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14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探本 图书

A Rrobe into "the Marx-Engels Problem"

SSAPID:101-1559-0176-76
ISBN:978-7-5201-1819-4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认为,所谓“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本质上乃“我们”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而非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身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因而所谓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之间的“对立”或“差异”,本质上不过是后来的研究者们所持观点之间的“对立”或“差异”。就以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身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而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也是“本质一致”的,其“差异”是“一致中的差异”,而非“异质性差异”、“实质性差距”,更非“对立”。

相关信息

丛书名: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哲学系列
作 者: 周世兴
编 辑:黄金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A8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文前辅文

 《华侨大学哲学社会科学文库》编辑委员会

 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引言

  一

  二

  三

   (一)基本思路

   (二)基本方法

   (三)特色和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与方法论自觉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还是“唯有马克思而没有恩格斯的”

  二、“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意识形态问题还是学术问题

  三、“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以“诚”以“信”以“敬”还是“主观化”“庸俗化”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还是科学世界观

  五、“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我们的问题”还是“马克思恩格斯的问题”

  六、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一致的”还是“异质的”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中的“费尔巴哈问题”

  一、马克思思想发展进程中的“费尔巴哈阶段”

  二、马克思恩格斯对待费尔巴哈的态度并无“重要差异”

   (一)一种观点认为,与恩格斯不同,马克思并没有经历一个费尔巴哈阶段,以此显示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重要的差异”:“在对费尔巴哈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评价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为一个隐蔽的费尔巴哈主义者,恩格斯哲学观的基础和出发点正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马克思从一开始就明确地阐明了自己的唯物主义与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之间的根本差异”,“与恩格斯不同,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完全认同过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二)一种观点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费尔巴哈的评价殊异:“马克思的确是对费尔巴哈表示赞赏的”,“但马克思毕竟确立了意识形态批判的基本逻辑,”“很自然地实现了哲学的‘实践转向’”,“找到了超越费尔巴哈的原初基础”;而恩格斯则“只是对费尔巴哈的无条件的推崇和肯定,而丝毫看不出有何稍微的保留”,这说明“当时的恩格斯被费尔巴哈学说的表面性的东西蒙蔽了,从而缺乏足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三、究竟如何认识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与费尔巴哈的关系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中的“自然辩证法问题”

  一、国外学者主要观点概述

  二、国内学界“马恩差异论”主要观点评析

   观点一:恩格斯主张“自然辩证法”,其载体是“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历史相分离的、抽象的自然界”;马克思主张“人化自然辩证法”或曰“实践辩证法”、“社会历史辩证法”,其“以人的实践活动,尤其是生产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历史”为载体

   观点二:恩格斯之所以坚持“把自然与社会历史割裂开来”的自然辩证法,是“因为他完全没有领悟马克思的新哲学——实践唯物主义”,而是“退回到费尔巴哈的直观唯物主义的立场上,主张完全撇开人的活动去考察自然本身”

   观点三:“马克思基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立场”坚持“实践基础上的历史辩证法或曰实践辩证法”,而恩格斯则坚持“‘人’不在场”的“自然辩证法”

   观点四:“马克思基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立场,对‘自然辩证法’这种‘人’‘不在场’的叙述不感兴趣是理所当然的”

  三、国内学界“马恩一致论”主要观点概述

 第四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中的“恩格斯阐释问题”

  一、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身份认同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的恩格斯

   (三)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者的恩格斯

   (四)作为马克思主义的阐释者的恩格斯

   (五)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捍卫者的恩格斯

   (六)恩格斯的多重马克思主义身份的启示

  二、如何看待、对待“恩格斯的阐释”

   (一)恩格斯的思想以及他对马克思思想的阐释,均属马克思主义经典,既不能把它与马克思思想对立起来,也不能把它与马克思恩格斯之后的其他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阐释简单等同起来

   (二)合理阐释“恩格斯的阐释”

   (三)“恩格斯哲学”与“马克思哲学”同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对二者作割裂的理解,更不能将二者对立起来

   (四)“回到恩格斯”、“重新理解恩格斯”与“回到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同样重要而迫切

   (五)不能对“恩格斯的阐释”作任意的主观化理解甚至曲解

 第五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中的“恩格斯编辑修改问题”

  一、《资本论》第二、三卷手稿的编辑修改问题

  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和《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命名问题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修改问题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命名问题

