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10

God的汉译史——争论、接受与启示图书

A History of Chinese Translation of God : Controversy, Reception and Inspiration

SSAPID:101-2921-8126-80
ISBN:978-7-5097-5265-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引入了互动交流类方法论范式,从翻译和接受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God 的汉译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在翻译层面,以明末清初至20 世纪初传教士关于God 译名的争论历史为背景,详细剖析了《教务杂志》1875 年至1877 年、1890 年至20世纪初发表的译名讨论文章,提炼出传教士间的主要分歧:对“God” 原文和译入语理解的分歧,对中国读者和传教士翻译传统理解的分歧,并考察了传教士在争论中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在接受层面,分别考察了明末清初、19世纪和20 世纪上半叶中国士大夫、神学家、现代作家等群体对God 及其译名的独特理解和接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反思了困扰译名问题的“可译性”、“诠释冲突”、“传播的两难”等问题,尝试从历时的、诸种张力不断变动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交流互动的角度为这些问题寻找出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程小娟
编 辑:李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0 文化理论

 导论

 序言

 上篇 传教士关于“God”汉译问题的讨论及其引起的反思

  小引

  第一章 圣经汉译中“God”翻译讨论的历史

   第一节 明末清初天主教的译名之争

   第二节 新教早期的译名争论*

   第三节 1877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前后的译名讨论

   第四节 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大会前后的译名讨论

  第二章 新教传教士译名讨论中的主要分歧

   第一节 传教士对原文理解的分歧

   第二节 传教士对译入语理解的分歧

    一 对中国宗教观念及语言的总体看法

     1.对中国宗教观念的理解

     2.对汉语的理解

    二 对“上帝”的理解

     1.上帝是否是God

     2.“帝”或“上帝”的普遍性问题

    三 对“神”及“灵”的理解

     1.“神”字的意义究竟是god(s)还是spirit(s)

     2.“神”能否表示God

   第三节 传教士对当下读者的不同看法

    一 读者的理解是否可靠

    二 读者之间的理解差异

    三 对读者理解案例的理解分歧

   第四节 传教士对自身传统的不同理解及其个人取向的差异

    一 对西方传统的不同理解

     1.对基督教西方经验的不同理解

     2.对西方宗教、哲学观念的不同态度

    二 对传教士之中国传统的取舍与理解分歧

    三 个人取向的差异

  第三章 新教传教士提出的译名解决方案

   第一节 妥协的方案

    一 妥协共存

    二 妥协统一

   第二节 不妥协的方案

    一 反对当下的妥协方案

    二 交给时间和中国基督徒

  第四章 对传教士译名讨论的反思

   第一节 可译与不可译之间

    一 翻译理论的分歧

    二 传教士间的分歧

    三 “必须表述”下的追寻

   第二节 诠释的冲突与解决

    一 诠释的冲突——共时的考察

     1.对原文诠释的冲突

     2.对译入语诠释的冲突

     3.对读者诠释的冲突

     4.诠释中传统的制约与个体的选择

    二 解决的趋势——历时的考察

   第三节 传播中的两难与犹疑

    一 求同与求异之间

    二 学习——含混带来的困难与解决

 下篇 God在中国历史上的接受情况及其对译名问题的启示

  小引

  第一章 明末清初士大夫对God及其译名的理解

   第一节 从教者的理解

    一 徐光启*

    二 李之藻

    三 杨廷筠*

    四 王征

    五 严谟

   第二节 反教者的理解*

  第二章 19世纪新教接受者对God及其译名的理解

   第一节 新教早期接受者梁发和洪秀全对译名的理解

    一 梁发对God中文译名的理解

     1.梁发采用的God译名及其理解

     2.梁发在译名理解中的选择性

    二 洪秀全与拜上帝教对译名的接受

   第二节 在《万国公报》“圣号”讨论中中国作者群对译名的理解Wanguo Gongbao”,in Michael Lackner and Natascha Vittinghoff eds.,Mapping Meanings: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Leiden:Brill,2004),pp.589-614;KWOK Pui-lan(郭佩兰),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7(Atlanta,Georgia:Scholars Press,1992),pp.31-38;李家驹:《一场“神”或“上帝”的争论——早期来华新教教士对于“God”一词的翻译与解释(一八〇七年至一八七七年)》,第343~353页。值得一提的是,李炽昌将这些讨论文章整理出版,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参见李炽昌编《圣号论衡——晚清〈万国公报〉基督教“圣号论争”文献汇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本书写作时这一资料尚未出版,因而下文所参考的讨论文章主要来自影印的《万国公报》。">*

