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社会建设的治道变革图书

SSAPID:101-1960-9851-07
ISBN:978-7-5097-6294-3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为什么是珠海、为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是珠海社会建设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提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和努力,中国政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不管是在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还是在理论著作当中,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扩展。我们的基础理论也逐渐成熟,同时对西方前沿理论、整个学科的国际发展水平,我们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及时跟进,理论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范式变革。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范时杰
编 辑:王玉敏;张志伟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 社会学

 绪论 为什么是珠海,为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是珠海社会建设

  一 楔子

  二 为什么是珠海

  三 为什么是社会建设

  四 什么是社会建设

  五 为什么是珠海社会建设

  六 什么是珠海的社会建设

   (一)力促机制三化转变,做实“拦、放、活”,夯实服务群众基础

   (二)依托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立足“专、精、亲”,创新服务群众手段

   (三)坚持党建主导,大打特色品牌,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四)推进幸福村居,抓好统筹城乡发展,营造美丽乡村

 第一章 梁漱溟难题的破解:社会建设的本质、基点和历史经验

  一 去社会转型之“魅”

  二 社会建设是否有用力点:发展瓶颈的阿喀琉斯之踵

  三 社会建设的功利主义情怀

  四 社会视野中的社会建设

  五 政府理性与社会理念:重塑政府是否可推导再造社会

  六 社会建设的困境

  七 反思:如何破解梁漱溟难题

 第二章 理论辩驳:社会管理中的政府与社会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政治层次性和阶位性

   一 和谐社会的缘起

   二 和谐社会构建中政治定位与政治特性

   三 政治的层次性和阶位性

    (一)层次性和阶位性

    (二)公共政策维度

    (三)政治制度维度

    (四)政治文化维度

   四 结语

  第二节 服务型政府的生成逻辑及内涵

   一 服务型政府概念的廓清

   二 服务型政府的生成逻辑

   三 服务型政府理论渊源

   四 中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若干启示

   五 结语

  第三节 顾客导向型政府的政治哲学悖论

   一 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委托?代理?所有?

   二 公民的身份:股东vs顾客

   三 政府角色

   四 结语

 第三章 它山之石:政府重塑是社会治理变革的前奏

  第一节 美国“重塑政府”改革实践及改革理念

   一 克林顿两届任期内的“重塑政府”改革步骤

    (一)准备原始报告阶段——1993年

    (二)执行第一阶段的政策建议——1994年

    (三)绩效评估的第二阶段——1995年

    (四)全球治理:预算平衡——1996年的新倡议

    (五)第二个任期中的重塑政府

   二 对改革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及特色

   三 改革背后的理念

   四 改革及理念的反思

   五 总结

  第二节 改革策略的支点——“重塑实验室”