 第六章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中的“‘哲学’与世界观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二、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真实意蕴

  三、“新唯物主义”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作为“真正批判的世界观”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实践的唯物主义”即“共产主义的唯物主义”

   (三)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乃“合理形态”的辩证法即“否定的辩证法”

   (四)作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上乃是“唯物主义的方法”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宗旨和历史使命

 摘要

 Abstract

 后记

“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是一个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提出、展开而在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已经引起并正在引起争论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是“一致的”还是“对立的”,抑或存在“重要差异”、“实质性差距”?新时期以来,这个由“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提出和讨论的“问题”,在国内学界“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学术语境中,再度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讨论中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费尔巴哈问题”、“自然辩证法问题”、“恩格斯的阐释问题”、“恩格斯对马克思遗稿的编辑、修改问题”、“‘哲学’与世界观问题”等,都是与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作何种理解相关的重要问题,因而是不能被我们的马克思主义研究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轻视或忽视的,而“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的重要意义也在于此。为了把“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引向深入,必须确立“问题”研究的“主体自觉”和“方法论自觉”,以超越“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马克思学”的研究框架和既有结论,提出基于“中国主体”立场的“中国问题”,并探究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从而使对“问题”的研究既有助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生形态”的理解,也有助于深化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的研究,创新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所谓“马克思-恩格斯问题”,本质上乃“我们”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而非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身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因而所谓马克思恩格斯思想之间的“对立”、“差异”,本质上不过是作为后来者的研究者们所持观点之间的“对立”或“差异”。就以作为“马克思恩格斯本身问题”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而论,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也是“本质一致”的,其“差异”是“一致中的差异”,而非“异质性差异”、“实质性差距”,更非“对立”。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6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6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1973。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人民出版社,197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197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人民出版社,198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200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人民出版社,199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

《列宁专题文集·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09。

列宁:《哲学笔记》,人民出版社,1993。

《列宁全集》第38卷,人民出版社,1986。

《列宁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2。

《毛泽东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6。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5月19日。

中央编译局编《回忆恩格斯》,人民出版社,2005。

安启念主编《新编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第3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安启念:《通往自由之路——马克思哲学思想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陈先达:《被肢解的马克思》,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陈先达:《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陈先达:《走向历史的深处:马克思历史观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何萍:《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程》(上册),人民出版社,2009。

何中华:《重读马克思:一种哲学观的当代诠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何中华:《历史地思:马克思哲学新诠》,山东人民出版社,2013。

胡大平:《回到恩格斯:文本、理论和解读政治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1。

刘福森:《马克思哲学的历史转向与西方形而上学的终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鲁克俭:《国外马克思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孙伯鍨、曹幼华:《西方“马克思学”》,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

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王东:《马克思学新奠基——马克思哲学新解读的方法论导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魏小萍:《探求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原文文本的解读与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

吴家华:《理解恩格斯》,安徽大学出版社,2005。

吴家华、任暟、侯衍社:《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吴晓明:《形而上学的没落: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人民出版社,2006。

杨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卷(《〈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杨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4卷(《马克思主义综论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杨学功:《超越哲学同质性神化——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余其铨:《恩格斯哲学与现时代——评“新马克思主义”对恩格斯的责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俞吾金:《实践诠释学:重新解读马克思哲学与一般哲学理论》,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俞吾金:《从康德到马克思——千年之交的哲学沉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俞吾金:《重新理解马克思——对马克思哲学的基础理论和当代意义的反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人民出版社,2012。

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张一兵主编《马克思哲学的历史原像》,人民出版社,2009。

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德〕A.施密特:《马克思的自然概念》,欧力同、吴仲昉译,商务印书馆,1988。

〔德〕弗·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

〔德〕弗·梅林:《保卫马克思主义》,吉洪译,人民出版社,1982。

〔德〕卡尔·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

〔德〕海因里希·格姆科夫等:《马克思传》,易廷镇、侯焕良译,人民出版社,2000。

〔德〕马丁·海德格尔:《尼采》(下卷),孙周兴译,商务印书馆,2004。

〔德〕伊林·费彻尔:《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从经济学批判到世界观》,赵玉兰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法〕路易·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

〔法〕吕贝尔:《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上)》,郑吉伟、曾枝盛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法〕让-保罗·萨特:《辩证理性批判》(上),林骧华、徐和瑾、陈伟丰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89。

