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8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92

张彭春: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图书

Pengchun Chang: A Crucial Architect of the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 System

SSAPID:101-0957-9655-60
ISBN:978-7-5201-0468-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张彭春先生参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过程为视角,系统地研究了相关的联合国档案记录,对以张彭春为代表的中国的贡献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研究,以实证的方法全面揭示了张彭春作为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的角色。书中不仅分析了张彭春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和社会基础,还全面剖析了其丰富内涵,并对其价值和意义进行了评价和概括,借此深入探讨了世界人权体系建构过程中的中国智慧及其卓越贡献。

相关信息

丛书名: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作 者: 孙平华
编 辑:李晨;芮素平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年04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D9 法律

 后记

 序言*

 作者简介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的缘由

   一 主要起草者及相关论述

   二 学者的相关研究及其论著

   三 缺乏系统研究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资料与方法

   一 研究的问题

   二 研究资料

   三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具体章节内容

 第二章 张彭春的生平事迹

  第一节 家庭文化和教育背景

   一 张彭春的家庭文化背景

   二 东西方文化的教育背景

    (一)私塾教育阶段

    (二)中学教育阶段

    (三)在美国克拉克大学接受高等教育

    (四)在哥伦比亚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第二节 社会实践和才能历练

   一 作为教育家的教育实践

    (一)任教南开学校(1916—1919年)

    (二)任清华学校教务长并建议成立清华大学(1923—1926年)

    (三)任教南开学校和南开大学(1926—1930年)

    (四)丰富的海外执教经验

   二 作为艺术家的创作、导演和人才培养

    (一)早期戏剧创作和与洪深的合作

    (二)改编和导演十多部国外戏剧作品,并培养了话剧艺术家曹禺

    (三)第一次担任梅兰芳剧团总导演在美国巡回演出(1930)

    (四)第二次担任梅兰芳剧团总导演在苏联访问演出(1935)

   三 作为外交家的人权外交活动

   四 作为哲学家的多元主义者

  第三节 行走于东西方世界,传播中华文化

   一 通过剧本创作及戏剧导演传播中华文化

   二 借助美国讲学及教材编写传播中华文化

   三 利用英伦讲学及论著发表传播中华文化

  第四节 致力于世界人权体系的构建

   一 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

   二 《世界人权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三 国际人权教育的先驱

 第三章 国内外对张彭春的研究与评价

  第一节 中国学者对张彭春的论述与研究

   一 早期的介绍

   二 21世纪初的论述

    (一)卢建平、王坚和赵骏(2003)的论述

    (二)崔国良教授(2004,2012,2014)的论述

    (三)侯杰和秦方(2004)的论述

   三 近几年的研究与论述

    (一)鞠成伟博士(2011,2016)的论述

    (二)黄建武教授(2012)的论述

    (三)化国宇博士(2014,2015)的研究与论述

    (四)亓同惠博士(2015)的论述

    (五)林蒙硕士(2015)的论述

    (六)笔者本人(2008,2009,2011,2012,2014,2015,2016)的研究

  第二节 欧洲学者对张彭春的论述与研究

   一 北欧学者的论述(1999)

   二 法国学者魏丕信的研究(2007、2008、2012)

    (一)简要回顾了《世界人权宣言》的起草历程

    (二)介绍中国参与《宣言》起草的三个主要人物

    (三)国民政府对起草进程的监控

    (四)张彭春对《宣言》文本实体内容的贡献

  第三节 美国学者对张彭春的论述与研究

   一 德鲁大学约翰尼斯·莫辛克的论述(1984,2009)

   二 哈佛大学玛丽·格伦登教授的论述(2001)

    (一)对张彭春出身背景的描述

    (二)评价张彭春对《宣言》的贡献

    (三)对哈佛大学格伦登教授的采访*

     问题一

     问题二

     问题三

     问题四

     问题五

     问题六

     问题七

     问题八

     问题九

   三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萨姆纳·特威斯的研究(2007,2009)

   四 哥伦比亚大学刘禾教授的论述(2014)

