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2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图书

Annual Repor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Intelligent Connected Vehicle Industry (2022)

SSAPID:101-1955-7091-53
ISBN:978-7-5228-117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与交通系统、能源体系、城市运转及社会生活紧密相关,是一项集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和智能服务于一体的国家级系统工程,承载了中国经济战略转型、重点突破和构建未来创新型社会的重要使命。本书由总报告、产业篇、法规标准篇、技术篇、专题热点篇、应用篇、附录七部分组成,全面论述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技术发展最新概貌,普及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理念,以期为政府部门、生产企业和研究机构等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相关信息

丛书名: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
作 者: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编 辑:宋静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3年02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F4 工业经济

 皮书

 法律声明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编委会

 摘要

 Abstract

 Ⅰ 总报告

  B.1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挑战与发展对策

   一 国际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进展

    (一)美国围绕产业发展需求,推动全周期全方位发展

    (二)欧洲坚持法规创新驱动,加快产业快速发展

    (三)日本聚焦产业落地应用,推动高级别自动驾驶发展

    (四)韩国大力开展测试示范,推动政府监管创新

   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最新进展

    (一)顶层支撑体系持续升级,政策法规环境不断完善

    (二)新管理模式探索迫在眉睫,创新监管方式深入推进

    (三)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蓬勃开展,加速推动商业化进程

    (四)车路云一体化架构下,智能化基础设施加速布局

    (五)智能网联功能加速前装应用,推动产业升级

   三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挑战

    (一)跨界融合方面,政府统筹协调机制不健全

    (二)顶层设计方面,部分法律条款对智能网联汽车存在不适用性

    (三)关键技术方面,供应链产业链存在“卡脖子”和断供风险

    (四)基础设施建设与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需求不匹配

    (五)安全保障方面,车辆安全隐患量大面广,缺乏系统解决方案

   四 未来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建议

    (一)借鉴国内外制度创新经验,完善跨部委协同机制建设

    (二)加速政策法规创新,破除制度藩篱

    (三)汇聚行业力量,共促核心技术攻坚

    (四)多措并举推动基础设施建设

    (五)全面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安全体系研究工作

 Ⅱ 产业篇

  B.2 2022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力指数评价

   一 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概念的界定

    (二)研究主体和范围

    (三)时间跨度界定

    (四)评价参照对象选择

   二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评价思路

    (一)评价原则

    (二)评估思路

    (三)评估指标选择

   三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评估方法

    (一)数据收集

    (二)权重计算

    (三)结果计算

     1.权重分数计算

     2.分数标准化处理

   四 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结果

    (一)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核心指标及产业阶段分析

    (三)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环境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础辅助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五)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六)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企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

    (七)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消费使用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社会需求支撑力综合评价指数

