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0

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图书

The Construction of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SSAPID:101-2685-6908-55
ISBN:978-7-5097-5452-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相关主题,探讨了粮食主产区在未来发展中的道路选择,主要内容包括: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与主产区粮食生产,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恒 剧乂文
编 辑:陈帅;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后记

 第一章 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主产区耕地改造与粮食生产

   一 农村耕地结构调整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

   二 耕地改造和集约化经营的经济学意义

   三 耕地分布的区域差异及其结构调整优先次序

   四 耕地改造的路径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性质

   一 工农互促的工业化

    1.地方比较优势发挥

    2.资源要素的结构性整合

    3.发展县域经济

   二 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发展思路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意义

 第二章 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内涵的研究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3.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对策的研究

    4.简单评价

   三 相关概念界定

    1.粮食主产区

    2.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第二节 发达国家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经验和启示

   一 美国粮食生产的政策和经验

    1.补贴政策

    2.机械化

    3.耕地保护措施

   二 日本粮食生产的政策和经验

    1.补贴政策

    2.机械化

    3.耕地保护措施

   三 欧盟粮食生产的政策和经验

    1.补贴政策

    2.机械化

    3.耕地保护措施

   四 发达国家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启示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状

   一 粮食总产量

   二 粮食单产

   三 人均粮食产量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作物生产能力区域比较优势

   一 产量比较优势指数

   二 规模比较优势指数

   三 综合比较优势指数

  第五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一 相关指标选取及数据说明

   二 模型

   三 参数估计及检验

   四 结论

  第六节 提高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

   一 依法保护耕地资源,稳定粮田面积

    1.保护好现有耕地,确保耕地资源的安全底线

    2.加快改造中低产田,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二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能力

    1.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资力度

    2.加大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做好引导工作

   三 合理施用化肥,提高化肥利用率

    1.合理施用化肥,保持耕地养分平衡

    2.增施有机肥,实行秸秆还田

   四 以农业科技为支撑,提高科技进步贡献率

    1.加强科技研究,健全科研成果推广体系

    2.加强科技培训,提高粮食主产区农民素质

 第三章 农业产业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问题

   一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状况

   二 农业产业化的问题

    1.外部市场的产业竞争

    2.内部结构不健全

    3.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一致性

    4.农业产业化的竞争力和联动效应不强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中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一 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 推进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建设粮食主产区

    1.扩大投入,推广高新农业技术,改造中低产田

    2.培育和扶持市场竞争主体,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3.开拓市场,完善农产品营销网络

    4.协调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

   三 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路径

    1.争取国家政策支持

    2.统筹企业发展和农民就业

    3.建立多元市场主体格局

    4.促进企业合作和整合

    5.拓展市场范围

    6.增强行业内部协调能力

    7.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8.建立区域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

  第四节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和案例

   1.郑州金苑面业有限责任公司

    (1)企业介绍

    (2)产业化进程面临的主要问题

    (3)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2.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

    (1)集团简介

    (2)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3)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策略

  第五节 促进农业产业化、建设粮食主产区的政策

   一 粮食主产区建设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条件和机遇

   二 正确处理农业现代化和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关系

    1.建立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农业产业化协调机制

    2.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中,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关系

    3.建立市场主体之间的合作机制,拓展合作空间

    4.推动制度变迁,提供粮食主产区建设和农业产业化的保障条件

   三 协调处理粮食主产区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1.注重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2.增强要素流动性,促使农民参与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3.积极培育农村经纪人市场

 第四章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

   一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发展的作用

    1.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物质基础

    2.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农业经济效益

    3.可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4.农业机械化的推广应用能够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5.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

   二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历程

   三 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现状

   四 农业机械化对粮食增产的影响

  第三节 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实证研究

   一 样本与数据

   二 混合截面回归及结果

   三 因子分析及综合排名

  第四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

    1.机械化水平仍然较低

    2.个体农民土地经营规模较小

    3.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4.农业机械价格水平高

    5.农业剩余劳动力过多

   二 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对策

    1.借鉴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

    2.加快推进前沿科学技术研究

    3.培养、提高我国农业从业人员素质

    4.建立完善的农业机械服务体系

    5.在财政支持上,应加大对农业的补贴

 第五章 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与粮食主产区建设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建设对土地制度创新的要求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制度创新的地位

