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 第10辑图书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politics of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1551-9602-37
ISBN:978-7-5097-4218-1
DOI:
ISSN:

[内容简介] 《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报告》是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每年一辑的系列学术出版社物,主要收录关于当代中国政治问题的高层次、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本辑为第10辑,主要内容涉及“政治发展”、“人大选举”、“政治稳定”、“一国两制”四个专题,共19篇论文。本书稿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创新性。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黄卫平 汪永成
编 辑:黄金平;李响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6 中国政治

 政治发展

  新世纪以来国内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方向研究述评

   一 引言:问题的提出

   二 以单一具体的改革突破口作为进路的观点

    一是选举民主论

    二是协商民主论

    三是党内民主论

    四是基层民主论

    五是司法改革论

   三 从整体框架或战略策略层面进行考量的观点

    一是民主的国家制度建设论

    二是合作主义国家模式论

    三是咨询型法治政体论

   四 从政治模式论或意识形态创新角度进行思考的观点

    一是增量民主论

    二是中国式民主论

    三是民主社会主义论

    四是多元民主论

   五 结语:重塑共识、推进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深化发展

  政党适应与民主转型*

   一 中国民主前景的乐观预期:现代化理论的三种路径

   二 中国民主前景:政党适应视野下的中国民主转型

   三 学术回应:赞誉与批评

  海外学者论中国工会

   一 古典二元论下的国家与工会关系

   二 公民社会下的工人与工会关系

   三 国家主义下的工会定位

   四 分析与讨论

  “政党中心主义”的逻辑

   一 引言

   二 以“政党”为中心的统一战线叙事

    (一)统一战线叙事的历史维度

    (二)对统一战线功能现实维度的关注

   三 “政党中心”的政党结构与关系理论

    (一)制度化:历史提供的一种可能性

    (二)混合形态:人民政协现实中的功能形态

    (三)政党关系或政党结构功能的区分

   四 有“中心”的“社会主义民主形式”

    (一)遗留的历史“后遗症”

    (二)逐渐成形的“协商场域”或“协商中介”

    (三)“建构”中的协商民主形态

   五 “不谋而合”:“政党中心主义”的事实

    (一)后革命语境下的“统一战线”叙事话语

    (二)“政党中心”下的政党结构与功能的完善与优化

  关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理论探讨

   一 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本质

   二 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构成

    (一)党内运行机制

     1.吸纳和代谢机制

     2.党内授权机制

     3.党内监督制约机制

     4.党内民主决策机制

     5.党内执行机制

    (二)党政互动机制

     1.定向机制

     2.驾驭机制

     3.供给机制

     4.完善机制

     5.纠错机制

    (三)党社互动机制

     1.社会整合机制

     2.政治录用机制

     3.信息沟通机制

     4.政治参与机制

     5.社会民主监督制约机制

     6.民主治理机制

   三 中国共产党执政机制的功能

  充分重视“两会”机制重新联结政府与社会

   一 “两会”与“两会”机制的形成

   二 “两会”机制的稳定运作对中国民主政治的贡献

    贡献之一:对“中国式民主”模式的核心支撑。

    贡献之二:院制架构的“中国特色”。

    贡献之三:代表制度中的“中国特色”。

    贡献之四:“两会”机制稳定运作所产生的制度示范效应。

   三 “两会”机制与中国式民主的关系

   四 坚持并逐步完善“两会”运行机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五 进一步的政策建议

    (一)舆论先行:充分重视现有制度的功能优势和潜力,增强对中国式民主模式的认同

    (二)关注主体制度的改革,寻找微观领域机制有效运转的途径

    (三)充分观照网络真实民意的表达与聚合,增强制度吸纳的能力

 人大选举

  为描述性代表辩护

   一 个体权利与群体权利

   二 族群沟通与社会团结

   三 政治效能感与合法性

   四 情境主义与制度建构

  公民自主参选人大代表过程中的三对关系

   一 问题背景与文献回顾

   二 数据来源与样本情况

   三 自主参选人与自主参选人

   四 自主参选人与地方政府*

   五 自主参选人与选民

   六 结论

  2011年上海人大代表直接选举观察报告*

   一 选举观察的理据及组织结构

   二 叠床架屋式的选举工作机构

   三 选民登记乱象

   四 选区划分及动态调整

   五 候选人提名及代表名额分配

   六 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会

   七 投票计票与秘密写票处的使用

   八 结论

  “独立候选人”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

   一 “独立候选人”现象及其概念释义

   二 “独立候选人”现象出现的原因

    1.首要原因:公民权利意识觉醒,要求参与政治生活

    2.直接动因:通过人大这一制度平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公共利益

    3.重要原因:“微博”等新型网络媒介的出现为其提供了平台

    4.内在愿景:对我国政治现状,特别是人大现实处境的强烈不满,希望借助人大这一制度工具影响政治,推动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三 “独立候选人”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意义

    1.培育了公民的民主精神,锻造了公民的民主能力,为我国民主政治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2.民众的民主需求诱致了人大制度变迁,推动人大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高人大的制度化水平

