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9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4图书

Reports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No.14): from Demographic Dividend to Institutional Dividend

SSAPID:101-2925-7885-66
ISBN:978-7-5097-5237-1
DOI:
ISSN:

[内容简介] 随着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达到峰值,过去两年都是绝对减少的趋势,人口抚养比也开始提高,标志着人口红利在中国的消失。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改革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条件,使中国得以享受人口红利,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已属难能可贵。按照人口转变规律,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必然发生,人口红利终将消失。而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避免地从超常规转为常态。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蔡昉 王美艳
编 辑:周映希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Abstract

 皮书数据库

 GⅠ 专题一 人口形势变化与政策调整

  G.1 第一章 2012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一 农民工规模

    (一)农民工总量达26261万人

    (二)中西部地区农民工人数增长快于东部地区

    (三)东部地区农民工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中、西部地区以外出为主

   二 农民工流向及就业地域分布

    (一)在中西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增长较快

    (二)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务工的农民工总量增加、比重下降

    (三)跨省流动农民工所占比重继续下降

    (四)在地级市务工的农民工比重提高

   三 农民工性别、年龄和教育培训情况

    (一)农民工以男性为主,年轻农民工比重逐年下降

    (二)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三)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农民工占多数,青年农民工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

   四 农民工就业情况

    (一)农民工从业仍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业为主,从事建筑业的比重提高

    (二)在东部地区务工的农民工以制造业为主,比重略为下降

    (三)受雇人员的增长快于自营人员的增长,自营比重继续下降

   五 农民工收入情况

    (一)农民工收入增速回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工收入趋同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农民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在东部地区务工收入结余少

   六 外出农民工居住情况

    (一)外出农民工仍是以雇主或单位提供住宿为主

    (二)四成外出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七 外出农民工权益保障情况

    (一)拖欠工资状况继续改善

    (二)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状况改善不明显

    (三)外出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水平有所提高,但总体仍然较低

    (四)中西部地区农民工参保比例低于东部地区

    (五)不同行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水平差异较大

  G.2 第二章 中国人口发展趋势与政策调整

   一 人口变化的新趋势

    (一)人口增长式微,负增长即将来临

    (二)少子化不断加剧,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

    (三)老年人口增长和老龄化加速

    (四)抚养比上升与人口红利的终结

    (五)人口流动活跃与城镇化快速发展

   二 关于中国低生育水平的几个问题

    (一)关于低生育水平的判断标准

    (二)关于中国的低生育水平

    (三)关于中国低生育率的原因

   三 生育政策的调整:价值取向与原则

  G.3 第三章 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

   一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

   二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三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应对措施

  G.4 第四章 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劳动供给形势与政策

   一 激励劳动供给的必要性

   二 劳动参与的变化

    (一)劳动参与率的总体变化

    (二)提高参与率的目标群体

    (三)劳动参与的性别差异

    (四)教育程度与劳动参与

   三 失业率的变化及其特征

    (一)分性别和年龄的失业率

    (二)教育程度与失业率

   四 就业率与劳动时间

    (一)工作时间

   五 结论与建议

  G.5 第五章 20年全球人口形势变化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 研究背景

   二 国际人口变化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人口规模和增长趋势

    (二)人口结构与变化趋势

    (三)生育水平及变化趋势

    (四)死亡水平及变化趋势

    (五)人口迁移和城市化

    (六)人口相关项目的变化

   三 各国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四 讨论:对中国的启示

 GⅡ 专题二 户籍制度改革与城镇化

  G.6 第六章 工资上涨的两难:干预市场还是矫正市场?

   一 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二 劳动生产率的制约

   三 工资上涨过犹不及

   四 呼唤公共政策改革

  G.7 第七章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户籍改革成本与城镇化推进*

   一 引言

   二 户籍改革成本内涵与已有研究

   三 户籍改革成本的测算思路与方法

   四 户籍改革成本的估算结果

    (一)户籍价值评估

    (二)户籍改革成本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

  G.8 第八章 探讨户籍改革之路*

   一 引言

   二 户改方案及步骤

    (一)关于落户名额及先后次序的问题

    (二)关于中央政府的角色

    (三)关于放开中小城市落户限制的政策

   三 “农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估算

   四 结语

  G.9 第九章 农民工消费水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一 引言

   二 数据介绍

   三 农民工的人力资本、就业、收入和社会保障

   四 农民工家庭的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五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G.10 第十章 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一 就业困难群体是日益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 就业困难群体如何参与劳动力市场

