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6

濒危语言图书

Endangered Languages : a Synchronic Study on Manchu and Hezhelanguages

SSAPID:101-1551-3238-81
ISBN:978-7-5097-5336-1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在对黑龙江省满语、赫哲语现存地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参阅国内外有关的文献资料与研究成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濒危满语和赫哲语的现状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分析和理论探讨。同时对满语、赫哲语发生变化的社会背景进行考察分析,进而对满语和赫哲语进行比较研究,揭示满语和赫哲语的濒危原因及其濒危过程中存在的差异与联系,为进一步揭示和认识语言濒危原因的一般规律提供依据。

相关信息

丛书名:
编 辑:李建廷;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H2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总序

 绪论

 后记

 附录 词汇

 序

 第一章 满族与满语

  第一节 满族历史源流

  第二节 满族人口

   一 现在的人口分布状况

   二 人口的年龄构成

   三 人口的文化构成

   四 人口的职业和行业构成

   五 最新统计数据*

  第三节 满族语言文字

   一 语言系属

   二 女真语言文字

   三 满洲语言文字

  第四节 满文的创制与满文文献

   一 满文的创制

    1.女真文的创制与历史

    2.满文创制的历史背景

    3.满文的创制

   二 满文的改革

    1.满文改革的原因

    2.满文改革的内容

   三 满文的应用与满文文献的产生

    1.老满文文献

     《满文老档》

     《后金檄明万历皇帝文》

     《逃人档》

    2.新满文文献

     清代满文刻书

     清代满文抄书

  第五节 满族语言文字的使用

   一 金元时期女真语的使用

   二 满语满文的使用

 第二章 赫哲族与赫哲语

  第一节 赫哲族族源

  第二节 赫哲族人口

  第三节 赫哲族语言

   一 赫哲族语言系属及特点

   二 赫哲语的研究

  第四节 赫哲语言的使用

  第五节 赫哲语的代际传承

   一 赫哲户的代际结构

    1.街津口渔业村

    2.八岔村渔业村

    3.四排赫哲族村

    4.敖其村

    5.抓吉村

   二 赫哲族的族际婚姻

   三 赫哲族的族内婚姻

   四 赫哲语掌握者的年龄结构

 第三章 濒危的满语

  第一节 满语濒危过程

   一 清入关前满语使用情况

   二 清入关后满语使用情况

    1.京畿地区的满语使用情况及变迁

    2.驻防八旗满语使用情况及变迁

    3.东北地区满语使用情况及变迁

   三 满语使用变迁的轨迹

  第二节 满语濒危原因

   一 满汉民族接触

   二 满洲文化的变迁

   三 满洲人口变迁

   四 满洲主体的语言态度

  第三节 黑龙江濒危满语个案研究

   一 三家子满语演变过程及原因

    1.三家子村满语口语使用的演变过程

     (1)1961年的情况

     (2)1986年的情况

     (3)1997年的情况

     (4)2002年的情况

    2.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情况演变的主要原因

   二 黑河地区满语演变过程及原因

    1.黑河地区的自然情况与历史沿革

    2.黑河地区满语使用的演变过程

     (1)黑河市大五家子满族乡

     (2)孙吴县沿江满族达斡尔族自治乡

     (3)逊克县

     (4)小结

    3.黑河地区满语濒危的原因

   三 黑龙江地区满语濒危过程及原因综述

    1.黑龙江地区满语濒危过程

    2.黑龙江地区满语濒危的原因

   四 语言濒危的后果

 第四章 濒危的赫哲语

  第一节 赫哲语濒危过程

  第二节 赫哲语使用者的变化

   一 赫哲族总人口的变化

   二 单位面积内赫哲族人口的变化

   三 赫哲语掌握者的人口比例

   四 聚居区的人口比例

   五 赫哲语掌握者的绝对人数

   六 赫哲语使用域的走向

  第三节 赫哲语濒危原因

   一 人口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

   二 政权变更和生存地域内民族结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

   三 通婚对赫哲语的影响

   四 经济形式的转变对赫哲语的影响

   五 政治文化教育对赫哲语的影响

   六 语言结构系统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

  第四节 赫哲语濒危的后果

  第五节 濒危赫哲语的研究价值

 第五章 当代满语研究

  第一节 三家子满语语音系统

   一 三家子满语的元音系统

    1.三家子满语的短元音系统

    2.三家子满语的复合元音系统

   二 三家子满语的辅音系统

  第二节 三家子满语有关形态结构分析

   一 三家子满语的格形态分析

    1.主格

    2.属格

    3.宾格

    4.与位格

    5.方向格

    6.从比格

    7.工具格

    8.经格

   二 三家子满语的时形态分析

    1.三家子满语的现在正在进行时形态结构

