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陈智超历史文献学论集图书

SSAPID:101-3083-8168-02
ISBN:978-7-5097-3836-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三十多年来有关历史文献学论文的结集,主要包括宋会要、宋代其他文献、流传海外的中文历史文献、信札、旧五代时、总论及其他六部分。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作 者:陈智超
编 辑:范明礼;张倩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0 史学理论

 第一篇 宋会要

  《宋会要辑稿》遗文、广雅稿本及嘉业堂清本的再发现

  《宋会要辑稿》的前世、现世和来世

   一 前世

   二 现世

   三 来世

  《宋会要辑稿》校勘札记

   宋真宗子本名玄祐

   赵挻与赵挺

   孝宗郭皇后母姓赵氏

  《宋会要》食货类的复原

   一 复原《宋会要》的难度

   二 整理的目标、步骤及其准备工作

   三 正确编排的标准及途径

   四 《永乐大典》“食货”事目中《宋会要》辑文的复原

   五 《宋会要》食货类全文就在《永乐大典》“食货”事目中

   六 《永乐大典》所收《宋会要》食货类不止一本

   七 余论

  从《宋会要辑稿》出现明代地名看《永乐大典》对所收书的修改

  北宋商税额补缺

  《宋会要辑稿补编》的价值及整理

   (一)确定条文的归属

   (二)合理编排

   (三)编目

   (四)在目录及正文中注明与今本《宋会要辑稿》的关系

  论《宋会要》辑本的复文

   两个概念

   三种复文

   产生复文的原因

   复文的价值

    (一)校勘上的价值

    (二)补缺方面的价值

    (三)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地使用《辑稿》

    (四)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宋会要》、研究《宋会要》

   复文表

  从陈元光母妻的姓氏看他的籍贯

   一条新材料

   一个新角度

   与族谱的比较

  《宋会要》方域类水利门的复原

  新发现的青山庙最早记载

  《宋会要》的利用与整理

   一

    (一)误以他书为《宋会要》

    (二)引用时间错误

    (三)标目错误

   二

    (一)多方面发掘《宋会要》的史料价值

    (二)辑佚的利用

    (三)校勘的功能

   三

  《宋会要》乐类的复原

   一 《宋会要辑稿》乐类的问题

   二 《辑稿》乐类问题之源

    (一)《永乐大典》编纂过程产生的问题

    (二)徐松辑录《宋会要》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三)刘富曾整理时产生的问题

   三 复原《宋会要》乐类的依据

   四 《宋会要》乐类的复原方案

  致《历史研究》编辑部的信

 第二篇 宋代其他文献

  对点校本《续资治通鉴长编》的意见和建议

   一 关于注文

   二 关于校勘

    (一)校改未尽

    (二)当断不断,当改未改

    (三)干支有误

   三 分条分段问题

   四 一点建议

  跋励耘书屋旧藏《长编》抄本

   一

   二

   三

   四

    (一)五朝本保留了《长编》原本的某些格式,最突出的是两点

    (二)五朝本保留了旧译名

    (三)为《四库全书》馆臣改窜的地方可以恢复原貌

    (四)可以改正七朝本的一些错字

  四库本《续资治通鉴长编》发覆

   一

   二

   三

   四

  日本《续资治通鉴长编语汇索引》评介

  宋刻《续资治通鉴长编》影印本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宋史研究的珍贵史料

   一

   二

   三

  四库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发覆

   复本名

   正译名

   别注文

   发忌讳

   明变化

   结论

  三论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原名

   问题的提出与梁陈的异同

   《四库全书》编者的疏谬

   《永乐大典》所题书名是什么

   决定性的证据是常年宣取《要录》的指挥

   释“建炎以来”

   释“中兴”

   结束语

  四论今本《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原名

   一 发现矛盾是研究的起点

   二 追根溯源

   三 解释与判断

   四 已解、待解与不可解

  《宋史》正误(四则)

   宋钦宗朱后与神宗诸后同族

   真宗诸子传三误

   蔡杭误蔡抗

   占城王误占城使

  《宋史·礼志》纠谬(五则)

