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65

欧亚大陆桥发展报告(2011-2012)图书

THE EURASIAN CONTINENTIAN BRIDGE DEVELOPMENT REPORT

SSAPID:101-1727-9216-61
ISBN:978-7-5097-3423-0
DOI:
ISSN:
关键词:

区域经济发展

[内容简介] 本书为欧亚大陆桥发展蓝皮书的第一本,由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商学院研究中心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主编。本书共包括总报告、分报告和专题报告三部分内容,共约32万字。总报告对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形成、历史机遇、战略意义、发展目标和发展规划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提出了以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城市一体化为主要路径的观点,包括城市一体化、产业一体化、贸易一体化、金融一体化、能源一体化、民族文化融合、交通一体化和生态低碳化,分报告主要对中国欧亚大陆桥沿线主要城市和欧亚大陆桥沿线其他国家在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中心地位、作用和未来发展进行总结和展望,具体包括中国的霍尔果斯、喀什、兰州、郑州、连云港—日照—青岛、西安以及中东地区、中亚地区、日本、韩国;专题报告侧重于从学术研究角度对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主要包括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带发展的关系、中国西部里生态脆弱区低碳发展、中国丝绸之路申遗进展、西安国际化大都市战略定位、丝绸之路与欧亚大陆桥的共同点比较等。

相关信息

丛书名:欧亚大陆桥发展蓝皮书
作 者: 李忠民 霍学喜
编 辑:张景增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Abstract

 皮书数据

 摘要

 法律声明

 主要编撰者简介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皮书系列

 欧亚大陆桥发展蓝皮书编委会

 BⅠ 总报告

  B.1 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新定位与规划

   一 从丝绸之路到欧亚大陆桥

    (一)丝绸之路

    (二)古代丝绸之路给我们的启示

    (三)欧亚大陆桥——“新丝绸之路”

   二 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构想的战略意义

    (一)欧亚大陆桥的发展是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提高内陆及沿边对外开放水平的重要举措

    (二)欧亚大陆桥的发展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力量

    (三)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是亚洲经贸一体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是中国中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 欧亚大陆桥发展战略的历史机遇

    (一)中国、中亚各国进入经济快速增长时期

    (二)欧亚大陆桥交通走廊初步建成

    (三)形成经济发展带的资源、产业和城市等支撑条件具备

    (四)文化交流便利,政策法律依据充分

   四 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战略内涵及战略目标

    (一)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内涵欧

    (二)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战略目标

     1.经济增长战略目标

     2.地区开发战略目标

     3.畅通战略目标

     4.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战略目标

     5.减贫战略目标

   五 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的战略规划

    (一)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构筑的初始条件

     1.政府间政治互信与务实合作的背景及具体措施

     2.努力搭建一体化的合作平台,即积极加入WTO和开展其他双边、多边、区域性协定

    (二)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决定性条件:交通、通信、信息服务等基础设施一体化

    (三)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合作重点:能源一体化

     1.能源一体化过程中的问题及难点

     2.相关建议

    (四)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合作基础:产业一体化

    (五)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城市(群)一体化: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第四增长极

     1.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城市(群)一体化目标

     2.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带城市(群)一体化构想

     3.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第四增长极——西安城市群

    (六)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初级阶段:贸易一体化

     1.“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模式

     2.贸易一体化的内涵

     3.贸易一体化的支撑和推动因素

    (七)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一体化的高级阶段的表现形态之一:区域金融一体化

     1.区域金融一体化的含义

     2.构建“欧亚大陆桥”区域国际金融中心:西安国际金融中心

    (八)欧亚大陆桥经济发展需要兼顾的其他目标:文化目标和生态目标

     1.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2.生态低碳化

   六 结语

 BⅡ 分报告

  B.2 欧亚大陆桥经济区的心脏:西安城市定位与发展报告

   一 西安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工业生产基本实现平稳增长

    (二)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

    (三)消费品市场保持稳定

    (四)出口增速同比渐稳回升

   二 西安市现有产业分析

    (一)主要支柱产业分析

     1.装备制造业

     2.现代服务业

     3.文化产业

     4.旅游产业

    (二)西安产业的总体特征

    (三)西安市产业发展与欧亚大陆桥中国段12个城市的对比研究

     1.指标体系

     2.西安市产业发展竞争力排名

   三 基于城市引力模型的欧亚大陆桥上明珠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分析

    (一)城市引力模型构建

    (二)结果分析

   四 结论

  B.3 欧亚大陆桥经济区的支撑:兰州城市定位与发展报告

   一 兰州市现有产业和经济发展状况

    (一)兰州市经济发展现状

     1.兰州市国民经济现状

     2.兰州市工业发展现状

     3.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4.兰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兰州市进出口贸易总额

    (二)兰州市主要产业发展情况

     1.产业结构发展情况

     2.能源产业发展

   二 兰州市与欧亚大陆桥经济区其他 城市的产业联系和交往

    (一)兰州市与其他城市相互作用分析

    (二)兰州市经济互补性分析

    (三)交通联系

    (四)贸易联系

    (五)社会文化联系

   三 兰州市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定位和未来发展

    (一)兰州市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发展定位

    (二)兰州市未来发展方向

     1.构建兰州中心城市,加强欧亚大陆桥上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

     2.充分利用国外市场,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3.利用能源优势产业带动关联经济,促进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的发展