    一 独立的观点

    二 理性的证明

     1.对中国传统文化与基督教关系的反思

     2.对圣经本身的解读

     3.对当下处境的观照

     4.对中西方历史经验的借鉴

    三 宽容的态度

  第三章 20世纪上半叶God的接受情况

   第一节 基督教神学家在上帝观方面的调适

   第二节 受基督教影响的现代作家的接受

    一 理解耶稣:伟大的人格

    二 冰心:爱的造物者

     1.万能的造物者

     2.爱的上帝

    三 许地山:非一神论的上帝

    四 曹禺:作为神秘主宰的上帝

    五 萧乾:被质疑的上帝

  余论:从接受角度对译名问题的再思考

   一 可译与不可译的再思

   二 诠释的再思

   三 传播的再思

 后记

本书引入了互动交流类方法论范式,从翻译和接受两个层面系统论述了God的汉译这一重要的文化交流事件。在翻译层面,以明末清初至20世纪初传教士关于God译名的争论历史为背景,详细剖析了《教务杂志》1875年至1877年、1890年至20世纪初发表的译名讨论文提炼出传教士间的主要分歧:对“God”原文和译入语理解的分歧,对中国读者和传教士翻译传统理解的分歧;考察了传教士在争论中提出的不同解决方案。在接受层面,分别考察了明末清初、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中国士大夫、神学家、现代作家等群体对God及其译名的独特理解和接受: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反思了困扰译名问题的“可译性”、“诠释冲突”、“传播的两难”等问题,尝试从历时的、诸种张力不断变动的、传播者与接受者交流互动的角度为这些问题寻找出路。

A Young Missionary,“A Suggestion for the Conference”,The Chinese Recorder21(1890).

A.E.M.,“The ‘Terms’”,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250-251.

Baldwin,C.C.,“Those Thirty Essays”,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436-439.

Blodget,H.,“Missionary News”,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72-76.

Bondfield,G.H.,“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8(1907):675.

Bonsey,Arthur,“District Committee(Hankow)and the ‘Union’ Terms”,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157-158.

Burdon,J.S.,“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 6(1875):149-150.

C.,“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89-92.

C.W.M.,“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8(1907):610-611.

Chalmers,John,“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290.

Cornaby,W.Arthur,“The Supreme as Recognized in Ancient China”,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5-18.

Crofoot,J.W.,“To Bible Translation Committees”,The Chinese Recorder40(1909):103-105.

Davis,John W.,“JEHOVAH”,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398-403.

Dean,William,“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369-371.

Disciple,“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 50(1919):704.

Douglas,Carstairs,“‘Spirit’ and ‘God’:—How should they be Translate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68-74.

Douglas,Carstairs,“The Terms for ‘God’ and ‘Spirit’”,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432-433.

Dubose,Hampden C.,“Can the ‘Term Question’ be Settled?”,The Chinese Recorder21(1890):88-89.

Dubose,Hampden C.,“On the Term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133-135.

“Editor’s Corner”,The Chinese Recorder9(1878):70-73;482.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22(1891):294-295.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24(1893):347.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 25(1894):552-553.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32(1901):630.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265-266.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225-226.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338-339.

“Editorial Comment”,The Chinese Recorder40(1909):419.

Edkins,J.,“Some Brief Reasons for not Using Ling in the Sense of Spirit”,The Chinese Recorder 8(1877):524-529.

Enquirer,“On the Terms for ‘God’ and ‘Spirit’”,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94-297.

F.,“Shang-ti in the Classics”,The Chinese Recorder28(1897):593-594.

Fenn,Courtenay H.,John,J.B.St.,“Conference on Federation at Pei-tai-ho”,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551-557.

