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2

流动与定居——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图书

Flowing and City-dwellment: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Adaptability of the Farmer Workers

SSAPID:101-2718-1982-05
ISBN:978-7-5097-279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合肥市为调查地点,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定居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定居过程中的适应问题。调查显示:农民工理性地选择走进城市,在流动过程中,他们受到城市制度的限制与排斥,但是他们策略地适应城市社会,主动地寻找与城市社会之间的有机契合。作者提出定居农民工的有限共生型适应形态,指出这是目前定居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主要形态,同时认为这种“有限性”会随着他们进一步与城市社会相融而渐趋降低。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罗遐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Preface

 后记

 第一章 引论

  一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二 有限共生型适应理论分析框架

   (一)研究对象

   (二)主要概念

    1.定居农民工

    2.城市适应及其相关概念

    3.有限共生型适应

   (三)有限共生型适应的理论分析框架

  三 研究假设与概念操作化

   (一)关于定居的研究假设

   (二)关于城市适应影响因素的假设

    1.城市户籍制度假设

    2.劳动力市场地位假设

    3.个体城市经历假设

  四 研究方法

   (一)调研地点

   (二)资料收集与分析方法

   (三)样本获得及其基本情况

  五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

 第二章 人口迁移与移民适应理论及研究

  一 人口迁移理论及研究

   (一)经济学的人口迁移动因理论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三)舒尔茨(Schultz T.W.)的人力资本理论

   (四)迁移网络理论

   (五)评价与思考

  二 国外移民适应理论及研究

   (一)适应的概念与测量

   (二)关于适应类型的研究

    1.同化型适应

    2.多元化适应形态

   (三)移民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经验研究

    1.结构性影响因素

    2.个体影响因素

   (四)评价与思考

  三 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

   (一)农民工的研究视角与适应模式

   (二)关于农民工城市适应研究内容

    1.适应内容的研究

    2.社会适应性/程度的研究

    3.城市适应阶段的研究

    4.适应影响因素的研究

   (三)评价

  四 小结与启示

 第三章 结构下的策略选择:流动经历中的适应过程

  一 进城:结构下的理性选择

   (一)定居农民工与非定居农民工初次流动的比较分析

    1.初次流动年龄比较

    2.初次流动距今时间比较

    3.初次进城打工的原因、目的比较

    4.初次外出就业情况比较

   (二)农民进城的成因分析

    1.结构性的成因:机遇与推力

    2.个体的成因:主体的理性选择

  二 不断调整的适应策略:流动经历中的适应过程

   (一)定居农民工流动经历特征

   (二)结构限制下的策略适应过程

    1.“人往高处走”:流动中的经济适应策略

    2.“喜新厌旧”与“喜新不厌旧”:流动中的社会交往策略

    3.从浅表的模仿到心理的调适:文化适应策略

  三 小结

 第四章 城市适应中的资本积累:农民工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变量的测量与描述性分析

  二 影响农民工定居的资本积累因素分析

   (一)控制变量和城市社会资本积累对农民工定居的影响分析

   (二)城市人力资本积累与农民工定居

   (三)经济资本积累与农民工定居选择

   (四)影响定居的综合模型分析

  三 解释与讨论

   (一)农民工资本积累的重要作用

    1.扩大城市社会资本交往的重要作用

    2.积累人力资本的重要作用

    3.收入的重要影响作用

   (二)进城生活目标影响农民工的定居选择

   (三)个人与家庭特征影响农民工定居选择

   (四)流出地的推拉因素对定居选择具有影响作用

   (五)住房制度的利用与绕行

 第五章 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一 定居农民工的经济适应情况

   (一)收入情况

   (二)自评经济地位

  二 定居农民工的社会适应情况

   (一)劳动方式

   (二)闲暇与消费

   (三)社会交往情况

   (四)社会参与情况

  三 定居农民工的文化适应情况

   (一)语言使用情况

   (二)心理距离和乡土情感

   (三)在移居地的“生根”感

   (四)身份认同情况

   (五)教育观念

  四 不同类型农民工总体满意度的差异比较

  五 小结

 第六章 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变量的测量

   (一)因变量的简化测量

   (二)自变量与控制变量的测量与描述

  二 影响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性的各因素分析

  三 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一)定居农民工各面向城市适应性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二)各类农民工总体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比较分析

