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7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3)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Securities Companies in China (2023)

SSAPID:101-2785-5197-93
ISBN:978-7-5228-271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资本市场服务创新驱动战略。新修订的《证券法》实施和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客观上要求证券行业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功能,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能力,有力支持科技创新和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随着资本市场一系列高水平开放政策的实施,证券行业改革也进入深水区,这无疑对行业增强竞争力与合规经营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报告立足新发展阶段和金融改革现实,构建了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和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报告通过公开披露信息对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对证券公司竞争力、系统重要性以及数字化转型做出了客观、详细的评价。报告基于新发展理念,首次对证券公司ESG实践进行了分析,发现上市证券公司ESG总体评级分数得到提升。报告对于关注资本市场改革和证券行业发展的专家学者、从业人员以及社会公众具有参考价值。

相关信息

丛书名:证券公司蓝皮书
作 者: 孙国茂
编 辑:颜林柯;贾立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11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8 财政、金融

 皮书数据库

 皮书

 皮书网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3)》编委会

 主编简介

 基本子库

 摘要

 Ⅰ 总报告

  B.1 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3)

   一 证券公司发展概况

   二 证券公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三 经营能力评价

   四 赢利能力评价

   五 微观风控能力评价

   六 宏观风控能力评价

   七 成长能力评价

   八 证券公司竞争力评价

 Ⅱ 评价篇

  B.2 中国证券公司经营情况比较(2023)

   一 证券公司数量与业务分类

    (一)证券公司数量

    (二)证券公司业务

   二 证券公司财务状况

    (一)资产规模

    (二)经营利润

    (三)资产收益率

   三 证券公司财务指标及排名

    (一)主要财务指标分析

    (二)主要财务指标排名

     1.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排名

     2.总资产和净资产排名

  B.3 中国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2023)

   一 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研究进展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识别及相关理论研究

    (二)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方法

   二 基于宏观审慎的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构建

    (一)指标选择与指标体系

    (二)评价方法

   三 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结果分析

    (一)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排名总体分析

    (二)系统重要性得分TOP20一级指标排名分析

    (三)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综合排名TOP20分析

    (四)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结构分析

   四 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与宏观审慎监管

    (一)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监管体系构建的演进路径

    (二)加强对我国系统重要性证券机构的宏观审慎监管

   五 结论

  B.4 中国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评价(2023)

   一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评价

    (一)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目标

    (二)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评价体系

     1.数字化战略(S1)

     2.数字化业务(S2)

     3.数字化能力(S3)

     4.数字化治理(S4)

   二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评价结果

    (一)TOP20数字化转型评价结果分析

    (二)全行业数字化转型评价结果分析

   三 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路径

    (一)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必要性

    (二)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路径

 Ⅲ 专题篇

  B.5 中国证券行业发展报告(2023)

   一 证券一级市场

    (一)股票一级市场

     1.股票市场总体募集资金情况

      (1)沪深京三市募集资金总额

      (2)各省份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总额

      (3)各行业股票市场募集资金总额

     2.IPO、增发、配股与可转债融资

      (1)IPO融资呈增长趋势

      (2)增发家数与金额均下滑

      (3)配股募集资金总额提高

      (4)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略下滑但仍处于高位

      (5)各省份融资差异较大

      (6)基建行业募集资金总额较高

     3.新股发行表现

      (1)新股发行股价

      (2)新股发行费用率

      (3)新股发行市盈率

    (二)债券一级市场

     1.债券市场余额

      (1)不同类型债券余额

      (2)不同期限债券余额

      (3)不同利率类型债券余额

     2.债券发行市场

      (1)债券发行额变化

      (2)不同类型债券发行

      (3)不同期限债券发行

      (4)不同付息方式债券发行

      (5)不同评级债券发行

      (6)不同行业债券发行

      (7)不同省份债券发行

      (8)地方政府债发行

     3.债券上市表现

   二 证券二级市场

    (一)股票二级市场

     1.我国与全球股市主要指数

     2.我国股票市场市值变化

     3.股票市场成交额

     4.融资融券余额

     5.退市公司

    (二)债券二级市场

     1.债券市场成交

     2.债券市场违约

    (三)并购重组市场

     1.并购重组价值下降

     2.并购重组以股权并购为主

     3.不同行业并购重组市场

  B.6 中国证券公司股权变更情况分析(2023)

