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02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价值引领图书

Cultural Identity and Value Guidance of College Student

SSAPID:101-2067-7575-68
ISBN:978-7-5097-8936-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从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场域生态、大学生文化认同机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分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五个方面,论述了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关信息

丛书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
作 者: 杨建义
编 辑:刘翠;单远举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附录二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题问卷统计

 后记

 绪论

  一 相关概念的理解

  二 文化认同的结构及其关系*

  三 文化认同的评价标准

  四 研究的立意逻辑

  五 研究的文本框架

   (一)当代文化认同的时代坐标

   (二)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机制

   (三)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状况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

   (五)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第一章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场域生态

  第一节 历史与现代构筑的时代文化坐标

   一 时代文化的纵轴: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二 时代文化坐标的横轴: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主线

    (一)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现代化建设确立了时代文化的主旋律

    (二)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信息社会的影响

    (三)以经济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影响

   四 现代性发展的影响

  第二节 当代中国多元文化的间架格局

   一 文化方式的多样共生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嵌

    (二)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共生

    (三)主流文化与亚文化互动

    (四)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相容

    (五)现实文化与虚拟文化互构

   二 时代文化的差序格局

    (一)从横向的、共时态来看,文化模式呈现出潜与显、强与弱的复杂关系结构

    (二)从纵向的、历时性来看,文化模式中存在着主要、次要的差异

  第三节 当代中国文化环境的时代特征

   一 多元文化共生与冲突

   二 多元文化的互鉴、融合与创新

    (一)多元文化的相互借鉴

    (二)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

    (三)当代文化的综合创新

 第二章 大学生文化认同机制

  第一节 文化认同机制的范式假设

   一 文化认同机制的范式

   二 文化认同机制的特征

    1.文化认同是一种关系质

    2.文化认同是一种序列质

    3.文化认同是一种系统质

  第二节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自觉选择

   一 文化价值的多重性

   二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内在动力*

  第三节 文化对大学生认同的内在约束

   (一)文化模式对文化认同的规制*

   (二)文化方式张力对文化认同的拉扯

  第四节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外在调适

   一 社会制度的确证与强化

   二 学校的教育与引导

   三 家庭的熏陶与教育

   四 大众传媒的渲染与造势

   五 关键事件的催化与放大

   六 榜样、偶像和意见领袖的示范与影响

   七 社会思潮的迎合与冲击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文化认同分析

  第一节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演变历程

   一 以关注社会现实问题为导向的文化反思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中期)

   二 以西方文化为取向的文化偏离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

   三 以民族主义为取向的文化回归阶段(20世纪90年代)

   四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觉阶段(21世纪初期)

   五 大学生文化认同演进的特点

    (一)从以西方为主转向对中华文化的弘扬

    (二)从以批判为主走向综合创新*

    (三)政治功能下降,世俗功能上升

    (四)认同形态从激进走向平静

    (五)与主流文化关系从偏离走向互动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剖析

   一 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认同

   二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层认同

   三 对外来文化的表层认同

   四 大学生文化认同的结构特点

  第三节 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的评价

   一 坚持民族文化主导下的开放型认同模式

   二 大学生文化认同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三 大学生文化认同表现出日渐明显的文化自觉

   四 警惕对外来文化物化认同中的深层发展倾向

   五 关于大学生文化认同危机的讨论

 第四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

  第一节 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

   一 文化是一个价值体系

   二 文化认同的核心是价值认同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当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核心

   四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文化认同的逻辑思路

  第二节 在坚定理想信念中筑牢大学生文化认同的根基

   一 透析理想信念的价值

   二 明确理想信念的方向

   三 修正理想信念的标尺

   四 会通理想信念的流程

  第三节 在尊重包容中提高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厚度

   一 以尊重作为文化认同的心理前提

   二 以正确包容的心态对待文化差异

   三 以尊重包容的态度以文化人

  第四节 在高扬主旋律中引导大学生文化认同的心态

   一 将文化活动的内涵坚守在主旋律上

   二 将文化喜好培养到健康审美上

   三 将文化心态摆正到主流认知上

   四 将文化视野扩展到长远广博的程度上

 第五章 以文化自觉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

  第一节 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话语

   一 在历史与现实的维度中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话语

    (一)在意识形态视野中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时代特质

    (二)在历史渊源中增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情怀

   二 在“三个自信”中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故事

   三 在中西方对话中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中国声音

   四 以中国梦延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文化厚度

    (一)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都贯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主线

