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清史论丛二零一八年第一辑图书

SSAPID:101-2168-1061-38
ISBN:978-7-5201-2827-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清史论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办,是一本面向海内外的清史研究学术论文集刊,创办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内外有广泛影响,颇受学术界的重视,潜心研究、学风严谨、把握学术前沿是其重要特色。书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历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学术史论的研究文章;既收录有关清代传统文化的博学鸿词科研究,也收录对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编 辑:张倩郢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7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征稿启事

 《清史论丛》编委会

 专题研究

  山阴州山吴氏家藏祖先画像考

   一 吴氏祖先画像简介

   二 画像的性质、特点及疑问

    1.从“陪耕秉耒”图看画像的性质

    2.吴氏祖先图像的艺术特征

    3.难以盖棺定论的“仇英”手绘说

   三 吴氏祖先画像的流传史

    1.明末清初的历史变迁

    2.清末民初的历史变迁

    3.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变迁

  从徭役征银到摊丁入亩:清一条鞭法在苏州府的展开

   一 明代苏州府一条鞭法的演化脉络

   二 清初对明代赋税政策的承继

   三 苏州府摊丁入亩的实现

  试论清代云南的公件银两制度

   一

   二

   三

  清代贵州的“汉奸”问题与清政府的应对

   一 “汉奸”的危害

    (一)充当苗人叛乱的策划者和教唆者

    (二)诈取苗民钱财和侵占苗民田地

    (三)参与和追随苗民起事

   二 清政府对“汉奸”的治策

    (一)直接措施

     1.严惩“汉奸”

     2.将稽查和捉拿“汉奸”列入官员考成

     3.颁行保护苗民田地的条例

    (二)间接措施

     1.禁止官吏兵役欺压苗民的行为

     2.发展教育

     3.实行民、苗隔离政策

   三 评价

  改土归流后绿营兵的布设与职能研究

   一 土家族地区绿营兵分布情况

   二 绿营兵的职能

    (一)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有利于民族经贸往来

    (二)推动了汉土文化的互动与交融,有利于民族融合

    (三)维护了基层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土家族地区的长治久安

   三 基层社会防务的演变

  圣贤后裔奉祀生初探

   一 明清圣贤地方祭祀系统

   二 清代圣贤后裔奉祀生的设置与管理

   三 圣贤后裔奉祀生类型分析与支派圣裔宗族

    (一)奉祀生类型分析

    (二)奉祀生与圣裔联宗

     1.四省合谱与呈请奉祀生

     2.奉祀生与优免差徭

   四 清代其他各类祠庙奉祀生

  “经之运动”与“史之改造”:梁启超的“学术转向”及其自我书写

   一 “治学与问政”的“善变”交错

   二 “欧游心影”的“转捩”自觉

   三 “今文学”运动的“叙述”反复

   四 “有清一代学术”的“观察”重启

   五 “史之改造”的“方法”分合

   结语

  乾隆皇帝与“狮子林”

   一 乾隆皇帝对倪瓒《狮子林图》的题仿

   二 乾隆南巡与苏州狮子林

   三 乾隆皇帝在长春园对狮子林的仿建

   四 乾隆皇帝在避暑山庄对狮子林的仿建

   五 作为文人的乾隆皇帝

  由孙维俭案看直隶总督与嘉庆帝的关系

   一 案件背景

    (一)嘉庆五年的吴洛兴案

    (二)正教与邪教

   二 孙维俭案始末

    (一)京控与案件发展

    (二)反转

   三 清代的巨鹿

   四 案情后续

   五 温承惠与嘉庆朝的直隶总督

  嘉庆帝与毓庆宫

   一 皇子时代的书斋

   二 立储之后的太子宫

   三 嗣皇帝时期的居所

   四 亲政后的日常临幸之所

   五 结语

 闽台科举研究

  清代台湾考棚考论*

   一 县试考棚

    (一)凤山县考棚

    (二)新竹县考棚

   二 府考棚

    (一)台南考棚

    (二)台北考棚

    (三)台中考棚

   三 台湾考棚的特征

   四 结语

  清代台湾科举考试中的地方官*

   一

   二

   三

  清代福州黄巷梁氏的科举文化成就述析

   一 清代黄巷梁氏的科举成就

   二 黄巷梁氏的学术成就及其近代转型

   三 黄巷梁氏科举文化昌盛的原因

    (一)家学渊源

    (二)福州人文环境的影响

    (三)师友交游圈的影响

    (四)姻亲谱系的助力

   四 结语

  台湾士子与闽台会馆

   一 会馆的功能及清末京城的福建会馆

   二 台湾会馆创建前的台湾应试士子

   三 京城与福州台湾会馆的创建与历史变迁

   四 几点结论

 文献研究

  从《沈阳日记》看多尔衮与昭显世子的交往

   一 入质途中的交往

    (一)多尔衮对朝鲜国王及其世子的安抚

    (二)监视与照顾并举

    (三)礼尚往来、互惠互助

    (四)多尔衮对双边事务的处理

     1.刷还人口、禁止抢掠

     2.焚船事件

     3.第一次朝鲜征兵交涉

   二 沈馆时期的交往

    (一)通过礼部的间接交往

    (二)多尔衮的政治失意与索马事件

    (三)多尔衮复爵后对朝鲜态度的转变

     1.宴请世子,重修旧好

     2.秘密求药于世子

     3.清、鲜私人贸易的活跃

     4.护送世子第二次归省

   三 入关途中的交往

    (一)世子入关随行始末

    (二)朝鲜在清军入关作战中的出兵与赏赉

    (三)多尔衮进入北京后对世子的安排

     1.从优安排世子一行的住处

     2.准许世子返还沈阳

     3.令世子归国永还

   四 结语

  朝鲜使臣笔下祖大寿形象的演变及其原因

   一 朝鲜朝天使与祖大寿的交往及看法

   二 朝鲜燕行使对祖大寿的形象塑造与评价

   三 金昌业的祖大寿感知与其他侧面印象

   四 结语

 读史札记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科”拾遗

   一 丙辰科荐举征士的人数问题

   二 御试前的“先行考试”数例

   三 有关“滥举”问题

   四 雷同试卷与“文理荒谬”试卷评述

   五 对一等资格刘纶的争议

   六 余论

 史家与史评

  康乾盛世的冷思

   一 教育文化战略的“请君入瓮”

   二 科技战略的“有家无国”

   三 军事战略的“重旗轻汉”

   四 外交策略中“有脸无识”

   五 余论

  “种瓜”何以“得豆”

   一

   二

   三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