Goodrich,Chauncey,“Tracts and Term”,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385-396.

Graves,R.H.,“Thoughts on the Divine Names”,The Chinese Recorder 25(1894):153-155.

Graves,R.H.,“Thoughts on 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139-146.

Graves,R.H.,Happer,A.P.,“Term Used by Native Christians”,The Chinese Recorder 7(1876):444.

H.,“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155.

Hartwell,C.,“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228-229.

Hartwell,C.,“Reasons in Favor of Trying to Settle 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21(1890):234-235.

Helm,B.,“Shen and Shang-ti”,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436-442.

History,“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290-292.

Hutchinson,A.B.,“Shall T’ien-chü Supersede Shang-te and Shin?—The Argument from Experience”,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146-152.

Inquirer,“Is the Shangti of the Chinese Classics the Same Being as Jehovah of the Sacred Scriptures?PART I ”,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411-426.

Inquirer,“The Meaning of the Word ‘Shin’”,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65-93.

James,F.Huberty,“The Theism of China”,The Chinese Recorder28(1897):481-487.

JEW,“The Term for God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369-375.

Kastler,CH.W.,“Ye-ho-hua or the Divine Name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44(1913):185-186.

Kerr,J.G.,“A Layman on 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66-68.

Loercher,J.G.,“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436-439.

Loercher,J.G.,“The Term for ‘GOD’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21-226.

Lyon,D.N.,“The Term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133

Man of Peace,“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 8(1877):173-175.

Mateer,C.W.,“The Meaning of the Word 神”,The Chinese Recorder32(1901):61-72;107-116;220-231;284-290;340-352;447-456;499-508;547-552;597-610.The Chinese Recorder33(1902):71-79;123-132;186-193;232-244;290-298;343-347;400-404.

Mateer,C.W.,“The Term for God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93-97.

Mateer,C.W.,“Usus Loquendi ”,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257-259.

Mateer,R.M.,“Some Objections”,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310-313.

Matson,P.,“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576-578.

McClatchie,Canon,“The Term for ‘God’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60-63.

McClatchie,Canon,“The Term for ‘Spirit’ in Chinese”,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92-94.

McClatchie,Thos.,“GOD PART I”,8(1877):398-411.

McClatchie,Thos.,“GOD Part II ”,8(1877):476-488.

Moule.G.E.,“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435-436.

Muirhead,WM.,“The Term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12-213.

Nelson,R.,“Notices of Recent Publication”,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351-359.

Norris,Frank L.,“A Question of Terms”,The Chinese Recorder44(1913):53.

“Notices of Recent Publications”,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184-191;264-269.

Noyes,H.V.,“Reminiscences”,The Chinese Recorder45(1914):631-639.

One to Whom You Sent Your Circular,“An Open Letter—To Thomas Cochrane,Esq.,M.B.,C.M.,Chairman of the Peking Committee on Union”,The Chinese Recorder36(1905):413-416.

Pollard,S.,“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219.

Preston,C.F.,“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6(1875):283-289.

Preston,C.F.,“Terms in Chinese for ‘God’,‘gods’ and ‘spirit’”,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226-239.

Price,P.F.,“‘Union’ from Two Standpoints.I.A Principle and an Applica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21-33.

Rawlinson,Frank,“Some Chinese Ideas of God”,The Chinese Recorder50(1919):461-468;613-621.

Roberts,John S.,“Correspondence”,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13-216.

Roberts,John S.,“Some General Principles for Guidance in Translating the S.S—Terms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136-141.

Ross,John,“Chinese Classical Theology”,The Chinese Recorder33(1902):436-438.

Ross,John,“The Term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16-217.

S.,“The Term Question—A Plea for Union on the Bible Terminology”,The Chinese Recorder36(1905):556-558.

Silsby,J.A.,“One Bible with One Set of Terms”,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479-480.

Silsby,J.A.,“Who are to Decide?”,The Chinese Recorder36(1905):40-41.

Sinim,“The Protestant Chinese View of the Term for Go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379-380.

Smith,G.Cecil,“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478.