    3.独立候选人进入人大,有利于人大民主实现,从而推动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

    4.“独立候选人”通过人大这一制度平台进行有序政治参与,符合我国“维稳”需求,有利于保持我国政治秩序的长期稳定

   四 结语

 政治稳定

  转型进程中的中国社会政治稳定:新模式与新战略*

   一 中国维稳模式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 中国维稳模式的内在困境

   三 构建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新模式

   四 有效维护中国社会政治稳定的新战略

   五 基本结论

  运动式治理的限度与民主的角色定位*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方法与概念

   三 社会转型中的社区问题

    1.社区的角色

    2.社区的功能

   四 运动式治理的新发展:F社区的个案分析

    1.文明城市创建运动的绩效——变化中的F社区

    2.社区互动与参与

    3.社区财政

    4.动员结构

    5.机制常态化

   五 新运动式治理的绩效缺失

    1.社区自治的改善绩效与最优绩效*

    2.新运动式治理的旧式逻辑

   六 民主:常规治理的首要特征

   七 结论

  当代中国政府“运动式”治理模式的解释与反思

   一 “运动式”治理模式提出的逻辑背景

   二 “运动式”治理模式的内涵厘析与界定

    1.产生背景不同

    2.发挥作用的范围和形式不同

    1.扫黄打非、网络网吧的专项整治活动

    2.重大安全事故专项治理

    3.生态环保治理行动

    4.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和整治黑车行动

    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 常态政治语境下的“运动式”治理模式反思

   四 结语与讨论

  新媒体能否促成中国的“进步运动”

   一 “扒粪运动”推动美国社会“进步运动”

    (一)美国“进步运动”的背景

    (二)“扒粪运动”推动社会进步

    (三)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经验

   二 “网络问政”倒逼中国改革

    (一)信息“守门人”失守与传播上的“蝴蝶效应”

    (二)新媒体成为民意表达与思想启蒙的“网络舆论场”

    (三)新媒体开辟了舆论监督和反腐败的“网络新战场”

    (四)新媒体提高了“社会力”

   三 新媒体的局限

    (一)网络谣言众多,垃圾信息泛滥,削弱其公信力

    (二)群体极化与价值分裂,降低了新媒体的建设力

    (三)网络民粹盛行,加大社会管理难度

    (四)新媒体缺乏与现实的体制接合渠道

   四 新媒体当如何推动社会进步

    (一)新媒体运营机构需加强社会责任担当

    (二)民众需加强媒介素养

    (三)社会管理者既要宽容、扶持新媒体的发展,也要加强对新媒体的引导

  大学生眼中的中国政府利比亚撤离公民行动

   一 引言

   二 调查方法与调查样本

   三 对利比亚撤离公民行动的基本态度

   四 对政府在本次行动中官方言论的基本看法

   五 对我国本次利比亚撤离公民行动的总体评价

   六 结论及思考

 一国两制

  “一中宪法”与“宪法一中”

   一 中国大陆的“一中宪法”

    (一)“一中宪法”概念的提出

    (二)“一中宪法”的含义

    (三)“一中宪法”与大陆两岸政策的关系

   二 台湾地区的“宪法一中”

    (一)“宪法一中”的形成

    (二)作为“最大公约数”的“宪法一中”

   三 “一中宪法”和“宪法一中”的比较

    (一)“一中宪法”和“宪法一中”的“同”

    (二)“一中宪法”和“宪法一中”的“不同”

  香港功能界别制度:性质、困境与前景

   一 香港功能界别制度的性质

   二 功能界别制度的困境

   三 香港功能界别制度的前景

  1945年德国的法律地位问题与两岸关系

   一 1945年德国的法律地位:消亡还是续存?

   二 探讨1945年德国法律地位问题的新视角——国家同一性理论

   三 德国国家同一性中断导致1945年德国消亡

   四 两岸暂时分离不中断中国的国家同一性

   五 “整个中国”论与张亚中之《两岸和平发展基础协定》

   结语:深入认识两岸关系的法理内涵

  论海峡两岸大交往机制的构建*

   一 两岸交往:一个描述性概念

    (一)两岸交往的特征

    (二)两岸交往的四重困境

   二 两岸大交往机制:消解两岸交往困境的应然

   三 两岸大交往机制的多元结构

    (一)规范两岸民众交往的“两岸内”交往机制

    (二)确立和规范两岸公权力交往的“两岸间”交往机制

    (三)规范两岸在国际社会交往的“两岸外”交往机制

   四 结语

 以更大的勇气、智慧和自信,迎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本书是对中国政治发展与变迁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探索的理论成果。全书整体上分为“政治发展”“人大选举”“政治稳定”“一国两制”四个板块,内容涉及中国政治改革的目标与方向、政党适应与民主转型、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机制、独立候选人、人大自主参选、政治稳定、运动治理、香港功能界别、海峡两岸交往机制等问题。本书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前瞻性和创新性,对于党政领导干部具有重要的借鉴启发意义,对于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领域的专家学者、研究生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