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9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3

中国扶贫开发政策演变(2001~2015年)图书

Evolution of China's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Policy (2001-2015)

SSAPID:101-0986-5391-69
ISBN:978-7-5097-9733-4
DOI:
ISSN:

[内容简介] 中国虽然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但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依然面临巨大的问题和挑战。本书重点梳理了中国政府有关扶贫开发各类相关文件的出台背景、具体要求、落实情况、宏观和微观的实际效果评估、国内外具体反馈等,对涉及的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扶贫改革试验区、特殊贫困群体、城市贫困、减贫国际合作等问题也做了详细论述。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国减贫研究书系
作 者: 左常升
编 辑:冯咏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6年12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Z4 论文集、全集、选集、杂著

 本书编辑委员会

 前言

 “中国减贫研究书系”编辑委员会

 第一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制定与实施

  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制定的宏观经济社会发展背景

   (一)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

   (二)主要农产品产量迈上新台阶

   (三)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但增速逐年下降

   (四)消费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继续改善

   (五)基础设施和社区状况明显改善

   (六)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七)城乡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八)农村贫困状况大大改善

  二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主要内容

  三 专项扶贫政策措施

   (一)贫困瞄准措施

   (二)整村推进

   (三)劳动力转移培训

   (四)产业化扶贫

   (五)移民扶贫搬迁

   (六)贫困村互助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

   (七)以工代赈

  四 行业部门扶贫政策

   (一)农业行业扶贫

   (二)交通扶贫

   (三)水利扶贫

   (四)能源扶贫

   (五)农村危房改造

   (六)科技扶贫

   (七)教育文化扶贫

   (八)生态扶贫

   (九)特殊群体和特困区域扶贫

   (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五 区域发展政策

   (一)西部大开发战略

   (二)振兴东北战略

   (三)东西扶贫协作

  六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一)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三)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

   (四)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五)农村医疗救助

  七 农村贫困状况的变化

 第二章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制定与实施

  一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主要内容

   (一)总体要求

   (二)主要目标任务

   (三)对象与范围

   (四)“三位一体”

   (五)政策保障

   (六)组织领导

  二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多维透视

   (一)扶贫内在逻辑演变

    1.主体多元化

    2.精准扶贫

    3.资源传递机制

   (二)扶贫历史演变

    1.历史的考察

    2.扶贫的困境

     (1)扶贫工作的内卷化

     (2)贫困陷阱的弹性门槛

     (3)受益主体的高流动性

   (三)社会转型的裂变

    1.经济增长与扶贫

    2.社会转型与扶贫

   (四)扶贫的国际合作

    1.脱域的扶贫

    2.国际经验

    3.中国经验

     (1)主权国家在贫困治理中的主导性不容忽视

     (2)充分整合国内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减贫治理

     (3)通过发展解决贫困问题,尤其要加强基础条件的投入

     (4)立足国情,有效利用国际援助及对外援助的去意识形态化

   (五)小结

 第三章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2011~2020年)

  一 宏观发展背景

   (一)国家总体发展格局的演变

   (二)农村扶贫开发形势的变化

  二 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与贫困状况

   (一)连片特困地区的划分

   (二)连片特困地区地理特征和资源环境

   (三)连片特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贫困状况

  三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

   (一)总体思路

   (二)建设任务

   (三)保障措施

  四 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进展

   (一)片区规划实施的工作合力

    1.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的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

    2.片区联系单位的协调督促作用

    3.国家职能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协同支持作用

    4.地方党委政府和片区居民的主体作用

   (二)片区规划实施的监测评估

   (三)片区规划实施的初步成效

    1.主要发展指标的变化

    2.跨县以上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建设

    3.扶贫开发十项重点工作进展

  五 总体评价

 第四章 扶贫改革机制创新与精准扶贫

  一 贫困县考核机制

   (一)对贫困县考核的必要性

   (二)改革贫困县考核机制的主要思路

  二 精准扶贫工作机制

   (一)精准扶贫工作的四方面内涵

    1.精准识别

    2.精准帮扶

    3.精准管理

    4.精准考核

   (二)精准扶贫的重点工作内容

    1.建档立卡与信息化建设

    2.建立驻村干部帮扶制度

    3.培育扶贫开发的品牌项目

    4.提高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三 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一)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的主要内容

