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72

远去的森林——一个西南县域生态变迁的社会学阐释图书

Disappearing Forest: The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a County of Southwest China

SSAPID:101-2777-8226-86
ISBN:978-7-5201-3124-7
DOI:
ISSN:

[内容简介] 生态危机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南县域60余年的生态变迁为案例,通过对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为生态危机的治理建言献策。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加剧与现代性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权力、现代科技和市场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非预期后果。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同时积极吸收民间传统的生态智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耿言虎
编 辑:吴丹;白云;朱子晔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后记

 附录B 访谈提纲

 附录A 重要访谈人物一览表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缘起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视角与篇章结构

   一 研究视角

    1.生态变迁的社会机制

    2.地方传统与生态的关联

    3.地方生态变迁史研究

   二 篇章结构

  第三节 文献综述与理论视角

   一 地方传统与生态保护的相关研究

    (一)传统生态知识

    (二)资源管理与地方社会制度

    (三)世界观与信仰体系

   二 现代性与生态危机的相关研究

    (一)市场经济与环境危机

    (二)现代国家与生态危机

    (三)价值系统与生态危机

  第四节 研究方法

   一 田野调查

    1.参与观察法

    2.深度访谈法与半结构访谈法

    3.文献法

   二 材料分析逻辑

 第二章 南芒县概况及其生态变迁

  第一节 南芒县基本情况

   一 地理与气候

    (一)“边地”南芒

    (二)地形与河流

    (三)气候与植被

     1.气候

     2.植被

   二 人口、民族与传统

    (一)人口变化情况

    (二)主要少数民族及其特点

     1.傣族

     2.拉祜族

     3.佤族

    (三)土司制度下的基层自治

   三 经济发展阶段及特征

  第二节 南芒县的生态变迁

   一 20世纪50年代前的森林、河流与动物

   二 人民公社时期的森林破坏

   三 “包产到户”后的生态变化与后果

    (一)水资源锐减

    (二)水土流失

    (三)农业面源污染

 第三章 资源管理科层化:森林管理制度演变的生态影响

  第一节 森林资源管理的地方传统

   一 森林的地方产权和分类

    (一)森林的地方产权界定

     1.头人(土司、地主)占有

     2.村寨占有

     3.竜山

     4.坟山

     5.无主林、荒山

    (二)森林类型与功能划分

   二 森林的地方管理制度

    1.制度的多维嵌入

    2.地方首领

    3.社会纽带与村民参与性

   三 宗教、信仰与禁忌

   四 “公地悲剧”的本质

  第二节 地方传统遭受破坏与森林砍伐现象

   一 森林生态演变

   二 森林生态演变的双重逻辑

   三 动荡年代的精神慰藉

  第三节 森林产权制度变迁及其生态后果

   一 我国林业产权制度的演变

   二 南芒县森林产权制度及其变迁

    (一)森林确权

    (二)林业“三定”与“两山一地”

     1.自留山

     2.责任山

     3.集体承包代管国有林

     4.承包和固定轮歇地

    (三)林业产权制度改革

   三 林业产权制度变迁的生态后果

    (一)产权制度不稳定与森林砍伐

    (二)国家产权界定与地方习惯产权的冲突

    (三)“私地”悲剧

  第四节 现代森林科层管理制度及其缺陷

   一 科层管理制度与机构建设

    (一)科层化的林业管理制度

    (二)科层机构建设

   二 科层管理制度和机构的缺陷

    (一)“自上而下”的森林管理制度

    (二)管理人员缺乏地方知识

    (三)管理机构执法力量不足

    (四)管理机构的利益化取向

 第四章 农耕知识外来化:农业生产变革的生态后果

  第一节 传统地方知识与农业生产

   一 刀耕火种农业及其运作

    (一)文献中的刀耕火种

    (二)刀耕火种农业的运作与类型

     1.设想有一片较为茂盛的原始森林或者次生森林,村民居住于森林附近

     2.砍树与放火

     3.种植与收割

     4.休耕与植被恢复

    (三)刀耕火种农业品种与农事活动

    (四)刀耕火种与地方社会

   二 刀耕火种与狩猎、采集、放牧

    (一)刀耕火种农业的产量

    (二)狩猎

    (三)采集

    (四)放牧

   三 刀耕火种与生态

    (一)刀耕火种中的生态知识

     1.对森林进行分类与利用

     2.土地的轮歇周期及其控制

     3.树木保护与植树造林

     4.放火管理制度

     5.撂荒地及土地保护

    (二)利用与保护的平衡

  第二节 汉区农耕知识与农业生产

   一 汉区农耕知识内核

    (一)重视耕地面积

    (二)集约型农业

    (三)重粮食轻林牧

   二 政府的农业改造

    (一)农业改造的驱动因素

     1.内外部压力

     2.刀耕火种农业的低效

    (二)农业“革命”

