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8

业主选择与城市社区自主治理图书

Homeowners' Choice and Self-governance in Urban Neighborhoods

SSAPID:101-2562-0160-99
ISBN:978-7-5097-5723-9
DOI:
ISSN:

[内容简介] 城市社区的自主治理实践是复杂的,面临同样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既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乏失败的教训。住房制度改革后的老旧社区面临的问题和新建商品住宅社区面临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对这些治理绩效迥异的案例做出解释,探讨新旧住宅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选择,总结那些成功走向自主治理的社区的经验,探寻影响城市社区自主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助于探讨城市社区自主治理之道。

相关信息

丛书名:政治学与公共行政学学术前沿
作 者: 陈建国
编 辑:孙燕生;方绍忠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信息与知识传播

 附录 相关法规文件

 序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选题意义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选题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1.本书提出了适用于中国城市社区实际状况的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理论

     2.本书提出了用于分析中国城市社区公共事物自主治理现象的分析框架

     3.本书采用了不同以往的分析角度

    (二)现实意义

     1.本书的研究主题属于当前我国政府四大职能之一的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课题

     2.本书最后探讨了社区自主治理的永续发展之道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城市社区自治研究现状

    (一)社区自治概念:社区治理研究的核心

     1.社区自治

     2.社区自组织

    (二)社区自治的研究路径

     1.国家与社会关系角度

     2.社区服务角度

     3.社区自治组织角度

    (三)国内社区自治研究的比较分析

   二 新建商品房小区自主治理的研究

    (一)国内关于新建商品房小区自主治理的研究

     1.国家—社会关系的视角

     2.法律关系的视角

     3.共享资源治理和集体行动的视角

     4.纠纷处理和冲突分析的视角

    (二)国外关于商品房小区自主治理的研究

     1.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的角度

     2.政治发展的视角

     3.族群关系的视角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一)理论建构的方法

    (二)经验研究的方法

     1.案例研究法

     2.文件分析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社区公共事物 及其治理现状

  第一节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及社区治理的出现

   一 城市住房制度改革促使自有房阶层形成

   二 物权意识驱动带来自治组织成立

   三 城市社区治理的制度规范初步形成

  第二节 城市社区公共事物的情境

   一 社区公共事物描述

   二 社区公共事物及其产权基础

  第三节 城市社区公共事物治理结构的转换

   一 传统的福利性“计划管理模式”

   二 现代的市场性“物业管理模式”

    1.房屋产权结构由“分散化”走向“一体化”

    2.服务供给逻辑由“权力选择”转为“市场选择”

    3.服务提供形式由“分散化管理”变为“综合性供给”

  第四节 城市社区公共事物治理的现况

   一 负面的多数案例

   二 正面的少数个案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管理现状和改革*

  第一节 城市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现行管理模式

  第二节 当前城市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 社区公共维修资金欠缴问题

   二 社区公共维修资金挪用问题

   三 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维而不修”*的问题

   四 社区公共维修资金增值问题

  第三节 城市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的理想管理模式:自主管理模式

   一 自主管理模式是公共维修资金属性的要求

   二 自主管理模式是管理实践的选择

  第四节 构建社区公共维修资金自主管理的制度基础

   一 清晰界定边界,明确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的缴纳制度

   二 对业主组织权的最低限度的认可,促成自主管理的有效运转

   三 对社区公共维修资金的管理要专项立法,形成分级制裁体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寻找业主选择与社区治理的理论视角

  第一节 “集体行动”和“治理责任”是社区治理两大难题

   一 集体行动难题

   二 治理责任难题

  第二节 集体行动的分析路径

   一 理性个体假设中的第一代集体行动理论

   二 社会资本视野下的第二代集体行动理论

  第三节 治理责任的分析路径

   一 官僚制责任机制

   二 民主责任机制

   三 “民营化”责任机制

   四 独立机构责任机制

   五 社会责任机制

  第四节 业主选择——整合应用的逻辑基础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的研究框架和政策选择

  第一节 奥斯特罗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分析框架

   (一)分析的焦点:行动场域

    1.行动情境

    2.行动者

    3.评估标准

   (二)解释变量

    1.制度规则(尤其是使用中的制度规则)