     4.发挥国家级兰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科技优势,促进兰州市经济发展

     5.引进清洁能源,促进兰州可持续发展

     6.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B.4 欧亚大陆桥经济区综合交通枢纽与现代物流中心:郑州定位与发展报告

   一 欧亚大陆桥发展格局下郑州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

     1.区域经济圈的形成带来的经济发展机遇

     2.优化郑州的资源配置

     3.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缓解就业压力

    (二)挑战

     1.城市间趋同产业的竞争激烈

     2.对城市化建设质量要求提高

     3.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郑州经济发展状态有待突破

     4.区内经济的一体化使得区内人才争夺更为激烈

   二 郑州的发展现状分析

    (一)交通

     1.公路

     2.铁路

     3.航空

    (二)经济

    (三)文化

   三 郑州与欧亚大陆桥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的联系与交往

    (一)产业联系——突出旅游业的互补发展

    (二)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欧亚大陆桥贸易、经济发展的桥梁

    (三)欧亚大陆桥区域间的联系

   四 欧亚大陆桥发展格局下的郑州城市定位

    (一)郑州的空间定位——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

     1.欧亚大陆桥的中心城市

     2.欧亚大陆桥上的综合交通枢纽

    (二)郑州的产业定位——欧亚大陆桥上的现代物流中心

     1.区域性交通枢纽、物资集散地和信息港之一

     2.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制造业、商贸中心之一

     3.陇海、京广经济带经济重心

     4.中原城市群龙头

     5.基础设施良好

   五 欧亚大陆桥上郑州城市定位的实施思路

    (一)把郑州打造成为欧亚大陆桥中心城市的主要实施思路

     1.建设国际化的商贸中心

     2.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

     3.通过优势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关联产业的发展

    (二)把郑州打造为综合交通枢纽以及现代物流中心的主要实施思路

     1.优化物流运作环境

     2.鼓励发展多式联运,减轻环境压力,构筑绿色物流

     3.推进传统仓储场所向物流配送基地、仓储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

     4.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和宏观调控职能

     5.组建现代化大型物流企业

     6.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

  B.5 欧亚大陆桥之东桥头堡:连云港、日照和青岛发展报告

   一 连云港、日照和青岛三大港口城市现状

    (一)三城市在亚欧大陆桥上的地理位置

    (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二 三大港口城市特色产业定位与发展

    (一)连云港交通以及旅游业分析

    (二)日照旅游以及运输业分析

     1.区位条件优越

     2.建港条件得天独厚

     3.陆路交通便捷

     4.日照经济腹地辽阔

    (三)青岛旅游和港口物流业分析

    (四)三大港口城市发展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三 三大港口城市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地位

    (一)港口城市与内地关系

    (二)航运价值功能以及实现一体化

    (三)在欧亚大陆桥上的未来定位

   四 三大港口城市与东亚国家产业转移

    (一)产业转移趋势

    (二)产业发展对策

     1.电子信息产业

     2.汽车产业

     3.船舶业

  B.6 欧亚大陆桥的十字路口:喀什经济特区发展报告

   一 喀什现状

    (一)喀什地区交通概况

    (二)喀什产业概况

    (三)喀什贸易概况

     1.喀什周边国家的贸易环境:喀什地处亚洲腹地与8个国家接壤或毗邻,无论是中亚还是南亚,喀什的贸易对象都有其独特的特点

     2.喀什地区的贸易发展现状:喀什独特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和人文优势,使喀什最有条件成为中国与中亚、南亚经贸合作的前沿

   二 喀什经济特区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对外联系

    (一)喀什西向的联系

    (二)喀什东向的联系

   三 喀什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定位与发展前景

    (一)喀什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定位

    (二)喀什经济特区的发展前景

     1.建设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国际商务行政服务中心(CBD)

     2.建设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

     3.建设国际信息传播中心

     4.建设喀什特殊经济开发区国际高级人才创业园

  B.7 新兴的欧亚大陆通道:霍尔果斯定位与发展报告

   一 霍尔果斯地区基本概况

   二 霍尔果斯口岸主导产业分析

    (一)物流业的基本现状

     1.物流业经济支撑地位显现

     2.物流规模扩大,服务平台拓展

     3.综合性物流企业涌现,重点物流项目快速推进。

    (二)物流业的发展机遇

     1.口岸的发展拥有良好的政策支持

     2.便利的交通条件

     3.巨大的市场需求

     4.功能完善的合作中心

   三 霍尔果斯口岸优势分析

    (一)政策制度优越

    (二)自然资源丰富

    (三)地理位置优越

    (四)品牌效应剧增

    (五)历史文化悠久

    (六)设施日趋完善

   四 霍尔果斯口岸产业园区发展分析

    (一)国际物流中心

    (二)进出口加工园区

    (三)城市商务区

   五 霍尔果斯口岸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地位和展望

    (一)欧亚大陆桥的桥头堡

    (二)中亚和中国商品的集散地

    (三)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

  B.8 新丝绸之路经济区域的“珠链型”空间走向以及日本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引言

