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93

杭州妇女发展报告(2015)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Women in Hangzhou(2015)

SSAPID:101-3153-1829-69
ISBN:978-7-5097-7194-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社会学、心理学及性别理论出发,对杭州市不同妇女群体从婚姻关系、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和养老四个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调查与分析,全面总结了杭州市在女性与家庭文化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杭州市委、市政府推进“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妇女发展”,进一步优化女性与家庭文化的社会环境,以及制定各项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杭州蓝皮书
作 者: 魏颖 侯公林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2014年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也是《杭州市“十二五”妇女发展规划》《杭州市“十二五”儿童发展规划》终期检测评估之年,因此,编制蓝皮书《杭州妇女发展报告(2015)——女性与家庭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年度蓝皮书由总报告、婚姻篇、家庭篇、家庭教育篇、养老篇五个部分组成。总报告对杭州市婚姻关系、家庭和谐、家庭教育和养老四个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意见和建议。总报告提出,在婚姻关系方面,随着杭州市经济发展的加速,以及城乡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独生子女政策和女性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城市中以男性为主导的家庭婚姻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城郊接合部,由于拆迁带来的农村家庭快速富裕,新的“招赘婚”的婚姻现象不断增多;在农村偏僻山区,留守妇女的家庭婚姻问题依然存在。杭州城乡家庭面临的家庭和谐问题不尽相同。城区家庭主要面临由传统联合家庭向核心家庭变化的过程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带来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和谐的问题;而农村家庭主要面临的依然是经济收入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杭州的家庭教育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解决家庭教育问题除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外,还需进一步推进杭州城乡家庭教育一体化和城乡家长学校的建设,让家长们学习科学教养的知识,提高他们的教子水平。在养老方面,杭州城市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考验着杭州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随着城市的发展,如何让每个家庭都享受到杭州因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还需要杭州各级党委、政府进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在各个分报告中,婚姻篇就杭州近郊村落农村女性婚恋模式变迁问题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消除体制障碍,推进城乡“身份-权利-待遇”的同城化;优化制度设计,减少利益婚姻的现实基础;定期开展专题活动,为近郊村落提供婚恋咨询和服务;等等。就杭州知识女性婚恋观、生育观现状,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知识女性的工作单位应该为她们提供相关育儿支持与福利;重视维护知识女性生育期就业权益与职业发展权益;等等。就杭州女大学生婚恋观现状,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加强网络与媒体监管,优化大学生婚恋环境;加大性安全教育,提高女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普及大学生婚前培训,建立健全的预防机制;等等。家庭篇讨论了社会变迁背景下的夫妻冲突模式问题。通过调研发现,杭州家庭夫妻冲突可分为家庭关系冲突型、角色失调冲突型、社会资源冲突型、感情信任危机型和价值观念冲突型五种模式,并从女性视角出发针对婚姻冲突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准确把握角色要求,积极适应多重角色;加强夫妻情感沟通,积极回应家庭需求;不断提高个人素养,提升个人品位;善于转移矛盾焦点,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同时,结合国家推出的“单独二孩”政策,对杭州女性生育心理现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提出杭州可以从大力开展健康的生育文化宣传、促进和推进“新家庭计划”建设、完善生育保险制度、合理配给公共医疗资源、提供有保障的教育资源、完善社会养老体系、做好政策衔接、转变计生工作方式等方面做好生育心理的公共政策支持。家庭教育篇就杭州城乡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比较研究,认为城乡家庭经济条件、父母受教育水平、社会环境、城乡教育硬件设施等是造成目前家庭教育差异的主要因素,并认为城乡家庭教育的差别还体现在城区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家庭之间。因此,建议通过推进杭州城乡一体化建设,将城乡家庭教育一体化建设涵盖到城区和农村各类家庭,重视通过培养和提高农村家庭父母的教养能力来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养老篇对杭州空巢家庭居家养老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推进杭州市养老工程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扩大宣传,丰富养老内容;加强和完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拓展养老服务资金来源;提高政府管理水平;等等。同时,通过对杭州空巢家庭精神养老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以下对策和建议:弘扬“尊老、敬老”的社会风尚,建立和健全精神养老法律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健全社区老年心理服务等组织;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加强亲情关爱和邻里关爱;积极养老;等等。