   五 小结

  B.3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分析

   一 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分析

    (一)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总体分析

     1.总体表现

     2.智能化发展受电动化带动作用明显

     3.智能网联汽车车型持续增加

    (二)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细分市场分析

     1.车辆类别分析

     2.车型级别分析

     3.动力类型分析

    (三)2021年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厂商分析

     1.车辆系别分析

     2.生产厂商分析

     3.新势力品牌市场表现

   二 2022年上半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分析

    (一)2022年上半年智能网联汽车市场总体分析

    (二)2022年上半年智能网联汽车细分市场分析

     1.车辆类别分析

     2.车型级别分析

     3.动力类型分析

    (三)2022年上半年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厂商分析

     1.车辆系别分析

     2.生产厂商分析

   三 总结和展望

 Ⅲ 法规标准篇

  B.4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

   一 智能网联汽车国际、国外标准概况

   二 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体系建设

    (一)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

    (二)智能网联汽车国家标准体系

    (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标准进展

   三 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建设

    (一)团体标准发展背景

    (二)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团体标准组织及其标准进展

    (三)智能网联汽车团体标准体系

     1.建设目标

     2.技术逻辑框架

     3.标准体系框架

     4.标准体系主要内容及进展

      (1)车辆关键技术标准

      (2)信息交互关键技术标准

      (3)基础支撑关键技术标准

  B.5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现状及发展建议

   一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现状

    (一)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现状

     1.美国

     2.欧盟

     3.德国

     4.英国

     5.日本

    (二)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现状

     1.道路测试

     2.产品管理

     3.道路交通管理

     4.地理测绘

     5.网络安全

     6.数据安全

   二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挑战

   三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完善建议

 Ⅳ 技术篇

  B.6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进展

   一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概况

    (一)美国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技术进展

    (二)欧洲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技术进展

    (三)日本智能网联汽车总体技术进展

   二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主要技术进展

    (一)技术基础体系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夯实

     1.已经形成较为完备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

     2.跨行业融合带动建设网状产业生态体系

     3.关键技术不断突破,已形成全球并跑趋势

    (二)产业链关键环节多点开花,形成瞩目成果

     1.激光雷达技术国际并跑,车规产品正式进入前装车辆

     2.车载芯片自主能力加强,逐步打破国外同类产品垄断

     3.信息通信产业优势显著,构建智能网联特色发展路径

     4.高精度定位技术持续发展,有效助力自动驾驶应用

     5.智能座舱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涌现,为驾乘人员提供更佳体验

    (三)特定场景下高级别自动驾驶技术各项应用不断创新升级

     1.Robotaxi场景技术与规模不断突破

     2.中低速自动驾驶巴士开始进入公开道路常态化示范阶段

     3.国内自动驾驶港口应用加速,逐步实现商业化试运营

     4.矿山场景开始进入“安全员下车”常态化阶段

     5.末端配送、环卫清扫等功能型无人车辆在疫情期间充分发挥积极作用

   三 展望与发展建议

    (一)谋篇共建,凝聚行业共识与战略协同

    (二)跨界融合,推动跨产业协同创新

    (三)汇聚合力,推进技术突破与生态建设

    (四)夯实基础,系统构筑安全发展底线

  B.7 国内外智能网联整车集成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汽车软硬件集成发展概述

    (一)整车E/E架构发展趋势

    (二)传统汽车整车集成技术

    (三)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集成技术

   二 智能网联汽车的整车集成技术

    (一)硬件集成

     1.集中式架构

      (1)(跨)域集中式架构

      (2)中央集中式E/E架构

     2.高性能处理器

     3.先进电源架构

      (1)电源冗余技术

      (2)智能配电技术

     4.硬件集成测试

    (二)软件集成

     1.中间件

