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1

转型期“三农”公共财政政策图书

Public Finance Policies on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in Transition Period

SSAPID:101-1118-6650-17
ISBN:978-7-5097-0943-6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阐述了西方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里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深入地研究了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 “三农”问题的关系,借鉴了发达国家在社会转型期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经验教训,概述了转型期中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并论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和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的公共财政政策,提出了公共财政视野里解决农民问题的出路。

相关信息

丛书名:传统农区工业化与社会转型丛书
作 者: 徐全红
编 辑:孙兆文;郭琳;吴爱玲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3 农业经济

 序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进行时

    (一)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历史过程

    (二)1992年以后的中国全球主义大转型是多重转型的复杂组合

    (三)“三农”问题,既是社会转型过程的一种结果,又是社会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悄然进行

    (一)农村物质性公共品的供给由集体供给向国家供给转型

    (二)个人权利和现代法律的精神向农村渗透

    (三)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社会的影响加深

    (四)农村社会心理结构和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

    (五)从集体保障到社会保障

    (六)农村社会成员结构的多元、成层化变迁

   三 财政与中国“三农”关系进入新阶段

    (一)“三农”公共财政政策含义的界定

    (二)传统农业社会时期的国家财政为“农业财政”

    (三)新中国现代政府体系与传统农业财政产生尖锐冲突

     1.资源型、汲取型体制进一步弱化了农业财政能力

     2.标准化的政府体系与非均衡的财政能力造成“农难养政”

     3.政府机构日益扩张造成农业财政供给更加紧缺

     4.国家名义的行为增多加剧农业财政的供给不足

    (四)公共财政的阳光初照农村大地

     1.从规范农村税费到取消农村“三税”

     2.对农民实行“三项补贴”政策

     3.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

     4.对县乡财政实行“三奖一补”政策

     5.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

    (五)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大地任重而道远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 关于社会转型的研究

   二 关于农村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研究

   三 关于“三农”财政支持的探讨

   四 国内外研究简评

  第三节 本书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四节 本研究的框架与主要观点

   一 本书的研究框架

   二 本书的主要观点

 第二章 经济学视野里的“三农”问题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视野里的“三农”理论及评价

   一 古典西方经济学视野里的“三农”理论——亚当·斯密的观点及评价

    (一)亚当·斯密的农民观评价

     1.在亚当·斯密眼里,农民和其他社会职业的不同仅在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2.亚当·斯密认为,农民虽然缺乏组合精神,但农民具备农业活动需要的复杂的知识和经验

