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87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图书

Matching between College Students Employment Ability and Social Demands

SSAPID:101-1757-2172-07
ISBN:978-7-5097-5898-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为研究切入点,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和测量量表并进行实证检验,并用数学分析方法测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最终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制,为解决大学生就业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对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系列丛书
作 者: 余长春 王润斌
编 辑:蔡莎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教育

 附表二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问卷调查(针对用人单位)

 丛书序言 扬起中国梦的风帆

 大学生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系列丛书编委会

 前言

 第一章 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新课题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 现实背景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凸显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必要性

    (二)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和转型对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出新要求

    (三)大学毕业生人数大幅攀升迫切需要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普遍低下的现实对高校培养机制提出考验

    (五)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程度突出

   二 理论背景

   三 问题的提出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性的调查分析与理论解读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维度及其测量

    (三)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评价模型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理

    (五)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对策:构建匹配机制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 理论贡献

    (一)建立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测度模型

    (二)构建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模型

    (三)探讨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理

    (四)分析了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制

   二 现实意义

    (一)为国家制定相关宏观政策,切实解决大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和冲突提供决策依据

    (二)有利于高校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制

    (三)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与迎合社会需求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与培养

  第一节 能力及大学生能力的内涵

   一 能力

    (一)国内外学者对能力的认识

    (二)不同视角下对能力的诠释

    (三)本研究的结论

   二 大学生能力

  第二节 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 国外社会组织和政府机构对“就业能力”的认识

   二 国外学者对“就业能力”的理解

   三 国内学者对就业能力的诠释

   四 本研究的观点

  第三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定义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

   三 本研究的观点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一 政府层面

   二 高校层面

    (一)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适应性

    (二)创新教育教学,通过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

    (三)以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

    (四)着力培育大学生就业的专业实践能力

    (五)科学地指导和规划大学生的职业生涯

    (六)培育科研素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

    (七)发挥学生社团在培育大学生就业能力中的作用

   三 大学生层面:发挥自身的主动性,提升就业能力

  第五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国外经验借鉴

   一 美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二 澳大利亚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三 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

 第三章 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机理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思路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数理统计分析法

   四 模型分析法

   五 规范分析法

  第三节 技术路线

 第四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调查

  第一节 调研情况介绍

   一 调查方式

   二 调查内容

   三 调查范围和对象

   四 调查活动组织

   五 数据收集

  第二节 调查结果

   一 对大学生自身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针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分析

     1.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

     2.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欠缺

     3.大学生就业能力欠缺的原因

     4.影响大学生就业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

     5.大学生对用人单位的就业能力需求的理解

    (二)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

     1.在校期间怎样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2.在工作岗位中怎样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3.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 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分析

    (一)不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问卷调查分析

     1.用人单位觉得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

     2.用人单位最看重的能力

     3.用人单位最不看重的能力

     4.用人单位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主要方式

     5.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主要问题

     6.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

     7.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较突出的问题

    (二)不同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就业能力要求的实地访谈分析

     1.访谈单位:江西省丰和营造集团有限公司

     2.访谈单位:江西省鸿海通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访谈单位:南昌银彤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

     4.访谈单位:川岛织物(南昌)有限公司

     5.访谈单位:昌泰集团

     6.访谈单位:南昌康之居装饰公司

   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现状

    (一)大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术能力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

    (二)大学生专业知识匮乏

    (三)大学生实践能力欠缺

    (四)大学毕业生定位不准,期望值过高,择业挑剔

   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匹配度

   五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的成因:调查结论及理论解读

    (一)调查结论:高校育人机制限制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

     1.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重叠且培养方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

     2.高校专业和课程设置的时代性和实用性不强

     3.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环节薄弱

     4.高校就业指导存在不足

    (二)理论解读

     1.人力资本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2.资源基础观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3.社会资本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4.学术资本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5.人-职匹配理论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及其测量

  第一节 理论基础:大学生就业能力构成的指标体系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维度

  第三节 实证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可靠性验证

  第四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的测项开发及可靠性验证

   一 编制量表

    (一)设计开放式问卷

    (二)编制初始问卷

    (三)确定初始问卷

    (四)确定正式问卷

   二 数据收集

   三 探索性因子分析(EFA)

   四 验证性因子分析(CFA)

    (一)模型的拟合优度

    (二)信度检验

    (三)效度检验

     (1)内容效度

     (2)结构效度

     (3)效标关联效度

  第五节 小结

   一 全面性

   二 稳定性

   三 连贯性

   四 情境化

 第六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测评模型构建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关系结构静态匹配测评模型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描述性统计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静态匹配测评模型:基于模糊数学算法的分析

    (一)构成要素

    (二)从X到V的模糊关系,用如下模糊测评矩阵R来描述

    (三)利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到综合测评模型

    (四)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数的计算

    (5)大学生就业能力指数的等级鉴定

   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静态匹配测评模型:基于柱形图的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关系结构动态匹配测评模型

   一 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高校培养机制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动态社会需求变化关系的数学模型:灰色关联分析法