  第四节 联合国同事对张彭春的评价

   一 罗斯福夫人评价

   二 查尔斯·马利克的评价

   三 约翰·汉弗莱(John Humphrey)的评价

    (一)约翰·汉弗莱的回忆录

    (二)约翰·汉弗莱的日记

  第五节 美国国务院(2008)的评价

   一 对张彭春生平的简介及评价

   二 评张彭春对宣言及国际人权体系的贡献

    (1)树立目标、坚定信心,主导起草工作

    (2)利用儒家经典,调和矛盾并提出解决方案

    (3)坚持反映多样文化,使文字简明扼要并为所有人所接受

    (4)主导辩论和起草过程,成功融入儒家思想

    (5)构建国际人权保护体系

   三 《美国电子期刊》中“张彭春:小传”译文

 第四章 研究现代教育、传播中华文化、关注人类命运

  第一节 研究现代教育:《论中国教育之现代化》(1923)

   一 主要章节内容

   二 对自由、人权和民主制的论述

   三 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评价

   四 机会均等与自由发展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传播中华文化(1):《中国在十字路口》(1936)

   一 作为主要中华文化成就的儒家思想

   二 中国儒家思想对西方哲学家的影响

   三 对公职人员考试的描述

   四 其他学者对该书的评价

  第三节 传播中华文化(2):在巴格达的两个演讲(1942)

   一 中华文化的演进

   二 对巴格达大学学生的演讲

  第四节 关注人类命运:在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上的三个发言(1946)

   一 一种新的忠诚

   二 向细菌宣战

   三 经济“低压”地区的世界意义

 第五章 张彭春在《宣言》起草过程中的主要贡献

  第一节 《宣言》诞生的具体过程*

   一 最初“国际权利法案”草案的提交

   二 依据《联合国宪章》建立人权委员会

   三 人权委员会第一届会议和起草委员会第一届会议

   四 人权委员会第二届会议和起草委员会第二届会议

   五 人权委员会第三届会议和经社理事会第七届会议

   六 联大第三委员会会议审议

    (一)第三委员会的讨论和总体意见

     1.美、中、英、法等赞成国的意见

     2.苏联及其他反对国家的意见

    (二)宣言草案条款的细致磋商和审查

    (三)第三委员会宣言的通过和分发

    (四)对苏联决议草案的否决

   七 联大全体会议的讨论、修改和通过

    (一)各国代表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1.美、中、英、法等赞成国的意见

     2.苏联及其他反对国的意见

     3.两大思想派别的对垒及评论

    (二)对苏联修改建议案的否决

    (三)《宣言》的通过

  第二节 在人权委员会第一届会议上的主要贡献

   一 享有崇高威望,当选为副主席

   二 提出工作程序,设想工作方案

   三 提出人权原则,强调人的尊严

   四 参与起草工作,作为核心成员

   五 推崇竞争考试,留下一事遗憾

   六 无论是支持还是反对,机智提供议案

    (一)评议澳大利亚代表提交的国际人权法院决议草案

    (二)反对立即讨论各委员会之间合作的议案

    (三)从敏锐的政治视角提出建议

    (四)对人权委员会递交给经社会理事会的起草报告的文本的建议

    (五)从委员会的角度考虑有关议案、委员提名、任期、机构设置等问题

   七 履行领导职责,大会总结发言

   八 利用会议间隙,推动工作进展

  第三节 在起草委员会第一届会议上的主要贡献

   一 明确工作思路,强调文献创新

   二 坚持逐条讨论,准确定性宣言

   三 科学部署工作,促进法案起草

   四 推崇儒家思想,融入起草过程

   五 坚持简明原则,力主限制条款数量

   六 澄清法案目的,重视教化作用

   七 提出众多议案,完善条款措辞

   八 评价中国贡献,协调中国团队

  第四节 在人权委员会第三届会议上的主要贡献

   一 提交中国版本草案,追加草案的修正案

   二 主张简洁易于把握,强调人权教育作用

   三 确立“非歧视原则”,主导委员会的讨论

   四 坚持“无罪推定”,确立“自由不受任意干涉”

