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49

《孔子家语》公案探源图书

A Study on the Controversy of Kongzi Jia Yu

SSAPID:101-1909-0969-67
ISBN:978-7-5097-5649-2
DOI:
ISSN:

[内容简介] 《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提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作 者: 刘巍
编 辑:宋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K2 中国史

 前言

 索引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出版说明

 代序 “公案学”引论

 第一章 从群经注疏看《家语》公案之缘起

  一 张融不信《家语》之真相

  二 马昭“王肃所增加说”之源流

 第二章 前王肃时代《家语》之流传

  一 王肃之前《家语》的踪迹

  二 为王肃本所有而非伪造之《家语》材料示例

 第三章 唐宋学者有关《家语》伪书理论之演成

  一 颜师古“非今所有《家语》”说及唐人之主流见解

  二 王柏的王肃“托以安国之名”伪作说

   (一)朱子《中庸章句》取证于《家语》的努力

   (二)王柏《家语考》纠谬

  三 《家语》为王肃“私定以难郑玄”说与王应麟一则材料的误导

 第四章 《家语》伪书案与伪《古文尚书》案

  一 对王肃人品心术的怀疑与晚《书》之关系

  二 类似于伪《古文尚书》的伪《家语》锻炼成狱之心理趋向

 第五章 《家语·后序》之可靠性与孔安国“撰集”说

  一 《家语》“序”的名目

  二 今本《家语》流传所生歧疑例

  三 《家语》“末《序》”所载孔安国生平著述解

  四 《家语》“末《序》”所载孔安国年寿世次征实

 结论

 后记

 附录 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

《孔子家语》真伪问题,是中国学术史上一个著名公案。自魏晋以降即聚讼不已,近来由于相关出土文献的激荡,争论弥烈。作者考镜源流、旁征博引、推陈出新,着力从公案学的角度,对与王肃伪造《家语》说相关的公案群进行透彻的爬梳与剔抉;对此案产生的诸多取径,如误说误文流传讹变、疏证辨伪方法移植错置、文本内外关系牵强附会等进行认真的推究与归纳;就丁晏所谓王肃伪造众书之说对康有为的刘歆遍伪群经说之影响进行清晰的揭示与论证;对此案所涉《家语》三序的可信性程度、孔安国身世等重要而又诸说纷纭的史事进行缜密的析说与考证。作者认为:郑学之徒马昭对《家语》为王肃“所增加”的指控无法置信;王柏因缘《中庸》分篇案,曲解唐颜师古的看法,演绎出《家语》“古”“今”文本两分的说法,这一理论又为伪《古文尚书》案晚《书》文本两歧的趋同化思路而加固,其实不能成立;王肃之“序”与注“解”均表明,肃欲依托作“圣证”的为孔子而非孔安国。“末序”所述孔安国生平著述行实,历有渊源。返本复初,孔《序》称《家语》为孔安国“撰集”可以信从。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雪克辑校《孙诒让全集·十三经注疏校记》,中华书局,2009。

(汉)孔安国传,(唐)孔颖达正义,黄怀信整理《尚书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彭林整理《周礼注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孙诒让撰,王文锦、陈玉霞点校《周礼正义》,中华书局,1987。

(清)刘宝楠撰,高流水点校《论语正义》,中华书局,1990。

(清)黄式三撰,张涅、韩岚点校《论语后案》,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8。

程树德撰,程俊英、蒋见元点校《论语集释》,中华书局,1990。

(清)焦循撰,沈文倬点校《孟子正义》,中华书局,1987。

(清)臧琳:《经义杂记》,收入(清)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附索引)》第贰册,凤凰出版社(原江苏古籍出版社),2005。

(清)惠栋:《古文尚书考》,收入(清)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附索引)》第叄册。

(清)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收入(清)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附索引)》第玖册。

(清)阎咏:《尚书古文疏证后序》,收入(清)阎若璩撰,黄怀信、吕翊欣校点《尚书古文疏证(附〈古文尚书冤词〉)》,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丁晏:《尚书余论》,收入(清)阮元、王先谦编《清经解、清经解续编(附索引)》第拾壹册。

(清)王鸣盛著,顾实田、刘连朋校点《尚书后案》,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清)王聘珍撰,王文锦点校《大戴礼记解诂》,中华书局,1983。

(清)陈立撰,吴则虞点校《白虎通疏证》,中华书局,1994。

(唐)陆德明撰,黄焯汇校、黄延祖重辑《经典释文汇校》,中华书局,2006。

(唐)陆德明撰,吴承仕疏证、张力伟点校《经典释文序录疏证(附经籍旧音二种)》,中华书局,2008。

张涌泉主编、审订《敦煌经部文献合集》,中华书局,2008,第九册“小学类群书音义之属”,许建平撰。

(清)朱彝尊:《经义考》,朱彝尊撰、翁方纲撰、罗振玉撰《经义考·补正·校记》,中国书店,2009。

(清)朱彝尊撰,林庆彰等主编《经义考新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清)王念孙:《读书杂志》,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