    2.自然和物质特性

    3.社群属性

   (三)多层面的动态分析

  第二节 产权结构、产品属性和社群特性: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的分析框架

  第三节 城市社区公共产品分类研究

   一 社区公共产品的特性分析

   二 社区公共产品的类型分析

    1.分割性

    2.资本/劳动密集程度高低

  第四节 城市社区产权结构分类研究

   一 产权结构何以重要

   二 社区产权结构类型分析

    1.复合性的产权结构(compound property structure)

    2.复杂性的产权结构(complicated property structure)

  第五节 城市社区社群特性分类研究

   一 个体理性假设的分析

   二 社区居民的经济支付能力高低分析

    1.高支付能力的社区居民/业主

    2.低支付能力的社区居民/业主

  第六节 城市社区分类治理的政策选择

   一 高度分割性的社区产品的治理政策选择

    1.高度分割性社区产品遵照市场机制进行治理

    2.特许经营的社区产品的治理中,政府必须以中立立场进行价格和质量监管

   二 共用性社区产品的治理政策选择

    1.新建商品房小区的共用产品的治理政策选择

    2.老旧住宅区的共用产品的治理政策选择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城市存量公房改革和老旧住宅区的治理政策选择

  第一节 存量公房分类改革的逻辑框架

  第二节 存量公房和老旧住宅区现状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一 老旧住宅区存量公房产权类型复杂多样

   二 存量公房住户有少量低保户

   三 存量公房租售政策梳理

   四 存量公房的管理维护现状

    (一)房管单位管理老旧住宅区公共事物的情况

    (二)专业职能部门和物业公司及居委会共同管理老旧住宅区公共事物的状况

  第三节 城市存量公房面临的问题:以北京市为例

   一 产权结构复杂导致管理责任不清

   二 公房租售收入过少导致养护资金缺乏

   三 有些房屋得不到及时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四 注重公房的整治改造,忽视长效机制建设

   五 居民业主的治理主体缺位导致服务不满意

  第四节 城市存量公房改革和老旧住宅区治理的政策选择

   1.对产权不清的公房首先明晰和确定产权

   2.适时出台新的公房租售管理办法,继续推进公房出售

   3.售后余房与现行公租房、廉租房体系对接

   4.售后公房因地制宜地按照物业管理模式进行治理

   5.按照产权区分和使用者付费的原则对供方实施物业管理

   6.对低保户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租户实行差别对待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建商品房小区治理的业主选择分析框架

  第一节 业主选择分析框架和模型

  第二节 界定社区治理绩效指标体系

  第三节 外生变量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一 物理特性与社区治理

   二 社群属性与社区治理

   三 外部网络关系与社区治理

  第四节 业主选择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

   一 社区治理中的业主选择模型

   二 业主选择指标体系与社区治理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新建商品房小区业主选择和小区治理的案例分析