[1]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李银河:《女性权利的崛起》,文化艺术出版社,2003。

[3]郑杭生、杨敏:《走向包容、公平、共享的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会变迁视野下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现实考量》,《宜春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

[4]郑杭生:《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07年第6期。

[6]郑杭生、杨敏:《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新型社会主义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2期。

[7]杨敏:《“活着的过去”和“未来的过去”——民俗制度变迁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学视野》,《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1期。

[8]卢福营:《群山格局:社会分化视野下的农村社会成员结构》,《学术月刊》2007年第11期。

[9]吴新慧:《传统与现代之间——新生代农民工的恋爱与婚姻》,《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期。

[10]李树茁、朱楚珠:《略阳县上门女婿户的典型个案分析》,《人口与经济》1999年第S1期。

[11]张杰:《“闪婚”与“啃老”——“80后”理性行为背后的文化逻辑》,《青年研究》2008年第6期。

[12]王开泳等:《半城市化地区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市双流县为例》,《地理科学》2008年第2期。

[13]黄宁等:《城市化过程中半城市化地区社区人居环境特征研究——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2年第6期。

[14]刘江等:《半城市化地区住区形态及空间分布特征——以厦门市集美区为例》,《地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5期。

[15]〔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洪佩郁等译,重庆出版社,1994。

[16]〔美〕道格拉斯·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纲要》,《改革》1995年第3期。

[17]〔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译,学林出版社,1999。

[18]〔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理论与现代社会学》,赵勇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9]〔英〕安东尼·吉登斯:《民族-国家与暴力》,胡宗泽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20]Wolf,Arthur P.,The Origins and Explanations of Variations in the Chinese Kinship System:Anthropo-logical Studies of the Taiwan Area,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s,Taipei,Taiwan,1989.

[1]杜芳琴、王政主编《中国历史中的妇女与性别》,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

[2]龙润忠:《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现状及对策》,《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3]金喜:《大学男生婚前性行为和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13年第6期。

[4]江剑平等:《大学生婚前性行为和性态度现状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1年第1期。

[5]靳永爱:《低生育率陷阱:理论、事实与启示》,《人口研究》2014年第1期。

[6]於佳、谢宇:《生育对我国女性工资率的影响》,《人口研究》2014年第1期。

[7]李银河:《妇女家庭与生育》,《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周颜玲、凯文陈:《全球视角:妇女家庭和公共政策》,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9]李艳红:《高知女性婚恋中的认知偏差》,《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0]张敏、熊循庆:《当代婚外恋现象伦理透视》,《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

[11]中国家庭研究网,http://www.sass.org.cn/familystudy/articleshow.jsp?dinji=628&artid=62802。

[12]《张苹英代表建议:出台“失独家庭”扶助专项制度》,网易新闻中心,http://news.163.com/14/0304/13/9MGEQAKN00014AEE.html。

[13]尹文耀:《关于21世纪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的八点思考》,《人口与经济》1998年第4期。

[14]陈师闯、徐丽雅:《浙江省已婚育龄群众婚育观变化调查报告》,《人口与经济》2002年第1期。

[15]尹文耀:《浙江省生育意愿、生育水平调查结果评析》,《中国人口科学》2000年第5期。

[16]周艳丽:《论影响城市知识女性生育意愿的社会因素》,《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12期。

[17]李银河:《家庭结构与家庭关系的变迁》,《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11期。

[18]徐安琪:《孩子的经济成本:转型期的结构变化和优化》,《青年研究》2004年第12期。

[19]Morgan,S.P. and R.B.King,“Why have Children in the 21st Century?Biological Predisposition,Social Coercion,Rational Choice”,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2001,17.