    (二)中国梦深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底蕴

    (三)中国梦达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广泛的共识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实现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第二节 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的文化载体

   一 以批判社会思潮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文化环境

   二 以丰富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为重点,在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中实现价值认同

   三 以人文知识分子为关注重点,进一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

   四 以大众传媒为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社会群体意识

  第三节 以优秀传统文化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 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现世关注之维来奠定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二 以集体主义价值原则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三 以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趋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四 从“道统”预设上铺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认同的心理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现实研究文库总序

 附录一 “大学生文化认同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课题问卷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2。

[5]中共中央宣传部编《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论文化建设——主要论述摘编》,学习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

[7]袁贵仁、韩震主编《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人民出版社,2003。

[8]费孝通:《论文化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

[9]许苏民:《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10]郑晓云:《文化认同与文化变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关于文化建构价值意识的学说》,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

[12]孙美堂:《文化价值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13]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4]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修订版)》,人民出版社,2008。

[15]戴钢书:《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培育质性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16]周中之、石书臣主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探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7]陈亚杰编著《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人民出版社,2007。

[18]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

[19]房宁等:《成长的中国——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国家与民族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

[20]王寒松:《当代文化冲突与青年文化思潮》,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21]陆玉林:《当代中国青年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9。

[22]安国启、邓希泉主编《新世纪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00~2010)》,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

[23]乐黛云:《迎接新的文化转型时期》,上海文化出版社,2005。

[24]潘维、廉思:《中国社会价值观变迁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5]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6]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27]王宁等主编《全球化与后殖民批评》,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28]王佐书:《中国文化战略与安全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

[29]王列、杨雪冬编译《全球化与世界》,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0]〔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与自我认同》,赵旭东、方文译,三联书店,2000。

[31]〔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夏铸久、黄丽玲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32]〔美〕约翰.菲斯克:《解读大众文化》,杨全强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3]〔美〕沃尔特·李普曼:《公众舆论》,阎克文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4]〔英〕迈克·费瑟斯通:《消解文化:全球化、后现代主义与认同》,杨渝东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5]〔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02。

[36]〔英〕约翰·汤姆林森:《文化与全球化》,郭英剑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7]〔美〕A.马赛勒等:《文化与自我——东西方人的透视》,任鹰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38]〔美〕弗朗西斯·福山:《历史的终结》,远方出版社,1998。

[39]〔美〕乔纳森·弗里德曼:《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商务印书馆,2004。

[40]〔美〕罗兰·罗伯森:《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41]〔英〕伯特兰·罗素:《一个自由人的崇拜》,时代文艺出版社,1988。

[42]〔新加坡〕阿努拉·古纳西克拉、〔荷兰〕赛斯·汉弥林克等主编《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权利》,中国传媒出版社,2006。

[43]〔法〕阿芒·马特拉:《世界传播与文化霸权》,陈卫星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4]〔荷〕皮尔森:《文化战略:对我们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今天正在发生的变化所持的一种观点》,刘利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45]〔法〕爱德华·W.萨义德:《文化与帝国主义》,李琨译,三联书店,2003。

[46]〔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7]〔美〕塞缪尔·亨廷顿:《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新华出版社,2004。

[48]〔美〕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三联书店,1988。

[49]〔英〕斯图尔特·霍尔:《表征:文化表象和意指实践》,徐亮等译,商务印书馆,2003。

[50]〔美〕詹姆斯·W.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丁未译,华夏出版社,2005。

