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24

绿色技术图书

The Interaction among Natur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alysis on Dimensionalities of Green Technology

SSAPID:101-1159-7152-62
ISBN:978-7-5097-957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今天,当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自责,开始因为环境对我们自身的报复而后悔不已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并不能够放弃技术,放弃现代化,回到天人合一的原始社会,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于是绿色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一本关于哲学视野中绿色技术各维度解析的书,是人文视野下关于绿色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一些解读,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孙越
编 辑:孙以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0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B0 哲学理论

 后记

 导论

  第一节 环境及其相关问题

   一 环境概念的哲学阐释

   二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表现

    案例1:海湾战争油污染事件

    案例2: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案例3:英国伦敦烟雾事件

   三 环境问题:人类“存在之根”的遮蔽

  第二节 技术及其相关问题

   一 技术的哲学理解

    (一)技术的逻辑体系

    (二)技术的概念与作用

   二 技术观的演变与发展

  第三节 技术与市场关系简述

   一 市场发展的影响因子

   二 技术对市场发展的作用

    (一)技术对市场主体的作用

    (二)技术对市场客体的作用

    (三)技术对市场其他因素的作用

   三 市场活动不完备性对技术的影响

    (一)市场活动过程盲目性对技术的影响

    (二)市场活动结果反馈滞后性对技术的影响

  第四节 政治在技术与环境问题中的角色

   一 政治的特点

    (一)政治活动的公共性

    (二)政治参与的非单一性

    (三)政治模式的内在趋同性

   二 环境问题的政治化

    (一)政治因素加剧环境问题恶化

    (二)政治因素加快环境问题解决

   三 环境对政治的影响

   四 政治与技术的互动

    (一)政治的技术化

    (二)技术的政治化

  第五节 技术的文化历史脉络

   一 文化特质的解析

   二 技术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现实主义的文化

    (二)现代主义的文化

    (三)后现代主义的文化

  第六节 本书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绿色观念:绿色技术的理论母体

  第一节 绿色观念的哲学阐释

   一 绿色观念的理论根基

    (一)中国儒家哲学

    (二)中国道家哲学

    (三)中国佛学思想

   二 绿色观念的实践路径

    (一)兴起与萌芽:自然的生存方式

    (二)发展与消解:技术的生存方式

    (三)复苏与深化:技术的美学存在方式

  第二节 绿色观念的历史维度

   一 绿色观念的原始萌芽

   二 绿色观念的近代发展

   三 绿色观念的现代形成

   四 绿色观念的当代深化

    (一)发展范围的宽泛性

    (二)发展影响的深入性

  第三节 绿色观念的社会影响

  第四节 绿色观念的深化发展与扬弃

   一 从本体理论上深化绿色观念

   二 从价值导向上扬弃绿色观念

   三 从社会建构上发展绿色观念

   四 从文化向度上重整绿色观念

 第二章 绿色技术:技术的“变革”与“突破”

  第一节 绿色技术的基本概况

   一 绿色技术产生的背景

   二 绿色技术的概念

   三 绿色技术的特征

    (一)生产方式的绿色化

    (二)消费模式的绿色化

    (三)价值导向的绿色化

     1.社会层面的绿色化

     2.经济层面的绿色化

  第二节 绿色技术的哲学阐述

   一 绿色技术的哲学支撑

    (一)系统生态学

    (二)马克思主义

    (三)盖娅假说

   二 绿色技术的“现代性”扬弃——从哲学角度的思考

    (一)绿色技术:实践性的技术

    (二)绿色技术:去中心的技术

    (三)绿色技术:整体范式中的技术

  第三节 绿色技术范式的转变

   一 绿色技术中的格式塔

   二 绿色技术的变革

   三 绿色技术中的“回归线”

  第四节 发展中的绿色技术

   一 绿色技术的存在方式:对现代技术的超越

    (一)对现代技术一维本体的扬弃

    (二)对现代技术价值空位的扬弃

    (三)对现代技术历史虚无主义的扬弃

   二 绿色技术的扩散

    (一)缓慢性

    (二)不确定性

    (三)复杂性

 第三章 生态经济:绿色技术实践的经济维度解析

  第一节 生态经济的含义及特征

   一 生态经济的含义

    (一)生态经济概念的剖析

    (二)生态经济的理论支撑

     1.生态经济的核心理念

     2.生态经济的理论基础

   二 生态经济的特征

    (一)生态经济的技术仿生学特征

    (二)生态经济对传统经济形而上学问题的超越

    (三)从“二维”走向“三维”

