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6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图书

On the Logical Process of Marx's Theory of Ideology

SSAPID:101-1168-7353-15
ISBN:978-7-5201-1635-0
DOI:
ISSN:
关键词:

#N/A

[内容简介] 本书展示了一种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全新视角。与学界通行的对这一理论单一批判维度的解读不同,本书在宽广的社会历史与思想史背景中揭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的三重逻辑:批判逻辑、建构逻辑和超越逻辑。以此为线索展开的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的系统阐释力图表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因上述三重逻辑的存在,不仅推动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达到了原则高度,也为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因子,更占据着意识形态超越理论的制高点。在当代,任何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都绕不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三重逻辑及其进程的追溯。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地方社会科学院学术精品文库·浙江系列
作 者: 唐晓燕
编 辑:袁卫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10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Preface

 前言

 后记

 绪论 澄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被遮蔽的逻辑及其进路

  一 选题的缘由与研究的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三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与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双重背景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英国开启的工业革命浪潮冲击与德国滞后的工业革命影响

   二 法国启蒙运动的浩大声势与德国启蒙运动的曲折隐现

   三 法国大革命掀起的资产阶级革命浪潮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萌生的思想史背景

   一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Ideologie的思想谱系

    (一)17世纪英国经验论者对谬误之源的探索启发意识形态概念降生

    (二)18世纪法国启蒙学者对偏见的批判

    (三)特拉西创制法语“意识形态”概念

    (四)康德在认识论领域划时代的贡献

   二 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Bewu?tseinsformen的思想谱系

    (一)康德哲学遗留的主客二分问题

    (二)费希特“自我设定非我”内含创造性原则

    (三)谢林的先验哲学内含主客体统一原则

    (四)“意识形态”概念的德国词源和黑格尔的意识形态学

     1.“意识形态”概念的德国词源:意识诸形态

     2.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意识形态学)

   三 青年黑格尔派的宗教批判思想

    (一)施特劳斯《耶稣传》中的宗教批判思想

    (二)鲍威尔的自我意识哲学及其宗教批判思想

    (三)费尔巴哈对宗教和唯心主义的批判

    (四)施蒂纳的“唯一者”哲学及其意识形态批判

   四 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

    (一)19世纪初空想社会主义者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批判

    (二)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在德国的传播及其对马克思的影响

 第二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生成历程

  第一节 意识形态襁褓束缚与批判定向阶段

   一 康德-费希特哲学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

    (一)人道主义理想与客观因素制约矛盾的最初觉察

    (二)沉湎抽象理想,讽刺黑格尔哲学

    (三)初涉法语意识形态概念:荒谬之辞

   二 意识形态襁褓及初步反思

    (一)转向黑格尔哲学挖掘精神本性的坚实基础

    (二)《博士论文》的自我意识哲学立场:后黑格尔哲学时代选择自我意识哲学立场的必然

    (三)德语“意识形态”概念的首次使用:批判作为基本定向

  第二节 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开端及隐性批判阶段

   一 现实的接触及与意识形态决裂的开端

    (一)批判书报检查制度,倡导精神自由

    (二)与柏林“自由人”决裂:与意识形态决裂开端

    (三)物质利益问题的困惑与意识形态概念既往内涵的沿用

    (四)依然遵循前人思路使用意识形态概念

   二 对黑格尔国家观与费尔巴哈宗教观的批判

    (一)黑格尔国家观批判

    (二)费尔巴哈宗教观批判

  第三节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初步形成阶段

   一 意识形态方法论批判

    (一)黑格尔意识形态批判思想本身陷入意识形态

    (二)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哲学的方法论秘密

    (三)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思路:将认识论维度的批判推进到存在论维度的批判

   二 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初步阐释

    (一)意识形态现实基础的挖掘:异化劳动

    (二)深入物质利益寻找意识形态发生根源

  第四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正式形成阶段:三重逻辑显现

   一 批判逻辑:哲学视域内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

    (一)对狭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批判的思想链条:《神圣家族》—“圣布鲁诺”章—“圣麦克斯”章

    (二)对广义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批判的思想链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费尔巴哈”章