  四 解释与讨论

   (一)户籍制度作用的衰弱

   (二)劳动力市场地位的影响

   (三)个体城市经历的影响

   (四)家乡联系的“牵绊”作用

  五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讨论

  一 有限共生:定居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形态

  二 由流动到定居的路径选择

  三 相关问题的进一步讨论

   (一)二元劳动力市场的解构、重构与再解构问题

   (二)定居农民工进一步实现与城市社会共生的问题

  四 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局限

 附录B 访谈对象一览表

 前言

 附录A 城乡迁移者*的城市适应与定居情况调查问卷

本书以合肥市为调查地点,采用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资料,系统地分析了定居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城市定居过程中的适应问题。调查显示:农民工理性地选择走进城市,在流动过程中,他们受到城市制度的限制与排斥,但是他们策略地适应城市社会,主动地寻找与城市社会之间的有机契合。作者提出定居农民工的有限共生型适应形态,指出这是目前定居农民工适应城市的主要形态,同时认为这种“有限性”会随着他们进一步与城市社会相融而渐趋降低。

〔美〕阿历克斯·英克尔斯:《人的现代化素质探索》,曹中德等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1983]。

〔美〕阿列克斯·英克尔斯,戴维·H.史密斯:《从传统人到现代人》,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安中轩:《从城乡一体化看“农民工市民化”》,《天府新论》2004年第1期。

R.巴比,D.伯恩:《社会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北京大学“社会分化”课题组:《从城乡分化的新格局看中国社会结构性变迁》,《社会学研究》1991年第2期。

边燕杰、涂肇庆、苏耀昌编《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边燕杰、李路路、蔡禾:《社会调查方法与技术:中国实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美〕彼得·布劳:《不平等与异质性》,王春光、谢圣赞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陈吉元等编著《中国农村社会经济变迁1949~1989》,山西经济出版社,1993。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蔡昉:《劳动力迁移的两个过程及其制度障碍》,《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蔡昉编《中国人口流动方式与途径(1990~1999)》,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蔡昉、都阳:《迁移的双重动因及其政策含义》,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 2007年第6期。

曹子玮:《农民工的再建构社会网与网内资源流向》,《社会学研究》2003年第3期。

陈冠中:《城市九章》,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

陈倩:《怀旧与身份认同:原居民与香港人》,载吴天泰主编《族群与社会》,台北: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

崔传义:《农民进城就业与市民化的制度创新》,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崔传义:《适应农民工进城 调整城乡关系——对进京农民工及子女就业就学和居住问题的调查》,载李培林《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崔树义、师凤莲:《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若干反思》,《东岳论丛》2004年第4期。

〔美〕戴维·格伦斯基编《社会分层》,王俊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丁宪浩:《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分析》,《财经科学》2006年第10期。

杜鹏、李一男、王澎湖、林伟:《城市“外来蓝领”的就业与社会融合》,《人口学刊》2008年第1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冯宪:《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现代经济探讨》2004年第12期。

风笑天:《独生子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

风笑天:《“落地生根”?三峡农村移民的社会适应》,《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5期。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5。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社会》2006年第2期。

甘满堂:《城市农民工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三元结构》,《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4期。

N.格莱泽,D.P.莫尼汉:《民族与民族研究》,载马戎编《西方民族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

龚志言:《中国出台系列户改措施13省市区取消农业户口》,中新网(http://www.Chinanews.com.cn)2008-12-09。

〔日〕广田康生:《移民和城市》,马铭译,商务印书馆,2005。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郭星华、储卉娟:《从乡村到都市:融入与隔离——关于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的实证研究》,《江海学刊》2004年第3期。

〔匈〕赫勒:《现代性理论》,李瑞华译,商务印书馆,2005。

和丕善、郭金丰:《制度约束下的农民工移民倾向探析》,《中国农村经济》2004年第10期。

何颖、袁孝文、张兵:《安徽省农民工流动问题研究报告》,《各界(科技与教育)》2008年第7期。

洪黎民:《共生概念发展的历史、现状及展望》,《中国生物学杂志》1996年第4期。

侯红娅、杨晶、李子奈:《中国农村劳动力迁移意愿实证分析》,《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胡守钧:《社会共生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胡秀娥、安姝:《现阶段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动研究》,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黄平:《从乡镇企业到外出务工》,《读书》1996年第10期。