    (一)劳动参与率

    (二)行业分布

    (三)工作时间

   三 从失业特征观察就业困难群体

    (一)青年失业更加突出

    (二)失业时间

   四 瞄准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一)就业困难群体是日益宝贵的人力资源

    (二)解决青年失业问题

    (三)解决长期失业问题

  G.11 第十一章 社会保护不是负激励:随发展阶段变化破解“穆勒难题”

   一 引言

   二 刘易斯转折点以来强劲的劳动力市场

   三 依然脆弱的三个劳动者群体

   四 政策建议

 GⅢ 专题三 教育发展与宏观经济

  G.12 第十二章 人口结构塑造宏观经济格局

   一 引言

   二 我国人口结构的主要特征

   三 人口结构和经济增长

   四 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

   五 人口结构和通货膨胀

   六 人口结构和资产价格

   七 人口结构和货币信用周期

   八 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G.13 第十三章 大众化阶段的人才供求态势与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一 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一)1990~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情况*

    (二)高等教育培养能力的层次、科类结构变动情况

    (三)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机会提升情况

    (四)劳动力人口人力资本总量变动情况

   二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增强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 未来十年高等教育从大众化向普及化阶段发展的走势

   四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后的大学毕业生供求新格局

    (一)20年来普通高校年毕业生就业需求量与城镇劳动力市场可提供的新就业岗位总量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总规模与全国白领岗位*补充需求数比例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三)近十年以来,高等教育毕业生进入白领中的技术型岗位与非技术型岗位结构比例发生变化

    (四)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职业分布的变动趋势

    (五)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行业分布的变动趋势

   五 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转型的主要任务

    (一)严格控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的本专科招生规模和发展速度,将学校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的教学工作上来

    (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对各级各类高等学校进行科学定位与合理分工

    (三)合理调整不同类型高等学校学生的专业结构、培养目标和就业去向

   六 关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G.14 第十四章 我国在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动情况及未来展望*

   一 劳动力人口规模与受教育程度变动状况

    (一)主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变动情况*

    (二)在业人口受教育程度变动情况

   二 分产业、行业从业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一)三大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

    (二)第一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

    (三)第二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

    (四)第三产业从业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

     1.流通与生活服务类行业

     2.知识与公共管理服务类行业

   三 分职业在岗人员规模与文化程度构成情况

    (一)在业人口的分职业比例结构

    (二)在业人口的分职业受教育程度

   四 未来我国人才供需展望

   五 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若干建议

    (一)继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奠定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基石

    (二)加强中职与本、专科高等职业教育,着力提升生产一线就业人员的知识和技能水平

    (三)政府出台就业引导政策,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四)优化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比例,逐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比重

    (五)调整高等教育学科结构、优化教育教学内容

  G.15 第十五章 刘易斯转折点与新经济增长模式

   一 过去十年高增长、高失衡的经济模式

   二 经济增长“新常态”的形成

   三 经济再平衡的初步证据

   四 刘易斯转折点与要素市场改革

   五 对新政府经济政策的期待

   六 打破对经济下行的恐惧症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皮书网

 人口与劳动绿皮书(2013)

 法律声明

随着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于2010年达到峰值,过去两年都是绝对减少的趋势,人口抚养比也开始提高,标志着人口红利在中国的消失。在长达30余年的时间里,改革创造了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制度条件,使中国得以享受人口红利,取得了高速经济增长,已属难能可贵。按照人口转变规律,劳动年龄人口负增长必然发生,人口红利终将消失。而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经济增长速度也不可避免地从超常规转为常态。既然人口红利消失和经济增长减速是规律性的现象,我们需要学会接受这个现实。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无所作为。目前,仍然存在着诸多体制性障碍,妨碍生产要素供给能力、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率潜力的充分挖掘,通过在重要领域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可以获得制度红利。这种制度红利可以直接转化为潜在增长率的提高,不仅足以抵消人口红利消失对潜在增长率的负面影响,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增长更加协调、平衡和可持续。因此,本辑《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以“从人口红利到制度红利”为主题,着眼于探索如何通过改革创造中国经济增长长期可持续源泉。本报告作者不仅包括相关学科的学者,也包括投资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各章作者分别从人口变化趋势、劳动力市场走向、社会保障和就业状况,以及宏观经济形势等角度,揭示潜在的制度红利,并提出了有关人口与生育政策、就业政策、户籍制度、新型城镇化、教育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等领域的改革建议。