   二 建构逻辑:唯物史观视域内对一般意识形态的定位

    (一)建构逻辑中意识形态的内涵

    (二)建构逻辑中意识形态的功能

   三 超越逻辑:“跳出意识形态”

 第三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批判逻辑的展开与深化

  第一节 资产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伦理批判

   一 意识形态理解与批判的转向

    (一)意识形态批判政治转向的理论背景与社会背景

    (二)意识形态理解与批判的政治转向

   二 资产阶级政治社会批判

   三 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批判

    (一)《共产党宣言》中对资产阶级的“个性、独立性和自由”的批判

    (二)《法兰西阶级斗争》中对资产阶级的“博爱”的批判

    (三)《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对资产阶级的“自由”的批判

    (四)1848~1856年的其他文本对资产阶级的“民主”的批判

  第二节 资产阶级经济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一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研究立场与方法批判

    (一)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对古典学派的反动批判的意识形态性

    (二)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 双重批判: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批判

    (一)《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拜物教批判

    (二)《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对资本拜物教观念的批判

    (三)《资本论》对拜物教性质与拜物教观念的全面系统批判*

     1.《资本论》对资产阶级拜物教观念的批判

     2.《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货币、资本拜物教性质的揭露

  第三节 批判逻辑在20世纪: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的得失

   一 接续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逻辑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代表了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回归马克思思想批判维度的一种努力

    (二)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基于新的时代状况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理解方向与批判方法

   二 丰富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思想内容

    (一)文化工业批判

    (二)科学技术批判

    (三)社会心理批判

   三 意识形态批判的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本质

 第四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确立与发展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隐性形态与初步阐释

   一 建构逻辑:至关重要却未受重视的一重逻辑

    (一)西方学者认为马克思对于意识形态的批判性定义并非充分定义

    (二)国内学者指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有两个来源和两重含义

    (三)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中性理解为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 建构逻辑的萌芽:马克思的意识形态建构思想

    (一)早期著作中对于意识形态功能的初步肯定

    (二)历史唯物主义确立后实现对意识形态理解视域与重心的转换

    (三)政治社会学视域内多次论及意识形态的功能并最终确定意识形态的中性意义

   三 恩格斯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初步阐释

  第二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接续发展

   一 拉布里奥拉:意识形态的中性意义与功能论述

    (一)传统意识形态概念与“社会心理学”

    (二)在恩格斯的基础上继续批判社会历史观中的自动论

    (三)肯定社会意识形式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地位与功能

   二 普列汉诺夫:意识形态建构意义的首次明晰

    (一)建构意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明确提出:“意识形态的上层建筑”

    (二)意识形态生成的“中间的环级”

    (三)意识形态的能动作用

   三 列宁: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灌输论

    (一)列宁对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转向还是发展

    (二)突出强调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建构逻辑的实践潜能

   一 葛兰西:有机意识形态、有机知识分子与意识形态领导权

    (一)有机意识形态:意识形态概念的功能学解读

    (二)有机知识分子及其塑造

    (三)意识形态领导权

   二 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一般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一)建构含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明确提出:“意识形态一般”

    (二)意识形态国家机器

 第五章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超越逻辑及其当代论争

  第一节 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超越逻辑的思想内涵

   一 超越意识形态的哲学批判

   二 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社会学思想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消灭旧式社会分工、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党宣言》:超越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是人类社会观念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法兰西阶级斗争》和《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的意识形态超越思想

    (四)《哥达纲领批判》对此前意识形态超越思想的修正

   三 超越意识形态的政治经济学论证

    (一)从生产方式演进视角考察意识形态超越问题

    (二)对主体依赖关系的历史考察内含对意识形态超越问题的探究

  第二节 揭穿20世纪意识形态终结幻象

   一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理论渊源

   二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发展阶段

    (一)形成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二)复兴阶段:20世纪80、90年代的“意识形态终结论”

     1.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共产主义被自由民主制度所超越的谬论

     2.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以文明冲突超越意识形态冲突的臆想

   三 “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

    (一)“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对立之声

    (二)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看“意识形态终结论”的实质

  第三节 20世纪文化意识形态论重新界定意识形态

   一 威廉斯:以“感觉结构”超越“意识形态”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二维定义及其内在冲突

