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1

刑事司法中的公民参与图书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Criminal Justice

SSAPID:101-2005-0580-70
ISBN:978-7-5097-9430-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现行刑事司法体系之中存在的公民参与制度进行类型梳理和规律阐述,试图解决如何将来自广场的公民声音有效有序地吸收到剧场司法中这一现实问题。本书的亮点在于对于公民参与司法在政治和社会学脉络上的理论价值的梳理,追本溯源、体系性强,作者并不拘泥于前人对于公民参与司法的理论界定,从概念上深刻分析了公民参与司法这一现象背后的真实内涵,同时将公共行政事务中的公民参与阶梯理论和有效性判断模型引入公民参与司法的研究中。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蓬威
编 辑:李晨;郭瑞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07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后记

 摘要

 绪论

  一 “公民参与刑事司法”的研究背景

   (一)历史背景

   (二)现实趋势

   (三)中国语境

  二 “公民参与刑事司法”的研究意义

  三 “公民参与刑事司法”的研究路径

 第一章 公民参与司法的概念

  一 “公民”的概念与内涵

   (一)“公民”的内涵分析

    1.不同哲学政治学出发点下的“公民”内涵

     (1)自由主义(或类似观点)的视角

     (2)社群主义/公民共和主义的视角

    2.不同语境下的公民内涵

     (1)法律的定义

     (2)哲学的定义

     (3)社会政治的定义

    3.“公民”的包容性内涵

   (二)“公民”的概念

    1.三种“公民”概念

    2.公民参与语境中的“公民”概念

   (三)从公民界定到公民参与

  二 “参与”的框架与构成

   (一)权力理论——“参与”的框架

    1.权力理论的横向分布

    2.权力理论的纵向发展

    3.权力理论对“参与”研究的意义

   (二)国家类型——“公民参与”的砖瓦

    1.回应型国家中的公民参与

    2.能动型国家中的公民参与

    3.现实中的国家类型融合与公民参与

   (三)公民参与的类型分析

    1.根据参与目的的分类

    2.根据参与程度的分类

    3.公民参与的有效决策模型

     (1)自主式管理决策(autonomous managerial decision)

     (2)改良的自主管理决策(modified autonomous managerial decision)

     (3)分散式的公众协商(segmented public consultation)

     (4)整体式的公众协商(unitary public consultation)

     (5)公众决策(public decision)

  三 “司法”与“司法权”

   (一)司法的概念

    1.“司法”一词的中外用法

    2.从“司法现象”到“司法权力”

   (二)司法权力理论的演化与继受

    1.西方司法权力理论的发展脉络

    2.中国司法权力理论的历史

   (三)司法权力的一般性与刑事司法权力的特殊性

    1.司法权力的一般特征

    2.刑事司法的特殊性

   (四)公民参与从行政到司法的理论空间和可用模型

    1.行政与司法的宏观类比

    2.行政与司法的微观类比

  四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公民参与司法原则的理论价值

  一 参与理论背后的哲学分歧

   (一)意识形态分歧的源流

   (二)意识形态的辩证运动

   (三)意识形态平衡——商谈民主

  二 公民参与的政治社会学脉络

   (一)政权存在的合理性

    1.早期政权——存在合理性

    2.现代政权——正当性与合法性的分离

    3.后现代政权——正当性与合法性辩证

   (二)合理性的消解与重构

    1.成员交流——精英循环与阶层固化

    2.意志交流——制度化与非制度化

    3.商谈民主、交往行为和话语权力

  三 公民参与司法的法学意义

   (一)公民参与是人类社会“法治”秩序的再整合

    1.“法治”在现代社会的确立

    2.“法治”对现代社会的整合作用

    3.“法治”的危机与再整合

   (二)公民参与司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

  四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公民参与司法的制度目的

  一 公民参与司法与“法治”的后发优势

   (一)从人治、法制到依法治国

   (二)依法治国:中国语境下的“法治”