   一 国资是券商股权变更、并购的主要力量

    (一)2022年券商股权转让市场概况

    (二)湖北、武汉国资收购券商牌照,打造金融控股集团

     1.湖北省级国资控股天风证券

      (1)交易概况

      (2)转让双方的交易动机

     2.武汉市级国资控股九州证券

     3.湖北打造武汉区域金融中心

   二 券商同业股权并购案例与启示

    (一)天风证券收购恒泰证券

    (二)天风证券出售恒泰证券

   三 业务发展驱动资本需求,中小券商加快推进IPO

    (一)上市中小券商的市场表现

    (二)中小券商IPO推进情况

    (三)中小券商推进IPO的动因

     1.突破资本金约束,应对“马太效应”

     2.多重风控指标监管压力大

    (四)中小券商IPO面临的挑战

     1.经营规模小,业绩波动大

     2.行政处罚影响券商IPO进程

     3.政策红利优势不在

   四 上市券商再融资频繁引发监管部门关注

    (一)券商再融资的发展及动因

     1.券商再融资发行节奏与再融资新规相关性较强

     2.券商再融资频率提升与行业发展政策关系紧密

      (1)券商从事资本中介型业务及机构业务,需要更多资本金

      (2)《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修订,加速券商资本金消耗

      (3)补充资本金,备战券商创新业务试点

    (二)券商再融资变化情况

     1.增发是券商主要再融资方式

     2.近年来配股和可转债发行量显著提升

    (三)上市券商的过度融资引发了中国证监会的关注

    (四)券商再融资过度的势头受到控制

   五 券商加速资产管理公募化

    (一)我国券商资产管理的发展历程

    (二)券商资产管理公募化的驱动因素

     1.券商大集合产品改造

     2.持牌政策松绑

     3.财富管理转型

     4.全行业竞争

    (三)券商资产管理公募化的路径

     1.券商设立资管子公司,并申请公募牌照

     2.参股或控股公募基金

     3.券商主体直接申请

   六 我国券商境外投资发展进入瓶颈期

    (一)券商境外投资发展历程及投资模式

     1.内地券商境外投资的发展历程

     2.内地券商的境外投资模式

    (二)近两年中资券商经营环境剧变

     1.2010~2020年快速成长期

     2.2021年后经营环境恶化

    (三)在港券商竞争格局分析

    (四)困扰券商境外投资发展的共性问题

  B.7 中国证券公司合规与风控管理(2023)

   一 中国证券业环境分析

    (一)证券行业主要经营数据

    (二)中国证券行业特点分析

    (三)证券业进一步对外开放,内外资券商公平竞争

    (四)证券业体制性约束亟待改革

    (五)全面注册制正式落地实施,券商责任进一步强化

    (六)行业环境对证券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二 证券市场监管重点

    (一)深入推进实施全面注册制改革

    (二)常态化退市制度加速形成

    (三)重视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四)扩大高水平双向开放

   三 证券市场监管政策综述

    (一)证券市场监管政策

    (二)证券市场法制建设

   四 证券市场违规及案例

    (一)证券市场处罚统计

    (二)证券公司处罚统计

    (三)证券公司违规处罚案例

  B.8 中国证券公司ESG治理分析(2023)

   一 ESG国内外政策与评价体系

    (一)ESG内涵及发展

    (二)国内外ESG政策梳理

    (三)ESG评价体系比较

   二 中国证券公司ESG实践

   三 证券公司ESG的成功案例

    (一)海通证券ESG实践

    (二)第一创业ESG实践

 

  附录 中国证券市场大事记(2022)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机构简介

 序言 证券公司应当成为资本市场改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

 法律声明

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涂艳艳:《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考试周刊》2011年第62期。

魏成龙:《中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

武飞:《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及管理建议》,《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4期。

吴夕晖:《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3期。

尹筑嘉、黄建欢、文凤华:《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评估——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中国平安:《基本面持续向好,β属性助估值修复——非银金融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2023年6月14日。

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及2023Q1业绩综述——自营为业绩胜负手,转型持续深化》,2023年5月10日。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3月。

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4月。

中泰证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3月。

长江证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4月。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Reducing the moral hazard posed by 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l,Switzerland: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10.

Moore,K.,Zhou,C.,“Identifying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Size and other determinants,” DNB Working Papers,2012,121(10).

Mishkin,F.S.,“How big a problem is too big to fail?A review of Gary Stern and Ron Feldman’s too big to fail:The hazards of bank bailouts,” Journal of Economic Iiterature,2006,44(4).

Baquero,J.D.V.,Santolino,M.,“Too big to fail?An analysis of the Colombian banking system through compositional data,” University of Barcelona,Research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s,2021.