黄平主编《寻求生存——当代中国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黄仁宗:《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价值取向的反思》,《中国行政管理》2003年第1期。

黄祖辉、毛迎春:《浙江农民市民化——农村居民进城决策及进程境况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04年。

江立华:《城市性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5期。

姜雅莉:《农民市民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金耀基:《从传统到现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克里斯蒂娜·休斯、马尔克姆·泰特:《怎样做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5。

蓝佩嘉:《跨国灰姑娘:当东南亚帮佣遇上台湾新富家庭》,台北:行人出版社,第2版,2008。

李惠斌、杨雪冬主编《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汉林:《关系强度与虚拟社区——农民工研究的一种视角》,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静:《中国的移民与同化》,《中国社会科学季刊》(香港)1996年总第16期。

李明欢:《20世纪西方国际移民理论》,《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4期。

李路路:《对中国社会分层的理论研究——关于分层指标的理论背景和制度背景的阐述》,《社会学研究》1989第5期。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李培林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李培林、李 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萍、孙芳萍:《跨文化适应研究》,《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2期。

李强:《农民工与中国社会分层》,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强:《“心理二重区域”与中国大陆的问卷调查》,载边燕杰等《华人社会的调查研究方法与发现》,香港: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李强:《影响中国城乡流动人口的推力和拉力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1期。

李强:《中国外出农民工及其汇款之研究》,《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4期。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李强:《我国城市农民工劳动力市场》,《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凌志军:《历史不再徘徊——人民公社在中国的兴起和失败》,人民出版社,1996。

李思强:《共生构建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李伟梁:《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支持——以武汉市的调研为例》,《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李伟东:《从社会距离看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李景治:《中国城市新移民的政治排斥问题分析》,《文史哲》2007年第4期。

〔美〕林楠(Lin N.):《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传江:《城乡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农民工市民化》,《人口研究》2004年第4期。

刘传江、徐建玲等:《中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刘传江、周玲:《社会资本与农民工的城市融合》,《人口研究》2004年第5期。

刘怀廉:《中国农民工问题》,人民出版社,2005。

刘林平、万向东、张永宏:《制度短缺与劳工短缺——“民工荒”问题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8期。

刘应杰:《中国城乡关系与中国农民工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陆益龙:《法律性的社会学建构——评尤伊克和西尔贝法律的公共空间-日常生活中的故事》,《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罗吉斯:《乡村社会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罗萍:《生活方式学概论》,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吕青:《新市民的社会融入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江海论坛》2005年第5期。

〔美〕马丁·N.麦格(Martin N. Marger):《族群社会学》,祖力亚提·司马义译,华夏出版社,第6版,2007。

马广海:《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3期。

马广海:《二元劳动力市场与对农民工的制度性歧视》,《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马九杰、孟凡友:《农民工迁移非持久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深圳市的实证研究》,《改革》2003年第4期。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马戎:《2007年西方社会学重要刊物发表论文综述》,《社会》2009年第2期。

〔美〕马歇尔·萨林斯:《文化与实践理性》,赵丙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迈克尔·P.托达罗:《第三世界的经济发展》,印金强、赵荣美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英〕奈杰尔·拉波特、乔安娜·奥弗林,《社会文化人类学的关键概念》,鲍文妍、张亚辉译,华夏出版社,2005。

倪建中:《人文中国:中国的南北情貌与人文精神》,中国社会出版社,1996。

牛喜霞、谢建社:《农村流动人口的阶层化与城市融入问题探讨》,《浙江学刊》2007年第6期。

诺曼·K.邓金:《解释性交往行动主义》,周勇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美〕帕森斯:《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译林出版社,2003。

潘泽泉:《社会、主体性与秩序:农民工研究的空间转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潘泽泉:《中国城市流动人口的发展困境与社会风险——社会排斥与边缘化的生产和再生产》,《战略与管理》2004年第1期。

彭庆恩:《关系资本和地位获得——以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工包工头的个案为例》,《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4期。

钱文荣、黄祖辉:《转型时期的中国农民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乔明睿、钱雪亚、姚先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户口与城乡就业差异》,《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渠敬东:《生活世界中的关系强度——农村外来人口的生活轨迹》,载柯兰君、李汉林主编《都市里的村民——中国大城市的流动人口》,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青连斌:《城市生活方式》,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任君恒:《关于农民工社会融入的探索》,载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就业——以政府、企业和民间伙伴关系为视角》,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邱兴:《城市新移民子女教育:从概念到行动》,《教育导刊》2006年第12期。