     2.车载操作系统

      (1)车载操作系统主要技术特征

      (2)车载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3)车载操作系统发展趋势

     3.软件集成验证

    (三)网络集成

     1.车载以太网

     2.车载网关

    (四)功能集成应用

     1.动力域

     2.底盘域

     3.车身域

     4.座舱域

     5.自动驾驶域

   三 车联网的整车集成技术

    (一)基于运营商网络的5G通信技术

    (二)基于5.9G频段的V2X通信技术

    (三)V2X集成测试

   四 OTA升级技术

    (一)汽车OTA分类

    (二)汽车OTA架构

   五 智能网联汽车整车集成技术发展趋势

  B.8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激光雷达技术现状

    (一)激光雷达技术发展

    (二)激光雷达工作原理

    (三)激光雷达技术路线

     1.光源波长

     2.测距方式

     3.发射方式

     4.接收方式

     5.信息处理方式

     6.扫描方式

   二 激光雷达技术标准化

    (一)中国技术引领激光雷达国际标准的制定

    (二)国内激光雷达行业标准化工作稳步推进

   三 激光雷达技术应用

    (一)激光雷达市场分析

     1.激光雷达市场规模

     2.激光雷达市场划分

      (1)Robotaxi(后装)市场

      (2)量产乘用车ADAS(前装)市场

      (3)车联网市场

    (二)激光雷达应用现状

     1.自动驾驶场景的应用

     2.车路协同场景的应用

   四 激光雷达技术的挑战

    (一)激光雷达硬件性能评价

    (二)车载激光雷达成像性能

     1.角度分辨率

     2.帧率

    (三)车规标准

    (四)激光雷达生产工艺

   五 激光雷达技术发展趋势

    (一)核心硬件集成化、芯片化架构势在必行

    (二)产业链日益成熟,国内厂商初露锋芒

    (三)中上游决定产品性能,海外厂商领跑,国内厂商紧跟

    (四)激光雷达感知算法进一步成熟,深度绑定智能驾驶策略

  B.9 智能车载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智能车载光技术发展现状

    (一)智能车载光概念

    (二)面临的新机会与挑战

    (三)智能车载光应用开启交互新窗口

     1.AR-HUD提供大画幅、更安全的“第一屏”显示体验

      (1)大画幅、不遮挡、增强安全

      (2)身临其境体验车载信息娱乐功能

      (3)实时动态反馈增强人车互信

     2.智能车灯提供照明增强、智能助驾和娱乐交互新体验

      (1)照明升级,提升安全

      (2)创新交互、辅助驾驶

      (3)个性化增值和娱乐体验

     3.车载光场屏提供准3D、防晕车、真健视的观影体验

      (1)小体积、大画幅、准3D

      (2)防晕车,真健视

      (3)专属视角,私密空间

    (四)智能车载光关键技术特征及进展

     1.光源

     2.像源

     3.空间光学

     4.显示算法

     5.红外感知

     6.车载光互联架构与车载光通信网络

   二 智能车载光演进趋势

   三 智能车载光标准化探索

    (一)标准化要素和场景的思考

    (二)软件平台标准化

   四 智能车载光产业链日趋成熟

    (一)智能车载光上车成为趋势

    (二)产业链完善,关键技术持续突破

  B.10 计算基础平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计算基础平台概述

    (一)计算基础平台概念

    (二)产品架构

    (三)发展前景

   二 计算基础平台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1.硬件平台

      (1)异构分布硬件

      (2)AI芯片

     2.自动驾驶操作系统

      (1)系统软件

      (2)功能软件

      (3)安全体系

      (4)相关工具链

    (二)产业应用及生态发展现状

     1.产业应用

      (1)国际上技术快速迭代已实现产业化

      (2)国内开始投入但尚未实现规模化

     2.生态变革

    (三)计算基础平台未来发展趋势

     1.统一的车云一体化架构

     2.更加先进的软硬件技术

     3.信息安全纵深防护体系

     4.全方位的产业生态合作

   三 发展建议

    (一)政府端

     1.完善政策举措,逐步实现替代

     2.加强示范应用,实现快速落地

    (二)企业端

     1.聚焦关键领域,攻克底层技术

     2.围绕市场需求,加快成果转化

    (三)行业端

     1.完善标准体系,加快标准研制

     2.加强产业合作,引导生态建设

     3.重视软件发展,培育专业人才

  B.11 自动驾驶智能决策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智能决策总体技术

   二 轨迹预测技术

    (一)轨迹预测技术现状

     1.基于物理模型的轨迹预测

      (1)运动学模型

      (2)动力学模型

     2.基于意图分类的轨迹预测

      (1)意图估计式预测

      (2)轨迹簇式预测

     3.基于深度学习的轨迹预测

    (二)轨迹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1.多交通要素交互研究

     2.群体行为建模研究

     3.不确定性估计研究

   三 行为决策技术

    (一)行为决策技术研究现状

     1.基于规则的决策

     2.基于学习的决策

     3.融合规则和学习的决策

    (二)行为决策技术发展趋势

     1.拟人化交互式决策研究

     2.横纵向耦合决策研究

     3.多车协同决策研究

   四 运动规划技术

    (一)运动规划技术研究现状

     1.基于策略规则的规划

      (1)基于策略规则的规划概念

      (2)基于策略规则的规划案例

     2.基于最优控制的规划

      (1)基于最优控制的规划概念

      (2)基于最优控制的规划案例

     3.基于机器学习的规划

      (1)基于机器学习的规划概念

      (2)基于机器学习的规划案例

     4.主要规划方法对比

    (二)运动规划技术发展趋势

     1.横纵向协同规划研究

     2.动态实时规划研究

     3.多车协同运动规划研究

  B.12 线控底盘技术和应用现状

   一 线控制动技术亮点及应用现状

    (一)湿式线控制动(EHB)

     1.EHB的技术亮点

     2.EHB应用现状

    (二)干式线控制动(EMB)