  第一节 业主选择和美丽园物业纠纷事件的处理

   一 美丽园小区物业纠纷事件的源起

    (一)物业纠纷促成业主委员会成立

    (二)物业服务及收费纠纷激化,业主委员会终与物业公司对簿公堂

    (三)法院判决下调物业费用,引发各方反应

    (四)物业公司因费用低而逃离,社区服务缺失、陷入失序状态

    (五)社区生活混乱,业主委员会面临信任危机

    (六)政府指令原物业公司接管美丽园

    (七)美丽园社区业主大会召开,选聘新物业公司

   二 美丽园的管理机构和社区治理结构

    (一)美丽园事件中的利益相关方

    (二)美丽园社区的管理机构和治理结构

   三 美丽园社区物业收费纠纷事件的问题及分析

    (一)物业服务与社区治理

     1.信号捕捉与社区治理

     2.利益平衡与社区治理

     3.合约实施与社区治理

    (二)法院裁判与社区治理

    (三)政府行政与社区治理

    (四)社区民主与社区治理

  第二节 北京上地西里社区的业主选择和社区治理结构的转换

   一 法定的物业小区组织结构:“线性”治理结构

   二 实践中物业小区组织结构:“复合式”治理结构

   三 “复合式”治理结构的必要性

    (一)成立业主代表大会之必要性

    (二)成立业主监事会的必要性

     1.委托—代理问题使得监督成为必要

     2.集体行动的困境使得业主监事会成为理想选择

    结语

  本章小结

 第九章 城市社区自主治理的永续发展之道

  第一节 投资社区社会资本以促成业主集体行动

   一 增强社区集体认同感

   二 发展社区业主间网络

  第二节 保障业主选择权利以提升社区治理绩效

   一 保障业主在生产选择中的权利

   二 保障业主在治理选择中的权利

    1.保障社区业主民主权利,协调分散利益,形成有效的集体选择机制

    2.尊重业主自主创新权利,形成复合多样的社区治理结构

    3.保障业主监督权利,加强监督和制裁机制,促成治理责任的实现

   三 保障业主在规则选择中的权利

  第三节 建构外部互动网络以形成支持性环境

   一 社区治理与行政权力范围调整

   二 社区治理与纠纷处理机制拓展

   三 社区治理与自治知识经验传播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前言

 后记

城市社区的自主治理实践是复杂的,面临同样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既有成功的案例,也不乏失败的教训。住房制度改革后的老旧社区面临的问题和新建商品住宅社区面临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本书提出了一个分析框架,对这些治理绩效迥异的案例做出解释;探讨新旧住宅区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政策选择;总结那些成功走向自主治理的社区的经验;探寻影响城市社区自主治理成败的关键因素,有助于形成城市社区自主治理之道。

〔澳〕布伦南、〔美〕布坎南:《宪政经济学》,冯克利、秋风、王代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德〕迪特尔·梅迪库斯:《德国民法总论》,邵建东译,法律出版社,2001。

〔德〕费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9。

〔德〕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 》,韩朝华译,商务印书馆,2000。

〔法〕邦雅曼·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刘满贵译,商务印书馆,1999。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6。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200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

〔美〕B.盖伊·彼得斯:《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吴爱明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美〕E.S.萨瓦斯:《民营化与公私部门的伙伴关系》,周志忍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霁、于真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美〕埃尔斯特、〔挪〕斯莱格斯塔德:《宪政与民主——理性与社会变迁研究》,潘勤、谢鹏程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公共事物的治理之道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拉里·施罗德、苏珊·温:《制度激励与可持续发展》,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帕克斯、惠特克:《公共服务的制度建构》,宋全喜、任睿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艾尔东·莫里斯、卡洛尔·麦克拉吉·穆勒:《社会运动理论的前沿领域》,刘能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分析》,陆铭、陈钊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安东尼·唐斯:《官僚制内幕》,郭小聪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安东尼·唐斯:《民主的经济理论》,姚洋等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查尔斯·沃尔夫:《市场或政府》,谢旭译,中国发展出版社,1994。

〔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企业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美〕丹尼尔·J.伊拉扎:《联邦主义探索》,彭利平译,上海三联书店,2004。

〔美〕丹尼斯·C.穆勒:《公共选择理论》,杨春学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美〕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彭志华译,海南出版社,2001。

〔美〕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美〕理查德·马斯格雷夫:《比较财政分析》,上海三联书店,1996。

〔美〕林南:《社会资本:关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理论》,张磊译,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美〕罗伯特·达尔:《论民主》,李柏光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 》,张军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美〕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现代意大利的公民传统》,王列、赖海榕译,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美〕罗纳德·J.奥克森:《治理地方公共经济 》,万鹏飞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美〕迈克尔·J.桑德尔:《自由主义与正义的局限》,万俊人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体制与地方公共经济》,毛寿龙、李梅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多中心治道与发展》,王文章、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2000。

〔美〕麦克尼尔:《新社会契约论 》,雷喜宁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美〕曼瑟尔·奥尔森:《国家兴衰探源》,吕应中译,商务印书馆,1999。

〔美〕乔·B.史蒂文斯:《集体选择经济学》,杨晓维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美〕斯蒂芬·范埃弗拉:《政治学研究方法指南》,陈琪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菲尼·皮希特:《制度分析与发展的反思》,王诚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罗伯特·比什、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美国地方政府》,井敏、陈幽泓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复合共和制的政治理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公共行政的思想危机》,毛寿龙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

〔美〕文森特·奥斯特罗姆:《美国联邦主义》,王建勋译,上海三联书店,2003。

〔美〕约翰·弗瑞斯特:《面对权力的规划》,刘梅君、江明修译,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2006。