  第二节 绿色技术对生态经济的诠释

   一 绿色技术的“反自然性”

    (一)绿色技术产生的反自然性

    (二)绿色技术表征的反自然性

    (三)绿色技术功能的反自然性

   二 绿色技术的“合自然性”

  第三节 绿色技术经济维度的转向

   一 从“生产合理性”到“生态合理性”的转向

   二 从“增长无极限”到“发展有极限”的转向

   三 从“价格导向”到“价值导向”的转向

  第四节 生态经济发展中的“二律背反”

   一 正题:绿色技术对人的主体性的彰显,对自然利益的遮蔽

   二 反题:绿色技术对自然利益的彰显,对人的主体性的遮蔽

   三 合题:建构环境库涅兹曲线的动态模型

  第五节 绿色技术经济维度的展望

 第四章 生态政治:绿色技术实践的政治维度解析

  第一节 现代政治的生态学转向

   一 生态政治的缘起

   二 生态政治的实践进路

    (一)绿色绿党:现有政治制度的改良与修正

    (二)红色绿党:社会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根本变革

    (三)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与人与人关系之间的统一

  第二节 生态政治范式下的绿色技术

   一 社会制度与绿色技术

   二 社会意识形态与绿色技术

   三 政治的民主与绿色的技术

  第三节 绿色技术的政治参与

   一 绿色技术的生态政治角色

    (一)绿色技术生态学视角下的社会正义

    (二)绿色技术生态学维度中的基层民主

    (三)绿色技术对国际生态政治发展的促进

   二 绿色技术对政治主体的影响

    (一)绿色技术下政治参与者的变革

    (二)绿色技术下政治参与关系的变革

     1.从人与人的关系到生命与生命的关系

     2.从仅对当代关系的协调到对当代未来同时的协调

     3.从注重国内关系的维持到着眼于国际关系维护

   三 绿色技术实践下的政府转型

    (一)政府观念的转型

    (二)政府制度的转型

    (三)政府实践的转型

  第四节 生态政治未来的展望——以绿色技术为视角的剖析

   一 实践的长期性

   二 实践的艰巨性

    (一)实践主体的多元性

    (二)实践关系的复杂性

 第五章 生态文化:绿色技术实践的文化维度解析

  第一节 现代技术异化的文化原因

   一 单一价值观:现代技术异化的文化缘起

   二 两种文化的分离:现代技术异化的文化根源

   三 人文理性的丧失:现代技术异化的文化表征

  第二节 绿色技术的文化支撑:生态的文化

   一 生态文化的基础:环境哲学

    (一)环境哲学:现代技术的文化批判

    (二)环境哲学中生态文化维度的扬弃

   二 生态文化的本质

    (一)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融合的产物

    (二)技术合理化的文化支撑与保证

    (三)技术功能完善化的文化引导

   三 生态文化:文化生态化的结果

    (一)生态文化的社会确证

    (二)生态文化的伦理确证

    (三)从“存在”走向“关系”的生态文化

  第三节 生态文化的实践路径

   一 确立“道德生态人”的主体性地位

   二 形成“个体危机”到“集体危机”的认知转变

   三 将“美”融入生态文化

  第四节 生态文化实践的困境

   一 技术活动不确定性对生态文化实践的挑战

   二 经济活动不确定性对生态文化实践的挑战

   三 社会活动不确定性对生态文化实践的挑战

  第五节 生态文化实践下的绿色技术

   一 评价标准的多元化

   二 考量方法的社会化

   三 结构模式上的生态化

   四 “成本-收益”上的对称化

 结论

  一 绿色理念的兴起与发展是社会的必然与进步

  二 绿色技术的实践体现了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技术,提升;人类,发展;社会,进步;而环境,却似乎没有按照这样的轨迹前行,它遭受着技术提升、人类发展、社会进步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重大摧残,甚至越演越糟糕。今天,当我们开始反思,开始自责,开始因为环境对我们自身的报复而后悔不已时,我们也意识到我们并不能够放弃技术,放弃现代,回到天人合一的原始社会,我们需要一种新的手段和方式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于是绿色技术应运而生。这是一本关于哲学视野中绿色技术各维度解析的书,是人文视野下关于绿色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的一些解读,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关注生态文明建设。