康有为著,朱维铮、廖梅编校《新学伪经考》,三联书店,1998。

(清)皮锡瑞著,周予同注释《经学历史》,中华书局,2008。

(汉)司马迁撰《史记》,中华书局,1959。

(汉)班固撰《汉书》,中华书局,1962。

(宋)范晔撰《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晋)陈寿撰《三国志》,中华书局,1959。

(西晋)陈寿撰,卢弼著《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

(唐)魏征、令狐德棻撰《隋书》,中华书局,1973。

(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清)钱大昕著,方诗铭、周殿杰校点《廿二史考异(附:三史拾遗、诸史拾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清)梁玉绳撰《史记志疑》,中华书局,1981。

(清)梁玉绳:《人表考》,二十五史补编委员会编《史记两汉书三史补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第壹册。

(清)沈钦韩等撰《汉书疏证(外二种)》,《汉书疏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清)王先谦:《汉书补注》,中华书局,1983。

(汉)司马迁撰,〔日〕泷川资言考证、水泽利忠校补《史记会注考证附校补》,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张烈点校《两汉纪》,中华书局,2002。

(唐)杜佑撰,王文锦、王永兴、刘俊文、徐庭云、谢方点校《通典》,中华书局,1988。

(唐)刘知幾著,(清)浦起龙通释,王煦华整理《史通通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北宋)刘恕编《资治通鉴外纪》,收入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312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宋)马端临著,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文献通考》,中华书局,2011。

(清)黄宗羲原著,全祖望补修,陈金生、梁运华点校《宋元学案》,中华书局,1986。

(清)郭庆藩撰,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中华书局,1961。

王叔岷撰《王叔岷著作集·庄子校诠》,中华书局,2007。

(清)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中华书局,1988。

董治安、郑杰文汇撰《荀子汇校汇注》,齐鲁书社,1997。

杨伯峻撰《列子集释》,中华书局,1979。

(汉)韩婴撰,许维遹校释《〈韩诗外传〉集释》,中华书局,1980。

(汉)刘向编著,石光瑛校释,陈新整理《〈新序〉校释》,中华书局,2009。

(汉)刘向撰,向宗鲁校证《说苑校证》,中华书局,1987。

(汉)桓谭撰,朱谦之校辑《新辑本桓谭新论》,中华书局,2009。

王利器撰《颜氏家训集解》,中华书局,1993。

(梁)萧统编,(唐)李善注《文选》,中华书局,1977。

(清)严可均辑《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附索引)》,中华书局,1958。

董治安主编《两汉全书》第1册,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

曹书杰主编《魏晋全书》第2册,吉林文史出版社,2006。

(宋)欧阳修:《问进士策》,收入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卷四八,中华书局,2001,第二册。

(宋)朱熹撰,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宋)张栻撰,(宋)朱熹编,刘永翔、许丹校点《南轩先生文集》,收入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外编》第4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宋)石 编,(宋)朱熹删定,严佐之校点《中庸辑略》,收入朱杰人、严佐之、刘永翔主编《朱子全书外编》(肆册)第1册。

黄灵庚、吴战垒主编《吕祖谦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8。

(宋)叶适著《习学记言序目》,中华书局,1977。

(宋)王应麟著,(清)翁元圻等注,栾保群、田松青、吕宗力校点《困学纪闻(全校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清)戴震撰,杨应芹、诸伟奇主编《戴震全书(修订本)》,黄山书社,2010。

陈文和主编《嘉定王鸣盛全集》,中华书局,2010。

(清)崔述:《洙泗考信录》,收入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清)崔述:《古文尚书辨伪》,收入崔述撰著,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

任莉莉:《七录辑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汉)刘向、刘歆撰,(清)姚振宗辑录,邓骏捷校补《七略别录佚文·七略佚文》,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汉)班固编撰,顾实讲疏《〈汉书·艺文志〉讲疏》,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

(宋)晁公武撰,孙猛校证《郡斋读书志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宋)高似孙撰,张艳云、杨朝霞校点《史略、子略》,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宋)王应麟:《汉艺文志考证》,收入(宋)王应麟辑《玉海》第6册,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清)纪昀、陆锡熊、孙士毅等原著,四库全书研究所整理《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整理本)》,中华书局,1997。

(宋)李昉等撰《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宋)王应麟辑《玉海》,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清)黎庶昌辑《古逸丛书》(下),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4。

《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孔子家语》,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影印明覆宋刊本(简称“明覆宋本”)。

