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3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18) 图书

Annual Report on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n China (2018)

SSAPID:101-2316-7266-18
ISBN:978-7-5201-3293-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严谨与通俗并重的方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我国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并介绍了国外的发展经验。既从受众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角度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关信息

丛书名:新能源汽车蓝皮书
作 者: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编 辑:郑庆寰;张媛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8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皮书数据库

 中国皮书网

 Abstract

 摘要

 序言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政策研究中心介绍

 Ⅰ 总报告

  B.1 2017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综述

   一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增量提质

    (一)产业迈向快速成长阶段

    (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迅速,整体竞争力仍待提升

    (三)驱动电机行业发展势头良好,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

   二 私人需求引导产业向市场驱动转变

    (一)中国市场规模领跑全球,但保有量占比不足1%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客车增长乏力

    (三)乘用车车型种类明显增多,且向更高续航、SUV发展

    (四)纯电动货车市场保持高增速,市场潜力巨大

    (五)私人消费占比持续扩大,市场逐步下沉

   三 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趋完善但问题依旧突出

    (一)公共充电桩建设规模增速放缓,私人充电桩建设快于公共充电桩

    (二)市场集中度较高,运营商逐步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

    (三)无线充电及大功率充电逐渐实现量产车应用

    (四)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零部件可靠性尚需提高

    (五)互联互通取得初步成效,但充电难问题依旧未根治

   四 国家致力于汽车智能化发展

    (一)推进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发展战略方向

    (二)加强道路测试区建设,推进市场化应用进程

    (三)铆足干劲促发展,提升研发实力

    (四)发展瓶颈束缚,有待协力突破

    (五)着重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相关建议

   五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小幅提升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第三,产业基础仍旧薄弱

    (二)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分项指数排名依旧不高

   六 安全强标与新型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趋于形成

    (一)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二)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三)参与国际法规制定的力度加大

   七 优胜劣汰政策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2017年以来产业政策导向为稳定、升级、合规、开放、环保

     1.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总体保持稳定

     2.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节政策全面升级

     3.积分合规倒逼汽车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

     4.新能源汽车成汽车领域开放排头兵

     5.汽车正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二)2018年及未来产业政策导向为技术环保、公平开放、优胜劣汰

     1.做好未来5~8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

     2.从技术和环保方面双管齐下出台支持政策

     3.循序渐进建立更加公平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4.竞争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优胜劣汰进程

 Ⅱ 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篇

  B.2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回顾与未来思考

   一 成绩斐然 答卷亮丽

    (一)发展速度快,产销量快速增长

    (二)市场化进程不断加深

    (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稳步提高

   二 功过成败 历史评说

   三 天道酬勤 厚积薄发

   四 新的时代 任重道远

 Ⅲ 专家视点篇

  B.3 专家评述新能源汽车发展(按姓氏笔画排序)

   于凯

    坚定看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前景

   马超英

    结合高质量发展要求,加强中期评估,完善体系建设

   王云石

    中国新能源汽车积分单价由市场供需和政策实施严苛程度确定

   王秉刚

    制定排放因子标准,推广更加清洁的电动汽车

   王晓明

    中国汽车共享出行正处在后发赶超的关键期

   牛近明

    研究出台鼓励更换为新能源汽车的政策与措施具有现实意义

   付于武

    互联网的时代,汽车不会故步自封

   贡俊

    加快提升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的国产化能力

   李万里

    研读《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坚定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历史使命

   肖成伟

    动力电池产业快速发展,未来需克服和解决成本、安全、寿命等问题

   吴志新

    产业将向提质增效方向发展,动力电池和充电设施仍是发展制约因素

     1.动力电池

     2.充电设施

   吴松泉

    汽车产业进入开放竞争时代,车企应加强全方位创新

   吴保宁

    汽车共享与安全共享

     1.日本对汽车共享谨慎管制

     2.日本的做法对中国的启示

   张书林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1.全方位开放考验我国汽车行业生存能力,倒逼产业提质增效