     3.斯密肯定了乡绅和农业家的精神

    (二)亚当·斯密的农业观评价

     1.农业很重要

     2.农业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农业生产过程是人与自然结合的过程

     3.制造业产生于农村手工业,制造业和商业的发展又促进了农业的进步,国家应首先发展制造业,但必须以农业的发展为基础

     4.不同土地产权形式与农业改良的关系

    (三)亚当·斯密的农村观

   二 现代西方经济学中的“三农”政策理论及其评价

    (一)F.A.哈耶克的“三农”观综述

    (二)库兹涅茨的倒U型假说

    (三)谷贱伤农与农产品价格补贴

    (四)从凯恩斯有效需求理论看增加农民收入的必要性

   三 福利经济学原理与农民福利

    (一)福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二)福利经济学原理的启示

  第二节 发展经济学视野里的“三农”问题及其评价

   一 二元经济论

    (一)刘易斯模型

    (二)费—拉莫斯模型

    (三)乔根森模型

   二 关于改造传统农业

    (一)如何认识传统农业的特征

    (二)传统农业为什么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源泉

    (三)如何改造传统农业

   三 新兴发展经济学的“三农”观点

   四 发展经济学“三农”理论评价

    (一)假定条件未必适合中国

    (二)中国的城市(镇)化和工业化由于自身的特点,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障碍

    (三)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里的“三农”问题

   一 马克思主义的农业观评述

    (一)农业是基础

    (二)农业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朝阳产业

    (三)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是农业的重要特征

    (四)追求级差地租Ⅱ,是农业深度开发的重点与方向

   二 马克思主义的农民观评述

    (一)资本的原始积累意味着对小农的剥夺

    (二)大工业造成农民向城市集中,并带来农民的贫困与消亡

   三 小块土地所有制的灭亡与大土地所有制的后果

    (一)小块土地所有制下农业经营的特点

    (二)小块土地所有制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

    (三)小土地所有制的灭亡是必然的

    (四)大土地所有制的后果

  第四节 “三农”问题的经济学共识

   一 在经济规律体系中认识农业经济规律

    (一)农业生产商品化的必然性

    (二)农民生活商品化的必然性

    (三)按照平均利润规律,资源要素流动在农业内部和农业以外同时进行

    (四)小农规模不经济必然走向规模经济,小农转化将是一个长期过程

   二 农业是基础,粮食要保障

   三 社会要稳定,生存要保障

   四 商品经济的现代化,公共经济和服务的现代化要同步

 第三章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与“三农”关系研究

  第一节 市场化转型与“三农”关系问题研究

   一 中国走向市场经济

    (一)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球趋势

    (二)建立一个名正言顺的市场经济

    (三)20世纪90年代:中国走向市场经济1989年发生的

    (四)市场经济的“好”与“坏”

   二 市场化转型与中国“三农”困局

    (一)农村的市场化改革与小农经济的矛盾

     1.农村的市场化含义和发展前提

     2.加速我国农村市场化进程关键在于创新制度,提高交易效率

    (二)我国农业市场化进程中的逆市场行为分析

     1.制度性过度竞争

     2.行政性经济规制

     3.单向性双层经营

     4.部门性市场分割

    (三)市场化取向与农户资金需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三 市场化转型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农民思想行为的冲击巨大

  第二节 工业化转型与“三农”关系研究

   一 全球工业化转型与“三农”关系的历史回顾

    (一)资本主义早期工业化与“三农”关系

    (二)苏联的工业化转型与“三农”关系

    (三)台湾地区的工业化与“三农”关系

   二 中国的工业化与“三农”关系

    (一)以牺牲消费和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新中国工业化转型

    (二)农村改革的成功为体制过渡期的中国工业化转型奠定基础

    (三)与农业的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的新型工业化的一大特点

   三 工业化转型与“三农”关系的历史结论

  第三节 城市(镇)化转型与“三农”关系研究

   一 中国城市(镇)化进程与“三农”关系透视

    (一)世界城市(镇)化转型与“三农”关系的一般规律

    (二)中国城市(镇)化进程与“三农”关系轨迹

   二 城市(镇)化是解决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一)二元经济结构问题是中国发展必须迈过的一道“坎”

    (二)城市(镇)化是解决二元经济结构矛盾的根本出路

   三 中国城市(镇)化过程是农民被“驱赶”和“转移”的过程

    (一)城市(镇)化与被“驱赶”的农民

    (二)城市(镇)化与农民的“主动”转移

     1.已经发生的劳动力调整

     2.工业化→城市(镇)化→库兹涅斯周期

   四 城市(镇)化转型中的农村出路——农村城镇化

    1.因地制宜地解决不同区域在城市(镇)化中的发展问题

    2.重视软件建设,不光追求表面形式的硬件建设,更要讲实际,讲质量,不断提高农村竞争力

    3.农村政策应支持“自下而上”的发展方向,地方发展的项目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当地老百姓为主宰

  第四节 全球化转型与中国“三农关系研究

   一 全球化的国家分歧及其影响

    (一)全球化国家分歧

    (二)全球化加剧了全球贫富差距和农民的贫困

     1.全球化加剧全球贫富悬殊

     2.全球化造成第三世界国家农业困境与农民贫困

   二 全球化加剧了中国的“三农’’问题

    (一)中国不得不面对来自西方的农业保护政策和农业竞争

    (二)中国受到来自西方要求过度开放农产品市场的压力

    (三)加剧了弱势群体被边缘化和收入差距的扩大

    (四)社会保障越显脆弱

   三 全球化对中国的“三农”保护提出新要求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发达国家和中国台湾地区转型期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教训

  第一节 法国转型期“三农”财政政策的经验、教训及借鉴

   一 19世纪中叶前法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一)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占主体