     1.扩大耕地面积

     2.固定耕地

     3.改进农业技术

   三 汉区农耕知识的生态影响

  第三节 现代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

   一 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及其效果

    1.第一阶段,1949年以前,人畜粪便的低效利用阶段

    2.第二阶段,人民公社时期,人畜粪便的大规模利用和推广阶段

    3.第三阶段,“包产到户”以后,化肥使用逐渐普遍,农家肥使用逐渐减少

   二 现代科学与生态变迁

   三 化学农业的生态影响

    (一)化学农业的生态后果

    (二)生态破坏的原因

 第五章 自然过度资本化:经济林产业及其生态代价

  第一节 政府与经济林产业发展

   一 经济林产业总体概况

   二 地方政府与经济林产业开发

    (一)发展规划和动员

    (二)橡胶开发的组织方式

    (三)组织胶农队伍

    (四)资金与技术

   三 地方政府林业开发的深层动力

  第二节 资本下乡与“政经一体化”格局

   一 林地流转与“三光”经营

    (一)“炒林”的驱动因素

    (二)“炒林”的老板们

     1.承包林地

     2.承包耕地

     3.经济林木买卖

     4.与村民合作种植

    (三)经济林的“三光”经营

   二 “政经一体化”格局与桉树种植

    1.种植桉树对当地农业用水的影响

    2.种植桉树对村民生计的影响

  第三节 资本逻辑与农民生计

   一 金钱的拜物教

   二 剧烈的生计转型

    1.自给自足

    2.封闭性

    3.温饱目标

  第四节 从生活世界到自然资源

   一 自然异化及其机制

    (一)自然异化机制

     1.现代科学与自然“祛魅化”

     2.现代国家与自然资源化

     3.市场与自然资本化

    (二)森林的异化

     1.从功能上说,森林的多功能转化为单一功能

     2.从意义上说,森林的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逐渐消失

     3.从价值上说,人类对森林的关注从使用价值转移到交换价值

   二 “造林”的生态问题

    (一)物种单一化

    (二)农业面源污染

 第六章 生态危机的治理

  第一节 生态代价与社会压力

   一 发展的生态代价

    (一)对生活的影响

    (二)对生产的影响

    (三)加剧社会脆弱性

   二 持续的社会压力

  第二节 生态应对措施

   一 政府的生态危机应对

    (一)饮水危机的应对

     1.延长取水距离

     2.水库取水

     3.新建坝塘与水窖

     4.村寨搬迁

    (二)退耕还林与绿色长廊建设

     1.退耕还林

     2.南双河绿色长廊建设

   二 市场驱动的产业转型

    (一)生态茶园改造的实施

    (二)生态茶园建设的困境

     1.经济激励困境

     2.质量监管困境

     3.产品信任困境

   三 地方社会的生态自救

   四 生态危机应对的困境与机遇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论:现代性与生态危机

   一 资源管理科层化与生态变迁

   二 农耕知识外来化与生态变迁

   三 自然过度资本化与生态变迁

    1.政府

    2.企业

    3.农民

  第二节 生态视野中传统与现代的张力

 序

生态危机是人类当下面临的最严重的困境。本书以一个中国西南县域60余年的生态变迀为案例,通过对田野资料和文献资料的分析与梳理,从社会学的视角探讨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为生态危机的治理建言献策。农村生态问题的产生及加剧与现代性因素密切相关,国家权力、现代科技和市场体系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生态恶化的非预期后果。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对现代性进行深刻反思,同时积极吸收民间传统的生态智慧。

[1]Agrawal,A. 1996.“The Community vs.the Market and the State:Forest Use in Uttarakhand in the Indian Himalaya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9(1):1-15.

[2]Bala,A.and Joseph,G.G. 2007.“Indigenous Knowledge and Western Science:the Possibility of Dialogue.” Raceand class49(1):39-61.

[3]Berkes,F.,Colding,J.,and Folke,C. 2000,“Rediscovery of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as Adaptive Management.” Ecological Applications 10(5):1251-1262.

[4]Borras Jr,S.M.,Franco,J.C.,Gómez,S.,Kay,C.and Spoor,M. 2012. “Land Grabbing in Lati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 Journal of Peasant Studies39(3-4):845-872.

[5]Boserup,E. 2005.The Conditions of Agricultural Growth:The Economics of Agrarian Change under Population Pressure. Chicago:Transaction Publishers.

