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1 !

参考文献

57

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图书

SSAPID:101-2337-9520-26
ISBN:978-7-5097-4850-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但需要核心大城市作为龙头,而且需要有县域经济作为腹地,对核心大城市的发展进行支撑。加大对县域投资的支持力度将大大提高县域经济效率,促进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长期以来,中国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洼地,近年来在受到各种政策促进及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开始了追赶式的增长。县域经济在承接了大城市的增长溢出效应后,将会形成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结果的产业新城,是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重要增长极,既是拉动地区经济发展,也是促进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它所依托的主城城市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引擎。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法学社会学研究系列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编 辑:张丽丽;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第一章 县域经济发展呼唤产业升级

  一 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县域经济撑起全国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

   (二)县域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三)县域经济是维持中国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

    1.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

    2.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消费需求的大幅提升

    3.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四)县域经济是中国民生改善的根本支撑点

    1.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实现经济的“包容性增长”

    2.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推动县域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县域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增加县级财政收入,促进县域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二 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和挑战

   (一)县级政府掌握的资源有限,建设资金严重不足

   (二)产业“低、小、散”问题突出,尚未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

   (三)产业发展中“拼资源”、“拼排放”现象普遍,资源环境压力大

   (四)低成本优势逐步减弱,现有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三 产业升级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

   (一)产业升级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二)产业升级是提升县域经济产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三)产业升级是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基础

 第二章 “四化”协调发展推进县域产业升级

  一 工业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基本支柱

   (一)工业化对县域产业升级的重要支撑作用

    1.工业化本身就是县域产业升级的最基本支柱

    2.工业化是促进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的重要手段

    3.工业化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经济要素不断聚集的过程

   (二)县域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三)中等发展水平县和欠发达县工业化不足

  二 城镇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

   (一)城镇化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强大推动作用

    1.从市场经济供需双方的角度来说,工业化可以被比作创造供给的过程,而城镇化的主要作用则是创造了需求

    2.城镇化对产业升级的另一重要作用来自集聚优势资源

   (二)县域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

   (三)县域城镇化质量亟待提高

  三 农业现代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

   (一)农业现代化对县域产业升级的基础作用

    1.农业现代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重要组成,在现阶段县域发展农业也只能走农业现代化的道路

    2.农业现代化是增加农民收入,进而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

    3.农业现代化能够有效促进农村稳定和社会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优势要素的聚集

   (二)县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战场

    1.县域经济在全国第一产业中占的比例高

    2.农业生产在县域经济中占的比例高

   (三)县域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

    1.农产品深加工度低

    2.农产品的品牌化率低

    3.农业生产的集中化程度低

  四 信息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一)信息化是县域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1.信息化是产业升级的重要依托平台

    2.信息化发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

   (二)县域信息化建设进展显著,但水平仍较落后

  五 “四化”协调发展,加速县域产业升级

   (一)“四化”协调发展的循环累积效应

    1.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之间的产业链效应

    2.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收入效应

    3.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之间的需求效应

    4.信息化对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的技术支撑效应

   (二)目前县域“四化”协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脱节

    2.工业和农业明显表现出“二元结构”

    3.信息化较落后,难以支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三)促进县域“四化”协调的主要措施

    1.推动产业园区功能转型,发挥工业化对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

    2.推进农业产业化,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加强农业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联系

    3.深化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4.高度重视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四化”的可持续推进

 第三章 产业新城是“四化”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一 “产业新城”概念的提出

  二 产业新城有利于工业化与信息化、城镇化耦合发展

   (一)产业新城,产城融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信息化发展相脱节问题

   (二)产业新城有利于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要素资源耦合,实现集聚效应

  三 产业新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耦合发展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一)产业新城实行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

   (二)产业新城发挥集聚效应,带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四 产业新城“四化”协调发展形成多方效应

   (一)产业发展速度加快、质量提高

    1.实施对接发达地区及中心城市战略,产业获得跨越式发展

    2.建立与大城市更紧密的产业联系,促进产业互动发展

    3.利用产城互动产生的循环累积效应,促进产业加速发展

   (二)形成科学的城市化体系,避免“大城市病”