任远:《谁在城市中逐步沉淀了下来?——对城市流动人口个人特征及居留模式的分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第4期。

任远:《“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上海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任远、戴星翼:《外来人口长期居留倾向的LOGIT模型分析》,《南方人口》2003年第4期。

任远:《城市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文献述评》,《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美〕R.E.帕克、伯吉斯、麦肯齐:《城市社会学——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论文集》,宋俊岭译,华夏出版社,1987[1968]。

时立荣:《透过社区看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新视野》2005年第4期。

宋林飞:《城市移民的文化矛盾与社会安全》,《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宋林飞:《“民工潮”的形成、趋势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4期。

宋林飞:《农村劳动力的剩余及其出路》,《中国社会科学》1982年第1期。

宋林飞:《农业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及其基本对策》,《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1998年第2期。

宋林飞:《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与对策》,《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2期。

孙九霞:《族群与族群认同》,《中山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孙立平:《关于农民工问题的几点基本看法》,载清华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编印《农民工研究选编》,2001。

谭建光:《融入城市、辐射农村的新移民——深圳市宝安区1500名外来青年心态变化的调查分析》,《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第5期。

谭克俭:《农民工城市定居影响因素研究》,《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2期。

佟新:《人口社会学》,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3。

童星、马西恒:《“敦睦他者”与“化整为零”——城市新移民的社区融合》,《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托马斯和库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一部移民史经典》,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2。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春光:《温州人在巴黎:一种独特的社会融入方式》,《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6期。

王春光:《新生代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与城乡融合的关系》,《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3期。

王奋宇、李路路:《中国城市劳动力流动:从业模式·职业生涯·新移民》,北京出版社,2001。

王奋宇、赵延东:《流动民工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载李培林主编《农民工——中国进城农民工的经济社会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王汉生、刘世定、孙立平、项飚:《“浙江村”:中国农民进入城市的一种独特方式》,《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王开玉等:《中国中部省会城市社会结构变迁——合肥市社会阶层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王小强、白南风:《富饶的贫困:中国落后地区的考察》,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王兴周:《农民工城市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8。

王兴周、张文宏:《城市性:农民工市民化的新方向》,《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2期。

王亚南:《资本主义古典政治经济学选辑》,商务印书馆,1979。

王毅杰:《流动农民留城定居意愿影响因素分析》,《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王郁昭、邓鸿勋主编《农民就业与中国现代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王国辉、穆怀中:《中国乡城迁移过程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3期。

文军:《农民市民化:从农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文军:《论我国城市劳动力新移民的系统构成及其行为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文军:《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系统构成》,《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沃思:《城市与乡村》,载R.E.帕克、N.伯吉斯、R.D.麦肯齐:《城市社会学》,孙立平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1968]。

吴兴陆:《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5年第1期。

吴振华:《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式选择及其原因探析》,《理论与改革》2005年第5期。

西宝、成力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战略选择》,《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10期。

项飚:《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熊波、石人炳:《农民工定居城市医院影响因素——基于武汉市的实证分析》,《南方人口》2007年第2期。

熊彩云:《农民工城市定居转移决策因素的推—拉模型及实证分析》,《农村经济问题》2007年第3期。

熊瑞梅:《人口流动:理论、资料测量与政策》,台北:巨流图书公司,1988。

许传新:《落地未生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会适应研究》,《南方人口》2007年第3期。

许传新、许若兰:《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社会距离实证研究》,《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5期。

徐浙宁:《“90一代”城市新移民与当地青少年的家庭教育状况比较——以上海市为例》,《中国青年研究》2008年第1期。

彦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07。

阎文学:《富饶的贫困:掣肘与成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4。

杨云善、时明德:《中国农民工问题分析》,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姚先国、俞玲:《农民工职业分层与人力资本约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俞德鹏:《城乡社会:从隔离走向开放——中国户籍制度与户籍法研究》,山东人民出版社,2002。

余红、丁聘聘:《中国农民工考察》,昆仑出版社,2004。

喻洁:《劳动力市场分割下农民工入城对城市就业的影响》《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

殷京生:《理论城市流动人口的就业歧视——以南京市为个案》,《社会》2003年第4期。

〔德〕尤尔根·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重庆出版社,1989。

曾旭辉:《再就业劳动力市场中的人力资本效用》,《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3期。

曾旭辉、秦伟:《在城农民工留城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3年第3期。

曾嬿芬:《研究移住/居台湾:社会学研究现况》,《台湾社会研究季刊》 2007年第2期。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4期。