    (二)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商品化程度低

    (三)产权模糊的农村公社是法国传统农业社会的构成细胞

    (四)思想观念传统而守旧

   二 19世纪中叶后法国农村的社会转型

    (一)交通运输业的突破性变革打破法国农业经济低水平循环的怪圈

    (二)乡村工业的衰落和新兴工业的兴起

    (三)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体系的完善

    (四)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

    (五)农村公社的瓦解

    (六)传统农民向现代人的转化

   三 法国农村社会转型期财政政策对中国启示

    (一)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

    (二)深化大宗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

    (三)推进以制度创新为主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

    (四)全方位增进城乡交流

    (五)重视对青壮年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工作

  第二节 韩国转型期的“三农”财政对策对我们的启示

   一 转型期的韩国“三农”问题

   二 韩国新村建设的财政政策

    (一)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二)采取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三)大力发展社区经济

    (四)鼓励发展民间组织并发挥其作用

    (五)兴建村民会馆

    (六)政府持续的对农业和农村的大规模投入

   三 韩国新村建设财政政策的成功经验与教训借鉴

    (一)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值得重视的教训

  第三节 日本转型期“三农”财政政策及借鉴

   一 日本促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经验

    (一)大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减少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调动农民群众创造新职业的积极性

    (二)迅速发展工业,大量吸收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剩余劳动力

    (三)允许农民“兼业”,使转移具有“回旋余地”

    (四)政府制定规划,通过立法和政策引导促使农村劳动力转移

    (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培养非农产业能够接受的合格人才

    (六)积极推进农村城市(镇)化建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 日本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经验

    (一)农村社会保障的萌芽起步期(20世纪30年代至“二战”结束前)

    (二)农村社会保障的重建时期(“二战”结束至20世纪60年代)

    (三)农村社会保障的补充、完善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

   三 日本推进农村城市(镇)化的经验

    (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二)实行产业振兴,发展农村工业

    (三)加强总体规划,健全法规体系

    (四)推行广域行政,实行町村合并

   四 日本农业、农村发展经验

    (一)战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二)农村社会的变迁

   五 转型期日本农业财政政策对我们的启示

    (一)农业政策方面

     1.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同时,要兼顾保障供给、农民收入和环境保护三大目标

     2.坚持市场导向,适时调整农业保护政策

     3.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制度的创新

    (二)农村城市(镇)化方面

     1.要有长远的、权威的总体规划

     2.要有强大的国家资金支持

     3.改革投资体制,加快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4.发展小城镇工业,实行工业托镇

     5.加强总体规划,实现科学建镇

     6.健全法规体系,实现依法建镇

     7.推进行政改革,实行科学建镇

    (三)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方面

     1.抓紧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2.坚持因地制宜与自愿原则,避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刀切”

     3.保持已有政策的相对稳定

     4.协调好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

     5.理顺体制、明确职责,确保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落到实处

  第四节 台湾社会转型期农村财政政策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 土地改革为台湾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要素条件

   二 台湾地区工农关系发展的三个阶段及政策

    (一)“以农辅工”期(1954~1967年)

    (二)农工并重期(1968~1983年)

    (三)“以工辅农”期

   三 与产业结构的变化相一致的台湾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

   四 建立应对全球化的台湾农业

   五 台湾农业财政政策中值得借鉴的几点经验

    (一)重视农业教育

     1.对国民教育的重视

     2.重视农业教育的贡献

    (二)强化基础设施投入

    (三)重视农业科技投入

    (四)重视民间社团组织的作用

     1.农会组织

     2.农业合作社

 第五章 转型期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概述

  第一节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外延与功能

  第二节 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重点和方式

   一 政府与市场的分界

   二 政府、社会、私人在“三农”公共服务体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三 财政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范围和程度

   四 财政资金投入重点及顺序

   五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两种方式

  第三节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责任

   一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财权划分

    (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事权划分

    (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划分

   二 中央和地方财政投入责任

  第四节 构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原则和难点

   一 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过程中应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确保农业从业者和农村居民的平等权

    (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三)致力于政府扁平化设置

    (四)完善公共服务的决策机制

    (五)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六)建立有效的监督与激励机制,使供给中的各个主体按照最优的原则行事,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1.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服务供给绩效评估机制

     2.建立政府公共服务问责机制

     3.建立私人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相应监管制度

   二 构建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难点

    (一)农村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居住分散,提供农村公共服务的成本远远高于城市

    (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公共服务的历史欠账较多,难以支撑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