     1.EMB的技术亮点

     2.EMB应用现状

    (三)商用车线控制动应用现状*

     1.电子制动系统EBS应用现状

     2.电制动器EMB应用现状

   二 线控转向技术亮点及应用现状

    (一)线控转向技术亮点

    (二)线控转向应用现状

    (三)商用车线控转向应用现状

   三 电控悬架技术亮点及应用现状

    (一)电控悬架技术亮点

    (二)电控悬架应用现状

    (三)商用车空气悬架的应用现状

   四 滑板底盘技术亮点与应用现状

    (一)滑板底盘技术亮点

    (二)滑板底盘应用现状

  B.13 软件定义汽车时代下的数字化转型

   一 汽车企业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一)软件定义汽车给汽车企业带来的问题和挑战

    (二)软件定义汽车给汽车企业带来的机遇和变化

     1.更加注重产品定义能力

     2.电子电气架构的革新加剧

     3.不断提升软件自研能力

     4.更加注重工具链的建设

     5.更加注重生态能力建设

   二 汽车产业数字化助力车企摆脱发展困境

    (一)汽车产业数字化现状

    (二)汽车产业数字化转型技术路线

     1.汽车研发

     2.仿真验证

     3.营销服务

   三 汽车产业数字化落地的关键技术支撑

    (一)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分析方法

    (二)基于SOA的电子电气架构开发模式

    (三)基于开放系统架构的工具链

     1.场景化的应用开发工具

     2.标准化的基础软件开发工具

     3.虚拟化的计算平台开发工具

     4.基于统一接口描述的中间件技术

     5.基于5G的车路云通信技术

     6.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

   四 汽车产业数字化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影响

  B.14 零部件数字化开发方法及应用

   一 数字零部件概述

    (一)数字零部件的概念

    (二)数字零部件应用虚拟孪生的必要性

   二 零部件数字化发展趋势与业务挑战

    (一)发展趋势

    (二)业务挑战

   三 零部件数字化转型方法分析

    (一)企业战略转型,考虑新的业务模式和业务领域

    (二)研发模式转型,匹配新的业务流程和组织架构

    (三)IT战略转型,支撑新的企业战略和研发模式

   四 零部件数字化开发方法建议

    (一)投标管理

    (二)产品需求管理

    (三)系统架构定义

    (四)产品规划及配置管理

    (五)零部件采购寻源

    (六)机械设计

    (七)软件开发过程

    (八)CAE分析仿真

    (九)机、电、软协同开发

    (十)合规管理

    (十一)产品质量管理

    (十二)产品数据管理

    (十三)APQP项目管理

    (十四)主机厂与供应商协同

    (十五)数字化工艺与仿真

    (十六)供应链计划与排程

    (十七)制造运营管理

    (十八)售后与客户服务

    (十九)虚拟营销

  B.15 云控基础平台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一 概念

    (一)智能网联汽车与车路云一体化

     1.智能网联汽车

     2.车路云一体化内涵及外延

    (二)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与云控基础平台

     1.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概念及其作用

      (1)提供智能汽车网联化技术路线顶层方案

      (2)明确云控基础平台作用与定位

      (3)智能汽车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方案

     2.云控基础平台

     3.以云控基础平台为核心的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优势

    (三)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标准化及推进现状

   二 云控基础平台核心能力、关键技术及建设现状

    (一)云控基础平台核心能力

     1.云控基础平台核心能力体系

     2.云控基础平台核心能力特点

      (1)跨域融合

      (2)分层解耦

      (3)分级共享

      (4)应用支撑

    (二)云控基础平台关键技术

     1.基础数据模型

     2.融合感知与定位

     3.协同决策与控制

     4.隐私计算与共享

     5.虚拟仿真测试

     6.领域大数据分析

    (三)云控基础平台建设现状

     1.基础软件研发进展

     2.支撑设备研发进展

      (1)车端设备研发进展

      (2)路侧设备研发进展

      (3)云端设备研发进展

     3.云控基础平台应用现状

   三 云控基础平台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一)助力网联汽车安全高效节能运行

    (二)助力交通管理部门优化交通管控

    (三)助力交通大数据支撑产业发展

   四 发展展望与建议

  B.16 车路协同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车路协同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通信技术

     1.技术现状

     2.技术趋势

    (二)融合计算技术

     1.技术现状

      (1)多传感器融合模型

      (2)信息交换模型

     2.技术趋势

    (三)网络技术

     1.技术现状

     2.技术趋势

    (四)平台技术

     1.技术现状

     2.技术趋势

    (五)系统测试技术

     1.技术现状

     2.技术趋势

   二 车路协同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及趋势

    (一)通信终端建设

     1.现状

     2.趋势

    (二)融合计算基础建设

     1.现状

     2.趋势

    (三)网络基础建设

     1.现状

     2.趋势

    (四)系统平台建设

     1.现状

     2.趋势

    (五)系统测试建设

     1.现状

     2.趋势

   三 基于商业应用的车路协同全国性互联互通研究

    (一)推广车路协同一致性基线应用

    (二)推动车路协同全域商业应用

  B.17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一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概述

    (一)网络安全技术框架

    (二)网络安全问题

    (三)智能网联汽车应对措施

   二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现状

    (一)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基础设施

     1.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概念

     2.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证书管理系统要素

    (二)智能网联汽车关键网络安全防御技术

     1.智能网联汽车设备侧数据安全防御方案

     2.智能网联汽车的信任管理机制

     3.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互信互认安全技术

      (1)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互信互认体系

      (2)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互信互认实践

      (3)智能网联汽车身份认证互信互认技术发展趋势

     4.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1)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保护技术

