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79

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图书

Interregional Industrial Relocation and Industrial Chain Integration

SSAPID:101-1580-0209-63
ISBN:978-7-5097-5494-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针对目前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重政策优惠、轻产业链升级培育,以及本地产业间对接融合引资战略中的产业错配、低端锁定和资源浪费等经济社会问题,立足中部地区现有产业及资源优势,对其产业承接与产业链整合能力进行了调查与测度,剖析了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嵌入整合的关键因素,探讨了产业承接与实施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机理,进而总结提炼出中部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链整合的路径及政策。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新安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0 经济学

 前言

 后记

 绪论

  一 区际产业转移及产业链整合背景

  二 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一)产业空间集聚与区际转移的模式及成因研究

   (二)产业资本的集群式转移与产业组织理论的网络范式

   (三)区域产业链整合与产业竞争力

   (四)产业转移、产业链整合与区域经济发展

   (五)影响转移产业链整合行为的多因素研究

  四 主要结论与核心观点

 第一章 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整合的基本内涵

   1.产业转移与区际产业转移

    (1)国际产业转移

    (2)区际产业转移

    (3)城乡产业转移

   2.产业链与产业链整合

    (1)产业链

    (2)产业链整合

   3.产业转移和产业链整合

  第二节 区际产业转移基本理论

   1.产业区位理论

    (1)区位成本决定理论

    (2)区位利润决定理论

    (3)区位综合决定理论

   2.产业区域分工理论

    (1)静态分工理论

    (2)动态分工理论

   3.新经济地理产业集聚的“中心-外围”理论

  第三节 产业链整合的相关理论

   1.产业组织与产业链整合理论

   2.产业集聚、交易费用及企业共生网络

    (1)交易费用理论

    (2)产业集聚及其构成要素

   3.企业能力理论

   4.产业链理论

   5.目前的研究趋势

 第二章 区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及条件

  第一节 区际产业转移动力及实现机制

   一 区际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

    1.区际产业转移的一般动因分析

     (1)产业级差是区际产业转移发生的基础条件

     (2)产业利益级差是产业转移的直接动力

     (3)成本压力和市场压力成为产业转移的直接诱因

     (4)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竞争是产业发生空间位置变化的必要条件

    2.区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内在因素

     (1)市场需求结构及变化

     (2)市场规模与分工细化

     (3)生产要素价格变化

     (4)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

   二 我国区际产业特点及区际产业转移动力机制

    (一)我国区际产业特点

     1.东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率先发展

     2.中西部地区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具有深厚的产业积淀

    (二)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多重动力机制

     1.东部地区企业降低要素成本的逐利动机

     2.国内市场开拓的区际产业性转移

     3.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推动本地区内转移与阻碍向区外转移的双重动机

     4.欠发达区域企业的吸引合资与并购动机

     5.中西部地区的地方政府动机

  第二节 区际产业转移模式与区域经济效应

   一 封闭条件下区际产业转移条件与模式

   二 开放分工条件下区际产业转移条件与模式

    1.区域自给自足的两区域生产模式

    2.区域专业分工的区际产业转移模式

    3.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空心化的两区域生产模式

  第三节 区域技术经济水平与产业区际转移条件

   一 产业转移影响因素模型的假定与建立

   二 区际技术经济水平无差异的产业转移模式

    1.技术经济水平无差异的两区域边际收益与成本确定

    2.技术经济水平无差异的区际产业转移的发生条件

   三 区际技术经济水平存在差异的产业转移模式

    1.承接方在技术转移下限条件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2.承接方在技术转移上限条件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3.承接方在技术转移上、下限间条件下的区际产业转移

