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9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1)图书

ANNUAL REPORT ON URBAN CONSTRUCTION OF GUANGZHOU IN CHINA (2011)

SSAPID:101-2908-6902-81
ISBN:978-7-5097-243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1.本书全面总结了2010年广州城市建设的现状,并对2011年及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2.2010年,在“亚运会”带动下,广州城市建设平稳推进,建筑节能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兑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承诺。3.2011年,广州将面临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瓶颈、交通压力巨大和楼市上升等诸多问题。需加快建立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采取多元化方式解决城乡建设资金难题;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以缓解交通压力。

相关信息

丛书名:广州蓝皮书
编 辑:陈颖;吴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皮书数据库阅读使用指南

 法律声明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1)》编辑部

 广州蓝皮书系列编辑委员会

 BⅠ 总论篇

  B.1 2010年广州城市建设管理分析与2011年展望

   一 2010年广州城市建设运行特征

    (一)规划编制进展有序

    (二)城市建设平稳推进

     1.城市建设与整治步伐加快

     2.工程施工管理得当

     3.公共交通发展迅速

    (三)城市管理得到加强

     1.城市管理向制度化迈进

     2.综合执法措施得力

     3.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

    (四)建筑市场管理与建筑节能成效显著

     1.建筑市场管理有效

     2.扎实推进建筑节能

    (五)房地产行业调控得当

    (六)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民众参与度不断提升

   二 2010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不足

    (一)不同部门之间及部门内部协调不够

    (二)城市管理与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三)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待加强

   三 2011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展望

    (一)2011年广州城市建设发展环境分析

     1.良好的顶层设计为广州城市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南沙开发将改变广州城市空间结构

     3.后亚运的广州城市建设与管理瓶颈

     4.城市交通压力巨大

     5.楼市仍有上升动力

    (二)2011年广州城市建设对策与建议

     1.建立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

     2.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3.加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4.紧扣民生领域,巩固城市生态环境

     5.采取多元化方式解决城乡建设资金难题

     6.坚持科学规划、公交优先、合理出行原则,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BⅡ 规划篇

  B.2 关于在南沙新区建设广东省新行政中心的思考和建议

   一 在南沙新区建设广东省新行政中心的国际和国内经验观照

    1.大城市(特别是首都)的多元分工设计

    2.大城市行政中心位置迁移

    3.行政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立

    4.大都市内部圈层组团设计分工

   二 对于广州城市空间格局中市行政中心定位的基本研判

   三 南沙新省域行政中心功能之一:全省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集成体

   四 南沙新省域行政中心功能之二:区域经济新驱动

   五 南沙新省域行政中心功能之三:社会管理与社会建设创新试验区

   六 结语

  B.3 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提高城市品位研究*

   一 城市品位是城市综合素质的反映,世界先进城市都十分重视品位建设

   二 卓有成效,但强建设弱管理、重物质轻文化

    1.在基础设施建设上体现了便捷性和人性化的特征

    2.在城市空间布局上体现了功能性和特色化的特征

    3.在公共环境建设上体现了生态性和景观化的特征

    4.在文化建设上塑造了岭南文化的建设品位特色

   三 实用性、形象性、文化性

   四 文化提升、环境改善

    (一)突出岭南文化特色,彰显开放务实的城市魅力

     1.把握文化特色

     2.塑造文化景观

     3.展示文化品质

    (二)加强公共环境建设,塑造以人为本的优质空间

     1.丰富建筑景观

     2.加快旧村、旧厂、旧城“三旧”改造

     3.增加环卫设施

     4.美化公共场所

    (三)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格局

     1.强化城市轴线作用,充分展现广州丰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与时代精神

     2.打造个性鲜明的城市功能区,体现广州现代经济与城市风貌

     3.构建生态宜居的城市结构,展现广州的山水特色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品质高端的文化载体

     1.完善基础交通体系

     2.提高市政工程的科学性

   五 精细化管理

    (一)完善城市文化管理体系,切实提高城市文化软实力

     1.加强对文化产业化的管理

     2.加强社区文化管理

     3.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二)规范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营造高品质的公共环境艺术