   五 明确“寻求庇护权”,促进成员达成共识

   六 与英法等国代表合作,坚持思想、宗教和信仰自由

   七 重视人民意志,强调思想及发表意见自由

   八 强调经社文权利,对教育权贡献巨大

    (一)工作权

    (二)受教育权

    (三)文化权利

    (四)适足生活水准权

    (五)社会保障权

   九 阐明序言的重要性,提出整体修改意见

   十 修改条款措辞及顺序,阐述人权保护体系

    (一)关于种族灭绝问题

    (二)关于《宣言》条款的逻辑顺序问题

    (三)对序言及条款文本措辞的修改及对其他代表意见的否决

    (四)对国际人权保护体系的精彩阐述

  第五节 在联大第三委员会会议上的主要贡献

   一 积极提议、擅于协调,促进讨论目标的实现

   二 强调中国对西方的影响,凸显伦理与道德的价值

   三 阐明《宣言》的哲学基础,寻求共同标准的达成

   四 明确基本人权原则,剖析《宣言》的整体逻辑结构

   五 灵活运用中国谚语,愉快调节争端、化解矛盾

   六 强调思想、良心和宗教自由,阐述中国人权观

   七 讨论集会和结社自由,修订参与国家公务的权利

    (一)对集会和结社自由权利的讨论

    (二)对参加国家公务权的审议和建议

   八 强调生活水准权利保障,提供中国修正案被采纳

    (一)对工作权和生活水准权的审议

    (二)中国修正案的提出

    (三)会议上的大辩论

    (四)中国修正案的通过

   九 重视休息和闲暇权利,强调文化权利的实际享有

    (一)提出关于休息和闲暇权利的建议案

    (二)强调文化权利的实际享有,并善于综合修正意见

    (三)重视义务条款的讨论,积极提供修改建议

    (四)对工作权利的讨论

   十 详尽解释受教育权,整体调整《宣言》条款安排

    (一)阐述对草案序言段的看法和主张

    (二)平等原则的普遍适用及受教育权的敲定

    (三)对条款顺序发表令人信服的主张

  第六节 在联大第182次会议上的主要贡献

   一 大会发言的主要内容

   二 大会发言的当代意义

  第七节 小结:张彭春对世界人权体系的贡献述评*

   一 为《宣言》准确定性,成功融入儒家思想

    (一)提出整体起草方案,为《宣言》准确定性

    (二)坚持中国文化传统,成功融入儒家思想

   二 借中华智慧化解矛盾,解决人权哲学争端

    (一)利用超凡的中华智慧,创造性地打破僵局并化解矛盾

    (二)坚持人权的普遍性,解决有关人权来源的论争

   三 阐明中国人权观,主导起草话语权

    (一)从哲学角度思考问题,向世界阐述了中国人权观

    (二)凭借渊博学识,主导着起草过程中的话语权

   四 主张简洁易于把握,重视经社文权利

    (一)主张简洁易于把握的原则,使宣言具有严谨的结构

    (二)重视经社文权利,提出彼此宽容及和谐社会理念

   五 构建世界人权体系,担任重要设计师角色

 第六章 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

  第一节 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的理论基础

   一 早年教育及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家庭教育的影响

    (二)传统私塾教育的影响

    (三)“西化”的新式教育的影响

   二 西方教育背景和杜威实用主义哲学的影响

   三 对伊斯兰文化和西方哲学的观点

  第二节 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的社会基础

   一 作为教育家和哲学家的人文情怀

    (一)张彭春丰富而精彩的教育实践

     1.早期教育实践:将南开学校提升为南开大学(1916—1919)

     2.中期教育实践:将清华学校提升为清华大学并执教于南开大学(1923—1929)