     2.新时代将促进汽车产业形态优化

   张永伟

    对未来出行与汽车产业变革的思考

     1.技术进步、外部性力量及出行变革,是驱动汽车产业变革的关键性力量

     2.未来的汽车格局需要重构,需要新的产业组织者

     3.汽车行业要迎难而上,主动革新

   欧阳明高

    中外电动汽车核心技术水平对比

     1.零部件核心技术

     2.系统技术

     3.整车系统集成技术

   赵英

    从行走的机器到行走的机器人——对汽车智能化的哲学思考

   赵福全

    未来汽车动力技术:高效、清洁、低碳和多元化将成为主流趋势

     传统动力系统:趋向全面电气化

     电动车:动力电池与充电设施是两大核心问题

     混合动力:长期的过渡就不是过渡

     燃料电池(FCV):大规模产业化尚待时日

     未来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预测

   黄永和

    油耗与新能源汽车双积分政策分析

    后补贴时代产业发展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

    关于禁售传统燃油车的问题思考

   黄学杰

    2018为动力电池行业阶段性升级的关键年,愿全产业链共同进步

    寄语:2018为动力电池行业阶段性升级的关键年,愿全产业链共同进步

   龚慧明

    禁售燃油车需要全面系统深入研究,可从城市和行业试点开始

   董扬

    对外开放更要对内开放

    安全是电动汽车的生命线

   甄子健

    因地制宜发展中国的可持续电动道路交通系统

   蔡蔚

    中国汽车产业需不断提升核心零部件技术水平

 Ⅳ NEVI指数篇

  B.4 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报告

   一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二)评价研究主体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时间跨度的界定

    (五)评价参照对象的选择

    (六)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七)评价指标的确定

    (八)评价指标的权重

   二 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小幅提升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与上年相比有小幅提升

    (二)环境竞争力略有改善

    (三)基础竞争力指数改善不明显

    (四)产业支撑力指数有所改善

    (五)显示竞争力指数排名保持第一

    (六)企业竞争力指数排名仍旧不高

    (七)产品竞争力指数排名依旧不高

   三 小结

  B.5 EV-TEST电动汽车的测评方法

   一 前言

   二 EV-TEST客观测试指标及评价方法

    (一)续航

     1.常温续驶里程

     2.高温续驶里程

     3.低温续驶里程

     4.高速续驶里程

    (二)电耗

    (三)充电

     1.兼容性

     2.百公里充电时间(包括交流充电和直流充电)

     3.充电抗扰

    (四)安全

     1.涉水电安全

     2.人体电磁防护

     3.电磁抗扰

     4.电池系统防水(加分项)

    (五)动力

     1.最高车速

     2.加速性能

    (六)EV-TEST客观测评案例

   三 EV-TEST主观评价指标及评价方法

   四 小结

  B.6 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指数评价

   一 新能源汽车企业指数的概念

    (一)新能源汽车企业指数的概念

    (二)评价研究主体

    (三)研究范围的界定

    (四)时间跨度的界定

   二 企业指数的指标体系与指数模型的构建

    (一)企业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

    (二)企业指数评价指标的权重

    (三)企业指数的评价方法及模型

     1.评价方法与模型的构建

     2.企业指数计算方法说明

   三 2017年企业指数及其评价

    (一)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综合指数(总指数)

     1.总体指数

     2.乘用车企业综合指数排名

     3.客车企业综合指数排名

    (二)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规模经济评价指数

     1.指数排名

     2.指标分析

    (三)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能力评价指数

     1.指数排名

     2.指标分析

    (四)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经营能力评价指数

    (五)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数

     1.指数排名

     2.指标分析

    (六)2017年新能源汽车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评价指数

     1.指数排名

     2.指标分析

   四 小结与讨论

    (一)企业指数显示2017年与2016年的企业竞争力总体水平基本持平,乘用车企业竞争力有所提升,但客车企业退步明显

    (二)新能源汽车企业逐渐形成了具有高产业集中度的产业组织格局

    (三)“四大”“六小”的乘用车企业格局和“一超”“两强”的客车企业格局粗具雏形

    (四)研发能力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驱动力将会继续影响企业发展格局

    (五)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可能会给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变数

    (六)新能源专用车的发展为未来市场注入新的增长点,新能源汽车企业指数的评价还需要纳入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

