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军事政治学研究 2013年第2期(总第2期)图书

Military Politics Review

SSAPID:101-2671-5852-88
ISBN:978-7-5097-5700-0
DOI:
ISSN:

[内容简介] 《军事政治学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政治学研究中心创办,秉承学术本位原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学术研究信息,汇聚学术研究力量,以推动军事政治这的不断发展为使命。全书分为特稿、专论、短论、综述、动态、书评、专访、资讯等板块,内容涉及党政关系、军事历史、外军动态及军事政治学学科领域最新研究动向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高民政
编 辑:高明秀;许玉燕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0 军事理论

 机构巡礼

 ·特稿·

  历史演进中的人权与战争

   一 人权确立与战争:资产阶级革命的建树

   二 人权升华与战争:无产阶级革命的丰功

   三 人权捍卫与战争:反法西斯的世界联动

   四 人权标准与战争:新干涉主义的霸权

 ·专论·

  论战争是人类特殊的交往形式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

    (一)交往的本质

    (二)交往的特征

    (三)交往的分类

    (四)交往的功能

   二 战争作为交往形式的真理性

    (一)战争作为交往形式真理性的理论阐释

    (二)战争作为交往形式真理性的史实论证

   三 战争作为交往形式的特殊性

    (一)战争与政治的基本关系

    (二)战争作为交往形式的特征

   四 交往理论视阈中的战争评价

    (一)关于战争价值的评价

    (二)从交往的角度来看战争的价值

  民族国家与近现代战争

   一 民族国家转型以来的战争

    (一)民族国家的建构与战争

    (二)民族国家的冲突与战争

    (三)民族国家扩展与战争

   二 民族国家的战争功效

    (一)意识形态的战争鼓动

    (二)不妥协的对外政治模式

    (三)零和竞争的国际格局

    (四)空前强大的动员支持力

   三 控制民族国家战争的尝试

    (一)社会主义的探索

    (二)协商机制的失败

    (三)取消武力的梦想

   结束语

  战争承受能力的要素与结构优化

   一 战争承受能力的界定

   二 战争承受能力研究方法

   三 影响战争承受能力的要素

    (一)持久的稳定性要素

     1.国家意志

     2.军事力量

     3.经济实力

     4.科技水平

    (二)频发的周期性要素

     1.政权更替

     2.军队规模

     3.军事危机

    (三)相对的差异性要素

     1.地理条件

     2.战略储备

     3.外交资源

   四 战争承受能力的特性

    (一)对抗性与风险性的统一

    (二)动态性与复杂性的统一

    (三)开放性与非线性的统一

    (四)权威性与有限性的统一

   五 战争承受能力的提升:以“动员”为考察对象

    (一)政治动员——战争承受能力提升的前提

    (二)军事动员——战争承受能力提升的关键

    (三)经济动员——战争承受能力提升的基础

    (四)科技动员——战争承受能力提升的保障

   六 战争承受能力的优化

    (一)战争承受能力的合理化

    (二)战争承受能力的高级化

    (三)优化战争承受能力的新挑战

   七 战争承受能力的评估

    (一)评估战争承受能力的基本要求

    (二)评估战争承受能力的方法

     1.确定战争承受能力的状态变量

     2.战争承受能力的指标赋值

      (1)令Uij=Ui/Uj;Uij为Ui对Uj相对重要性的值的表现形式

      (2)将判断矩阵每一列归一化

      (3)将每一列经归一化后的矩阵按行相加

      (4)将向量M=(M1,M2,…Mn)T归一化

      (5)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值

      (6)一致性检验

     3.战争承受能力的指标综合

  战略威慑目标国决策者的决策思维方式探析

   一 战略威慑目标国决策者逻辑思维的理论形态

   二 战略威慑目标国决策者逻辑思维的现实形态

   三 战略威慑目标国决策者决策的直觉思维方式

  海洋秩序与中国国防的现代转型

   一 传统中国与“以陆军为立国根基”*的陆权国防

   二 近代西方海上强国的国家重建与海权国防

   三 海洋强国与“海军与陆军相表里”*的现代中国国防

  军事与外交

   一 军事与外交的关系状态

   二 军事与外交的作用路径

   三 军事与外交互动中的影响因素

    (一)个人层面因素

     1.个体领袖因素

     2.特殊个体因素

     3.普通民众因素

    (二)国家层面因素

     1.国家身份

     2.国家利益

     3.国家实力

     4.地缘政治

    (三)国际体系层面因素

     1.国际格局

     2.国际组织和国际机制

 ·时评·

  谁是伊拉克战争的赢家?

   一 伊拉克战后长期陷入混乱的局面,给伊拉克人民带来的创伤和苦难,短时间内难以“抚平”

   二 美、英等西方国家负担加重,矛盾和问题不断发酵,留下诸多“后遗症”

   三 地区动荡、生态破坏、资源流失等问题,加剧世界难题,给人类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综述·

  武装力量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与价值

   一 政党、军队与中国的政治发展

   二 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基本军事制度的历史、逻辑与价值

   三 军队与社会:理想、精神、象征

   四 国外军政关系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五 军队内部的军政现象及其影响

   六 中国军事政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问题

 ·书评·

  秩序转移与中国近代国防:以民族国家为中心

   一 国防、国家与国际秩序

   二 秩序转移中的国防重构:从华夷秩序到海洋秩序

   三 《民族国家视野下中国近代国防的重构》的主体内容

  《哈茨、亨廷顿和美国的自由主义传统:与军事现实主义的冲突》评介

   一 对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描述

    (一)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四个主要前提

    (二)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的问题

    (三)作为政治共识的美国自由主义传统

   二 自由主义传统在布什政府执政行为中的体现

   三 自由主义传统与美国当前军政冲突的联系

    (一)亨廷顿对军事现实主义和文人自由主义的归纳

    (二)当前军政冲突的根本原因

    (三)对克林顿和布什执政时期军政冲突的分析

   四 处理军政冲突的方法

    (一)亨廷顿提出的文人控制方法

    (二)布什政府对客观控制方法的排斥

    (三)客观控制是更具建设性的文人控制方法

   五 结论

 ·动态·

  “军政冲突处置”理论的政策适用

   军政冲突处置的解释性变量

   结论和下一步的研究走向

  菲利普·S.梅令戈论美国军事文化和战略

   基本观察

   美国历史和战略

   军种文化

   军政关系

   结语

 ·资讯·

  2012年中国近代军事史研究论文索引(二)

   三 军队建设

   四 国防建设

   五 军事科技与武器装备

   六 军事思想与军事学术

   七 军事人物

  《武装力量与社会》2013年4月号目录

 ·稿约·

  征稿启事

   审稿规则

   投稿方式

   其他声明

   稿例

    基本要求

    正文体例

    注释体例

     1.文章采用脚注,每页重新编号;编号序号依次为:①②③……

     2.统一基本规格(包括标点符号)

     3.注释例

      A.著作类

      B.论文类

      C.文集、选集或集刊中的析出文献

      D.报纸类

      E.古籍、辞书类

      F.英文类

     5.其他文种

     6.其他说明

 学者风采

 军事政治学研究

《军事政治学研究》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政治学研究中心创办,秉承学术本位原则,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学术研究成果,提供学术研究信息,汇聚学术研究力量,以推动军事政治学的不断发展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