   (三)城乡一体化发展,民生改善,社会和谐

   (四)环境保护得到加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第四章 国内外产业新城建设的有益探索

  一 国外产业新城实践与启示

   (一)英国“田园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困境与城市衰落

   (二)美国“科技海岸”:智慧、环境与产业发展

   (三)日本多摩新城:私营铁路公司开发与产业兴城

   (四)韩国昌原新城*:工业开发区转型升级与产城互动

   (五)国外产业新城发展的启示

    1.发展产业新城需要处理好居民就业和居住的关系

    2.发展产业新城需要重视产业合理选择和适时转型升级

    3.发展产业新城需要调动各类社会资源共同参与

  二 国内产业新城实践与经验启示

   (一)苏州工业园区*:中外合作求突破,产城一体助发展

    1.基本概况

    2.实践探索

    3.经验启示

   (二)固安工业园区:理念引领促升级,产业发展做文章

    1.固安县基本概况

    2.固安产业新城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3.主要经验与启示

   (三)大厂潮白新城:产城融合求跨越,对接京城谋升级

    1.大厂县基本概况

    2.大厂产业园区的发展历程与成就

    3.主要做法与经验

   (四)怀来生态新城:立足京北做“绿”业,做好生态书新篇

    1.怀来县基本概况

    2.怀来生态新城发展历程与成就

    3.怀来生态新城发展经验

 第五章 中国县域经济和产业新城发展前景展望

  一 产业新城将成为县域“四化”协调、产业升级推进更加重要的载体

  二 政府在产业新城投资建设中的授权和监管职责将更加规范

  三 县域经济和产业新城发展将面临创新社会管理的重大任务

 《中国县域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实践》课题组

 序言 从平推式工业化向立体式工业化推进,实现产业升级

一个国家或地区竞争优势的形成不但需要以核心大城市作为龙头,而且需要有县域经济作为腹地,对核心大城市的发展进行支撑。加大对县域投资的支持力度将大大提高县域经济效率,促进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升。长期以来,中国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洼地,近年来在各种政策促进及宏观经济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已经开始追赶式的增长。县域经济在承接了大城市的增长溢出效应后,将会形成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作为工业化和城镇化协同推进结果的产业新城,既是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点和重要增长极,也是促进资本、人口、劳动等要素不断向城镇集聚,推动它所依托的主城城市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引擎。

[1]费孝通:《我看到的中国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浙江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

[2]《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4]阳俊雄:《当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建议》,《调研世界》2004年第5期。

[5]王青云:《县城应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中国财经报》2010年2月23日。

[6]辜胜阻、李华、易善策:《城镇化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引擎》,《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3期。

[7]张士斌:《城镇化与扩大内需的关联机理及启示》,《开放导报》2010年第4期。

[8]韩俊:《中国农业现代化六大问题》,《时事报告》2012年第3期。

[9]闫恩虎:《城镇化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开发研究》2011年第3期。

[10]鱼小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枢纽选择》,《理论导刊》2004年第4期。

[11]夏骥:《对上海郊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考》,《城市》2011年第12期。

[12]刘奇:《实现“三化同步”关键在深刻理解其内涵》,《中国发展观察》2012年第3期。

[13]冯长辉、谭力文:《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光明日报》2010年5月25日。

[1]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60。

[2]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

[3]米希尔·米绍、张杰、邹欢:《法国城市规划4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4]刘贵文、曹健宁:《城市综合体业态选择及组合比例》,《城市问题》2010年第5期。

[5]马宗国:《我国城市总体发展途径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6期。

[6]刘湘辉、孙艳华:《集聚效应:中小企业集群与城镇化耦合发展的机理分析》,《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7]邱强:《英国新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城乡建设》2010年第7期。

[8]汤培源、周彧:《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2期。

[9]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10]中共中央中组部人才工作局:《科学人才观理论读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2。

[11]Cresswell,P. and Thomas,R.,“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 Balance”,In Evans,H. (eds.),New Town:The British Experience,Charles Knight & Co.,Ltd. London,1972.

[12]Dei Ottati,G.,“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n Organizational Model”,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4(2).

[13]Jim Bennett,“From New Towns to Growth Areas Learning from the Past”,IPPR Report,2005.