    1.协助村干部做好贫困人口识别

    2.做好致贫原因的分析工作

    3.制定帮扶方案

    4.协调整合扶贫资源

   (二)干部驻村帮扶的地方实践总结

    1.长效的驻村干部选拔机制

    2.构建激励保障机制

    3.建立驻村干部的检查考核机制

    4.强化对驻村干部的培训工作

    5.做好驻村扶贫干部的宣传交流机制

    6.实现产业扶贫发展

  四 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机制

   (一)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二)加大资金管理改革力度,增强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扶贫资金分配的结果导向性

   (三)简化资金拨付流程,加快扶贫资金拨付

   (四)提高扶贫精准度,整合扶贫资源实现大扶贫

   (五)积极探索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有效做法,提升社会扶贫能力

   (六)创新扶贫资金使用机制,放大资金扶贫效应

   (七)改革和完善扶贫资金监管

  五 金融服务机制

   (一)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制的原则

    1.开发式扶贫原则

    2.商业可持续原则

    3.因地制宜原则

    4.突出重点原则

   (二)扶贫开发金融服务的重点支持领域

    1.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2.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

    3.促进就业创业和贫困户脱贫致富

    4.支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三)扶贫开发金融服务机制改革的重点工作

    1.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

    2.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

    3.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提高金融服务覆盖面

    4.继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升金融服务便利度

    5.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推广农村小额贷款

    6.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

    7.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贫困地区多元化融资渠道

    8.积极发展农村保险市场,构建贫困地区风险保障网络

    9.加大贫困地区金融知识宣传培训力度

    10.加强贫困地区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工作

  六 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

   (一)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改革的原则

    1.坚持政府引导

    2.坚持多元主体

    3.坚持群众参与,尊重群众的主体精神

    4.坚持精准扶贫,落实扶贫实效

   (二)创新扶贫开发社会参与机制的重点工作

    1.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

    2.创新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的方式

   (三)做好社会扶贫的保障工作

 第五章 扶贫改革试验区建设

  一 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的背景

   (一)东部地区先富起来

   (二)东部地区率先消除绝对贫困

   (三)为全国扶贫开发创新探索经验

  二 扶贫改革试验区的目标和任务

   (一)目标

   (二)原则

    1.注重前瞻性

    2.突出创新点

    3.坚持参与式

   (三)重点内容

    1.创新扶贫体制机制,统筹解决农村贫困

    2.创新扶贫政策措施,强化民生优先导向

    3.创新贫困监测机制,健全扶贫工作体系

    4.创新社会扶贫模式,完善大扶贫格局

    5.创新生态建设理念,探索生态扶贫路子

    6.创新扶贫理论体系,推进扶贫制度建设

  三 扶贫改革试验区设立的效果

   (一)辽宁阜新扶贫改革试验区

    1.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2.构建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

    3.“集团帮村”,带动整村脱贫

    4.区域发展和到村到户相结合

   (二)浙江丽水扶贫改革试验区

    1.“三权”抵押

    2.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折股到户

   (三)广东清远扶贫改革试验区

    1.优化扶贫瞄准机制

    2.健全干部驻村帮扶机制

    3.探索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创业脱贫机制

    4.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房屋产权登记制度,完善集体林地林木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宅基地使用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5.积极搭建农产品流通平台