〔美〕诺曼·莱文:《辩证法内部对话》,张翼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美〕汤姆·洛克莫尔:《马克思主义之后的马克思:卡尔·马克思的哲学》,杨学功、徐素华译,东方出版社,2008。

〔美〕悉尼·胡克:《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徐崇温译,重庆出版社,1989。

〔日〕柄谷行人:《马克思,其可能性的中心》,〔日〕中田友美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日〕广松涉:《文献学语境中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5。

〔苏〕列昂节夫:《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方面的作用》,方钢、志成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2。

〔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上卷——社会存在本体论引论》,白锡堃、张西平、李秋零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英〕戴维·麦克莱伦:《卡尔·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英〕佩里·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文贯中、魏章玲译,人民出版社,1981。

〔英〕特雷尔·卡弗:《马克思与恩格斯:学术思想关系》,姜海波、王贵贤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安启念:《马克思的核心哲学思想是大唯物史观》,《北京日报》2017年1月23日。

白刚:《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新”在哪里?》,《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陈立新:《实践唯物主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社会科学辑刊》2016年第3期。

陈先达:《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与文本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陈永盛:《历史唯物主义是否实证科学——三个需要澄清的问题》,《哲学动态》2016年第9期。

崔唯航:《重思颠倒之谜——从马克思对黑格尔的颠倒问题看辩证法本质》,《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

邓晓芒:《“柯尔施问题”的现象学解——兼与徐长福先生商讨》,《哲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杜章智:《关于西方学者对恩格斯的批评》,载杨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4卷(《马克思主义综论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杜章智编译《马克思与恩格斯比较——莱文的〈可悲的结局:马克思反对恩格斯〉一书的主要观点摘编》,载杨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24卷(《马克思主义综论Ⅱ》),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

段忠桥:《对俞吾金教授“重新理解马克思”的三点质疑》,《学术月刊》2006年第4期。

段忠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还是“真正的实证科学”——答俞吾金教授》,《学术月刊》2010年第2期。

傅如良:《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批判》,《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2期。

高放:《马克思恩格斯主义双星合璧论》,《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7期。

高放:《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科学第一次应运诞生》,《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高清海:《马克思对“本体思维方式”的历史性变革》,《现代哲学》2002年第2期。

宫敬才:《论马克思哲学思想的恩格斯化》,《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郭淑新:《“终结”与“开启”:重估费尔巴哈哲学的价值》,《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

韩立新:《〈资本论〉编辑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光明日报》2007年4月10日。

郝贵生、李俊赴:《究竟应该怎样认识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关系?——兼评俞吾金先生的差异分析法》,《哲学动态》2005年第5期。

何丽野:《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哲学差异真的存在吗?》,《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10期。

何丽野:《从文本考证看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章批判费尔巴哈思想中的贡献》,《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何丽野:《从文本考证看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意识的思想——与魏小萍研究员商榷》,《哲学动态》2010年第10期。

何丽野:《马克思要“消灭”和“实现”的是什么哲学?》,《哲学动态》2014年第5期。

何中华:《论马克思和恩格斯哲学思想的几点区别》,《东岳论丛》2004年第3期。

何中华:《如何看待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差别》,《现代哲学》2007年第3期。

何中华:《是“谬见”,还是真实?——对一种责难的回应》,《现代哲学》2008年第3期。

何中华:《究竟应当怎样看待“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再答我的两位批评者》,《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3期。

何中华:《恩格斯对“唯物—唯心”之争的态度——重读〈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5期。

侯才:《对哲学及其当代任务的一种审视——兼评恩格斯哲学观的现代性》,《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96年第2期。

胡大平:《穿越西方“马克思学”神话,走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蒋天婵:《国内西方“马克思学”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10期。

隽鸿飞:《实践唯物主义的困境与出路》,《人文杂志》2015年第6期。

隽鸿飞:《教科书体系批判:一个未完成的历史使命》,《人文杂志》2016年第11期。

李文阁:《马克思与恩格斯思想的差异——以自由观为例》,《学术研究》2015年第2期。

李西祥:《论费尔巴哈哲学对马克思哲学的中介作用》,《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3期。

梁树发:《科学“马克思学”的意义》,《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梁树发:《西方马克思学与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建设》,《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1期。

梁树发、李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学者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变化与发展——从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认识谈起》,《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4期。

梁树发、李慧:《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研究方法辨析》,《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第2期。