     3.后期教育实践:执教南开大学和美英多所知名高校

    (二)张彭春的教育思想与人文情怀

   二 作为戏剧家和中华文化传播者的爱国情结

    (一)两个趣味点:戏剧艺术和中国文化

    (二)文化传播方式:教材编写和论著出版

    (三)戏剧艺术实践:剧本创作、翻译和导演

   三 作为人权活动家和外交家的爱国行动

  第三节 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的丰富内涵

   一 坚持以人为本思想,弘扬人文主义精神

   二 推崇中华传统文化,崇尚中华文明智慧

   三 秉持儒家哲学思想,摒弃西方中心主义

   四 借助良心制约理性,立足自由平等原则

   五 主张人权的普遍性,尊重文化多元主义

   六 强调权利义务对等,重视实现集体人权

   七 采取实用主义哲学,注重经社文权利

   八 倡导实施人权教育,力促国家人权保障

  第四节 张彭春多元主义人权思想的当代评价

 第七章 结论:张彭春的人生成就

 附录

  附录一 张彭春年表Peng Chun Chang(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p.9-36.]。另外,编写的依据为联合国会议记录(联大、联合国经社理事会、联合国人权委员会、起草委员会、联大第三委员会等)和联合国音像图书馆(日内瓦万国宫图书馆和纽约联合国总部音像图书馆)中现存图片以及张彭春当年同事的一些回忆录或日记,如约翰·汉弗莱的回忆录和日记,以及民国时期文献资料及新闻报道等。在此,对上述所涉及的所有贡献者表示感谢,并致以敬意。">*

   1892年

   1898年6岁左右

   1900年8岁

   1904年9岁

   1908年16岁

   1909年17岁

   1910年18岁

   1912年20岁

   1913年21岁

   1914年22岁

   1915年23岁

   1916年24岁

   1917年25岁

   1918年26岁

   1919年27岁

   1920年28岁

   1921年29岁

   1922年30岁

   1923年31岁

   1924年32岁

   1925年33岁

   1926年34岁

   1927年35岁

   1928年36岁

   1929年37岁

   1930年38岁

   1931年39岁

   1932年40岁

   1933年41岁

   1934年42岁

   1935年43岁

   1936年44岁

   1937年45岁

   1938年46岁

   1939年47岁

   1940年48岁

   1942年50岁

   1944年52岁

   1945年53岁

   1946年54岁

   1947年55岁

   1948年56岁

   1949年57岁

   1950年58岁

   1951年59岁

   1952年60岁

   1956年64岁

   1957年65岁

  附录二 不同媒体对张彭春的介绍

   附录二(一) 联合国官方网站

   附录二(二) 担任清华教务长期间有关报道(1924—1925年)

   附录二(三) 担任梅兰芳剧团导演的有关报道等(1930、1935)

   附录二(四) 英国讲学的有关报道(1936年)

   附录二(五) 关于担任外交官的有关报道(1940年)

   附录二(六) 关于参加联合国新闻自由会议的报道(1948年)

   附录二(七) 寄庐:教育家与外交家张彭春*

   附录二(八) 《纽约时报》发布张彭春去世的消息

  附录三 《世界人权宣言》草案的不同版本

   附录三(一) 秘书处大纲/汉弗莱草案(The “Humphrey Draft”)

   附录三(二) 卡森草案(The “Cassin Draft”)

   附录三(三) 1947年6月人权委员会草案(The June 1947 Human Rights Commission Draft)

   附录三(四) 日内瓦草案(The Geneva Draft)

   附录三(五) 成功湖草案(“The Lake Success Draft”)

   附录三(六) 第三委员会草案(The Third Committee Draft)