[6]Brown,B.J.,Hanson,M.E.,Liverman,D.M. ,and al.,1987.“Global Sustainability:Toward Definition.”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11(6):713-719.

[7]Brown,D.and Schreckenberg,K. 1998.Shifting Cultivators as Agents of Deforestation:Assessing the Evidence. London,UK:Overseas Development Institute.

[8]Callon,M. 1998. Laws of the Markets. Oxford,UK:Blackwell Publishers.

[9]Catton Jr,William R.and Dunlap,R.E. 1978.“Environmental Sociology:A New Paradigm.” The American Sociologist13(1):41-49.

[10]Cleaver,F. 2002.“Reinventing Institutions:Bricolage and the Social Embeddedness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Europea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Research14(2):11-30.

[11]Colding,J.and Folke,C. 2000.Social Taboos:“Invisible”Systems of 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and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1(2):584-600 .

[12]Conklin,H.C. 1957.Hanunoo Agriculture:A Report on an Integral System of Shifting Cultivation in the Philippines. United Nations:Rome.

[13]Coronil,F. 2001.“Smelling Like a Market.”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06(1):119.

[14]Croll,E. .1993.“The Negotiation of Knowledge and Ignorance in China's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Mark Hobart(eds).An Anthropologicalcritique of Development,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15]Decher,J. 1997.“Conservation,Small Mammals,and the Future of Sacred Groves in West Africa.” Biodiversityand Conservation6(7):1007-1026.

[16]Delang,C.O. 2006.“Indigenous Systems of Forest Classification:Understanding Land Use Patterns and the Role of NTFPs in Shifting Cultivators' Subsistence Economies.”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37(4):470-486.

[17]Drucker,P. 2011.The Age of Discontinuity:Guidelines to our Changing Society.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s.

[18]Escobar,A. 1999.“After Nature:Steps to an Antiessentialist Political Eecology.” Current Anthropology40(1):1-30.

[19]Foster,J.B. 1999.“Marx's Theory of Metabolic Rift:Classical Foundations for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05(2):366-405.

[20]Foster,J.B.,Clark,B.and York,R. 2010.The Ecological Rift:Capitalism's War on the Earth,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

[21]Foster,J.B.,Holleman H. 2012.“Weber and the Environment:Classical Foundations for a Postexemptionalist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17(6):1625-1673.

[22]Fox,J. 2000.“How Blaming ‘Slash and Burn'Farmers is Deforesting Mainland Southeast Asia.” Asia Pacific Issues47:1-8.

[23]Guha,R. 1990.The Unquiet Woods:Ecological Change and Peasant Resistance In the Himalaya,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4]Hardin,G. 1968.“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Science162(3859):1243-1248.

[25]Hardin,G. 1994.“The Tragedy of the Unmanaged Commons.” Trends in Ecologyand Evolution9(5):199.

[26]Hobart,M. 1993,An Anthropological Critique of Development:The Growth of Ignorance. Routledge.

[27]Huntington,H.P. 2000.“Using 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in Science: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0(5):1270-1274.

[28]Katon,B.,Knox,A.and Meinzen-Dick,R. 2001.“Collective Action,Property Rights,and Devolu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Policy Brief(2):2-40.

[29]Klooster,D. 2000.“Institutional Choice,Community,and Struggle:A Case Study of Forest Co-management in Mexico.” World Development28(1):1-20.

[30]Klooster,D. 2002.“Toward Adaptive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Integrating Local Forest Knowledge with Scientific Forestry.” Economic Geography78(1):43–70.

[31]Leiss,W. 1994.Domination of Nature.Montreal:McGill-Queen's Press-MQUP. Liu,D.2001. “Tenure and Management of Non-State Forests in China Since 1950:A Historical Review”,Environmental History6(2):239-263.

[32]Liu,D.and D.Edmunds. 2013.“The Promises and Limitations of Devolution and Local Forest Management in China”in Edmunds,David Stuart,and Eva Karoline Wollenberg,(eds).Local Forest Management:The Impacts of Devolution Policies.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33]Longo,S.B.and Clausen R. 2011.“The Tragedy of the Commodity:The Overexploit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Bluefin Tuna Fishery.” Organizationand Environment24(3):312-328.

[34]Mackinson,S. 2001.“Integrating Local and Scientific Knowledge:An Example in Fisheries Science.”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7(4):533-545.

[35]Mol,A.P.J.and Sonnenfeld,D.A. eds.2000.Ecological Modernisation Around the World. Perspectives and Critical Debates,London and Portland:Frank Cass-Co.Ltd.