  第四节 要素流动性与产业区际转移效应

   一 要素区际流动条件的分析判断

   二 劳动力空间流动与区域产业格局演变

   三 资本的空间流动与区域产业格局演变

    1.资本顺向流动与区际收益变动

    2.资本逆向流动与区域经济增长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链演化

  第一节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态势及效应

   一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发展态势

    (一)以向有一定配套能力的地区转移为主

    (二)以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主

    (三)省内转移或就近转移较多

    (四)企业抱团转移趋势明显

    (五)以受制于资源与环境约束的被动转移为主

    (六)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日趋激烈

   二 我国区际产业转移的经济效应

    1.要素注入的优势升级效应和关联带动效应

    2.技术溢出效应

    3.竞争引致效应

    4.观念更新效应

    5.结构优化效应

  第二节 产业链的基本形态和构成

   一 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1.产业链具有空间集聚性

    2.产业链具有产业关联性

    3.技术主导性是产业链的核心

    4.产业链结构具有衍生性

    5.产业环节中产品的发散性

   二 产业链的基本形态结构

    1.产业链的基本形态

    2.产业链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产业链演化过程与运行的基本模式

   一 产业链的演化过程

   二 产业链运行的基本模式

    1.轴辐式产业链运行模式

    2.大型企业集聚式产业链运行模式

    3.一般中小企业集聚式产业链的运行模式

    4.产业集聚式产业链运行模型

  第四节 产业链整合的制约因素与整合方式

   一 产业链整合的影响因素

    1.产业技术进步

    2.企业的进入与退出

    3.企业集聚生产的供应链关系

    4.产业生命周期

    5.产业政策

   二 产业链的整合模式

    1.产业链纵向整合

     (1)产业链纵向整合的类型

     (2)产业链纵向整合的途径

     (3)产业链纵向整合的模式

    2.产业链横向整合

     (1)产业链横向整合的动机

     (2)产业链横向整合的途径

    3.产业链融合

 第四章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产业链整合能力调查与测度

  第一节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链整合的现实基础调查

   一 中部地区经济总体发展现状

   二 中部地区经济结构的现实基础

   三 中部地区的财政实力

   四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的开放程度

   五 中部地区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

  第二节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指标分析

   一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指标的发展趋势

   二 中部地区经济综合指标的横向剖析

   三 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的综合结论

  第三节 中部地区区位、资源综合力的调查与测度

   一 路网纵横交错的区位交通实力

    1.中部地区区位及交通优势

    2.中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

     (1)中部地区的路网实力

     (2)中部地区交通路网的客运承载能力

     (3)中部地区交通路网的货运承载能力

   二 丰富的农业资源与举足轻重的农业生产

    1.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的基础资源条件

    2.中部地区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业产业带

    3.中部地区农业的产业结构与技术特征

   三 蕴藏丰富的矿产资源

   四 潜力巨大的能源重工

   五 特色突出的旅游资源

    1.中部地区旅游资源占全国总量的比例高,具有较大优势

    2.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等级高、质量优

    3.中部地区旅游资源结构合理

   六 良好的市场优势和基础设施建设

   七 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地区综合发展力分析

    1.中部六省的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2.经济绩效分析

    3.政府效率分析

    4.开放程度分析

    5.商业与金融效率分析

    6.基础设施分析

    7.科学技术与人力资源分析

  第四节 中部地区及周边省份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实力评价

   一 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 指标选取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区域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三 产业承接综合实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

   四 评价方法及过程

   五 结果分析

   六 分析结果及讨论

 第五章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嵌入整合的关键因素

  第一节 产业空间集聚与产业链整合的关联性

   一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外部经济与产业集聚过程

    1.对规模经济的考察

    2.对范围经济的考察

    3.对外部经济的考察

   二 产业集聚与企业共生

   三 产业集聚与区域产业链互动的内在机理

   四 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

    1.外部经济效应

    2.范围经济效应

    3.吸聚效应

    4.区位品牌效应

    5.垄断效应

  第二节 中小企业集群式成长的区域产业链接效应

   一 中小企业集群的基本分类及形成特点

   二 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三 中小企业集群成长与产业承接及产业链整合的相关研究

   四 中小企业集群式成长的产业链接机制

    1.产业链接的市场扩张机制

    2.产业链接的成本递减机制

    3.产业链接的自组织机制

  第三节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能力及内外部优势

   一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外部有利因素

    1.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契合国家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

    2.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适应东部地区产业调整与升级的要求

    3.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有助于满足市场资本获得更大利益

    4.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是地区间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

   二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内部有利因素

    1.中部区位、人口及资源优势

    2.广阔市场和产业发展空间优势

    3.要素成本优势

    4.良好的产业基础优势

   三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及特点

    1.产业转移是市场需求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2.产业转移是社会化大生产中产业分工的需要

