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1

理想主义与现实改造图书

Idealism and Reality: A Case Study and Reflection of the Social Public Welfare Organizations

SSAPID:101-2595-1886-10
ISBN:978-7-5097-8749-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讨论了一个向中国贫困问题宣战的社会公益组织,从其历史演变、理念、组织结构、行为特征出发,将其扶贫行为放置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乡村变迁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从对该组织的研究中可获得一些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发展、社会建设运动等等目前社会学界热点问题的启示。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嘉里郭氏基金脱贫模式课题组
编 辑:任晓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序言

 附录

 后记

 导言

  一 基本背景

   (一)研究问题

   (二)相关学生培养*

    1.关于课程教学目标的思考

    2.现象学的路径

  二 研究方法:作为意义探究的深度访谈*

   (一)问题的提出:“深度访谈”的实质

   (二)叙述的意义

   (三)对访谈原则的讨论

    1.悬置的态度

    2.对被访者的日常生活的了解

    3.被访人个人生活史:访谈最佳的切入点

    4.全方位的观察

    5.“意义”和“事实”:意义探究时“真”和“假”的辩证法

    6.三层次的文本分析:意义探究的具体路径

   (四)结语

 第一章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乡村建设运动概述

  一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一)晏阳初的理念与观点

   (二)梁漱溟的理念与观点

   (三)两种乡村建设之道

    1.晏阳初的解决之道

    2.梁漱溟的解决之道

    3.二者比较

  二 当代乡村建设运动尝试

   (一)温铁军与李昌平的工作

   (二)其他人的工作:以“村寨银行”为例

 第二章 何谓“贫困”

  一 改革开放至新世纪:从政治挂帅到经济主导

  二 新世纪以来:扶贫工作的多元面向

  三 西方学界对中国扶贫理念的影响

 第三章 中国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实践的特征与规律

  一 中国社会公益组织的出现

  二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实践的基本领域

  三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实践的方式方法与典型模式

   (一)扶贫模式的一般分类

   (二)扶贫模式的发展阶段

    1.政府主导的扶贫阶段:从救济式扶贫到开发式扶贫

    2.社会性的扶贫实践:参与式扶贫

  四 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扶贫实践的影响因素

   (一)宏观政策与制度环境的基本保障

   (二)自然条件对扶贫成果的影响

   (三)公益组织人力资源规模与质量

   (四)被帮扶群体表达与参与意愿

 第四章 郭氏基金会的发展史

  一 基金会整体发展史

   (一)基金会的创始理念

   (二)基金会的工作领域

    1.卫生领域

    2.教育领域

    3.产业领域

    4.环境领域

   (三)基金会的工作模式

    1.可持续和可复制

    2.诚信与安全

    3.大境界与小细节

   (四)基金会的组织结构

  二 基地发展史:以湖南保靖基地为例

   (一)卫生科目的工作实践

    1.协助卫生部门推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积极为保靖的县、乡、村三级医疗队伍培养人才

    3.帮助完善保靖县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二)教育科目的工作实践

    1.致力于示范村、示范点的教育帮扶

    2.致力于促进全县教育均衡发展

    3.致力于探索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

   (三)产业科目的工作实践

   (四)环境科目的工作实践

    1.实施安全饮水

    2.实施综合性小流域治理

    3.实施农田引水建设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五)“心火燎原”的工作实践

   (六)保靖基地工作回顾

   (七)郭氏基金会保靖扶贫的启示

    1.在科学规划上下功夫

    2.在准确定位上下功夫

    3.在“造血”上下功夫

    4.在调动群众上下功夫

    5.在严格管理上下功夫

 第五章 郭氏公益扶贫模式的理念主义、组织结构与行为模式

  一 总体性视野、前沿理念、文化深度与强烈的理念诉求

   (一)总体性视野

   (二)前沿理念

   (三)文化深度

   (四)强烈的理念主义特征

  二 基金会内部组织形式与基本特征

   (一)“镶嵌式”结构的产生

    1.组织形式特点

    2.努力融入政府管理体制以形成示范效应

    3.严格的科层管理制度与契约精神:安全与诚信

    4.追求模式的可持续性与可复制性

    5.积极的反思、学习与自我革新

    6.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

    7.充分的民主氛围

    8.重视科学社会研究法

    9.社会责任

   (二)该模式的意义与推广性

    1.从国家与一般社会公益组织实践层面上来说

    2.从组织本身的层面来说

 第六章 多重背景下扶贫实践的困难与挑战

  一 组织内部之间的张力

  二 地方政府工作人员激励问题

  三 基金会与村民的互动关系

  四 地方政府的扶贫行为

   (一)“贫困的帽子不敢摘”

   (二)选择性扶贫

  五 项目制工作方式及其张力

  六 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第七章 郭氏基金会与社会公益组织的道德团结功能

  一 现代社会的神圣性问题:走向深度自我

  二 社会道德团结的可能性:以对基金会的分析为例

   (一)矛盾突出与高度统一

   (二)促成团结的要素及其作用机制

    1.道德与仪式

    2.纪律与规训

    3.群体与领袖

  三 有没有深度自我?