   一 “重塑实验室”的内涵

   二 “重塑实验室”的功效

   三 “重塑实验室”成功的秘密

   四 对“重塑实验室”背后新公共管理的反思

   五 重塑政府和新公共管理对我国的启示

   六 总结

  第三节 政治建设与社会建设并举的国家治理再造

   一 社会建设与政治建设共生性

   二 中国政治是两大建设的结合点

   三 并举中的治理再造原则

   四 再造的突破口

   五 结语

  第四节 社会建设语境下的政府转型和社会赋权

   一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

   二 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三 政府转型和社会赋权的困境与症结

   四 捷径选择:经营政党、经营政府和经营社会

  第五节 清末民初路径中公民社会的实践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清末公民社会的路径

   三 民国公民社会的路径

   四 现实与反思

 第四章 规划先行:特区社会建设的宏观构想

  一 加强社会建设的重大意义

  二 社会建设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战略定位

  三 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一)强化党委政府的社会服务职能

   (二)健全科学合理的社会治理体系

   (三)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多元机制

   (四)构建协同善治格局

  四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五 着力完善基层治理体制,夯实社会建设基础

  六 着力培育壮大社会组织,提升服务社会建设能力

  七 着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法治珠海

  八 着力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机制,建设平安珠海

 第五章 民生为先:珠海市民生改善和公共服务实践

  一 引言

  二 调研情况与主要观点

   (一)调研情况

   (二)主要观点

  三 珠海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一)公共教育实现重点突破

   (二)公共就业实现点面推进

   (三)医疗保障实现有效覆盖

   (四)公共卫生实现深度整合

   (五)住房保障实现创新发展

   (六)公共安全实现动态防控

  四 珠海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经验

   (一)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制度建设

   (二)逐步增加公共服务投入

   (三)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模式

   (四)完善健全公共服务监督平台

  五 珠海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不足与原因

   (一)历史与经济发展原因,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区域不平衡

   (二)公共服务制度部门化、碎片化现象严重,缺乏整体统筹与规划

   (三)经济社会发展风险多发,公共服务应急机制与保障机制不健全

   (四)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单一化,亟须健全公共服务运行和监督机制

  六 系统构建珠海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与建议

   (一)加快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整合,建立统一协调的组织机制

   (二)优化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稳定的公共服务投入机制

   (三)实现提供者与生产者分离,构建公共服务混合供给模式

   (四)建立公共服务全程监督体系,实现公共服务的动态管理

 第六章 固本强基:社区与社会组织党的建设

  第一节 社会建设中党的建设与群众路线

  第二节 新时期的三湾改编:支部建在社会组织中

  第三节 社会组织党组织模式的三创新解三难

   一 破解“组织建立难”

   二 破解“活动开展难”

   三 破解“作用发挥难”

    (一)在业务发展中,发挥好中坚骨干作用

    (二)在重大决策中,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三)在日常管理中,发挥好引导监督作用

    (四)在沟通协调中,发挥好团结凝聚作用

    (五)在社会公益中,发挥好模范带头作用

   四 创新党建的组织建设机制

    (一)建立党员登记制度

    (二)建立共产党员全员志愿服务制度,设立以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捐赠为主要来源的慈善基金

   五 积极开展特色党建社会服务

   六 推进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

  第四节 两区互动的社区党建提升

   一 社区党组织建设创新,组织覆盖多元化

   二 党员登记理念创新,社区党员隶属变革

   三 社区延伸党的社会服务与志愿服务

  第五节 工督联动的社工机构党建创新

   一 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根源于党的群众工作

   二 方法论、价值论和知识论的统一性

   三 社会工作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四 社会工作助推党的领导

    (一)确定党在社会工作领域的领导

    (二)社会工作专业督导队伍中应该建立党建督导

    (三)社会工作行业协会和机构积极建立党组织

   五 研究的实践与反思

   六 结语

  第六节 社会组织党建的党群机制建设

 第七章 专业选择:社会工作的孕育和发展

  第一节 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经验和历程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回顾

   三 独立化、专业化、本土化、多元化发展的开启

   四 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福利、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的变迁