[36]Molotch,H. 1976.“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Toward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82(2):309-332.

[37]Moore,J.W. 2000.“Environmental Crises and the Metabolic Rift in World-Historical Perspective.” Organizationand Environment13(2):123-157.

[38]Murphy,R. 1994.Rationality And Nature:A Sociological Inquiry Into A Changing Relationship. Boulder:Westview Press.

[39]Ormsby,A.A.and Bhagwat,S.A. 2010.“Sacred Forests of India:A Strong Tradition of Community Based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37(3):320-326.

[40]Pagdee,A.,Yeon-su Kim and P.J.Daugherty. 2006.“What Makes Community Forest Management Successful:A Meta-Study from Community Forests Throughout the World.”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9(1):33-52.

[41]Peluso,N.L. 1996.“Fruit Trees and Family Trees in an Anthropogenic Forest:Ethics of Access,Property Zones,and Environmental Change in Indonesia.”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38(3):510-548.

[42]Rangan,H. 1997.“Property vs.Control:The State and Forest Management in the Indian Himalaya.” Development and Change28(1):71-94 .

[43]Rudel,T.K. 1998.“Is There a Forest Transition? Deforestation,Reforestation,and Development1.” Rural Sociology63(4):533–552.

[44]Rudel,2011.Timmons Roberts,and JoAnn Carmin.“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Environ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7(2):129-150.

[45]Sachs,W. 1992.The Development Dictionary:A Guide to Knowledge as Power. London:Zed Books.

[46]Schnaiberg,A.,Pellow D.and Weinberg A. 2002.“The Treadmill of Production and the Environmental State.” in Mol and Buttel(eds),The Environmental State under Pressure.Greenwtich,CT:JAI Press.

[47]Shapiro,J. 2001.Mao's War Against Nature:Politics and the Environment in Revolutionary China. 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8]Shiva,V. 1991.The Violence of Green Revolution:Third world Agriculture,Ecology and Politics. London:Zed Books.

[49]Somma,M. 2008.Return to the Villages. In Liam Leonard,Paula Kenny(eds),Advances in Ecopolitics,Bingley,West Yorkshire:Emerald Group Publishing Limited.

[50]Spaargaren,G.,A.P.J.Mol and F.H.Buttel,eds.2000.Environment and Global Modernity. New Delhi/Newbury Park/Londres:Sage Publications.

[51]Stave,J. ,et al.2007.“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 of a Riverine Forest in Turkana,Kenya: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nd Management.” 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16(5):1471-1489.

[52]Torigoe,H. 1997.“Toward an Environmental Paradigm with Priority of Social Life.” In S.Nisihira,R.Kojima(eds),Environmental Awarenes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The Cases of China and Thailand,Tokyo:Institute of Developing Economies .

[53]White,L. 1967,“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 Science155(3767):1203-1207.

[54]Xu,JC. 2011.“China's New Forests Aren't as Green as They Seem.” Nature 477(7365):371-371.

[55]Jorgenson,A.K.,Austin K.and Dick,C. 2009.“Ecologically Unequal Exchange and the Resource Consumption/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Paradox:A Panel Study of Less-Developed Countries,1970-2000.”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arative Sociology 50(3-4):263-284.

[56]Weber,M. 1947.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Chicago:Free Press.

[57]Whiteman,G.and Cooper,W.H. 2000.“Ecological Embeddedness.”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43(6):1265-1282

[1]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余逊达、陈旭东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2]爱德华·汤普森:《共有的习惯》,沈汉、王加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3]安东尼·吉登斯、克里斯多弗·皮尔森:《现代性——吉登斯访谈录》,尹宏毅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4]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5]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6]包智明:《环境问题研究的社会学理论——日本学者的研究》,《学海》2010年第2期。

[7]彼得·桑德斯:《资本主义:一项社会审视》,张浩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曹建华、沈彩周:《基于林业政策的商品林经营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研究》,《林业科学》2006年第12期。

[9]陈阿江:《从外源污染到内生污染——太湖流域水环境恶化的社会文化逻辑》,《学海》2007年第1期。

[10]陈阿江:《复合共生农业的探索及其效果》,《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2016年第2期。

[11]陈阿江:《理性的困惑——环境视角中的企业行为判别》,《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4期。

[12]陈阿江:《论人水和谐》,《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3]陈阿江:《水域污染的社会学解释——东村个案研究》,《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1期。

