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心学与心理建设图书

Xin Xue and Psychological Construction

SSAPID:101-2998-5382-35
ISBN:978-7-5201-0791-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孙中山心理建设与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30余篇。与会专家的论文围绕孙中山思想、心学、孙中山的“心理建设”与心学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研讨,研讨的核心是孙中山“心理建设”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价值。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建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周志宽;郭白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

 序

 文前辅文

 王阳明良知心学的理论构成与当代启示

  一 习近平论王阳明

  二 阳明良知学的理论结构

   (一)“良知”本体论

   (二)“致良知”方法论

   (三)“知行合一”实践论

   (四)“亲亲仁民”的“民本”论

  三 阳明良知心学的根本精神

   (一)“良知”即天理的道德自觉精神

   (二)“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三)“和而不同”的兼容精神

   (四)“知行合一”的力行实践精神

  四 阳明良知心学的当代启示

 王阳明心学“万物一体之仁”思想剖析

  一 圣人“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二 “明明德”在于“亲民”

  三 圣、愚各安其所的等差秩序

 王学对明清之际西学的接应及其意义

  一 王学对西学流播的接应

  二 接应西学与明清之际信仰价值的重建

 家教、家训与阳明品格之养成

  一 王华的言传身教

  二 岑氏的养育之恩

  三 赵氏的慈爱之心

 明代政治文化生态与白沙心学

  一

  二

 甘泉心学与白沙心学

  一

  二

  三

 论白沙的“出处”观

  一

  二

  三

 论陈白沙四句教:宽平·超卓·阔远·笃实

  一 心地要宽平

  二 超卓与阔远

  三 践履要笃实

 陈白沙与湛甘泉的“坐法”与“观法”比较

  一 白沙、甘泉之坐法

   (一)坐姿

   (二)瞑目

   (三)呼吸法

   (四)静坐时间

   (五)静坐地点

  二 白沙、甘泉之观法

   (一)心体呈露之观法

   (二)气之观法

  结论

 明代心学对当代精神困境之启示

  一 精神虚无化之当代困境

  二 精神空虚的病因

  三 西方心学与明代的心学之概念区别

  四 明代心学的主干及其精义

  五 明代心学对当代精神虚无症之启示

  结语

 诗道即心法

  一 作诗切莫迷失本真

  二 诗让人看到了内在的无限的自由的心灵

  三 诗人的天职是返乡

 湛甘泉的人格与境遇

  一 甘泉的出身与仕进

  二 甘泉与其同门

  三 甘泉与其师者

  四 甘泉与其同事

  五 甘泉与其传人及同道

  六 甘泉与其同乡

  七 甘泉与特殊权贵

  结语

 湛甘泉心、性思想研究

  一 心、性之别

   (一)心的两种状态与性的两个层面

   (二)心的功能与性的内涵

  二 “性的心化”

   (一)“性的心化”的含义及其可能性

   (二)“性的心化”的正确路径

    1.体认天理

    2.学为人

    3.孔门心法:中庸的思维模式与心理结构

  三 “心的性化”

  四 心、性合一

 “敬”以现“我”:湛若水的主体性思维

  一 曾点之乐虚

  二 一贯以“敬”

   (一)“敬畏”与“洒落”之争

   (二)“敬”不息

  三 “我”的挺立

   (一)以“敬”突显“我”

   (二)“我”与“你”

  四 仁意的世界

 黄绾与陈献章

  一 黄绾师从林光

  二 黄绾问学于潘辰

  三 黄绾为陈献章及其门人所作诗歌集《心贺》撰“序”

 白沙心学对当代人“无聊”情绪治疗的价值探讨

  引言

  一 无聊的界定与分类

   (一)哲学中对无聊的理解

   (二)心理学对无聊的理解

  二 无聊的成因

   (一)生活的轻浮

   (二)生活的否定

   (三)意义的迷失

   (四)信念的丧失

  三 无聊的治疗对策

   (一)回归自然与真实的生活世界

   (二)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探寻人生的意义

   (四)坚定理想的信念

 李贽《童心说》的“自由的主体间性论证”