  二 “公民参与司法”是公民素养和司法能力的双向塑造

   (一)“公民参与司法”能够提高公民素质

    1.“公民参与司法”可以提高公民的法律素养和法治水平

    2.“公民参与司法”有助于公民的道德伦理进步

    3.“公民参与司法”可以塑造公民的交往理性

   (二)“公民参与司法”能够提高司法能力

    1.特定对象的参与对司法人员专业能力的补充与提高

    2.不特定对象的参与对司法人员的职业品格的监督与塑造

  三 解决司法民主化与职业化的矛盾

   (一)司法民主的中国语境

   (二)司法职业化的曲折发展

   (三)公民参与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共存的可能途径

  四 公民参与司法能够防控社会风险爆发

   (一)司法风险和自媒体风险的相互作用

   (二)公民参与对于防止“司法—自媒体风险”的意义

  五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刑事诉讼中公民参与的原则构建

  一 有效性原则

   (一)有效性原则的模型

   (二)有效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制度管理者的制度期待与达成

    2.制度操作者的制度期待与达成

    3.参与公民的制度期待与达成

  二 有序性原则

   (一)有序性原则的含义

   (二)有序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参与范围法定

    2.参与方式法定

    3.参与程序法定

    4.参与后果法定

  三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刑事审判阶段中的公民参与

  一 公民法官

   (一)治安法官的历史与现状

    1.治安法官的制度起源

    2.治安法官的组织制度

    3.治安法官的司法职权

   (二)公民法官的制度价值与发展趋势

    1.公民法官的源头价值

    2.公民法官的推广价值

  二 陪审制度:陪审团和参审

   (一)陪审团/参审制度的历史发展

    1.陪审团制度

    2.参审制度

    3.参审制度在公民参与程度上的降格

    4.参审制度的特殊意识形态变种:人民陪审员制度

   (二)陪审团/参审制度的价值趋向

    1.组织制度——保护人民主权的价值

    2.适用范围——重罪案件审判的价值

    3.程序规制——案件真实的价值

  三 特殊人士参与刑事司法审判

   (一)特殊人士参与司法审判的制度价值

    1.价值多元化的考量

    2.社会专业分工的需求

   (二)特殊人士参与的具体制度

    1.专业人士参与刑事审判:类型化的重构

    2.特殊身份人士参与刑事审判

     (1)特殊身份人士参与审判——以未成年人审判为例

     (2)特殊身份人士参与的边界

  四 中国语境的公民参与审判问题与解决之道

   (一)我国陪审制度的当前问题和对策

    1.人民陪审制度的实践问题

     (1)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历史沉疴

     (2)人民陪审员制度的价值异化

    2.陪审制度问题的解决对策

     (1)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原则

     (2)人民陪审员审判管理模式创新

     (3)人民陪审员与重罪陪审团混合制

   (二)专业人士参与的中国问题和对策

    1.专业人士参与的实践问题

     (1)鉴定秩序存在矛盾

     (2)鉴定意见难以质证

     (3)“专家辅助人”身份模糊

     (4)“专家论证”缺乏规范

    2.专家参与制度的解决对策

  五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刑事审判之外的公民参与刑事司法

  一 诉讼程序性公民参与

   (一)协助型公民参与——公民对决策者的信息告知

    1.协助程序启动——检举报案制度

     (1)完善的举报制度构建

     (2)我国举报制度的法律规定

    2.协助信息收集——公民独立信息调查

     (1)西方的公民独立信息调查制度考察

     (2)中国的公民信息调查制度

    3.临时代为决策——公民实施的人身强制

     (1)域外公民实施的人身强制法律规定

     (2)中国公民实施的人身强制

   (二)监督型公民参与——决策者对公民的信息告知

    1.公安侦查见证人制度

     (1)域外见证人制度考察

     (2)我国的见证人制度

     (3)侦查鉴定行为中的专家见证人制度

    2.人民监督员制度

     (1)人民监督员制度

     (2)域外经验——日本的检察审查会制度

     (3)不起诉听证制度与人民监督员的整合

    3.减刑假释裁决权的监督

     (1)减刑假释程序的中国问题

     (2)减刑、假释决定权的域外经验

     (3)减刑假释听证程序构建

  二 非诉讼程序性公民参与

   (一)传统刑事司法制度下的非诉讼程序性参与

    1.羁押场所独立巡视制度

     (1)羁押场所的现实问题

     (2)域外制度经验

     (3)我国的羁押场所巡视制度

    2.新型公民参与司法制度

   (二)以恢复性司法理论为基础的公民参与

    1.传统刑事司法到恢复性司法的转变

     (1)传统刑事司法的不足之处

     (2)恢复性司法的核心观点

     (3)传统司法与恢复性司法的关系

    2.恢复性司法中的公民参与实践

     (1)协助刑事和解

     (2)应对青少年犯罪

     (3)处理轻微犯罪

     (4)替代刑罚手段

 ABSTRACT

《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思格斯选集》,人民出版社,1995。

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陈敏编著《公民参与司法研究——以刑事司法为视角》,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陈瑞华:《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陈卫东主编《公民参与司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