    2.三家子满语的过去进行时形态结构

    3.三家子满语的将来进行时形态结构

 第六章 当代赫哲语研究

  第一节 语音

   一 元音

    短元音

    长元音

    鼻化元音

    弱化元音

    复合元音

   二 辅音

    基本辅音

   三 音节

   四 重音

   五 元音和谐律

  第二节 词法

   一 名词

   二 形容词

   三 数量词

   四 代词

    1.人称代词

    2.指示代词

    3.反身代词

    4.疑问代词

   五 动词

   六 词汇

    赫哲语固有词

   七 借词

    构词法

 第七章 满语、赫哲语对比研究

  第一节 满语、赫哲语的濒危过程

   一 满语的使用变化过程

    1.满语口语的调查研究

    2.三家子满语口语使用的演变过程

     (1)1961年的情况

     (2)1986年的情况

     (3)1997年的情况

     (4)2002年的情况

   二 赫哲语的使用变化过程

  第二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

   一 满语的濒危原因

    1.自然历史条件是20世纪60年代以前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情况保持较好的主要原因

    2.良好的满语基础与稳定的社会发展是1961~1986年间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情况逐渐变化的主要原因

    3.满语群体的自然老化与社会经济变革是导致1986~1997年间三家子村满语使用急剧下降的首要原因

    4.社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是导致三家子村满语最后消失的主要因素

   二 赫哲语的濒危原因

    1.政权变更和生存地域内民族结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

    2.通婚对赫哲语的影响

    3.经济形式的转变对赫哲语的影响

    4.政治文化教育对赫哲语的影响

    5.语言结构系统的变化对赫哲语的影响

  第三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对比研究

   一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的共性

    1.语言使用人口少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2.民族聚居分散混杂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3.族际通婚民族融合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4.主体文化教育传承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5.社会变迁经济转型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6.语言结构功能退化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二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的差异

    1.政权变更与生存区域变化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2.人口数量与活动空间变化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3.语言文化与趋同意识变化对满语、赫哲语的影响

  第四节 濒危满语、赫哲语格、时形态探析

   一 满语、赫哲语格形态探析

    1.主格

     满语

     赫哲语

    2.属格

    3.宾格

    4.与位格

    5.方向格

    6.从比格

    7.工具格

    8.经格

   二 三家子满语、赫哲语时形态探析

    1.三家子满语、赫哲语的现在正在进行时形态结构

    2.三家子满语、赫哲语的过去进行时形态结构

    3.三家子满语、赫哲语的将来进行时形态结构

  第五节 满语、赫哲语濒危原因再探

   一 社会原因

    1.不同民族混居、杂居和该状态下人口规模的对比

    2.族际通婚

    3.文化优劣势的对比

    4.社会繁荣推进交际频繁

    5.经济转型和文明发展导致的词汇迅速更替

    6.媒体语言和教学语言的冲击

   二 民族心理原因

   三 语言内部原因

   四 结论

 第八章 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第一节 中国政府对濒危语言的态度和政策

  第二节 周边人员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第三节 本民族对濒危语言的态度

   一 本民族对满语、赫哲语的态度

   二 对新语域和媒体的反应

   三 赫哲语语言教材与读写材料

    1.赫哲族的教育教学

    2.赫哲语记录材料的数量和质量

 文前彩插

 《满-通古斯语言文化研究文库》编辑委员会

叶玉麟选注《国语》,商务印书馆,1934。

孔晁注《逸周书》,中华书局,1991。

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中华书局,1959。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77。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