Smith,G.Cecil,“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43(1912):547.

Stanley,C.A.,“The Use of Shangti”,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140-141.

T.C.,“Accuracy”,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41-43.

T.C.,“The Use of Shang-ti”,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259-260.

Talmage,J.V.N.,“‘Spirit’ and ‘God’:—How should they be translated?”The Chinese Recorder7(1876):218-221.

Talmage,J.V.N.,“Foochow and Amoy Essays on 上帝乃神”,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439-441.

“The Shanghai Missionary Conference”,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239-250.

Turner,Frank B.,“Mission Federation:Meeting of the Chihli Procincial Council”,In “Missionary News”,The Chinese Recorder38(1907):521-523.

Walker,J.E.,“A Word or two about the Supernatural,the Superhuman and the Divine in the Chinese Languages”,The Chinese Recorder34(1903):164-169.

Walker,J.E.,“The Term Question and Co-opera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6(1905):640-641.

Walker,J.E.,“The Term Ques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418-419.

Walker,J.E.,“Too Straight is Crooked the Other Way”,The Chinese Recorder8(1877):519-524.

Warren,G.G.,“On the Rendering of the Old Testament Name of God in the Chinese Scriptures”,The Chinese Recorder47(1916):181-185.

Warren,G.G.,“The Term Question—A Plea for Comprehension”,The Chinese Recorder35(1904):215-219.

Wolfe,John R.,“A Correction”,The Chinese Recorder37(1906):394-395.

Z.,“The Term Question—A Compromise Suggested”,The Chinese Recorder 26(1895):89-90.

这部分文献主要参考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一至五卷,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2003。

陈候光:《辨学刍言》,载俆昌治编《破邪集》卷五,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戴起凤:《天学剖疑》,载俆昌治编《破邪集》卷五,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利玛窦:《天主实义》,载李之藻等辑《天学初函》(一),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65。

李之藻:《代疑篇序》,载利玛窦等述《天主教东传文献》,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82。另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一卷。

李之藻:《刻职方外纪序》,载李之藻等辑《天学初函》(三),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65。

李之藻:《天主实义重刻序》,载李之藻等辑《天学初函》(一),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65。另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一卷。

林启陆:《诛夷论略》,载俆昌治编《破邪集》卷六,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释寂基:《昭奸》,载钟始声编《辟邪集》,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王征:《畏天爱人极论》,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三卷。

徐光启:《跋二十五言》,载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另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一卷。

徐光启:《辨学章疏》,载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另名《辩学疏稿》,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三卷。

徐光启:《答乡人书》,见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

徐光启:《景教堂碑记》,载王重民辑校《徐光启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徐光启:《造物主垂像略说》,见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

许大受:《圣朝佐辟》,载俆昌治编《破邪集》卷四,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严谟:《帝天考》,见钟鸣旦《可亲的天主——清初基督徒论“帝”谈“天”》,何丽霞译,光启出版社(台北),1998。

杨廷筠:《代疑篇》,载利玛窦等述《天主教东传文献》,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82。另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三卷。

杨廷筠:《代疑续篇》,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三卷。

杨廷筠:《刻西学凡序》,载李之藻等辑《天学初函》(一),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65。

杨廷筠:《天释明辨》,载翁同龢等撰《天主教东传文献续编》(一),台湾学生书局(台北),1986。另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三卷。