  附录四 民国时期文献中张彭春的部分论著

   附录四(一) 张彭春:教育之泛论与中国之教育

   附录四(二) 张彭春:美俄新教育趋势之观察

   附录四(三) 张彭春:怎样改进中国戏剧

   附录四(四) 张彭春:英国大学教育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观

   附录四(五) 张彭春:生产方式后进国家之国际的重要性

   附录四(六) 张彭春:我看联合国

    联合国的全面评估

    不可忽视它的光明面

    对于经济建设的贡献

    人类希望的总汇

 索引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出版说明

 Foreword

《出席本届联大之我国代表抵步情形》,《南洋(吧城)》1948年第36期。

《大公报》1927年7月18日。

《大公报》1929年3月13日。

《大公报》1935年2月14日。

《大公报》1935年2月22日。

《导演张彭春指导万家宝情形》,《南开校友》1935年第1卷第3期。

《公能报》1946年11月。

《江副领事与张彭春博士在加州大学门前合影》,《外部周刊》1936年第135期。

《教育丛刊》第4卷第4期,1923年12月。

《教育要闻》,《江西地方教育》1936年第52期。

《教职员介绍》,《清华周刊》1925年第24卷第9期。

《列宁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34页。

《绿旗》1940年第1卷第7—10期,第14页。

《南京中央日报周刊》1948年第3卷第12期,第6、第7页。

《南开大学半月刊》第142、143期合刊,1933年7月15日。

《南开大学周刊》第48期,1927年12月14日。

《南开大学周刊》第64期,1928年11月9日。

《南开大学周刊》第68期,1928年12月20日。

《南开大学周刊副刊》第10期,1932年5月24日。

《南开大学周刊副刊》第14期,1932年11月15日。

《南开大学周刊副刊》第26期,1933年5月2日。

《南开大学周刊副刊》第2期,1932年3月15日。

《南开话剧运动史料(1909—1922)》,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南开双周》第1卷第2期,1928年3月28日。

《南开双周》第1卷第4期,1928年5月4日。

《南开双周》第1卷第5期,1928年5月14日。

《南开双周》第2卷第1期,1928年10月5日。

《南开双周》第2卷第3期,1928年10月29日。

《南开双周》第2卷第6、第7期合刊,1929年1月25日。

《南开双周》第3卷第2期,1929年4月。

《南开双周》第3卷第3期,1929年4月。

《南开双周》第3卷第5期,1929年6月。

《南开双周》第3卷第6期,1929年6月。

《南开双周》第4卷第7期,1930年1月11日。

《南开双周》第5卷第1期,1930年3月18日。

《南开思潮》第1期,1917年12月22日。

《南开思潮》第1期,1917年12月22日。

《南开校友》1940年第5卷第7—10期,第1页。

《南开校友》4卷1期,1938年11月15日。

《南开校友》第1卷8、第9期,1936年6月15日。

《南开校友通讯》(1990年第1期)复7期。

《南开学校第十次毕业同学录·班史》,1917年。

《南开周刊》第53期,1922年12月23日。

《南开周刊》第52期,1922年12月16日。

《南开周刊》第56期,1923年3月10日。

《南开周刊》第66期,1923年6月2日。

《南开周刊》第70期。

《南中周刊》第20期,1927年3月9日。

《南中周刊》第23期,1927年4月13日。

《南中周刊》第26期,1927年9月22日。

《南中周刊》第27期,1927年10月;《大公报》1927年9月3日。

《南中周刊》第28期,1927年9月26日。

《南中周刊》第29期,1927年9月30日。

《南中周刊·临时增刊》第1号,1927年9月6日,转引自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46、247页。