    (三)以“感觉结构”超越“意识形态”

   二 伊格尔顿:“权力斗争在意义层面展开的方式”

    (一)突破传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解范式

    (二)回到马克思意识形态观、批判结构主义意识形态观

    (三)以身体美学实现意识形态超越功能

   三 汤普森:“意义服务于建立和支撑统治关系的方式”

    (一)20世纪末意识形态转型趋势

    (二)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显性内涵与潜在内涵

    (三)重新界定“意识形态”

 结语 把握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的当代价值

  一 发挥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批判功能

   (一)积极开展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自我批判

  二 挖掘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思想资源

  三 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历史方位与前进方向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续的历史阶段性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文化导向

 打造精品 勇攀“一流”

 索引

本书展示了一种理解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全新视角。与学界通行的对这一理论单一批判维度的解读不同,本书在宽广的社会历史与思想史背景中揭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蕴含的三重逻辑:批判逻辑、建构逻辑和超越逻辑。以此为线索展开的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逻辑进程的系统阐释力图表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因上述三重逻辑的存在,不仅推动意识形态批判理论达到了原则高度,也为意识形态建构理论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因子,更占据着意识形态超越理论的制高点。在当代,任何围绕意识形态问题的探讨都绕不开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三重逻辑及其进程的追溯。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3、4、6、7、8、11、12、13、15、17、19、23、27、28、40、46卷,人民出版社,1956~198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10、11、30、31、32、33、34、35、44、45、46、47卷,人民出版社,1995~2013。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人民出版社,2009。

[5]《列宁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2012。

[6]〔英〕克拉潘:《1815—1914年法国和德国的经济发展》,傅梦弼译,商务印书馆,1965。

[7]〔美〕诺思、〔美〕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厉以平、蔡磊译,华夏出版社,1999。

[8]〔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王章辉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

[10]〔美〕平森:《德国近现代史:它的历史和文化》上、下册,范德一等译,商务印书馆,1987。

[11]〔美〕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上、下册,董仲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2]〔德〕海涅:《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海安译,商务印书馆,1974。

[13]〔英〕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

[14]〔德〕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4卷,贺麟、王太庆译,商务印书馆,1978。

[15]〔德〕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下卷,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

[16]〔英〕培根:《新工具》,许宝骙译,商务印书馆,1984。

[17]〔英〕霍布斯:《利维坦》,黎思复、黎廷弼译,商务印书馆,1985。

[18]〔英〕洛克:《人类理解论》上、下册,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59。

[19]〔法〕狄德罗主编《丹尼·狄德罗的〈百科全书〉》,梁从诫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20]〔法〕霍尔巴赫:《健全的思想》,王荫庭译,商务印书馆,1966。

[21]〔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4。

[22]〔德〕费希特:《人的使命》,梁志学、沈真译,商务印书馆,1982。

[23]〔德〕费希特:《全部知识学的基础》,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86。

[24]〔德〕谢林:《对人类自由的本质及其相关对象的哲学研究》,邓安庆译,商务印书馆,2008。

[25]〔德〕谢林:《先验唯心论体系》,梁志学、石泉译,商务印书馆,1977。

[26]〔苏〕古留加:《谢林传》,贾泽林等译,商务印书馆,1990。

[27]〔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下卷,贺麟、王玖兴译,商务印书馆,1979。

[28]〔德〕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下卷,荣震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29]〔德〕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荣震华译,商务印书馆,1984。

[30]〔德〕施蒂纳:《唯一者及其所有物》,金海民译,商务印书馆,1989。

[31]〔法〕梅叶:《遗书》第1卷,陈太先、眭茂译,商务印书馆,1959。

[32]《马布利选集》,何清新译,商务印书馆,1960。

[33]《圣西门选集》第3卷,董果良、赵鸣远译,商务印书馆,1985。

[34]《傅立叶选集》第1卷,汪耀三译,商务印书馆,1959。

[35]《傅立叶选集》第2卷,赵俊欣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36]《傅立叶选集》第3卷,汪耀三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37]《欧文选集》第2卷,柯象峰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38]《欧文选集》第3卷,马清槐等译,商务印书馆,1984。