袾宏:《天说》,载俆昌治编《破邪集》卷七,见郑安德编《明末清初耶稣会思想文献汇编》(修订重印),第五卷。

《万国公报》,华文书局影印(台北),1968。

阐道生:《正名要论》,《万国公报》1878年3月16日,第4742~4748页。

何玉泉:《天道合参》,《万国公报》1877年9月29日,第4122~4125页。

何玉泉:《续天道合参》,《万国公报》1877年12月8日,第4400~4406页。

黄品三:《圣号论》,见《万国公报》1877年7月21日,第3880~3881页。

黄品三:《首要称名论》,《万国公报》1877年8月18日,第3985页。

黄品三:《作圣号论原意》,《万国公报》1877年8月11日,第3955页。

邝日修:《圣号论衡》,《万国公报》1878年5月25日,第4997~4999页。

陆佩:《陆佩先生书何玉泉先生天道合参后》,《万国公报》1877年9月29日,第4125~4126页。

陆佩:《陆佩先生书圣号定称说后》,《万国公报》1877年12月1日,第4375~4376页。

陆佩:《陆佩先生书正名要论后》,《万国公报》1878年3月16日,第4748~4751页。

陆佩:《圣号论列言》,《万国公报》1877年7月21日,第3881~3882页。

碌碌子:《答陆佩先生圣号列论》,《万国公报》1877年9月15日,第4064~4065页。

鹭江氏:《天道探本附识圣号论》,《万国公报》1878年3月2日,第4687~4692页。

潘恂如:《圣号论》,《万国公报》1877年9月22日,第4092~4093页。

区逢时:《圣号定一说》,《万国公报》1878年2月23日,第4660~4662页。

区区子:《圣号论》,《万国公报》1878年6月15日,第5082~5083页。

王炳堃:《徽号议》,《万国公报》1878年1月26日,第4573~4579页。

王炳耀:《上陆佩牧师第一书》,《万国公报》1878年5月11日,第4940~4941页。

王献吁:《拟阅何玉泉天道合参并陆佩后论》,《万国公报》1878年1月12日,第4539~4540页。

宣道子:《圣号论》,《万国公报》1878年2月9日,第4604~4606页。

英绍古:《圣号定称说》,《万国公报》1877年12月1日,第4374~4375页。

周顺规:《阅各圣号论仅陈鄙见》,《万国公报》1878年6月1日,第5025~5027页。

冰心:《哀词》,《晨报副镌》1922年8月19日。

冰心:《安慰》(一),《冰心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冰心:《傍晚》,载《生命》1卷8期。

冰心:《沉寂》,载《生命》2卷3期。

冰心:《春水·九八》,《冰心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冰心:《春水·一〇五》,《冰心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冰心:《国旗》,《冰心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冰心:《何忍?》,载《生命》2卷4期。

冰心:《画——诗》,《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黄昏》,载《生命》1卷8期。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二十五》,《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寄小读者·通讯十二》,《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寄小读者四版自序》,《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黎明》,载《生命》1卷8期。

冰心:《清晨》,载《生命》1卷8期。

冰心:《人格》,载《生命》2卷2期。

冰心:《生命》,载《生命》2卷1期。

冰心:《使者》,载《生命》2卷1期。

冰心:《天婴》,载《生命》2卷5期。

冰心:《晚祷(二)》,《冰心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冰心:《晚祷(一)》,《冰心文集》第二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

冰心:《往事(二)》,《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往事(一)》,《冰心文集》第三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4。

冰心:《我+基督=?》,载《生命》2卷1期。

冰心:《悟》,《冰心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冰心:《向往》,载《生命》2卷7期。

冰心:《夜半》,《生命》1卷8期。

冰心:《一个军官的笔记》,《冰心文集》第一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曹禺:《雷雨》,《中国新文学大系1927~1937》第十五集(戏剧集一),上海文艺出版社,1985。

郭沫若:《创世工程之第七日(发刊词)》,《创造社资料》上册,福建人民出版社,1985。

胡也频:《悲愤》,《胡也频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胡也频:《苦恼》,《胡也频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胡也频:《死之坚决》,《胡也频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胡也频:《投赠》,《胡也频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胡也频:《一个时代》,《胡也频选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老舍:《黑白李》,《老舍文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老舍:《四世同堂》,百花文艺出版社,1979。

鲁迅:《复仇(其二)》,《鲁迅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寸铁》,载《鲁迅全集》第八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鲁迅:《人之历史》,《鲁迅全集》第一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茅盾:《耶稣之死》,《茅盾全集》第九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苏雪林:《棘心》,《苏雪林文集》第一卷,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

田汉:《午饭之前》,《田汉文集》第一卷,中国戏剧出版社,1983。

闻一多:《致吴景超》,《闻一多全集》第十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

萧乾:《参商》,《萧乾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蚕》,《萧乾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皈依》,《萧乾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鹏程》,《萧乾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昙》,《萧乾选集》第一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萧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萧乾:《忧郁者的自白》,《萧乾选集》第三卷,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许地山:《玉官》,见傅光明主编《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丛书·许地山卷》,太白文艺出版社,1997。