(宋)王柏:《家语考》,氏著《鲁斋集(附录,补遗)》,王云五主编《丛书集成初编》本,商务印书馆据《金华丛书》本排印,1936。

(明)何孟春注《孔子家语》之《序》,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子部》第一册,齐鲁书社,1995。

(清)孙志祖:《家语疏证》,《续修四库全书》第9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清)范家相:《家语证伪》,《续修四库全书》第931册,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陈士珂辑《孔子家语疏证》,上海书店,1987。

羊春秋注译,周凤五校阅《新译〈孔子家语〉》,台北三民书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

杨朝明、宋立林主编《孔子家语通解》,齐鲁书社,2009。

陈梦家:《尚书通论(外二种)》,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陈以凤:《孔安国学术研究》(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年4月15日。导师:于海广)。

程元敏:《王柏之生平与学术》,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邓瑞全、王冠英编著《中国伪书综考》,黄山书社,1998。

丁福保编纂《说文解字诂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冯友兰著《中国哲学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傅亚庶撰《孔丛子校释》,中华书局,2011。

郭沂:《郭店竹简与先秦学术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顾颉刚编著《古史辨(五)》,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杨向奎:《三皇考》,原载1936年1月出版之《燕京学报专号》之八,见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七)》之中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顾颉刚撰,王煦华导读《秦汉的方士与儒生(附:〈中国辨伪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顾颉刚:《中国上古史研究讲义》,中华书局,1988。

顾颉刚遗著,王煦华整理《孔子研究讲义按语》,载《中国典籍与文化论丛》第7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胡平生:《阜阳双古堆汉简与〈孔子家语〉》,《国学研究》第7卷,2000年。

黄怀信:《〈孔丛子〉与孔子世系》,载《儒家文献研究》,齐鲁书社,2004。

黄彰健:《经今古文学问题新论》,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日〕内藤虎次郎等著,江侠庵编译《先秦经籍考》,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蒋善国撰《尚书综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李传军《〈孔子家语〉辨疑》,《孔子研究》,2004年第2期。

李零:《出土发现与古书年代的再认识》,载《李零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孔子研究》1987年第2期。

李学勤:《竹简〈家语〉与汉魏孔氏家学》,收入氏著《简帛佚籍与学术史》,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李振兴著《王肃之经学》,台湾: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会,1980。

梁涛著《郭店竹简与思孟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刘国忠著《五行大义研究》“附录五:《五行大义》校文”,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刘起 :《尚书学史(订补本)》,中华书局,1989。

刘师培:《国学发微》,收入邬国义,吴修艺编校《刘师培史学论著选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刘巍:《读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汉代经学“古文”争议缘起及相关经学史论题探》,《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第4期。

张岂之主编,刘学智副主编,刘学智著《中国学术思想编年·隋唐五代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吕思勉、童书业编著《古史辨(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马铁浩著《〈史通〉引书考》,学苑出版社,2011。

马宗霍:《〈说文解字〉引经考》,台北:台湾学生书局,1971。

宁镇疆:《英藏敦煌写本〈孔子家语〉的初步研究》,《故宫博物院院刊》2006年第2期。

庞朴:《话说“五至三五”》,《文史哲》2004年第1期。

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商务印书馆,1937。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商务印书馆,2001。

钱玄同:《重论经今古文学问题》,收入《钱玄同文集》第4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屈万里:《先秦文史资料考辨》,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3。

束景南:《朱熹年谱长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王化平:《由〈孔子家语〉与〈礼记〉、〈说苑〉诸书的关系看其价值》,《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1年第1期。

王三庆:《敦煌类书·录文篇》,台北:台湾丽文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3。

王叔岷撰《史记斠证》,中华书局,2007。

王素编著《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文物出版社,1991。

王玉华:《历代〈孔子家语〉研究述略》,《中国史研究动态》2009年第6期。

萧敬伟:《今本〈孔子家语〉成书年代新考——从语言及文献角度考察》,香港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单周尧),2004年12月。

李学勤主编,王志平著《中国学术史·三国、两晋、南北朝卷》,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邬可晶:《〈孔子家语〉成书时代和性质问题的再研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裘锡圭),2011年4月。

吴承仕:《尚书传王孔异同考》,载中国大学编《国学丛编》第1、2期。

吴静安撰《春秋左氏传旧注疏证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伯峻编著《春秋左传注(修订本)》,中华书局,1990。

张宝三撰《五经正义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张固也:《西汉孔子世系与孔壁古文之真伪》,《史学集刊》2008年第2期。

张固也、赵灿良:《〈孔子家语〉分卷变迁考》,《孔子研究》2008年第2期。

张固也、赵灿良:《从〈孔子家语·后序〉看其成书过程》,《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张心澂编著《伪书通考》,上海书店出版社,1998。

张荫麟:《伪〈古文尚书〉案之反控与再鞫》,原载《燕京学报》第5期,1929年6月,收入张云台编《张荫麟文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