    3.产业转移是综合利用有限自然资源的需要

  第四节 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与产业承接的博弈行为

   一 研究条件的假定

    1.企业迁移选择面临的约束条件

    2.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与产业承接的行为假定

   二 地方政府引资博弈行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1.企业迁入特定区域时的满足条件

    2.区域信誉外生时的政府行为和均衡解

    3.区域信誉内生时的政府行为

   三 结论与讨论

 第六章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实施产业链整合的机理探讨

  第一节 产业转移实现机制与产业链的空间集聚

   一 外部转移产业“嵌入”与本地产业链的契合性

    1.转移产业与承接地产业链的契合类型

     (1)外部嵌入产业主导型

     (2)地方根植产业主导型

     (3)产业链高契合度型

     (4)产业链低契合度型

    2.产业链契合机理的指数模型及应用

   二 围绕优势产业承接产业转入与产业链整合

    1.产业承接和产业链整合有益于获取协同效应

    2.围绕优势产业承接转移有利于强化产业整体功能

    3.产业承接和产业链整合强化优势产业的扩散带动效应

    4.产业承接和产业链整合有利于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

   三 承接转移产业与政府实施产业链整合的作为方向

    1.产业承接政策制定要有利于本地产业链整合

    2.承接产业要基于本地产业链完善和技术水平提高

    3.产业承接及产业链整合要有助于区域优势产业形成

  第二节 产业链整合与产业定位及选择

   一 实施产业链整合的产业定位

    1.产业链整合要实现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相结合

    2.产业链整合要实现集聚区区位的内聚与外延相结合

    3.产业链整合要实现政府引导与企业行为相结合

   二 产业链整合定位与优势产业选择的关键问题

    1.承接产业转移要与本地产业内部的生产要素实现重新整合

    2.承接产业转移要防范“飞地经济”

    3.实施产业链整合要突破企业原有边界的大小

    4.实施产业链整合要注重本地企业综合素质的提高

    5.实施产业链整合要注重链接的嵌入形式和深度

   三 产业承接转移及产业链整合的基本原则

    1.重点与非均衡原则

    2.层级分布原则

    3.三链(产品链、价值链、供应链)有机合成原则

    4.循环与可持续原则

   四 产业承接及产业链整合的支撑条件构建

    1.产业链环境支撑条件构建

    2.产业链供应支撑条件构建

    3.产业链创新支撑条件构建

     (1)生产力创新

     (2)生产关系创新

     (3)知识和技术创新

    4.产业链市场支撑条件构建

  第三节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行业选择

   一 中部六省制造业发展的现状特征

    1.制造业在中部地区排名靠前的行业多为资源密集型或劳动密集型产业

    2.具备较强的柔性生产能力和较快的发展速度

    3.具备较完善的工业配套设施

    4.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低端

    5.制造业各行业销售收入、产值及人均生产率远低于东部地区

   二 中部六省制造业中各优势行业的测度比较

    1.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2.构建产业评价模型

   三 中部六省制造业中各优势行业的测度结果

  第四节 产业融合的郑州新区实践样本分析

   一 产业融合的演进历程及一般模式

    1.产业融合的演进历程

     (1)高新技术产业向传统产业的融合

     (2)相关产业间的融合

     (3)各产业内部之间的重组融合

    2.产业融合产生的一般模式

     (1)产业融合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2)两个产业融合产生过程模式

     (3)多个产业融合产生过程模式

   二 郑州新区实现三次产业融合的条件及机制

    1.郑州新区三次产业的业态分布和发展状况

     (1)郑州新区产业资源优势明显

     (2)三次产业总体发展态势良好

     (3)产业转移为郑州新区三次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2.郑州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可行性和可能存在的障碍

     (1)郑州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可行性

     (2)郑州新区三次产业融合可能存在的障碍

    3.郑州新区三次产业实现融合的阈值条件

     (1)三次产业融合的阈值条件分析

     (2)郑州新区三次产业实现融合的阈值条件——以现代农业为例

   三 促使郑州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机制

    1.产业融合的激励机制:加快信息技术发展

    2.产业融合的协同效应:产业链整合

    3.产业融合竞争效应:模块化分工

   四 郑州新区三次产业融合的模式选择

    1.建立现代都市农业的产业融合模式

    2.大力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有效融合

    3.推进现代服务业向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第七章 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实施产业链整合的政策措施与路径

  1.完善转移产业链接机制,在产业承接中实现产业链整合

  2.基于优势产业吸收资本技术,提升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3.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构建产业链升级平台