  引言

  一 “闻见入而童心失”

  二 “童心”与“私心”

  三 “童心”与“成心”

  四 “童心”与“格心”

  五 “童心”与“空心”

  余论

 等待岭南心学的旧根发新枝与中国梦

  一 历史悠久中华文化运筹于天下

  二 英雄豪杰引领群众创造历史

  三 历史悲壮自在人心

  四 古今中外建设社会公德之教育为本

 王阳明与和平的历史渊源

  一 王阳明征剿池仲容

  二 王阳明奏设和平县

  三 王阳明游李田仙岩

  四 和平人民纪念王阳明

 论中国古代的仁寿心理学思想

  一 “仁”与“仁者”

  二 “仁者寿”思想的发端

  三 “仁者寿”的心理现实性

   (一)仁者注重道德修养

   (二)仁者具备积极的人格

   (三)仁者营造积极的内外环境

   (四)仁者静

   (五)仁符合社会运行的规律

   (六)“仁者”较少消极情绪困扰

  四 “仁者寿”的二个案例——文天祥与吴梅村

  五 如何成为仁者

  六 “仁者寿”思想的现实意义

 略论孙中山的“心理建设”

  一 哲学命题:行易知难

   (一)破除心理障碍

   (二)行易知难

   (三)进化论知行观

  二 社会命题:知行主体

   (一)人群三系

   (二)先知引领

   (三)寄望精英

   (四)人心归化

  三 政治命题:党治理论

   (一)革命三期

   (二)以党治国

 孙中山“心理建设”中的中国元素

  一 心理建设,“心为本”的心学特色

  二 心理建设,传承心学的“德治”

  三 心理建设,创新心学的知行观

 心理建设与民族复兴

  前言

  一 民族精神的提振

  二 固有道德的恢复

  三 固有智能的恢复

  四 学习欧美长处

  结论

 孙中山“互助论”新解

  “互助”产生于人类生存发展的践行

  “互助”是人性

  “互助”之体是社会国家

  “互助”之用是道德仁义

  “互助”之现代价值

 互助与博爱

  一

  二

  三

 “三民主义”的文化、思想背景

  一 前言

  二 孙中山的基督教背景

  三 “三民主义”的人文主义精神

  四 “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新三民主义”

  五 “三民主义”的儒家传统不是“坐而论道”

  六 “三民主义”的客观精神表现:就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而言

 孙中山的“知难行易”说与“日本阳明学”

  (一)对阳明学和明治维新关系的否定

  (二)“知行”关系的发展历程

  (三)“知先行后”论的历史背景

  结论

 孙中山思想与岭南心学

  一 革命志向与岭南心学的自圣特色

  二 三民主义与岭南心学的民本传统

  三 心理建设与岭南心学的主体地位

  四 成败反思与岭南心学的知行论辩

 孙文学说的意涵与当代两岸软实力建设

  前言

  一 《孙文学说》写作的背景与目的

  二 《孙文学说》的要义与言诠

  三 《孙文学说》对当代两岸软实力的启示

  结论

 略论孙中山“心理建设”的当代价值

  一 孙中山“心理建设”的目的

   (一)确证“知难行易”的真理

   (二)破除国民心理之大敌

   (三)纠正革命党内错误的观念

   (四)推进建国方略的实行

  二 孙中山“心理建设”理论的当代价值

   (一)孙中山“知难行易”说的当代价值

   (二)孙中山“心理建设”说的当代价值

 附录一 纪念先哲 思想传承与弘扬

 附录二 缅怀圣贤 则效实行

 后记

本书是心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会议“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 周年——孙中山心理建设与心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心学论坛”的论文集,收入论文30 余篇。与会专家的论文围绕孙中山思想、心学、孙中山的“心理建设”与心学的关系几个方面展开研讨,研讨的核心是孙中山“心理建设”的思想渊源及其当代价值。专家学者们的论文具有强烈的现实意识,忧国、忧民、忧天下,在理论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观点与建议。出版本论文集的目的是希望人们能将会议所获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品德,转化为自己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