《新文化中几位学者对于基督教的态度》,载《生命》2卷7期。

David K.Berlo:《思想传播学》,孙彦民、张宵亭译,水牛出版社(台北),1978。

Millard J.Erickson:《基督教神学》(增订本)卷一,郭俊豪、李清义译,中华福音神学院出版社(台北),2002。

Nicolas Standaert S.J.:《本地化——谈福音与文化》,陈宽薇译,光启出版社(台北),1993。

Wilbur Schramm:《传播过程》,陈少廷译,见S.Hormell主编《传播学文丛》,黄明德等译,东南亚神学院协会台湾分会(台南),1970。

阿克塞尔·布赫勒:《作为阐释的翻译》,见陈永国主编《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奥特、奥托编《信仰的回答——系统神学五十题》,李秋零译,道风书社(香港),2005。

曹禺:《〈雷雨〉序》,见曹禺《曹禺戏剧集·论戏剧》,四川文艺出版社,1985。

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同田本相同志的谈话》,见田本相《曹禺剧作论》,中国戏剧出版社,1981。

陈独秀:《偶像破坏论》,《新青年》5卷2号。

陈平原:《论苏曼殊、许地山小说的宗教色彩》、《许地山与印度文化》,载《在东西文化碰撞中》,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褚良才、杨柳:《从儒家经典到天主教教义——解析严谟〈帝天考〉如何为“上帝”正名》,载李炽昌主编《文本实践与身份辨识——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的中文著述1583~1949》,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邓恩:《从利玛窦到汤若望——晚明的耶稣会传教士》,余三乐、石蓉译,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邓绍光:《赵紫宸后期神学思想中的启示观(1938~48)》,《华人神学期刊》第4卷第1期(1991年3月)。

范文美:《对等:翻译的紧箍咒?》,见范文美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0。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高明凯译,商务印书馆,1999。

福特编《现代神学家——二十世纪基督教神学导论》,董江阳、陈佐人译,道风书社(香港),2005。

甘海岚:《老舍年谱》,书目文献出版社,1989。

古爱华:《赵紫宸的神学思想》,邓肇明译,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港),1998。

古伟瀛:《文化交流的一个面向:明末中国天主教徒的经典诠释》,见洪汉鼎主编《中国诠释学·第一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顾卫民:《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顾长声:《从马礼逊到司徒雷登——来华新教传教士评传》,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郭宏安:《说“墙”》,见乐黛云、勒·比松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卷,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主编《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化交流文集》,麻争旗等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老舍:《大时代与写家》,载《老舍文集》第十五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老舍:《敬悼许地山先生》,《大公报》1940年8月17日。

李辉:《静听教堂回声》,《收获》1995年第3期。

李天纲:《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文革:《西方翻译理论流派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梁工:《精心剪裁为我所用——论茅盾小说〈耶稣之死〉对〈新约·福音书〉的改写》,《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2期。

梁工:《圣经指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3。

梁家麟:《还原主义与中国基督教本色化——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华人自由派神学》,《建道学刊》第19期(2003年)。

林乐昌:《明末儒家基督徒对传统天观的重释》,载罗秉祥、赵敦华主编《基督教与近代中西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林语堂:《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载《林语堂名著全集》第十卷,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林语堂:《自传拾遗》,载《林语堂自传》,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

刘家鸣编《冰心代表作》,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

楼宇烈、张志刚主编《中外宗教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路易斯·罗宾逊:《两刃之剑:基督教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傅光明、梁刚译,业强出版社(台北),1992。

罗曼·雅各布森:《翻译的语言方面》,见陈永国主编《翻译与后现代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马佳:《十字架下的徘徊——基督宗教文化和中国现代文学》,学林出版社,1995。