   一

   二

   三

   四

   五

  《宋朝诸臣奏议》校点本序

   一 编者赵汝愚

   二 《宋朝诸臣奏议》的编纂

   三 《宋朝诸臣奏议》的利用

   四 《宋朝诸臣奏议》的版本及其流传

   五 《宋朝诸臣奏议》与相关诸书

    (一)《诸臣奏议》与文集

    (二)《诸臣奏议》与《宋文鉴》

    (三)《诸臣奏议》与《长编》

    (四)《诸臣奏议》与《历代名臣奏议》

   六 《宋朝诸臣奏议》的整理

 第三篇 流传海外的中文历史文献

  十八世纪占婆王府档案目录及说明

   说明

   目录

  《旅日高僧东皋心越诗文集》序

  《旅日高僧隐元中土来往书信集》序言

   一

   二

   三

   四

  张名振批点本《皇明资治通纪》

   两朝禁书

   南天一柱

   名将墨迹

   珍贵史料

  《哈佛燕京图书馆藏明代徽州方氏亲友手札七百通考释》导言

   一

   二

   三

    (一)认字

    (二)认人

    (三)认时

    (四)认地

    (五)认事

   四

   五

    (一)“有罪推定”原则

    (二)“金针度人”原则

    (三)多种证据、连环互证原则

   六

  杨继盛请诛严嵩疏稿本考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旅日高僧东皋心越家世考

   东皋心越的家世

   再论东皋心越的家世

 第四篇 信札

  《陈垣来往书信集》前言

  朱熹手札复出人间

  跋朱熹、张栻手札

   一 詹仪之和遂安詹氏家族

   二 朱熹、张栻与詹仪之及詹氏家族的关系

   三 朱、张手札的考释

   四 余论

  钱镜塘藏明代名人尺牍考证(45篇)