  B.7 中国新能源汽车城市指数评价

   一 城市指数评价体系

   二 新能源汽车城市指数评价

    (一)市场环境

     1.市场推广程度

     2.电动化渗透率

     3.市场开放程度

     4.市场发展潜力

     5.私人购买积极性

    (二)产业环境

     1.配套政策支持力度

     2.城市产业集聚程度

    (三)使用环境

     1.充电使用便利程度

     2.使用成本优惠程度

   三 结论

    (一)不同城市在市场、产业和使用三大环境上存在差异,各有优势,有待于取长补短

    (二)一线城市市场环境较好,但也应加大市场开放程度,不断在私人领域加大推广力度

    (三)产业发展环境较好的城市首先得益于整车企业集聚,落后城市应以整车引进为抓手完善推广应用、财税、基础设施等配套支持政策

    (四)使用环境落后城市要借鉴合肥、太原、广州、深圳和西安等城市经验,继续加快建设充电设施并制定使用成本优惠政策

 Ⅴ 产业篇

  B.8 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2017年发展综述

   一 企业格局:产业变革在即,车企纷纷加速转型与合作

    (一)跨国公司电动化战略推进加速,开始发力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二)“新势力”加快推出量产产品,开始接受市场检验

    (三)企业竞合大幕开启,新能源乘用车领域正加大合作和资源共享

    (四)产业变革趋势推动车企转型为智能共享出行服务商

   二 产品格局:新产品迈向实用成熟,即将进入爆发阶段

    (一)纯电动车型技术水平及实用性表现显著提升

    (二)专用平台、集成化将拉开与传统汽车的差异化优势

    (三)智能化技术成为新能源乘用车下一个竞争焦点

   三 市场格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正从导入期迈向快速成长期

    (一)整体市场格局呈现“前低后高”特征

    (二)纯电动市场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低价小微型车稳坐市场主力地位

    (四)领先企业已初步实现规模化推广

   四 展望未来:政策及配套使用环境需继续优化,行业激烈竞争与淘汰将成新常态

  B.9 车用动力电池产业发展概况

   一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政策体系不断完善,覆盖研发到回收全产业链环节

    (二)市场规模全球领先,三元材料电池配套量大幅提升

    (三)车型结构发生变化,乘用车和专用车配套比例增加

    (四)技术路线逐渐明晰,各车型配套动力电池各有侧重

    (五)行业优胜劣汰快速,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初步形成

    (六)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但产业国际竞争力仍待增强

   二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的发展趋势

    (一)财政补贴加速退坡,行业洗牌和整合不可避免

    (二)汽车产业生态变革,电池企业的市场地位提升

    (三)技术水平快速提升,新型锂离子电池将实现量产

    (四)技术革新加速进行,固态电池成为研发热点

   三 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使用环节管理体系亟待完善

    (二)结构性产能过剩风险凸显

    (三)回收利用体系尚未形成

    (四)锂钴等金属资源严重匮乏

   四 对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大力提升产品技术水平,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三)加快建设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形成产业闭环

    (四)构建资源供给安全体系,合理布局全球资源

   五 总结

  B.10 车用驱动电机产业发展动态

   一 产业发展概况

    (一)行业发展百花齐放,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二)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集成化发展成为主流