     1.摊点管理

     2.视觉污染管治

     3.广告管理

    (三)加强园林绿化改造,形成绿色景观文化体系

     1.逐步拆除公园四周封闭的围墙

     2.中心城区公园施行免费开放,硬件设施进行升级改造

     3.实施绿色街区保护计划

    (四)加大市容环卫及环保管理力度,促进城市生态文化的建设

     1.卫生管理工作

     2.河流污染防治

     3.大气污染防治

     4.噪声污染防治

    (五)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体现基础设施的现代化特色

     1.解决交通硬件问题

     2.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3.形成人性化服务的交通体系

    (六)细化道路设施管理内容,展示安全、环保的道路形象

     1.路灯管理

     2.道路施工管理

     3.路面设施维护

   六 高标准规划、现代化管理、高素质队伍、多元化公众参与

    (一)制定高标准的城市规划,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首要条件

    (二)形成现代化的城市管理方式,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基础

    (三)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队伍,是提高城市品位的必要条件

    (四)形成多元化的公众参与体系,是提高城市品位的重要保障

  B.4 扩大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研究*

   一 广州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现状

    (一)建立完善政务公开机构和相关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政务公开水平

    (二)制定行政决策公众参与规章,明确公众参与范围、方式和程序,保障公众参与权利

    (三)拓宽公众参与渠道,完善政府信息发布与公众意见收集、处理和反馈方式

   二 市民对扩大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的诉求

    (一)扩大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非常有必要

    (二)政府在公众意见收集方面有待完善

    (三)媒体和社区居委会是目前公众了解信息的主要方式

    (四)公众认为公众参与的作用比较有限

    (五)社区居委会、媒体和信访是公众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

    (六)公众权利意识强烈,希望享有更多的参与权利

   三 广州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

    (一)政府有关部门对公众参与认识不足,心存疑虑

    (二)政务公开程度不高,阻碍了公众参与工作的推进

    (三)公众参与立法缺位,参与程序和细节有待完善

    (四)利害关系人的参与程度低,公众参与难以发挥实际功效

    (五)普通公众缺乏话语权,参与方式被动、滞后

    (六)公众参与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参与效果有限

    (七)公众对参与缺乏信任感,参与缺乏组织性

    (八)部门协调不力与基层组织职能受限,公众意见未能及时反馈和有效处理

   四 扩大广州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1.解放思想,提高认识

     2.积极稳妥,逐步推进

     3.吸收借鉴,因地制宜

     4.认清问题,制度优先

   五 扩大广州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机制的具体措施

    (一)提高公众参与思想认识,解决认识问题

    (二)深化现有规章制度的实施工作,探索制定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的专门法规

    (三)构建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全过程参与的程序设计

    (四)完善程序设计中公众参与的各项具体制度

     1.政府调查研究制度

     2.批前公示评议制度

     3.公众网络问政制度

     4.利害关系人参与听取意见制度

     5.监督激励保障制度

     6.建立公众参与建设项目的网络卷宗

    (五)将公众参与纳入城市建设部门绩效考核指标

    (六)设立公众参与的专项财政支持

    (七)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的功能

    (八)充分发挥媒体、中介组织的功能

    (九)完善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功能

     1.发挥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基层优势,加强与公众的密切联系

     2.完善街道办事处与社区居委会的政府信息发布、公众意见收集和传达功能

     3.规范部门与基层组织的沟通与协调,建立明确的公众意见反馈机制

   附:国内外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一 国外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一)美国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二)英国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三)加拿大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四)德国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

    二 温哥华市、青岛市、深圳市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一)温哥华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二)青岛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1.完备的法律体系

      2.社会各界广泛参与

      3.规划编制中的公众参与

      4.全方位公示

     (三)深圳市城市建设领域公众参与实践个案*

    三 小结

  B.5 后亚运时代提升和优化广州城市环境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 后亚运时代广州“治堵”难题与对策

    (一)后亚运时代广州的治堵难题

    (二)建议与对策

   二 大手笔水环境治理后期深化与品质提升的问题与对策

    (一)大手笔水环境治理后期深化与城市品质提升的需要

    (二)建议与对策

   三 “三旧”改造及后亚运“低谷效应”可能带来的社会不稳定风险

    (一)“三旧”改造以及后亚运时代可能面临社会不稳定风险

    (二)建议与对策

   四 广州商贸优势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升级的问题与对策

    (一)广州商贸优势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升级的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五 广州面临经济衰退风险和产业转型压力的挑战与对策

    (一)后亚运时期可能面临的经济衰退风险和产业转型压力

    (二)建议与对策

   六 “创文”与市民精神文明提升的挑战与对策

    (一)“创文”与市民精神文明提升的挑战

    (二)建议与对策

   七 亚运场馆的后期利用和运营难题与对策

    (一)亚运场馆的后期利用和运营难题

    (二)建议与对策

   八 后亚运时代多中心组团战略实施的挑战与对策

    (一)广州多中心组团战略的进一步实施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九 绿道及亚运绿化的制度化保障问题与对策

    (一)广州面临的绿道以及亚运绿化的制度保障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十 城市更新过程中岭南文化和地域风貌传承的问题与对策

    (一)广州城市更新过程面临岭南文化和地域风貌的传承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B.6 关于在广州越秀区创立“世界名街”的若干建议