蔡泳(2012),《联合国预测:中国快速走向老龄化》,《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顾宝昌、蔡泳、陈友华、陈卫(2009),《再论中国的生育水平》,《人口研究》第4期。

郭志刚(2010),《中国的低生育率与被忽略的人口风险》,《国际经济评论》第6期。

郭志刚(2012),《六普结果表明以往人口估计和预测严重失误》,《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国家统计局(2001),《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国家统计局(2011),《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

国家统计局(2012),《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2013),《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国家统计局(2013),《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http://www.stats.gov. cn/tjgb/rkpcgb/qgrkpcgb/t20120921_402838652.htm。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3),《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

王丰、安德鲁·梅森(2006),《中国经济转变过程中的人口因素》,《中国人口科学》第3期。

吴帆、姚从容、李建民(2010),《我国城居民生育意愿调查研究综述2000~2008》,《人口学刊》第2期。

郑真真(2011),《生育意愿研究及其现实意义——兼以江苏调查为例》,《学海》第2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2),《中国发展报告2011/12: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福林(2005),《我国城乡居民分年龄、性别和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意愿研究》,《西北人口》第3期。

Cai,Fang & Dewen Wang(2005). China’s Demographic Transition:Implications for Growth,in Ross Garnaut and Ligang Song(eds)The China Boom and Its Discontents,Canberra:Asia Pacific Press.

Geohive(2013). Global Population Data. http://www.geohive.com/earth/population_now.aspx.

Kohler,H.-P. & J. A. Ortega(2002). Tempo-adjusted Period Parity Progression Measures,Fertility Postponement and Completed Cohort Fertility. Demographic Research,6(6),91-144.

Kohler,Hans-Peter,Francesco C. Billari & José Antonio Ortega(2001). The Emergence of Lowest-Low Fertility in Europe during the 1990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December,28(4),641-680.

Lutz,W.,V. Skirbekk & M. R. Testa(2006). The low-fertility Trap Hypothesis:Forces that May Lead to Further Postponement and Fewer Births in Europe. Vienna Yearbook of Population Research.

United Nations(2011a). Human development Report 2011.

United Nations(2011b). World Fertility Policies 2011.

United Nations(2012). World Fertility Data 2012.

United Nations(2013a).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ive,the 2012 Revision.

United Nations(2013b). Population Aging in China:Facts and Figures 2013.

程恩富(2010),《激辩新人口策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2007),《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人口出版社。

联合国人口司(2007),《世界人口前景》。

中国社会科学院(2004),《中国人口年鉴2003》,中国人口出版社。

蔡昉、都阳、高文书(2004),《就业弹性、自然失业和宏观经济政策》,《经济研究》第9期。

蔡昉、王美艳(2004),《中国城镇劳动参与率的变化及其政策含义》,《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都阳、陆旸(2011),《中国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其含义》,《世界经济》第4期。

Achim,Schmillen & Joachim Moller(2002). Distribution and Determinants of Lifetime Unemployment. Labour Economics,19,33-47.

Bob,Dugan & Robidoux Benoit(1999). Demographic Shifts and Labour Force Participation Rates in Canada. Canadian Business Economics,7,42-56.

Cai,Fang & Yang Lu(2013).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21(2),1-14.

Cai,Fang,Meiyan Wang & Yang Du(2005). China’s Labor Market on Crossroad. China and World Economy,13(1),32-46.

T. M. Weithers & E. J. Sullivan(1991). Demographic Effects on the Natural Rate of Unemployment or Baby Booms and Unemployment. Economics Letters,37,465-470.

郭志刚(2012),《重新认识中国的人口形势》,《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郭志刚(2013),《正视极低生育率风险》,《中国改革》第5期。

克吕奈特(2012),《德国的人口发展—基本趋势和区域发展》,汉斯·赛德尔基金会系列丛书第八册:《中国与德国的人口变化》。

联合国(1994),《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行动纲领》。

联合国(2012),《国际迁徙与发展问题——秘书长在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上的报告(中文版)》。

联合国秘书处经济和社会事务部人口司(2011),《世界人口前景:2010年修订版》。

沈可、王丰、蔡泳(2012),《国际人口政策转向对中国的启示》,《国际经济评论》第1期。

Banister,Judith,David Bloom and Larry Rosenberg(2011).《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载于林重庚、斯宾塞编著《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与转型》,中信出版社。

Bongaarts,John & Steven W. Sinding(2009). A Response to Critics of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35(1),39-44.