      (2)基于隐私计算保障汽车数据合规应用

    (三)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防御系统

     1.安全运营的概念

     2.安全运营的困境

     3.安全运营的发展趋势

     4.大规模防御系统构建

    (四)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量化风险管理

     1.智能网联汽车风险评估定级方法

      (1)综合负面影响评估

      (2)攻击可行性评估

     2.智能网联汽车网络安全量化风险管理流程

   三 创新技术案例

    (一)多边共管多标识网络体系简介

    (二)智能网联汽车高安全专网网络MIN-V2X

    (三)MIN-V2X的安全特性

  B.18 智能网联汽车功能安全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智能行车系统的功能安全

    (一)智能行车系统的功能安全概要

     1.相关项定义

     2.危害分析与风险评估

     3.功能安全分析

     4.功能安全设计

     5.功能安全测试验证确认

    (二)智能行车系统的功能安全挑战

     1.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

     2.缺少经验和数据的积累

     3.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标准体系亟须建立

   二 智能泊车系统的功能安全

    (一)智能泊车系统的功能安全概要

    (二)智能泊车系统的功能安全挑战

     1.AVP应用场景多元化

     2.系统方案的复杂性

     3.产品性能要求与安全需求的平衡

     4.域控产品算力

     5.SoC芯片操作系统

     6.感知产品的功能安全开发不成熟

    (三)智能泊车系统功能安全开发解决方案

     1.功能安全概念开发阶段

      (1)多元化场景识别与定义

      (2)整车层面安全架构及fail operational定义

     2.功能安全技术开发阶段

      (1)智驾域控安全架构定义

      (2)智驾域控安全监控方案定义

     3.功能安全软硬件开发阶段

      (1)功能安全软件监控机制开发

      (2)功能安全硬件FMEDA计算

   三 智能座舱系统的功能安全

    (一)智能座舱的功能安全概要

     1.驾驶员提醒类功能安全

     2.电子外后视镜功能安全

     3.DMS功能安全

     4.车控相关功能安全

    (二)智能座舱的功能安全面临的挑战

     1.大算力非安全芯片的功能安全系统设计挑战

     2.智能座舱快速迭代的功能安全挑战

  B.19 预期功能安全探索与实践

   一 预期功能安全介绍

    (一)预期功能安全提出背景与概念简述

    (二)预期功能安全中的误用问题介绍

     1.驾驶员角度下的人员误用

     2.设计者角度下的人员误用

    (三)预期功能安全相关标准与法规现状

    (四)预期功能安全相关的研究方法

     1.预期功能安全相关的分析方法

     2.预期功能安全相关的测试验证方法

   二 感知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感知算法局限分析背景

    (二)感知算法局限分析与触发条件分析

     1.DE基本理论

     2.基于DE的认知不确定性测试方法

   三 决策算法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决策算法局限分析背景

     1.基于STPA的决策算法局限分析方法

     2.决策算法控制结构

    (二)决策算法局限分析与触发条件分析

   四 感知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感知系统局限分析背景

     1.激光雷达工作原理分析

     2.视觉传感器工作原理分析

     3.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分析

    (二)感知系统局限分析与触发条件分析

     1.触发源

     2.触发机制

     3.触发效果

   五 定位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定位系统局限分析背景

     1.定位系统分析思路

     2.定位系统危害场景类别

    (二)定位系统局限分析与触发条件分析

     1.定位系统架构

     2.组合导航定位系统的局限性分析

     3.同步定位与建图定位系统局限分析

   六 控制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控制系统局限分析背景

    (二)控制系统局限分析与触发条件分析

     1.控制系统架构分析

     2.控制系统风险触发条件

     3.潜在不安全控制行为演绎

   七 HMI系统预期功能安全探索

    (一)HMI误用分析背景

    (二)HMI系统局限场景分析方法

    (三)基于HMI的预期功能安全风险优化

     1.增强对驾驶员状态的理解

     2.人机协作界面的构建

     3.车外交互界面的引入

  B.20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概述

   二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现状

    (一)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历史

    (二)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现状

     1.整体技术发展现状

     2.典型技术发展现状

    (三)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应用

   三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探索性方案

    (一)模组化、小型化、集成化

    (二)传感器前端多源融合

    (三)功能安全和预期功能安全

   四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趋势