   二 新丝绸之路的运输竞争力以及日本的地位

   三 新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繁荣复兴

    (一)新丝绸之路区域经济发展与城市化的特点:应用空间经济学理论分析

    (二)新丝绸之路沿线“珠链型”城市群的形成

   四 日本与中亚主要国家的关系及其作用

    (一)日本的中亚外交的主要历程

     2.日本中亚外交的效果和作用

   五 结语

  B.9 欧亚大陆桥的东方灯塔:韩国发展报告

   一 韩国经济发展现状

    (一)经济概况

    (二)贸易概况

   二 韩国产业优势分析

    (一)制造业

     1.造船产业

     2.汽车产业

     3.电子产业

     4.半导体产业

    (二)物流产业

     1.机场

     2.港湾

     3.基础设施

     4.通关效率

    (三)文化产业

    (四)金融业

    (五)交通运输业

     1.铁路

     2.公路

     3.海运

     4.空运

   三 与欧亚大陆桥上其他国家和城市之间的联系

    (一)中韩经贸与社会发展

    (二)韩日经贸关系

    (三)中日韩产业比较分析

   四 在欧亚大陆桥未来发展中的定位

    (一)首尔的定位

    (二)釜山市的定位

    (三)仁川市的定位

  B.10 欧亚大陆桥上的能源宝库:中东的地位与发展报告

   一 中东发展现状

   二 中东地区主要产业分析和城市化发展

    (一)中东地区主要产业分析

     1.中东地区石油工业

     2.中东地区的旅游业

    (二)中东地区城市化发展分析

     1.城市化发展动力分析

     2.中东地区城市化发展展望

   三 中东地区与中国的经济联系:基于欧亚大陆桥的合作

   四 中东地区在欧亚大陆桥上的定位

    (一)欧亚大陆桥上的能源基地

    (二)欧亚大陆桥上其他国家的重要的投资场所

    (三)欧亚大陆桥上其他国家的工程承包和劳务市场

  B.11 欧亚大陆桥经济区的腹地:中亚发展报告

   一 中亚发展现状

    (一)中亚五国概况

    (二)中亚经济发展状况

    (三)中亚各国贸易状况分析

   二 欧亚大陆桥背景下中亚同中国

    (一)中亚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1.中亚与中国合作机制和法律基础建设

     2.中亚与中国新疆地区的贸易发展

    (二)中亚与中国能源领域合作

     1.能源合作发展战略

     2.中亚的油气管道建设及与中国的合作

    (三)中亚与中国的交通联系

     1.铁路

     2.公路

     3.航线

     4.口岸

    (四)中亚同其他国家的交往

   三 中亚在欧亚大陆桥上发展定位和未来展望

 BⅢ 专题报告

  B.12 西安:亚欧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一 着力打造欧亚大陆桥经济带金融中心,并进一步向欧亚大陆桥国际金融中心发展

   二 着力打造中国东西部物流商贸中心,并进一步向东西方物流商贸中心发展

   三 着力打造西部地区科技教育中心,并进一步向中亚、西亚及欧洲辐射

   四 着力打造大西北先进制造业中心,并进一步在中亚、西亚及欧洲拓展市场

   五 着力打造中国历史文化旅游中心,并进一步发展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

   六 着力打造我国内陆最大的交通通信中心,并进一步发展为沟通亚欧的国际交通枢纽

  B.13 从古丝绸之路到欧亚大陆桥:陆地文明的又一次复归

   一 从古丝绸之路到欧亚大陆桥

   二 欧亚大陆桥与古丝绸之路的共同点

   三 欧亚大陆桥与海洋商贸之路的差异

   四 走向未来,走向欧亚大陆桥

  B.14 欧亚大陆桥文化旅游业合作体系构建研究

   一 欧亚大陆桥旅游文化合作的历史渊源

    (一)历史文化将丝绸之路上具有不同特征的区域单元联为一体

    (二)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塑造了不同区域人文旅游资源的共性和个性

    (三)丝绸之路上不同特征的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组合构成真实的游客体验环境

   二 城市旅游文化研究的相关文献回顾

   三 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旅游地中心性指数的测算

    (一)旅游地中心性指标体系构建

    (二)节点城市旅游地中心性指标原始数据的收集

    (三)节点城市旅游地中心性指标的主成分分析

   四 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旅游中心城市体系构建

    (一)欧亚大陆桥中国段节点城市旅游地中心性指数的聚类分析

    (二)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结果分析与启发

   五 欧亚大陆桥中国段境外文化旅游业总体合作发展格局

   六 亚欧大陆桥沿线旅游合作的基础:动力—利益分享

   七 亚欧大陆桥文化旅游合作的实现机制

    (一)亚欧大陆桥文化旅游合作应注意的问题

    (二)合作的工作机制及实现方式

   八 欧亚大陆桥旅游中心城市开发策略

    (一)制定合理的城市旅游发展目标

    (二)促进城市旅游互动发展,构建旅游中心城市等级体系

    (三)加强资源整合,推进区域合作,共筑西北大旅游圈

  B.15 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生态补偿的新思维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碳汇交易的基本含义及发展前景

   三 碳汇交易及生态补偿的经济学解析

    (一)外部性与市场机制及科斯解释

    (二)碳汇交易理论及模型

    (三)基本模型

    (四)科斯解释

   四 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沿线及辐射带地区经济发展与碳汇交易的契合点分析

    (一)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沿线及辐射带碳汇储量

    (二)通过碳汇交易调整产业结构,强化生态建设

    (三)通过碳汇交易形成长效的生态补偿机制

   五 政策与建议

    (一)建立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沿线及辐射带各省区联合碳汇交易中心,完善相关机