  4.构筑高端产业链,着力提升承接产业的竞争力

  5.避免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注意产业链龙头引进

  6.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妥善应对产业承接中出现的问题

 文前辅文

科学有序地承接产业转移,既是深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中部地区“四化”同步、实现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而中部地区如何通过产业承接的外部嵌入与嫁接培植的链条整合,建立“内生式”自我快速发展模式,以实现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等目标就成为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本书针对目前中部地区产业承接重政策优惠、轻产业链升级培育,以及本地产业间对接融合引资战略中的产业错配、低端锁定和资源浪费等经济社会问题,在对区际产业转移的内在动力及条件、区际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链的演化机理等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中部地区现有产业及资源优势,对其产业承接与产业链整合能力进行了调查与测度,剖析了中部地区产业承接及嵌入整合的关键因素,探讨了产业承接与实施产业链整合的理论机理,进而总结提炼出中部地区产业承接与产业链整合的路径及政策。

[1]卜庆军、古赞歌、孙春晓:《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整合模式研究》,《企业经济》2006年第2期。

[2]才利民:《强力推进环渤海开放型经济隆起带快速崛起》,《经济论坛》2004年第15期。

[3]蔡昉、王德文、曲玥:《中国产业升级的大国雁阵模型分析》,《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4]曹鑫:《产业链整合与北部湾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沿海企业与科技》2010年第6期。

[5]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当代财经》2006年第10期。

[6]陈光、杨红艳:《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模式分析》,《研究与发展管理》2004年第6期。

[7]陈红儿:《区际产业转移的内涵、机制、效应》,《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2年第1期。

[8]陈宏付:《加快苏北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生产力研究》2009年第3期。

[9]陈建军:《产业区域转移与东扩西进战略——理论和实证分析》,中华书局,2002a。

[10]陈建军:《中国现阶段产业区域转移的实证研究》,《管理世界》2002b年第6期。

[11]陈建军、崔春梅:《商务成本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我国三大地区间的经验证明》,《上海经济研究》2010年第10期。

[12]陈丽萍、张欣欣:《有效专利四区域比较研究》,《对外经贸》2012年第2期。

[13]仇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14]崔玉斌:《我国沿边开放的回顾与展望》,《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第10期。

[15]崔玉斌:《在东北振兴中科学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6期。

[16]党怀清:《论中小企业集群的演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17]〔美〕道格拉斯·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陈郁等译,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8]丁瑶:《内陆地区推进开放型经济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建议》,《改革》2008年第6期。

[19]杜琼等:《第三亚欧大陆桥的构建与我国西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未来趋向》,《理论导刊》2008年第12期。

[20]冯炳英:《企业要重视产业链整合》,《经济论坛》2004年第13期。

[21]冯登艳:《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 加快河南产业升级》,《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22]冯雪琰:《加强中小企业集群化 提高区域竞争优势》,《税务与经济》2004年第5期。

[23]付保宗:《中国区域转移机制问题研究》,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24]傅京燕:《中小企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及其决定因素》,《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年第3期。

[25]傅京燕、郑杰:《中小企业集群与竞争优势》,《财贸研究》2003年第2期。

[26]龚勤林:《产业链接通的经济动因与区际效应研究》,《理论与改革》2004年第3期。

[27]郭莉:《工业共生进化及其技术动因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28]郭少新:《区域产业转移与西部优势产业培育》,《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29]郭元晞、常晓鸣、周萍、阙彬、袁静:《全球金融危机:我国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的思考》,《经济体制改革》2009年第4期。

[30]何智恒:《中部六省经济开放度的比较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1期。

[31]胡鞍钢、常志霄:《构建开放型经济 推进西部大开发》,《社会科学》2000年第12期。

[32]胡晓、王涛生:《提高湖南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思考》,《文史博览》2009年第10期。

[33]黄良浩、郭斯兰:《浙江开放型经济结构优化与效率提升的若干分析》,《浙江树人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34]黄人杰:《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金融支持体系研究——基于支持“走出去”战略的视角》,《现代经济探讨》2010年第11期。

[35]简新华主编《产业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36]姜皓:《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发展和衰退》,《商业研究》2004年第10期。

[37]蒋国俊、蒋明新:《产业链理论及其稳定机制研究》,《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38]金碚:《中国企业竞争力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9]郎咸平:《从国际产业链分工看中国企业的悲剧》,东方出版社,2008。