    (一)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趋势

     1.多模多频卫星定位芯片向车规级品质发展

     2.多源传感器融合定位技术及定位模式自适应切换

     3.高精度定位和高精度地图结合

     4.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平台建设

    (二)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发展建议

   五 车载高精度定位技术支持政策

  B.21 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发展现状及趋势

   一 高精度地图的概述

    (一)高精度地图定义

    (二)高精度地图的组成

     1.静态层

     2.动态层

    (三)高精度地图的作用

    (四)高精度地图的需求情况

     1.场景覆盖需求

     2.精度需求

     3.要素需求

     4.鲜度需求

   二 高精度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现状

    (一)国内发展现状

     1.高精度地图数据采集技术的演变

     2.高精度地图制图技术的演变

    (二)国外发展现状

     1.欧洲

     2.北美

     3.亚洲

   三 高精度地图现存问题

    (一)技术问题

    (二)成本问题

    (三)数据安全监管问题

    (四)数据格式标准化问题

     1.数据格式标准化的必要性

     2.数据格式标准化的现状

     3.数据格式标准化研发问题

     4.数据格式标准化建议

   四 高精度地图的发展趋势

    (一)覆盖场景趋势

    (二)政策法规趋势

    (三)应用终端趋势

    (四)地图更新趋势

    (五)地图需求趋势

    (六)地图商务趋势

  B.22 自动驾驶功能的仿真测试

   一 自动驾驶功能评价体系概述

    (一)仿真环境评价体系

    (二)实车道路测试评价体系

    (三)用户体感测试评价体系

   二 数字化仿真测试

    (一)仿真测试系统技术与方法

    (二)测试场景建模和基于场景的测试方法

     1.测试场景建模

     2.基于场景的测试方法

     3.软件工具链和分析方法

     4.环境感知传感器建模

      (1)理想传感器模型

      (2)传感器感知特性模型

      (3)传感器物理模型

     5.与被测算法和系统的接口

     6.基于场景的测试案例

   三 自动驾驶功能评价体系

  B.23 计算芯片性能测试方法进展报告

   一 汽车计算芯片产业现状

    (一)汽车计算芯片市场增长空间加大

    (二)国内芯片产业进入创新活跃期

    (三)我国已经成为创新最活跃的汽车计算芯片市场

   二 汽车计算芯片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一)汽车计算芯片行业壁垒高

    (二)性能要求高

    (三)汽车芯片国产化遇到的挑战

    (四)汽车计算芯片测试评价问题

   三 汽车计算芯片评价体系

    (一)芯片层面

    (二)集成层面

    (三)系统层面

    (四)评价案例

   四 汽车计算芯片发展建议

    (一)通过政策引导汽车计算芯片产业发展

    (二)加快制定国内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和芯片认证体系

    (三)加强不同产业间协作程度

    (四)加速汽车计算芯片行业的市场化整合

    (五)加大汽车芯片人才培养力度

 Ⅴ 专题热点篇

  B.24 智能座舱领域发展进展及趋势

   一 智能座舱概述

   二 智能座舱组成及发展历程

    (一)智能座舱组成

     1.硬件部分

     2.软件部分

    (二)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发展历程

     1.实体按键阶段

     2.数字触屏阶段

     3.智能交互阶段

     4.多模态交互阶段

   三 智能座舱的发展现状

    (一)智能座舱关键技术发展现状

     1.智能座舱硬件终端技术发展现状

     2.智能座舱软件技术发展现状

    (二)智能座舱功能发展现状

     1.显示识别及监控类功能

      (1)抬头显示

      (2)汽车防盗

      (3)驾驶员状态监测

     2.语音交互功能

     3.手势交互功能

   四 智能座舱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交互体验全面升级

    (二)驾驶信任与车控安全

    (三)生态互联智能实现

   五 结语

  B.25 智能座舱感知交互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 智能座舱感知交互技术和应用

    (一)视觉交互技术和应用

     1.视觉识别交互

      (1)驾驶员监控系统

      (2)乘客监控系统

     2.视觉图像及显示交互

      (1)显示信息的内容

      (2)显示载体的技术

      (3)图像及显示交互的趋势

    (二)听觉交互技术和应用

     1.语音交互

      (1)语音识别技术

      (2)语义理解技术

      (3)语音输出技术

      (4)分区语音交互的创新

      (5)语音交互技术和场景的发展

     2.声音设计

      (1)声音设计的技术

      (2)声音设计的因素

      (3)声音设计的标准

      (4)声音设计的方法

    (三)触控交互技术和应用

     1.车载触控交互技术的应用

     2.车载触控交互技术发展趋势

    (四)生理交互技术和应用

     1.心电和体温

     2.脑机接口

     3.眼动追踪

     4.肌肉运动

    (五)多模融合交互技术和应用

     1.多模语音技术的应用

     2.多模交互场景的发展

   二 智能座舱感知交互发展趋势

    (一)智能座舱感知交互发展的关键驱动要素

     1.用户需求升级

     2.厂商的市场差异化需求

     3.技术发展创新提供支撑

    (二)智能座舱感知交互发展趋势

     1.直觉化

     2.个性化

     3.场景化

     4.去主体化

     5.情感化

     6.智慧化