   二 粮食生产与土地制度创新

   三 粮食主产区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

    1.创新土地制度以稳步提高粮食产量

    2.实现农村土地规模化和跨行业流转

    3.构筑以市场为导向的土地流转平台

    4.依托土地流转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5.促进土地流转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有机统一

    6.降低土地流转的交易成本

  第三节 粮食主产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

   一 制度变迁理论

    1.西方制度变迁理论

    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

   二 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历史变迁

    1.农村合作社

    2.人民公社制度

    3.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 粮食主产区土地制度特征

    1.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性质

    2.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下的农村土地产权

   四 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特点与缺陷

    1.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理论的制度特征

    2.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缺陷

   五 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

    1.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需求

    2.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供给

    3.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

     (1)土地使用权的适度集中和快速流转

     (2)健全土地流转的法律制度

     (3)规模化和跨行业的流转

     (4)提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土地制度创新的路径分析

   一 影响土地制度变迁路径的因素

   二 土地制度变迁的演化形式

   三 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路径

    1.以市场机制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积极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2.扩大和提高农民社会保障,解除农民后顾之忧

    3.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4.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的作用

    5.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土地要素的集中

 第六章 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研究综述

    2.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

  第二节 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基础

   一 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脉络

   二 人力资本理论及其研究现状

  第三节 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探讨

   一 人力资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二 人力资本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就业

   三 人力资本影响区域收入状况

   四 人力资本促进区域技术进步

   五 人力资本影响区域经济结构,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

  第四节 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 人力资本度量

   二 模型与数据

   三 计量结果与解释

   四 结论

 第七章 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内外关于工业化的研究现状

    2.与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相关的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推进

   一 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情况概述

    1.确保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2.粮食主产区农业概况

    3.我国及粮食主产区粮食产量的变化

   二 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发展水平分析

    1.粮食主产区发展工业化的必要性

    2.当前粮食主产区存在的问题

    3.各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工业化的现状

    4.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工业化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第三节 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比较研究

   一 我国粮食生产的工业化发展历程

   二 发达国家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关系

   三 对发达国家粮食生产工业化的借鉴

  第四节 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关系

   一 计量分析方法

   二 模型和变量

   三 数据收集

   四 模型设定

    1.面板数据模型

     (1)混合模型

     (2)固定效应模型

     (3)随机效应模型

    2.实证研究与分析

     (1)混合估计模型

     (2)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3)F检验结果

   五 结论

  第五节 实现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和粮食产量互利共赢的对策

   一 正确处理好粮食主产区工业和农业的关系

   二 “公司+农户”的粮食主产区工业化发展途径

   三 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机制和模式

    1.工业反哺农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路径选择

    3.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

   四 我国农业转型期间的工业化战略

    1.工业化转型期间引进农业科技资源的必要性

    2.引进科技资源的路径选择

   五 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粮食生产工业化发展途径

    1.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2.新型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

    3.粮食生产在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基本思路

 第八章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

  第一节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人口流动理论概述

    2.劳动力流动对经济结构影响的研究

   三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粮食主产区结构特征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现状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特征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地域特征

    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特征

   二 粮食主产区结构形式

  第三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影响机制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影响

    1.“理性小农”和“生存小农”

    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

     (1)农民的“理性小农”特性导致“被动闲暇”

     (2)劳动力流动破坏了土地利用的集约化发展

     (3)劳动力流动对农业技术进步形成阻碍

    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劳动力流动促进社会总需求的增长

    1.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工工资性收入增加

    2.工资收入的提高增加了社会总需求

   三 劳动力流动促进总供给的增加

    1.工资报酬作用下的劳动力供给

    2.对粮食主产区的人力资本支持

    3.技术管理升级的产业结构调整

  第四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

   一 变量和数据

   二 计量模型

   三 实证研究

    1.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一产业产值的影响

    2.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二产业产值的影响

    3.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第三产业产值的影响

    4.Hausman检验

    5.随机效应模型分析和固定效应模型分析

    6.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三次产业产值影响的“M”型影响结果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 对“M”型影响结构的简要解释