〔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美〕约拉姆·巴泽尔:《国家理论——经济权利、法律权利与国家范围》,钱勇、曾咏梅译,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美〕詹姆斯·M.布坎南、戈登·塔洛克:《同意的结算——立宪民主的逻辑基础》,陈光金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英〕F.A.冯·哈耶克:《法律、立法与自由》,邓正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邓正来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英〕安东尼·吉登斯:《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郑戈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英〕菲利普·鲍尔:《预知社会——群体行为的内在法则》,暴永宁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英〕斯蒂芬·贝利:《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实践》,左昌盛、周雪莲、常志霄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80。

毕监武:《社团革命——中国社团发展的经济学分析》,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边燕杰:《市场转型与社会分层——美国社会学者分析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2。

曹霈霖:《政府与市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曹荣湘、吴欣望:《蒂布特模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陈华彬:《现代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

陈伟东:《社区治理——自组织网络与制度设置》,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邓正来:《国家与市民社会》,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范柏乃、蓝志勇:《公共管理研究与定量分析方法》,科学出版社,2008。

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2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高宇:《理念·功能·技术:意思自治原则的伸展与评鉴》,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江宜桦:《自由民主的理路》,新星出版社,2006。

康晓光:《权力的转移——转型时期中国权力格局的变迁》,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李惠斌、杨雪冬:《社会资本与社会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李路路、李汉林:《中国的单位组织——资源、权力与交换》,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李强:《自由主义》,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

李友梅:《组织社会学》,上海大学出版社,2001。

林尚立:《社区民主与治理:案例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刘建军:《单位中国》,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刘军宁:《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上海三联书店,1995。

刘军宁:《保守主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毛寿龙、李梅、陈幽泓:《西方政府的治道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毛寿龙、李梅:《有限政府的经济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0。

毛寿龙:《政治社会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孟伟:《日常生活的政治逻辑》,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世界银行:《变革世界中的可持续发展——改进制度、增长模式与生活质量》,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孙柏瑛:《当代地方治理——面向二十一世纪的挑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唐忠新:《社区服务思路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王邦佐:《居委会与社区治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王翀:《当前我国城市社区公共空间构成与管理研究》,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王名、刘国翰:《中国社团改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魏娜:《社区组织与社区发展》,红旗出版社,2003。

吴建南:《公共管理研究方法导论》,科学出版社,2006。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项继权:《集体经济背景下的乡村治理》,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徐永祥:《社区发展论》,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徐勇:《中国城市社区自治》,武汉出版社,2002。

燕继荣:《投资社会资本——政治发展的一种新维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杨波:《从冲突到秩序:和谐社区建设中的业主委员会 》,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杨晓民、周冀虎:《中国单位制度》,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叶裕民:《中国城市化之路》,商务印书馆,2001。

于军:《英国地方行政改革》,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1999。

俞可平:《权利政治与公益政治——当代西方政治哲学评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曾鹏:《社区网络与集体行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张成福:《大变革:中国行政改革大目标与行为选择》,改革出版社,1993。

张康之:《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张丽曼:《从全能政府到有效政府》,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张千帆:《自由的魂魄所在——美国宪法与政府体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郑也夫:《城市社会学》,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

郑也夫:《信任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周雪光:《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朱宪辰:《共享资源制度安排——中国城镇住宅社区自发治理案例分析》,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美〕迈克尔·麦金尼斯、文森特·奥斯特罗姆:《民主变革:从为民主而奋斗走向自主治理》,李梅译,《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正式和非正式制度》,载曹荣湘《走出囚徒困境:社会资本与制度分析》,上海三联书店,2003。

白杨:《选举仪式化功能——从业委会选举来看城市基层民主实践中的博弈》,《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

边燕杰、李煜:《中国城市家庭的社会网络资本》,《清华社会学评论》,2000。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晁流:《社区自治中的利益博弈——以南京“中青园”为例》,《社会》2004年第4期。

陈伟东、李雪萍:《自治共同体的权利认同——对一个拾荒者社区的考察》,《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2年第3期。

陈伟东:《“社区治理”概念的缺陷与修正》,《广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

陈伟东:《论城市社区民主的制度结构》,《社会主义研究》2001年第3期。

陈伟东:《武汉市汉江区社区建设目标模式、特点及可行性》,《城市发展研究》2001年第3期。

陈亚平:《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中若干基本问题之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1期。

陈映芳:《行动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级》,《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陈幽泓、刘洪霞:《社区治理过程中的冲突分析》,《现代物业》2003年第6期。