[39]〔意〕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杨启潾等译,人民出版社,1984。

[40]〔苏〕尼基奇切:《拉布里奥拉传》,杨启潾等译,人民出版社,1987。

[41]〔俄〕普列汉诺夫:《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博古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42]〔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1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9。

[43]〔俄〕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2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1。

[44]〔匈〕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

[45]〔匈〕卢卡奇:《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下卷,白锡堃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46]〔德〕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和哲学》,王南湜、荣新海译,重庆出版社,1989。

[47]〔意〕葛兰西:《狱中札记》,曹雷雨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8]〔法〕阿尔都塞:《哲学与政治:阿尔都塞读本》,陈越编译,吉林出版社,2003。

[49]〔法〕阿尔都塞:《保卫马克思》,顾良译,商务印书馆,2010。

[50]〔澳〕费雷特:《导读阿尔都塞》,田延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51]〔美〕杰伊:《法兰克福学派史》,单世联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52]〔英〕安德森:《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高铦等译,人民出版社,1981。

[53]〔德〕霍克海默:《批判理论》,李小兵等译,重庆出版社,1989。

[54]〔德〕霍克海默、〔德〕阿道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5]〔美〕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重庆人民出版社,1989。

[56]〔美〕马尔库塞:《理性与革命——黑格尔和社会理论的兴起》,程志民等译,重庆出版社,1993。

[57]〔德〕哈贝马斯:《作为“意识形态”的技术与科学》,李黎、郭官义译,学林出版社,1999。

[58]〔德〕哈贝马斯:《认识与兴趣》,郭官义、李黎译,学林出版社,1999。

[59]〔美〕弗洛姆:《逃避自由》,陈学明译,工人出版社,1987。

[60]〔美〕弗洛姆:《健全的社会》,孙恺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61]〔瑞士〕瓦尔特-布什:《法兰克福学派史:评判理论与政治》,郭力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62]〔德〕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王德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

[63]〔法〕阿隆:《知识分子的鸦片》,吕一民、顾杭译,译林出版社,2012。

[64]〔法〕阿隆:《想象的马克思主义:从一个神圣家族到另一个神圣家族》,姜志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65]〔法〕巴维雷兹:《历史的见证——雷蒙·阿隆传》,王文融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66]〔法〕西里奈利:《20世纪的两位知识分子:萨特与阿隆》,陈伟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67]〔美〕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张绍宗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68]〔美〕贝尔:《意识形态的终结:50年代政治观念衰微之考察》,张国清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69]〔美〕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70]〔美〕尼克松:《1999:不战而胜》,朱佳穗等译,长征出版社,1988。

[71]〔美〕福山:《大分裂: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的重建》,刘榜离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72]〔美〕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73]〔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2010。

[74]〔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刘军宁译,上海三联书店,1998。

[75]〔英〕威廉斯:《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王尔勃、周莉译,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

[76]〔英〕威廉斯:《文化与社会》,吴松江、张文定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77]〔英〕伊格尔顿:《马克思主义与文学批评》,文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78]〔英〕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79]〔法〕科尔纽:《马克思的思想起源》,王谨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80]〔德〕梅林:《马克思传》,樊集译,人民出版社,1965。

[81]〔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传》,王珍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82]〔英〕麦克莱伦:《青年黑格尔派与马克思》,夏威仪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

[83]〔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马克思》,李兴国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

[84]〔英〕麦克莱伦:《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李智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85]〔英〕麦克里兰:《意识形态》,孔兆政、蒋龙翔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

[86]〔波〕罗森:《布鲁诺·鲍威尔和卡尔·马克思:鲍威尔对马克思思想的影响》,王谨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87]〔德〕洛维特:《从黑格尔到尼采:19世纪思维中的革命性决裂》,李秋零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6。