[51]〔英〕戴维·莫利、凯文·罗宾斯:《认同的空间:全球媒介、电子世界景观与文化边界》,司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2]〔美〕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文化》,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

[1]刘云山:《推动形成实现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新华文摘》2013年第15期。

[2]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红旗文稿》2010年第15、16、17期。

[3]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文史哲》2003年第3期。

[4]黄宏、章传家:《伟大的社会变革与深刻的思想变化——一论改革实践过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求是》2001年第15期。

[5]冯刚:《党的十六大以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与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8期。

[6]石义彬、熊慧:《中国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语境与方法》,《新闻传播》2011年第3期。

[7]田丰:《文化进步论纲》,《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第4期。

[8]邓治文:《论文化认同的机制与取向》,《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9]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10]贺彦凤、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11]孟宪平:《文化安全、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我国的文化安全问题及其对策》,《理论探索》2008年第6期。

[12]贺彦凤、赵继伦:《全球化时代中国文化认同的构建》,《马克思主义与实现》2007年第1期。

[13]付腾霄、陈定家:《关于全球化与文化认同危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6期。

[14]佘双好:《当代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影响的特点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10期。

[15]傅漩:《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认同》,《学术探索》2004年第6期。

[16]杨博华:《全球化、文化认同与文化帝国主义》,《南京社会科学》2000年第8期。

[17]季中扬:《当代文化认同的思维误区》,《学术论坛》2008年第8期。

[18]刘曙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文化自觉》,《学术论坛》2007年第1期。

[19]刘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文化主权问题》,《世界经济研究》2000年第1期。

[20]李燕:《文化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和谐发展》,《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21]文波:《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探析》,《教育探索》2012年第9期。

[22]赵剑英、干松春:《现代性与近世以来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危机及重构》,《学术月刊》2005年第1期。

[23]刘康:《寻找新的文化认同:今日中国软实力和传媒文化》,《文艺研究》2010年第7期。

[24]王文兵:《文化自觉:一个满含实践意向的理论概念》,《思想战线》2008年第4期。

[25]王希鹏、丁三青、陈斌:《主体文化自觉:逻辑内涵与时代价值》,《学术论坛》2010年3期。

[26]赵存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期。

[27]高国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论维度》,《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第1期。

[28]张福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增强和谐文化的基本支撑力》,《红旗文稿》2006年第24期。

[29]李立锋:《多元价值选择与建构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的思考》,《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9期。

[30]荆学民:《文化困境:社会转型期信仰迷茫的文化因探察》,《求是学刊》1999年第2期。

[31]吴晓义:《文化震荡背景下大学生的信仰缺失与重建》,《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6年第6期。

[32]田霞、王永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调查及对策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第2期。

[33]黄莉、邹世享:《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调查分析》,《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

[34]樊娟:《新生代文化认同危机及其应对》,《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7期。

[35]刘凤英:《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探讨》,《高教论坛》2014年第3期。

[36]罗迪:《文化认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教育研究》2014年第2期。

[37]赵传珍:《文化认同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华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8]高宇航:《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2期。

[39]谢晓娟、陈大勇:《文化多样性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1]李文君:《基于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国文化认同构建》,湖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2]余俊:《当代大学生文化认同分析》,中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杨建义:《跨文化交流中的青年文化心理分析》,福建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Edward Cell,Religion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Culture(New York:Abingdon Press,1967).

[2]A.Giddens,The Consequences of Modernity(oxford:Polity,1990).

[3]Joshua Kunlantzick,Charm Offensive—How China’s Soft Power is Transforming the World(Yelo University Press,2007).

[4]Claire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MaCrone,Divid,The Sociology of Nationalism:Tomorrow’s Ancestors(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8).

[6]William.E.Connolly,Identity/Difference:Democratic Negotiations of Political Paradox(Ithaca,N.Y.: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

[7]Giles,H.,P.Johnson,“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Maintenan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87.

[8]Joseph S.Nye Jr. and William A.Owens,“America’s Information edge,” Foreign Affair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4(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