    6.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四 扶贫改革试验区的启示

   (一)探索城乡一体化扶贫方式

   (二)探索缓解相对贫困的扶贫方式

   (三)探索产业化扶贫的新方式

   (四)探索财政资金以及金融扶贫新模式

 第六章 多维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 多维度扶贫开发的理论依据

   (一)国外多维贫困理论的演变

   (二)国内的多维贫困理论研究

   (三)多维度贫困理论对我国扶贫政策的启示

  二 中国多维度扶贫开发的主要政策

   (一)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历史演进和主要成就

   (二)中国农村开发式扶贫战略及其政策绩效评析

    1.组织保障政策

    2.目标瞄准政策

    3.增加投入政策

    4.产业开发政策

    5.减轻负担政策

    6.异地开发政策

    7.人力资源开发政策

    8.社会扶贫政策

    9.国际合作政策

   (三)“十三五”时期中国扶贫开发重点工作的政策解析

    1.村级道路畅通工作

    2.饮水安全工作

    3.农村电力保障工作

    4.危房改造工作

    5.特色产业增收工作

    6.乡村旅游扶贫工作

    7.教育扶贫工作

    8.卫生和计划生育工作

    9.文化建设工作

    10.贫困村信息化工作

 第七章 特殊贫困群体的反贫困政策

  一 少数民族地区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少数民族地区贫困概况

    1.少数民族地区贫困现状

    2.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原因

     (1)经济增长益贫性(Pro-Poor)和“益民族性”不断下降

     (2)恶劣的自然生态条件限制了少数民族的发展

     (3)少数民族特有的生计文化与现代化和市场化趋势难以契合

     (4)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增长快,人力资本不足

   (二)少数民族地区优惠政策

    1.经济领域优惠政策

     (1)财税金融优惠政策

     (2)民族贸易与民族用品生产优惠政策

    2.文化教育领域优惠政策

    3.人口生育领域优惠政策

    4.医疗卫生领域优惠政策

   (三)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

    1.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扶贫开发的主要扶持对象

    2.扶贫资源向少数民族地区倾斜

    3.专门设立针对少数民族的专项扶持资金

    4.对口帮扶

   (四)小结

  二 老年人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老年人贫困状况

    1.老年贫困人口规模

    2.老年人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老年人权益保障体系

   (三)贫困老年人社会保障政策

    1.基本生活保障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高龄津贴制度

     (3)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2.养老保障

     (1)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2)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3.医疗保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2)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四)小结

  三 妇女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妇女贫困概况

    1.妇女贫困状况

    2.妇女贫困的主要特征

   (二)妇女权益保障体系

   (三)妇女反贫困政策

    1.专项扶贫政策

     (1)妇女小额贷款项目

     (2)贫困母亲“两癌救助”项目

     (3)“母亲水窖”项目

    2.社会保障政策

     (1)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贫困妇女提供基本生活保障

     (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医疗救助制度为贫困妇女提供医疗保障和医疗救助

     (3)其他社会救助制度

    3.教育优惠政策与项目

     (1)“两免一补”政策

     (2)“春蕾计划”

   (四)小结

  四 儿童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儿童贫困状况

    1.贫困儿童规模

    2.贫困儿童生存状况

   (二)儿童基本权益保障体系

   (三)儿童反贫困政策

    1.基本生活保障

    2.教育救助

    3.医疗救助

    4.替代性养护

   (四)小结

  五 残疾人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残疾人贫困概况

    1.农村贫困残疾人规模较大,且分布较为分散

    2.残疾人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返贫率高

    3.残疾人贫困原因复杂

   (二)残疾人专项扶贫政策

    1.康复扶贫贷款

    2.阳光助残扶贫项目

    3.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

    4.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和危房改造项目

   (三)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政策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2.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3.社会保险参保补助