本书集中讨论了一个向中国贫困问题宣战的社会公益组织,从其历史演变、理念、组织结构、行为特征出发,将其扶贫行为放置在中国乡村建设运动及乡村变迁的大历史背景下来进行考察。从对该组织的研究中可获得一些关于中国乡村建设与发展、社会建设运动等目前社会学界热点问题的启示。

埃利亚斯,诺贝特,2003,《个体的社会》,翟三江、陆兴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安徽农村发展研究课题组,1986,《贫困落后的非经济因素考察》,《农业经济丛刊》第6期。

保尔-汤普逊,2000/1978,《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等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常慧丽,2007,《生态经济脆弱区旅游开发扶贫效应感知分析——以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第10期。

陈凡,1998,《贫困地区农户经济行为与贫困机理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陈鹏忠,2009,《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特征分析——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陈涛,2012,《社会的制造与集体表象》,《社会》第5期。

陈元,2007,《农村扶贫中非政府组织(NEO)的参与》,《农业经济》第6期。

储卉娟,2012,《从暴力犯罪看乡村秩序及其“豪强化”危险——国家法/民间法视角反思》,《社会》第3期。

杜旻,2002,《NGO扶贫项目中的管理问题对实施效果的影响——以宁夏泾原项目为例》,《开发研究》第6期。

范小建,2007,《中国特色扶贫开发的基本经验》,《求是》第23期

方文,2008,《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冯旭芳,2007,《贫困农户借贷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世界银行某贫困项目监测区为例》,《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2000,《群体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张敦福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福柯,米歇尔,2007,《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福柯,米歇尔,2012,《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付涛,2013,《“成都公益组织420联合救援行动”观察》,《中国发展简报》第2期。

傅晨、狄瑞珍,2000,《贫困农户行为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 2期。

格尔茨,克利福德,1999/1973,《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郭欣,2008,《我国扶贫政策执行中影响因素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为例》,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郭占峰,2012,《被动性“入场”与依附性“运作”:对一个国际NGO在中国工作过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期。

韩嘉玲、张眉,2011,《流动人口与扶贫:经验总结与政策建议》,载刘海英编《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何苍劲,2008,《4502名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分析》,《中国妇幼保健》第10期。

何凡兴等编著,1991,《社会调查与研究方法》,北京:红旗出版社。

洪大用,2002,《中国民间组织扶贫工作的初步研究》,《江海学刊》第2期。

胡塞尔,1986/1973,《现象学的观念》,倪梁康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胡塞尔,1992/1976,《纯粹现象学通论》,李幼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胡珊珊、姜勇、钱琴珍,2009,《建国60年来我国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和发展研究》,《幼儿教育》第10期。

黄瑞芹,2009,《中国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网络资本——基于三个贫困县的农户调查》,《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黄彤,2007,《农村中等职业教育问题研究——对吉林省舒兰市(县)的调查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霍桂恒,1996,《舒茨》,载苏国勋主编《当代西方哲学家评传第十卷·社会哲学》,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霍瑜,2007,《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开发模式研究》,甘肃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吉登斯,安东尼,1998,《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贾春增,2000,《外国社会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蒋凯峰,2009,《我国农村贫困、收入和反贫困政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蒋萍,2012,《四川省科技主导的扶贫模式及其效果评价研究》,四川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瞿方业,2009,《对农村大学生比例减半应多重反思》,《北京青年报》第1期

科恩,罗宾、肯尼迪,保罗,2001,《全球社会学》,文军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匡远配、汪三贵,2010,《中国民间组织参与扶贫开发:比较优势及发展方向》,《岭南学刊》第3期。

勒庞,古斯塔夫,1998,《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李秉龙、张立承、曹暕,2003,《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 第1期。

李昌平,2002,《我向总理说实话》,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李昌平,2006,《开发式扶贫模式检讨》,http://wangzhongyin1.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BlogID=1276202&PostID=11586702。

李健强,2009,《深化与拓展:参与式发展的本土化探索——甘肃雨田农村发展论坛会议评述》,《社会工作》第5期(下)。

李菊兰,2008,《非政府组织扶贫模式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李其维,2008,《“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心理学报》第12期。