    (三)政府责任不清晰

    (四)农村市场体系不完善

 第六章 转型期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农民生活、生产商品化程度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一 农民生活性支出的商品化率平均超过80%

    (一)日用生活品从自给到购买的变化明显

    (二)生活中大事件购买和服务的商品化程度已经很高

   二 农民生产市场化程度达到较高水平

    (一)生产资料的市场化程度很高

    (二)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处于较高水平

   三 农民生活、生产商品化和农产品商品化对公共财政政策的影响

  第二节 农户收入来源和支出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一 农民的收入来源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 农户支出表现出新的特点

   三 适应农户收、支变化的新特点,调整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第三节 农村家庭生命周期特殊性与生计保障的财政责任

  第四节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激增与地方财力制约的矛盾突出

   一 农村公共服务需求量的估算与目前的提供程度

    (一)农村基础设施服务需求量与实际供给水平

    (二)农民生活保障服务的需求量与供给水平

    (三)农村公共性服务需求量与供给水平

    (四)农业生产服务的公共需求与供给水平

    (五)几点结论

   二 县级财政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分析

    (一)地方财政困难收入状况堪忧

    (二)地方财政对转移支付的依赖程度很高

    (三)农村公共服务需求估计过低

   三 增加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状况

    (一)改革现行财税体制,切实增加县级财政收入

    (二)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调整县级财政公共服务的供给结构,适当压缩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优先保障农村公共服务需求

    (三)增加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提高县级财政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第七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政策

  第一节 农业问题几个观点的商榷

   一 农业与农村、农民并非固定搭配

   二 后工业化时代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更加突显

    (一)农业基础地位新解

    (二)农业——从“国家之本”到“国家之基”

     1.选择农业是人类维持自身发展的无奈选择

     2.封建王朝的重农思想——农业为国家之本

     3.工业革命时代农业的基础地位开始显现

     4.后工业时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更加凸显

   三 粮食问题虽然仍然是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但农业问题已经不单单是粮食问题

    (一)粮食问题仍然是农业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中国的粮食短缺问题已基本解决,但粮食安全仍有隐患

     1.总量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2.波动问题及其解决路径

     3.资源问题

    (三)粮食归粮食,农业归农业

   四 人多地少不是农业的问题

   五 农业解决不了转型期的农民收入问题

   六 我国已经进入现代农业中期阶段

    (一)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二)我国农业已进入现代农业中期阶段

  第二节 转型期中国农业问题的实质

   一 从农业功能本身看,农业问题实质上是对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农业的社会文化功能弱化的担忧

   二 公共经济学视野里农业问题实质是国家对农业的保护不力,投入不足

    (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政府的责任,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二)农业本身的公共品特性决定了政府在农业保护方面负有责任

  第三节 解决农业问题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 我国农业政策模式应有一个实质性的变革

    (一)现代农业政策的三种模式

    (二)我国农业政策的类型应加速向第二种模式转换

   二 政策转换的关键:一要增加财政投入,二要提供农业保护

  第四节 建立稳定的可持续增长的农业财政投入机制

   一 我国农业财政投入总量不足

    (一)农业财政投入、农业财政净投入及其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分析

    (二)农业财政投入占GDP的比重大幅度下降(见表7-2、图7-3)

    (三)农业财政投入增长速度与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的比较分析

   二 我国农业财政支出结构极不合理

    (一)农业财政支出内容

     1.农林、水利、气象等方面的基本建设投资支出

     2.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3.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4.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5.支援农业生产支出

     6.农村救济费支出

    (二)农业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和特点

     1.农业事业费支出比重在1997年之前基本上处于攀升态势

     2.在农业事业费支出份额不断增长的同时,农业基建支出在农业财政支出中的份额则呈逐年下降的趋势

     3.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增长缓慢

   三 建立稳定、可持续增长的农业财政投入机制

    (一)增加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支农资金总量的稳定增长

    (二)建立有效的农业保护机制

    (三)财政农业支出向农业基础设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及农业教育、研究和科技转化等方面倾斜