   一 越秀区创建“世界名街”的基本条件

    (一)“世界名街”概况

    (二)越秀区具备建设“世界名街”的条件

     1.国家的商业规划已经将越秀区北京路列入重点发展对象,北京路具备建成“世界名街”的条件

     2.被誉为“岭南第一街”的北京路步行街闻名全国,代表了岭南首府以商立市的优良传统

    (三)越秀区建设“世界名街”的优势与问题

   二 开发北京路世界级商业中心的建议

    (一)建设“时光隧道”打造“世界名街”

     1.总体思路:“一条主轴、两个优先产业、三条通道、五平方公里核心区、四大商业角,‘北京街’整体上市”

     2.构成全区域立体活动空间

     3.促进城市形象和全面提升商业结构

     4.从空间调整和再开发中找出路

     5.优化营商环境的系统工程

    (二)抓住关键整体上市

     1.组建“北京街”(暂定名)上市公司,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2.适当扩宽商业中心街道

     3.建设旅客自动输送系统(APM)

  B.7 打造广州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对策研究*

   一 广州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一)主要问题

     1.道路网络结构不尽合理

     2.不同形式的公共交通工具衔接不畅

     3.路桥收费站过密

     4.主城区与外围入城的出入口衔接不到位

     5.停车场和公交场站建设滞后

     6.广州市存在着大量的断头路

     7.内河航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

    (二)原因分析

     1.供给与需求的矛盾

     2.广州城市空间快速扩张

     3.城市规划与交通规划跟不上变化的形势

     4.交通管理因素

     5.城市地理形态因素

   二 广州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思路与对策

    (一)国内外经验及启示

     1.国外现状及启示

     2.国内现状及评价

     3.借鉴与思考

    (二)发展思路

    (三)主要对策

     1.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系统

     2.加强各交通枢纽衔接点建设,完善路网体系

     3.重视水上交通的发展

     4.发展多式联运、联盟经营

     5.加强智能交通信息化建设

   三 广州打造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的保障措施

    (一)加快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1.明确建设重点

     2.扩大和稳定投资来源

    (二)引导家庭汽车的合理化消费

     1.鼓励拼车

     2.控制车辆增长

     3.鼓励停车换乘

     4.适当鼓励自行车的使用

    (三)必须高度重视停车场(库)建设

     1.加强对立体停车场(库)发展的研究和规划

     2.允许规划用地适度综合开发

     3.制定优惠政策,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制

     4.积极推广机械式立体停车库的应用

    (四)改革交通管理体制

    (五)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文明交通

     1.加快城市交通的法制建设

     2.倡导文明交通

 BⅢ 房地产开发篇

  B.8 广州市限价房购房需求调查及预登记问卷分析报告

   一 绝大多数参与调查者符合现行限价房购买限制要求

   二 申购者的购房承受能力有限但却希望调低限价房购买收入限制要求

    1.申购者收入水平较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工资,未来三年内收入增长较少

    2.申购者购房承受能力偏低

    3.申购者普遍认为,限价房申购要求对收入水平的限定偏高

   三 建议限价房建在天河龙洞、番禺南村、萝岗中心区

   四 限价房需求总量在100万平方米左右

   五 限价房供应对象可适当调整

    1.建议允许“三旧”改造中的拆迁户购买限价房

    2.公务员、大中院校及科研机构工作人员可以优先选购限价房

    3.适当放松现行限价房购买限制条件

   六 可采取更加灵活的限价房供应模式

    1.合理利用“三旧”改造土地

    2.鼓励单位参与限价房的建设

  B.9 关于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调研报告

   一 征地方面矛盾纠纷情况分析

    (一)典型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萝岗区暹岗村、玉树村村民上访案

     案例二:官洲国际生物岛征地案

    (二)化解征地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二 拆迁方面矛盾纠纷情况分析

    (一)典型案例及原因分析

     案例一:五元名都被拆迁户上访案

     案例二:第三中学被拆迁户信访案

    (二)化解拆迁矛盾纠纷的对策建议

  B.10 促进广州市商业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一 商业地产与住宅地产差异分析

    (一)收益来源和价值体现不同

    (二)开发经营期、资金压力和承担的风险不同

    (三)项目选址的重要性和要求不同

    (四)项目开发经营程序要求不同

    (五)建筑功能设计要求不同

    (六)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方式不同

   二 广州商业地产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商业土地储备和供给不够充足

    (二)商业用地出让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三)商业地产开发环节缺乏运营商的参与

    (四)商业地产的产权分割销售模式影响商业经营效益

    (五)商务写字楼规划布局缺乏集中效应,不符合现代服务业集聚集群的要求

    (六)城市规划的调整和区域功能的转移导致某些传统商圈逐渐萎缩

    (七)城市配套的不完善导致商业地产价值不能体现

   三 广州商业地产发展对策研究

    (一)商业用地的土地储备应与城市商业网点规划相衔接,利用城区存量土地进行商业用地的储备和供给

    (二)根据商业地产市场运行规律,调整土地出让方式,有条件地推行土地年租制

    (三)对符合城市商业规划、现已形成大型商业专业市场氛围、被列入广州升级改造的专业市场,加快完善用地手续、办理产权

    (四)开辟商业地产开发审批的绿色通道,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减少商业地产开发周期