[14]Kiuchi,S. Inouchi,“New Town in Japan”,Geoforum,1976(7).

[15]KimKwang-Joong,Choe Sang-Chuel,“In Search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 for Seoul”,in A. Sorensen and J. Okata (eds.),Megacities:Urban Form,Governance and Sustainability,Springer,2010.

[16]Marshall,A.,Industry and Trade,London:Machillanm,1919.

[17]Makoto Yokohari,Mamoru Amemiya,Marco Amati,“The History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Greenways in Japanese New Town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6).

[18]Oinas,P. and Malecki,E.,“Spatial Innovation Systems”,In E. Malecki and P. Oinas (eds.),Making Connections: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 Aldershot:Ashgate:7-33.

[19]Ogilvy,A.,“The Self-contained New Towns: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Town Planning Review,1968,39(1).

[20]Peter O. Muller,“The Sub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izing American Citie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97(551).

[21]R. Bayldon,A. Woods and N. Zafiris,“Inner City Versus New Town:A Comparison of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4,46(1).

[22]Shin,Jung-Chuel,“New Town Development Policy:Retrospect and Prospect”,KRIHS Report,2005.

[23]Won-Yong and KimKwang-Joong,“Urban Management in Seoul:Policy Issues and Responses”,Seoul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1.

[1]阚宝林:《一座生机勃勃的和谐城市——韩国昌原市侧记》,《友声》2005年第5期。

[2]刘贵文、曹健宁:《城市综合体业态选择及组合比例》,《城市问题》2010年第5期。

[3]马宗国:《我国城市总体发展途径探讨》,《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6期。

[4]米希尔·米绍、张杰和邹欢:《法国城市规划4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5]邱强:《英国新城建设的经济学分析》,《城乡建设》2002年第10期。

[6]汤培源、周彧:《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现代城市研究》2007年第12期。

[7]王旭:《美国城市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8]袁蕾:《东京新城发展及对北京的启示》,《科技信息》2011年第4期。

[9]Cresswell,P. and Thomas,R.,“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 Balance”,In Evans,H. (ed.),New Town:The British Experience,Charles Knight & Co.,Ltd. London,1972.

[10]Dei Ottati,G. “Cooperation and Competition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ct as an Organizational Model,”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1994(2).

[11]Jim Bennett,“From New Towns to Growth Areas Learning from the Past”,IPPR Report,2005.

[12]Kiuchi,S Inouchi,“New Town in Japan”,Geoforum,1976(7).

[13]Kim Kwang-Joong,Choe Sang-Chuel,“In Search of Sustainable Urban Form for Seoul”,in A. Sorensen and J. Okata (eds.),Megacities:Urban Form,Governanceand Sustainability,Springer,2010.

[14]Marshall,A.,Industry and Trade,London:Machillanm,1919.

[15]Makoto Yokohari,Mamoru Amemiya,Marco Amati,“The History and Future Direction of Greenways in Japanese New Towns”,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6(76).

[16]Oinas,P. and Malecki,E.,“Spatial Innovation Systems”,In E. Malecki and P. Oinas (eds.) Making Connections:Technological Learning and Regional Economic Change. Aldershot:Ashgate.

[17]Ogilvy,A.,“The Self-contained New Towns:Employment and Population”,Town Planning Review,1968,39(1).

[18]Peter O. Muller,“The Suburban Transformation of the Globalizing American Cities”,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1997(551).

[19]R. Bayldon,A. Woods and N. Zafiris,“Inner City Versus New Town:A Comparison of 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4,46(1).

[20]Shin,Jung-Chuel,“New Town Development Policy:Retrospect and Prospect”,KRIHS Report,2005.

[21]Won-Yong and Kim Kwang-Joong,“Urban Management in Seoul:Policy Issues and Responses”,Seoul Development Institute,2001.

简 介:本书以“特色城镇化”为主题,立足于2016年特色城镇化发展情况,向前梳理发展脉络,向后研判发展趋势,对于特色城镇化的“何为特色”以及“特色如何为新型城镇化带来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从总报告、专题篇和案例篇多个层次进行了深入解析和探索,总结提炼实践中的新模式、新变革、新做法,为特色城镇化的顶层设计和基层实务提供一定的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