    (二)注重特色碳汇的谋划与发展

  B.16 中国欧亚大陆桥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

   一 问题的提出与相关文献回顾

    (一)问题的提出

    (二)相关文献回顾

   二 实证模型

    (一)变量的选取

     1.实物资本

     2.人力资本

     3.全球化指标

     4.地方财政决算支出

     5.城市化水平

     6.市场规模

    (二)模型的建立

    (三)模型检验结果

    (四)增长的分解

   三 结论

本书的出版对于我国西部大开发、缩少东中西部地区差距、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对于加强我国与中亚、中东地区的联合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De,“Trade Costs and Infrastructure: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Trade Impediments in Asia”,Integration and Trade Journal,Vol.12,No.28,2008,pp.241-266.

D.H.Brooks,“Linking Asia’s Trade,Logistics,and Infrastructure”ADBI Working Paper,No.128,Tokyo,2008.

V.Elisseeff,ed.,The Silk Roads:Highways of Culture and Commerce,UNESCO Publishing,Paris,1998.

P.Krugman,“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1991,pp.483-499.

I.Kuroiwa,“Production Networks and Spatial Linkages in East Asia”,in D.Hiratsuka,ed,East Asia’s De Facto Economic Integration,Palgrave Macmillan,Basingstoke,2006.

D.Hummels and A.Skiba,“Shipping the Good Apples Out:An Empirical Confirmation of theAlchian-Allen Conjectur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12,2004,pp.1384-1402.

Asian Development Bank.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2006,http://www.adb.org/Documents/ Books/ADO/2006 /de-fault.Asp.

Asian Development Bank.Asian Development Outlook 1996 & 1997,http://www.adb.org/ Documents/Books/ADO/1996 /default.Asp.

李明伟:《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91。

张文尝、金凤君:《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2002。

耿昇、刘凤鸣、张守禄:《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登州与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

黄木生:《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伊犁,“新丝绸之路”的中国桥头堡》,《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易显河:《复兴“丝绸之路”计划》,《西部大开发》2008年第1期。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经济增长——基于多维要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第4期。

张津梁:《科学开发深度合作,共同打造现代丝绸之路大旅游格局》,欧亚大陆桥区域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2007。

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2期。

陶广峰:《丝绸之路的历史及其再繁荣的法律保障》,《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张德广:《新丝绸之路与上海合作组织》,《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李琪:《“丝绸之路”的新使命:能源战略通道——我国西北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与安全》,《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2期。

甘钧先:《“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与中国外交》,《东北亚论坛》2010年第5期。

马明成:《促进陆桥经济发展实现新丝绸之路繁荣》,《大陆桥视野》2007年第7期。

段学品:《中国—中亚经济一体化可行性分析》,《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第12期。

王海燕:《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中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陈玉荣:《中国与中亚地区经济合作》,《国际问题研究》2004年第4期。

陆建人:《论亚洲经济一体化》,《当代亚太》2006年第5期。

沈铭辉:《亚洲经济一体化——基于多国FTA战略角度》,《当代亚太》2010年第4期。

〔印度〕Prabir De Biswa N·Bhattacharyay:《重修丝绸之路:迈向亚洲一体化》,《当代亚太》2009年第3期。

王永静、程广斌:《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合作研究——一个文献综述》,《商业研究》2009年第3期。

梁启东:《中部城市群一体化是富于辽宁特色的振兴之路》,http://www.nen.com.cn。

陈淑嫱:《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区域产业合作研究》,石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姚大学:《全球化与中亚区域经济一体化》,《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5年第1期。

张颖熙:《区域金融发展与金融一体化问题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与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陈红霞、陈敏灵:《我国西部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路径研究——基于西部三省市条件分析》,《学术交流》2010年第2期。

李盛新:《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的复杂平衡治理》,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5期。

程学亮:《欧亚大陆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水运》2004年第12期。

段钢:《第三欧亚大陆桥战略构想》,《经济问题探索》2007年第12期。

类淑霞、叶兰、郝晋珉:《基于城市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发展方向选择——以山东省潍坊市为例》,《国土资源情报》2010年第9期。

金贵、金磊、王占岐等:《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圈地价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5期。

顾朝林、庞海峰:《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地理研究》2008年第1期。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新丝绸之路”交通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姚士谋、李青、武清华等:《我国城市群总体发展趋势与方向初探》,《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

冯晓刚、李锐:《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中城市扩张及驱动力研究》,《测绘科学》2011年第1期。

郭建科、韩增林、仉培宏:《中国城市群物流研究评述》,《地域研究与开发》2011年第2期。

高洪鼎、张阳生:《转型期西安与周边省会城市竞争力比较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7期。

李忠民:《2009年西部发展报告——大关中发展报告》,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商务印书馆,2003。

祁斌、张志元、朱学义等:《生态环境与空气污染》,甘肃民族出版社,2001。

柳伟壳、黄正袁、李世杰:《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关于郑州现代物流发展的思考》,《科技和产业》2006年第5期。

张如云:《郑州物流业发展初探》,《区域物流》2006年第6期。

高翔:《论郑州市现代物流发展》,《总裁》2009年第5期。

陈鲁梅:《论郑州市的区位优势及其开发战略》,《中州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李新安:《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战略研究》,《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3期。