    (一)台湾社会福利政策的变迁过程

    (二)20世纪80年代台湾社会工作相关政策法规

   五 对台湾社会工作发展的影响:四种新趋势

    (一)独立化:专业社会工作教育开始追求具有自我主体性的独立运动

    (二)专业化:社会工作专业组织建立与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在高校分布

    (三)本土化:社会工作本土化研究开始出现

    (四)多元化:多样的社会福利机构出现与社会工作内容扩张

    (五)小结

   六 专业化与多元化

    (一)社会福利立法

    (二)1990年以来社会工作相关政策立法

    (三)1990年以来台湾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状况

     1.专业制度的建立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分离化”与扩大化

    (四)1990年以来,台湾社会工作多元化发展势头明显

  第二节 澳门老年社会工作的模式和经验

   一 澳门人口老龄化演变趋势与困境

   二 澳门安老服务发展历程

   三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安老政策的变迁

   四 澳门安老服务运作模式

   五 澳门安老服务实践对内地老年社会工作的启示

  第三节 小微社工机构介入灾后社会工作

   一 清水沟重建项目

   二 社工的多重身份

   三 社工项目的在地性

   四 市场力量和社工介入有效衔接

   五 结语

  第四节 志愿服务与社会工作

   一 志愿服务的本质

   二 志愿服务与雷锋精神

   三 志愿服务的效率、效益和效能

   四 志愿服务的专业走向:社会工作

   五 志愿服务和社会工作的营销

  第五节 国内志愿服务立法现状

   一 各地志愿服务立法基本趋势

    1.志愿服务类型不断拓宽

    2.志愿服务协调机制不断健全

    3.志愿服务保障措施不断完善

    4.志愿服务激励措施更多样化

    5.志愿者责任限制更加明确

    6.其他个性化规定

   二 各地志愿服务立法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条例制定层面的问题

    (二)条例实施层面的问题

   三 珠海市志愿服务立法宗旨的思考

   四 珠海市志愿服务立法的构思点

  第六节 共青团专业化发展的路径选择

   一 共青团组织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二 共青团的本质属性

   三 共青团组织重塑与再造的内核

   四 共青团组织的重塑与再造

 第八章 平权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保护

  第一节 中国阶层化权力运行的困境

   一 阶层对中国政治权力机制的影响

    (一)和谐社会下的阶层对政治权力的配置

    (二)政治文化下阶层政治权力的运行

   二 政治学对政治权力的认识

   三 存在的问题

   四 结论

  第二节 珠三角流动人口公民权利现状

   一 基本内涵界定

   二 调查结果概述

   三 珠三角流动人口公民与政治权利缺失原因分析

    (一)法律体系上的歧视

    (二)政治制度上的空洞

    (三)执政理念上的地域观

   四 珠三角流动人口公民与政治权利保障对策建议

   五 结语

  第三节 去污名化下异地务工人权权益

  第四节 农村信访的生成机理与应对策略

   一 群体性信访的理论分析框架

   二 群体性信访个案分析

    1.海城宏峰股份合作公司

    2.湾仔作物股份合作公司

    3.水拥坑股份合作公司

   三 群访性群体分析

   四 群访应对处置体系存在的困境

   五 对策建议研究

   六 后续研究的若干问题思考

  第五节 城市管理主客体二元对立的本质

   一 流动摊贩存在的合理性

   二 城管执法被关注原因

   三 解决二元对立的指导原则

   四 解决二元对立的思路创新

   五 结语

 第九章 单兵突破:基层社会管理创新尝试

  第一节 社区治理变革的思路与原则

   一 城乡二元情景

   二 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前提

   三 城市社区建设的原则

   四 结语

  第二节 发达地区城市基层思维组织的政治生态

   一 四维组织的三组序列

   二 四维组织的纠结与序列错乱

   三 四维组织的定位与关系捋顺

   四 讨论

   五 结语

  第三节 珠海市城市社区居委会生存状态的政治生态

   一 珠海市街、居政治生态的总体状况

   二 居委会的运行生态

   三 居委会运行生态的政治生态本质及应对措施

  第四节 翠香街道社会管理体制改革

   一 树立基层民主自治核心理念,构建城市社区生活共同体

   二 规划设计体制机制的创新,健全社区民主自治组织体系

   三 在拓展服务上下功夫,完善社区民主自治功能

   四 在激发公共精神上下功夫,壮大社区社会组织

   五 在解决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彰显社区民主自治成效

  第五节 湾仔街道社区政务服务中心

   一 新时期政府角色的转变

   二 政府层级分工和管理层幅设计

   三 社区政务服务中心的定位

   四 产生的必然性

   五 结语

  第六节 网络时代的利益主张

   一 网络的政治时代

   二 网络问政的民主内涵

   三 珠海网络问政实践

  第七节 社区行政事务准入的探讨

   一 研究背景

    (一)项目背景

     1.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重心由单位向社区转移

     2.行政事务过多,居民委员会的自我治理能力欠缺

    (二)研究设计

   二 珠海市社区行政事务现状

    (一)社区居委会执行的行政事务情况

    (二)居民了解的社区居委会事务类型

   三 社区行政事务法律政策依据

    (一)城市社区居委会法定职能

    (二)城市社区居委会计划生育依据

    (三)其他与居委会有关的法律法规

   四 社区准入制度设计构想

    (一)社区准入制度的原则

    (二)社区准入制度的内容

    (三)社区准入制度的流程

 第十章 在希望的田野上:统筹城乡发展的幸福村居建设

  一 农村边缘化的客观性

  二 村居建设的发展契机

  三 村居建设的发展实质

  四 社区营造的经验和乡村建设的启示

  五 幸福村居建设的路径

 第十一章 尾声

  一 中国政治研究中存在的困境

  二 中国政治研究的转机

  三 中国政治研究的突破

   (一)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

   (二)微观政治学研究的基本工具的引入:寻找基本的分析单位

本书围绕为什么是珠海、为什么是社会建设、为什么是珠海社会建设三个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作者提出,经过这么多年的积淀和努力,中国政治研究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就。不管是在学科建设、队伍培养还是在理论著作当中,都有了突飞猛进的扩展。我们的基础理论也逐渐成熟,同时对西方前沿理论、整个学科的国际发展水平,我们也时刻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及时跟进,理论发生了一场静悄悄的范式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