梁漱溟,2006,《乡村建设理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梁晓燕、赵丽霞,2011,《教育与扶贫:切近贫困人口人生发展的真实需求》,载刘海英编《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海英,2011,《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刘晓昀、辛贤、毛学峰,2003,《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对农户收入和支出的影响》,《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刘筱红、李娜,2011,《性别偏好与决策控制:基于权力维度的分析》,《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5期。

柳建平、张永丽,2009,《劳动力流动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的影响——基于甘肃10个贫困村调查资料的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3期。

卢淑华,1999,《科技扶贫社会支持系统的实现——比较扶贫模式的实证研究》,《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6期。

吕国范,2014,《发达国家资源产业扶贫的模式及经验启示》,《商业时代》第29期。

绿色和平、乐施会,2009,《气候变化与贫困》,工作报告。

毛维准,2011,《大扶贫:分享、赋权与发展》,载刘海英编《大扶贫:公益组织的实践与建议》,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宁德强,2011,《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帕森斯,塔尔科特,2008,《社会行动的结构》,张明德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曲天军,2002,《非政府组织对中国扶贫成果的贡献分析及其发展建议》,《农业经济问题》第9期。

渠敬东,1999a,《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渠敬东,1999b,《涂尔干的遗产:现代社会及其可能性》,《社会学研究》第1期。

渠敬东,2012,《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中国社会科学》第5期。

森,阿玛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任赜、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森,阿玛蒂亚2014,《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王文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小波、林擎国,2003,《反贫困:认识的转变与战略的调整》,《中国农村观察》第5期。

石新荣、覃敏笑,1996,《少数民族地区呼唤“卫生扶贫”——贵州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发展滞后调查与思考》,《贵州民族研究》第2期。

史疆耀、罗仁福等,2009,《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身心健康亟需关注》,《政策研究简报》第1期。

舒尔茨,2002,《对人进行投资》,吴珠华译,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孙飞宇,2004,《论舒茨的“主体间性”理论》(上),《社会理论学报》第七卷第二期(秋季号),新加坡八方文化创作室。

孙立平,2003,《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孙帅,2008,《神圣社会下的现代人——论涂尔干思想中个体与社会的关系》,《社会学研究》第4期。

涂尔干,埃米尔,2000a,《社会分工论》,渠东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涂尔干,埃米尔,2000b,《实用主义与社会学》,渠东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埃米尔,2000c,《职业伦理与公民道德》,渠东、付德根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埃米尔,2001a,《自杀论》,冯韵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涂尔干,埃米尔,2001b,《道德教育》,陈光金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埃米尔,2006,《乱伦禁忌及其起源》,汲喆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涂尔干,埃米尔,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东、汲喆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力斌、周源熙,2010,《参与式扶贫干预下的瞄准与偏离》,《农村经济》第7期。

汪伟楠,2013,《社会企业与扶贫领域的社会创新探析——以格莱珉银行与友成普融公司为例》,《新西部》(理论版)第19期。

王利平,2004,《从悲剧观看禁欲主义——本雅明悲剧观与韦伯科学学说的对比研究》,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小志,2011,《贫困村互助资金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第5期。

王亚娟,2008,《非政府组织参与式扶贫项目效果及影响因素分析》,西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王浴青,2011,《农村科技扶贫开发与创新路径:重庆例证》,《重庆社会科学》第3期。

王浴青,2011,《农村科技扶贫开发与创新路径》,《社会与人口研究》第3期。

王智猛、周越,1986,《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非经济障碍》,《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韦伯,马克斯,1999,《学术与政治》,冯克利译,北京:三联出版社。

韦伯,马克斯,2004,《经济与社会》,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韦伯,马克斯,2007,《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康乐、简惠美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飞,2009,《乡村建设与中国现代文明》,《北京大学教育评论》第3期。

吴国宝,1997,《扶贫贴息贷款政策讨论》,《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吴国栋,1997,《孟加拉乡村银行扶贫模式在中国的试验及其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夏皮罗,劳伦斯,2014,《具身认知》,李恒威、董达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向准,2011,《重庆市城乡医疗对口支援管理探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项目实施效果评价》,重庆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肖瑛,2008,《法人团体:一种“总体的社会组织”的想象》,《社会》第2期。

晏阳初,1990,《十年来的中国乡村建设》,载詹一之主编《晏阳初文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杨林华,2014,《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以广东省农村扶贫实践为例》,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杨善华、罗沛霖、刘小京、程为敏,2003,《农村村干部直选研究引发的若干理论问题》,《社会学研究》第6期。