    (五)减免商业地产开发经营税费,降低开发成本,激发投资者开发经营商业地产的信心和热情

    (六)加强政府在商业地产开发经营上的规划引导,协调统筹区域局部利益,按照产业集聚集群的原则进行功能定位

    (七)引导和盘活某些已开始逐渐萎缩的传统商圈

    (八)完善大型商业地产周边的交通配套设施,快速轨道交通站点的设置应尽量考虑沿线商业地产,鼓励商业地产开发商进行地下公共通道的建设和管理,并在政策上给予某些优惠

  B.11 广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一 广州市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的基本特征

   二 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面临的现状分析

    (一)市区(县级市)政府监管机制有待加强

    (二)国土资源强制执行权力较弱

    (三)国土资源执法环境亟待改善

    (四)动态巡查和信访处置有待加强

    (五)执法装备和执法水平亟须提升

   三 国土资源违规违法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违规违法用地产生的客观原因

    (二)违规违法用地产生的主观原因

   四 构建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研究

    (一)立足实际,加强和完善各级政府部门构建土地执法监察的长效机制

     1.全力以赴抓好卫片执法检查工作

     2.完善和细化土地执法长效机制

    (二)群防群治,破解构建土地执法监察长效机制的瓶颈

     1.把严巡查质量关,确保发现及时

     2.把严快速打击关,确保制止有效

     3.严把顶风违法关,确保查处有力

     4.严把责任落实关,确保镇(街)主体责任地位

    (三)依法尽职,构建土地执法监察必需的保障机制

     1.建立“预防在先”的联动机制,构建三大督导网络

     2.建立共同责任机制,强化责任共担

     3.建立土地管理问责机制,落实“四项指标”

     4.建立必需的硬件、软件保障机制

     5.建立各级土地和谐执法监察预防机制

 BⅣ 旧城改造篇

  B.12 广州“三旧”改造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 旧城改造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旧城区“代管房”产权不明晰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1.“代管房”产权不明晰问题分析

     2.“代管房”产权不明晰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旧城区产权过度分割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1.产权过度分割问题分析

     2.产权过度分割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旧城区“住改商”改造中就业安置的历史遗留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住改商”改造中就业安置问题分析

     2.“住改商”改造中就业安置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 城中村改造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城中村“小产权房”拆迁补偿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1.“小产权房”拆迁补偿问题分析

     2.“小产权房”拆迁补偿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城中村“私私合建”历史遗留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私私合建”问题分析

     2.“私私合建”问题的解决方案

   三 旧厂房改造面临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一)旧厂房产权多元化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1.旧厂房产权多元化问题分析

     2.旧厂房产权多元化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旧厂房改造中无留用地和农用地的历史遗留问题及解决方案

     1.无留用地和农用地问题分析

     2.无留用地和农用地问题的解决方案

  B.13 加快推进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问题及建议

   一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基本情况

   二 广州市城中村改造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中村改造有关配套政策制度亟待完善

    (二)城中村改造审批程序成为突出“瓶颈”

    (三)城中村改造土地收益分配不尽合理

    (四)城中村改制滞后制约了城中村改造

   三 加快推进广州市城中村改造的建议

    (一)抓紧制定完善城中村改造配套政策

    (二)加快落实“一站式”并联审批程序

    (三)建立城中村改造市区联动工作机制

    (四)因地制宜探索城中村改造新模式

    (五)加强城中村改制与改造的协同推进

  B.14 关于构建广府文化RBD和CCD,引领中心城区“三旧”改造的对策研究

   一 寓文于旅,寓商于旅,寓文于居,是实现产业互动发展、经济社会和环境多方效益共赢的重要途径

    (一)文化环境提升和商贸旅游繁荣是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主题

    (二)文化特色、发掘深度和弘扬广度成为衡量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建设的标志

    (三)拓展广府文化特色区域是越秀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 以广府文化RBD和CCD梯度发展为理念,有效提升越秀区科学发展的综合效益