[20]Nie,Y.L.,Wyman,R.J.,“The One-child Policy in Shanghai:Acceptance and Internalization”,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5,31.

[1]蔡敏:《当代大学生婚恋观问卷的编制与验证》,《心理学探新》2012年第3期。

[2]金乐、邓和秋:《大学生婚恋观的误区及教育策略分析》,《理论观察》2014年第2期。

[3]张爱荣:《高职院校女生婚恋观教育探析》,《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12期。

[4]张凯文、汪珍珍、戴晓青:《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分析与教育思考》,《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5]邹俊彬、孙杰:《“90后”女大学生婚恋观调查及教育引导途径研究》,《前沿》2013年第2期。

[6]高中建、李艳艳:《“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及其差异性研究》,《青年探索》2013年第2期。

[7]储丽琴、左胜梅、胡春霞:《高职大学生性观念及性行为调查分析》,《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

[8]杨淑萍、杨俊平:《女大学生婚恋观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年第33期。

[9]张凯、张晓婉、李秀娟、陈源源:《大众传媒背景下“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0]刘惠萍、张姝:《非婚同居行为法律规制研究》,《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1]王美萍:《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特点及其相关因素研究》,《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王文婷:《关于“90后”大学生婚恋观的调查研究》,《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第3期。

[13]唐年华:《浅析“90后”大学生婚恋观研究——以广西南宁市为例》,《法制与经济》2012年第3期。

[14]秦深、傅新禾:《青年婚恋观现状透析》,《当代青年研究》2012年第2期。

[15]苏红、任永进:《大学生婚恋观特点研究》,《中国性科学》2008年第6期。

[16]王勤、梁丽:《改革开放以来女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11期。

[17]周小李:《女大学生“婚恋症候”透视》,《中国青年研究》2011年第9期。

[18]李祖娴、聂衍刚、田婧妤:《对父母婚姻关系的知觉与大学生婚恋观的相关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第3期。

[19] Brantley A.,Knox D.,Zusman M.E.,“When and Why Gender Differences in Saving ‘I Love You’ among College Student”,College Student Journal,2002,36(4).

[20] Martin P.D.,Specter G.,Martin D.,Martin M.,“Expressed Attitudes of Adolescents toward Marriage and Family Life”,Adolescence,2003,38(150).

[21] Hudson,W.W.,Murphy,G.G.,“Sexual Attitudes Scale”,In C.M.Davis,W.L.Yarber,R.Bauserman,G.Schreer,L.S.Davis (Eds.),Handbook of Sexuality-related Measures,Thousand Oaks,CA:Sage,1998.

[22] Hendrick,C.,Hendrick,S.S.,“A Relationship-specific Version of the Love Attitudes Scale”,Journal of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1990(5).

[23] Salts,Connie J.,Seismore,Melisa D.,Lindholm,Byron W.,Smith and Thomas,“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 and Premarital Sexual Activity of College Freshmen”,Adolescence,1994,29(116).

[24] Hendrick,C.,Hendrick,S.S.,Dicke,A.,“The Love Attitudes Scale:Short form”,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1998(15).

[25] Walters J.,Parker K.K.,Stinnett N.,“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s Concerning Marriage”,Family Perspective,1972,7(1).

[26] Knox,D.H.,Sporakowski,M.J.,“Attitudes of College Students toward Love”,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1968(4).

[27]Hill R.J.,“Attitudes toward Marriage”,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Palo Alto,CA:Stanford University,1951.