杨雪:《以丝绸之路文化遗产开发推动西北文化产业发展》,《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王伟、徐政华、钱淼:《农产品出口策略研究》,《地方经贸》2007年第4期。

杨仕智:《关于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几个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郝凌霞、戴金枝、贾红文:《青岛旅游业发展对秦皇岛旅游业的启示》,《中国商贸》2010年第2期。

隋映辉、赵琨:《韩国产业转移:青岛地区的承接与选择》,《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刘洪吕、葛绍勇:《连云港市产业结构分析》,《宏观经济管理》2010年第9期。

卢山、王庆柱:《连云港港口、产业、城市联动发展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

董兴林、王立英:《青岛开发区物流运作及思考》,《现代物流》2006年第4期。

范夕霞:《青岛市出境旅游的需求特点分析以及对策》,《中国商贸》2009年第2期。

王金婷、李旭明:《青岛港货物吞吐量越策模型》,《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孙文军:《发展日照蓝色产业的构想》,《中国商贸》2010年第1期。

赵刚、封学军:《日照港发展的SWOT分析》,《水运工程》2005年第12期。

杨仕智:《关于日照市发展港口经济的几个问题》,《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9期。

郭京福、毛海军:《民族地区特色产业论》,民族出版社,2006。

熊黑钢、韩茜:《新疆绿洲可持续发展研究》,科学出版社,2008。

高新才、滕堂伟:《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新疆卷》,人民出版社,2008。

王锐:《基于优势利用的特区产业发展策略——以“新疆喀什经济特区”为例》,《经济论坛》2010年第12期。

黎政:《对特殊经济开发区喀什的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第1期。

谷星辉、高志刚:《新疆喀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优势、障碍与政策建议》,《新疆财经》2010年第3期。

董鹏彦:《喀什市设立经济特区的特殊性研究》,《湖南农机》2010年第9期。

张晓倩:《对喀什市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中国商界(上半月)》2009年第8期。

王晓东、加治堂、吴留生:《金融支持喀什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问题研究》,《新疆金融》2008年第1期。

赵英:《喀什经济开发的产业与政策选择》,《西部论丛》2010年第12期。

东进:《敬业爱岗 注重实效——工行喀什市支行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新疆金融》1996年第12期。

居来提·色依提、苏来曼·斯拉木:《增长极理论视角下的喀什功能区规划问题探讨》,《特区经济》2011年第4期。

竹效民:《充分发挥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作用 积极开拓中亚市场的重大意义》,《中共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冯亚斌、高志刚:《构造新疆外向型经济增长极的思考》,《干旱区地理》1998年第3期。

马幸荣:《霍尔果斯口岸“中哈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发展趋向的思考》,《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7期。

宗永平、王雅静:《霍尔果斯口岸发展大物流基本条件初探》,《伊犁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3期。

卢豫、刘娟:《新建霍尔果斯口岸对外贸易优劣分析》,《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5期。

刘文朝:《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设市及其发展条件分析》,《经济地理》1995年第2期。

黄木生:《开启中国改革开放时期的“新丝绸之路”》,《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7期。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5期。

高新才、高宏霞:《西北区域经济发展蓝皮书·新疆卷》,人民出版社,2008。

Baldwin,R.,R.Forslid,P.Martin,G.Ottaviano and F.Robert-Nicoud(2003),Economic Geography and Public Policy,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ehrens,K.,C.Gaigne,G.Ottaviano and J.-F.Thisse(2003),“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trade:Seventy years after Ohlin”,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Discussion Paper No.4065.

Combes,P.-P.,T.Mayer and J.-F.Thisse(2008),Economic Geography:The Integration of Regions and Nations,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rugman,P.(1991a),“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99,No.3,pp.483-499.

Monfort,P.and R.Nicolini(2000),“Regional convergence and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48,No.2,pp.286-306.

Fujita,M.and J.-F.Thisse(2002),Economics of Agglomeration:Cities,Industrial Location,and Regional Growth,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ujita,M.,P.Krugman and A.J.Venables(1999),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Regions,and International Trade,Cambridge,Mass.:MIT Press.

Zeng,D.-Z.and Zhao,L.(2010),“Globalization,Interregional and International Inequalitie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Vol.67,No.3,pp.352-361.

宇山智彦·クリストファー レン·廣瀬徹也編著(2009)『日本の中央アジア外交—試される地域戦略』,北海道大学出版社。

吴逸良(2000)『労働移動の制約と産業集積—国境の存在と産業立地との関連性』,『経済集志』第70巻第1号,日本大学経済学研究会,pp.147-180。

吴逸良(2007)『第一章 国際的分散と国内的集中——2国4地位モデルにおける産業集積の分析』,本多光雄·呉逸良·陸亦群·井尻直彦·辻忠博著『産業集積と新しい国際分業—グローバル化が進む中国経済の新たな分析視点』所収,文眞堂,pp.1-37。

吴逸良(2009)『新シルクロードにおける「ビーズ型」都市形成およびそのプロセス』,『紀要』第39号,日本大学経済学部経済科学研究所,pp.149-164。

吴逸良(2011)『ホルゴスは中国西部の深圳になるか』,『紀要』第41号,日本大学経済学部経済科学研究所,pp.73-95。

辻忠博·井尻直彦·呉逸良·本多光雄·陸亦群(2008)『新シルクロードにおけるビーズ型産業都市の形成』,『CCAS Working Paper Series』No.009,日本大学経済学部中国·アジア研究センター。