  B.26 智能座舱芯片发展进展及趋势

   一 智能座舱芯片概念

   二 智能座舱芯片的技术现状

    (一)座舱SoC处理器架构

    (二)芯片功能安全

    (三)芯片的座舱应用方案

     1.座舱操作系统

     2.芯片隔离技术

      (1)硬件隔离

      (2)虚拟机

    (四)芯片算力

   三 智能座舱芯片与消费电子级芯片的差异

    (一)研发要求

    (二)使用环境

    (三)不良率及使用寿命要求

   四 智能座舱芯片的技术发展趋势

    (一)丰富的应用场景对智能座舱芯片提出更高要求

    (二)多种技术驱动智能座舱芯片的进一步发展

   五 智能座舱芯片的竞争格局

    (一)高通

    (二)芯驰科技

    (三)芯擎科技

    (四)地平线

    (五)华为

    (六)紫光展锐

  B.27 智能座舱测试及评价技术现状及趋势

   一 引言

   二 智能座舱测试及评价技术现状

    (一)智能座舱用户体验测试评价技术

     1.评测维度

     2.评测方法

      (1)智能座舱主观评价内容

      (2)智能座舱主观评价量表

     3.评测工具

    (二)智能座舱驾驶员监控系统测试技术

     1.技术路线

     2.评测方法及评测工具

      (1)试验条件及对象

      (2)驾驶员监测系统测试过程

    (三)智能座舱语音交互测试评价方法

     1.评测维度

     2.评测方法及工具

    (四)抬头显示HUD测试方法

     1.评测维度

     2.评测工具

     3.评测方法

      (1)虚像距离测量

      (2)视场角测量

      (3)亮度测量

      (4)旋转测量

      (5)畸变测量

      (6)重影测量

    (五)智能座舱车机性能测试

     1.评测维度

     2.评测工具及方法

      (1)流畅度测试

      (2)响应时间测试

      (3)压力测试

      (4)车机互联测试

   三 智能座舱测试评价技术发展趋势

    (一)建立行业统一的智能座舱评价测试标准

    (二)完善智能座舱测试评价标准数据库

    (三)增加自动化测试设备的研发投入

    (四)构建智能座舱安全测试评价体系

   四 总结

 Ⅵ 应用篇

  B.28 功能型无人车商业化应用进展

   一 功能型无人车应用前景及发展趋势

   二 功能型无人车法规、标准及监管现状

    (一)国外功能型无人车相关法规

    (二)国内功能型无人车相关法规

    (三)功能型无人车相关标准

   三 功能型无人车示范应用概况

    (一)示范区项目最佳实践

     1.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

     2.深圳无人驾驶示范区

     3.国家智能网联汽车(上海)试点示范区

     4.末端物流自动驾驶无人配送示范区

     5.重庆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

    (二)典型场景下功能型无人车应用现状

     1.物流配送场景应用情况

      (1)无人配送应用现状

      (2)无人厂区物流应用现状

      (3)无人零售应用现状

     2.环卫清扫场景应用情况

     3.巡逻侦察场景应用情况

   四 功能型无人车商业模式探索及挑战

    (一)商业模式探索

     1.公园/景区

     2.医院

     3.校园

     4.商超

     5.工业园区

     6.社区

     7.开放道路

    (二)功能型无人车商业化拓展瓶颈

     1.国产核心供应链有待进一步发展

     2.路侧设备和云控平台覆盖率需要持续提升

     3.相关立法、标准和管理系统尚未完善

     4.真正的量产取决于不断清晰的商业模式

   五 功能型无人车产业发展建议

    (一)完善功能型无人车管理政策及标准体系

     1.出台顶层立法,为功能型无人车运营划清路权问题

     2.制定统一管理规则,为后续政策法规起草提供指导纲领

     3.完善功能型无人车技术标准体系和检测手段

     4.建立国家级功能型无人车运营监管平台

     5.政策上留出行业企业创新发展的空间

     6.考虑与国外管理制度和技术要求的衔接

    (二)行业建议

     1.尽快推动构建、完善功能型无人车安全体系

     2.推动新技术在功能型无人车领域的应用探索

     3.强化行业共识,加快落实自愿性安全测试认证

     4.联合保险行业,促进行业有序健康运营

  B.29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发展现状

   一 封闭场地与开放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基本情况

    (一)封闭测试场基本情况

     1.封闭测试场建设背景

     2.封闭测试场测试场景

     3.封闭测试场测试能力

     4.封闭测试场测试结果互认情况

    (二)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基本情况

     1.开放道路及管理方法情况

     2.测试主体情况

   二 国外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概述

    (一)美国

    (二)欧洲

    (三)日本

   三 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挑战

    (一)封闭场地建设标准、测试规程及管理办法不一致,测试结果存在差异

     1.场地建设和设备标准不一致

     2.测试项目和测试规程不一致

    (二)车联网基础设施改造缓慢,智能化与网联化融合不足

     1.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不足,网联化智能化融合仍需探索

     2.网联化测试场场景简单且标准化不足,无法满足车联网发展需求

     3.数据管理标准规范处于探索初期,数据利用待加速实践

    (三)安全问题亟待解决,数据管理利用尚不完善

     1.信息安全测试规划滞后,信息安全保障仍需加强

     2.事故处理有待规范,保险保障仍需加强

    (四)测试区商业模式仍不清晰

     1.封闭测试场建设成本高,运营单位负担重

     2.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商业模式不健全