Bongaarts,John,John Cleland,John W. Townsend,Jane T. Bertrand & Monica Das Gupta(2012). Family Planning Programs for the 21st Century. Population Council.

Bryant,John(2007). Theories of fertility decline and the evidence from development indicator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3(1),101-127.

Demeny,Paul(2012). Geopolitical aspects of popula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8(4),685-705.

Demeny,Paul & Geoferey McNicoll(2006).World Population 1950-2000:perception and response.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2(1),1-51.

Jain,Anrudh K. & John A. Ross(2012). Fertility differences among Developing Countries:Are They Still Related to Family Planning Program Efforts and Social Setting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on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38(1),15-22.

Jones,Gavin W(2012). Population Policy in a Prosperous City-State:Dilemmas for Singapor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8(2),311-336.

Preston,Samuel H. & Andrew Stokes(2012). Sources of Population Aging in More and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8(2),221-236.

Shoven,John B(2010). Demography and the Economy.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The Economist(2012). Population and Recession:Europe’s Other Crisis.

United Nations(2009). World Population Policies. www.un.org/esa/population/publications/ wpp2009/Publication_index.htm.

United Nations(2011).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The 2010 Revision,CD-ROM Edition,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Population Division.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Fund(UNFPA)(1992). Summary of the State of World Population.

Wilson,Chris(2011). Understanding Global Demographic Convergence since 1950.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37(2),375-388.

都阳、陆旸(2011),《中国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其含义》,《世界经济》第4期。

都阳、曲玥(2012),《中国制造业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趋势与影响》,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3——人口转变与中国经济再平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家义(2013),《国务院关于201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中国人大网,http://www.npc.gov.cn/npc/cwhhy/12jcwh/2013-06/27/content_1798983.htm。

Cai Fang & Lu Yang(2013).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21(2),1-14.

Conference Board(2012). Labour Productivity(KILM 17). http://kilm.ilo.org/2011/download/kilm17EN.pdf.

蔡昉(2010),《户籍制度改革与城乡社会福利制度统筹》,《经济学动态》第12期。

蔡昉、都阳、王美艳(2001),《户籍制度与劳动力市场保护》,《经济研究》第12 期。

蔡昉(2012),《改革户籍制度使农民变成市民》,《经济参考报》12月14日。

蔡禾、王进(2007),《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第6 期。

陈广桂(2004),《房价、农民市民化成本和我国的城市化》,《中国农村经济》第3期。

都阳(2012),《户籍与人口流动政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工作论文,http://iple.cass.cn/upload/2013/01/d20130115105719846.pdf。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2011),《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总体态势与战略取向》,《改革》第5期。

李江涛、张锦华主编(2011),《中国广州农村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陆益龙(2010),《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牛文元主编(2009),《2009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

彭希哲等(2009),《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3期。

吴开亚、张力(2010),《发展主义政府与城市落户门槛: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反思》,《社会学研究》第6期。

吴开亚、张力、陈筱(2010),《户籍改革进程的障碍:基于城市落户门槛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第1期。

张国胜(2009),《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第4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市民化问题》,《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2005),《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

Chan,Kam Wing & Will Buckingham(2008). 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ukou System. The China Quarterly,195(9),582-606.

Dvaies,Gloria & Gaby Ramia(2008). Governance Reform toward “Serving Migrant Workers”: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Centre Government Regulations. The China Quarterly,193(3),140-149.

Wang,Dewen(2012). Understanding the Hukou System through Quantifying Hukou Thresholds:Methodology and Empirical Findings. Working Paper. World Bank Social Protection Unit.

Wang,Meiyan & Fang Cai(2010). Future prospects of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reform. in Fang Cai(ed.),The China Population and Labor Yearbook Vo l.2:The Sustainability of Economic Grow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uman Resources. Leiden-Boston:Brill,pp.173-186.