Gros,D.,“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 too big to fail:What’s in a leverage ratio?” CEPS Commentary,2010,1(28).

BCBS,“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additional loss absorbency requirement,” Basel: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11.

Guo,W.,“Assessment of the systematic importance of Chinese listed banks:Indicator approach based positive analysis,” Modern Economic Science,2013,35(2).

Chen,C.,Zhan,Y.,Yi,C.,Li,X.,Wu,Y.J.,“Psychic distance 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irm heterogeneity,” Management Decision,2020,58(7).

Acharya,V.V.,Pedersen,L.H.,Philippon,T.,Richardson,M.,“Measuring systemic risk,”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30(1).

Fan,X.,Wang,D.,Fang,Y.,“Measuring and supervising sinancial instituites’ marginal contribution to systemic risk in China:A research based on MES and leverage,” Nankai Economic Studies,2011,4(1).

Brownlees,C.,Engle,R.F.,“SRISK:A conditional capital shortfall measure of systemic risk,”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30(1).

Liang,Q.,Li,Z.,Hao,X.,“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2013,9(1).

Aldasoro,I.,Gatti,D.D.,Faia,E.,“Bank networks:Contagion,systemic risk and prudential polic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17,142(10).

Jamil,S.,Yukongdi,V.,“Information systems workforce and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The role of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affective trust and guanxi t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Semantic Web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20,16(1).

Gai,P.,Haldane,A.,Kapadia,S.,“Complexity,concentration and contag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58(5).

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闻岳春、夏婷:《我国证券系统重要性机构评估探讨》,《西部金融》2016年第6期。

巴曙松、王璟怡、刘晓依、郑铭:《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更高的损失吸收能力》,《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6期。

冯利霞:《华泰证券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22。

孙越:《从技术赋能业务到全面开放生态 券商加快数字化转型》,《上海证券报》2021年8月31日。

向筱、潘娜、莫海峰、谢佳明:《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债券》2021年第1期。

华泰证券课题组、朱有为:《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证券市场报》2020年第4期。

潘劲松:《券商经纪业务数字化转型方向与实践》,《金融纵横》2021年第5期。

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管理世界》2020年第6期。

李方超、姜仁荣:《金融科技时代下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现代商业》2021年第22期。

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改革》2019年第8期。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1期。

谷方杰、张文锋:《基于价值链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究——以西贝餐饮集团为例》,《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1期。

许恒、张一林、曹雨佳:《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

祝合良、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对策》,《财贸经济》2021年第3期。

韦谊成、刘小瑜、何帆:《数字化转型与公司治理水平研究——来自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22年第3期。

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何学松:《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

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方正证券非银团队:《追寻券商并购之路:历史的机遇与自我的机会》,2020年6月3日。

胡智:《金融业并购重组理论评析》,《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6期。

林坚:《三个券商简称已退出历史舞台,十家券商上演易主“风云”,国资继续深入证券业“腹地”》,财联社,2023年2月17日。

乔翔、李梦扬:《业务发展驱动资本需求,中小券商密集冲刺上市》,《中国证券报》2023年1月12日。

华西证券:《多家券商发力公募牌照,泛资管生机勃勃》,2023年2月12日。

麦肯锡:《美国券业整合分化史对中国券业的启示——六类券商模式初现端倪》,2020年4月24日。

海通证券:《兵马已动,粮草先行——证券公司再融资情况专题研究》,2023年1月5日。

中信证券:《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全球化布局》,2023年6月20日。

平安证券:《股债融资双管齐下,券商多渠道夯实资本实力》,2023年5月30日。

华宝证券:《公募业务转型加速,主动管理稳步提升》,2023年3月28日。

吴奉刚:《证券公司集团化——模式与治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兴业证券:《十大维度透视2022年证券业市场演绎——证券行业2022年报综述》,2023年4月9日。

中金公司:《证券公司的ROE如何提升?》,2023年6月29日。

贾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认识框架》,《金融经济》2020年第12期。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2020年11月。

邓建平:《新证券法的五大亮点》,《财会月刊》2020年第6期。

王宏宇、刘刊:《证券公司行政备案监管的权责及边界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5期。

孙国茂、李猛:《宏观审慎监管下的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施东辉:《探索构建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清华金融论》2018年第5期。

李东方:《证券监管机构及其监管权的独立性研究——兼论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法律变革》,《政法论坛》2017年第35期。

李娜、张括、石桂峰:《中国特色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的溢出效应——基于康美药业的事件研究》,《财经研究》2022年第8期。