《南中周刊·临时增刊》第2号,1927年9月12日。

《清华周刊》第293期,1923年11月9日。

《清华周刊》第293期,1923年11月9日。

《清华周刊》第340期,1925年3月20日。

《清华周刊》第350期,1925年9月11日。

《清华周刊》第368期,1926年2月17日。

《人物新闻》,《外交部周报》1948年第71期(1948年5月5日)。

《人物新闻》,《外交部周刊》1948年第46期(1948年3月17日)。

《天津基督教青年会事工作报告》,1933年。

《天下(香港)》1948年第66期,第6页。

《外交部周报》1948年第64期(3月17日)“人物新闻”栏。

《外交部周报》1948年第71期(5月5日)第2版“人物新闻”栏。

《我国出席日内瓦世界新闻会议代表张彭春教授》,《南洋(吧城)》1948年第32期。

《我为增进中土邦交派张彭春为驻土大使》,《抗建》1940年第2卷第20—21期。

《我驻土公使张彭春呈递国书》,《绿旗》1941年第2卷第1—4期。

《香港日报》1937年3月17日。

《校风》第133期,1919年12月1日。

《校风》第65期,1917年5月16日。

《校风》第70期,1917年9月6日。

《校风》第73期,1917年10月8日。

《校风》第95期,1918年5月4日。

《校友特讯》,《南开校友》1944年第7卷第3期。

《新教育》第7卷第2、第3期合刊,1923年10月。

《新教育评论》第1卷第26期,1926年5月28日。

《新闻:高二级》,《清华周刊》1924年第332期。

《新闻:嘉宾来校》,《清华周刊》1924年第309期。

《新闻:学生团体方面:顾问请茶叙》,《清华周刊》1925年第24卷第8期。

《徐志摩全集·年谱》,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

《学校新闻:大学普通部:个人谈话》,《清华周刊》1925年第24卷第8期。

《学校新闻:大学专门科筹备处:教育组》,《清华周刊》1925年第24卷第10期。

《益世报》1921年9月9日。

《渝回教名流公宴张彭春》,《绿旗》1940年第1卷第7—10期。

《杂闻:张冠彭戴》,《清华周刊》1924年第306期。

《张彭春博士经檀演讲》,《外部周刊》1936年第23期。

《张彭春将赴英讲学》,《图书展望》1936年第4期。

《张彭春使土政院通过》,《绿旗》1940年第1卷第7、8期。

《张彭春先生荣任驻土耳其特命全权公使并得采玉勋章》,《南开校友》1940年第5卷第7—10期(1940年8月15日)。

《招待李石曾氏及张彭春氏》,《外部周刊》1936年第102期。

《中英交换教授讲座讲师张彭春返国》,《图书展望》1936年第2卷第2期。

《驻土公使张彭春赴土》,《绿旗》1940年第1卷第11、第12期。

阿谢尔德·萨姆诺伊,《〈世界人权宣言〉的起源》,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25页。

北京清华学校编《游美同学录》(民国6年),周诒春序,北京清华学校,1917年。

卞慧新:《南开中学生活拾零》,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1页。

卞慧新:《南开中学生活拾零》,转引自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1页。

曹禺:《回忆在天津开始的戏剧生涯》,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78页。

陈明君:《法国文艺复兴时孔子的狂热粉丝们要全盘华化》,http://www.blogchina.com/20100507933949.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6月20日访问。

陈省身:《序》,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崔国良:《编后记》,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1、712页。

崔国良:《编后记》,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12页。

崔国良:《南开公能校训的形成及其特色》,《南开大学报》2014年11月14日,第3版。

崔国良:《南开话剧运动史》,载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主编《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崔国良:《张彭春: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引领者与国际化的推介者》,《戏剧艺术》2015年第3期。

崔国良:《张彭春年谱》,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15页。

崔国良:《张彭春引领中国戏剧走向世界》,《南开大学报》2012年11月23日,第3版。

崔国良:《张彭春——致力于改革的教育家和戏剧家》,http://www.cuaa.net/paihang/news/news_4153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5年3月29日。

崔国良:《中国戏剧现代化的引领者与国际化的推介者》,《戏剧艺术》2015年第3期。

崔国良编曹禺改译剧本及创作》,辽宁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董云虎:《中译本序言》,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译本序言第2、第3页。

飞(周恩来):《校风·校闻》第36期,1916年9月4日。

飞(周恩来):《校风·校闻》第38期,1916年9月18日。

飞(周恩来):《校风特别增刊》,1917年1月15日。

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郭佳蓉:《孙平华:潜心人权法研究,远播国际声名》,《中国政法大学校报》2015年9月15日,第3版。

郭齐勇:《“五四”的反省与超越——以现代性与传统为中心的思考》,http://www.philosophyolcom/pol/html/51/n-851.html,最后访问日期:2011年7月20日。

何勤华主编《万国公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侯杰,秦方:《张伯苓》,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胡适:《胡适留学日记》(上册),海南出版社1994年版。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1,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胡适:《胡适日记全编》2,曹伯言整理,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化国宇:《国际人权事业的中国贡献: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化国宇:《人权活动家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14年5月。

黄殿祺:《曹禺的恩师张彭春》,《中国戏剧》1991年第9期。

黄殿祺:《曹禺的恩师张彭春》,载黄殿祺主编《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页

黄殿祺:《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黄建武:《儒家思想与传统人权建设——以张彭春对〈世界人权宣言〉的形成的贡献为视角》,《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黄凯锋主编《价值观研究:国际视野与地方探索》,学林出版社2013年版,第16页。