    (四)建立健全农业财政投入的管理监督机制

    (五)从近期看,应当调整和完善农村财政支农支出结构

    (六)规范支农方式,降低支农成本

  第五节 实施有效的农产品贸易保护政策

   一 中国的农业必须得到有效保护

    (一)农业保护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二)我国农产品的国际贸易保护程度很低

    (三)我国主要农产品国际竞争力降低

    (四)农产品进口压力日益增大,农产品贸易逆差可能保持下去

    (五)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势日趋复杂

   二 采用多种措施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实施保护

    (一)针对不同类农产品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关税减让措施

    (二)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关税壁垒措施

     1.设置关税高峰,保护农业生产

     2.利用关税升级和调节关税措施保护农业

     3.利用关税配额保护农业

     4.通过设置通关壁垒措施保护农业

    (三)适当运用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保护农业

    (四)合理运用非关税措施保护农业

     1.运用保障措施保护农业

     2.通过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农业

 第八章 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

  第一节 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内涵

   一 现代化历史视野里的农村社会问题

   二 转型期农村社会问题面面观

    (一)农村居民的“游民化”状态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模式提出挑战

    (二)相当一部分农村地区处于社会失序状态,社会治安状况严重恶化

    (三)农村社区帮会组织以及其他次生社会集团重新滋生,成为威胁农村社会稳定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四)由于各地区的现代化水平与发展速度极端不平衡,乡村社会的区域分化也非常明显

  第二节 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问题的公共经济学分析

   一 农村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是单向的国家与农村财政关系

   二 分税财政体制改革造成基层财政困难并带来一系列农村问题

    (一)地区间地方政府的财政能力差距很大

    (二)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困难

   三 取消农业税的后续措施不到位加剧了农村管理的财力瓶颈

  第三节 转型期农村社会管理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 强化县、乡财政财力建设

    (一)发展经济,培植财源

    (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

    (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县乡财政的转移支付力度

    (四)改革乡镇行政体制

    (五)规范县乡政府举债行为,化解债务风险

   二 对农村财政支出的方向与结构进行调整

    (一)在近中期政府的农村财政支出体系中,重新调整县乡政府的职能定位,明确中央和省级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农业财政支出的主体地位

    (二)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加强监督,将提高农村财政资金的使用效果与增加财政支出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三)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

    (四)深化税制改革,建立规范的城乡统一税制

 第九章 公共财政视野里农民问题的解决思路

  第一节 转型期中国农民问题综述

   一 “农民”问题研究的新视角

    (一)农民概念的演化与农民问题

    (二)农民的性质

     1.现代职业农民不再是家庭经济中的“农民”

     2.农民不只是农业者

     3.农民本质上不是乡下人

   二 转型期农民问题及其成因

    (一)农民问题缘于体制转型,是新旧体制转换期的“断脐”之惑

    (二)农民问题缘于农民的职业分化,是农民在就业权上的不平等问题

    (三)农民问题缘于产业结构调整,是产业结构调整造成的农民转移困难和农民贫困问题

    (四)农民问题缘于城市(镇)化,是农民融入现代体制和身份转换过程的保障制度问题

    (五)农民问题缘于财政收入结构变化,是一个财政“负担”问题

    (六)农民问题缘于制度设计,是农民基本权利和经济利益得不到充分保护的问题

   三 农民问题的实质

  第二节 公共财政视野里的农民问题解决思路

   一 坚持财政运行格局的公共化取向

   二 让农民逐渐享受财政支出上的国民待遇

    (一)农民在财政上的国民待遇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

    (二)确保农民作为纳税人的权力

     1.农业税免征后农民仍然是纳税人

     2.农民的另类财政贡献

   三 建立统一的城乡税制,统一城乡居民的纳税义务

    (一)农业税的取消使得城乡二元税制的格局有所改变

    (二)农业税取消后我国城乡二元税制结构仍然存在

    (三)我国已经基本具备统一城乡税制的外部条件

    (四)制约城乡税制统一的体制性因素仍然存在

    (五)消除二元税制格局,统一城乡税制的具体思路

     1.统一的增值税政策

     2.统一的所得税政策

     3.统一的财产类税

     4.调整消费税征税项目

  第三节 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 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一)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种折中选择和过渡性制度设计

    (二)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模式的思考

   二 促进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的实践

    (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执行的财政缺位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方案的上、中、下三策

    (四)财政政策建议

   三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可行性分析

     1.我国已具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力支撑

     2.我国已具有一定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经验

     3.我国已具有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坚实心理基础

    (二)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财政政策选择

   四 完善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财政政策选择

    (一)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转型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治理结构