   二 政策建议

    1.加强农业发展的机械化和集约化

    2.持续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3.引导农村劳动力向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方向流动

 摘要

粮食安全强调的是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粮食,其内涵至少有两点:一是从供应上看,要有足够的粮食供给,包括利用生产、贸易、流通等手段满足人们对粮食的需要;二是从粮食分配上看,人们在任何时点上都能获得粮食。现代粮食安全观的核心是,仅考虑粮食的生产和供应总量是不够的,必须强调不同地区和人群获得粮食的能力,其重要的意义在于粮食安全的保障更多地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制度的完善。现在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粮食生产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粮食生产质和量的稳定提升,依赖区域经济各组分的相关优化和它们之间关系的改善,包括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高级化、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经济空间布局合理和城乡协调发展等,同时也依赖制度的完善以及与区域之间良好的合作关系。国内文献在这些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一些观点认为调整产业结构是粮食主产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唯一保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能够有效提高农民收入水平。虽然产业结构调整和粮食生产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短期冲突,但长期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并促进工农之间的协调发展有利于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易于发展大粮食经济。另外,有观点认为,工业化进程本身就是工业与农业生产的相互推进,因为工业化带来的结构转变、需求增长和生产资料供应能够极大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高粮食生产的质和量。这些研究不但深入研究了粮食生产与区域发展各方面的关系,而且探讨了它们之间相互促进的机制,为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探讨粮食主产区在未来发展中的道路选择,即强化粮食生产基础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和完善发展经济学关于农业区工业化的理论;二是研究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进行理论提炼。本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方法途径,即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实施农产品加工转化战略措施,提出粮食主产区的制度建设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粮食主产区工农、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促进体系和实施方案。本书的主要研究内容在如下八个方面。一是粮食安全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粮食安全对我国而言涉及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和粮食主产区结构优化提升。通过对我国耕地开发使用现状的整体考察,理解农村耕地结构调整和集约化经营对粮食主产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粮食主产区工业化的性质,其实质是地方比较优势发挥、资源要素结构性整合和县域经济发展三者的有机结合。由于粮食主产区遵循农业大省发展的典型道路,其工业化的实现路径强调的是农业发展与工业化的时序关联,既强调区域禀赋条件对工业化的影响,又强调经济发展处于不同阶段对工农互促内容的重点差异,工业化不但不会削弱粮食生产的核心地位,而且增强了传统区域的自主发展能力。二是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路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的核心问题,在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界定粮食主产区和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概念,以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为切入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欧盟关于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经验,并得出对我国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启示。运用产量比较优势指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和综合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进行区域比较优势分析,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对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并提出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对策和建议。三是农业产业化与粮食主产区建设。农业产业化不仅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主要内容,而且是粮食主产区结构升级和经济社会转型的前提。通过研究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出农业生产方式转变的路径和案例。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政策建议如下:加大投入,以推广高新农业技术;培育和扶持市场竞争主体,以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完善和健全农产品营销网络;协调农业企业的合作与竞争。四是农业机械化与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机械化是农村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粮食主产区的重要途径。在详细剖析我国粮食主产区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指标,使用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机械化与粮食生产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13个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生产潜力进行综合排名,从而明确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结构及性质。五是农业土地制度创新与粮食主产区建设。粮食主产区建设对土地制度创新提出了内在的要求,运用制度变迁理论,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粮食主产区农业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趋向,提出粮食主产区农村土地制度变迁应该采取强制性变迁和诱致性变迁相结合的路径,以实现农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六是人力资本与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粮食主产区总体而言体现了传统区域发展的性质,但其发展也依赖教育投入。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纳入教育因素,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是促进粮食主产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其作用于增长的机制主要是劳动者素质的普遍提高,但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区域,其经济增长受政府经济行为影响显著。七是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工业化是传统走向现代的重要过程,但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更多地应该强调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即依托粮食生产优势发展工业化。本部分从理论上研究了粮食主产区工业化推进的内在动力机制,并详述了粮食生产与工业化的比较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发展的决定因素,认为推进工业化不但不会削弱粮食生产,反而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自主生产能力。八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粮食主产区不但是农业生产大省,而且是农村劳动力流动大省。研究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的影响,分别从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作用方面入手,通过运用2003~2010年的数据,分析显示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其经济结构的作用呈“M”型特征,即对第二产业影响较小,而对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影响较大,且效果相当。基于上述研究,推进粮食主产区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有如下四点。第一,粮食主产区建设的前提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而这依赖对耕地的改造和技术应用,由于我国耕地资源的非均衡分布和工业化、城镇化对土地的需求增长,实施农村耕地的改造和集约化经营具有重要意义。其政策建议是,加大资金和科技投入,建立长效耕地改造机制;依托粮食产业工程,实现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改、用、养结合,促进传统耕作方式转变。第二,农业产业化是粮食主产区建设的主要内容,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其政策意义是培育和发展农业生产的市场化主体,特别是注重发挥龙头农业企业的作用,发挥和扩大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作用,以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中的市场意识。第三,粮食主产区建设的本质推动力是工业化,理论和经验均表明,传统社会的现代化依赖于工业化,但工业化应该是发挥地方比较优势的产业升级。对政府而言,综合考虑粮食主产区的禀赋条件、经济结构、发展水平及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制定合适的工业化战略,从而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促进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是非常重要的。第四,粮食主产区建设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相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但是粮食主产区经济结构升级的推动力量,而且被经济社会发展推动。由于农村劳动力重回农业会显著降低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所以应关注这一过程双向的性质差异,促进农村劳动力永久、有序、稳定地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