     3.车路协同基础设施无法支撑大规模城市化示范

   四 推进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协同发展的建议

    (一)持续推进测试结果互认、测试通知书互认和测试牌照互认

     1.加快功能场地测试方法标准、规程出台步伐

     2.持续开展测试示范区评估,奠定互认基础

    (二)加速网联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测试示范区测试数据利用及共享

     1.推进网联化基础设施及数据中心建设

     2.开展网联化应用示范活动,探索形成C-V2X认证体系

    (三)加强保障措施建立

     1.加强信息安全及网络安全能力建设

     2.鼓励智能网联汽车综合保险产品创新及应用

    (四)提升市场化运作水平,推动测试区的持续良性运转

     1.推动封闭场地测试能力建设

     2.加强示范区智能基础设施应用,鼓励商业模式探索

     3.探索数据脱敏后的开发利用

    (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全面提升我国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实力

     1.联合开展测试设备、测试工具、测试方法研发

     2.依托联盟等行业组织加强国际交流

  B.30 自动驾驶应用场景落地分析

   一 Robotaxi

    (一)我国Robotaxi市场规模及前景

    (二)Robotaxi商业化道路探索

    (三)Robotaxi应用现状

   二 无人配送

    (一)我国无人配送市场规模及前景

    (二)无人配送商业化道路探索

    (三)无人配送应用现状

   三 港口水平运输

    (一)我国港口水平运输市场规模及前景

    (二)港口水平运输商业化道路探索

     1.代运营模式

     2.技术服务模式

     3.合资模式

    (三)港口水平运输应用现状

   四 干线物流

    (一)国际上的商业化探索

    (二)中国自动驾驶物流的应用

    (三)中国干线物流应用的挑战

  B.31 C-V2X车路协同应用场景分析

   一 城市场景

    (一)车联网V2X服务预商用

     1.场景简介

     2.场景落地方式

     3.应用案例

    (二)车路协同背景下的智能网联公交

     1.场景简介

     2.场景落地方式

     3.应用案例

    (三)MaaS(出行即服务)

     1.场景介绍

     2.应用案例

    (四)城市主动交通管控场景

     1.场景介绍

     2.应用案例

   二 停车场景

    (一)场景介绍

    (二)场景核心功能

    (三)终端方案

    (四)应用案例

     1.智泊南通静态交通治理项目

     2.机场智慧停车项目案例

   三 高速场景

    (一)隧道停车预警场景

    (二)匝道出口倒车碰撞预警场景

    (三)团雾路段碰撞预警场景

   四 港口场景

    (一)车路协同水平运输应用场景

     1.场景介绍

     2.场景核心功能

     3.终端方案

     4.应用案例

    (二)港口远程控制应用场景

     1.场景介绍

     2.场景核心功能

     3.终端方案

     4.应用案例

   五 矿山场景

    (一)应用场景分类

     1.装—运—卸作业场景

     2.配套设施场景

     3.视野盲区的车路协同避障场景

    (二)场景核心功能

     1.支撑差分信号实时传输

     2.实时监控无人驾驶矿卡运行状态

     3.实现矿区车车、车路信息共享

     4.远程应急接管与高清视频实时传输

     5.实现通信链路的冗余安全

    (三)应用案例

 Ⅶ 附录

  B.32 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标准进展

 基本子库

 主要编撰者简介

 皮书数据库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2020。

德勤:《超级智能城市2.0:人工智能引领新风向》,2019。

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2):73-91.

Rand corporation,Measuring automated vehicle safety:Forging a framework,2018.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基础软件发展白皮书2.0》,2021年9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张平、李磊、平新建:《基于域控制器的硬件架构及FPD-Link Ⅲ关键技术研究》,《上海汽车》2021年第10期。

中国软件测评中心:《车载智能计算基础平台参考架构1.0》,2019。

东方证券:《智能汽车深度系列之一:汽车软件的星辰大海》,2022。

九章智驾:《两万字详解自动驾驶开发工具链的现状与趋势》,2022。

兴业证券:《AI芯片:智能汽车的黄金赛道》,2021。

麦肯锡:《软件定义汽车的全球发展趋势》,2020。

中信证券:《2021智能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22。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

李克强、熊辉、刘金鑫:《面向弱势道路使用者的多目标运动轨迹预测方法》,《中国公路学报》2022年第1期。

翟强、程洪、黄瑞、詹慧琴、赵洋、李骏:《智能汽车中人工智能算法应用及其安全综述》,《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20年第49期。

郭景华、李克强、罗禹贡:《智能车辆运动控制研究综述》,《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6年第7期。

李克强、戴一凡、李升波、边明远:《智能网联汽车(ICV)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7年第8期。

达索系统:《虚拟孪生技术白皮书》,2020。

达索系统、埃森哲:《虚拟孪生和可持续发展报告》,2020。

达索系统:《汽车零部件赋能创新行业白皮书》,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