    (一)灰色关联分析法

    (二)具体假设举例

    (三)小结

   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动态匹配条件下的高校培养机制

   四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动态测评模型*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匹配机理

  第一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机理

  第二节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理

   一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理

   二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关键影响因素

 第八章 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对策

  第一节 匹配机制的构建

  第二节 匹配机制构建的目标定位:以基于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培养目标

  第三节 匹配机制构建的导向: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和谐发展

  第四节 匹配机制运行的载体:就业信息平台的完善

  第五节 静态匹配机制*

  第六节 动态匹配机制:高校动态匹配机制的构建

   一 课程持续创新:与社会需求联动的集成化课程体系

    (一)通识教育课程

    (二)专业实践课程

    (三)技能型课程

    (四)创新创业课程

   二 内外协同:基于社会需求变化的教学模式实践化深层变革

    (一)引导式教育的深化

    (二)校企合作订单式教育的深化

    (三)中外合作国际化教育的深化

   三 教学环节: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教学质量监控

   四 就业规划: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的职业设计

  第七节 小结

 第九章 结束语

 附表一 关于“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匹配”的问卷调查(针对大学生)

 附表三 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测量量表调查问卷

本书以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性为研究切入点,在理论分析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维度和测量量表并进行实证检验,并用数学分析方法测评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最终构建出大学生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的匹配机制,为解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供需”矛盾提供科学、合理的思路和对策。

1.安鸿章:《浅析人的知识、技能与能力的概念异同》,《首都经济贸大学学报》2003年第6期。

2.安建华、李娜、潘涌、孙启:《南京财经大学2010年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立项课题“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DJ201006),2011。

3.陈光辉:《就业能力解释纬度、概念、内涵、研究历程及评述》,《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12期。

4.程志玲:《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5.付军龙、赵彦宏:《人本的教育思想与高师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年第8期。

6.甘瑁琴:《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及培养途径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年第36期。

7.胡尊利、程爱霞:《国外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及其启示》,《比较教育研究》2008年第8期。

8.黄敬宝:《就业能力与大学生就业》,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黄巧荣:《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分析及教育》,《职业时空》2009年第5期。

10.黄燕飞、秦旺锋:《基于创业视角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研究》,《黑龙江高等教育》2013年第8期。

11.贾继娥、储宏启:《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新华文摘》2012年第10期。

12.贾利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研究》,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金凌虹:《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路径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年第12期。

14.康敬群:《大力加强社会实践,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5.李杰、罗洪、杨金华:《培育科研素养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路径分析》,《大连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

16.李洁:《国外企业培养和提升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探究》,《管理现代化》2006年第2期。

17.李颖、刘善仕、翁赛珠:《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

18.李颖等:《大学生就业能力对就业质量的影响》,《高教探索》2005年第2期。

19.刘汉辉:《论人的能力建设:从终结性建设向终身建设转变》,《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4期。

20.刘小平、杨淑薇:《可就业能力及其培养研究进展》,《软科学》2006年第3期。

21.罗本琦:《用人机制创新与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首都教育学报》2009年第2期。

22.麦可思研究院:《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23.麦可思研究院:《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4.彭波:《论“一主多元”的大学课程生成机制》,《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4期。

25.施炜:《普通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升对策的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26.宋国学:《基于可雇佣性视角的大学生职业能力构及其维度研究》,《中国软科学》2008年第12期。

27.王培君:《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模型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报》2009年第28期。

28.王霆、唐代盛:《国外就业能力框架和模型研究发展综述》,《求实》2006年第3期。

29.王晓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力》,《群众》2005年第1期。

30.王一遒:《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么改?》,《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6期。

31.王志刚等:《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路径分析——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视角》,《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5期。

32.卫敏丽、崔静、顾瑞珍:《政协常委呼吁:想方设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新华网,2009年06月16日。

33.文少保:《基于人才强国战略的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策略研究》,《现代大学教育》2006年第1期。

34.吴轩辕:《学生社团帮助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研究》,《人才培养与就业》2013年第20期。

35.吴御生、罗三桂:《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路径选择》,《中国大学教学》2011年第5期。

36.西奥多·W.舒尔茨:《人力投资:人口质量经济学》,华夏出版社,1990.

37.夏兴刚:《管理类大学生就业能力量化评价模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第2期。

38.向延平:《大学生科研创新素质现状、问题与培养》,《高教论坛》2011年第1期。

39.谢志远:《关于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第1期。

40.阎建平、王美兰:《能力新论——简谈人的能力及其发展规律》,《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4期。

41.杨磊、邬承斌:《对大学生科研创新水平作为就业能力信号的博弈分析》,《经济师》2012年第1期。

42.杨晓、张继忠:《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有效途径——打造“三位一体”培养模式》,《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43.余长春:《基于战略性激励视角的大学生人力资源开发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第11期。

44.曾湘泉:《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经济研究》2004年第6期。

45.张斌:《问题与消解: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研究》,《人才开发》2011年第9期。