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刘昫等:《旧唐书》,中华书局,1977。

脱脱等:《辽史》,中华书局,1974。

脱脱等:《金史》,中华书局,1976。

宋濂等:《元史》,中华书局,1976。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李昉等:《太平御览》,中华书局,1960。

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正》,中华书局,1986。

《明实录》,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62。

《清实录》,中华书局,1985。

《满洲实录》,中华书局,1986。

《清会典》,中华书局,1991。

《光绪朝大清会典事例》,中华书局,1991。

赵尔巽等:《清史稿》,中华书局,1977。

《御制清文鉴》,康熙四十七年内府刻本。

李延基:《清文汇书》,三槐堂书坊刻本。

志宽、培宽等:《清文总汇》,光绪二十三年。

沈启亮:《大清全书》,京都宛羽斋刻本,康熙二十二年。

故宫博物院:《五体清文鉴》,民族出版社,1998。

弘昼等:《八旗满洲氏族通谱》,辽海书社,2002。

《清世宗宪皇帝圣训》,光绪四年石印本。

鄂尔泰等:《八旗通志初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

李洵等点校《钦定八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2002。

《满文老档》,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译注,中华书局,1990。

阿桂等:《满洲源流考》,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一),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潘喆、李鸿彬、孙方明:《清入关前史料选辑》(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王锺翰辑录《朝鲜〈李朝实录〉中的女真史料选编》,辽宁大学历史系,1979。

吴晗辑《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1~12),中华书局,1980。

《辽海丛书》(1~5),辽沈书社,1985。

《清朝文献通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中华书局编《清史列传》,中华书局,1987。

贺长龄等编《清经世文编》,中华书局,1992。

《盛京户部原档》,群众出版社,1985。

《盛京刑部原档》,群众出版社,1985。

《康熙起居注》,中华书局,1984。

《雍正朝朱批谕旨》,故宫博物院,1987。

中仁主编《雍正御批》,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清初内国史院满文档案译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盛京内务府粮庄档案译编》,辽沈书社,1993。

季永海、刘景宪译编《崇德三年满文档案译编》,辽沈书社,1988。

关嘉录、修永功、关照宏译《天聪九年档》,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甲编)》,商务印书馆,1930。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乙编)》,商务印书馆,193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丙编)》,商务印书馆,1936。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编《明清史料(辛编)》,商务印书馆,1936。

《明代辽东档案汇编》,辽沈书社,1985。

《清初史料丛刊》,辽宁大学历史系,1983。

魏生和:《吉林乡土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高士奇:《扈从东巡日录》,载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魏源:《圣武记》,世界书局,1936。

蒋良骐:《东华录》,中华书局,1980。

王先谦:《东华续录》,光绪十三年(1887)重刻本。

洪皓:《松漠纪闻》,载李澍田主编《长白丛书初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昭梿:《啸亭杂录》,中华书局,1980。

福格:《听雨丛谈》,中华书局,1984。

西清:《黑龙江外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

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外六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杨宾:《柳边纪略》,载《龙江三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方式济:《龙沙纪略》,载《龙江三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吴振臣:《宁古塔纪略》,载《龙江三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中华书局,2005。

方拱乾:《绝域纪略》,载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外六种)》,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5。

萨英额:《吉林外记》,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长顺:《吉林通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震钧:《天咫偶闻》,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徐珂:《清稗类钞》,中华书局,1984。

王树楠等:《奉天通志》,东北文史丛书编辑委员会,1983。

崇彝:《道咸以来朝野杂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

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

何德刚:《春明梦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杜文凯:《清代西人见闻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盛昱、杨钟羲:《八旗文经》,辽沈书社,1988。

《说苑·诸子百家全文检索系统V3.0》(电子版)。

季永海、刘景宪、屈六生:《满语语法》,民族出版社,1986。

刘景宪、赵阿平:《满语研究通论》,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7。

金启孮:《满族的历史与生活——三家子屯调查报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1。

恩和巴图:《满语口语研究》,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5。

季永海、赵志忠、白立元:《现代满语八百句》,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赵阿平:《满族语言与历史文化》,民族出版社,2006。