    (三)促进农村合作医疗健康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第四节 将“农民工”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一 “农民工”现象是正常的经济社会转型与畸形户籍制度碰撞所产生的一个“怪胎”

   二 “农民工”的存在对中国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提出挑战

    (一)城市社会保障体系排斥“农民工”

    (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适合“农民工”

   三 “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办法

    (一)我国尚没有统一的针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办法

    (二)必须建立全国统一的“农民工”社会保障政策

   四 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

    (一)建立新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会产生很多问题

    (二)将农民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缺乏可操作性

    (三)将“农民工”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是可行的

 总序

“三农”问题既是中国经济社会大转型过程的一种结果,又是这一转型能否成功的关键。中国的公共财政制度变革必须与之相适应,在“三农”问题的破解上发挥更大作用。本书站在转型期的时空观察中国目前的“三农”问题;从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经济学的经典中探求“三农”问题的生成原因和机理;在国际比较中寻找乡村社会在转型期经历的痛苦与破解之策;在实地调研的数据中挖掘转型中的中国“三农”现状与农村公共服务的困局;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提出转型期中国“三农”问题的治理之策。

〔印度〕阿马蒂亚·森著《贫困与饥荒》,商务印书馆,2001。

卞弘:《谈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支出效益的措施》,《经济与科技》2006年第17期。

布雷恩·布洛克:《全球化对市场的冲击:一个德国的前景》,《欧洲事务评论》1998年第1期。

褚红梅:《对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甘肃农业》2006年第5期。

陈共:《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1986~1995)》,《地理科学进展》1998年第3期。

陈平:《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短视国策》,《中国改革》2002年第4期。

成玉林:《美国农业发展历程及对我们的启示》,《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年第8期。

陈友福、王怀旭:《我国城乡差距现状分析目标任务及税收政策选择》,《山西农经》2006年第6期。

陈庆海:《自产自销初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政策对“三农”的影响分析》,《福建税务》2003年第12期。

《第三世界发现“自由”市场关闭着》,(美国)《洛杉矶时报》1992年4月24日。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

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费孝通:《乡土中国》,三联书店,1985。

F.A.哈耶克著《自由秩序原理》,邓正来译,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

《反对帝国主义全球化人民大会宣言》,《中国与世界》1997年第5期。

高培勇:《财政开始与国民准国民待遇》,《经济》2004年第9期。

高培勇:《财政与民生》,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高培勇:《为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勾画“路线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高建斌:《从家庭承包制到农场制:我国农业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天津商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高志坚:《对现代家庭农场制度的探讨》,《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2期。

国家统计局:《从十六大到十七大经济社会发展回顾系列报道》,2007年9月。

何诚颍、章涛:《城市(镇)化的制度变迁和资本市场创新》,《中国城市(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编印,2001。

贺雪峰:《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何继善、汪东华:《转型期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6期。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中华书局,2000。

贾康:《地方财政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贾康:《财政本质与财政调控》,经济科学出版社,1998。

贾康:《分税制改革与中央地方政府间的关系》,《改革》1990年第2期。

贾康、白景明:《县乡财政困难与财政体制创新》,《经济研究》2002年第2期。

陆学艺:《“三农”新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吕旺实:《公共财政制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董书慧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李刚:《论可持续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经济与管理》2004年第12期。

刘国信:《国外有机农业发展势头强劲》,《人民日报》(海外版),2002年9月30日。

李华:《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与财政理论创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李华:《农民身份与城乡税制统一》,《税务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尚红:《美国的家庭农场制度与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创新》,《经济纵横》2006年第5期。

李嘉晓等:《财政对农业投资的理论阐析与行为优化》,《经济问题探索》2005年第8期。

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罗德里戈·博尔哈:《全球化的优缺点》,(厄瓜多尔)《宇宙报》1998年2月24日。

梁漱溟:《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乡村建设理论》(精装本,影印民国版),上海书店,1992。

刘远立等:《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合作医疗运行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卫生经济》2002年第2期。

李芝兰:《转型期中国政府农业投资规模与结构分析》,《开发研究》2006年第3期。

李海新:《小农经济的特质及我国农地关系法制化的基本方向》,《河北法学》2007年第6期。

林致良:《全球化加剧贫富悬殊》,(香港)《全球化监察》2000年第3期。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86。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