蔡昉(2013),《户籍改革有助挽回人口红利》,中评网,3月11日,http://www. zhgpl.com/doc/1024/6/4/6/102464681.html?coluid=59&kindid=0&docid=102464681。

陈金永(2010),《中国要走正常的城镇化道路》,财新网,12月8日,http://policy. caing.com/2010-12-08/100205422.html。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a),《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测算——对重庆、武汉、郑州和嘉兴四市的调查分析》,http://www.hubeidrc.gov.cn/News.aspx?id=7622。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1b),《农民工市民化》,中国发展出版社。

胡舒立(2013),《户籍改革的成本账》,《新世纪》第30期,http://magazine.caixin. com/2013-08-02/100564918.html。

建设部调研组(2006),《农民工进城对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载于《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

李伯牙、杨曙霞(2013),《大城市要不要户籍改革?》,《21世纪经济报道》,http://www.chinareform.org.cn/society/huji/Practice/201308/t20130807_173562.htm。

屈小博、程杰(2013),《户籍改革成本的估算》,农民工市民化与更高质量的城镇化论坛,8月16日。

许小年(2013),《城镇化或城镇神化》,2月18日,http://xuxiaonian.blog.caixin. com/archives/52988。

张国胜(2009),《基于社会成本考虑的农民工市民化:一个转轨中发展大国的视角与政策选择》,《中国软科学》第4期。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2010),《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

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院(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科学出版社。

CBO(2013),Immigration Bill Would Profit U.S.,The Seattle Times,June 16,A7.

Chan,Kam Wing(2010). Fundamentals of China’s Urbanization and Policy. The China Review,10(1),63-94.

Wong,Christine(2013). Paying for Urbanization in China. in Bahl,Roy W.,Johannes F. Linn,and Deborah L. Wetzel(ed.),Financing Metropolitan Government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World Bank,pp.273-308.

Edward Glaeser(2011). Triumph of the City. Penguin Press.

GK Dragonomics(2013). Small Is Not So Beautiful. June 26.

Shultz,George(2013). The North American Global Powerhouse. Wall Street Journal,July 12,A13.

“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课题组(2011),《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载于蔡昉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2——“十二五”时期的挑战:人口、就业和收入分配》,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蔡昉(2011),《农民工市民化与新消费者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第3期。

高颖(2008),《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供需变动及分析》,《人口研究》第5期。

张继海(2008),《社会保障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和储蓄行为影响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Feldstein,Martin(1974). Social Security,Induced Retirement and Aggregate Capital Accumula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2(5),905-926.

Munnell,Alicia(1974). The Effect of Social Security on Personal Saving. Cambridge,Mass.:Ballinger.

蔡昉(2010),《刘易斯转折点与公共政策方向的转变——关于中国社会保护的若干特征性事实》,《中国社会科学》第6期。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蔡昉、都阳(2011),《工资增长、工资趋同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学动态》第9期。

都阳(2013),《制造业企业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反应:基于微观数据的观察》,《经济研究》第1期。

方浩、姚先国(2012),《就业保护与劳动力市场绩效——基于跨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第9期。

郭于华、常爱书(2005),《生命周期与社会保障——一项对下岗失业工人生命历程的社会学探索》,《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贾毓慧(2012),《我国青年人口经济活动参与情况》,《中国统计》第10期。

王卉、李秋红(2008),《基于劳动参与率变化视角下的我国转型期就业安全探析》,《经济体制改革》第6期。

曾湘泉、李丽林(2003),《我国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政策支持》,《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第1期。

Aoki Masahiko(2011). The Five-phase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stitutional Evolution in China and Japan. Presidential Lecture at the XVIth World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ssociation,Beijing,July 4th 2011.

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LO)(2010). From One Crisis to the Next. World of Work Report,No.09260.

Li,Hongbin,Lei Li,Binzhen Wu & Yanyan Xiong(2012). The End of Cheap Chinese Labor.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6(4),57-74.

Yang,Dennis Tao,Vivian Chen & Ryan Monarch(2010). Rising Wages:Has China Lost Its Global Labor Advantage?Pacific Economic Review,15(4),482-504.

阿瑟·刘易斯著《经济增长理论》,梁小民译(1994),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都阳、陆旸(2011),《中国的自然失业率水平及其含义》,《世界经济》第4期。

樊纲、张小晶(2008),《“福利赶超”与“增长陷阱”:拉美的教训》,《管理世界》 第9期。

马尔萨斯(2012),《人口原理》,华夏出版社。

张五常(2009),《中国的经济制度》,中信出版社。

Cai,Fang & Lu Yang(2013).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21(2),1-14.

Hoddinott,John(2010). Safety Nets and Social Protection:Opportunities for Mutual Learning between Asia and Latin America. A Background Paper for the IFPRI and Universidad del Pacífico conference “Fostering Growth and Reducing Poverty and Hunger in Asia and Latin America:Opportunities for Mutual Learning,” Lima,Peru,March 22-24.

