

   一 实践至上

   二 唯实求效

   三 开拓创新

   四 辩证统筹

  邓小平与当代中国对后富的肯定性行动

   一 邓小平的“先富后富”论

   二 “先富带后富”与肯定性行动

   三 正义与应得:“劫富济贫”成立吗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哲学思考

   一 邓小平民生思想提出的历史语境

   二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

   三 邓小平民生思想的理论意义与哲学意蕴

 邓小平哲学思想与核心价值观研究

  邓小平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核心价值

   一 社会主义的本质中不能不包含价值取向

   二 割裂本质与核心价值的历史表现

   三 继续割裂本质与核心价值的思想误区

  邓小平“领导就是服务”价值观*

  公正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与基本价值

   一 社会公正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

   二 社会公正是制度的第一美德和首要价值

   三 制度改革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公正的必由之路

  “以民为本”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一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实事求是”与“以民为本”的辩证统一

   二 “以民为本”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和红线

   三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地坚持以民为本的核心价值观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价值维度

   一 本质论中社会主义价值维度的彰显

   二 本质论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邓小平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研究

   一 重视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肯定人民群众追求正当的个人利益的合理性,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应有之义

   二 按照统筹兼顾原则,把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结合起来,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三 发扬乐于奉献、大公无私、自我牺牲精神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高尚境界

   四 反对极端个人主义、小团体主义、地方保护主义等消极腐朽思想,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五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所追求的最终价值目标

  邓小平理论首创社会主义发展价值观*

   一 必须从发展价值观上看待一切发展问题

   二 发展价值观的主题论:发展才是硬道理

   三 发展价值观的主体论:人民利益高于一切

   四 发展价值观的客体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价值同源同构

   五 发展价值观的评价论:“三个有利于”标准

   六 发展价值观的目标论:分三步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公平正义: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目标

   一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的价值理念

   二 改革开放把公平正义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

   三 全面深化改革将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研究

  邓小平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型

   一 哲学主题的转换:由“造反有理”到“发展是硬道理”

   二 唯物史观核心理论的转换:从强调阶级斗争理论到强调生产力理论

   三 辩证法倚重点的转换:从强调矛盾斗争性到重视矛盾同一性

   四 社会进步判断标准的新发展:从生产力标准到三个有利于标准

  社会主义本质观的三大理论创新

   一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激烈化的阶级斗争”的僵化公式

   二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清一色的国家所有制”的僵化公式

   三 突破“社会主义本质=大一统的计划经济”的僵化公式

   四 社会主义观念的根本转变——从晚年列宁到晚年邓小平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一 世界历史概念的提出及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二 邓小平对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丰富和拓展

   三 在世界历史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选择和价值

    1.“中国道路”是中国走向世界历史的必然选择

    2.“中国道路”是中国融入世界历史的现实性选择

    3.“中国道路”能为落后国家走向世界历史提供具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经验

  近年来国外邓小平研究的新趋向*

   一 研究视野更加广阔,系统性、深刻性在增强

    (一)从中外改革结果的对比中研究邓小平

    (二)从以往研究的反思中研究邓小平

    (三)从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演变中研究邓小平

    (四)从中国未来发展的预测中研究邓小平

   二 研究问题更加集中,进一步肯定邓小平历史贡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超越资本主义视界的前景”

    (二)邓小平的改革哲学及战略完全不同于“华盛顿共识”

    (三)中国的持续发展“改变了全球发展理念”

    (四)邓小平“完成了一项过去150年里中国所有领导人都没有完成的使命”

   三 思维方式更为理性,挑战问题依然尖锐

    (一)新自由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实用主义,还是实践的唯物主义

    (三)狭隘民族主义,还是胸怀世界的爱国主义

    (四)新权威主义,还是中国特色民主主义

  论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深刻认识

   一 实事求是的渊源及其哲学的改造与提升

   二 实事求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

   三 邓小平对实事求是思想的深化与拓展

  论毛泽东、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的哲学基础

   一 实事求是原则

   二 矛盾分析法

   三 人民主体论

  立足实践的邓小平哲学思想*

   一 邓小平哲学思想属于实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二 邓小平哲学思想体现在执政实践中的反思性、批判性和超越性

   三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理论自觉与不懈追求

 部门哲学视域下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贡献及当代价值

  邓小平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及其现实价值

   一 邓小平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产生及其发展

    1.邓小平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产生

    2.邓小平文化领导权思想的发展

   二 邓小平文化领导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1.战争时期

     (1)强调文化工作的重要性

     (2)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

     (3)文化工作的缺点和原因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三 邓小平的文化领导权思想的现实意义

    1.当前文化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

    2.文化领域产生问题的主要根源

     (1)社会根源

     (2)思想根源

     (3)思维方式缺陷

    3.解决当前文化领域主要问题的基本思路

  邓小平政治哲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当代意义

   一 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标志的政治价值目标

   二 以“发展是个硬道理”为标志的政治理性思维

   三 以“合作双赢”为标志的政治策略原则

  邓小平道德代价思想探析

   一 改革开放中道德代价的付出是不可避免的

   二 尽可能地减少改革开放的道德代价

   三 减少改革开放中道德代价的基本策略

  邓小平历史哲学思想论纲

   一 历史方位论

   二 历史动力论

   三 历史主体论

   四 历史机遇论

   五 评价尺度论

  邓小平理论历史主题与当代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特点

   一

   二

   三

   四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三重向度*

   一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人学向度

   二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实践哲学向度

   三 邓小平哲学思想的发展哲学向度

  论邓小平生态哲学思想的三个维度

   一 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辩证关系

   二 尊重客观规律,根据国情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长远规划

   三 走群众路线,依靠法律制度和科学技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由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主办。《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总第12辑为“邓小平哲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理论研讨会的精选论文集,对邓小平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做了深情回顾和深入解读,集中讨论了邓小平哲学思想的理论特色与实践探索、邓小平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基本问题、邓小平哲学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邓小平哲学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承创新关系以及部门哲学视域下的邓小平哲学思想研究等内容。本辑对于全面深刻理解邓小平哲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