辻忠博(2009)『新シルクロード地域における「ビーズ型」開発戦略を通じた経済発展の可能性について』,『紀要』第39号,日本大学経済学部経済科学研究所,pp.181-193。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10)『韓国企業の中央アジア動向調査』,http://www.jetro.go.jp/world/asia/reports/07000361/。

辻久子(2007)『シベリア·ランドブリッジ 日ロビジネスの大動脈』成山堂書店。

陆亦群(2009)『新シルクロードの地域経済発展と「ビーズ型」開発戦略』,『紀要』第39号,日本大学経済学部経済科学研究所,pp.165-180。

丁津平:《中国与东亚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比较优势与贸易互补性》,《世界经济》2003年第5期。

崔大沪:《中日韩区域内的合作》,《世界经济研究》2003年第11期。

孙明华:《韩国与我国环渤海地区经济合作的特点和趋势》,《城市》2008年第3期。

张宝仁、曹洪举:《近期中韩经贸合作现状与前景分析》,《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5期。

沈强:《日韩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魏一豪:《中韩建立FTA对环渤海区域产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北京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胡俊芳:《中日韩自由贸易区贸易效果的实证分析》,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金外述:《东北亚港湾的竞争优势源泉研究——以釜山港为中心》,《经济管理》2007年第14期。

江曼琦、唐茂华:《北京—天津与首尔—仁川产业结构与效率比较及其启示》,《城市与区域》2005年第6期。

陈月生:《天津与釜山现代物流业的交流与合作展望》,《东北亚论坛》2009年第1期。

李宪树:《仁川机场的战略定位——亚洲物流枢纽》,《扬子江论坛》2007年第12期。

秦熠群、金哲松:《中韩产业内贸易结构实证分析》,《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张建平:《东亚产业关联研究》,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大韩民国官方网站(http://chinese.korea.net/index.do)。

Invest Korea Online(http://daegu.investkorea.org/).

韩国知识经济部(http://www.mke.go.kr/language/chn/index.jsp)。

釜山广域市市政府网站(http://chinese.busan.go.kr/main/)。

首尔特别市市政府网站(http://chinese.seoul.go.kr/)。

仁川国际机场(http://www.airport.kr/chn/airport/)。

仁川地方海洋港湾厅(http://www.portincheon.go.kr/chinese/index.asp)。

仁川汉语网(http://chinese.incheon.go.kr/icweb/html/web40/040.html)。

易祥龙:《中东主要石油输出国经济状况分析》,《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车效梅:《中东城市化的原因、特点与发展趋势》,《西亚非洲》2006年第4期。

虞卫东:《中国与中东地区国家经济合作现状和前景分析》,《世界经济研究》2006年第12期。

田春荣:《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国际石油经济》2011年第3期。

王联:《中国与中东国家的经贸关系》,《国际问题研究》2008年第4期。

魏敏:《中东旅游业发展探析》,《西亚非洲》2010年第12期。

詹晋洁:《石油、国际劳工及其对现代中东社会结构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钱伯章:《中东石油石化产业发展战略》,《现代化工》2003年第6期。

朱显平、邹向阳:《中国—中亚新丝绸之路经济发展带构想》,《东北亚论坛》2006年第5期。

赵儒玉:《中国与中亚国家交通便利化》,《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6年第1期。

于树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的特征》,《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0年第1期。

秦放鸣、孙庆刚:《中国的中亚战略研究》,《亚太经济》2010年第1期。

毕燕茹、师博:《中国与中亚五国贸易潜力测算及分析——贸易互补性指数与引力模型研究》,《亚太经济》2010年第1期。

李钦:《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贸合作比较研究》,《商业经济》2010年第1期。

车探来:《论中国与中亚的交通合作和发展》,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

Zaur Hasanov:《浅议丝绸之路的重建》,《经济与法》2011年第1期。

凌激:《中国与中亚国家经贸合作现状、问题及建议》,《国际观察》2011年第1期。

玉素甫·阿布来提:《进中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探讨》,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11。

谢文心:《中国与中亚“油气”合作分析与思考》,《经济师》2011年第1期。

吴宏伟:《中国与中亚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回顾与展望》,《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1期。

贺西安、任虹、张小云、李江:《浅谈我国新疆与中亚五国的科技合作》,《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年第1期。

陆亦群(2009)「新シルクロードの地域経済発展と「ビーズ型」開発戦略」,『紀要』第39号,日本大学経済学部経済科学研究所,pp.165-180。

李明伟:《丝绸之路研究百年历史回顾》,《西北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刘永忠:《整合沿线资源强化区域协作携手打造新丝绸之路旅游黄金带》,《大陆桥视野》2007年第8期。

《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区总体规划》,http://www.davost.com,2008-05-22。

张滢、丁建丽:《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李并成:《论丝绸之路沿线古城遗址旅游资源的开发》,《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第4期。

卫孺牛:《为把丝绸之路建成21世纪的国际旅游黄金线路而努力》,《旅游学刊》1996年第1期。

王啸:《西北丝绸之路的旅游资源开发应凸现人文精神价值》,《干旱区地理》2003年第3期。

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苏伟忠、杨英宝、顾朝林:《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初探》,《旅游学刊》2003年第3期。

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年第1期。

万绪才、李刚、张安:《区域旅游业国际竞争力定量评价理论与实践研究》,《经济地理》2001年第3期。

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社会科学家》2004年第3期。

保继刚等:《城市旅游(原理·案例)》,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经济地理》2006年第3期。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CHRISTALLER W.Central places in southern germany.trans.BARKIN C W,CLIFFS E.NJ and London:Frentice Hall,1996.