张春泥、刘林平:《网络的差异性和求职效果——农民工利用关系和求职的效果研究》,《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4期。

张杭、栾敬东等:《农村发达地区外来劳动力移民倾向影响因素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5期。

张继焦:《城市的适应——迁移者的就业与创业》,商务印书馆,2004。

张利军:《农民工的社区融入和社区支持研究》,《云南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张文彤:《SPSS11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2。

张向东:《农民工的认同与适应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张肖敏:《流动人口的城市融入——昆山市玉山镇调查》,南京大学博士论文,2006。

张雪筠:《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

张跃进等:《中国农民工问题解读》,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

张永丽、杨志权:《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农村流动劳动力收入水平的影响——来自甘肃省十个样本村的调查与分析》,《西北人口》2008年第2期。

张展新:《劳动力市场的产业分割与劳动人口流动》,《中国人口科学》2004年第2期。

张胜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城市融入机制研究》,《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赵定东、许洪波:《“关系”的魅力与移民的“社会适应”:中哈移民的一个考察》,《市场与人口分析》2004年第4期。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周大鸣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周大鸣、周建新、刘志军:《“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周明宝:《城市滞留型青年农民工的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社会》2004年第5期。

周其仁:《机会与能力——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和流动》,《管理世界》1997年第5期。

周晓虹:《传统与变迁——江浙农民的社会心理及其近代以来的嬗变》,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a。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北京“浙江村”与一个温州农村社区的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b年第5期。

周晓虹:《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社会学研究》2000年第2期。

周怡:《解读社会:文化与结构的路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周怡:《中国第一村——华西村转型经济中的后集体主义》,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06。

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商务印书馆,1995。

周敏、林闽刚:《族裔资本与美国华人移民社区的转型》,《社会学研究》2004年第3期。

周运清:《都市农民二次分化与社会分层研究》,《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朱宝树:《上海市流入人口滞留态势分析》,《中国人口科学》1999年第3期。

朱力:《论农民工阶层的城市适应》,《江海学刊》2002a第6期。

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b。

朱力:《农民工与城市融合》,《中国社会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00。

朱宇:《户籍制度改革与流动人口在流入地的居留意愿及其制约机制》,《南方人口》2004年第3期。

郑杭生:《农民市民化:当代中国社会学的重要研究主题》,《甘肃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Agneessens F.,H.Waege and J.Lievens,“Diversity in Social Support but Role Relations:A Typology”,Social Networks 28(2006):427-441.

Anderson,Nels,“Urbanism and Urbanizatio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65,No.1,(Jul.,1959):376-383.

Ankica Kosic,Lucia Mannetti,David Lackland Sam,“The Role of Majority Attitudes toward Out-group in the Perception of the Accumulation Strategies of Immigran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2005):273-288.

Appadurai,Aarjun,Modernity at Large: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1996).

Babiker I. E.,Cox J. L.,Miller McG P.,“The Measurement of Cultural Dista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Medical Consultations,Symptomatology and Examination Performance of Overseas Students at Edinburgh University.” Social Psychiatry 15(1980):109-116.

Barth,Ernest A.T.,Donald L.Noel,“Conceptual Frameworks for the Anallysis of Race Relatons”,Social Forces 50(1972):333-48.

Beals,Ralph L.,“Urbanism,Urbanizanism and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1(1951).

Becker G. 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4).

Berno T. & Ward C.,“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New Zealand.”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Society of Australiasian Social Psychologists(New Zealand:Christchurch,1998).

Berger J.,And Our Faces,My Heart,Brief as Photos(London:Writers & Readers,1984).

Berry J.W.,“Acculturation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Recent Advances in Social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ed. J.P. Forgas and J.M. Innes,(Amsterdam:Elsevier,1989):511-520.

Berry,Brewton,Tischler,Henry L.,Race and Ethnic Relations(Boston:Houghton Mifflin,1978).

Berry J.W.,“Psychology of Acculturation:Understanding Individuals Moving between Cultures.” Applied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ed. R. Brislin,(Newbury Park,CA:Sage,1990):232-253.

