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7

清代地域学派《论语》诠释研究图书

A Study of Regional School Annotation about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in the Qing Dynasty

SSAPID:101-2763-8219-32
ISBN:978-7-5201-3631-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放眼清代学术版图,在经学与地域学派的互动关联中,从细读《论语》诠释文本出发,注重地域学派形成发展及相互影响变异的比较观照,深入辨析不同地域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度审视清代《论语》诠释的种种形态和复杂问题,清晰勾勒清代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浙东学派、岭南学派、湖湘学派《论语》诠释的鲜明个性和治经风格。本书呈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观点、新形态,对拓展经学研究领域有所裨益,为传统经学的现代转型提供参照。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优势丛书
作 者: 柳宏 宋展云
编 辑:孙燕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2 中国哲学

 扬州大学“优势丛书”编辑委员会

 后记

 文前辅文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现状

   1.古代《论语》诠释进程概述

   2.《论语》诠释研究概述

  三 切入视角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论语》诠释地域分布与学派归属

  一 注家及著述概述

   (一)前期:顺治-雍正(1644~1735)

   (二)中期:乾隆-嘉庆(1736~1820)

   (三)后期:道光-宣统(1821~1911)

  二 学派划分依据

   (一)清代汉学学派划分之学术史回顾

   (二)地域学派划分之依据

   (三)地域学派研究之意义

  三 学派归属

   (一)吴派《论语》诠释

    1.吴派简介

    2.吴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二)皖派《论语》诠释

    1.皖派简介

    2.皖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三)扬州学派《论语》诠释

    1.扬州学派简介

    2.扬州学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四)常州学派《论语》诠释

    1.常州学派简介

    2.常州学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五)浙东学派《论语》诠释

    1.浙东学派简介

    2.浙东学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六)岭南学派《论语》诠释

    1.岭南学派简介

    2.岭南学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七)湖湘学派《论语》诠释

    1.湖湘学派简介

    2.湖湘学派《论语》诠释代表人物

 第二章 吴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博古崇汉

  二 考定文字

  三 辑佚嚆矢

  小结

 第三章 皖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精于名物

  二 崇尚古注

  三 权衡汉宋

  小结

 第四章 扬州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风景独特

  二 证实运虚

  三 精深邃密

  四 兼采贯通

  小结

 第五章 常州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学派界定

  二 转型今文

  三 博大会通

  四 文本拓展

  小结

 第六章 浙东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会通不拘

  二 经史兼治

  三 以礼为本

  四 温故知新

  小结

 第七章 岭南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融合汉宋

  二 平心求是

  三 开新改制

  小结

 第八章 湖湘学派《论语》诠释特点论

  一 崇尚公羊

  二 独立根性

  三 经世致用

  小结

 总论

  一 清初地域学派《论语》诠释与文化诘难

  二 乾嘉时期地域学派《论语》诠释与经世风潮的关联

  三 晚清地域学派《论语》诠释与制度反思

  四 启示

 总序

本书放眼清代学术版图,在经学与地域学派的互动关联中,从细读《论语》诠释文本出发,注重地域学派形成发展及相互影响变异的比较观照,深人辨析不同地域学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深度审视清代《论语》诠释的种种形态和复杂问题,清晰勾勒清代吴派、皖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浙东学派、岭南学派、湖湘学派《论语》诠释的鲜明个性和治经风格。本书呈现有别于传统研究的新观点、新形态,对拓展经学研究领域有所裨益,为传统经学的现代转型提供参照。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1959。

《二十五史补编》,中华书局,1955。

《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续修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四库全书总目》,中华书局,1965。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华书局,1993。

《四部要籍注疏丛刊·论语》,中华书局,1998。

《丛书集成续编》,上海书店,1995。

《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清儒传略》,商务印书馆,1990。

《清儒学案》,中国书店,2012。

严灵峰:《无求备斋论语集成》,台湾艺文印书馆,1966。

皮锡瑞:《经学通论》,中华书局,1954。

朱彝尊:《经义考》,中华书局,1998。

江藩:《国朝汉学师承记》,中华书局,1983。

张舜徽:《清代扬州学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

张舜徽:《清儒学记》,齐鲁书社,1991。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6。

章太炎:《国学讲演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东方出版社,1996。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钱穆:《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商务印书馆,2001。