陈幽泓:《国际社区发展协会2003年会综述 》,《现代物业》2003年第10期。

费梅萍:《业主委员会与中国的市民社会》,《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

费孝通:《当前城市社区建设一些思考》,《社区》2005年7月上半期。

费孝通:《历史·现实·理论——对上海社区建设的一点思考》,《组织与体制:上海社区发展理论研讨会会议资料汇编》,2002年4月12~13日。

甘满堂:《城市社区物业自治的发展前景与实践困境》,《集美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高宏德:《契约制度的功能》,《经济研究参考》2005年第95期。

桂勇:《略论基层民主发展的可能及其实现途径——以上海市为例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韩增辉、周珂:《物业管理中的自治机构法律性质浅析 》,《法学杂志》2005年第3期。

黄昌保、涂建军:《试论物业管理与传统房地产管理的区别》,《地方政府管理》1998年增刊。

黎秀蓉:《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以西安市唐园社区为例 》,《制度经济学研究》2006年第1期。

李汉林、李路路:《资源与交换——中国单位组织中的依赖性结构》,《社会学研究》1999年第4期。

李景鹏:《中国现阶段社会团体状况分析》,《唯实》1999年第8期。

李霞:《社区自组织与社区治理成本》,《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6期。

李雪萍、陈伟东:《近年来中国城市社区民主发展报告》,《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报告(2000~2001)》,东方出版社,2002。

李玉连、朱宪辰:《群体规范与业主自治制度》,《城市问题》2007年第3期。

李玉连、朱宪辰:《业主自治的本质与实现的制度经济学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6期。

李玉连:《社区群合作与共享资源的自发治理 》,《当代财经》2006年第1期。

梁勇、高翔:《从城市居住空间分异到业主自治管理的思考》,《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林尚立:《基层群众自治:中国民主政权建设的实践》,《政治学研究》1999年第4期。

刘安:《论业主委员会的发展与城市社区自治 》,《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刘军宁:《经济自由:自由之母,宪政之路》,《中国经济时报》1998年1月16日。

刘兴桂、刘文清:《物业服务合同主体研究 》,《法商研究》2004年第3期。

刘兴桂:《论业主团体的法律人格》,《学术研究》2005年第4期。

卢汉龙:《单位与社区——中国城市社会生活的组织重建》,《社会科学》1992年第2期。

毛寿龙、陈建国:《社区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由“美丽园事件”探讨自主治理的可持续之道》,《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3期。

孟伟:《公民政治:从利益到权力的演化——深圳市宝安区滢水山庄业主自主行动的实证分析》,《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1期。

秋风:《社区可以自定宪法》,《南方周末》2007年8月10日。

桑玉成:《从五里桥街道看城市社区管理的体制建设》,《政治学研究》1992年第2期。

宋文煜:《我国物业管理形成的背景分析》,《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唐娟:《城市社区结构变迁中的冲突与治理——深圳市业主维权行动及业主委员会生长轨迹研究报告》,城市社会业主委员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王刚:《社区参与:社会进步与政治发展的新驱动力和生长点》,《浙江学刊》1999年第3期。

王利明:《论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的概念》,《当代法学》2006年第5期。

王颖:《论社区自治建设》,《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2期。

韦朝烈、唐湖湘:《业主委员会:城市社区民主发展的可能载体》,《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韦克难:《论社区自治》,《四川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

魏娜:《城市社区建设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发展》,《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

魏娜:《官僚制的精神与转型时期我国组织模式的塑造》,《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夏建中:《城市新型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实证研究》,《学海》2005年第3期。

夏建中:《中国公民社会的先声——以业主委员会为例 》,《文史哲》2003 年第3期。

杨光斌:《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的贡献与误区——一种新制度主义的解读 》,《教学与研究》2006年第1期。

杨立华:《构建多元协作性社区治理机制解决集体行动困境——一个“产品—制度”分析(PIA)框架》,《公共管理学报》2007年第4期。

杨团:《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的经验研究》,《管理世界》2001年第4期。

袁婷:《北京品阁社区尝试“公司制”自治》,《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7月29日。

曾望军:《论社区自组织在社区管理中的角色归类及自治功能》,《理论与改革》2006年第1期。

曾文慧:《社区自治:冲突与回应——一个业主委员会的成长历程 》,《城市问题》2002年第4期。

张宝锋:《城市社区治理研究综述》,《晋阳学刊》2005年第1期。

张静:《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张静:《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一个社区纠纷案例的分析 》,《法制论丛》2006年第2期。