刘放桐:《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当代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论纲)》,《天津社会科学》1996年第3期。

刘福森:《马克思哲学研究中三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哲学研究》2012年第6期。

刘福森:《新世界观的“纲领”还是“萌芽”?——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重新解读》,《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刘怀玉:《总体的历史科学视野——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方法论贡献》,《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刘森林:《恩格斯与辩证法:误解的澄清》,《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解读应注意的三个问题》,《哲学研究》2008年第9期。

马俊峰:《历史唯物主义的三重意蕴》,《哲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马拥军:《评对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三大误解》,《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2期。

马天俊:《马克思与哲学》,《江海学刊》2011年第1期。

孟庆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合法性”问题的一个重要基础——兼与俞吾金教授讨论》,《探索》2006年第2期。

聂锦芳:《两种形态的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别与分野——再析“费尔巴哈章”对费尔巴哈的批判》,《哲学动态》2010年第7期。

聂锦芳:《“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再辨析——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例》,《社会科学辑刊》2012年第2期。

聂锦芳:《马克思的“新哲学”新在何处》,《前线》2014年第2期。

任暟:《差异与互补: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之比较》,《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1期。

孙伯鍨、刘怀玉:《“存在论转向”与方法论革命——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5期。

孙乐强:《重新理解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的历史地位》,《黑龙江社会科学》2012年第5期。

孙亮:《“两种范式”梳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演进逻辑的合法性——与衣俊卿教授商榷》,《探索》2006年第5期。

孙亮、魏剑:《“解构”:西方“马克思学”一个主导论则——当前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一个“反思”课题》,《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4期。

孙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个“教条”》,《甘肃理论学刊》2008年第4期。

孙亮:《马克思恩格斯“对立论”驳疑与自然辩证法客观评价——与俞吾金先生商榷》,《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孙荣、王金福:《恩格斯与马克思在理解新旧唯物主义区别时的哲学视差》,《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7期。

宋友文:《重新理解马克思与形而上学问题——兼驳海德格尔对马克思“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的批判》,《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陶德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两个问题的理解》,《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王东:《为什么要创建“中国马克思学”?——迎接21世纪马克思学的第三次来潮》,《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王东、贾向云:《马克思何时成为马克思——马克思哲学综合创新起点新探》,《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

王凤才、袁芃:《MEGA2中的马克思恩格斯关系问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2期。

王贵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合法性”问题的一些思考》,《哲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王贵明:《对流行的“重新理解马克思”理论框架的评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2期。

王贵明:《再评刘放桐的马克思、恩格斯进步-退步论》,《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王金福:《关于恩格斯与马克思关系的几点意见》,《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王金福、陈海飞:《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解释学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

王金福、汪晓媛:《关于“两个马克思”的问题》,《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2期。

王庆丰:《恩格斯为什么要研究“自然辩证法”》,《长白学刊》2015年第5期。

王南湜:《论马克思的方法论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6期。

王巍:《“马克思-恩格斯关系”的文本学审视——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原始稿与修改稿的比较为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王晓升:《哲学或实证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性质热讨论之后的冷思考》,《哲学动态》2011年第6期。

文浩:《历史辩证法视域中的恩格斯——“马恩对立论”百年回望与当代思索》,《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魏小萍:《如何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差异中解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从一个附加标题说起》,《哲学动态》2009年第3期。

吴家华:《国外学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比较研究诸范式简评》,《高校理论战线》2004年第10期。

吴家华:《正确看待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思想差异》,《马克思主义研究》2008年第7期。

吴家华:《“马克思-恩格斯问题”:基本观点与研究新进路》,《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4期。

吴宁、石裕东:《论恩格斯和马克思在自然观上的一致与互补》,《理论学刊》2015年第2期。

夏娟:《方法论幻象:西方“马克思学”模式的内在意识形态陷阱》,《浙江学刊》2006年第6期。

夏娟:《西方“马克思学”视域中的“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

徐洋:《恩格斯对〈资本论〉第二册的编辑工作——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MEGA)的考察》,《山东社会科学》2017年第1期。

徐长福:《论恩格斯关于哲学终结的思想》,《学术研究》2002年第11期。

徐长福:《求解“柯尔施问题”——论马克思学说跟哲学与科学的关系》,《哲学研究》2004年第6期。

许全兴:《马克思主义哲学正处于自我革命中》,《江苏社会科学》2010年第6期。

杨耕:《当前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三个重大议题》,《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杨学功:《恩格斯对“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和贡献——以文献为基础的分析》,《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杨学功:《同一与差异:马克思恩格斯哲学观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4期。