[14]陈阿江、王婧:《游牧的“小农化”及其环境后果》,《学海》2013年第1期。

[15]陈阿江:《文本规范与实践规范的分离——太湖流域工业污染的一个解释框架》,《学海》2008年第4期。

[16]陈阿江、邢一新:《缺水问题及其社会治理——对三种缺水类型的分析》,《学习与探索》2017年第7期。

[17]陈阿江:《制度创新与区域发展》,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0。

[18]陈锋:《祖业权:嵌入乡土社会的地权表达与实践——基于对赣西北宗族性村落的田野考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9]陈吉元、陈家骥、杨勋:《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20]陈家建:《法团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21]陈述唐、赵嫦燕:《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第三只眼睛看杏丁村四十年变迁》,载张开宁、门司和彦、邓启耀主编《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环境与健康变迁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22]陈涛:《产业转型的社会逻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23]陈涛、左茜:《“稻草人化”与“去稻草人化”——中国地方环保部门角色式微及其矫正策略》,《中州学刊》2010年第4期。

[24]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年第4期。

[2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6]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27]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28]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29]邓启耀:《鼓灵》,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30]董文渊:《森林、桉树与云南干旱之关系》,《云南林业》2012年第2期。

[31]杜巍:《思茅民族文化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2]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33]樊宝敏、李淑新、颜国强:《中国近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变迁》,《世界林业研究》2009年第4期。

[34]范长风:《从地方性知识到生态文明——青藏边缘文化与生态的人类学调查》,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5。

[35]范长风、范乃心:《生物多样性的祝福还是诅咒——三江源地区毒杀高原鼠兔的权力话语与藏族生态智慧的调查研究》,《青海民族研究》2012年第4期。

[36]费孝通:《乡土中国 生育制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7]费孝通:《中国的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发展》,载费孝通《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38]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39]富兰克林·H.金:《四千年农夫》,程存旺、石嫣译,北京:东方出版社,2011。

[40]高立士:《傣族“竜林”文化研究》,《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2期。

[41]高立士:《傣族竜林文化研究》,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42]高言弘:《我国重农轻牧的历史演变》,《学术论坛》1980年第1期。

[43]顾岕:《海槎余录》,载(明)邓世龙《国朝典故》卷一百零五,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4]郭家骥:《西双版纳傣族的水文化:传统与变迁——景洪市勐罕镇曼远村案例研究》,《民族研究》2006年第2期。

[45]郭亮:《资本下乡与山林流转:来自湖北S镇的经验》,《社会》2011年第3期。

[46]何丕坤、何俊:《云南集体山林权属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7。

[47]洪大用:《环境社会学:彰显自反性的关怀》,《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12月28日,第20版。

[48]洪大用:《经济增长、环境保护与生态现代化——以环境社会学为视角》,《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第9期。

[49]洪大用:《社会变迁与环境问题——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社会学阐释》,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0]洪大用:《中国环境社会学学科发展的重大议题》,载陈阿江主编《环境社会学是什么——中外学者访谈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

[51]侯学煜:《农林牧业的经济政策和技术政策要符合生态规律》,《农业经济问题》1980年第7期。

[52]郇庆治:《文明转型视野下的环境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53]黄宗智:《改革中的国家体制:经济奇迹和社会危机的同一根源》,《开放时代》2009年第4期。

[54]回俄合作社:《艰苦奋斗改变面貌的山区合作社——记回俄合作社的先进经验》(内部资料),1965。

[55]加里·金、罗伯特·基欧汉、悉尼·维巴:《社会科学中的研究设计》,陈硕译,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56]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57]贾楼仁:《云南省森林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价值评估》,《林业调查规划》2003年第3期。

[58]金观涛:《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59]金山、陈大庆:《人与自然和谐的法则——探析蒙古族古代草原生态保护法》,《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60]卡尔·波兰尼:《巨变:当代政治与经济的起源》,黄树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

[61]凯·米尔顿:《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2]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知识》,杨德睿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3]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李康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64]蓝勇:《西部开发史的反思与“西南”“西北”的战略选择》,《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65]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恽如强、曹一林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5。

[66]李汉勇、李海求:《茶园改造中的群众工作》,《云南日报》2012年9月3日,第9版。

[67]李怀:《捍卫现代性:哈贝马斯的策略》,《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68]李金池:《明代云南屯田》,《中国民族》1984年第8期。

[69]梁隽:《村规民约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贵州台江县台拱镇个案研究》,《林业与社会》2004年第3期。

[70]廖国强:《云南少数民族刀耕火种农业中的生态文化》,《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第2期。

[71]林耀华:《民族学通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72]刘川宇等:《佤族野生食用植物资源的民族植物学研究》,《西部林业科学》2012年第5期。