张静:《制度背景下的监督效用》,《战略与管理》1996年第6期。

张康之:《公共行政中的责任与信念》,《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张康之:《论官僚制的实践困境》,《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张康之:《论人的良心及其功用》,《成人高教学刊》2003年第6期。

张康之:《韦伯官僚制合理性设计的悖论》,《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

张康之:《在领域分离与融合中看制度》,《探索》2006年第1期。

张磊、刘丽敏:《物业运作:从国家分离出来的新公共空间——国家权力过度化与社会权力不足之间的张力》,《社会》2005年第1期。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社区个案的考查》,《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赵恒:《北京社区物业管理的现状及实现和谐社区的途径》,载《2007:中国首都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朱宪辰、陈龙、周彩霞:《南京住宅共有产权制度的截面状态研究》,中国经济学2003年年会论文。

朱宪辰、章平、黄凯南:《资源支配权预期、学习经历与制度发生》,中国制度经济学2006年会论文。

诸春燕:《业主委员会法律地位初探》,《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邹树彬:《住宅社区中的民主——城市业主委员运动的兴起及其影响》,城市社会业主委员会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2004。

ACIR;Dowden,C.James.(1980). Community Associations:A Guide for Public Officials.Wahshington,DC:The Urban Land Institute.

Ackerman,John.(2003). Empowered Autonomy:The Politics of Delegation and Accountability in Latin America.Working Paper,FLACSO-Mexico.

Adger,W.(2003). Social Capital,Collective Action and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Economic Geography. 79(4):387-404.

Adger,W.Neil,Brown,Katrina,and Emma L Tompkins.(2005).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ross-Scale Networks in Resource Co-Management. Ecology and Society10(2).

Adhikari,Bhim.(2005). “Poverty,Property Rights and Collective Action:Understanding the Distributive Aspects of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Manage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s. 10(1):7-31

Agrawal,Arun.(1995). “Group Size and Successful Collective Action:A Case Study of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IndianHimalayas.” Presented at Reinventing the Commons,the fif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Bodoe,Norway,and May 24-28,1995.

Ahn,T.K.,Elinor Ostrom.(2003),and James Walker. “Heterogeneous preferences and collective action”,Public Choice,117(3-4),295-314.

Andersson,Erik.(2006). “Urban Landscapes and Sustainable Cities.” Ecology and Society11(1).

Anthony Downs. Inside Bureaucracy.Waveland Press,1992.

Armitage,Derek.(2008). “Governance and the Commons in a Multi-Level Worl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2(1).

Arun Agrawal(1995). Group Size and Successful Collective Action:A Case Study of Forest Management Institutions in the Indian Himalayas,Paper prepared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

ARUN AGRAWAL and SANJEEV GOYAL.(2001)“Group Size and Collective Action:Third-party Monitoring in Common-pool Resources”,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34;63.

Azous,Amanda.(1998). “Beyond Politics:Strategies to Achieve Community Goals.” Presented at “Crossing Boundaries”,the seven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Common Property,Vancouver,British Columbia,Canada,June 10-14.

Baker,WayneE.(1986). “Three-dimension block model”,Journal of Mathematical Sociology,12:191-223.

Basurto,Xavier.(2005). “How Locally Designed Access and Use Controls Can Prevent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 in a Mexican Small-Scale Fishing Community.” Society and Natural Resources18(7).

Benjiamin L.Read.(2003)Democratizing the Neighborhood?New Pivate Housing and Home-owner Self-Organization in Urban China. The China Journal,No.49.

Benjiamin L.Read(2007). Inadvertent Political Reform via Private Associations:Assessing Homeowners’ Groups in New Neighborhoods.in Elizabeth J.Perry ed.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MassachusettsLondon,England.

Carlsson,Lars,and Annica Charlotte Sandstrom.(2008). “Network Governance of the Common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Commons2(1).

Christiaan Grootaert and Thierry van Bastelaer.(2002). Understanding and Measuring Social Capital:A Multidisciplinary Tool for Practioners.Washington DC:The World Bank.

Commonwealth Secretariat.(1996),Current Good Practices and New Developments in Public Service Management:The Commonwealth Portfolion[R].London.