   二 技术进展动态

    (一)国外驱动电机向高速高密度化、集成化方向持续发展

     1.国外驱动电机技术进展

     2.国外电机控制器技术发展

     3.国外电驱动总成技术发展

    (二)我国驱动电机与国外同步发展,控制器技术加快追赶

     1.我国驱动电机技术发展

     2.我国电机控制器技术发展

     3.我国动力总成技术发展

   三 产业发展趋势

    (一)技术发展趋势

    (二)产业发展趋势

     1.持续降成本依然是驱动电机产业面临的主要挑战

     2.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将推动驱动电机产业的发展

   四 小结

  B.11 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发展动态

   一 发展综述

    (一)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二)国际充电基础设施发展动态

   二 政策体系

    (一)政策协同

     1.中央各部委协力推动充电设施产业发展

     2.中央与地方政策协同

     3.充电奖补资金

    (二)地方政策补充

     1.充电服务费价格政策

     2.充电设施补贴政策

     3.其他政策

   三 充电技术与标准

    (一)快速(大功率)充电技术

    (二)无线充电技术

    (三)标准体系建设与完善

   四 充电运营模式

   五 充电互联互通

    (一)新国标改造

    (二)兼容性测试

    (三)充电信息互联互通

   六 国际充电市场

    (一)欧洲充电市场

    (二)美国充电市场

    (三)日本充电市场

    (四)其他国家充电市场

   七 行业面临的问题

    (一)充电设施建设运营问题

     1.充电设施需优化合理布局

     2.充电设施建设成本居高

    (二)充电设施产品质量问题

     1.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

     2.充电兼容性有待提升

     3.充电设施关键零部件的耐久性需要突破

    (三)充电费用问题

     1.充电费用高

     2.充电服务费不足以支撑充电设施运营

    (四)充电体验需持续提升

    (五)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问题

   八 2018年产业发展展望

    (一)地方政策将成为产业重要支撑

    (二)充电市场将进一步细分

    (三)充电关键技术将取得突破

    (四)充电设施实现互联互通

    (五)国际化趋势明显

 Ⅵ 市场篇

  B.12 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变化及趋势

   一 增量提质,新能源汽车向市场驱动转变

    (一)全球新能源汽车规模快速扩张,中国连续三年居首位

    (二)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逐年提升,替换燃油车进程提速

   二 车型结构: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商用车市场回归理性

    (一)新能源乘用车高速增长,市场份额稳步提升

    (二)新能源客车市场加速渗透,但呈现增长乏力态势

    (三)新能源专用车步入高速增长期,物流领域电动化进程加快

   三 动力类型结构:纯电动车型市场优势明显,插电式车型日渐丰富

    (一)纯电动车型销量高位增长,乘用车依旧保持较大优势

    (二)插电式乘用车市场两家独大,可选车型逐渐丰富

    (三)燃料电池车型聚焦商用车领域,行业发展进入起步期

   四 应用领域分布:私人消费占比提升,公共领域逐渐收窄

    (一)私人领域

     1.私人消费占新能源乘用车比例提至78%

     2.A00级依旧是私人消费主力车型

    (二)公共领域

     1.城市公交

     2.出租租赁

     3.物流货运

   五 区域分布:限购城市市场逐步饱和,消费市场逐步下沉

    (一)主销区域由限购城市逐步向二、三线等非限行限购城市转移

    (二)乘用车、客车市场分布较为离散,新能源专用车相对集中

    (三)A00级集中于山东、河南、江苏,逐步挤占低速电动汽车市场

    (四)各城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处于较低水平,沪深位居前列

   六 市场趋势研判:新能源汽车向高质量发展,步入快速成长阶段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化进程提速,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二)纯电动货车市场潜力巨大,有望迎来大爆发

    (三)新能源汽车向品质化发展,私人消费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四)造车新势力陆续推出产品,量产车型聚焦SUV

  B.13 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预测

   一 近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简要回顾

    (一)近五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二)乘用车与专用车成为新能源汽车重点推广领域

    (三)新能源汽车“纯电驱动”技术路线稳步推进

   二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以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二)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指标持续优化以提升性价比

     1.以动力电池为代表的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2.新能源汽车的纯电续驶里程总体持续增长