Bonner J.,“The Upper Limit of Crop Yield,” Science 137(1962).

Brandit Loren,Jikun Huang,Guo Li,and Scott Rozelle,“Land Rights in Rural China:Facts,Fictions,and Issues,” The China Journal 47(2002).

C.H.Kirk Patrick,The Industrialization in Less Developed Countries(Edtors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1983).

Deininger,Klaus,Songqing Jin,“The Potential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Evidence from Chin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 78(2005).

Donald R.Davis,“Understanding International Trade Paaems:Advances of the 1990s,”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Columbia University,January,2000.

Dong X.Y.,“Two-tier Land Tenure System and Sustained Economic Growth in Post-1978 Rural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5(1996).

Doorenbos J.,and Kassam A.H.,Yield Response to Water,U.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Paper No.33,Rome,1979.

Hanks R.J.,“Yield and Water-use Relationships:An Overview,” in H.M.Taylor et al.(ed),Limitations to Efficient Water-use in Crop Production,American Society of Agronomy,Crop Society of America,and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1983.

Ito,Takatoshi,and Keisuke Orii,“Changes in Industrial Structure in East Asian Countries:Common Characteristics and Idiosyncratic Factors,” Economic Planning Agency Japan,2000.

James Kai-sing Kung,“Off-farm Labor Markets and the Emergence of Land Rental Markets in Rural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30(2002).

Loomis R.S.,and Williams W.A.,“Maximum crop productivity:An Estimate,” Crop Science 1(1963).

Peter K.Schett,“Moving Up and Moving Out:US Product-level Exports and Competition from Low Wage Countries,” Yale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NBER,March,2002.

Rosenberg N.J.,“The increasing CO2 Concentration in the Atmosphere and its Implication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Ⅱ:Effect Through CO2-induced Climatic Change,” Climatic Change 3(1982).

Rosenstein Rodan P.N.,“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in Eastern and South Eastern Europe,” Economic Journal 53(1943).

Shenggen Fan,Cheng Fang,and Xiaobo Zhang,“Agricultural Research and Urban Poverty:The Case of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4(2003).

Sleuwaegen L. and Pennings E.,“International Relocation:Firm and Industry Determinants,” Economics Letters 67(2000).

Sutcliffe R.B.,“Industry and Underdevelopment,Re-examined,”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1984).