陈卫东主编《模范刑事诉讼法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储槐植:《刑事一体化与关系刑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胡夏冰:《司法权:性质与构成的分析》,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季卫东:《法治秩序的构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贾西津主编《中国公民参与:案例与模式》,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卫国:《举报制度:假期公众监督的桥梁》,中国方正出版社,2011。

梁国庆主编《国际反贪污贿赂理论与司法实践》,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

刘计划:《中国控辩式庭审方式研究》,中国方正出版社,2005。

邱联恭:《司法之现代化与程序法》,台湾三民书局,1993。

沈宗灵主编《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施鹏鹏:《陪审制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司法部法规教育司主编《司法鉴定立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2。

宋英辉、吴宏耀:《刑事审判前程序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宋英辉:《外国刑事诉讼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宋英辉:《刑事诉讼目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孙关宏:《政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孙立平:《转型与断裂: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汪海燕:《刑事诉讼模式的演进》,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

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三联书店,2005。

汪岩焯编《现代私人侦探完全手册》,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2。

王敏远:《一个谬误、两句废话、三种学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王敏远编《公法》(第四卷),法律出版社,2003。

王增铎编《中加矫正制度比较研究》,法律出版社,2001。

吴叡人:《启蒙教授的解放之路——在战后西方社会科学发展脉络中阅读〈权力:激进观点〉》,台北商周出版社,2006。

谢佑平、万毅:《刑事诉讼原则:程序正义的基石》,法律出版社,2002。

熊秋红:《刑事辩护论》,法律出版社,1998。

熊秋红:《转变中的刑事诉讼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熊先觉:《中国司法制度新论》,中国法制出版社,1999。

许纪霖:《当代中国的启蒙与反启蒙》,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杨东亮:《刑事诉讼中的司法审查》,法律出版社,2014。

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法律出版社,1996。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减刑假释工作必备:中外减刑假释法律法规选编》,1991。

陈端洪:《司法与民主:中国司法民主化及其批判》,《中外法学》1998年第4期。

陈瑞华:《陪审团制度与俄罗斯的司法改革》,《中外法学》1999年第5期。

陈瑞华:《司法权的性质——以刑事司法为范例的分析》,《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陈卫东:《公民参与司法:理论、实践及改革》,《法学研究》2015年第2期。

陈卫东:《羁押场所巡视制度研究报告》,《法学研究》2009年第6期。

陈卫东、李奋飞:《论侦查权的司法控制》,《政法论坛》2000年第2期。

陈永生:《中国司法鉴定体制的进一步改革——以侦查机关鉴定机构的设置为中心》,《清华法学》2009年第4期;

程雷:《公民参与侦查:制度、实践与法理》,《江西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顾荣新:《12~19世纪英国治安法官的起源与流变》,载曾宪义主编《法律文化研究》第6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郭道晖:《尊重公民的司法参与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6期。

郭道晖:《尊重公民的司法参与权》,《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6月。

何兵:《司法职业化与民主化》,《法学研究》2005年第4期。

何向东:《私人侦探,走在法律边缘上》,《民主与法制时报》2003年1月7日。

黑丁、王丽英、范静:《中国私家侦探违法犯罪现状》,《检察风云》2011年第2期。

胡铭:《鉴定人出庭与专家辅助人角色定位之实证研究》,《法学研究》2014年第4期。

胡之芳:《论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人民检察》2004年第6期。

黄现璠:《我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的探讨》,《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3期。

李步云:《从法制到法治——二十年改一字》,《南方都市报》2008年4月1日。

李蒙:《新刑诉法下的专家辅助人首次出庭》,《民主与法治》2013年第5期。

林来梵、刘练军:《论宪法政制中的司法权力——从孟德斯鸠的一个古典论断说开去》,《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林战:《基层法官压力调查:法官过劳》,《南方周末》2012年12月27日。

刘建伟:《论我国司法鉴定人出庭作证制度的完善》,《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第5期。