    (三)公共充电设施规模不足与低利用率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

   三 2018~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预测

    (一)新能源乘用车在三年内将会保持稳定发展

     1.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预测新能源乘用车市场

     2.从产品结构来看,小微型纯电动车仍将是主流

     3.从推广领域来看,私人购买比例将进一步提升

     4.从销售区域来看,限购城市将饱和、下沉趋势明显

    (二)新能源客车市场规模有限且未来增长乏力

    (三)新能源专用车依托电动物流车拉动大发展

 Ⅶ 政策篇

  B.14 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动态及未来展望

   一 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新能源汽车政策分析

   二 主要政策要点分析*

    (一)科技创新

     1.2018年重点专项申报工作启动,拟安排9亿元经费

     2.新能源汽车产业核心技术仍是装备制造业关键共性技术

    (二)投资管理

     1.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仅列明对外资的特别管理措施

     2.对外商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外商可在华独资设立能量型动力电池企业

     3.专用车和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率先对外开放

     4.统一完善汽车产业投资管理

    (三)财政补贴

     1.以关键技术指标提升为核心,补贴逐步退坡将常态化

    (四)税收优惠

     1.新能源汽车继续免征车辆购置税,原目录仍然有效

     2.对免购置税目录实行动态管理

     3.车辆购置税征收将上升为法律,拟采取税制平移方式

    (五)积分合规

    (六)动力电池

     1.动力电池梯次利用成为储能产业发展重点任务

     2.车企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主体责任,试点工作启动

     3.电池行业白名单接替规范条件实现行业自律,未与补贴、准入挂钩

    (七)交通运输

    (八)金融保险

   三 政策总结及展望

    (一)政策总结

     1.国家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总体保持稳定

     2.新能源汽车产业各个环节的政策全面升级

     3.积分合规倒逼汽车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

     4.新能源汽车成汽车领域开放的排头兵

     5.汽车行业正面临更严格的环保要求

    (二)政策展望

     1.做好未来5~8年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顶层设计

     2.从技术和环保方面双管齐下出台支持政策

     3.循序渐进地构建更加公平开放的产业发展环境

     4.竞争政策加快新能源汽车优胜劣汰进程

  B.15 地方性新能源乘用车激励政策量化评估*

   一 我国地方层面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发展特征

    (一)地区间和城市间新能源汽车推广情况差别显著

    (二)推广新能源乘用车尚未与助力地方实现空气质量目标有机结合

    (三)地方市场开放取得一定进展,但本地推广为主的现象犹存

   二 京津沪渝新能源乘用车激励政策梳理

    (一)BEV/PHEV地方购置补贴

    (二)车船税减免

    (三)充电费用优惠

    (四)路桥通行费用减免

    (五)新能源汽车上牌优惠

    (六)新能源汽车路权优惠

    (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八)配桩停车位建设要求

    (九)新能源出租车购置补贴

    (十)公务车队电动化要求

   三 京津沪渝新能源乘用车激励政策量化评估

    (一)量化评估方法

     1.BEV/PHEV地方购置补贴

     2.车船税减免

     3.充电费用优惠

     4.路桥通行费用减免

     5.新能源汽车上牌优惠

     6.新能源汽车路权优惠

     7.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二)量化评估结果

   四 政策建议

  B.16 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展

   一 着眼现在——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日益完善

    (一)我国电动汽车标准体系建设现状

    (二)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最新进展

     1.多项标准完成审查

     2.各细分领域标准项目不断推进

      (1)三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形成成熟草案

      (2)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领域两项国家标准处于起草阶段

      (3)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领域三项标准处于起草阶段

      (4)燃料电池汽车领域多项标准处于研究阶段

      (5)电动汽车电磁兼容标准领域两项国家标准处于起草阶段

      (6)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多项标准进展迅速

     3.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二 展望未来——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规划

    (一)促进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进一步完善

    (二)我国电动汽车标准近期重点部署

     1.基础通用领域

     2.电动汽车整车领域

     3.关键系统部件领域

     4.充电基础设施领域

    (三)加大国际标准参与力度

   三 任重道远——电动汽车标准工作砥砺前行

 Ⅷ 热点篇

  B.17 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与市场发展

   一 回顾历史,补贴政策有效培育了市场

    (一)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了明显发展

    (二)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溢出效应

     1.技术迭代效应:整车及零部件技术进步明显

     2.创新溢出效应:生产要素资源加速聚集

     3.经济带动效应:产业孕育新的发展动能

     4.节能减排效应:保障能源安全,有效改善环境

    (三)在推动市场发展过程中补贴政策也积累了诸多宝贵经验

     1.补贴政策只有紧抓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才能充分发挥作用

     2.补贴政策不断调整完善才能适应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需求

     3.补贴政策需要与监管政策有效结合才能更好地撬动市场

     4.补贴政策需要把握好“多补”与“少补”的关系

   二 新形势下,补贴政策应与市场发展相协调

    (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

     1.在国家扩大开放环境下,未来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

     2.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产业发展质量亟须加快提高

     3.市场刚性需求不足,依靠补贴政策驱动市场难以持续

    (二)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应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1.处理好政策技术指标门槛与打造高质量精品的关系

     2.处理好自主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三 展望未来,补贴政策仍需继续发挥作用

    (一)在支持方式上应继续深化鼓励先进的政策导向

    (二)延续对重点领域和先进产品的补贴支持

    (三)推动补贴政策指标体系与相关支持政策相衔接

    (四)优化完善支撑环境,推动由补贴购置向鼓励使用转变

  B.18 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支持体系畅想*

   一 后补贴时代的支持政策保障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

    (一)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新能源汽车仍需政策驱动

     1.从需求侧看,仍需政策撬动市场消费

     2.从供给侧看,仍需政策驱动以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加快做好2020年后政策衔接,维持市场可持续、稳定增长

     1.国家层面尚缺乏对后补贴时代支持政策的顶层设计

     2.后补贴时代需要力度合适、层次丰富的政策体系承接,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 关于后补贴时代有关问题的初步认识

    (一)关于政策体系的制定方向和设计原则

     1.以继续推进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为政策支持方向

     2.政策制定加强统筹协调

    (二)关于后补贴时代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1.正确处理好国内与国外产品的关系

     2.着重解决补贴时代存在的发展问题

    (三)关于可用的政策工具

    (四)关于财税支持政策延续性问题

   三 相关政策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推进后补贴时代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指导意见