U.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FAO),World Food Report,1983.

U.N.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Irrigation and Drainage(FAO),Guidelines for Land Use Planning,FAO Development Series 1,Rome,1993.

Van Keulen H.,and Wolf J.,“Modeling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Weather,Soil,and Crop,” Pudoc,Wageningen,1986.

Yao,Yang,“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nd Lease in Rural China,” Land Economics 2(2000).

〔德〕鲁道夫·吕贝尔特:《工业化史》,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美〕钱纳里、〔美〕鲁滨逊、〔美〕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吴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杭行译,格致出版社,2008。

〔美〕杰弗里·W.哈恩:《发达社会主义理论是苏联的趋向观点吗?》,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3。

〔美〕库兹涅兹:《各国的经济增长——总产值与经济结构》,常勋译,商务印书馆,1985。

〔美〕迈克尔·P.托达罗、〔美〕斯蒂芬·C.史密斯:《经济发展学》,余向华、陈雪娟译,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美〕恰亚诺夫:《农民经济组织》,萧正洪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美〕威廉·阿瑟·刘易斯:《二元经济论》,施伟、谢兵、苏玉宏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9。

〔美〕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99。

〔日〕速水佑次郎、〔日〕神门善久:《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李周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英〕威廉·配第:《政治算术》,陈东野译,商务印书馆,1978。

〔英〕约翰·伊特韦尔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译本第2卷),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白红果:《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问题研究》,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白南生、何宇鹏:《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蔡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曹建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的意义》,《中国土地》2005年第1期。

曾国安:《论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后劣势与后发优势》,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车莹:《工业化概念、发展理论和均衡指标》,《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陈百明、周小萍:《中国粮食自给率与耕地资源安全底线的探讨》,《经济地理》2005年第2期。

陈明:《农地产权制度创新与农民土地制度财产权利保护》,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陈卫平、郭定:《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探讨》,《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第1期。

陈锡康:《全国粮食产量预测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年第4期。

陈锡文、韩俊:《如何推进农民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中国改革(农村版)》2002年第9期。

陈耀、罗进华:《对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缓慢原因的研究》,《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崔和瑞、马跃进:《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国农机化》2003年第2期。

戴鹏:《决不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发展工业化城镇化 河南成为国家“大粮仓”国人“大厨房”》,《资源导刊》2008年第8期。

单爱军、孙先明、于斌:《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促进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农机化研究》2007年第4期。

丁建弘:《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丁声俊:《以科技创新提升粮食加工业和粮食产业》,《粮食与食品工业》2007年第4期。

段成荣、杨舸:《中国流动人口状况》,《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段成荣、张斐:《中国人口迁移流动60年》,《中国人口年鉴》(2010),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

段洁利、李志伟、杨洲:《机械化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分析》,《中国农机化》2002年第4期。

樊闽、程锋:《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状况分析》,《中国土地科学》2006年第4期。

樊士德、姜德波:《劳动力流动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11年第2期。

方甲:《现代工业经济管理学》(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费景汉、〔美〕古斯拉夫·拉尼斯:《劳动力剩余经济的发展》,华夏出版社,1989。

封志明、李香莲:《耕地与粮食安全战略:藏粮于土,提高中国土地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0年第3期。

冯继康、赖昭瑞:《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五大障碍》,《山东经济》2005年第2期。

冯胜:《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对策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

傅泽强、蔡云龙:《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第4期。

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高海清:《制约农地流转的因素分析》,《北方经济》2004年第6期。

高小军:《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调研世界》2004年第4期。

耿明斋、李燕燕:《中国农区工业化路径研究——以欠发达平原农区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9。

耿明斋:《欠发达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若干问题研究》,《中州学刊》2004年第1期。

龚敏健、黄晨熹:《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及趋势分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龚志宏:《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新农村建设的效应分析》,《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

辜胜阻、徐进、郑凌云:《美国西部开发中的人口迁移与城镇化及其借鉴》,《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第1期。

顾莉丽、郭庆海:《我国粮食主产区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纵横》2011年第12期。