[88]〔英〕拉雷恩:《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张秀琴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89]〔英〕拉雷恩:《意识形态与文化身份:现代性和第三世界的在场》,戴从容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90]〔澳〕文森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袁久红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91]〔斯洛文尼亚〕齐泽克等:《图绘意识形态》,方杰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92]〔斯洛文尼亚〕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李广茂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93]〔德〕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黎鸣、李书崇译,商务印书馆,2000。

[94]〔英〕汤普森:《意识形态与现代文化》,高铦等译,译林出版社,2012。

[95]〔加〕尼尔森:《马克思主义与道德观念:道德、意识形态与历史唯物主义》,李义天译,人民出版社,2014。

[96]〔德〕加达默尔:《哲学解释学》,夏镇平、宋建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97]〔美〕迈斯纳:《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杜蒲、李玉玲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

[98]〔美〕施拉姆:《毛泽东的思想》,田松年、杨徳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9]陈乐民:《欧洲文明的进程:对话欧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100]陈刚:《西方精神史:时代精神的历史演进及其与社会实践的互动》上、下卷,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101]李凤鸣、姚介厚:《十八世纪法国启蒙运动》,北京出版社,1982。

[102]山东大学等院校《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编写组编《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

[103]吴易风:《空想社会主义》,北京出版社,1980。

[104]李凤鸣:《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

[105]王荫庭编《普列汉诺夫读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106]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商务印书馆,1981。

[107]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法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79。

[108]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编译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德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4。

[109]杨祖陶:《德国古典哲学逻辑进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110]杨祖陶、邓晓芒编译康德三大批判精粹》,人民出版社,2001。

[111]吴晓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

[112]孙伯鍨:《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113]孙伯鍨、张一兵主编《走进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114]陈先达、靳辉明:《马克思早期思想研究》,北京出版社,1983。

[115]李淑梅:《政治哲学的批判与重建:马克思早期著作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116]杨金海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1卷,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117]侯惠勤主编《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意识形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18]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119]俞吾金:《意识形态论》,人民出版社,2009。

[120]姚大志:《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

[121]宋惠昌:《当代意识形态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122]杨生平:《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123]郑永廷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1999。

[124]周宏:《理解与批判: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文本学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03。

[125]张秀琴:《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阐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126]李萍:《马克思意识形态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27]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28]戈士国:《重构中的功能叙事:意识形态概念变迁及其实践意蕴研究》,人民出版社,2013。

[129]张一兵:《回到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话语》,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130]陈学明等:《二十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民出版社,2012。

[131]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编《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评论》(11),人民出版社,2013。

[132]衣俊卿:《20世纪新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33]衣俊卿等:《20世纪的文化批判》,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

[134]乔瑞金等:《英国的新马克思主义》,人民出版社,2013。

[135]张一兵、胡大平:《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逻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136]李世黎:《阿尔都塞政治哲学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2。

[137]欧力同、张伟:《法兰克福学派研究》,重庆出版社,1990。

[138]欧力同:《哈贝马斯的“批判理论”》,重庆出版社,1997。

[139]王晓升等:《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40]叶晓璐:《法兰克福学派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141]刘英杰:《作为意识形态的科学技术》,商务印书馆,2011。

[142]谢江平:《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批判》,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143]侯惠勤等编著国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研究著作评析》,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44]韩振江:《齐泽克:新马克思主义批判哲学》,人民出版社,2014。

[145]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146]刘明君等:《多元文化冲突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47]陈锡喜:《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话语体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8]周民锋:《当代中国意识形态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2。

[149]刘少杰:《当代中国意识形态变迁》,中央编译出版社,2012。

[150]樊浩等:《中国大众意识形态报告》,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151]杨河等:《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152]吴学琴等:《当代中国日常生活维度的意识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153]安祥仁:《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历史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154]胡海波、郭凤志:《马克思恩格斯文化观研究》,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155]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武汉出版社,1999。

[156]余一凡:《从马克思到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确立》,人民出版社,2012。

[157]王福兴:《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革命论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158]郑永年:《再塑意识形态》,东方出版社,2016。

[159]李美玲:《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观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15。