钱穆:《国学概论》,商务印书馆,1997。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97。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

蒋伯潜、蒋祖怡:《经与经学》,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

黄寿祺:《群经要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中国经学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1。

朱维铮:《中国经学史十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吕思勉:《经子解题》,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李学勤:《十三经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刘宗贤、谢祥皓:《中国儒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张立文:《儒学精华》,北京出版社,1996。

崔大华:《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1。

李申:《中国儒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张岂之:《中国儒学思想史》,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

李泽厚:《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人民出版社,1979。

余英时:《现代儒学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余英时:《论戴震与章学诚》,三联书店,2000。

吴雁南:《清代经学史通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

刘仲华:《清代诸子学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陈祖武:《清儒学术拾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

钱仪吉:《清碑传合集》,上海书店影印出版,1988。

麦仲贵:《明清儒学家著述生卒年表》,台湾学生书局,1977。

汤志钧:《近代经学与政治》,中华书局,2000。

田汉云:《中国近代经学史》,三秦出版社,1996。

沈玉成、刘宁:《春秋左传学史稿》,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

洪湛侯:《诗经学史》,中华书局,2002。

蒋秋华:《乾嘉学者的治经方法》,台北中研院文哲所筹备处,2000。

朱维铮:《求索真文明——晚清学术史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李宗桂:《戴震与中国文化》,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张立文:《正学与开新——王船山哲学思想》,人民出版社,2001。

张昭军:《儒学近代之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陈登原:《颜习斋哲学思想述》,东方出版中心,1989。

苗润田:《解构与传承——孔子、儒学及其现代价值研究》,齐鲁书社,2002。

洪汉鼎:《诠释学——它的历史和当代发展》,人民出版社,2001。

单承彬:《论语源流考述》,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刘建臻:《清代扬州学派经学研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台湾学生书局,1988。

胡楚生:《清代学术史研究续编》,台湾学生书局,1994。

彭林:《经学研究论文集》,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陈祖武:《清初学术思辨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张寿安:《以礼代理——凌廷堪与清中叶儒学思想的转变》,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张丽珠:《清代义理学新貌》,里仁书局,1999。

侯外庐:《中国近代哲学史》,人民出版社,1978。

萧一山:《清代通史》,中华书局,1985。

成中英:《从中西互释中挺立——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新定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杨念群:《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三大知识群体互动的比较研究》,三联书店,1997。

〔法〕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马月译,三联书店,1998。

〔法〕埃德加·莫兰:《方法:思想观念》,秦海鹰译,北京大学出版,2002。

〔法〕托多罗夫:《巴赫金、对话理论及其他》,蒋子华、张萍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

〔意〕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王宇根译,三联书店,1997。

〔德〕加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德〕海德格尔:《存在和时间》,陈嘉映、王庆节合译,三联书店,1987。

〔德〕罗伯特·尧斯:《审美经验与文学解释学》,顾建光、顾静字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日〕本田成之:《中国经学史》,孙人、良工译,上海书店,2001。

〔美〕艾尔曼:《经学、政治与宗族》,赵刚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戴逸:《吴、皖、扬、浙——清代考据学的四大学派》,《人民政协报》1999年9月29日。

王俊义:《庄存与复兴今文经学起因与和坤对立说辨析》,《清史研究》2007年第1期。

王俊义:《论乾嘉扬州学派的特色》,《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0年第1期。

黄爱平:《清代汉学流派的历史考察及其评析》,《中国文化研究》2008年第3期。

黄爱平:《清代汉学的发展阶段与流派演变》,《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第1期。

暴鸿昌:《乾嘉考据学流派辨析》,《史学集刊》1992年第3期。

路新生:《排拒佛释:乾嘉考据学风形成的一个新视角》,《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2期。

朱维铮:《清学史:学者与思想家》,《光明日报》1999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