曹凤岐:《从审核制到注册制:新证券法的核心与进步》,《金融论坛》2022年第4期。

孙国茂、魏震昊、卢新生:《环保企业绩效变化:逻辑与启示——基于ESG理念的环保上市企业经验数据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官网,2023年8月16日,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4/7437.htm。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写《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白皮书(2021)》,2021。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ESG报告评级标准(2023)》,2023年3月。

普华永道:《A+H股上市公司2021年ESG报告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研究》,2023年2月。

财新智库:《2022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2年12月。

孙国茂、魏震昊、卢新生:《环保企业绩效变化:逻辑与启示——基于ESG理念的环保上市企业经验数据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3年第3期。

《中国上市公司ESG行动报告(2022~2023)》,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官网,2023年8月16日,https://iigf.cufe.edu.cn/info/1014/7437.htm。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写《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白皮书(2021)》,2021。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孙国茂主编《中国证券公司竞争力研究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孙国茂:《中国证券市场宏观审慎监管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20。

中国证券业协会:《中国证券业发展报告(2022)》,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23。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联链:《证券行业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证券业联盟链白皮书》,2023。

中国证券业协会:《2022年度证券公司投资者服务与保护报告》,2023年5月。

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数字化转型实践报告及案例汇编(2022)》,2022年11月。

中国平安:《基本面持续向好,β属性助估值修复——非银金融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报告》,2023年6月14日。

山西证券:《证券研究报告:2022年及2023Q1业绩综述——自营为业绩胜负手,转型持续深化》,2023年5月10日。

中信证券:《中信证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3月。

中金公司:《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4月。

中泰证券:《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3月。

长江证券:《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年度报告》,2023年4月。

冯利霞:《华泰证券数字化转型对绩效的影响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广州大学,2022。

孙越:《从技术赋能业务到全面开放生态 券商加快数字化转型》,《上海证券报》2021年8月31日。

向筱、潘娜、莫海峰、谢佳明:《证券公司固定收益业务数字化转型路径研究》,《债券》2021年第1期。

华泰证券课题组、朱有为:《证券公司数字化财富管理发展模式与路径研究》,《证券市场导报》2020年第4期。

潘劲松:《券商经纪业务数字化转型方向与实践》,《金融纵横》2021年第5期。

戚聿东、肖旭:《数字经济时代的企业管理变革》,《管理世界》2020年第6期。

李方超、姜仁荣:《金融科技时代下证券公司的数字化转型研究》,《现代商业》2021年第22期。

肖旭,戚聿东:《产业数字化转型的价值维度与理论逻辑》,《改革》2019年第8期。

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中国科技论坛》2010年第11期。

谷方杰、张文锋:《基于价值链视角下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探究——以西贝餐饮集团为例》,《中国软科学》2020年第11期。

许恒、张一林、曹雨佳:《数字经济、技术溢出与动态竞合政策》,《管理世界》2020年第11期。

祝合良、王春娟:《“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战略背景下产业数字化转型:理论与对策》,《财贸经济》2021年第3期。

韦谊成、刘小瑜、何帆:《数字化转型与公司治理水平研究——来自A股主板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金融发展研究》2022年第3期。

方正证券非银团队:《追寻券商并购之路:历史的机遇与自我的机会》,2020年6月3日。

胡智:《金融业并购重组理论评析》,《国际金融研究》2000年第6期。

林坚:《三个券商简称已退出历史舞台,十家券商上演易主“风云”,国资继续深入证券业“腹地”》,财联社,2023年2月17日。

乔翔、李梦扬:《业务发展驱动资本需求,中小券商密集冲刺上市》,《中国证券报》2023年1月12日。

华西证券:《多家券商发力公募牌照,泛资管生机勃勃》,2023年2月12日。

麦肯锡:《美国券业整合分化史对中国券业的启示——六类券商模式初现端倪》,2020年4月24日。

海通证券:《兵马已动,粮草先行——证券公司再融资情况专题研究》,2023年1月5日。

中信证券:《把握时代脉搏,加快全球化布局》,2023年6月20日。

平安证券:《股债融资双管齐下,券商多渠道夯实资本实力》,2023年5月30日。

华宝证券:《公募业务转型加速,主动管理稳步提升》,2023年3月28日。

吴奉刚:《证券公司集团化——模式与治理》,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兴业证券:《十大维度透视2022年证券业市场演绎——证券行业2022年报综述》,2023年4月9日。