Berry J.W.,“Cognitive and Social Factors in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to Acculturation Among the James Bay Cree.” Cross-cultural Studies of Personality,Attitudes and Cognition,ed. G. Verma and C. Bagley(London:Macmillan,1988):111-142.

Berry J.W.,“Immigration,Acculturation and Adaption,”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w 46(1997):5-34.

Berry J.W.,“International Relations in Plural Societies,” Canadian Psychology 40(1999):1-9.

Berry J.W.,Annis R.C.,Ethnic Psychology:Research and practice with Migrants,Refugees,Native peoples and Sojourners(1987).

Berry J.W.,Annis R.C.,“Acculturative Stress.”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5(1974):382-406.

Berry J.W.,Kim U.,Minde T. & Mok D.,“Comparative Studies of Acculturative Stress,”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 21(1987),491-511.

Berry J.W.,Kim U.,Power S.,Young M. & Bujaki M.,“Acculturation Attitudes in plural societies,” Applied Psychology:An International Review 38(1989):185-206.

Berry J.W.,Trimble J. & Olmeda E.,“The Assessment of Acculturation.” Field Methods in Crosscultural Research;ed. Lonner W.J & Berry J.W.(London:Sage,1986):291-324.

Bochner S.,Cultures in Contact:Studies in Cross-cultural Interaction(Oxford:Pergamon Press,1982):161-198.

Bogardus,Emory,“Mexican Immigration and Segreg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6(1930):74-80.

Bonacich,Edna,“A Theory of Ethnic Antagonism:The Split Labor Market,”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October,1972):546-559.

De Brauw,Alan,Jikun Huang,Scott Rozelle,Linxiu Zhang and Yigang Zhang,“The Evolution of China’s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2002):329-353.

Burkey M.Richard,Ethnic & Racial Groups(Cummings Pub Co.,1978)

Hauser and Duncan,Internal Migration,in The Study of Population:An Inventory and Appraisal(Chicago,1959).

Bogue Donald J.,“Urb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1950.”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60(Mar,1955).

Boym S.,The Future of Nostalgia(New York:Basic Book,2001).

Brislin R.,Cross-cultural encounters.(Elmsford NY:Pergamon,1981).

Brubaker,Rogers,“The Return of Assimilation?Changing Perspectives on Immigration and Its Sequels in France,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 Ethnic and Racial Studies 24[4](July 2001):531-548.

Carsten J. and Hugh-Jones S.,About the Hous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5).

Clinard,Marshall B.,“Cross-Cultural Replication of the Relation of Urbanism to Criminal Behavior.”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2(1960).

Coleman,Jams S.,“Social Capital in the Creation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4(1988):95-121.

Gordon Milton M.,Assimilation in American Life:The Role of Race,Religion and National Origi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4)

Chow R.,“Selling the Ancestors’ land:A Hong Kong Lineage Adapts,” Modern China 27-2(2001):262-284.

Da Vanzo,Julie,Microeconomic Approaches to Studying Migration Decisions,in Migration Decision Making(New York Pargamen Press,1981).

Deshpande S. & Viswesvaran,C.,“Is Cross-cultural Training of Expatriate Managers Effective:a meta-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6(1992):295-310.

Douglas M. “The Idea of Home:A Kind of Space”,Social Research 58(1,1991):287-307.

Eisenstadt S.N.,The Absorption of Immigrants(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52)

Gardner K.,Global Migrants,Local Lives(Oxford:Clarendon,1995).

Giddens A.,The Constitutions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Polity Press,1984).

Gmelch G.,“Crossing Cultures:Student Travel and Person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1(1997):475-490.

Grannovetter,Mark,“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973):1360-1380.

Goldscheider G.,Urban Migrants in Developing Nations(West view Press,1983).

Graves T.D.,“Psychological Acculturation in a Tri-ethnic Community”. South-West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23(1967):337-350.

Grillo R.,Ideologies and Institutions in Franc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Hammar Tomas. “Democracy and the Nation State:Aliens,Denizens and Citizens in a worl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verbury(1990).

Hunt,Chester L.,Walker,Lewis,Ethnic Dynamics:Patterns of Intergroup Relations in Various Societies(Dorsey Press,1974).

Hurh W.M. and Kim K.C.,“Adhesive Socialcultural Adaptation of Korean Immigrants in the U.S.:An Alternative Strategy of Minority Adaptati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Review,Vol.18,No.2(Summer,1984):188-216.