[1]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马有才:《婚姻家庭研究十年概述》,《社会学研究》1989年第4期。

[3]张靖伟:《历史与逻辑的张力——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思维方式的思考》,《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第2期。

[4]〔美〕艾伦·费依:《创造融洽——夫妻关系健康要诀》,马立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5]张立峰:《当代中国婚姻文化的冲突与和谐探析》,中国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6]张会平、曾洁雯:《城市女性的相对收入水平及受教育程度差异对婚姻质量的影响》,《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第5期。

[7]陈亮、朱姝:《从夫妻对话中探讨婚姻危机——运用对话合作原则分析〈玫瑰园中的影子〉的主题思想》,《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8]王红云、刘纯艳:《父母婚姻关系对子女心理行为影响的研究近况》,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论文,2000。

[9]赵梅:《婚姻冲突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机制——对认知情景模型的研究支持》,《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6期。

[10]刘湘玲、王俊红:《问题少年的人格、应对方式与父母婚姻冲突的相关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11]郑建梅:《儿童感知的婚姻冲突对其同伴关系的影响》,山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2]王晓丹:《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与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13]池丽萍、王耕:《婚姻冲突与儿童问题行为关系研究的理论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4期。

[14]夏炎:《女性角色转变下的现代夫妻关系调节——以闽北调研为例》,《海峡科学》2009年第10期。

[15]王琼:《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谈现代社会的“门当户对”观》,《科技经济市场》2007年第9期。

[16]潘允康:《试论婚姻中的交换价值》,《社会科学战线》1985年第4期。

[17]桂华、余练:《婚姻市场要价:理解农村婚姻交换现象的一个框架》,《青年研究》2010年第3期。

[18]田贤会:《在交换中沉浮的中国女人——从婚姻角度浅议交换理论》,《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期。

[19]梁青岭:《现代婚姻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汪妍:《二胎政策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期。

[2]穆光宗:《论我国人口生育政策的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3]周剑、吴晨:《关于二十年来生育观念研究的文献综述》,《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

[4]陈卫、靳永爱:《中国妇女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人口学刊》2011年第2期。

[5]庄亚儿等:《当前我国城乡居民的生育意愿:基于2013年全国生育意愿调查》,《人口研究》2014年第3期。

[6]张进辅、童琦、毕重增:《生育价值观的理论构建及问卷的初步编制》,《心理学报》2005年第5期。

[7]张亮:《城市居民的二胎生育意愿及影响因素》,《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5期。

[8]“江苏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研究”课题组:《低生育水平下的生育意愿研究》,《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9]姚从容、吴帆、李建民:《我国城乡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2010年第2期。

[10]刘鹏:《中国女性生育影响因素研究》,《商业时代》2012年第6期。

[11]郑真真:《中国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5期。

[12]冯琪、赖昭兴、敖贵文、黄莉:《企业青年流动人口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调查》,《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3年第8期。

[13]贾志科、吕红平:《论出生性别比失衡背后的生育意愿变迁》,《人口学刊》2012年第4期。

[14]风笑天:《生育二胎:“双独夫妇”的意愿及相关因素分析》,《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15]吕江洪、黄宝凤、石盛林:《一孩与二孩家庭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比较》,《人口学刊》2013年第1期。

[16]赵琳华、吴瑞君、梁翠玲:《大城市“80后”群体生育意愿现状及差异分析:以上海静安区为例》,《人口与社会》2014年第1期。

[17]周广亚:《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理论构建与调查设计》,《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18]沈费伟、陈晓玲:《杭州市80后生育意愿的调查与思考》,《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19]禹黄娇:《计划生育政策研究述评》,《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20]张哲:《“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法制与社会》2014年第2期。

[21]李建新:《放开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22]李文峰:《近年来我国关于家庭文化的研究综述》,《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7期。

[23]程刚:《我国城市妇女的生育心理》,《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5期。

[24]张继春、张仕民:《人口均衡视角下家庭生育文化构建》,《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22期。

[25]原新:《“人口转型”后的计划生育政策走向》,《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4期。

[26]王云多:《家庭组成、生育决策与社会保障》,《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27]王学义、王春蕊:《禀赋、场域与中国妇女生育意愿研究》,《人口学刊》2011年第1期。