周一星、张莉:《城市中心性与我国城市中心性的等级体系》,《地域研究与开发》2001年第4期。

陕西省统计局:《陕西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甘肃省年鉴编委会:《甘肃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宁夏统计局:《宁夏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青海省统计局:《青海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甘肃省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编《甘肃城市统计年鉴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张津梁:《科学开发深度合作 共同打造现代丝绸之路大旅游格局》,《大陆桥视野》2007年第8期。

《第十九届西北旅游协作区会议在宁举行》,http://www.news.cn,2008-08-20。

《西北风情旅游联合会五届年会在咸召开》,htt//www.sn.xinhuanet.com,2008-04-29。

《2007欧亚经济论坛》,http://www.euroasiaforum.org/cn/index.asp,2007-11-09。

《传统的丝绸之路引发区域合作项目》,http://ch.undp.org.cn,2005-03-02。

西安社科院课题组:《丝绸之路跨国旅游的合作机制和开发模式》,旅游合作论文汇编,2005。

王圳:《重视区域合作推进与中亚经贸交流》,《国际经济合作》2003年第1期。

崔林涛:《加强陆桥区域合作,共创现代丝路辉煌》,《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0期。

AXEL M,FRANK J.Transaction costs,institutional rigidities and the size of size of the 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Energy Policy,2005(33):511-523.

MILNE M.Transaction costs of forest carbon projects.Bogor:Center for International Forestry Research,2002.

WBGU Special Report.The accounting of biological sinks and sources under the Kyoto Protocol,1998.

中国清洁发展机制网,2011年5月16日。

钟华平等:《草地生态系统碳蓄积的研究进展》,《草业科学》2005年第1期。

马晓哲、王铮:《中国分省区森林碳汇量的一个估计》,《科学通报》2011年第6期。

卢鹤立:《基于IPCC方法框架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核定技术体系及其应用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2009。

曹广民等:《青藏高原高寒矮蒿草草甸碳增汇潜力估测方法》,《生态学报》2010年第23期。

Aschauer D A.1989,“Is Public Expenditure Productive?”,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es,23(2):177-200.

Munnell A H.1990,Why has productivity growth declined? Productivity and Public investment. New England Economic Review,Juanuary/February:3-12.

HultenC.R,SchwabR.M.1991,“Regional Productivity Growth in US Manufacturing:1951-1978”,American Economic Review,74(1):152-163.

Merriman D.1990,“Public Capital and Regional Output:Another Look at Some Japanese and American Data”,Regiona1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20:437-458.

Christdoulakis N.1993,Public infrastructure and private productivity:a discussion of empirical studies and an application to Greec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summer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Wylie,P.,“Infrastructure and Canada Economic Growth”,Canadian Business Economics,1995,3(2).

Denny,Kevin.1997.Productivity and trade unions in British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pplied Economics.Taylor and Francis Journals,October,29(10):1403-1409.

Everaert G,Heylen F.2001.Public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growth:evidence for Belgium,1953-1996.Economic Modeling,Elsevier,January,18(1):97-116.

Tatom,J.A.,“Should Government Spending on Capital Goods Be Raised”,Federal Reserve Band of St.Louis Review,1991(5).

Cazzavillan G.Public Spending,Endogenous Growth and Endogenous Fluctuations[R].Working Paper,University of Venice,1993.

Canning David and Marianne Fay.The Effect of Infrastructure Networks on Economic Growth[R].Department of Economics,Columbia University,New York,1993.

Nourzad F,Vrieze M D.1995.Public capital formation and productivity growth: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6(4):283-295.

Picci L.1995.Lo Stock di capital nelle Regioni Italiane.Working Papers 229.Dipartimento Science Economiche,Universita di Bologna.

Prud’homme R.1996.Assessing the role of infrastructure in France by means of regionally estimated production functions//Batten D F,Karlsson C. Infrastructure and the Complex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Berlin:Heidelberg and New York:Springer-Verlag.

Garcia-Mila T,McGuire T J,Porter R H.1996.The effect of public capital in state-level production functions reconsidered.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February,78(1):177-180.

Kelejian H H,Robinson D.1997.Infrastructure productivity estimation and its underlying econometric specifications:a sensitivity analysis.Regional Science,76(1):115-131.

Bonaglia F,Ferrara E L.2000.Public capit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evidence from Italy.Massimiliano Bocconi University,IGIER AND EUI,2000-2.