[1]艾凯:《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贵阳人民出版社,1991。

[2]〔意〕奥雷里奥·佩西:《人的素质》,邵晓光译,辽宁大学出版社,1988。

[3]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西方哲学原著选读》,商务印书馆,1988。

[4]〔美〕康芒纳·巴里:《封闭的循环——自然,人和技术》,侯文蕙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5]陈敏豪:《生态文化与文明建设》,武汉出版社,1995。

[6]蔡仲:《后现代相对主义与反科学思潮:科学、修饰与权力》,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陈鸿清、李泊言编著《绿色政治——环境问题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0。

[8]〔德〕科尔曼·丹尼尔:《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梅俊杰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9]〔英〕佩珀·戴维:《现代环境主义导论》,宋玉波、朱丹琼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0]〔美〕卡普拉·弗、斯普雷纳克·查:《绿色政治:全球的希望》,石音译,东方出版社,1988。

[11]北京大学哲学系主编《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

[12]〔德〕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行动合理性和社会的合理化》,洪佩郁译,重庆出版社,1994。

[13]〔德〕海德格尔:《人,诗意地安居着》,郜元宝译,远东出版社,1995。

[14]〔美〕赫尔曼·戴利:《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15]〔美〕罗尔斯顿·霍尔姆斯:《哲学走向荒野》,叶平、刘耳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

[16]〔德〕康德著《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

[17]〔美〕诺齐克·罗伯特:《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何怀宏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18]林崇德、姜璐、王德胜主编,刘清泗分卷主编《中国成人教育百科全书·地理·环境》,南海出版公司,1994。

[19]林德宏、肖玲:《高科技与社会纵横谈》,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

[20]林德宏:《科学技术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1]卢风、刘湘溶主编《现代发展观与环境伦理》,河北大学出版社,2004。

[22]李庆臻主编《简明自然辩证法词典》,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

[23]〔美〕莱斯特·布朗:《生态经济:有利于地球的经济构想》,林自新等译,东方出版社,2002。

[24]李章印:《自然的拯救与沉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25]〔美〕麦金托什·罗:《生态学概念和理论的发展》,徐嵩龄译,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6]〔德〕马尔库塞:《工业社会与新左派》,商务印书馆,1982。

[27]〔德〕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28]〔德〕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9]〔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

[30]〔德〕霍克海默·马克斯、阿多诺·西奥多霍克海默·马克斯、阿多诺·西奥多:《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段》,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31]〔法〕庞蒂·梅洛:《知觉现象学》,姜志辉译,商务印书馆,2001。

[32]〔美〕纳什:《大自然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出版社,1999。

[33]潘洪林:《科技理性与价值理性》,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34]〔德〕绍伊博尔德:《海德格尔分析新时代的技术》,宋祖良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5]〔荷〕斯宾诺莎:《伦理学》,贺鳞译,商务印书馆,1983。

[36]孙道进:《环境伦理学的哲学困境——一个反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7]孙道进:《马克思主义环境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38]沈小峰、吴彤、曾国屏:《自组织的哲学——一种新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

[39]〔美〕库恩·托马斯:《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0]〔加〕莱斯·威廉:《自然的控制》,任长龄、李建华译,重庆出版社,1993。

[41]〔美〕沃克特:《生态系统——平衡与管理的科学》,欧阳华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

[42]王正平:《现代伦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3]解保军:《马克思自然观的生态哲学意蕴:“红”与“绿”结合的理论先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44]肖峰:《哲学视域中的技术》,人民出版社,2007。

[45]〔美〕弗伦奇·希拉里:《消失的边界:全球化时代如何保护我们的地球》,李丹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46]肖显静:《后现代生态科技观——从建设性的角度看》,科学出版社,2003。

[47]肖显静:《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抉择》,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48]杨国荣:《伦理与存在》,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49]〔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廖申白译注,商务印书馆,2004。