    4.贫困残疾人服务项目

   (四)小结

 第八章 城市贫困与反贫困政策

  一 城市贫困问题概况

   (一)城市贫困人口现状

   (二)城市贫困人口分布

    1.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分布

    2.城市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

   (三)城市贫困问题形成的原因

    1.微观层面的原因

    2.宏观层面的原因

    3.全球化的影响

  二 城市反贫困的政策分析

   (一)预防性反贫困政策

    1.失业保险制度

     (1)失业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

     (2)失业保险制度实践状况

    2.养老保险制度

    3.医疗保险制度

    4.工伤保险制度

    5.生育保险制度

   (二)救济型反贫困政策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

     (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范围、标准和实施程序

     (3)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存在的问题

    2.送温暖工程

    3.棚户区改造工程

     (1)棚户区改造工程现状

     (2)棚户区改造工程的主要做法

     (3)棚户区改造工程面临的现实困境

   (三)开发性反贫困政策

    1.再就业政策的整体框架

     (1)税收减免政策

     (2)小额贷款政策

     (3)就业援助政策

    2.再就业政策的实施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三 小结

 第九章 中国减贫国际交流合作

  一 宏观背景

   (一)全球发展现状:不平衡发展

   (二)中国减贫模式及“走出去”战略

  二 国际减贫形势

   (一)全球贫困现状

   (二)中国减贫现状

  三 中国减贫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政策

   (一)中国参与全球减贫交流与合作的机构

   (二)中国开展全球减贫交流与合作的政策

    1.举办或参与减贫发展会议

    2.对发展中国家减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开展全球减贫交流与合作项目

  四 中非减贫交流合作

   (一)中非减贫合作的主要内容

   (二)中非减贫交流的形式和发展情况

    1.举办减贫经验论坛或研讨会

    2.对非洲减贫工作人员进行培训

    3.中非减贫与发展基金

  五 中国-东盟减贫交流合作

   (一)中国-东盟减贫合作的重点区域

   (二)中国-东盟减贫交流的主要形式

   (三)减贫基金的支持

  六 双边减贫交流合作

  七 中国减贫国际交流合作的主要效果

   (一)对中国自身而言,参与国际减贫交流与合作是适应当前全球发展趋势的要求,是中国“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二)对发展中国家而言,中国参与全球减贫交流与合作对全球减贫体系提供了理论贡献

   (三)为全球减贫提供了大量实践经验

  八 总体评价

 “中国减贫研究书系”出版说明

中国虽然是第一个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但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减贫与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依然面临巨大的问题和挑战。该书重点梳理了中国政府有关扶贫开发各类相关文件的出台背景、具体要求、落实情况、宏观和微观的实际效果评估、国内外具体反馈等,对涉及的连片特困区、精准扶贫、扶贫改革试验区、特殊贫困群体、城市贫困、减贫国际合作等问题也做了详细论述。

[1]叶初升:《多维贫困及其度量研究的最新进展:问题与方法》,《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

[2]高艳云、马瑜:《多维贫困测度方法比较及其展望》,《兰州商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3]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多维度贫困测算及其分解》,《经济评论》2008年第5期。

[4]王朝明:《中国农村30年开发式扶贫:政策实践与理论反思》,《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5]刘永富:《充分发挥旅游富民推动作用扎实推进贫困地区扶贫攻坚》,《老区建设》2015年第1期。

[6]周丽莎:《基于阿玛蒂亚·森理论下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模式研究——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11年第2期。

[7]杨立雄、谢丹丹:《“绝对的相对”,抑或“相对的绝对”——汤森和森的贫困理论比较》,《财经科学》2007年第1期。

[8]王素霞、王小林:《中国多维贫困测量》,《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2期。

[9]张全红、周强:《中国省份多维贫困的动态测度——以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中的9省为例》,《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0]董晓波:《农村反贫困战略转向——从单一开发式扶贫向综合反贫困转变》,《社会保障研究》2008年第5期。

[11]杨润高:《我国扶贫开发的新困境及对策探讨》,《生态经济》2010年第1期。

[12]李小云:《精准扶贫才能精准脱贫》,《人民日报》2015年11月6日。

[1]鞠海龙等:《中国-东盟减贫合作:特点及深化路径》,《国际问题研究》2015年第4期。

[2]安春英:《中非减贫领域经验及互鉴》,《亚飞纵横》2009年第6期。

[3]李安山:《全球化视野中的非洲:发展、援助与合作》,《西亚非洲》2007年第7期。

[4]张海冰:《中非合作与南南合作》,《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年第12期。

[5]庞中英:《政治意愿、国家能力和知识角色——关于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载庞中英主编《中国学者看世界:全球治理卷》,新世界出版社,2007。

[6]刘军:《联合国社发所高度关注中国经验》,《光明日报》2007年8月4日。

[7]Power Marcus,“Angola 2025:The Future of the‘World’s Richest Poor Country’”,Chinese Rear-View Mirror,Antipode,2011.

[8]姚阳:《中国道路的世界意义》,《国际经济评论》2010年第1期。

[9]Richard Manning,“Using Indicators to Encourage Development:Lessons from the MDGs”,Copenhagen:Danish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DIIS),2009.

[10]Paulo Sebastian,Reisen Helmut,“Eastern Donors and Western Soft Law:Towards a DAC Donor Peer Review of China and India?”,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2010,28(5).

[11]黄梅波等:《“后 2015 发展议程”与中国的应对》,《国际政治研究》2015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