[28]廖庆忠、曹广忠、陶然:《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性格偏好及其决定因素——来自全国四个主要城市化地区12城市大样本调查的证据》,《人口与发展》2012年第1期。

[29]金易:《现行生育政策调整的依据及路径》,《学术交流》2014年第1期。

[30]王海东:《深入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大力推进计划生育家庭发展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年第3期。

[31]陈越男:《高学历群体二胎生育影响因素分析——以成都市高校教师为例》,《中国科技博览》2010年第16期。

[32]John Bongaarts,“Fertility and Reproductive Preferences in Post-transitional Societies”,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2001,27.

[33]Downey,D.B.,“When Bigger is not Better:Family Size,Parental Resources,and Childrens Educational Performance”,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5,60.

[34]Morgan,S.P. and R.B.King,“Why have Children in the 21st Century?Biological Predisposition,Social Coercion,Rational Choice”,European Journal of Population,2001,17.

[1]杨雄:《当前我国家庭教育面临的挑战、问题与对策》,《探索与争鸣》2007年第2期。

[2]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教育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3]李金珍、王文忠、施建农:《儿童实用创造力发展及其与家庭环境的关系》,《心理学报》2004年第6期。

[4]李董平、张卫、李丹黎:《教养方式、气质对青少年攻击的影响:独特、差别与中介效应检验》,《心理学报》2012年第2期。

[5]骆风:《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学术研究》2005年第6期。

[6]黄艾丽、杜学元:《关于我国城乡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分析》,《宜春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7]王莉:《国外父亲教养方式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

[8]柴玲玲:《当代家庭教育误区及对策》,《社会纵横》2006年第7期。

[9]黄希庭、张志杰主编《心理学研究方法》(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10]张燕、刘伟民、吕国光:《社会分层与家庭教育投入关系研究综述——以云南民族地区为例》,《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11]张仁汉:《关于正确防治电视暴力负面影响的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1年第12期。

[12]杨桂梅:《日本PTA的经验及启示》,《日本问题研究》2004年第2期。

[13]褚宏启:《教育制度改革与城乡教育一体化——打破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的制度瓶颈》,《教育研究》2010年第11期。

[14]石忆邵:《城乡一体化理论与实践:回眸与评析》,《城市规划会刊》2003年第1期。

[15]李伟:《关于城乡一体化问题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第42期。

[16]上海市妇联:《在参与社会管理中拓展家庭教育工作》,《中国妇运》2011年第11期。

[17]张金英、陈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理论与指标体系建构》,《中国农机化》2010年第4期。

[18]林存银、褚宏启:《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制度保障》,《教育科学研究》2011年第5期。

[19]Lola,Brown,Iyengar,“Parenting Styles:The Impact on Student Achievement”,Marriage and Family Review,2008,1(43).

[20]Hongli Li,Lei Chang,“Paternal Harsh Parenting in Relation to Paternal Versus Child Characteristics: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Paternal Resemblance Belief ”,Acta Psychologica Sinica,2007,39(3).

[21]S.J.Crump,K.J. Eltis,“Schools,Parents and Community:Teaching and Learning Together?”,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6,1(25).

[22]Fatma Ozmen,Cevdet Canpolat,“The Efficiency of School-parent Associations(SPA)at schools”,Procedia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0,(9).

[1]费孝通:《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北京大学学报》1983年第3期。

[2]穆光中:《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3]谭琳:《新“空巢”家庭——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人口现象》,《人口研究》2002年第4期。

[4]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5]黄润龙:《我国空巢老人家庭状态》,《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2期。

[6]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7]仝利民:《老年社会工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8]张小强:《政府购买服务与社会化养老体系的构建》,《中国民政》2006年第2期。

[9]何斯、王德文:《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实证研究及政策建议——福州市社区空巢老年人健康状况调查》,《南方人口》2006年第4期。

[10]张秀萍、柳中权:《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东北大学学报》2006年第11期。