顾莉丽:《中国粮食主产区演变的特点与原因分析》,《商业时代》2011年第24期。

郭家虎:《人力资本反哺:我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点》,《北方经济》 2007年第11期。

郭来滨:《论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第21期。

郭淑敏、马帅、陈印军:《我国粮食主产区主要粮食作物比较优势与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第1期。

郭燕枝、郭静利、王秀东:《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S1期。

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新中国农业60年统计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中国言实出版社,2006。

韩大鹏、姜晶、曹敏建:《辽宁省粮食生产主要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10期。

何蒲明、王雅鹏:《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研究》,《生态经济》2008年第5期。

何秀丽、张平宇、程叶青:《吉林省粮食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第5期。

侯立军:《基于粮食安全保障的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经济问题》2008年第7期。

侯立军:《我国粮食主产区建设与管理问题研究》,《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侯锐、李海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商业时代》2007年第5期。

胡兵、赖景生、胡宝娣:《二元结构、劳动力转移与经济增长》,《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第7期。

胡靖:《中国粮食安全:公共品属性与长期调控重点》,《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第4期。

胡瑞法、冷燕:《中国主要粮食作物的投入与产出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3期。

黄和祥、刘守祥:《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影响因素及对策》,《农机化研究》2005年第3期。

黄今言、温乐平:《汉代不同农耕区之劳动生产率的考察——以粮食生产为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3期。

黄山松:《构建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机制》,《农村经济》2006年第1期。

黄少安、孙圣民、宫明波:《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简新华、何志扬:《中国工业反哺农业的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5期。

姜爱林:《关于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的几个问题》,《高校社科信息》2003年第3期。

姜长云:《“十二五”:保障粮食安全 保证农民增收》,《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2月25日。

蒋和平:《应建立粮食主销区对主产区的转移支付机制》,《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第4期。

剧乂文、李恒:《粮食主产区的工业化及其实现机制》,《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12期。

孔凡真:《美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有效机制》,《粮食问题研究》2005年第3期。

匡远配:《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粮食安全的新解释》,《人口与经济》2010年第5期。

李成贵、王春红:《中国的粮食安全与国际贸易》,《国际经济评论》2001年第5~6期。

李春海:《以提高粮食主产区综合生产能力来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天府新论》2004年第3期。

李道亮、傅泽田:《农业结构调整时期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储备的若干对策》,《农业经济问题》2001年第4期。

李飞、孙峰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分布和转移模式研究》,《中国人口研究》2000年第5期。

李广厚:《对粮食主产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思考》,《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20期。

李恒:《外出务工促进农民增收的实证研究——基于河南省49个自然村的调查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7期。

李剑阁、韩俊:《中国土地政策改革的基本走向》,《理论视野》2006年第4期。

李键:《关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商业研究》2006年第10期。

李明秋、王宝山:《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及农地使用权流转机制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李清秀、杨云善:《农村劳动力“双向”流动就业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李然斐:《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四川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李文安、李亚宁:《中国现代化视野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第3期。

李小军:《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学位论文,2005。

李晓燕、谢长青:《农业机械化与土地流转问题》,《农业机械化研究》2004年第2期。

李悦:《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国家经贸委综合司编《专家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李作义、商守先、牟元柱:《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作用及发展思路》,《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6期。

廉丽姝、王慧、宋晓言:《山东省粮食生产系统的动态关联分析》,《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1期。

廉毅、高枞亭、沈柏竹等:《吉林省气候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7年第3期。

梁世夫、王雅鹏:《我国粮食安全政策的变迁与路径选择》,《农业现代化研究》2008年第1期。

梁子谦、李小军:《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因子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1期。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林武:《福建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现状分析》,《福建稻麦科技》2005年第12期。

林毅、张铁军:《黑龙江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评估》,《求是学刊》1993年第3期。

林毅夫、蔡昉、李周:《比较优势与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

林毅夫:《“三农”问题与我国农村的未来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1期。

林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农业经济》2007年第4期。

刘凤芹:《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案设计》,《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第19期。

刘光辉、陈莉:《我国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解析》,《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第5期。