    (二)政策保障措施

     1.狠抓地方保护破除工作,力争取得实效

     2.延续先进产品的补贴政策

     3.进一步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

     4.使用环节实施多措并举的政策工具包

     5.进一步加大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6.积极引导产业融合与模式创新

     7.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B.19 对“双积分政策”的认识及展望

   一 “双积分政策”出台背景

    (一)我国面临较大的能源和环保压力

    (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

    (三)现有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四)已经具备了实施积分管理的基础

   二 对“双积分政策”的认识

    (一)转变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思路

     1.积分方式丰富了政府管控手段

     2.制度设计有效地避免了分散管理的不足

    (二)充分考虑产业实际,实施企业差异化管理

    (三)创新积分指标设计,引导先进车型发展

    (四)依托组合手段促使企业主动合规

     1.信用管理将成为新型约束利器

     2.行政管理手段促使政策闭环形成

   三 对“双积分政策”实施情况的看法与建议

    (一)加快了行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导入步伐

    (二)企业需要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协调发展工作

    (三)“双积分政策”实施细则仍待完善

     1.对2016~2017年度积分情况的分析

     2.行业需要相关部门搭建市场化积分平台

     3.政府部门应完善相关机制,注重对积分价格的引导

   四 对“双积分政策”的展望

    (一)“双积分政策”是落实2025年政策目标的重要手段

    (二)需要加强对现有积分政策实施效果的监控

    (三)“双积分政策”应处理好与其他政策的关系

  B.20 上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案例分析*

   一 上海市新能源汽车监控平台简介

   二 新能源汽车用户行为的大数据挖掘

    (一)纯电里程100km可满足上海90%PHEV用户日常出行需求

    (二)上海新能源汽车用户实际日平均充电时间为2~3小时

    (三)禁止充电标签未达标的PHEV车辆加入网约车运营业务

   三 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服务安全监管与政策评价的案例

    (一)用户出行行为分析模块

    (二)用户充电能耗分析模块

    (三)安全抽查监管分析模块

    (四)用户问卷调查分析模块

   四 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数据应用的建议

    (一)新能源汽车地方平台要利用数据来做好安全监管工作

    (二)数据质量与数据治理是地方平台建设运营的重中之重

    (三)各新能源汽车地方平台要加强横向交流与数据共享

 Ⅸ 借鉴篇

  B.21 燃油车禁售国内外动态与中国实施预案建议

   一 国际燃油车禁售实况

    (一)英国:“计划”提及2040年停止传统燃油新车销售

    (二)荷兰:“执政协议”指出2030年销售新车全部为零排放车

    (三)挪威:“规划”提出2025~2050年分车型逐步推进

    (四)法国:“计划”指出2040年停止销售汽油车和柴油车

    (五)能源转型、低碳发展、电力清洁是欧洲国家推出禁售燃油车计划的基础背景

    (六)部分跨国车企确定电动化转型时间表

   二 国内形势

    (一)汽车作为城市重要污染源之一环保压力倍增

    (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倒逼机制

    (三)部分地方政府在环保压力下在不同领域、不同车型部署淘汰传统燃油车计划

     1.深圳拟通过补贴、路权等差异化政策治理机动车污染,涉及重型和轻型柴油车、出租车、网约车等

     2.海南为首个提出全域汽车清洁能源化的省份,在公共领域先行

     3.太原为首个实现出租车全电动化的城市

    (四)两家国内企业已发布传统燃油车禁售计划

   三 各方观点

    (一)关于燃油车禁售的必要性

     1.部分专家认为,政府制定一份符合国情的燃油车禁售计划,有利于更好地推动产业发展

     2.部分专家认为,应按照科学规律办事,由市场决定使用哪类产品,政府不宜干预过多

    (二)关于燃油车禁售的可行性

     1.部分专家认为,我国具备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客观条件,如果充分考虑国情,制定相应的战略措施、实施燃油车禁售是可行的

     2.部分专家认为,电动汽车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完全替代燃油车在我国不具备可行性

    (三)关于燃油车禁售的影响

     1.有利影响:在改善城市大气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减少化石能源依赖、推动汽车社会加速变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2.不利影响:加大自主品牌竞争压力、影响传统石化行业和内燃机行业发展、不利于能源多元化发展

   四 对燃油车禁售的初步认识

    (一)科学理解燃油车禁售问题,不宜“谈禁售色变”