Johnston R.J.,《人文地理学词典》,柴彦威等译,商务印书馆,1994。

Knight,John,Lina Song & Jia Huaibin,“Chinese Rural Migrants in Urban Enterprises:Three Perspectives.” The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35(3,1999).

Kuman J.,Eshel Y.,Shei K.,“Acculturation Attitudes,Perceived Attitudes of the Majority and Adjustment of Israel-Arab and Jewish-Ethiopian Students to an Israeli University.” Journal Social Psychology 145(5,2003):593-612.

Everett S.Lee,“A Theory of Migration,” Demography 3(1,1966):47-57.

Albert L.,Lyman Notes on Justifications,Excuses,and the Nego-tiation of Identities(J. Willard Marriott Library,University of Utah,1968).

Homans,George C.,The Human Group(New York:Harcourt,Brace and Company,1950).

Lazarus Richard S.. Patterns of Adjustment(McGraw-Hill College,1976).

Lazarus R. & Folkman S.,Stress,Appraisal and Coping(New York: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1984).

Lewis,W.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 The Manchester School of Economic and Social Studies 22(1954).

Levi-Strauss,Structual Anthropology,Vol.1(New York:Penguin Books,1977).

Li Zhang,Strangers in the City(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2001).

Marden,Charles F.,Gladys Meyer,Minorities in American Society(Van Nostrand Reinhold,1978).

Mary C. Brinton and Victor Nee,In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Sociology(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8).

Mary L. Grant,“Evidence of New Immigrant Assimilation in Canada”. The 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d' Economique,Vol. 32,No. 4,(Aug.,1999):932.

Massey,Douglas S.,Goldring L.P. and Durand J.,“Continuities in Transitional Migration:An Analysis of 19 Mexican Communi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9(1994):1492-1533.

Massey,Douglas S.,“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The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4(1988).

Massey,Douglas S.,Joaquin Aarango.et al.,“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 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3,1993).

Massey,Douglas S.,Worlds in Motion: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at the End of the Millenniu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Meillassoux C.,Maidens,Meal and Money.Capitalism and the Domestic Commun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1975]).

Mincer,A Pioneer of Modern Labour Economics(New York:1989).

Mitchell J.,Social Networks in Urban Situations(Manchester: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69).

Navas M.,GarcIa M.C.,et al.,“Relative Acculturation Extended Model:New Contribu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2005):21-37.

Nielsen F.,“Toward a Theory of Ethnic Solidarity in Modern Societi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Vol.50(1985):133-134.

Ortner,Sherry B.,“Thick Resistance:Death and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Agency in Himalayan Mountaineering.” The Fate of “Culture”:Geertz and beyond [Special issue];ed. Sherrg B.Ortner,Representations 59(1997),135-162.

Otmane Ait Ouarasse,Fons J.R.,Van de Vijver.,“The Role of Demographic Variables and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in Predicting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in Moroccans in the Netherland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9(2005):251-272.

Park,Robert E.,Race and Culture(Glancoe,IL:Free Press,1950).

Park,Robert E. “The Concept of Social Distance,As Applied to the Study of Racial Attitudes and Racial Relations.” Journal of Applied Sociology 8(1924).

Park,Robert,Emest Burgess and Roderick Mmckenli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7[1925]).

Pham,Thuy B.,Harris Richard J.,“Accuculturation Strategies Among Vietnamese-Americ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5(2001):279-300.

Piontkowski U.,Florack A.,Hoelker P. & Obdrzalek P.,“Predicting Acculturation Attitudes of Dominant and Non-dominant Group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4(2000),1-26.

Piore,Michael J.,Birds of Passage:Migrant Labor and Industrial Societie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9).

Portes,Alejandro,Manning,Robert D.,“The Immigrant Enclave:Theory and Empirical Examples,” Competitive Ethnic Relations;ed. Susan Olzak and Joanne Nagle,(Academic Press,1986).

Portes,Alejandro,“Economic Sociology and the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 Conceptual Overview.” The Economic Sociology of Immigration;ed. Alejandro Portes(New York:Russell Sage,1995).

Price,Charles,“The Study of Assimilation,” Migration(Sociological Studies 2);ed. J.A.Jacks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69):181-237.