   三 顺应世界文化名城发展规律,明晰构建广府文化RBD和CCD规划下的城市更新思路

    (一)树立广府文化RBD和CCD的构建原则

     1.遵循“地方性、全球化”路线

     2.避免过度产业化和商品化

    (二)确定广府文化RBD和CCD的规划导向

    (三)明晰广府文化RBD和CCD的建筑设计意念

   四 宜业与宜居并重,传承与创新兼容,加强广府文化RBD和CCD的建设

    (一)以延续和发展广府文化为核心理念,推进“三旧”改造和社区保育功能

    (二)具有突出名胜古迹的规划配套,提升综合服务功能

    (三)复兴历史文化旅游街区,营造特色购物步行街

    (四)善用传统中轴线西侧文化品位,建设广府文化RBD和CCD的脊梁

    (五)保护发展商业老字号,建立一体化主题店场,打造广府文化RBD和CCD的金项链

 BⅤ 住房保障篇

  B.15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框架下加快广州廉租房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广州住房分配制度的沿革和廉租房的产生及建设情况

    (一)广州市住房分配制度的演变

     1.新中国成立至1979年:低水平的全面保障期

     2.1980~1990年:住房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开始过渡期

     3.1991~1998年:住房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全面过渡期

     4.1999~2009年:住房商品化深化期

    (二)住房分配制度演变带来的问题

     1.房地产开发企业绝对控制商品住宅供应量

     2.大开发企业垄断房地产市场,房价不断上升

    (三)广州廉租房政策的产生和廉租房的建设情况

     1.广州廉租房政策的产生

     2.广州廉租房的建设情况

   三 廉租房建设及保障体系存在或潜在的问题

    (一)廉租房建设增速基本低于市区住宅投资增速

    (二)廉租房建设、供应所占比重依然较低

    (三)廉租房偏离市中心,居住者生活成本大,就业机会低

    (四)廉租房政策的享受面过窄

    (五)保障对象资格审核潜在风险,公示范围偏窄

    (六)低收入家庭廉租房解决率不及上海

    (七)实物配租廉租房比重比北京、上海大

   四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框架下加快

    (一)在出让地块中划出一定比例建设廉租房

    (二)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吸引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商品房公建配套的形式配建廉租房

    (三)创造条件保障廉租房建设均衡发展

    (四)逐步扩大廉租房政策的享受面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保障对象资格审核的力度,扩大公示范围

    (六)加大租赁补贴比重,尽量降低政府后续管理成本

    (七)加大资金筹措的渠道

    (八)引入公租房制度,以缓解廉租房的压力

  B.16 广州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对策建议

   一 当前城市住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宏观调控体系有待完善

    (二)过分强调住房市场化,导致保障性住房建设滞后

    (三)住房供给结构矛盾突出,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育缓慢

   二 广州“夹心层”群体住房状况的分析

    (一)广州“夹心层”群体住房概况

    (二)造成“夹心层”群体住房困难的原因

     1.房价过快上涨,“夹心层”群体购买力不足

     2.现有的住房保障体系不完善,保障效果有限

    (三)目前广州解决“夹心层”群体住房问题举措

   三 广州现有保障性住房体系的针对性分析

    (一)广州现有保障性住房类型的针对性

     1.廉租住房的针对性

     2.经济适用房的针对性

     3.限价房的针对性

     4.经济租赁房的针对性

     5.直管公房的针对性

    (二)构筑定位明晰的新型城市住房体系

   四 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一)广州解决“夹心层”住房的总体思路

    (二)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具体建议

     1.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土地供应

     2.增加资金投入,加快保障性住房的建设

     3.将直管公房纳入保障性住房进行管理

     4.增强外夹心层群体的住房租赁和购买能力

    (三)解决“夹心层”住房问题的配套措施

     1.通过立法途径进一步完善公共住房保障制度

     2.改变土地财政的发展模式,确保保障性住房的投入

     3.完善保障性住房的资格审核和后期动态监督机制

     4.建立配套制度,规范和完善房屋租赁市场

  B.17 广州市荔湾区直管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一 城市直管公房的特性和作用

   二 广州市三个区直管房管理模式的比较

    (一)广州市直管房管理的简单回顾

    (二)荔湾区直管房管理模式

    (三)越秀区直管房管理模式

    (四)海珠区直管房管理模式

   三 荔湾区直管房总体情况分析

    (一)荔湾区直管房总体情况

     1.直管房数量多,情况复杂,管理任务较重

     2.直管房大多陈旧老化,房屋整体条件较差

     3.基层物业管理公司基本处于亏损经营状态

     4.直管房违法转租情况较多,管理困难

     5.直管房管理的物业公司主要由原房管站转制而来,社会保障职能多

    (二)荔湾区直管房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1.直管房三级管理体制各层级缺乏合理的权责分工,造成管理效率的下降