李忠民、刘育红、张强:《中国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经济增长的实证——基于人力资本等6个因素的面板数据模型》,《经济问题》2011年第1期。

范九利、白暴力:《基础设施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二级三要素CES生产函数法估计》,《经济论坛》2004年第2期。

刘生龙、王亚华、胡鞍钢:《西部大开发成效与中国区域经济收敛》,《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张学良:《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区域经济增长》,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刘生龙、胡鞍钢:《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中国区域差距的视角》,2010年第4期。

张锋、毕竟:《西部大开发——二十一世纪中国经济宣言》,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刘建锋:《新疆大特区构建新欧亚大陆桥战略》,《大陆桥视野》2010年第11期。

仲其庄:《新欧亚大陆桥:构建中国战略纵深》,《大陆桥视野》2008年第5期。

罗开富:《新欧亚大陆桥的升温与掣肘》,《运输经理世界》2008年第2/3期。

仲其庄:《整合资源 加强协作 促进新欧亚大陆桥“物流大畅通”》,《大陆桥视野》2008年第1期。

丁俊发:《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

朱舜、高丽娜:《泛长三角经济区空间结构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

罗开富:《新欧亚大陆桥与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港口经济》2007年第12期。

张永凯:《新欧亚大陆桥河西走廊段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淮海工学院学报》2007年第9期。

董传波、申金升:《国外陆桥运输对发展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现代物流业的启示》,《集装箱化》2007年第2期。

朱舜、高丽娜:《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空间结构与开发的新考察》,《改革》2007年第2期。

黄智星、金升、董传波:《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沿线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格局探讨》,《物流技术》2006年第9期。

董传波、申金升:《国外大陆桥现代物流业合作与发展经验对新欧亚大陆桥的启示》,《铁路采购与物流》2006年第3期。

张滢、丁建丽:《丝绸之路沿线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第3期。

卫振林、申金升:《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区域物流业发展对策》,《综合运输》2006年第2期。

申金升:《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地区现代物流业的合作与发展》,《大陆桥视野》2006年第1期。

张春梅、朱舜、高丽娜、鲍睿:《新欧亚大陆桥西安以东双桥经济带构建及其开发意义》,《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第10期。

孟昭勋、岳珑:《丝路商魂——新欧亚大陆桥再创丝路辉煌》,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

蒋照侠:《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及东陇海沿线的开发》,《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4年第4期。

程学亮:《新欧亚大陆桥集装箱运输发展的现状与对策》,《中国港口》2004年第9期。

程学亮:《新欧亚大陆桥的机遇与挑战》,《中国水运》2004年第12期。

宋国光:《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地区开发前景》,《地理教学》2004年第1期。

陆大道:《中国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科学出版社,2003。

李善同:《西部大开发与地区协调发展》,商务印书馆,2003。

冯之浚:《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道路》,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胡卫华:《“一线两带”建设西部强省的突破口》,《陕西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刘兴远:《加快沿东陇海线开发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江苏省统计局)《统计分析资料》2003年第73期。

潘建中:《面对西伯利亚陆桥的竞争》,《大陆桥视》2003年第11期。

陇海兰新经济促进会秘书处课题组:《在陇海兰新沿线经济带中心城市建立国际陆港的设想》,《经济观察》2003年第6期。

姚建华:《中国新欧亚大陆桥双向开放经济带建设》,气象出版社,2002。

张文尝、金凤君、樊杰:《交通经济带》,科学出版社,2002。

沈正平:《中国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旅游资源结构及开发布局研究》,《地理科学》2002年第2期。

沈正平、马晓冬、戴先杰:《中国新欧亚大陆桥经济带城市竞争力比较研究》,《经济地理》2002年第1期。

陈栋生:《西部大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胡勇:《新欧亚大陆桥发展前景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2001年第2期。

朱英明:《大陆桥城市轴:西部开发主动脉》,《人文杂志》2001年第2期。

靳广明:《西部大开发》,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0。

陆光火:《西部大开发战略与新思路》,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

傅桃生:《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思路》,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0。

孟昭勋:《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文化经贸概览》,陕西人民出版社,2000。

韩增林:《交通经济带的基础理论及其生命周期模式研究》,《地理科学》2000年第4期。

王礼茂:《我国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地区机电工业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发展》1999年第3期。

姚建华、宋新宇、沈镭:《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绿洲经济带建设刍议》,《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沈镭:《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矿业城市发展与矿业扶贫初探》,《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

季钧为、叶樱:《关于组建西部发展银行的设想》,《陕西金融》1999年第10期。

芮杏文:《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经济带开发的战略思考》,《中国软科学》1998年第8期。

李善同:《加快铁路建设迎接新世纪的挑战》,《铁道经济研究》1998年第2期。

安筱鹏:《第二欧亚大陆桥发展前景初探》,《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8年第1期。

云南省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第三座亚欧非大陆桥建设的总体设想》,《管理世界》1998年第1期。

迟景才:《新欧亚大陆桥沿线旅游发展》,《经济与信息》1996年第11期。

钱作华、李亮:《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沿线旅游资源特征》,《化工矿产地质》1996年第4期。

马传栋、崔延森、郑克中、蔺栋:《新欧亚大陆桥发展与山东地带经济振兴战略》,《山东软科学》1996年第4期。

三木:《新欧亚大陆桥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前景展望》,《东欧中亚研究》1996年第3期。

张笛祥:《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沿桥地区城市化发展战略思路》,《干旱区地理》1996年第1期。

崔冠杰:《新欧亚大陆桥中国段沿桥地区发展战略研究》,《中国软科学》1993年第5期。

杨福田:《新欧亚大陆桥沿线的中心城市》,《中国对外贸易》199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