46.张丽华、刘晟楠:《大学生就业能力结构及发展特点的实验研究》,《航海教育研究》2005年第1期。

47.张霞、王林雪:《高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的生成机制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1年第7期。

48.张心亮:《当前高校毕业生创业形势分析及对策》,《教育理论》2011年第18期。

49.赵颂萍、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教育与职业》2004年第21期。

50.郑晓明:《就业能力论》,《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第3期。

51.周文斌:《论人力资源能力的区域异质性》,《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0期。

52.朱冬梅、吴文元:《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家才能的生成机制》,《企业经济》2009年第4期。

53.朱新秤:《论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高教探索》2009年第4期。

54.宗晓武、周春平:《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江苏高教》2012年第1期。

55.Arthur,M.B. and Rousseau,D.M.,“The Boundaryless Career as a New Employment Principle”,in Arthur,M.B,and Rousseau,D.M.(eds.),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New Employment Principle for a New Organizational Er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

56.Arthur,M.B.“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New Perspective for Organizational Inquiry”,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15(4).

57.Authority: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Australia,2002.

58.Blasko et al.,Access to What:Analysis of Factors Determining Graduate

59.Brown,P.,Hesketh,A. & Williams,S.,“Employability in a Knowledge-Driven Economy”,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3,(2).

60.Brown,S.P.,“A Mate-Analysis and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research on job involvement”,Psychological Bulletin,2006,(120).

61.Cleary,M.,et al.,“Graduate Employability Skills Prepared for the Business,Industry and Higher Education”,Collaboration Council,2007,(8).

62.David Martone,“A Guide to Developing a Competency-Based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Employment Relations Today,New York:Fall 2003,(30).

63.Defillippi,R.J. and Arthur,M.B.,“The Boundaryless Career:A Competency-Based Perspective”,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4,15(4):07-324.

64.Department of Education Science and Training Australian National Training Employability,London,2002.

65.Forrier,A. & Sels,L.,“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A Complex Mosaic”,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2003,(2).

66.Fugate,M.,Kinicki,A.J. & Ashforth,B.E.,“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s”,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67.Fugate,Mel.et al.,“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 and Application”,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

68.Grip,A.,D.,Loo,J.V.,& Sanders,S.,J.,“The Industry Employability Index:Taking Accou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2004,(3).

69.Hacket,G.,Lent,R.,W. & Greenhaus,J,H.,“Advances in Vocational Theory and Research:A 20-Year Retrospective”,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1991,(1).

70.Hall,Douglas T.,“The Protean Career:A Quarter-Century Journey”,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

71.Harvey,Lee,“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2001,7(2).

72.Kalleberg,A.,L.,“Organizing Flexibility:The Flexible Firm in a New Century”,British Journal of Industrial Relations,2001,(4).

73.Knight,P.T. & Yorke,M.,“Employability through the Curriculum”,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2002,(4).

74.Lee Harvey,“Defining and Measuring Employability”,Quality in Higher Education,Vo1.7,No.2,2001.

75.Lees,D.,Graduate Employability-Literature Review,LTSN Generic Centre,2002.

76.Lindbeck,A.,Snower,D.,J.,“Reorganization of Firms and Labor Market Inequality”,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96,(2).

77.Little,B.,Connor,H.,Lebeau,Y.,Pierce,D.,Sinclair,E.,Thomas,L. and Yarrow,K.,“Vocational Higher Education-does it Meet Employers’ Needs?”,London:Learning and Skills Development Agency,2003.

78.M. H.Stephenson and I.E. Penn,Capacity Building of Developing Country Public Sector Institutions in The Natural Resource Sector,Geological Society,London,Special Publications,Jan.2005.

79.Maguire M.,“Delivering Quality:Quality Assurance and Delivery of Careers Education”,Information and Guidance for Learning and Work within Higher Education,DfES.2005.

80.McQuaid,R.W. & Lindsay,C.,“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Urban Studies,2005,(2).

81.Teichler,U.,“Graduate Common Perceptions Employment and Work in Europe:Diverse Situations”,Tertiary Education and Management 2002(8).

82.Tim De Feyter,“Modelling Heterogeneity in Manpower Planning:Dividing the Personnel System into More Homogeneous Subgroups,Appl.Stochastic Models Bus.Ind.,2006,22(3).

83.UNDP,“Capacity Development,Technical Advisory Paper 11.In. Capacity Development Resource Book,Management Development And Governance Division,1997.

84.Van der Heijden,Beatrice I.J.M.,“Prerequisites to Guarantee Life-Long Employability”,Personnel Review,2002,31(1).

85.World Bank,“Partnership for Capacity Building in Africa:A progress Report”,Defining Capacity Building,1997.

86.Yaping Gong,“Toward a Dynamic Process Model of Staffing Composition and Subsidiary Outcomes in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s”,Journal of Management,2003,29(2).

87.Yorke,M.,“Employability in Higher Education:What It is-What It is not”,The Higher Education Academy,Learning & Employability,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