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31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0

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图书

Social and folk culture in modern China

SSAPID:101-1216-9516-90
ISBN:978-7-80230-696-7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以“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为主题,包括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妇女生活与婚姻、民间信仰与民俗等方面的论文32篇。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
作 者: 李长莉 左玉河
编 辑:范明礼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编辑委员会

 第一编 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 一 社会文化

  关于社会文化史的几个问题

   一 社会文化史的概念及研究对象

   二 社会文化史的理论与方法

   三 社会文化史的史料问题

   四 重视研究20世纪的社会文化史

  科举制废除在乡村中的社会后果

   一 对乡村教育的影响

   二 城乡疏离与乡居精英的流向城市

   余论

  地域认同与族群分类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九军之乱”所见之“语音不类”问题

   三 “迁海”与“复界”对族类关系的影响

   四 族谱纂修与祖先来源“历史记忆”的塑造

   五 近代城市生活与“族群”意识的自觉

   六 《岭东日报》与教科书问题的争论

   七 《客家研究导论》的意义

  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知识分子交往网络

   一 都市空间网络中的知识分子

   二 传统与现代关系网络:替代还是镶嵌?

   三 知识分子共同体网络的格局与分层

   四 国家与社会之间的知识分子网络

  “燕大”社会调查与中国早期社会学本土化实践

   一

   二

   三

 第一编 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 二 民间文化与风俗

  桃花扇底送南朝

   (一)明末金陵

   (二)秦淮/旧院

   (三) 小结

  三雅园的经营策略与昆剧的命运

   一

   二

   三

   四

  辛亥革命前后的辫发风潮

   一 引言

   二 中国古代发式风俗与变革

   三 近代维新及革命分子对新发型的想象

   四 中国近代的辫发风云与社会经济的变迁

   五 结论:营造国族与中国近代的发型问题

  抗战时期的贵州民族民俗文化调查研究

   一 历史背景

    1.抗战时期贵州边地教育的兴起为贵州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历史契机

    2.省外高等院校的内迁与一大批社会学、民族学工作者的涌入为贵州民族民俗文化的调查研究提供了学术保障

    3.政府部门的支持与资助促进了贵州民族民俗文化调查研究的顺利开展

   二 主要机构

    1.大夏大学社会研究部

    2.贵州省民俗研究会与地方方言研究所

    3.贵州省边地教育委员会

    4.其他机构和团体

   三 主要内容

   四 成就与不足

 第一编 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 三 公共活动与民间文化

  中国城市的公共生活与节日庆典

   商业空间:店铺和地摊

   日常空间:家与邻里之间

   庆典空间:节日与仪式

   社区自治:共同体意识

   结论

  近代天津的庙会与民间文化

   一 导言

   二 清代天津的天后宫与皇会

   三 皇会的困境

   四 小结

 第一编 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 四 城市文化

  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的“民主作风”与女工夜校

   一 上海女青年会与政治

   二 上海女青年会的民主作风

   三 上海女青年会的女工夜校

   四 结论

  强健之路: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中国体育的历史考察

   一 培训体育人才

   二 引进体育项目

   三 介绍近代体育思想和体育教育

   四 举办专业运动会和创建体育机构

    1.远东运动会

    2.全国运动会

    3.体育机构

   五 推动社会体育活动

  晚清上海的新知识空间

   一 西语新学与新知识系统的形成

    1.新事物催生新语汇

    2.华洋交接、商务活动与西语新知

    3.西书报刊与西学新语的传播

    4.新式学堂与西学的传授

   二 新知识空间的结构及特点

    1.以西学为中心、以西方文化为主要来源的新知识系统,是新知识空间的主干

    2.社会生活、商务活动及新社会职业是西学新知的应用基础

    3.买办、商人及民间文人是承载和使用新知识的主体

    4.西书报刊是西学新知跨时空、大范围传播的媒介

   三 新知识空间的社会文化效应

    1.出现了人们竞相学习西语的“西语热”现象

    2.西语西学成为流行时尚,形成了社会上下推崇、鼓励及追求西学新知的正效应

    3.形成掌握运用西学的士商新知识群体

    4.形成了倡学西学的公共舆论

   结语

 第二编 妇女生活与婚姻 一 妇女生活

  试论近代上海“摩登女郎”的形成过程

   一 摩登女郎的出现:以日本为例

   二 解放小脚

   三 从“新女性”到上海“摩登女郎”:以《上海漫画》为中心

    (一)奢华性:消费社会的文化

    (二) 突出身体

    (三)《世界人体之比较》

   小结

  传奇的世界

   一 传奇、越剧与中国戏曲史

   二 传奇的世界

   三 小结

  “五四”后10年间女性逃婚与婚姻自主权的争取

   引言

   一 逃婚女性的身份构成

   二 女性选择逃婚的原因

   附录:1920~1931年上海《民国日报》103件逃婚案例编号及来源

    1920年11~12月(第1~5件)

    1921年(第6~17件)

    1922年(第18~35件)

    1923年(第36~47件)

    1924年(第48~54件)