[40]郎咸平:《中国制造业的出路》,《中国物流与采购》2009年第8期。

[41]李超:《从企业最佳规模理论看中小企业集群发展》,《乡镇企业研究》2006年第7期。

[42]李春安:《我国地方政府经济竞争的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2004。

[43]李恒:《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以内陆省份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44]李景霞:《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 构建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体系》,《中国集体经济》2007年第11期。

[45]李练军:《中部地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实证与对策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46]李明武、袁玉琢:《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辨析》,《生产力研究》2011年第1期。

[47]李强、徐康宁:《产业转移:承接地之间竞争的博弈研究——以皖江城市带为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48]李心芹、李仕明、兰永:《产业链结构类型研究》,《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年第4期。

[49]李新安:《区域发展路径的经济系统分析》,经济日报出版社,2009。

[50]李娅:《国际产业转移与我国东西部产业链再造》,《经济界》2010年第4期。

[51]梁静波:《河南开放型经济发展评价及战略构想》,《企业经济》2010年第11期。

[52]林祥、韩靓:《深圳开放型经济测评与发展战略》,《特区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

[53]刘尔思:《关于产业链理论的再探索》,《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54]刘贵富、赵英才:《产业链:内涵、特性及其表现形式》,《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9期。

[55]刘乃全:《空间集聚论》,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2。

[56]刘新智、刘志彬:《开放型经济的运行机理及其发展路径研究——以吉林省为例》,《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57]柳五三:《发展沿边特色的开放型经济研究》,《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58]卢福财、胡平波:《基于竞争与合作关系的网络组织成员间知识溢出效应分析》,《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9期。

[59]卢根鑫:《国际产业转移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60]路江涌、陶志刚:《中国制造业区域聚集及国际比较》,《经济研究》2006年第34期。

[61]吕景春:《次发展地区产业竞争力和中小企业集群成长》,《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第1期。

[62]罗党论、刘璐:《民营企业“出身”、政治关系与企业债务融资》,《经济管理》2010年第7期。

[63]罗建兵、林祥荣:《加工贸易产业梯度转移与区域和谐发展——基于产品内分工的视角》,《财贸研究》2009年第5期。

[64]〔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65]〔美〕迈克尔·迪屈奇:《交易成本经济学——关于公司的新的经济意义》,王铁生、葛立成译,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66]梅松:《世界制造中心转移与中国成为世界工厂问题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

[67]谯薇:《中小企业集群存在与发展的理论研究》,《兰州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68]谯薇、汪文清、宗文哲:《论中小企业集群的形成动因及方式》,《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8期。

[69]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中西部环境优化及政策安排》,《改革》2007年第7期。

[70]任保平:《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制度分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第5期。

[71]任熹真、陈红霞:《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优势与发展研究》,《理论探讨》2006年第3期。

[72]芮明杰:《网络状产业链的知识整合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73]芮明杰、李想:《网络状产业链构造与运行》,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4]芮明杰、刘明宇、任江波:《论产业链整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75]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中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

[76]舒元、杨扬、余壮雄:《区域产业分工与赶超——基于蛙跳理论的分析框架》,《财贸经济》2009年第5期。

[77]宋德勇、李金滟:《论区域优势产业的作用机制与培育途径》,《理论月刊》2006年第3期。

[78]苏东水:《产业经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79]孙枫林:《开放型经济系统的管理原则和发展战略研究》,《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9期。

[80]孙华平、黄祖辉:《区际产业转移与产业集聚的稳定性》,《技术经济》2008年第7期。

[81]唐海燕、张会清:《产品内国际分工与发展中国家的价值链提升》,《经济研究》2009年第9期。

[82]陶金国:《论中小企业集群的营销优势》,《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11期。

[83]汪斌:《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一般理论及其对中国的应用分析》,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84]汪建敏、阮静:《我国对外开放战略格局的新思路——兼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85]汪素芹:《江浙沪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比较》,《世界经济研究》2005年第12期。

[86]汪素芹、胡玲玲:《对长三角开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思考》,《上海经济研究》2007年第7期。

[87]王发明、毛荐其:《技术链、产业技术链与产业升级研究》,《研究与发展管理》2010年第3期。

[88]王慧英、季任钧:《基于区域经济角度的中小企业集群研究》,《改革与战略》2005年第4期。

[89]王缉慈、林涛:《我国外向型制造业集群发展和研究的新视角》,《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2期。