[50]尤西林:《人文学科及其现代意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1]〔日〕岩佐茂:《环境的思想》,韩立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52]张华夏:《道德哲学与经济系统分析》,人民出版社,2010。

[53]郑慧子:《走向自然的伦理》,人民出版社,2006。

[54]〔美〕奥康纳·詹姆斯:《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红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5]〔英〕拉伍洛克·詹姆斯:《盖娅:地球生命的新视野》,肖显静、范祥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Bert bras:《把环境问题纳入产品设计与实现》,《产业与环境》(中文版)1998年第Z1期。

[2]鲍健强:《从绿色运动到绿色科技》,《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2期。

[3]蔡运龙:《科学技术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5期。

[4]曹南燕、刘兵:《女性主义自然观》,载吴国盛主编《自然哲学》第2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5]段伟文:《对技术化科学的哲学思考》,《哲学研究》2007年第3期。

[6]雷明:《可持续发展评价——绿色国内生产总值(GGDP)核算》,《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9卷。

[7]布克金·莫里:《走向一种生态社会》,郇庆治、卢文娟译,《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7年第5期。

[8]潘家华:《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南北贸易关系》,《世界经济》1996年第28期。

[9]舒红跃、陈俊:《现代技术危机与世界意识》,《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

[10]孙丽:《现代生态思维,思维方式变革的一种路径选择》,《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11期。

[11]王伯鲁、王筱平:《“绿色技术”概念探析》,《环境导报》1997年第1期。

[12]肖玲:《现代科学技术革命辨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3年第2期。

[13]宣兆凯:《环境伦理走向实践的路径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14]杨发明、许庆瑞:《绿色技术扩散初探明》,《环境导报》1996年第2期。

[15]叶闯:《深绿色思想的理论构成及其未来意义》,《自然辩证法研究》1995年第1期。

[16]余谋昌:《全球变化的人类因素》,《自然辩证法通讯》1992年第5期。

[17]张晓红、李兆友:《古希腊技术实践思想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第1期。

[1]B.Agger,a Critical Theory of Public life:knowledge,Discourse,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Decline(London&New York:Falmer Press,1991).

[2]H.Arendt,the Human Conditio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

[3]M.Ash,Green Politics:the New Paradigm(London:Green Alliance,1980).

[4]A.J.Ayer,Language,Truth and,Logic(New York:Dover Publications,1950).

[5]T.Benton eds,The Greening of Marxism(New York & London:the Guilford Press,1996).

[6]A.Bill,Green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London:Routledge,2001).

[7]D.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London,Henley &Boston:Routledge & Kegan Paul,1976).

[8]D.Bloor,Knowledge and Social Imagery,2nd end(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9]R.J.Brulle,Agency,Democracy and Nature(Massachusetts:MIT Press,2000).

[10]A.Dobson,Green Political Thought(Boston:Unwin Hyman,1990).

[11]J.B.Forster,the Vulnerable Planet:a Short Economic History of the Environment(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1999).

[12]J.B.Foster,Marx’s Ecology:Materialism and Nature(New York:Monthly Review Press,2000).

[13]D.Goldblatt,Social Theory and the Environment(Cambridge:Polity Press,1996).

[14]M.A.Hajer,the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Discourse: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Oxford:Clarendon Press,1995).

[15]E.D.Herman,J.C.Farley,Ecological Economics: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Washington:Island Press,2004).

[16]A.Hurrell,K.Booth,S.Smith eds,International Political Theory and the Global Environment,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oday(Pennsylvania:Pennsylvania University Press,1995).

[17]Knorr-Cetina,M.Mulkay eds,Science Observed-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Science(London:SAGE Publications,1983).

[18]J.Law,J.Hassard,Actor Network Theory and After(Oxford:Blackwell,1999).

[19]B.Latour.Science in Action(London & 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7).

[20]C.Mitcham.Thinking through Technology:the Path between Engineering and Philosoph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4).

[21]J.O’Connor,Natural Causes.Essays in Ecological Marxism(New York:The Guilford Press,1998).

[22]H.L.Parsons,Marx and Engels on Ecology(London:Greenwood Press,1977).

[23]J.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s,2nd eds(London:Duckworth,1980).

[24]A.Pickering,the Mangle of Practice:Time,Agency and Scienc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5).