    (二)提前做好基础研究工作,掌握工作主动权

    (三)制定更契合国情和产业发展实际的行动预案,更有助于引导市场

     1.关于鼓励车型

     2.关于实施区域和实施方式

     3.关于应用领域

  B.22 中国语境下车辆碳排放辨析

   一 车辆碳排放的国际比较方法

   二 中国语境下车辆碳排放的界定

    1.汽油和柴油等传统车用燃料燃烧碳排放

    2.新能源汽车驱动用电力生产碳排放

    3.新能源汽车驱动用氢气生产碳排放

    4.生物质燃料及可再生能源发电在碳排放计算中按比例减除

   三 中国车辆碳排放历史发展过程

   四 影响车辆碳排放的技术路径辨析

    (一)传统内燃机及混合动力路径

    (二)纯电动技术路径

    (三)插电式混合动力路径

    (四)典型车型碳排放对比

   五 规划情景下中国车辆碳排放展望

  B.23 交通领域三个革命畅想Three Revolutions:Steering Automated,Shared,and Electric Vehicles to AX Better Future,作者为Daniel Sperling,加州大学交通研究院院长兼加州空气委员会董事。本文由王云石编译。">*

   一 三个革命下的未来交通场景

    (一)2040年的交通:一场美梦

    (二)2040年的交通:一场噩梦

    (三)岔道口

   二 三个革命的综述

    (一)汽车电动化

    (二)拼车和共享化

    (三)汽车智能化

   三 走向三个革命

 Ⅹ 智能汽车篇

  B.24 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体系及产业发展建议

   一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一)美国:以ITS发展为载体,推动车辆智能化与网联化发展

     1.利用车辆智能网联技术解决交通系统安全问题

     2.建立政府主导、多方资源参与的推进机制,合力推动产业发展

     3.形成自上而下、从国家到州政府的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日本:全面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化应用

     1.有效解决少子老龄化社会的出行问题

     2.建立系统的组织框架,职责分明、统筹协调

     3.全方位制定政策体系或措施,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情况

     1.在政策支持层面,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2.在标准法规层面,引导产业健康发展

     3.加强道路测试区建设,推进市场化应用进程

    (二)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持政策存在的问题

   三 对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体系建设的建议

    (一)完善组织领导框架,加强产业顶层设计

    (二)加强关键技术研发,鼓励产业创新发展

    (三)优化产业配套环境,统筹推进产业发展

    (四)制定产业监管措施,完善产业使用环境

  B.25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概述

   一 背景概述

   二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

    (一)美国

     1.密歇根Mcity试验场

     2.美国移动出行中心(ACM)

     3.其他典型试验场概况

    (二)英国

    (三)德国

    (四)瑞典

    (五)日本

   三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

    (一)上海

    (二)浙江

    (三)北京、河北

    (四)重庆

    (五)武汉

    (六)无锡

   四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比较分析

   五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B.26 中外自动驾驶立法研究及立法建议

   一 国外自动驾驶立法情况

    (一)美国

     1.联邦

     2.各州

    (二)德国

    (三)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

     1.联合国

     2.英国

     3.日本

     4.其他国家

   二 国外立法特点及经验总结

    1.美国将建立“自动驾驶专门法”

    2.德国修订《道路交通法》,突破L3级别车辆应用涉及的法律问题

   三 中国自动驾驶立法进展和思考

    1.扫清自动驾驶测试阶段的法律障碍,开放高速公路等的测试

    2.建立完整的自动驾驶法律问题框架,制定针对自动驾驶综合完整的专门法

    3.立法应是针对不同等级自动驾驶的通盘考量

    4.测绘领域监管思路需革新,以适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并兼顾国家安全

    5.保险产品需创新,保险责任需结合自动驾驶技术特点重新划分

    6.应对法律义务和责任在自动驾驶的诸参与方之间进行重新分配

    7.加强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

    8.重视并预防黑客攻击和不法入侵给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的威胁

    9.修订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中关于驾驶员行为义务和责任设定的内容

    10.尽快制定自动驾驶汽车相关技术标准

 Ⅺ 附录

  B.27 附录一:中国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7年1~12月)

  B.28 附录二: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事记(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

  B.29 附录三:主要国家及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

  B.30 附录四:国内已上市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信息

  B.31 附录五: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政策原文(2017年7月至2018年5月)

