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2

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1图书

Report on China's Population and Labor No.21

SSAPID:101-2078-2558-52
ISBN:978-7-5201-7447-3
DOI:
ISSN:

[内容简介]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这一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在加快提升人力资本水平的基础上。本书立足于对“十四五”时期人口老龄化、第四次工业革命、新冠肺炎疫情后续影响等重大环境变化的研判,在对我国人力资本现状与特征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人力资本提升面临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提出“十四五”时期我国人力资本发展战略、目标、任务和举措。

相关信息

丛书名:人口与劳动绿皮书
作 者: 张车伟 蔡翼飞
编 辑:陈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0年1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陈秋霖、许多、周羿:《人口老龄化背景下人工智能的劳动力替代效应——基于跨国面板数据和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18年第6期。

程虹、陈文津、李唐:《机器人在中国:现状,未来与影响》,《宏观质量研究》2018年第3期。

段海英、郭元元:《人工智能的就业效应述评》,《经济体制改革》2018年第3期。

吕荣杰、郝力晓:《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效应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8年第12期。

谢萌萌、夏炎、潘教峰、郭剑锋:《人工智能、技术进步与低技能就业——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中国管理科学》2019年12月。

俞伯阳:《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中国劳动力结构优化吗?——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财经问题研究》2020年第3期。

张鹏飞:《人工智能与就业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家》2018年第8期。

Cohen,D. and M. Soto.(2007). “Growth and Human Capital:Good Data,Good Results,”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12:51-76.

Gao,W.,Smyth,R.(2012). Returns to Schooling in Urban China,2001~2010:Evidence from Three Waves of the China Urban Labor Survey. Discussion paper,Monash University.

Ge,S.,Yang,D.T.(2011). “Labor Market Developments in China:A Neoclassical View”,China Economic Review,22(4):611-625.

Robert J. Barro,Jong-WhaLee(2010). A New Data Set of Education Attainment in the World,1950-2010,NBER Working Paper 15902.

李实、丁赛:《中国城镇教育收益率的长期变动趋势》,《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6期,第58~72页。

李实、张钰丹:《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收益率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年第1期:64~84页。

Daron Acemoglu,David Autor,“What Does Human Capital Do?A Review of Goldin and Katz’s The Race between Education and Technology,”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50(2012).

Philippe Aghion,Peter Howitt,Endogenous Growth Theory(Cambridge,Massachusetts:The MIT Press,1998).

Duncan Black,and Vernon Henderson,“A Theory of Urba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07(1999).

Klaus Desmet and Esteban Rossi-Hansberg,“Urban Accounting and Welfar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03(2013).

Edward L.Glaeser,Lu Ming,“Human-Capital Externalities in China,” NBER Working Paper,No. 24925,2018.

Edward L.Glaeser,Stuart S. Rosenthal,William C. Strange,“Urban Economics and Entrepreneurship,”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7(2010).

Robert E. Jr. Lucas,“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22(1988).

James E. Rauch,“Productivity Gains from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Human Capital:Evidence from the Cities,”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34(1993).

Paul M.Romer,“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1990).

Robert M. Solow,“A Contribution to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70(1956).

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对西部开发战略的启示》,《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陈钊、陆铭、金煜:《中国人力资本和教育发展的区域差异:对于面板数据的估算》,《世界经济》2004年第12期。

邓仲良:《中国服务业发展及其集聚效应:基于空间异质性的视角》,《改革》2020年第7期。

高虹:《城市人口规模与劳动力收入》,《世界经济》2014年第10期。

潘文卿:《中国的区域关联与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经济研究》2012年第1期。

宋旭光、赵雨涵:《中国区域创新空间关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年第7期。

张车伟:《人力资本回报率变化与收入差距:“马太效应”及其政策含义》,《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张文武、梁琦:《劳动地理集中、产业空间与地区收入差距》,《经济学(季刊)》2011年第2期。

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