杨小柳,2009,《地方性知识和发展研究》,《学术研究》第5期。

姚遂、汪小勤、陈卓淳,2002,《信贷扶贫制度的设计与创新——茅于轼扶贫案例的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第 5期。

伊格尔斯,2003/1997,《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郁晓晖、张海波,2006,《失地农民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构》,《中国农村观察》第1期。

袁方,1997,《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张春玲,2015,《资本逻辑视域下的现代生态问题》,《理论月刊》第1期。

张林秀、罗仁福,2009,《营养、关怀、教育:中国农村儿童被忽视的疾病——贫血》,《政策研究简报》第13期。

张伟、张建春,2005,《国外旅游与消除贫困问题研究评述》,《旅游学刊》第1期。

张祥龙,2003,《朝向事情本身:现象学导论七讲》,北京:团结出版社。

张元红,2001,《贫困地区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与效率》、《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赵昌文、郭晓鸣,2000,《贫困地区扶贫模式:比较与选择》,《中国农村观察》第6期。

赵立玮,2014,《自杀与现代人的境况——涂尔干的“自杀类型学”及其人性基础》,《社会》第6期。

折晓叶、陈婴婴,2011,《项目制的分级运作机制和治理逻辑——对“项目进村”案例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第4期。

郑功成,2002,《中国的贫困问题与NGO扶贫的发展》,《中国软科学》第7期。

郑杭生、杨敏,2003,《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前现代到现代的社会学考察》,《江苏社会科学》第1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1984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1994,《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

中共中央、国务院,200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编,2007,《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周飞舟,2006,《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税费改革对国家与农民关系之影响》,《社会学研究》第3期。

周飞舟、赵阳,2003,《剖析农村公共财政:乡镇财政的困境和成因——对中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案例研究》,《中国农村观察》第4期。

周文杰,2011,《贫困县官员激励研究——基于政治经济学视角》,北京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朱晓阳、谭颖,2010,《对中国“发展”和“发展干预”研究的反思》,《社会学研究》第4期。

朱瑜,2013,《社会排斥视角下的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社区融合》,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Andrews,Molly,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 & Amal Treacher,2000,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Arksey,Hilary & Peter Knight,1999,Interviewing for Social Scientist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Chamberlayne,Prue,Joanna Boornat & Tom Wengraf,2000,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New York:Routledge.

Crook,S.,1998,“Minotaurs and Other Monsters:‘Everyday Life’in Recent Social Theory,” Sociology 32(3):523-540,British:BSA Publication Ltd.

George Lakoff and Mark Johnsen,2003,Metaphors We Live by,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iele,Janet Z. & Glen H.Elder,Jr.,1998,Methods of Life Course Research: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Thousand Oaks,Calif:Sage Publications.

Hakim,Catherine,1987,Research Design:Strategies and Choices in the Design of Social Research,London:Allen & Unwin.

Lakoff,G.,Johnson,M.,1999,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New York.

Perks,Robert & Alistair Thomason,1998,The Oral History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Rustin,Michael,2000,“Reflections on the Biographical Turn in Social Science,The Turn to Biographical Methods in Social Science Comparative Issues and Examples,”(eds.)by Prue Chamberlayne,Joanna Boornat & Tom Wengraf,New York:Routledge.

Scheff,Thomas J.,1977,Emotions,the Social Bond,and Human Reality,part/whole analysis,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chutz,Alfred,1972,Th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cial World,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Schutz,Alfred,1962,Collected Papers Ⅰ,edited & introduced by Maurice Natanson,Martinus,Nijhoff.

Schutz,Alfred,1976,Collected Papers Ⅱ,edited & introduced by ArvidBrodersen,Martinus,Nijhoff.

Weber,Max,1978,Economy and Society:An Outline of Interpretive Sociology,(eds.)by Guenther Roth & Claus Wittich,Berkeley-Los Angeles-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ngraf,Tom,2001,“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Biographic Narrative and Semi-structured Methods.”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Wengraf,Tom,2000,“Betrayals,Trauma and Self-redemption? —The Meanings of‘The Closing of the Mines’ in Two Ex-miners’ Narratives,” in Lines of Narrative:Psychosocial Perspectives,(eds.)by Molly Andrews,Shelley Day Sclater,Corinne Squire & Amal Treach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Widdlershoven,G.A.M.,1993,“The Story of Life:Hermeneutic Perspectiv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in J.Ruthellen(series Ed.)& L.Amia(Vol.Ed.)The Narrative Study of Lives,Vol.1,Newbury Park,CA:Sage Pub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