[73]刘多森:《黄土高原近两千年来土地利用和环境的变迁》,《第四纪研究》2004年第2期。

[74]刘惠兰:《退耕还林:期待重启再出发》,《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3年第8期。

[75]卢勋、李根蟠:《独龙族的刀耕火种农业——附论原始农业的早期阶段及其命名》,《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

[76]罗伯特D·帕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77]罗承强:《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凝心聚力 强力推进圆满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南芒县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内部资料),2008。

[78]罗康隆:《文化适应与文化制衡——基于人类文化生态的思考》,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79]罗之基:《佤族社会历史与文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80]绿色和平组织:《明佳集团APP云南圈地毁林事件调查报告》,http://www.greenpeace.org.cn/app-5/,2004年11月26日。

[81]绿色和平组织:《危机中的云南天然林——云南天然林现状研究调查报告》,http://www.greenpeace.org/china/zh/publications/reports/forests/2013/yn-natural-forests-study/,2013年1月15日。

[82]麻国庆:《草原生态与蒙古族的民间环境知识》,《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第1期。

[83]马德哈夫·加吉尔、拉马钱德拉·古哈:《这片开裂的土地:印度生态史》,滕海键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

[84]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上下册),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85]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86]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10。

[87]马克斯·韦伯:《韦伯作品集(Ⅷ):宗教社会学》,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88]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89]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钱永祥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90]马立博:《虎、米、丝、泥:帝制晚期华南的环境与经济》,王玉茹、关永强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91]马歇尔·萨林斯:《原初丰裕社会》,载马歇尔·萨林斯《石器时代经济学》,张经纬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92]马裕霞:《南芒县生态保护及边境生态屏障建设初探》,《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7年第1期。

[93]勐安林业站:《关于勐安贺水办事处贺莫寨请求划给山地的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88。

[94]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95]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

[96]南芒县环境保护局:《南芒县环境保护局2008年工作总结暨2009年工作思路》(内部资料),2009。

[97]南芒县景高公社委员会:《关于要求解决南芒县景高公社土地被澜沧县东回、拉巴公社的部分小队越界毁林过耕的报告》(内部资料),1981。

[98]南芒县“两山一地”办公室:《南芒县“两山一地”工作总结》(内部资料),1983。

[99]南芒县林改办公室:《关于南芒县林改涉及的几个问题的调研情况报告》(内部资料),2007。

[100]南芒县林业局:《关于南崖乡人民政府征用集体薪炭林地种茶叶的报告》(内部资料),1989。

[101]南芒县林业局:《南芒县林业局关于上报南芒县“十一五”林业工作总结和201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内部资料),2010。

[102]南芒县林业局:《南芒县2013年水源林与南双河绿色长廊建设实施情况》(内部资料),2013。

[103]南芒县林业局:《南芒县森林防火训练总结》(内部资料),1963。

[104]南芒县林业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专家组到我县检查林业双增工作》,http://www.peml.cn/I,2012年3月26日。

[105]南芒县农水科:《南芒自治县人民委员会农水科一九六三年工作总结报告》(内部资料),1963。

[106]南芒县农水科:《1962年南芒林业情况总结报告》(内部资料),1962。

[107]南芒县农水科水工队:《南芒县1962年度农田水利春修工作总结》(内部资料),1962。

[108]南芒县人民委员会农水科:《关于南芒农场滥伐松木的处理意见》(内部资料),1962。

[109]南芒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乱砍滥伐森林的紧急通知〉》(内部资料),1981。

[110]南芒县人民政府:《关于澜沧县东回公社卡扩生产队社员破坏我县景高公社那勒生产队森林的调查报告》(内部资料),1981。

[111]南芒县人民政府:《总结经验,开拓进取——南芒县1980~1986年民营橡胶生产发展总结和奋斗目标》(内部资料),1987。

[112]南芒县生态茶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10~2013年生态茶园建设工作总结》(内部资料),2013。

[113]南芒县水务局:《南芒县东密水库工程简介》(内部资料),2013。

[114]南芒县统计局:《从数字看南芒改革开放30年》(内部资料),2008。

[115]南芒县统计局:《南芒统计历史资料(1949~1988)》(内部资料),1989。

[116]南芒县统计局:《南芒县统计年鉴2011》(内部资料),2012。

[117]南芒县委、南芒县人民政府:《加快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经济问题探索》1985年第6期。

[118]南芒县委调查组:《关于林权的调查情况》(内部资料),1961。

[119]南芒县政府:《南芒县1963~1970年农业生产规划》(内部资料),1965。

[120]南芒县制止毁林开荒、清理盲流人口领导小组:《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意见》(内部资料),1981。