[25]M.Sagoff,the Economy of the Earth:Philosophy,Law,and the Environmen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6]S.Shapin,S.Schaffer,Leviathan and the Air-Pump:Hobbes,Boyle,and the Experimental Life(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85).

[27]N.Thrift,Spatial Formations(London:Sage Publication,1996).

[28]S.Toulmin,Cosmopolis:The Hidden Agenda of Modernity(New York:The Free Press,1990).

[29]S.Yearly,The Green Case:Sociology of Environmental Issues,Arguments and Politics(London:Harper Collins,1991).

[30]J.Young,Post-Environmentalism(London:Belhaven,1990).

[1]E.A.Bird,“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Nature:Theoretical Approach to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Review. Vol.11,Issue 4(1987):255-264.

[2]S.Brockmann,“After Nature-Postmodernism and the Greens,” Technology in Society. Vol.14,Issue 3(1992):299-315.

[3]L.Bustillo-Garcia,J.P.Martinez-Davila,“The approach to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terciencia. May.Vol.33,Issue 5(2008):389-395.

[4]S.Eden,S.M.Tunstall,S.M.Tapsell,“Translating nature:river restoration as nature culture,” Enviromental and Planning D-Society & Space. Apr.Vol.18,Issue.2(2000):257-273.

[5]H.Garrett,“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 Science. 13(December)162:1243-1248.

[6]M.H.Huang,R.T.Rust,“Sustainability and Consumption.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Feb.Vol.39,Issued 1(2011):40-54.

[7]Jaffe,A.B.,Newell,R.G.,Stayins,R.N.A Tale of Two Market Failures:Techn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olicy.Ecological Economics. Oct.Vol.54,Issue 2-3(2004):164-174.

[8]J.L.Lapinski,“Sustainable,Development versus Political Aspect of Defining the Nature,” Problemy Ekorozwoju. Vol.4,Issue 1(2009):77-81.

[9]R.Lawless,“Ecology around the World and Through the Paradigms,” Reviews in Anthropology. Vol.30:191-204.

[10]L.Marx,“Postmodernism and the Environmental Crisis,” Philosophy and Public Policy. 3/4 10:14-17.

[11]M.Mikulak,“The Nature of Capitalism:How Green Can We Grow,”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2011.

[12]V.Nee,“The Emergency of Market Society:Changing Mechanism of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American.Journal of Sociology. Jan.Vol.101,Issue 4(1996):908-949.

[13]A.Pickering,“Decentering Sociology:Synthetic Dye and Social Theory,” Perspective on Science,Vol.13,2005(3):352-405.

[14]U.Regev,A.P.Gutierrez,S.J.Schreiber,D.Zilberman,“Biological and Economic Foundations of Renewable Resource Exploitation,” Ecological Economic. Sep.Vol.26,Issue3 (1998):227-242.

[15]I.Thomson,“What’s wrong with being a technological essentialist?A Response to Feenberg,” Inquiry,2000(4):429-444.

[16]P.Wapner,“Civil Society and Emergent Green Economy,” Review of Policy Research. Sep.Vol.28,Issued 5 (2011):525-530.

[17]L.Watson,“The Identity Crisis in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Marietta,D.E.et al.eds.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nvironmental Activism. Lanham:Roman and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1995.

[18]A.Weston,“beyond Intrinsic Value:Pragmatism in Environmental Ethics,” Environmental Ethics,Vol.7 (1985):321-339.

[19]M.Williams,“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he Environment:Issues,Perspectives and Challenges,” Environmental Politics. Vol.2,Issue 4(1993):80-97.

[20]L.Winner,“Upon Opening the Black Box and Finding it Empty:Social Constructivism and the Philosophy of Technology,” Science、Technology and Human Value,1993(3):362-378.

[21]W.L.Xia,C.Chen,J.J.Jiang,“Measure of the Ecologic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fficiency of China’s Industrial Sectors-Based on Super-efficiency DEA Model,” Proceedings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roduct Innovation Management. Vols.I and II:389-397.

[22]Q.H.Zhu,Y.Geng,J.Sarkis,“Lai,K-H.Evaluating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mong Chinese Manufactures from the Ecological Modernization Perspectiv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 Review. Nov.Vol.47,Issue 6 (2011):808-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