     2.单纯的“以租养房”方式造成直管房管理经费投入不足,管理效益较差

     3.直管房管理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持

     4.直管房管理当中缺乏住户租赁和退租的完善机制

     5.直管房管理缺乏有效的内部人员培训机制

   四 理顺和完善荔湾区直管公房三级管理体制

    (一)荔湾区直管房管理体制改革的整体思路

     1.分局事权下放委托区房管所实施直管房的各项管理

     2.强化房管所的地位和职能

     3.增强居住用直管房的社会保障功能

     4.提升非居住用直管房的经济效益

     5.加快原有的直管房物业管理公司的重组

    (二)合理划分直管房三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内容

    (三)直管房三级管理机构的职能分工

     1.区房管分局

     2.区房管所

     3.物业管理公司

    (四)完善直管房管理的配套制度建设

     1.平等协商制度

     2.市场准入制度

     3.租赁管理制度

     4.经营管理费计算制度

     5.考核和奖励制度

     6.人员培训制度

 BⅥ 城市管理篇

  B.18 广州生活垃圾增长预测与优化处理行动方案设计

   一 广州生活垃圾生成与处理的现状分析

    (一)生活垃圾产生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生活垃圾处理以填埋为主,但现状处理能力和容量已经饱和

    (三)生活垃圾分类推进较早,回收主要由回收市场和垃圾分拣者完成

   二 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做法与借鉴

    (一)国外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二)国内垃圾焚烧处理现状

    (三)对广州的启示与借鉴

     1.不断实现从末端处理向前端控制转变

     2.垃圾焚烧处理是生活垃圾处理的大势所趋

     3.建立健全精细完善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4.政府要做好对公众的宣传和引导工作

     5.要出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的优惠政策

   三 广州生活垃圾处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以填埋为主的处理方式造成土地资源日益紧缺

    (二)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建设不尽完善

    (三)生活垃圾处理投资结构不尽合理

    (四)对垃圾处理厂所在区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欠缺

    (五)垃圾收集运输、回收利用和终端处理的体制机制和产业体系很不完善

    (六)整个社会和市民对垃圾焚烧的认识存在着偏差

   四 广州生活垃圾增长预测和终端处理成本比较

    (一)广州城区*生活垃圾增长预测

     1.广州城区历年生活垃圾处理量及增长情况(见图2)

     2.确定广州人口总量及增长趋势

     3.预测方法

     4.预测结果的比较与选择

    (二)广州中心城区现有垃圾处理模式下的用地需求预测

    (三)广州市未来生活垃圾增长预测及用地需求

    (四)填埋和焚烧的成本—效益比较

   五 广州进一步优化生活垃圾处理的行动方案

    (一)总体思路

    (二)行动内容

     1.着力推进垃圾分类,建立覆盖收集运输处理全过程的处理体系

     2.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进一步打通垃圾减量化的产业通道

     3.构建以焚烧为核心的终端处理体系,稳步推进垃圾焚烧发电项目

     4.完善管理运营体制机制,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全行业的市场运行监管

     5.以“低碳、环保、减物质化”为导向,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布局规划

     1.布局原则

     2.中心城区板块

     3.南部板块

     4.北部板块

     5.相关配套措施

  B.19 广州建设科学完善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系的建议

   一 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

    (一)生活垃圾分类由分类—回收向分类—处理阶段转化

     1.1998~2004年:初期阶段轰轰烈烈

     2.2004~2010年:中期阶段进展缓慢

     3.2010年至今:酝酿突破阶段

    (二)分类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处于较高水平

    (三)分类垃圾综合利用和处置流向

    (四)餐厨垃圾单独处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生活垃圾分类试点逐步推进

   二 生活垃圾分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久以来形成的垃圾混装习惯难以改变

    (二)垃圾分类宣传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家庭厨余垃圾分类不够精细影响生化处理的效果

    (四)餐厨垃圾单独收运和处理的物流系统建设任重道远

    (五)生活垃圾分类和管理的协调机制不够顺畅

    (六)生活垃圾分类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体系不健全

   三 生活垃圾分类的总体思路

    (一)总体思路

    (二)分类原则

    (三)分类目标

   四 广州生活垃圾分类的经济分析与机制设计

    (一)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成本

     1.城市生活垃圾终端处理的三种方式

     2.焚烧与填埋处理的成本比较

     3.其他终端处理方式的成本比较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原理与方法

     1.广州城市生活垃圾组分构成

     2.广州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极限分析

     3.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原理

     4.广州市餐厨垃圾产量估计与主要来源

    (三)广州市垃圾分类的价值测算

     1.厨余垃圾分类的价值测算

     2.塑料、纺织物和纸分类的价值测算

     3.玻璃、金属和废电池分类的价值测算

    (四)广州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市场价格驱动机制设计

     1.机制设计理论

     2.广州市生活垃圾机制设计的主要内容

     3.广州市餐厨垃圾分类机制设计:合理补偿价格的确定

     4.广州市其他垃圾分类机制设计

   五 对策建议

    (一)实施“八大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垃圾分类

     1.实施“八大行动计划”