中金公司:《证券公司的ROE如何提升?》,2023年6月29日。

闻岳春、夏婷:《我国证券系统重要性机构评估探讨》,《西部金融》2016年第6期。

巴曙松、王璟怡、刘晓依、郑铭:《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更高的损失吸收能力》,《中国银行业》2016年第6期。

贾康:《“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认识框架》,《金融经济》2020年第12期。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2020年11月。

邓建平:《新证券法的五大亮点》,《财会月刊》2020年第6期。

王宏宇、刘刊:《证券公司行政备案监管的权责及边界研究》,《金融监管研究》2018年第5期。

孙国茂、李猛:《宏观审慎监管下的证券公司系统重要性评价体系研究》,《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施东辉:《探索构建资本市场的宏观审慎政策》,《清华金融论》2018年第5期。

李东方:《证券监管机构及其监管权的独立性研究——兼论中国证券监管机构的法律变革》,《政法论坛》2017年第35期。

李娜、张括、石桂峰:《中国特色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的溢出效应——基于康美药业的事件研究》,《财经研究》2022年第8期。

曹凤岐:《从审核制到注册制:新证券法的核心与进步》,《金融论坛》2022年第4期。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ESG报告评级标准(2023)》,2023年3月。

普华永道:《A+H股上市公司2021年ESG报告及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信息披露研究》,2023年2月。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专家委员会:《中国企业ESG报告评级标准(2023)》,2023年3月。

财新智库:《2022中国ESG发展白皮书》,2022年12月。

中国建设银行、北京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绿色资本市场绿皮书(2022年度)》,2023年4月。

毕马威:2022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系列《证券行业趋势及战略洞察》,2022年5月。

毕马威:《二零二三年中国证券业调查报告》,2023年8月。

涂艳艳:《我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实证研究》,《考试周刊》2011年第62期。

中国证券业协会编《中国证券市场发展前沿问题研究(2008)》,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

魏成龙:《中国证券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武飞:《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及管理建议》,《中国流通经济》2013年第4期。

吴夕晖:《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与提升》,《中国证券期货》2010年第3期。

尹筑嘉、黄建欢、文凤华:《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评估——基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何学松:《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提升的思考》,《现代商贸工业》2008年第10期。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Reducing the moral hazard posed by systemat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Basel,Switzerland: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2010.

Moore,K.,Zhou C.,“Identifying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size and other determinants,”2012.

Mishkin,F.S.,“How big a problem is too big to fail?A review of Gary Stern and Ron Feldman’s too big to fail:the hazards of bank bailouts,”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2006,44(4).

Zhou,C.,“Are banks too big to fail?Measuring systemic importance of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srn Electronic Journal,2010,6(10).

Baquero,J.D.V.,Santolino,M.,“Too big to fail?An analysis of the Colombian banking system through compositional data,” University of Barcelona,Research Institute of Applied Economics,2021.

Gros,D.,“Too interconnected to fail= too big to fail:What’s in a leverage ratio?”,CEPS Commentary,2010,1(28).

BCBS,“Global systemically important banks: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the additional loss absorbency requirement,” Basel: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2011.

Guo,W.,“Assessment of the systematic importance of Chinese listed banks:Indicator approach based positive analysis,” Modern Economic Science,2013,35(2).

Chen,C.,Zhan,Y.,Yi,C.,Li,X.,& Wu,Y.J.,“Psychic distance and outwar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firm heterogeneity,” Management Decision,2020,58(7).

Acharya,V.V.,Pedersen,L.H.,Philippon,T.,& Richardson,M.,“Measuring systemic risk,”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30(1).

Fan,X.,Wang,D.,& Fang,Y.,“Measuring and supervising sinancial instituites’ marginal contribution to systemic risk in China:A research based on MES and leverage,” Nankai Economic Studies,2011,4(1).

Brownlees,C.,& Engle,R.F.,“SRISK:A conditional capital shortfall measure of systemic risk,” The 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2017,30(1).

Liang,Q.,Li,Z.,& Hao,X.,“The identification and regulation of 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s in China,” Journal of Financial Research,2013,9(1).

Aldasoro,I.,Gatti,D.D.,Faia,E.,“Bank networks:Contagion,systemic risk and prudential policy,”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2017,142(10).

Jamil,S.,Yukongdi,V.,“Information systems workforce and innovative work behavior:The role of participatory management,affective trust and guanxi t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Semantic Web and Information Systems,2020,16(1).

Gai,P.,Haldane,A.,& Kapadia,S.,“Complexity,concentration and contagion,”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01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