Cox,Susan Jane Buck.(1985). “No Tragedy on the Commons.” Environmental Ethics7.

Crawford,Sue E.S. and Elinor Ostrom.(1995). “A grammar of institution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89(3),582-600.

Curran,Sara.(2004). “What Types of Social Capital are We Talking About?” The Common Property Resource Digest69.

Currie-Alder,Bruce.(2007). “Common Challenges:Policy,Theory and Voice.” The Commons Digest3.

De Cremer,David,and Mark van Vugt.(1998). “Collective Identity and Cooperation in a Public Goods Dilemma:A Matter of Trust or Self-Efficacy?” Current Research in Social Psychology3(1).

Diamond,Martin.(1974). The Ends of Federalism.In The Federal Polity.ed.Daniel J.Elazar.pp.129-152,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Books.

Dilger,Robert.(1990). Nationwide survey of CAI-member RCAS,Results available from the author.Morgantown,WV:Institute for Public Affairs,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Dilger,Robert.(1991).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sociations:Issues,Impacts,and Relevance for Local Government.State and Local Government Review(Winter):pp.17-23.

Donal J.Boudreaux and Randall G.Holcombe.(2002). Contractual Governments in Theory and Practice.in The Voluntary City-Choice,Community,and Civil Society,edited by David T.Beito,Peter Gordon,and Alexander Tabarrok,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Dowden,C.James.(1989). Community Associations and Local Governments:The Need for Recognition and Reassessment.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sociations:Private Governments in the Intergovernmental System?,pp.27-30.See ACIR.

E.S.Savas.(2000),Privatization and Public Partnerships.Chatham House Publishers.

Elinor Ostrom and T.K.Ahn.(2008). The Meaning of Social Capital and Its Link to Collective Action.in Handbook on Social Capital,ed.Gert T.Svendsen and Gunnar L.Svendsen.Northampton,MA:Edward Elgar.

Elinor Ostrom(1990),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pp.

Elinor Ostrom(2005).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pp.4.

Elinor Ostrom.(1998).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Public Economies.” The American Economist42(Spring 1998):3-17.

Elinor Ostrom.(1997). A Behavioral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 Presidential Address,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2,No.1.

Elinor Ostrom.(1990). Governing the Commons:The Evolution of Institutions for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Elinor Ostrom.(2005). Understanding Institutional Diversit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linor.Ostrom andT.K.Ahn(2003),“Introduction to ‘Foundations of Social Capital’”,Edward Elgar Publishing Limited,Ppxv.

Elinor.Ostrom(1998),“A Behavior Approach to the Rational Choice Theory of Collective Action”,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2(1)(March):1-22。

Ellickson,Robert C.(1998). “New Institutions for Old Neighborhoods.” Duke Law Journal48(1).

Evan McKenzie.(2003). Common-Interest Housing in the Communities of Tommorrow. Housing Policy Debate. Volume14,Isues1 and 2.

Evan McKenzie.(1998). “Homeowner Associations andCalifornia Politics:An Exploratory Analysis”. Urban Affairs Review,Vol.34,No.1,September 52-75.

Evan McKenzie.(1994). Privatopia:Homeowners Associations and the Rise of ResidentialPrivate Government.Yale University Press.

Fehr,Ernst and Klaus Schmidt.(1999). “A theory of fairness,competition,and cooperation”,Qua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14,817-868.

Foldvary,Fred E.(1994). Public Goods and Private Communities:The Market Provision of Social Services.Northhampton,VA:Elgar.

Fukuyama,Francis.(1995). Trust:The Social Virtues and the Creation of Prosperity.New York:The Free Press.

Garrett Hardin.(1968). 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cience,162:1243-1248.

Georg Glasze,Mainz.(2003). Private neighborhoods as club economies and shareholder democracies.Draft Version of paper to be published in BelGeo(Bruxelles)-Theme issue.

Guillermo O’Donnell.(1998),“Horizontal Accountability in New Democracies”. Journal of Democracy9.3 112-126.

Held,David.(1996). Models of Democracy,Stanford: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aesong Choe.(1992). The Organization of Urban Common-Property Institutions:The Case of Apartment Communities inSeoul.Dissertation Submitted to Indiana University.