[160]孙力:《演进与驾驭:中国共产党意识形态解析》,军事科学出版社,2010。

[1]俞吾金:《论马克思对德国古典哲学遗产的解读》,《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2]张秀琴:《青年黑格尔派对马克思意识形态学说形成的影响》,《哲学研究》2009年第5期。

[3]周民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来源及其两重含义》,《学术研究》2008年第6期。

[4]陈新汉:《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化与马克思意识形态思想的当代诠释》,《思想理论教育》2016年第1期。

[5]温权:《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向度与文化微观视域的历史性介入——从马尔库什的角度谈起》,《求是学刊》2016年第2期。

[6]侯惠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2期。

[7]赵凯荣:《重新理解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学术研究》2007年第7期。

[8]李崇富、辛向阳:《拨开笼罩在“意识形态”上的层层迷雾——读〈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2010年第8期。

[9]杨耕:《形而上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资本批判的统一——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社会科学战线》2011年第9期。

[10]胡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视角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11]周宏:《意识形态理论:晚年恩格斯与第二国际》,《哲学研究》2006年第12期。

[12]赵敦华:《“意识形态”概念的多重描述定义——再论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社会科学战线》2014年第7期。

[13]张志丹:《阶级意识: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精神实质》,《社会科学》2015年第11期。

[14]鲁路:《意识形态批判的嬗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4期。

[15]朱杨芳、黄伟力:《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的三大转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5年第1期。

[16]汪正龙:《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的三重维度》,《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

[17]郑召利:《批判锋芒的弱化:从意识形态批判到语言的批判——哈贝马斯对法兰克福学派意识形态批判传统的继承与变革》,《江西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18]俞吾金:《从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到科学技术的意识形态性》,《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3期。

[19]孔明安:《深化精神分析维度中的意识形态研究》,《世界哲学》2011年第5期。

[20]柳新元、杨蕾:《意识形态的制度性功能及其发挥作用的条件》,《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1期。

[21]王国富、王宇秋:《论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年第6期。

[22]姚大志:《西方关于“意识形态终结”的辩论》,《哲学动态》1988年第10期。

[23]张国清:《丹尼尔·贝尔和西方意识形态的终结》,《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24]张秀琴:《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意识形态论研究》,《哲学动态》2011年第2期。

[25]杨生平:《试论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11期。

[26]邱柏生:《试论社会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江汉论坛》2009年第8期。

[27]邱柏生:《关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几个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7年第10期。

[28]孙麾:《马克思自我批判精神的深刻启示》,《哲学研究》2001年第11期。

[29]肖唤元、秦龙:《论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内在旨趣》,《理论与改革》2016年第1期。

[30]唐正东:《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双重维度:政治的及历史观的》,《哲学研究》2015年第8期。

[31]张光辉、黄世虎:《走向真理性与价值性的统一——对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探讨》,《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32]何怀远:《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杰出贡献》,《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4年第7期。

[33]邹放鸣:《邓小平与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政治学研究》2005年第1期。

[34]严书翰:《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深入学习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8.19重要讲话”的要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3年第5期。

[35]马学轲:《2014年意识形态领域十个热点问题》,《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年第2期。

[36]高阳:《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国外理论动态》2008年第8期。

[37]〔澳〕G.马尔库斯:《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三种含义》,闵家胤译,《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第1期。

[38]〔英〕戴维·麦克莱伦·林进平:《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九大问题》,《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年第6期。

[1]Avineri,Shlomo. 2003.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of Karl Marx.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Barth,Hans. 1976. Truth and Ideology.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3]Eagelton,Terry. 1991. Ideology:An Introduction.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4]Geuss,Raymond. 1981. The Idea of a Critical Theory:Habermas and the Frankfurt School.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5]Hall,Stuart et al. 1980. Culture,Media,Language: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1972-79. 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6]Jessop,Bob. 1990. Karl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Critical Assessments,Ⅳ. London:Routledge.

[7]Jessop,Bob. 1996. Karl Marx’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Critical Assessments,Ⅴ. London:Routledge.

[8]Larrain,Jorge. 1979.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London:Hutchinson.