刘文、豆伟元:《私人侦探法律问题探讨》,《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期。

吕继东:《“私人侦探”的法律思考》,《公安研究》2004年第10期。

毛磊:《〈举报法〉呼之欲出》,《人民论坛》2005年第3期。

潘秋明:《论刑事诉讼中的见证人》,《武汉公安干部学院院报》2004年第3期。

培田:《陪审制和参审制的历史考察与比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彭小龙:《民众参与审判的案件类型学分析》,《中国法学》2012年第3期。

邱星美:《制度的借鉴与创新:法庭之友与专家法律意见》,《河北法学》2009年第8期。

司法部:《司法部赴法德司法鉴定考察团考察报告》,《司法外事简报》2002年第16期。

宋英辉,上官春光,王贞会:《涉罪未成年人审前非羁押支持体系实证研究》,《政法论坛》2014年第1期。

孙笑侠:《法治国家及其政治构造》,《法学研究》1998年第1期。

孙笑侠:《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法学》1998年第8期。

汤啸天:《举报人的权利与我国〈举报法〉的制定》,《人民检察》2004年第1期。

王波:《美国私人侦探不与警方联手》,原载《环球》,转载于http://news. sina.com.cn/w/2004-05-26/ 18023341972.shtml。

王甫勤:《西方社会流动研究综述》,《兰州学刊》2008年第8期。

王敏远:《中国陪审制度及其完善》,《法学研究》1999年第4期。

谢佑平、张崇波:《应以“公民参与”取代刑事诉讼中的“依靠群众”原则》,《法学》2005年第7期。

邢宝玉:《人民监督员制度若干问题研究》,《人民检察》2010年第4期。

熊秋红:《刑事证人作证制度之反思——以对质权为中心的分析》,《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

杨正万:《被害人参与减刑假释程序思考》,《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张鸿巍:《扭送刍议》,《河北法学》2011年第1期。

张赖彩明、赖德亮:《加强公民举报权的制度保障》,《法学》2006年7月。

张卫平:《鉴定的启动机制与程序正义》,《法制日报》2005年8月6日。

周长军:《微博直播庭审对侦查法治化的可能意义》,《法学论坛》2014年第1期。

左卫民:《司法程序的基本特征:传统型与现代型之比较》,《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岳礼玲、温小洁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

《德国刑事诉讼法典》,李昌珂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

《俄罗斯刑事诉讼法》,黄道秀译,中国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法国刑事诉讼法典》,罗结珍译,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

《日本刑事诉讼法》,宋英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德〕阿伦特:《暴力与权力》,洪溪译,载贺照团主编《西方现代性的曲折与展开:学术思想评论》,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美〕波斯纳:《法律与文学》,李国庆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英〕勃兰特·罗素:《权力论:新社会学分析》,吴友三译,商务印书馆,2011。

〔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88。

〔美〕查尔斯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达马斯卡:《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郑戈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法〕迪尔凯姆:《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法〕福柯:《必须保卫社会》,钱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英〕格里·约翰斯通:《恢复性司法:理念、价值与争议》,郝方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1。

〔俄〕古岑科主编《俄罗斯刑事诉讼教程》,黄道秀、王志华、崔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

〔德〕哈贝马斯:《合法性危机》,人民出版社,2001。

〔德〕哈贝马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关于法律和民主法治国的商谈理论》,童世骏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美〕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程逢如等译,商务印书馆,1980。

〔英〕吉登斯:《超越左与右:激进政治的未来》,李惠斌、杨雪冬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美〕克莱门斯·巴特勒斯:《矫正导论》,孙晓雳等译,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

〔德〕克劳斯·罗科信:《刑事诉讼法》,吴丽琪译,法律出版社,2003。

〔美〕卢埃林:《棘丛》,美国欧欣阿纳出版公司,1960。转引自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德〕卢曼:《权力》,瞿铁鹏译,世纪出版集团,2005。

〔美〕路易斯·亨金:《权利的时代》,信春鹰译,知识出版社,1997。

〔加〕罗伯特·W.考克斯:《生产、权力和世界秩序:社会力量在缔造历史中的作用》,林华译,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

〔美〕罗尔斯:《政治自由主义》,万俊人译,译林出版社,2002。

〔美〕罗斯科·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沈宗灵译,商务印书馆,2010。

〔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张作成译,北京出版社,2007。

〔美〕马克·韦斯特:《检察审查会:起诉裁量权问题在日本的解决对策》,《哥伦比亚大学法律评论》1992年第3期。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