Putnam,D.Robert,“The Prosperous Community:Social Capital and Public Life,” American Prospect 13(Spring)(1993):35-42.

Parker B. & McEvoy G. M.,“Initial Examination of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Adjustment,”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7(1993):355-380.

Ranis G. and Fei J.C.H.,“A Thoe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nomic Review 51(1961):533-565.

Ravenstein E.G.,The Laws of Migration. 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1985-1989).

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J.,“Momorandum on the Study of Accultur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38(1936):149-152.

Redfield R,Linton R,Herskovits M.J.,“Accultruration:An Exploratory Formulat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s 56(1954):973-1002.

Redfield R.,The Little Community,and 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0).

Sanders,Jimmy,Nee,Victor,“Immigrant Sel-employment:The Family as Social Capital and the Value of Human Capital,”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61(1996):231-249.

Sauvy,Alfred,General Theory of Population(New York:Basic Books,1966).

Schermerhorn R.A.,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New York:Random House,1970).

Searle W. & Ward C.,“The Prediction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4(1990):449-464.

Schultz,Theodore W.,“Investment in Human Capital,”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LI(1,March,1961):1-17.

Shibutani Tamotsa & Kwan,Kian M.Ethnic,Stratification:A Comparative Approach(New York:Macmillan,1965).

Solinger,Dorothy J.,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Peasant Migrants,the State,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99).

Sowell Thomas,Ethnic America:A History(New York:Basic Books,1981).

Stark O. and Taylor J.E.,“Migration Incentives,Migration Types:The Rol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The Economic Journal 101(1991):1163-1178.

Stone Feinstein B. E. & Ward C.,“Loneliness 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of Sojourners:New perspectives on Culture Shock,” Heterogeneity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ed. D. M. Keats,D.Munro & L. Mann,(Lisse,Netherlands:Swets & Zeitlinger,1990),537-547.

Tanaka T.,Takai J.,Kohyama T. & Fujihara T.,“Adjustment Pattern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18(1994):55-75.

Taylor,“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Migration:A Reviewand Appraisal,”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 19(1993).

Vander Zanden,American Minority Relations(New York:Knopf,1983).

Ward C.,The Child in the City(London:Bedford Square,1990).

Ward C.,Kennedy A.,“Psychological and Socialcultural Adjustment during Cross-culturel Transition:A Comparison of Secondary Students Overseas and at Hom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8(1993):129-147.

Ward C.,Kennedy A.,“Acculturation Strategies,Psychological Adjustment,and Sociocultural Competence During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Volume 18,Issue 3(Summer,1994):329-343.

Ward C.,Kennedy A.,“Crossing Cultur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Dimensions of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sian Contributions to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ed. Pandey,Shinha,Bhawuk,(New Delhi:Sage,1996):89-95.

Ward C. & Kennedy A.,“Before and After Cross-cultural Transition:A Study of New Zeland Volunteers on Field Assignments,” Key Issues in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ed H. Grad,A. Blanco & J. Georgas,(Lisse:Swets & Zeitlinger,1996):138-154.

Ward C. & Kennedy A.,Acculturative Stress and Coping Styles(Manuscript Submitted for Publication,1998).

Ward C.,Kennedy A.,“The Measurement of Sociocultural Adop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56(1999):1-19.

Ward C. & Rana-Deuba A.,“Acculturation and Adaptation Revisited,” Journal 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30(1999):372-392.

Ward C.,Searle W.,“The Impact of Value Discrepancies and Cultural identity on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cultural Adjustment of Sojourn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Intercultural Relationship 15(1991):209-225.

Warner Lloyd and Srole L.,The Social Systems of American Ethnic Groups(London:H. Mil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5).

Wilson W.J.,“Jobless Poverty:A New Form of Social Dislocation in Inner-City Ghetto,” A Nation Divided:Diversity,Inequality,and Community in American Society;ed. Phyllis Moen,Donna Dempster-McClain and Henry A. Walker,(Cornell University,1999).

Wirth Louis,“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4(1938):1-24.

Woon,Yuen Fong,“Labor Migration in the 1990s:Homeward Orientation of Migrants in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Interior China,” Modern China 25(1999).

Yoshida Y.,Sauer L.,Tidwell R.,Skager R. & Sorenson A. G.,“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 Japanese Living Abroa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1(1997):57-70.

Zelinsky W.,“The Hypothesis of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Geographical Review 61(1971):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