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社会发展:理论?评估?政策图书

Social Development:Theory,Evaluation,Policy

SSAPID:101-2537-6183-68
ISBN:978-7-5097-3087-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文收录了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围绕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而撰写的部分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所针对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后工业社会”一类当代西方社会正在发生的社会变迁过程进行恰当的说明和理解;二是如何应用综合性的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来对社会发展进程进行更加合理的评估;三是对中外社会发展政策的比较分析与评价。在理论探索和现实观察之间穿梭、徘徊,或者用现实观察来推进理论的反思和重构,或者用特定理论为指导来获得对现实问题的全新理解,力求使两者能够相互促进,是作者贯穿在这些论文中的共同追求。

相关信息

丛书名:北大社会学·教授自选集系列
作 者: 谢立中
编 辑:杨桂凤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第一编 理解后工业社会: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的再探讨

  序言:面对世界的挑战

   一 世界的大趋势

   二 理解和预测:来自“未来学家”们的挑战

   三 面对挑战的马克思主义者

  经济形态的双重构造

   一 两种不同性质的生产关系:不同经济形态的内容

   二 从马克思到今天:两种生产关系思想的源流

   三 劳动和占有:经济形态双重构造的根源

  双重适应:政治领域的二重奏

   一 政治形态的两种职能

   二 政治形态的双重性质

  意识形态是怎样改变的?

   一 意识形态:仅仅反映生产所有权关系吗?

   二 技术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类型

    1.关于农、工、商的相互关系问题

    2.关于管理国家的基本手段问题

    3.关于对工商业的管理和控制问题

    4.关于对农业生产的管理问题

    1.关于重视工业的思想

    2.关于分工或专业化

    3.关于集中主义

    4.关于大规模生产

    5.关于社会经济各部门的平衡增长

    6.关于科层式组织结构

   三 所有权社会意识形态的历史类型

  扩展了的“社会革命”

   一 两重社会形态及其错综复杂的相互关系

   二 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发展过程

   三 两种不同的社会革命

   四 结语

 第二编 社会发展的综合评估:实践与反思

  我国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探讨

   一 社会发展评价的再审视:现行指标体系的缺陷

   二 新的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探索:社会产出指标体系

   三 社会产出指标体系的优越性分析

  1952~199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

   一 1952~1990年各时期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测定

   二 1952~199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三 1952~1990年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态势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态势分析

   一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测定

   二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评价

   三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波动态势

   四 改革以来我国社会各领域发展之间的协调程度

  1952~1990年中国社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 研究目的与理论前提

   二 基本指标及数据

    (一)关于社会总产出指标

    (二)关于物资投入指标

    (三)关于劳动投入指标

    (四)关于资金与劳动的产出弹性系数

   三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四 问题与讨论

  投入与效率因素对我国各地区社会发展影响状况的比较分析

   一 引言

   二 分析公式

   三 基本指标及数据

    (一)社会总产出指标及数据

    (二)关于社会综合物资投入指标

    (三)关于社会综合劳动投入指标

    (四)关于综合资金投入与综合劳动投入的产出弹性系数

   四 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1.各地资金、劳动和综合效率三因素的变化对社会发展水平的影响率

    2.各地资金、劳动和综合效率三因素在社会发展水平(社会总产出指数)变动率中所占的比重

    3.各地资金、劳动和综合效率三因素的变动对社会发展水平变动(社会总产出指数变动)的绝对影响值

  论制度分析的计量模型

   一 单一方程分析模型

   二 差异法分析模型

   三 联立方程分析模型

   四 结论

  社会核算与社会发展的评价和分析

   一 社会核算产生的基本原因

   二 社会核算的定义

   三 社会核算的基本模式和基本概念

   四 社会收益与社会耗费的具体项目

   五 社会核算中的计量单位问题

   六 社会核算报告

   七 社会核算的发展:问题与前景

   八 社会核算对社会发展评价和分析的意义

  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的再认识

   一

   二

   三

   四

  关于所谓“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的几点讨论

   一 “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不是英格尔斯提出的

   二 将“英格尔斯现代化指标体系”看作“工业时代”的现代化指标体系时可能产生的问题

   三 英格尔斯介绍的那些社会指标是否真的是“工业时代”的指标?

   四 英格尔斯介绍的社会指标体系为什么不是一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第三编 社会发展政策:比较研究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导论与结语)

   导论

   结语

  在组织化与个体化之间

   一 解释概念

   二 发达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

   三 中国的现代化和社会转型

   附录:和谐社会:发达国家的启示

  “弱干预驱逐强干预”:新自由主义转向的重要动力

   一 问题:新自由主义转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二 战后日本的干预主义政策:弱干预的一个实例

   三 战后日本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之特点与日本的经济优势

   四 弱干预驱逐强干预:以20世纪90年代之后日本的遭遇为例

   五 初步的总结及推论

  北京共识:中国经验的历史总结,还是中国发展的未来战略?

   一 雷默的“北京共识”

   二 作为中国发展经验之总结的“北京共识”

   三 中国发展经验与“华盛顿共识”相矛盾吗?

   四 如何理解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

   五 作为中国新发展战略之表述的“北京共识”

  走向干预主义:历史之必然,还是话语之建构?

   引言

   一 罗斯福:为什么要向美国人民施行“新政”?

   二 质疑1:经济崩溃是否“真的”是自由放任政策的必然后果?

   三 质疑2:是否“真的”只有通过政府强有力的介入才有可能缓解或消除经济大萧条?

   四 罗斯福等人为什么会做出并相信自己的分析?

   五 结语

 自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