[90]王缉慈等:《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91]王群:《产业升级与中部崛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92]王世玲:《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不是简单复制工厂》,《21世纪经济报道》2008年5月8日。

[93]王书栋:《2011年河南总人口达1.0489亿 农民人均收入6604元》,《大河报》2012年2月29日。

[94]王旺青:《我国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管理学刊》2011年第2期。

[95]王兆华:《生态工业园工业共生网络研究》,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

[96]王兆华、武春友:《基于交易费用理论的生态工业园中企业共生机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2期。

[97]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2期。

[98]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99]魏后凯、邬晓霞:《我国区域政策的科学基础与基本导向》,《经济学动态》2010年第2期。

[100]文斌、陈诚:《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成因的路径依赖分析》,《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12期。

[101]文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第6期。

[102]吴安:《中国产业及劳动力逆向流动分析——以重庆与北京、广东的比较为例》,《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103]吴金明、邵昶:《产业链形成机制研究——“4+4+4”模型》,《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4期。

[104]吴金明、张磐、赵曾琪:《产业链、产业配套半径与企业自生能力》,《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05]吴金明、钟键能、黄进良:《“龙头企业”、“产业七寸”与产业链培育》,《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1期。

[106]吴彦艳、丁志卿:《我国上市公司纵向整合战略研究——以铝行业为例》,《现代管理科学》2008年第4期。

[107]肖俊夫、林勇:《内陆开放型经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统计与决策》2009年第9期。

[108]徐维祥、彭霞、张荣:《跨区域群体投资模式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09]薛荣久:《我国“开放型经济体系”探究》,《国际贸易》2007年第12期。

[110]杨公朴、夏大慰:《现代产业经济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111]杨启智:《论龙头企业产业链的整合》,《农场经济管理》2011年第5期。

[112]姚晓芳、赵恒志:《区域优势产业选择的方法及实证研究》,《科学学研究》2006年第S2期。

[113]殷华方、鲁明泓:《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政策有效性研究》,《管理世界》2004年第1期。

[114]曾胜、郑贤贵、饶呈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分析》,《软科学》2009年第8期。

[115]张海燕:《关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力的思考》,《生产力研究》2004年第7期。

[116]张辉:《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与产业发展策略》,《中国工业经济》2006年第1期。

[117]张军国:《中小企业集群竞争优势分析》,《商业研究》2004年第4期。

[118]张珉、卓越:《全球价值链治理、升级与本土企业的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的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产业经济研究》2010年第1期。

[119]张姝姝:《韩国的开放型经济对我国沿海地区发展的指导意义》,《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第1期。

[120]张为付:《世界制造形成及变迁机理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12期。

[121]张文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中部地区制造业比较与评价》,《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122]张孝锋:《产业转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23]张绪美:《关于西部地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思考》,《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年第11期。

[124]张燕、蔡兵:《论构建广东开放型经济技术风险防范体系》,《岭南学刊》2007年第5期。

[125]张耀辉、牛卫平:《技术领先战略与技术创新价值》,《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第11期。

[126]张一:《全球产业分工变化及我国的对策》,《中国经贸导刊》2012年第7期。

[127]张玉来:《丰田公司企业创新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128]张韵君、孟祺:《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升级探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4期。

[129]赵付民、尹碧涛:《从进化论的角度探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梯度模式》,《科技管理研究》2005年第12期。

[130]赵平平:《中部六省开放型经济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南昌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1]赵颖新:《提升云南沿边开放水平的对策探讨》,《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3期。

[132]郑江淮、高春亮:《国际制造业资本转移、最优产业配套的政策转变》,《中国工业经济》2005年第2期。

[133]郑学益:《构筑产业链形成核心竞争力》,《福建改革》2002年第8期。

[134]郑勇军、汤筱晓:《集群间产业链整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7期。

[135]郑勇军、汤筱晓:《跨区域产业集群整合模式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第7期。

[136]周静:《中国新一轮产业转移必要性与可能性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12年第6期。

[137]周勤、吴利华、杨家兵:《中国钢铁行业上市公司纵向整合的模式选择》,《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第7期。

[138]周肇光:《准确把握邓小平开放型经济发展思想的科学内涵》,《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139]周正柱、孙明贵:《产业转移特征及其与企业亏损、劳动力转移关系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12年第5期。

[140]朱永华、李耀水、赵永刚:《传统产业型中小集群优势形成机制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8期。

[141]邹璇、安虎森:《区际资本流动风险对地区引资能力影响研究》,《求索》2008年第5期。

[142]Adams,W. and J.B. Dirlam,“Steel Imports and Vertical Oligopoly Power”,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64,54(5).