     2.分类方式是“二、三、四”

     3.大力推广家庭厨余垃圾专用桶

    (二)科学决策、市场运作,探索餐厨垃圾处理最佳路径

     1.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进入餐厨垃圾处理行业

     2.选择合适的餐厨垃圾处理模式

     3.协调好政府和投资者的利益关系

     4.鼓励企业探索餐厨垃圾产业化经营道路

    (三)推广“万科金色家园”模式,做好社区发动

     1.企业重视垃圾分类工作

     2.投资并购置了必要的设备

     3.对居民的分类行为进行指导和矫正

     4.进行二次分拣,最后把关,确保分类总体达标

     5.社区发动是根本

     6.坚持先易后难逐步推进

    (四)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垃圾分类社会参与度

     1.构建有利于垃圾分类的舆论环境和约束机制

     2.做好对环卫工人的宣传发动

     3.对垃圾分类行为进行表彰,形成文明新风

     4.组建垃圾分类志愿者队伍

    (五)做好专项分类,提升资源回收水平

     1.做好专项分类

     2.政府要采取措施回收低利润的废旧产品

    (六)落实国家规定,整治产品过度包装

    (七)学习先进城市经验,组团化建设垃圾处理产业园

     1.学习中山建设垃圾处理产业园经验

     2.确立综合技术处理路线

     3.在萝岗、李坑等地选址建设开放、生态型垃圾处理基地

  B.20 2010年广州市环境状况公众评价报告

   一 环境污染评价严重比例近六成,升至近五年最高

   二 市民健康深受影响,环境不安全感持续增强

   三 环境保护工作评价持续下滑,不满意度超过满意度

   四 市民强烈要求充分公开环境监测数据,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

 BⅦ 遗迹保护篇

  B.21 关于花都区古村落保护与利用的调研报告

   一 古村落保护的意义

   二 花都区古村落保护和利用的现状

    (一)花都区古村落的保存现状

     1.花都区古村落的基本情况

     2.花都区古村落资源的特点

    (二)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现状

     1.保护工作情况

     2.开发利用情况

    (三)古村落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困难与不足

     1.保护机制不健全

     2.保护经费没有保障

     3.古村落保护人才不足

     4.开发利用的力度还不够

     5.古村“空巢化”严重

     6.部分干部、村民古村落保护意识有待加强

   三 进一步加强花都区古村落保护与利用工作的设想

    (一)建立古村落保护工作的长效机制

     1.设立区级的古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

     2.解决“区文物办”编制和经费问题

     3.建立街镇古村落工作机制

     4.保障古村落保护经费

     5.培养和引进一批古村落保护人才

    (二)编制保护规划,确定总体战略

     1.编制和落实古村落保护规划

     2.突出重点,实施“一点、一片”的保护开发战略

     3.鼓励和支持对有特色地方文化、比较资源优势的村落进行保护和开发

    (三)积极开展历史文化名村的申报工作

    (四)加强古村落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宣传

     1.搭建历史社会与文化的挖掘机制

     2.实施“一村一志”工程

     3.打造古村落宣传名牌

     4.挖掘培养基层的古村落民俗专家

     5.活化古村落文化生活

    (五)加大资源推介和招商引资的工作力度

  B.22 广州市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研究

   一 广州地质遗迹的分类

   二 广州地质遗迹的分布特征

    (一)地质遗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

     1.南区

     2.中区

     3.北区

    (二)地质遗迹在时间上的分布特征

     1.元古代

     2.古生代

     3.中生代

     4.新生代

   三 广州地质遗迹的保护及开发利用对策

    (一)地质遗迹保存现状和开发利用情况

     1.地质遗迹保存现状

     2.地质遗迹受破坏程度

     3.地质遗迹开发利用状况

    (二)广州地质遗迹的保护策略

     1.制定地质遗迹的保护法规和条例

     2.加快保护组织机构落实

     3.定界立碑登报公示

     4.加强地质遗迹区内环境治理

     5.地质遗迹保护要常年巡查和责任委托

     6.各个媒体向大众进行科普宣传和教育

    (三)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利用原则

     1.积极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

     2.先规划后开发的原则

     3.核心区严禁开发利用的原则

     4.地质遗产的开发利用要与文化遗产相结合的原则

     5.全部开发利用的原则

    (四)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一级区划

     1.南部地质—生态型旅游区(Ⅰ)