马有藻:《基督教神学思想史导论》,天道书楼有限公司(香港),1979。

麦沾恩:《中华最早的布道者梁发传·附劝世良言》,基督教辅桥出版社(香港),1959。

彭巴顿:《旧约神学》,黄汉森译,种子出版社有限公司(香港),1987。

戚印平:《“Deus”的汉语译词以及相关问题的考察》,载卓新平、伯玲、魏克利等主编《信仰之间的重要相遇》,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区宗德:《从欧洲人眼光看相关的神学争论》,见杨熙楠、雷保德编《翻译与吸纳——大公神学和汉语神学》,道风书社(香港),2004。

史静寰、王立新:《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知识分子》,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孙景尧:《成在此,败在此:解读唐代景教文献的启示》,载梁工、卢龙光编选《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孙尚扬、刘宗坤:《基督教哲学在中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孙尚扬、钟鸣旦:《一八四〇年前的中国基督教》,学苑出版社,2004。

孙尚扬:《明末天主教与儒学的交流和冲突》,文津出版社(台北),1992。

唐小林:《看不见的签名——现代汉语诗学与基督教》,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华龄出版社,2006。

田本相:《曹禺年表》,载田本相、胡叔和编《曹禺研究资料》(上),中国戏剧出版社,1991。

田海华:《严谟对“上帝”与“天主”的诠释:从〈帝天考〉谈起》,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一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2003。

田汉:《少年中国与宗教问题》,《少年中国》2卷8期。

丸山高司:《伽达默尔——视野融合》,刘文柱等译,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王本朝:《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安徽教育出版社,2000。

王宾:《“上帝”与“天”——“必须表述”与“无法表述”的悖论》,载乐黛云、勒·比松主编《独角兽与龙——在寻找中西文化普遍性中的误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王建元:《诠释学与翻译》,载范文美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0。

王列耀:《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暨南大学出版社,1998。

王晓朝:《基督教与帝国文化》,东方出版社,1997。

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基督教辅侨出版社(香港),1959。

卫斐列:《卫三畏生平及书信——一位美国来华传教士的心路历程》,顾钧、江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吴国安:《中国基督徒对时代的回应(1919~1926)——以〈生命月刊〉和〈真理周刊〉为中心探讨》,建道神学院(香港),2000。

吴利明:《一九二〇至五〇年中国基督教神学家的贡献及局限》,郭佩兰译,《景风》第59期(1979年7月)。

吴耀宗:《一个基督徒的自白——基督教与唯物论》,《景风》第86期(1986年6月)。

吴义雄:《关于梁发与洪秀全的几个问题》,《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吴义雄:《译名之争与早期的〈圣经〉中译》,《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2期。

夏瑰琦:《杨廷筠在西方宗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接触摩荡中的反应》,《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14期(1993年)。

萧乾:《创作四试·象征篇·前言》,载鲍霁编《萧乾研究资料》,十月文艺出版社,1988。

萧乾:《在十字架的阴影下》,《新文学史料》1991年第1期。

谢和耐:《中国和基督教——中国和欧洲文化之比较》,耿昇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谢天振:《作者本意和文本本意》,载范文美编《翻译再思:可译与不可译之间》,书林出版有限公司(台北),2000。

邢福增:《二十世纪初年的“基督教救国论”(1900~1922)——中国教会回应时代处境一例》,《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11期(1991年7月)。

邢福增:《文化适应与中国基督徒(一八六〇至一九一一年)》,建道神学院(香港),1995。

邢福增:《寻索基督教的独特性——赵紫宸神学思想的中心课题》,《维真学刊》第5卷第1期(1997年)。

徐松石:《中华民族眼里的基督》,广学会,1948。

许地山:《宗教的生长与灭亡》,《东方杂志》19卷10号。

许牧世:《“意义相符,效果相等”的译经原则》,载许牧世《经与译经》,基督教文艺出版社(香港),1983。

许正林:《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杨慧林:《圣经“和合本”的诠释学意义》,载梁工、卢龙光编选《圣经与文学阐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杨慧林:《圣言·人言——神学诠释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杨剑龙:《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五四”时期一个角度的回溯与思考》,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2004。