   江汉致某同年函

   王竑致少卿函

   李东阳致石珤函

   马文升致韩文函

   邓廷瓒致韩文函

   沈晖致韩文函

   梁璟致韩文函

   程敏政致韩文函

   李辙致韩文函

   郭镗致韩文函

   张廉致韩文函

   贺元忠致韩文函

   张西铭致韩文函

   孔公华致毛宪函

   荡阴王朱芝 致宋廷佐函

   徐源致吴宽函

   王良臣致郭维藩函

   吴一鹏赠沈焘象戏七律诗

   王寅致汪本湖函

   毛伯温致姜龙函

   胡缵宗致魏有本函

   林达致黄省曾函

   崔桐致朱怀幹函

   史道致汪应轸函

   钟云瑞致汪应轸函

   曹士奇致张镈、张鍊兄弟函

   刘浡致某同年函

   曾省吾致某人函

   耿定向致蔡国熙函

   汪道贯致莫云卿函

   项元淇致项元汴短简

   梅鼎祚致汪道贯、汪道会函

   高攀龙致弟函

   范允临致某同年函

   王衡致屠隆函

   文震孟致陆广明函

   温体仁致吴宗达函

   于玉立致仲文函

   徐光启致某同年函

   汤道衡致耿如杞函

   王应豸致某同年函

   倪元璐致倪元珙函

   傅山致戴廷栻函

   归庄致侯荣函

   弘储致某人函

  《陈垣来往书信集》增订本前言

   一

   二

   三

    第一,关于新的书信材料的发掘

    第二,关于书信真伪的判断

    第三,关于书信的整理

    第四,关于书信的校订

 第五篇 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辑本的得失

   一 《旧五代史》的厄运

   二 新史不能取代旧史

   三 将辑本彻底分解

   四 辑本所做的工作及其历史功绩

   五 核对辑本引书卷数

    关于本纪

    关于列传

    关于志

   六 核对辑本与所引原书

   七 辑本内容之问题

    (一)漏辑

    (二)误辑

    (三)辑本采自《册府元龟》的文字,全部需经严格的甄别

   八 辑本编排之问题

   九 辑本对文字之窜改

   十 关键是正确利用《册府元龟》

  论重新整理《旧五代史》辑本的必要与可能

   上篇

    一

    二

    三

     (一)将辑本《旧五代史》彻底分解

     (二)将辑本《旧五代史》与所引各书核对

      1.《永乐大典》

      2.《册府元龟》

      3.《太平御览》《通鉴考异》《通鉴注》和《容斋随笔》

    四

     1.内容方面的问题

     2.编排方面的问题

     3.文字方面的问题

     1.本纪的问题

     2.列传的问题

     3.志的问题

    五

   下篇

    一

    二

     (一)呼唤《永乐大典》第10139卷

     (二)竖立框架

    三

    四

    五

  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导言

   一 《旧五代史》与辑本《旧五代史》是不同的概念

   二 辑本《旧五代史》的得失

   三 辑补《旧五代史》的目标

   四 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是辑补《旧五代史》本纪部分的重点

   五 读懂并充分利用《永乐大典目录》

   六 确定标准本的重要性

   七 辑本《旧五代史》的《周太祖本纪》就是本纪部分的标准本

   八 标准本与辑本《旧五代史》其他帝纪的比较

   九 《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只能辑补

   十 可以作为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依据的诸书

   十一 《册府元龟》与《旧五代史·周太祖本纪》的比较

   十二 《资治通鉴》及其《考异》与《旧五代史·周太祖本纪》的比较

   十三 《续通历》及《新五代史》与《旧五代史·周太祖本纪》的比较

   十四 整合已知的《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条文

   十五 《资治通鉴考异》所引《梁太祖实录》和《大梁编遗录》

   十六 如何利用《册府元龟》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十七 如何利用《资治通鉴》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十八 如何利用《续通历》和《新五代史》辑补《旧五代史·梁太祖本纪》

   十九 拾遗补缺

   二十 结束语

  辑补《旧五代史》列传导言(上)

   一 重申《旧五代史》与辑本《旧五代史》是不同的概念

   二 仍然需要首先确定标准本

   三 《永乐大典》卷六八五○、六八五一、二七四○的分析

   四 《旧五代史》列传部分标准本的特征

   五 检查辑本《旧五代史》所注《大典》卷数及乾隆修《四库全书》时所缺《大典》卷数

   六 用标准本检验的第一种结果

   七 用标准本检验的第二种结果

   八 用标准本检验的第三种结果

   九 用标准本检验的第四种结果

   十 需要补辑的《旧五代史》列传名单

 第六篇 总论及其他

  《道家金石略》校补前言

  建立宋史资料库的构想

  真大道教新史料

   一

   二

  金末“义军副总领印”简释

  许昌天宝宫访碑记

  影印《四库全书》之我见

  崖门水域宋元沉船的初步考察

   一 有关文献

   二 战前形势及战役简况

   三 双方参战船数的估计

   四 双方沉船的推测

   五 初下崖门

   六 沧海桑田

   七 提出建议

   八 一次多学科综合性考察

   九 任重道远

   十 两点体会

  史学应用高科技的前景

   一 史料的储存与检索

   二 史料的识别

   三 史料的鉴定

   四 新史料的发现

   五 古史今译

   六 族源族属的确定

  《校勘学释例》《史讳举例》简体横排标点本说明

   一 繁体改简体

   二 竖排改横排

   三 标点符号

  宋代史料的收集、解读与利用

   一 搜集史料

   二 解读史料

   三 利用史料

  历史文献整理工作的不同层次

   一

   二

  家谱在史学研究中的利用

   一

   二

   三

   四

   五

    一 旅日高僧东皋心越家世的认定

    二 明万历方元素身份的确定

    三 唐漳州刺史陈元光籍贯的争论

  古籍鉴别的几个问题

   一 为什么用这个题目,为什么讲这个问题

   二 古籍的意义及其范围的界定

   三 古籍鉴别的第一层也是基本的任务,是辨真伪

   四 古籍鉴别的首要原则——有罪推定

   五 古籍鉴别的两个方面

   六 几个实例

    (一)以避讳断真伪

    (二)以官制定时代

    (三)以地名判真伪

    (四)以译名定时代

    (五)以作者生卒年判断造假或掺入

    (六)从要件的缺失定残缺

   七 杨继盛请诛严嵩疏稿本的鉴别

   八 古籍鉴别的第二层任务是辨价值

   九 结束语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