刘怀宇、李晨婕、温铁军:《“被动闲暇”中的劳动力机会成本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6期。

刘丽、任保平:《经济增长过程中我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经济经纬》2012年第2期。

刘奇洪:《粮食加工企业发展方向及战略分析》,《粮食加工》2009年第2期。

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11期。

刘伟:《发展经济学教程》,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刘学侠:《土地股份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方向》,《农业经济问题》2007年第7期。

卢秉福、胡志超、张祖立:《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历史·现状·前景展望》,《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32期。

卢秉福、张祖立:《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农机化研究》2006年第12期。

卢良恕:《立足于食物安全的大局,着眼于生产能力的提高,确保我国新时期的粮食安全》,《中国粮食经济》2004年第4期。

栾兆乾、刘涛建:《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教育与培训长效机制》,《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年第6期。

罗恢远、原毅贤:《对我国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几个问题的思考》,《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0期。

罗万纯、陈永福:《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05年第6期。

吕政:《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探讨》,《国际贸易论坛》2003年第3期。

马文杰:《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马晓河、蓝海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中国发展观察》2008年第9期。

聂中美:《发达国家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经济纵横》2003年第4期。

牛淑卿:《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农机化研究》2006年第7期。

庞增安:《简论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2期。

裴磊:《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特点和规律》,《理论与学术》2008年第1期。

彭代彦:《农业机械化与粮食增产》,《经济学家》2005年第3期。

彭世琪:《我国耕地地力等级及中低产田类型划分的一种理论与方法》,《中国农技推广》1997年第2期。

钱凯:《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观点综述》,《财经政法资讯》2005年第1期。

曲格平:《探索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求是》2003年第9期。

任保平、洪银兴:《发展经济学的工业化理论述评》,《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

芮德标:《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经验与启示》,《管理观察》2009年第2期。

盛来运:《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影响和效果》,《统计研究》2007年第10期。

《十六大报告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十六大报告辅导读本》,人民出版社,2002。

石全红、王宏、陈阜、褚庆全:《中国中低产田时空分布特征及增产潜力分析》,《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19期。

史美兰:《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国际比较》,民族出版社,2006。

谭永生:《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中国经济增长——基于人力资本角度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4期。

汤向俊、任保平:《投资消费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经济科学》2010年第6期。

唐春宝、黄小平:《中国农业工业化制度创新论》,《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唐胡浩:《农民工流动原因探析及对流出地的影响》,《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唐华俊、罗其友:《农业区域发展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8。

唐文金:《农户土地流转意愿与行为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田玉军、李秀彬、陈瑜琦、马国霞:《城乡劳动力流动及其对农地利用影响研究评述》,《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第4期。

童玉芬、朱延红、郑冬冬:《未来2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的潜力和趋势分析》,《人口研究》2011年第7期。

童玉芬:《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化转移规模估算及其变动过程分析》,《人口研究》2010年第5期。

王春光:《农民工的社会流动和社会地位的变化》,《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

王佳菲:《提高劳动者报酬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及其现实启示》,《经济学家》2010年第7期。

王健、陆文聪:《市场化、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粮食安全分析及对策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王景平、张晶:《试论中国粮食安全问题》,《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第11期。

王理:《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的思考》,《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王力南:《产业结构调整的驱动因素:人力资本投资》,《财经纵横》2012年第6期。

王良健:《现阶段我国农业主产区的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探析》,《西北人口》2001年第4期。

王守臣:《我国农业的发展与粮食安全战略的选择——国际的经验与中国的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王双正:《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的回顾和反思》,《财贸经济》2008年第11期。

王为农:《提高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面临的矛盾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第6期。

王新天、周振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与跨越式发展》,《环境与保护》2003年第1期。

王友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历史变迁》,《中共党史研究》2009年第1期。

王渝陵:《影响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相关要素》,《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4期。

王志彬、刘刚:《中外粮食保护政策与实践》,《中国物流与采购》2007年第23期。

魏礼群:《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日报》2002年12月30日。

吴桂淑、范静、康晨宇:《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粮食主产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农业经济》1995年第12期。