[11]张晓峰:《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制度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社会福利》2007年第8期。

[12]周新宏:《杭州市区社会养老设施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西北人口》2007年第28期。

[13]姚远:《从宏观角度认识我国政府对居家养老方式的选择》,《人口研究》2008年第2期。

[14]万军:《大力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公共治理变革之道》,《新视野》2009年第6期。

[15]王浦劬、〔美〕莱斯特·M.萨拉蒙等:《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研究:中国与全球经验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6]祁峰:《和谐社会视域下中国城市居家养老研究》,大连海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7]王立华:《推进西湖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研究》,《杭州研究》2011年第3期。

[18]曹煜玲:《中国城市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9]王美云:《杭州城市养老服务模式的创新——基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视角》,《中外企业家》2011年第20期。

[20]刘晓静:《我国空巢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人民论坛》2013年第14期。

[21]张晖:《居家养老服务输送机制研究:基于杭州的经验》,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22]陈雪萍:《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构建:基于杭州市的实证分析》,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

[1]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2011年4月。

[2]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014年2月。

[3]王泽淮:《老年人精神赡养方法探微》,《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2期。

[4]穆光宗:《老龄人口的精神赡养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年第4期。

[5]刘喜珍:《养老伦理的时代差异》,《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6]刘婧娇:《老龄人口精神赡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法合作社会保障项目的调查》,《劳动保障世界》2012年第18期。

[7]肖健、耿晓峰:《北京市城区老年人精神慰藉情况调查》,《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4期。

[8]左鹏、高李鹏:《精神慰藉与健康老龄化——以北京某大学离退休教师为例》,《西北人口》2004年第5期。

[9]李纤滢、龚春:《城市老年人精神赡养的社区模式探索》,《改革与开放》2014年第5期。

[10]邬沧萍:《社会老年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11]陈昫:《城市老年人精神养老研究》,《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任高丽、万春灵:《应当高度重视精神养老问题》,《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9期。

[13]李银河:《管窥中国当代亲子关系》,《百科知识》2005年第2期。

[14]李书宁、张彩玲:《我国“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研究》,《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5]许建起:《“养”即“孝”吗?——关注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中国老区建设》2003年第1期。

[16]张静:《我国老年人精神赡养的重要性及对策》,《黑河学刊》2008年第1期。

[17]陈徐东:《“空巢老人”精神赡养路径的探新》,《中国民政》2012年第9期。

[18]李树文:《大连市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需求与社会机构服务匹配的探析——以政府和民营养老机构比较为例》,《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9]刘颂:《城市老年人群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20]米秋花:《对精神赡养的法律思考》,《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6年第6期。

[21]穆光宗:《挑战孤独·空巢家庭》,河北人民出版社,2002。

[22]张晓华:《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的研究综述》,《管理学家》2014年第10期。

[23]赵芳、许芸:《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体系分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3期。

[24]李瑞芬、童春林:《中国老年人精神赡养问题》,《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年第12期。

[25]邵南:《浅谈当代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精神赡养》,《南平师专学报》2006年第1期。

[26]Chang V.N.,Greene R.,“Study of Service Delivery by Community Mental Health Centers as Perceived by Adult Protective Service Investigation”,Journal of Elder Abuse & Neglect,2001,13(3).

[27]Silverstein M.,Bengson V.L.,“Does Intergenerational Social Support Influence the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Older Parents?The Contingences of Declining Health and Widow-hood”,Social Science and Medicine,1994(38).

[28]The Hon,Bronwyn Bishop MP,Minister for Aged Care,“The National Strategy for an Aging Australia”,Backgroud Paper,2000.

[29]Santos J.F.,Hubbard R.W.,McIntosh J.L.,et al.,“Community Mental Health and the Elderly:Service and Training Approaches”,Journal of Clinical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Special Issue:Psychosocial Environments for Older Adults:Resource,Oriented Possibilities,198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