[9]McCarney,Joe. 1980. The Real World of Ideology. Brighton:Harvester Press.

[10]Mah,Harold. 1987. The End of Philosophythe Origin of “Ideology”:Karl Marx and the Crisis of the Voung Hegelian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1]Pines,Christopher L. 1993. Ideology and False Consciousness:Marx and His Historical Progenitor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2]Rockmore,Tom. 2002. Marx after Marxism:The Philosophy of Karl Marx. Oxford:Blackwell Publishers.

[13]Seliger,Martin. 1979. The Marxist Conception of Ideology:A Critical Essay.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4]Torrance,John. 1995. Karl Marx’s Theory of Ideas.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5]Williams,Raymond. 1977.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Alexander,James. 2015. “The Major Ideologies of Liberalism,Socialism and Conservatism.” Political Studies 5:980-994.

[2]Bj?rnskov,Christian,and Martin Paldam. 2012. “The Spirits of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Public Choice 3-4:469-498.

[3]Chambers,J.R.,B.R. Schlenker,and B. Collisson. 2013. “Ideology and Prejudice:The Role of Value Conflicits.”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40-149.

[4]Dahm,Helmut. 1980. “The Function and Efficacy of Ideology.”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2:109-118.

[5]Dimoulis,Dimitri,and John Milio. 2004. “Commodity Fetishism vs. Capital Fetishism:Marxist Interpretations vis-à-vis Marx’s Analyses in Capital.” Historical Materialism 3:3-42.

[6]Drucker,H.M. 1972. “Marx’s Concept of Ideology.” Philosophy 47:152-161.

[7]Guardiola-Rivera,Oscar. 2007. “Return of the Fetish:A Plea for a New Materialism.” Law & Critique 3:275-307.

[8]Hamilton,Malcolm B. 1987. “The Element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Political Studies 1:18-38.

[9]Hassan,Idris Salim EI. 1986. “Consciousness and Ideology:A Critique of Lukács,Althusser and Poulantzas.” Dialectical Anthropology 1:49-62.

[10]Hewitt,Marsha A. 1999. “Ideology Critique,Feminism,and the Study of Religion.” Method & Theory in the Study of Religion 1:47-63.

[11]Jost,John T.,Brian A. Nosek,and Samuel D. Gosling. 2008. “Ideology:Its Resurgence in Social,Personality,and Political Psychology.”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126-136.

[12]Jost,John T. 2006. “The End of the End of Ideolog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651-670.

[13]Knight,Kathleen. 2006. “Transformations of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4:619-626.

[14]Kumar,Krishan. 2006. “Ideology and Sociology:Reflections on Karl Mannheim’s Ideology and Utopia.” Journal of Political Ideologies 2:169-181.

[15]Martin,Craig. 2013. “Ideology and the Study of Religion:Marx,Althusser,and Foucault.” Religion Compass 9:402-411.

[16]McCarthy,E. Doyle. 1994. “The Uncertain Future of Ideology:Rereading Marx.” The Sociological Quarterly 3:415-429.

[17]Mullins,Willard A. 1972. “On 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Political Science.” Th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2:498-510.

[18]Myers,J.C. 2003. “From Stage-ist Theories to a Theory of the Stage:The Concept of Ideology in Marx’s Eighteenth Brumaire.” Strategies Journal of Theory Culture & Politics 1:13-21.

[19]Oliga,John C. 1991. “Conceptions of Ideology:An Exegesis and Critique.” Systems Practice 2:101-129.

[20]Smith,Dorothy E. 2004. “Ideology,Science and Social Relations:A Reinterpretation of Marx’s Epistemology.”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4:445-462.

[21]Shantz,Amanda,Kerstin Alfes,and Catherine Truss. 2014. “Alienation from Work:Marxist Ideologies and Twenty-first-century Practic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18:2529-2550.

[22]Thompson,John B. 1982. “Ideology and the Social Imaginary.” Theory and Society 5:659-681.

[23]Yakhot,I.,T.J. Blakeley. 1979. “The Marxian Notion of‘Ideology’.” Studies in Soviet Thought 1: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