吴敬琏:《思考与回应: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抉择(上)》,《学术月刊》2005年第12期。

吴乐、邹文涛:《我国粮食消费的现状和趋势及对策》,《农业现代化研究》2011年第2期。

吴天然:《中国农村工业化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吴志华、胡学君:《中国粮食安全与产业结构协调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02年第1期。

夏建国、魏朝富、朱钟麟、胡艳:《中国中低产田改造研究综述》,《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第4期。

夏明:《生产率增长的规模递增效应与经济结构转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7年第1期。

肖海峰、王娇:《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4年第6期。

谢茹:《振兴粮食主产区的若干思考》,《企业经济》1996年第16期。

徐汉民:《论中国农业发展的土地持有产权机制创新》,《经济评论》 2001年第6期。

徐元明:《发达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8年第6期。

许涤新:《政治经济学辞典》(上册),人民出版社,1980。

薛宇峰:《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空间分布特征的实证研究》,《经济经纬》2006年第2期。

闫肃:《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财经论丛》2012年第1期。

严涛:《储存粮食不如适当储备粮食生产能力:关于实行部分粮田休耕的建议》,《中国粮食经济》1999年第8期。

颜波、陈玉中:《粮食流通体制改革30年》,《中国粮食经济》2009年第3期。

羊绍武:《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与粮食生产能力提高之间的良性循环》,《农业经济》1998年第1期。

杨丽、王鹏生:《农业产业集聚:小农经济基础上的规模经济》,《农村经济》2005年第7期。

杨敏丽、涂志强、沈广树:《国外农业机械化法规及支持政策》,《中国农机化》2005年第2期。

杨敏丽、涂志强:《新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目标及促进措施》,《中国农业机械化》2004年第4期。

杨敏丽等:《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5年第7期。

杨永才:《中国农业机械化面向21世纪的发展和对策》,《福建农机》2000年第2期。

杨云善:《农民工资性收入变动趋势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尹成杰:《关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思考》,《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游建章:《粮食安全经济学:一个标准模型分析框架》,《农业经济问题》2003年第3期。

余振国、胡小平:《我国粮食安全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关系研究》,《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3年第3期。

余征、牟晓娟:《近十年来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述评》,《长江大学学报》2011年第10期。

喻新安、陈明星:《工农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证分析——基于河南省“以农兴工、以工促农”的实践》,《中州学刊》2007年第6期。

张东平、魏仲生:《粮食安全与主产区农民增收问题》,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张劲松:《农业机械化对粮食产出效能的贡献研究——以湖北省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湖南出版社,1991。

张培刚:《发展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发展》,经济科学出版社,1996。

张培刚:《农业与工业化(中下合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再论》,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张培刚:《新发展经济学》(增订版),河南人民出版社,1999。

张峭、张安录等:《永佃制——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地制度的改革方向》,《湖北社会科学》2007年第3期。

张素文、李晓青:《湖南省粮食生产变化趋势及影响因子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年第1期。

张文斌:《工业反哺农业与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微观机制》,《当代经济》 2007年第7期。

张秀生:《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张越杰、王军:《吉林省粮食产量波动分析》,《农业技术经济》2007年第3期。

赵予新:《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构成要素与提升对策》,《法制与社会》2007年第5期。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历史卷)》,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关于公布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决议》,《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革文件选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1。

周介铭、彭文甫:《影响四川省粮食生产因素的灰色分析与粮食产量预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3期。

周立群、许清正:《“工业反哺农业”问题综述》,《红旗文摘》2006年第13期。

周明建、叶文琴:《发达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对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农业经济问题》2005年第6期。

周其仁:《产权与制度变迁——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周小萍、陈百明、张添丁:《中国“藏粮于地”粮食生产能力评估》,《经济地理》2008年第5期。

朱铁辉、韩昕儒、陈永福:《中低产田改造地区优先序研究》,《农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4期。

朱云章:《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影响收入差距变化的机理分析》,《科学·经济·社会》2010年第1期。

朱泽:《建立和完善我国粮食安全体系》,《红旗文稿》2004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