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人民出版社,198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25卷、第26卷,人民出版社,1996。

马晓河:《工业反哺农业的国际经验及我国政策调整思路》,《管理世界》2005年第7期。

马也:《历史是谁的朋友》,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毛锦锋:《我国农产品关税减让政策探讨》,《世界经济情况》2007年第5期。

彭玉生:《中国农村农业和非农业增长与区域差距》,《社会科学研究》1998年第6期。

欧阳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的实证研究》,《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第9期。

彭勃、金柱演:《国家与乡村社会关系的发展与沿革:“资源——体制”框架的可行性分析》,《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1999年第1期。

《穷国也许不会接受贸易谈判》,(美国)《华盛顿邮报》2001年5月15日。

“三农”与财政金融课题组:《合理运用财政杠杆和金融杠杆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理论前沿》2006年第4期。

石磊:《“三农”问题的终结》,江西人民出版社,2005。

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

世界银行:《2020年的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斯蒂芬·施莱辛格:《全球主义透视:向世界大同发展》,(美国)1997年10月27日《洛杉矶时报》。

《“世界粮仓”卖粮难——阿根廷农牧业面临困境》,《经济参考报》1999年8月15日。

孙立平:《“厨师困境”、“剪刀差”与农民的相对困境》,《财政研究》2001第1期。

世界银行:《1993年世界发展报告:投资于健康》,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3。

苏明:《财政理论研究》,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田国双:《税收政策对农村经济发展影响研究》,《税务研究》2005年第2期。

田凯:《中国当前的社会保障制改革是“短视政策”吗》,《社会工作》2003年第6期。

谭如冰、尹峰:《日韩农产品保护政策比较研究》,《南华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魏新武:《社会保障世纪回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王朝才、傅志华:《“三农”问题:财税政策与国际经验借鉴》,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王朝才、胡章胜主编《民族地区农村财政建设》,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王国军:《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初探》,《战略与管理》2002年第2期。

王铭铭:《溪村家族》,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王铭铭:《社区的历程》,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王先明、常书红:《近代中国的乡村社会》,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魏邦龙:《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及应用》,《甘肃科学学报》1999年第4期。

吴毅:《村治变迁中的秩序与权威》,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吴敬琏:《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2。

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农业出版社,1985。

吴忠民:《社会公正论》,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

薛毅:《城市与乡村:从文化政治的角度看》,《天涯》2005年第4期。

西奥多·W.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商务印书馆,1987。

徐全红:《要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经济论坛》2002年第10期。

徐全红:《河南农业财政投入结构研究》,《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徐全红:《试论我国农业财政投入结构的调整》,《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4期。

徐全红:《统一城乡税制的初始条件分析》,《郑州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徐全红:《统一城乡税制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会计师》2007年第12期。

徐全红:《要加大对农业的补贴力度》,《经济论坛》2002年第10期。

徐全红:《农业财政投入若干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2001。

许文兴:《转型社会的乡村发展与政府效能论》,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许毅:《积极财政政策与中部地区的崛起》,《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19期。

许毅等:《“三农”问题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许毅、孔志峰:《地方政府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经济研究参考》2001年第20期。

颜景虎:《在大农业理论背景下构筑我国粮食安全体系》,《农业经济》2004年第12期。

杨冉云:《农场化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生产力研究》2003年第1期。

杨万江:《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及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比较》,《农业经济学》2001年第5期。

殷晓清:《农民的职业化——社会视角中的“三农”问题及其出路》,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杨团:《政府转型——中国改革的下一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燕晓飞:《发展经济学概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余永定、张宇燕、郑秉文:《西方经济学》,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余皓洁:《我国农产品贸易保护的研究综述》,《时代经贸》2007年第5期。

亚当·斯密:《国富论(下卷)》,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8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郭大力、王亚南译,商务印书馆,1974。

郑俊田:《中国涉外经济管理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0。

中国21世纪议程中心等:《全球化与中国“三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张荆剑:《中国崛起》,新华出版社,2005。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张韶华:《财政支农资金管理行为若干问题分析》,《农村经济》2007年第12期。

张东天:《告别理想:人民公社制度研究》,东方出版中心,1998。

章胜勇等:《中国大豆的比较优势及中美大豆成本效益的经济学分析》,《中国农村观察》2005年第1期。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人民出版社,1976。