[121]南芒自治县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关于保护山林和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议》(内部资料),1961。

[122]南崖公社:《自力更生 奋发图强 艰苦奋斗 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南崖区大芒竜乡南崖社先进事迹》(内部资料),1964。

[123]南崖合作社:《阿瓦山村面貌新——南崖合作社七年巨变》(内部资料),1965。

[124]南崖乡人民政府:《关于征用南崖乡南崖村贺布社集体用柴林的请示报告》(内部资料),1989。

[125]鸟越皓之:《环境社会学——站在生活者的角度思考》,宋金文译,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126]鸟越皓之、闰美芳:《日本的环境社会学与生活环境主义》,《学海》2011年第3期。

[127]秦光荣:《4年大旱教训深刻痛下决心大干水利——对云南连年干旱问题的回顾与反思》,《云南日报》5月3日,2013年第1版。

[128]桑杰端智:《藏传佛教生态保护思想与实践》,《青海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129]思茅地区科学技术志编纂委员会:《思茅地区科学技术志》,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130]思茅地区土地管理局:《思茅地区土地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131]宋言奇:《社会资本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人文杂志》2010年第1期。

[132]苏国勋:《从韦伯的视角看现代性——苏国勋答问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33]陶传进:《环境治理:以社区为基础》,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34]陶勇:《国家林业局官员披露金光集团“圈地毁林”真相》,http://www.yn.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1/26/content_3632401.htm,2005年1月26日。

[135]田继周、罗之基:《西盟佤族社会形态》,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0。

[136]童绍玉、陈永森:《云南坝子研究》,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137]汪伟、刘燕:《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成因及对策探析》,《中国卫生法制》2012年第6期。

[138]王建革:《游牧方式与草原生态——传统时代呼盟草原的冬营地》,《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年第2期。

[139]王婧:《牧区的抉择》,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140]王敬骝:《佤族木鼓考》,《民族艺术研究》1990年第3期。

[141]王静怡、郑育杰、张路延:《浙商斥巨资炒林:有识之士把它当成二十年前的房地产》,http://finance.ifeng.com/news/industry/20120426/6382960.shtml,2012年4月26日。

[142]王娟:《化边之困:20世纪上半期川边康区的政治、社会与族群》,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143]王晓毅:《建设公平的节约型社会》,《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

[144]王晓毅:《沦为附庸的乡村与环境恶化》,《学海》2010年第2期。

[145]王钟:《普洱市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效益分析》,《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4年第1期。

[146]温远光、刘世荣:《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类型降水截留规律的数量分析》,《林业科学》1995年第4期。

[147]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何博闻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

[148]吴晗、费孝通等撰:《皇权与绅权》,上海:观察社,1949。

[149]伍绍云等:《云南澜沧县陆稻品种资源多样性和原生境保护》,《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2000年第4期。

[150]武广云:《普洱市化肥施用现状及对策》,《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6期。

[151]西美尔:《货币哲学》,陈戎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152]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局:《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林业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8。

[153]向郢:《亚洲最大纸浆公司圈地始末》,《南方周末》2005年12月16日。

[154]徐宝强、汪晖:《发展的幻象》,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155]徐晓光:《清水江流域传统林业规则的生态人类学解读》,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4。

[156]许建初:《从社区林业的观点探讨西双版纳刀耕火种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化》,《生态学杂志》2000年第6期。

[157]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关于内蒙古S旗生态移民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158]荀丽丽:《“失序”的自然:一个草原社区的生态、权力与道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59]荀丽丽:《与“不确定性”共存:草原牧民的本土生态知识》,《学海》2011年第3期。

[160]岩佐茂:《环境的思想:环境保护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处》,韩立新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161]阎莉:《傣族“竜林”文化探析》,《贵州民族研究》2010年第6期。

[162]阎万英、尹英华:《中国农业发展史》,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163]杨立雄、杨月洁:《生活世界殖民化、话语商谈与福利国家的未来——兼论哈贝马斯与马歇尔、罗尔斯的区别》,《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164]杨善华、苏红:《从“代理型政权经营者”到“谋利型政权经营者”——向市场经济转型背景下的乡镇政权》,《社会学研究》2002年第1期。

[165]杨庭硕:《地方性知识的扭曲、缺失和复原——以中国西南地区的三个少数民族为例》,《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166]杨庭硕、杨曾辉:《论中国土司制度与西方殖民活动的区别》,《贵州民族研究》2014年第3期。

[167]杨祥银:《试论口述史学的功用和困难》,《史学理论研究》2000年第3期。

[168]杨毓才:《云南各民族经济发展史》,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169]杨筑慧:《橡胶种植与西双版纳傣族社会文化的变迁——以景洪市勐罕镇为例》,《民族研究》2010年第5期。