蔡昉(2010),《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经济研究》第4期。

蔡昉、王美艳(2007),《农村劳动力剩余及其相关事实的从新考察》,《中国农村经济》第17期。

彭文生(2012),《通胀消退,泡沫还在》,《中金宏观专题报告》2012年7月。

彭文生(2013),《渐行渐远的红利——寻找中国新平衡》,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彭文生、林暾、边泉水等(2012),《经济转型的消费轨道(上篇)——消费长周期的逻辑》,《中金宏观专题报告》2012年5月。

彭文生、林暾、边泉水等(2012),《经济转型的消费轨道(下篇)——宏观和行业影响》,《中金宏观专题报告》2012年5月。

彭文生、林暾、赵扬等(2011),《2012是终点还是起点——中国经济周期的逻辑》,《中金宏观专题报告》2011年11月。

彭文生、林暾、赵扬等(2012),《盛筵难再——货币长周期的逻辑》,《中金宏观专题报告》。

盛来运(2008),《流动还是迁移: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的经济学分析》,上海远东出版社。

伍戈、李斌(2013),《成本冲击,通胀容忍度与宏观政策》,中国金融出版社。

姚余栋、谭海鸣(2011),《加强通账预期管理》,《中国金融》第2期。

袁志刚、宋铮(2000),《人口年龄结构、养老保险制度与最优储蓄率》,《经济研究》第11期。

Borio,Claudio(2012). The Financial Cycle and Macroeconomics:What have We Learnt?BIS Working Papers,No.395.

Chamon,Marcos & Eswar Prasad(2008). Why are Saving Rates of Urban Households in China Rising. NBER Working Paper 14546.

Feldstein,M. & C. Horioka(1980). Domestic Saving and International Capital Flows. Economic Journal,90(2),314-329.

Fiorito,Riccardo & Tryphon Kollintzas(2004). Public Goods,Merit Goods,and Relation between Private and Government Consumption.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48(6),1367-1398.

Guo,Kai & Papa N’Diaye(2010). Determinants of China’s Private Consumption: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IMF working paper,WP/10/93.

Lewis,W.A(1954). 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22,139-191.

Malthus,Thomas(1978).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London:J.Johnson.

“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课题组(2013),《基于事业统计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分析》。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93),《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教育部计划建设司,《全国教育事业统计年鉴》(历年),人民教育出版社。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编(2011),《教育概览2011:OECD指标》,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译,教育科学出版社。

麦可思研究院编著(2013),《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201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世界银行,http://ddp-ext.worldbank.org/ext/DDPQQ/member.do?method=getMember&userid=1&queryId=189。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3),《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新型国民教育体系构建与公平教育实现机制研究”课题组(2013),《基于事业统计和人口普查的教育结构与人才供求分析》。

国家统计局(2001),《中国统计年鉴(2001)》,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1),《中国统计年鉴(2011)》,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家统计局(2012),《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12),《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2002),《中国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1993),《中国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胡瑞文、张海水、朱曦(2013),《蓝领岗位,大学生就业新趋势——全国高等教育发展与就业走向分析报告》,《中国教育报》6月18日。

世界银行(2012),《2011年世界发展报告:冲突、安全与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U.S. Census Bureau(2011). Current Population Survey,Annual Social and Economic Supplement 2010.

卢锋(2011),《就业扩张与工资增长(2001~2010年)》,北京大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Cai,Fang & Yang Lu(2013). Population Change and Resulting Slowdown in Potential GDP Growth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21(2),1-14.

Huang,Yiping(2013a). What Likonomics has to offer?. China Daily,July 4.

Huang,Yiping(2013b). China turns to Likonomics. Australian Financial Review,July 8.

Huang,Yiping,Chang Jian & Yang Lingxiu(2012). China:Beyond the Miracle-Great Wave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January,Barclays,Hong Kong.

Huang,Yiping,Chang Jian & Lingxiu Yang(2013). Consumption Recovery and Economic Rebalancing in China. Asian Economic Papers,12(1),47-67.

Huang,Yiping,Jian Chang & Joey Chew(2013). What to expect from Likonomics?. China:Postcard from Beijing,June 27,Barclays,Hong Kong.

Li,David & Sean Xu(2012). The Rebalancing of the Chinese Economy. CCER-NBER conference on the Chinese economy,Peking University,June 25-26,Beijing.1,82,179,107,21,53,249,267,264,255,252,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