     2.北部地质—生态型旅游区(Ⅰ)

     3.中部地质—生态—人文型旅游区(Ⅰ)

     4.中南部地质—人文型旅游区(Ⅰ)

    (五)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二级区划

    (六)地质遗迹资源旅游开发三级区划(地质公园)

 Abstract

 摘要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主要编撰者简介

 中国皮书网

《中国广州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1)》作为《广州蓝皮书》系列之一被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国家皮书系列”,由广州大学、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联合编撰,在全国公开发行。本报告已是连续第六年出版,由总论篇、规划篇、房地产开发篇、旧城改造篇、住房保障篇、城市管理篇、遗迹保护篇等部分组成,汇集了广州诸多研究城市问题专家、学者和实际部门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广大科研工作者、政府工作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了解广州城市发展状况的重要参考物。本报告指出:2010年,在亚运会带动下,广州城市建设平稳推进,建筑节能成效显著,城市环境卫生状况明显改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兑现了“天更蓝、水更清、路更通、房更靓、城更美”的承诺。房地产调整政策得当,全年房价泡沫指数低于30%,仍处于较为理性的、可控的范围。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的民众参与度不断提升,“网络问政”蔚然成风。展望2011年,广州城市发展既面临良好顶层设计、南沙开发等契机,同时也面临后亚运时代的城市建设与管理瓶颈、交通压力巨大和楼市上升等诸多问题。因此建议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与管理中,应该加快建立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搞好城市规划,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城市管理科学化与精细化;巩固城市生态环境;采取多元化方式解决城乡建设资金难题;推进科学规划、公交优先,缓解交通压力。

徐康宁:《文明与繁荣——中外城市经济发展环境比较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张鸿雁:《城市文化资本论(第二版)》,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祖国颂、卢鸣编著《世界名街》,长春出版社,2001。

谈锦钊:《广场文化:广州城市建设新思路》,《城市》1992年第3期。

荆其敏、张丽安编著《世界名城》,天津大学出版社,1995。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越秀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葛彬主编《韵味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2010。

方创林:《区域发展战略论》,科学出版社,2002。

黎浩元:《广州文化的历史定位及其影响》,载《广州: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中国评论出版社,2007。

斯科特:《城市文化经济学》,董树宝、张宁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彼得罗·瓦伦蒂诺、翟健:《意大利的城市遗产、地域政策以及文化分区方法》,《国际城市规划》2010年第3期。

成思危:《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与社会经济发展》,《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8年第3期。

汪光焘:《不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 推进落实住有所居目标》,《住宅产业》2008年第21期。

陈钊等:《安得广厦千万间:中国城镇住房体制市场化改革的回顾与展望》,《世界经济文汇》2008年第1期。

尹中立:《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回顾与展望》,《群言》2009年第1期。

江莉:《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经验与贡献》,《上海房地》2009年第9期。

白占群、王铁宏:《构建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贵在求真务实——广州市建立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的调查与思考》,《理论前沿》2008年第5期。

广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广州市国土资源与房屋管理局:《广州市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保障政策研究报告》,2008。

建设部等:《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2007年12月。

广州市政府:《广州市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实施办法》,2007年12月。

广州市政府:《广州市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实施办法(试行)》,2007年12月。

广州市政府:《广州市限价商品住宅销售管理办法(试行)》,2008年1月。

广州市政府:《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2010年4月。

2004~2009年《广州年鉴》。

广州市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国土房管分局2009年版《依法行政手册》。

广州市荔湾区:《广州市荔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

广州市房地产租赁管理所:《广州市房屋租金参考价》,2008、2009。

广州市政府:《广州市房屋安全管理规定》,2007。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继续推进直管房使用权调换工作的通知》,2005。

广州市名信、阳河、名津房地产物业经营有限公司:《关于接受荔湾区国土房管分局委托管理直管公房业务的情况报告》,2009。

谈文胜:《直管公房经营管理研究及其信息系统实现》,硕士论文,2004。

许轩:《直管公房管理体制现状及变革简析》,《学术探讨》2009年第9期。

杨族耀:《两权分离:建立城市直管公房管理体制的基本思路》,《中国房地产》1999年第1期。

孙美霞等:《加强国家直管公房的经营与改革》,《中国房地产》1999年第12期。

刘崇:《关于直管公房使用权转让管理的探讨》,《中国房地产》1997年第12期。

杨族耀、肖兴起:《城市直管公房资产运营制度的设想》,《中国房地产》1997年第12期。

陈露霞:《当前直管公房管理面临的难题与对策探讨》,《大陆桥视野》2009年第11期。

胡俊南:《城市直管非住宅公房的有关问题探讨》,《中国房地产》200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