John Ackerman.(2004),“Co-Governance for Accountability:Beyond ‘Exit’ and ‘Voic’”. World DevelopmentVol.32,No.3,pp.447-463.

John Chamberlin.(1974). “Provision of Collective Goods As a Function of Group Size”,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68,No.2,pp.707-716.

John Esteban and Debraj Ray.(2001). “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Group Size Paradox”,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Vol.95,No.3.

Kenneth Arrow.(1972). “Gifts and exchanges”. Philosophy and Public Affairs,1,343-362.

Larry L.Kiser and Elinor Ostrom.(2000). The Three Worlds of Action:A Metatheoretical Synthesis of Institutional Approaches,in Michael D.McGinnis ed.Polycentric Games and Institutions-Reading from the Workshop in Political Theory and Policy Analysis.Ann Arbor: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Milbraith,L. And Goel,M.(1977). Political participation: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Chicago: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MOSHE MAOR.(2004). “Feeling the Heat?Anticorruption Mechanism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Administrationand Institutions,Vol.17,No.1,pp.1-28.

Norine Verber.(2000). “Homeownership and Politics:Testing the Political Incorporation Thesis”.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Cahiers canadiens de sociologie,Vol.25,No.2,pp.169-195.

North,Douglass C.(1990). Institutions,Institutional Change,and Economic Performance.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Oakerson,Ronald J.(1989).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sociations:Further Differentiating the Organization of Local Public Economies.In Residential Community Associations:Private Governments in the Intergovernmental System?,pp.105-110.

OECD.(1991). Public Management Developments[M].Paris:OECD.

Olson,Mancur.(1965). The Logic of Collective Ac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R.Mark Isaac and James M.Walker.(1988). “Group Size Effects in Public Goods Provision:The Voluntary Contributions Mechanism”.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103,No.1,pp.179-199.

Richmond Campbell and Lanning Sowden.(1985). ed.Paradoxes of Rationality and Cooperation:Prisoner’s Dilemma and Newcomb’s Problem.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

Robert Axelrod.(1984). The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New York,Basic Books,Inc.,Publishers.

Robert D.Putnam.(1999). 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The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Robert H.Nelson.(2002),Privatizing the Neighborhood:A proposal to Replace Zoning with Private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 to Existing Neighborhoods.In The Voluntary City-Choice,Community,and Civil Society,edited by David T.Beito,Peter Gordon,and Alexander Tabarrok,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Robert L.Bish;Vincent Ostrom.(1973). Understanding Urban Government:Metropolitan Reform Reconsidered.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Washington,D.C.

Robert.Jay.(1992). Dilger Neighborhood Politics:Residential Community Associations inAmerican Governance.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Ronald J.Oakerson.(1999). Governing Local Public Economies-Creating the Civic Metropolis.Oakland,California,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Studies,ICS Press,p.18.

Salamon,Lester M.(2002). The tools of government:a guide to the new governance.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ampson.R andGroves.(1994).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crime:Testing social-disorganization theor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4),774-802.

Sean Kershaw.(2006). “The fundamental purpose of education is democracy:Revisiting education’s mission serves Minnesota’s interest”. Minnesota Journal,December.

Simon,C.Y,Chen.(2005). “Homeowners Associations,Collective Action and the Costs of Private Governance”. Housing Studies,Vol.20,No.2,205-220.

T.K.Ahn and Elinor Ostrom.(2002). Social Capital and the Second-Generation Theories of Collective Action:An Analytical Approach to the Forms of Social Capital,Presented at the 2002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Boston,Massachusetts,August 29-Setember1.

Thomas S.Axworthy.(2005). The Accountability Ladder:Five Steps toward Democracy.Paper presented on the First Biennial Conference,15-17 September,Taipei,China.

Tiebout,Charles.(1956). “A 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64:416-24.

Tullock,Gordon.(1965). 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Public Affairs Press.

Vincent Ostrom.(1989). The Intellectual Crisis in American Public Administration.2d ed.Tuscaloosa:University of Alabama Press.

Wallis,J.,& Dollery,B.(2001). “Government failure,social capital and the appropriateness of theNew Zealand model for public sector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World Development,29(2),245-263.

World Bank.(2006),Social Accountability:What Does it Mean for the World Bank?Social Accountability Sourcebook,World Bank.

World Bank.(2003).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a Dynamic World:Transforming Institutions,Growth,and Quality of Life.World Development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