杨剑龙:《旷野的呼声》,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杨联涛:《浅谈赵紫宸神学思想中的人论》,载王晓朝主编《赵紫宸先生纪念文集》,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杨天宏:《基督教与民国知识分子 1922年~1927年中国非基督教运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

杨熙楠、雷保德编《翻译与吸纳——大公神学和汉语神学》,道风书社(香港),2004。

伊爱莲:《争论不休的译名问题》,载伊爱莲等《圣经与近代中国》,蔡锦图译,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香港),2003。

伊爱莲等:《圣经与近代中国》,蔡锦图译,汉语圣经协会有限公司(香港),2003。

尤思德:《和合本与中文圣经翻译》,蔡锦图译,国际圣经协会(香港),2002。

余思牧:《作家许地山》,香港利文出版社(香港),2005。

恽代英:《我的宗教观》,《少年中国》2卷8期。

张国刚:《从中西初识到礼仪之争——明清传教士与中西文化交流》,人民出版社,2003。

张祝龄:《对于许地山教授的一个回忆》,载周俟松、杜汝淼编《许地山研究集》,南京大学出版社,1989。

赵维本:《中文圣经译名争论初探:神乎?帝乎?》,《中国神学研究院期刊》第24期(1998年1月)。

赵紫宸:《赵紫宸文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2003。

郑振铎:《〈许地山选集〉序》,载《许地山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钟鸣旦:《可亲的天主——清初基督徒论“帝”谈“天”》,何丽霞译,光启出版社(台北),1998。

钟鸣旦:《文化相遇的方法论:以十七世纪中欧文化相遇为例》,刘贤译,载吴梓明、吴小新主编《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第一届国际年青学者研讨会论文集》,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宗教与中国社会研究中心(香港),2003。

钟鸣旦:《杨廷筠——明末天主教儒者》,圣神研究中心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周太玄:《宗教与进化原理》,《少年中国》3卷1期。

卓新平:《索引派与中西文化认同》,《〈道风〉汉语神学学刊》1998年第8期。

KWOK Pui-lan,(郭佩兰),Chinese Women and Christianity 1860-1927,Atlanta,Georgia:Scholars Press,1992.

Lee,Peter K.H.,“Naming the Divine:The Christian-Chinese Cross-cultural Experience”,in Ching Feng39/2,June 1996.

Recorders of the General Conference of the Protestant Missionaries of China,Held at Shanghai,May 7-20,1890,Shanghai: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1890.

Wong,Timothy Man-kong,(黄文江),“The Rendering of God in Chinese by the Chinese:Chinese Responses to the Term Question in the Wanguo Gongbao”,in Mapping Meanings: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eds.,Michael Lackner,Natascha Vittinghoff,Leiden:Brill,2004.

Wright,Arthur F.,“The Chinese Language and Foreign Ideas”,in Arthur F.Wright,ed.,Studies in Chinese Thought,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3.

陈伟强:《基督教与中国宗教相遇——许地山研究》,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宗教及神学学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2。

陈志杰:《基督教与二十世纪中国小说——郁达夫、矛盾、许地山的小说》,哲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研究院宗教及神学学部,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1。

何庆昌:《以儒家思想诠释基督教——徐松石思想的研究》,哲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研究课程,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2002。

侯朝阳:《梁发的〈劝世良言〉与〈圣经〉》,硕士学位论文,河南大学文学院,2006。

黄锦晖:《文化调和——王治心的基督教本色化思想研究》,哲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1999年。

李炽昌:《上帝的中国名字——圣经中上帝称谓的中文翻译》,“纪念朱维之百年诞辰暨基督教文化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天津,2005。(本书写作时参考的是未刊稿,该文后来发表于卢龙光、王立新主编的《圣经文学与文化:纪念朱维之教授百年诞辰论集》,南开大学出版社,2007。)

李家驹:《一场“神”或“上帝”的争论——早期来华新教教士对于“God”一词的翻译与解释(一八〇七年至一八七七年)》,哲学硕士学位论文,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1991。

郑安德:《“陡斯”的中国名称——明末基督宗教神名之争》,北京大学(本书写作时参考的是郑先生赠予的未刊稿,该文后来发表于程恭让主编的《天问》,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