[143]Alex Hoen,“Three Variations on Identifying Clust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 OECD Workshop on Cluster Analysis and Clusterbased Policy,Amsterdam,1997.

[144]Allan Afuah,Christopher L.,Internet Business Models and Strategies:Text and Cases,McGraw-Hill,2001.

[145]Arrow J.K.,Social Choice:Personality and Multi-criteria,New York Free Press,1951.

[146]Ashcroft B.,Taylor J.,“The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and the Effect of Regional Policy”,Oxford Economic Papers,1997.

[147]Bell,G.,“Clusters,Networks and Firm Innovativenes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2005,26(3).

[148]Biggiero,L.,“Industrial and Knowledge Relocation Strategies under Challenges of Globalization and Digitalization:The Move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among Territorial Systems”,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06(18).

[149]Chamberlin,E. H.,The Theory of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Cambridge,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48.

[150]Christos N. Pitelis,“The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Catching up of Nations:FDI,Clusters and the Liability(Asset)of Smallness”,Management International Review,2009(10).

[151]Coase R.,Coase Economics,Gezhi Press,1960.

[152]Crocker K. J.,Masten S. E.,“Pretia ex Machina?Prices and Process in Long-term Contracts”,Journal of Law,Economics and Integration,1991(34).

[153]Fu X.,Cosh A.,Hughes A.,“The Experiences of UK Mid-corporate Companies in Emerging Asian Economies”,UK Trade & Investment,London,2006.

[154]Fujita,M. and Hu,Dapeng,“Regional Disparity in China 1985-1994:The Effects of Globalization and Economic Liberalization”,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01,35(1).

[155]Harrison,“The Impact of Industry Shocks on Takeover and Restructuring Activity”,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2005.

[156]Humpage,O. F.,Herrell,C.,“Im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Economic Trends,2010(2).

[157]Janet Y.,Masaaki K.,“Performance Implications of Strategic Fit between Alliance Attributes and Alliance Forms”,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5,58(11).

[158]Krugman P.R.,“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

[159]Lewis A.,“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The Manchete School,1954(5).

[160]Loasby,Brian J.,The Organisation of Capabilities,Mimeo,Dept. of Economics,University of Stirling,1995.

[161]Mahoney J.T. and Pandian J.R.,“The Resource-based View within the Conversatio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992,135.

[162]Marshall A.,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s,The Graw-Hill Companies,1920.

[163]Martin,P. and G. Ottaviano,“Growth and Agglomeration”,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001,42(4).

[164]Michael E. Porter,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Macmillan,London,1990.

[165]Mitchell,W.,Dussauge,P. and Garrette,B.,“Alliances with Competitors:How to Combine and Protect Key Resources”,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2002(11).

[166]Penrose E. T.,The Theory of the Growth of the Fir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9.

[167]Porter M.,Competitive Advantage,Huaxia Publishing House,1997.

[168]Porter M.,“How Competitive Forces Shape Strategy”,Harvard Business Review,March-April,1979.

[169]Robert W.Palmatier,“Sales Channel Integration aft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2007.

[170]Robinson,Joan,The Economics of Imperfect Competition,First Edition,London:Macmillan,1933.

[171]Rosenthal & Strange,“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Regional and Urban Economics,2004(4).

[172]Scherer,F.M.,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Chicago:Rand-McNally,1970.

[173]Schiebel W.,“Integration of Trade and Dis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in the Agriculture”,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2010.

[174]Shank J.,Rayport,“The Structural Bonus Hypothesis Examined”,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3.

[175]She-I Chang,“ERP Life Cycle Implementation,Management and Support”,Proceedings of the 37th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2004.

[176]Tan Z. A.,“Product Cycle Theory and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Government Policy and Indigenous Manufacturing in China”,Telecommunication Policy,2002(26).

[177]Twomey J.,Taylor J.,“Regional Policy and the Interregional Movement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Great Britain”,Scot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85(32).

[178]Vernon R.,“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in the Product Life Cycle”,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66.

[179]Williamson,O.,“Predatory Pricing:A Strategic and Welfare Analysis”,Yale Law Journal,19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