    1928年(第55~59件)

    1929年(第60~73件)

    1930年(第74~92件)

    1931年(第93~103件)

  民国女性自杀现象浅议

   一 女性自杀的社会现象

   二 女性自杀的社会原因

   三 女性自杀现象的家庭原因

   四 结语

 第二编 妇女生活与婚姻 二 恋爱与婚姻

  1920年代的征婚广告

   一 社交公开——作为征婚的背景

   二 征婚广告的出现

   三 征婚广告的分析之一——自我介绍

    3-1 年龄

    3-2 学历

    3-3 职业

    3-4 收入

    3-5 籍贯、居住地

   四 征婚广告的分析之二——配偶条件

    4-1 学历

    4-2 年龄

    4-3 品格、性情

    4-4 职业、财产

    4-5 容貌

   五 征婚与婚姻观

   附录

  潘光旦的“贞节”新解

   一 潘光旦“贞节”新解的内容及思想渊源

   二 潘光旦贞节论的社会背景与思想定位

   三 结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知识女性恋爱悲剧原因探析*

   一 “灵肉一致”的恋爱观:恋爱悲剧的潜因

   二 “新思想旧道德”——恋爱悲剧的个人思想原因

   三 恋爱悲剧的社会原因

  “解放”的理想与现实的烦扰

   一 “离婚结婚绝对自由”与婚姻解放

   二 禁止童养媳和买卖婚姻

   三 军婚问题

   四 从婚姻条例到婚姻法

 第三编 民间信仰与民俗 一 民间信仰

  祀典?抑或淫祀:正统标签的边陲解读

   一 民间社会与保生大帝信仰

    1.明清时期信徒对南宋封号的重温与新封号的伪造

    2.明清时期保生大帝形象的“儒化”

    3.乡村里社与保生大帝信仰

   二 地方官府与保生大帝信仰

    1.地方官府对当地保生大帝信仰正统性的适度肯定

    2.祀典与淫祀之间——一些地方官府眼中的保生大帝信仰

    3.地方官府对保生大帝信仰的弹压

  朝廷意向与民间社会

   一 前言

   二 清代以前普陀山的历史发展

   三 清初外国势力侵扰下的普陀浩劫

   四 康熙朝的普陀山发展

   五 雍正朝的普陀山发展

   六 乾隆朝的普陀山发展

   七 结论

  近代上海变迁中的佛教组织

   一 问题的提出:传统佛教的制度变迁

   二 世界佛教居士林:近代社会组织的表达形式

    (一)制度的构建与组织管理

     1.林员与领导层

    (二)组织结构与制度

    (三)经济管理及制度

    (四)从积善行德到社会公益

   三 行动领域的相应变革:佛教传播的组织化

    (一)佛学研究

    (二)讲经说法

    (三)出版事业

    (四)佛学图书馆

   四 结束语:制度的局限及有限的变迁

 第三编 民间信仰与民俗 二 民俗种种

  宋江阵:台湾庙会文化的特殊传承

   一 前言

   二 庙会与艺阵

    (一)艺阁

    (二)阵头

   二 神诞、醮祭、进香、刈香

   三 宋江阵

   四 地域认同与交陪境

   五 结语

  近代澳门地区的慈善事业与教化

   一 引言

   二 同治年间创建的镜湖医院及其慈善会

   三 光绪年间成立的同善堂

    1.清末善堂善业多元化

    2.同善堂沿革

    3.宣讲与教化

    4.同善堂保存的文物和文献

   四 樵港澳道堂一脉相承的云泉仙馆及其慈善会

   五 从广州信善堂到澳门信善坛

   六 结语:从善业到公益服务

  明清时期山西民间信仰的地域分布与差异性分析

   一

   二

   三

  清代至民国时期山西太谷的民间信仰

   一 太谷民间信仰的概况与特点

    1.太谷民间信仰的概况

    2.太谷民间信仰的特点

   二 民间信仰与村内关系

    1.民间信仰与族际冲突

    2.民间信仰与村落整合

   三 民间信仰与村际关系

    1.民间信仰与村际冲突

    2.民间信仰与村际交往

  近代娼妓的信仰及其神灵

   一 娼妓史研究反思

   二 娼妓信仰的神灵种种

   三 创业祖师管仲

   四 多重隐喻中的“白眉神”信仰

   五 娼妓的其他信仰种类

   六 余论

  传说、信仰与洪洞乡村社会

   一

    1.尧舜及娥皇女英的传说

    2.女娲娘娘的传说

    3.玄天上帝的亲缘传说

   二

   三

 民间文化与思想史研究(代序)

本书是“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集刊”的第二辑,收录了2005年8月在青岛召开的“首届中国近代社会史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部分论文,以“近代中国社会与民间文化”为主题,包括中国近代社会文化与民间文化、妇女生活与婚姻、民间信仰与民俗等方面的论文32篇,作者分别为中国(含港、澳、台地区)、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学者。透过本书各篇论文描述的多彩的社会文化和民间文化,我们可以了解学术界关于这一领域的若干新的研究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