杨楹、周世兴:《追问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异质性差距论”的实质——对何中华教授反批评的批评》,《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仰海峰:《实践唯物主义:反思与超越》,《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4期。

姚顺良:《准确评价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析广松涉“恩格斯主导论”的思想史论据》,《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衣俊卿:《马克思主义哲学演化的内在机制研究》,《哲学研究》2005年第8期。

衣俊卿:《历史唯物主义与当代社会历史现实》,《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3期。

俞吾金:《论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差异——从〈终结〉和〈提纲〉的比较看》,《江苏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俞吾金:《运用差异分析法研究马克思的学说》,《哲学动态》2004年第12期。

俞吾金:《差异分析与理论重构——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方法论问题》,《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1期。

俞吾金:《自然辩证法,还是社会历史辩证法?》,《社会科学战线》2007年第4期。

俞吾金:《差异分析:马克思文本中的后现代思想酵素之一》,《学术月刊》2008年第12期。

俞吾金:《人在天中,天由人成》,《学术月刊》2009年第1期。

俞吾金:《历史唯物主义是哲学而不是实证科学——兼答段忠桥教授》,《学术月刊》2009年第10期。

俞吾金:《被遮蔽的马克思》,《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

俞吾金:《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上)》,《江海学刊》2013年第4期。

俞吾金:《如何理解并阐释马克思的哲学观(下)》,《江海学刊》2013年第5期。

张盾:《怎样理解马克思哲学变革规划的总问题——评徐长福教授对马克思哲学观的解读》,《文史哲》2005年第6期。

张亮:《应当如何正确对待“马克思学”这个术语》,《现代哲学》2009年第5期。

张亮:《西方“马克思学”的恩格斯研究:一个批判的评价》,《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8期。

张奎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再探》,《哲学动态》2015年第4期。

张奎良:《重新理解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与当代价值》,《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6年第1期。

张汝伦:《马克思的哲学观和“哲学的终结”》,《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张三萍:《恩格斯与马克思哲学思想差异论评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年第3期。

张一兵:《马克思哲学的当代阐释——“回到马克思”的原初理论语境》,《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张一兵:《文献学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科学立场——答鲁克俭和日本学者大村泉等人》,《学术月刊》2007年第1期。

赵家祥:《质疑“马恩对立论”》,《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赵庆元、许婉璞:《试论马克思“消灭哲学”的真实意蕴及马克思在哲学问题上的特定立场》,《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

曾枝盛:《重建马克思——〈吕贝尔马克思学文集〉导言》,《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1期。

郑吉伟:《恩格斯与〈资本论〉第一卷——兼评西方学者的文本解读》,《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2期。

周宏:《晚年恩格斯的马克思哲学观疏论》,《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周嘉昕:《“马克思学”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建设》,《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

周世兴、杨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关系研究中的若干谬见》,《现代哲学》2007年6期。

周世兴:《“马克思-恩格斯问题”研究四问》,《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5期。

朱宝信:《马克思哲学文本:“回到”抑或“重读”?——从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观点看》,《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朱子戟:《论马克思的〈提纲〉与恩格斯的〈终结〉——驳〈提纲〉与〈终结〉“对立论”》,《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第6期。

〔德〕艾克·科普夫:《理解和改变社会现实的重要理论基础——当前关于卡·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的辩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1998年第4期。

〔法〕吕贝尔:《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6年第1~2合期。

〔美〕J.D.亨勒:《马克思和恩格斯思想上的一致性》,黄文前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美〕约翰·斯坦利、恩斯特·齐默曼:《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之间所谓的差异》,李朝辉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年第3期。

〔美〕汤姆·洛克莫尔:《马克思是一个费希特主义者吗?》,张梅编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0年第4期。

〔日〕大谷祯之介:《关于〈资本论〉第3卷马克思的原稿出版的几点思考》,《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研究》1997年第4期。

〔苏〕博尔迪烈夫:《马克思学的新成就》,《马列主义研究资料》1983年第3期。

〔英〕特雷尔·卡弗:《“马克思和恩格斯”,还是“恩格斯对马克思”——在东京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际研讨班上的演讲》,《江海学刊》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