[170]伊懋可:《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梅雪芹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4。

[171]尹仑、唐立、郑静:《中国云南孟连傣文古籍编目》,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

[172]尹明德:《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及善后意见》(1931年),载马玉华《中国边疆研究文库·西南边疆卷四[云南勘界筹边记(五种)·非常时期之云南边疆、滇缅界务北段调查报告]》,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13。

[173]尹绍亭、耿言虎:《生态人类学的本土开拓:刀耕火种研究三十年回眸——尹绍亭教授访谈录》,《鄱阳湖学刊》2016年第1期。

[174]尹绍亭:《人与森林——生态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175]尹绍亭:《试论当代的刀耕火种——兼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考古》1990年第1期。

[176]尹绍亭:《远去的山火——人类学视野中的刀耕火种》,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

[177]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耿建新、宋兴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178]云南省编辑组、《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丛刊》修订编辑委员会:《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一)》,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179]云南省林权工作组:《关于南芒县林权的调查情况及会议处理意见的报告》(内部资料),1962。

[180]云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森林树木与少数民族》,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

[181]云南省林业厅:《云南省南芒县实施中低产林改造加快林产业发展》,http://www.forestry.gov.cn/portal/main/s/102/content-219039.html,2010年1月5日。

[182]曾贤刚、唐宽昊、卢熠蕾:《“围栏效应”:产权分割与草原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第2期。

[183]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84]詹姆斯·C.斯科特:《国家的视角:那些试图改善人类状况的项目是如何失败的》,王晓毅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185]张成:《云南森林覆盖率超50% 居全国第二》,http://yn.yunnan.cn/html/2016-11/17/content_4620551.htm,2016年11月17日。

[186]张静:《基层政权:乡村制度诸问题》,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87]张乐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188]张晓松、李根:《拉祜族神话史诗〈牡帕密帕〉的文化特点》,《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189]张玉林:《流动与瓦解:中国农村的演变及其动力》,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90]张玉林:《农村环境:系统性伤害与碎片化治理》,《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6年第2期。

[191]张玉林:《政经一体化开发机制与中国农村的环境冲突》,《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5期。

[192]章克家、王小明:《四川藏族地区藏传佛教与野生动物保护的关系初探》,《生物多样性》2000年第3期。

[193]召罕嫩:《娜允傣王秘史》,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4。

[194]赵富荣:《中国佤族文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

[195]赵晶:《环境法律制度变迁中的佤族刀耕火种习惯——以森林与土地制度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中国政法大学,2009。据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http://kns.cnki.net/kns/brief/result.aspx?dbprefix=CDMD。

[196]赵世林、伍琼华:《傣族文化志》,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

[197]中冈成文:《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王屏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198]中共南芒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南芒历史·第1卷,1945~1978年》(内部资料),2010。

[199]中共南芒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南芒县历史大事记》(内部资料),2002。

[200]中共南芒县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南芒县历史资料汇编(第二辑)》(内部资料),2008。

[201]中共南芒县委、县政府:《中共南芒县委、县政府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的意见》(内部资料),1981。

[202]中共思茅地委:《关于划定社员自留山、承包集体责任山、固定农用轮歇地的试行规定》(内部资料),1983。

[20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云南民族调查组、云南省民族研究所:《云南省拉祜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拉祜族调查材料之一)》,昆明:云南省民族研究所,1963。

[204]中国农业科学院南京农学院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中国农学史(上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0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芒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委员会:《南芒文史资料(第三辑)》(内部资料),2004。

[20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南芒县委员会:《南芒文史资料(第八辑)》(内部资料),2009。

[207]周飞舟:《锦标赛体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208]周利敏:《社会脆弱性:灾害社会学研究的新范式》,《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209]周琼:《环境史视野下中国西南大旱成因刍论——基于云南本土研究者视角的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5期。

[210]周新文、陶联明:《基诺族不是“游耕”“游居”民族》,《民族研究》1997年第4期。

[211]朱冬亮:《村庄社区产权实践与重构:关于集体林权纠纷的一个分析框架》,《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1期。

[212]朱晓阳、谭颖:《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4期。

[213]庄孔韶:《可以找到第三种生活方式吗?——关于中国四种生计类型的自然保护与文化生存》,《社会科学》2006年第7期。

[214]邹华斌:《毛泽东与“以粮为纲”方针的提出及其作用》,《党史研究与教学》2010年第6期。

[215]左停、苟天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资源管理(CBNRM)的国际进展研究综述》,《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