赵阿平、朝克:《黑龙江现代满语研究》,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1。

乌拉熙春:《满语语音研究》,日本文玄社,1992。

爱新觉罗·瀛生:《满语杂识》,学苑出版社,2004。

戴昭铭:《文化语言学导论》,语文出版社,1996。

戴庆厦主编《中国濒危语言个案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徐世璇:《濒危语言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1。

丁石庆:《达斡尔语言与社会文化》,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哈斯巴特尔:《阿尔泰语系语言文化比较研究》,民族出版社,2006。

胡增益主编《新满汉大辞典》,新疆人民出版社,1994。

布隆菲尔德:《语言论》,袁家骅等译,商务印书馆,1985。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2001。

简·爱切生:《语言的变化:进步还是退化?》,徐家祯译,语文出版社,1997。

什维策尔:《现代社会语言学:理论·问题·方法》,卫志强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陈原:《社会语言学》,学林出版社,1983。

戴庆厦:《社会语言学教程》,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何俊芳:《中国少数民族双语研究:历史与现实》,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王远新:《中国民族语言学——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2。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人民出版社,1953。

王锺翰主编《中国民族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王锺翰:《清史杂考》,人民出版社,1957。

王锺翰:《清史新考》,辽宁大学出版社,1997。

王锺翰:《清史徐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1。

王锺翰:《清史补考》,辽宁大学出版社,2004。

孟森:《明清史论著集刊正续编》,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孟森:《清史讲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孟森:《清代野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郑天挺:《探微集》,中华书局,1980。

郑天挺:《清史探微》,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金毓黼:《东北通史》,五十年代出版社,1981。

杨保隆:《肃慎挹娄合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

干志耿、孙秀仁:《黑龙江古代民族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黑龙江省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孙进己等:《女真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

张博泉:《金史简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84。

戴逸:《简明清史》,人民出版社,1984。

袁闾琨等:《清代前史》,沈阳出版社,2004。

刘家驹:《清史拼图》,山东画报出版社,2006。

李燕光、关捷:《满族通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

陈佳华:《满族史入门》,青海人民出版社,1987。

滕绍箴:《满族发展史初编》,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滕绍箴:《清代八旗子弟》,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89。

滕绍箴:《努尔哈赤评传》,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滕绍箴、滕瑶:《满族游牧经济》,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辽宁省编辑委员会编《满族社会历史调查》,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

佟悦、陈峻岭:《辽宁满族史话》,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赵志强:《清代中央决策机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

史禄国:《北方通古斯的社会组织》,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4。

史禄国:《满族的社会组织——满族氏族组织研究》,商务印书馆,1997。

刘小萌:《满族的社会与生活》,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

刘小萌:《清代北京旗人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刘小萌:《满族从部落到国家的发展》,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

张佳生:《中国满族通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张佳生:《八旗十论》,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张佳生主编《满族文化史》,辽宁民族出版社,1999。

常人春:《老北京的穿戴》,燕山出版社,1999。

金启孮:《北京城区的满族》,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

金启孮:《北京郊区的满族》,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

张杰、张丹卉:《清代东北边疆的满族》,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张杰:《满族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赵展:《满族文化与宗教研究》,辽宁民族出版社,1997。

定宜庄:《清代八旗驻防制度研究》,天津古籍出版社,1992。

支运亭主编《八旗制度与满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2。

关纪新:《老舍与满族文化》,辽宁民族出版社,2008。

纪永长:《富裕县五十年史》,黑龙江省新闻出版局,1999。

赵金纯:《三家子村历史沿革概述》,《富裕县文史资料》(7)。

姜成厚、纪永长:《富裕县志》,中共党史出版社,1990。

黑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黑河地区志》,三联书店,1996。

《孙吴县志》编纂委员会:《孙吴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逊克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逊克县志》,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

《斯大林全集》,人民出版社,1953。

泰勒:《人类学:人及其文化研究》,连树声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摩尔根:《古代社会》,杨东莼、马雍、马巨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

史蒂文·瓦戈:《社会变迁》,王晓黎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伍兹:《文化变迁》,施惟达、胡华生译,云南教育出版社,1989。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

阿拉腾:《文化的变迁——一个嘎查的故事》,民族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