〔英〕麦高伟、杰弗里·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

〔法〕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上册),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

〔美〕米尔斯:《权力精英》,王崑、许荣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法〕米歇尔·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莫伟民译,三联书店,2003。

〔美〕史蒂芬·霍尔姆斯、凯斯·R.桑斯坦:《权利的成本——为什么自由依赖于税》,毕竞悦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斯东:《苏格拉底的审判》,董乐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英〕斯科特·拉什:《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王武龙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年第4期。

〔美〕斯沃茨:《文化与权力:布尔迪厄的社会学》,陶东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日〕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的目的》,张凌、于秀峰译,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日〕土本武司:《日本刑事法诉讼要义》,董璠舆、宋英辉译,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7。

〔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上卷,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

〔美〕熊玠:《无政府状态与世界秩序》,余逊达、张铁军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希〕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83。

〔英〕以赛亚·柏林:《两种自由概念》,载柏林著《自由论》,译林出版社,2011。

〔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英〕约翰·斯普莱克:《英国刑事诉讼程序》,徐美君、杨立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美〕约翰·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孙柏瑛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美〕詹姆斯·惠特曼:《合理怀疑的起源——刑事审判的神学根基》,佀化强、李伟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国,2012。

Allison Morris & Gabrielle Maxwell(eds),Restrative Justice for Juveniles—Conferrence,Mediation and Circles(Hart Publishing),Oxford and Portland,Oregon,USA,2001.

Charles Mills,The Cause of World War Three,Secker & Warburg,1959.

Charles Taylor,“Foucault on Freedom and Truth”,Political Theory,Vol.12,No.2.

Christelle Coslin,Delphine Lapillonne,“France and the concept of amicus curiae:What lies ahead?” Paris International Litigation Bulletin No.4,p14

Conradt L,Roper T.J.,“Consensus decision making in animals”,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2005.

Isaiah Berlin,Liberty-Incorporating Four Essays on Liberty,Th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James D. Thompson,Organizations in Action,McGraw-Hill Book Company,Inc,1967.

John Ayto,Word Orgin,Bloomsbury Reference,1996.

John Locke,Critical Assessments Ashcraft,Richard(ed),London:Routledge,1991.

Lewis,G.“Citizenship”,in G. Hughes(ed)Imagining welfare futures,London:Routledge/Open University Press.

Lister,R.,“New conceptions of citizenship”,in N. Ellison and C.Pierson(eds)Development in British social policy,Basingtoke:MacMillan,1998.

Marshall,A.H.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in T.H. Marshall and T. Bottomore,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London:Pluto Press.

Oliver,D. and Heater,D,The foundation of citizenship,London:Harvester and wheatsheaf,1994.

Peter Bachrach and Morton S.Baratz,Power and Poverty:Theory and Prac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0.

Peter Bachrach and Morton S.Baratz,“Two face of power”,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56,No.4,1962.

Peter Digeser,“The fourth face of power”,The Journal of Politics,Vol.54,No.4,1992.

Randall Peerenboom & He Xin,“Dispute Resolution in China:Patterns,Causes,and Prognosis”,East Asia Law Review,Vol.4,2009.

Raz,Joseph,“The Rule of Law and It’s Virtue”,The Law Quarterly Review,volume 93,reprinted by Culver,Keith.

Robert Dahl,“The Concept of Power”,Behavioral Science. Vol.2,1957:pp.201-205.

Rod Morgan and Neil Russell,The Judicial in the Magistrates’ Courts,Prepared for The Home Office & The Lord Chancellor’s Department,2000.

Shayne Bowman,Chris Wills,We Media:How audience are shaping the future of news and information,The Media Centre at the American Press Institution.

Sherry R. Arnstein,“A ladder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1969.

Sternberger,Dolf,“Legitimacy”,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 Vol. 9,New York:Macmillan,1968.

Steven Lukes,Power:A Radical View. Houndmills:Palgrave MacMillan,2005.

Talcott Parsons,“Power and the Social System”,in S. Luke(ed)Power,Oxford:Blackwell,1986.

Tamanaha,Brian,On the Rule of Law,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Wolfgang J. Mommsen,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of Max Weber:Collected Essays,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