   《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一 调整完善推广应用补贴政策

     (一)提高技术门槛要求

     (二)完善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

     (三)分类调整运营里程要求

    二 进一步加强推广应用监督管理

     (一)加快完善信息化监管平台

     (二)建立与补贴挂钩的整车和电池“一致性”抽检制度

     (三)拓宽监督渠道,夯实监管责任

    三 进一步优化推广应用环境

     (一)破除地方保护,建立统一市场

     (二)落实生产者责任,提高生产销售服务管理水平

    附件: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方案及产品技术要求

     一 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乘用车补贴标准(万元/辆)

      (二)新能源乘用车技术要求

     二 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客车补贴标准。具体如下:

      (二)新能源客车技术要求

     三 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补贴标准

      (二)新能源货车和专用车技术要求

     四 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和技术要求

      (一)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

      (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要求

   《关于免征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的公告》

    附件1 新能源汽车纯电动续驶里程要求

    附件2 新能源汽车产品专项检验标准目录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核算

     第三章 乘用车企业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

     第四章 积分报告和公示

     第五章 积分并行管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八章 附则

    附件2 新能源乘用车车型积分计算方法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法

     一 总则

     二 设计、生产及回收责任

     三 综合利用

     四 监督管理

     五 附则

     附录 术语和定义

  B.32 附录六:地方新能源汽车政策汇总(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

  B.33 附录七:电动汽车领域已发布标准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编委会

 法律声明

 基本子库

“新能源汽车蓝皮书”是关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2013年首次出版,本书为第六册。本书在日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多位新能源汽车及相关行业资深专家、学者顾问的指导下,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政策研究中心的多位研究人员,以及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共同撰写完成。本年度报告主要包括总报告、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篇、专家视点篇、NEVI指数篇、产业篇、市场篇、政策篇、热点篇、借鉴篇、智能汽车篇、附录等十一个部分。总报告综述了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篇回顾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状况并对其未来进行了思考;专家视点篇邀请了行业知名专家评述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热点问题;NEVI指数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NEVI指数,对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品(基于EV-TEST电动汽车测评方法研究)、新能源汽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城市进行指数评价;产业篇分析了201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行业、动力电池产业、车用驱动电机产业和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发展情况;市场篇重点分析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变化及趋势,并对2018~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了前瞻性预判;政策篇分析了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对地方新能源乘用车激励政策进行量化评估,介绍了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化工作进展;热点篇包括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与市场发展、后补贴时代产业政策支持体系畅想、对“双积分政策”的认识及展望、上海新能源汽车大数据挖掘及应用案例分析;借鉴篇包括燃油车禁售国内外动态与中国实施预案建议、中国语境下车辆碳排放辨析、交通领域三个革命畅想;智能汽车篇包括智能网联汽车支持政策体系及产业发展建议、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情况概述、中外自动驾驶立法研究及立法建议。2017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发展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79.4万辆和77.7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9%,连续三年居世界首位,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向提质增效方向发展,优秀企业和产品逐渐脱颖而出。动力电池行业优胜劣汰加速,2017年累计配套量约364亿Wh,占全球动力电池配套量的60%以上。驱动电机行业发展热度不减,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集成化发展成为主流。私人需求引导产业向市场驱动转变,市场结构不断调整。乘用车市场份额持续攀升,客车增长乏力,纯电动货车高速增长且潜力巨大。充电基础设施布局更趋完善但问题依旧突出,建设增速放缓。截至2017年12月,充电桩总量超过44万个,车桩比近3.5∶1。私人桩建设快于公共桩,运营商逐步由重建设转向重运营。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充电难问题仍未根治。国家发力推动汽车智能化发展,推进政策和标准体系建设,引导发展战略方向。加强道路测试区建设,推进市场化应用进程。产业竞争力提升但基础依然薄弱。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力综合指数在全球排名第三,但产业基础仍旧薄弱。电动汽车强制性国家标准进展迅速,新型电动汽车标准体系趋于形成。2017年以来产业政策导向可总结为稳定、升级、合规、开放、环保,2018年及未来产业政策导向为顶层设计、公平开放、优胜劣汰,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2018年“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以严谨与通俗并重的方式,从社会科学的角度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介绍和分析。既从受众的角度让广大读者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宣传普及新能源汽车发展理念;又从专业角度客观评价新能源汽车技术、产品,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措施。本书将有助于汽车产业管理部门、研究机构、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社会公众等了解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将为政府部门出台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企业制定相关战略规划,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