《中国乡镇企业统计年鉴》(1978~1991)中国统计出版社。

《中国捍卫自身立场》,(日本)《产经新闻》2007年6月9日。

章有义:《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的再估计》,《中国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1期。

张伟:《中国农产品贸易问题研究》,《经济与管理》2007年第5期。

周中建:《二三十年代苏南农家收支状况研究》,《中国农史》1999年第4期。

张忠法等:《我国走出二元经济社会之路总报告》,《走出二元结构》,(邓鸿勋等主编)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张英红:《驳陈平的“短视国策”和“洋跃进”论》,《中国改革》2002年第7期。

张淑静:《欧盟25国农业政策实施的现状及分析》,《世界农业》2006年第7期。

周作翰等:《促进农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战略思考》,《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第1期。

郑功成:《农村社会保障的误区与政策取向》,《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9期。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商务印书馆,2004。

赵瑞政等:《中国农民养老保障之路》,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中国启动新一轮税制改革》,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改革新思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科学发展观:引领中国财政政策新思路》,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走向“公赢”的中国多级财政》,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

财政部农业司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课题组:《公共财政覆盖农村问题研究报告》,《农业经济问题》2004年第7期。

查德·R.巴尼特:《公共部门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国税务出版社、北京图腾电子出版社,2000。

张军、何寒熙:《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革后的变迁》,《改革》1996年第5期。

马晓河:《让农民享受到最基本的国民待遇》,《中国经济时报》2002年11月9日。

李秉龙、张立承:《中国贫困地区县乡财政不平衡对农村公共物品供给影响程度研究》,《中国农村观察》2003年第1期。

阎坤、王进杰:《公共品偏好表露与税制设计研究》,《经济研究》2000年第10期。

吴伟:《西方公共物品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财贸经济》2004年第4期。

孔祥智、涂圣伟:《新农村建设中农户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偏好及影响因素研究》,《农业经济问题》2006年第10期。

刘义强:《建构农民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丹尼斯·C.缪勒:《公共选择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Clark,E.H.Multipart Pricing of Public Goods[J].Public Choice,1971,11:17-33.

Groves,T.Incentives in Teams[J]. Econometrica,1973,41:617-631.

Green,J.R.,Laffont,J.J.On the Revelation of Preferences for Public Goods[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7,8:79-93.

Tiebout.A.Pure Theory of Local Expenditures[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56,10:416-424.

Hamilton,Bruce.Zoning and Property Taxation in a System of Local Governments[J]. Urban Studies,1975,12:205-211.

Oates,Wallace.On Local Finance and the Tiebout Model[J].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1,2:93-98.

Rubinfeld,Shapiro,Roberts.Tiebout Bias and the Demand for Local Public Schooling[J].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87,69:426-437.

Romer,T.,Rosenthal,H.The Elusive Median Voter[J]. Journal of Public Economics,1979,12:143-170.

Pommerehne,W.W.,B.S.Frey.Two Approaches to Estimating Public Expenditure[J]. Public Finance Quarterly,1976,9:255-280.

Brookshire.D.S,M.A.Thayer,W.D.Schulze.Valuing Public goods:A Comparison of Survey and Hedonic Approaches[J].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2,72:165-177.

Clark,P.M.Cost-Benefit Analysis and Mammographic Screening:A Travel Cost Approach[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ics,1998,17:767-787.

Bergstrom,T.C.,Rubinfeld,D.l.,Shapiro,P.Micro——Based Estimates of Demand Functions for Local School Expenditures[J]. Econometrica,1982,50:1183-1206.

Donaldson.C,Willingness to Pay for Publicly Provided Goods:A Possible Measure of Benefit?[J]. Journal of Health Economy[J].1990,9:103-118.

Portney.P.R.,The Contingent Valuation Debate:Why Economists Should Care[J]. Journal of Economy Perspective,1994,8:3-17.

Baron,J.Biase in the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of Values for Public Decisions[J]. Psychological Bulletion,1997,122:72-88.

Simon.K,Public Goods and Private Wants:A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Government Spending[J].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2003,24:785.

Rubinfeld,Shapiro,P.Micro-Estimation of the Demand for Schooling[J].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1989,19:38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