寄庐:《教育家与外交家张彭春》,《南京中央日报周刊》1948年第3卷。

江畅:《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源与流》,《光明日报》2015年2月12日。

鞠成伟:《儒家思想对世界新人权理论的贡献——从张彭春对〈世界人权宣言〉的贡献出发》,《环球法律评论》2011年第1期。

康通:《檀香山总督欢迎梅兰芳》,《图画时报》1930年第681期。

拉尔斯·亚当·里霍夫:《第三条》,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93页。

李天辰等译:《论语》(汉英对照读本),山东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页。

林蒙:《张彭春人权观初探》,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大学法学院,2015年5月。

刘禾:《国际法的思想谱系:从文野之分到全球统治》,载刘禾主编《世界秩序与文明等级:全球史研究的新路径》,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43—100页。

刘杰:《美国与国际人权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第50页。

龙飞:《中国第一导演》,《今晚报》1995年8月2日。

卢建平,王坚,赵骏:《中国代表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人权》2003年第6期。

马明:《张彭春与梅兰芳的合作及其影响》,《戏剧艺术》1988年第3期。

马明:《张彭春与中国现代话剧》,载黄殿祺主编《话剧在北方奠基人之一——张彭春》,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第302页。

梅绍武:《我的父亲梅兰芳》,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

亓同惠:《第四章第一节〈世界人权宣言〉:以兄弟相待的誓言》,载张永和主编《人权之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9页。

曲一琳:《中国声音,世界回响》,《光明日报》2015年7月17日第1版。

萨姆纳·突维斯:《儒学与人权:一个建设性的架构》,顾家宁、梁涛译,载《江汉论坛》2014年第12期。

塞格恩·斯高利:《第二条》,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页。

孙平华:《〈世界人权宣言〉诞生的背景和过程》,《人权》2008年第5期。

孙平华:《〈世界人权宣言〉两个中文本语言差异研究》,载徐显明主编《人权研究》(第8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48—390页。

孙平华:《〈世界人权宣言〉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94页。

孙平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学习》,《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孙平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研究性学习》,《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

孙平华:《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中小学英语教育》2007年第2卷第11期。

孙平华:《张彭春——享誉全世界的人权活动家》,《人权》2011年第6期。

田本相:《中国现代话剧的先行者张彭春》,载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主编《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89—91页。

田沧海:《联合国〈人权宣言〉的起草功臣张彭春》,《华声报》1989年5月19日。

托克尔·奥普萨尔、沃金·迪米特里耶维奇:《第二十九和三十条》,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55页。

托雷·林霍尔姆:《第一条》,载格德门德尔·阿尔弗雷德松、阿斯布佐恩·艾德编《〈世界人权宣言〉:努力实现的共同标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55页。

王德尚、崔佳琪、柳环宇:《学无止境,笃力前行》,《人文报》2015年1月刊第6版。

王杏芳主编《联合国春秋》(上),当代世界出版社1991年版。

魏国栋:《华盛顿会议前后天津商会活动之考察》,《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魏子晨:《梅兰芳的两个翅膀》,《今晚报》1994年10月19日。

新华通讯社译名资料组编《英语姓名译名手册》,商务印书馆出版1989年版。

徐志摩:《徐志摩日记》,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年版。

杨宇冠:《〈张彭春:世界人权体系的重要设计师〉序言(节选)》,《中国政法大学校报》(第500期),2016年11月22日,第3版。

杨宇冠:《人权法——〈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8页。

雨雨:《梅党健将张彭春齐如山》,《海星(上海)》1946年第20期。

张伯苓教育思想研究会主编《中国话剧先行者张伯苓张彭春》,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张彭春:《清华新课程的编制》,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张彭春:《“开辟的经验”的教育》,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34—241页。

张彭春:《本学期所要提倡的三种生活》,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49—552页。

张彭春:《别道德之旧新》,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0页。

张彭春:《大学之设为刻不容缓之图》,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4页。

张彭春:《道德与教育之关系》,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1页。

张彭春:《对巴格达大学生的演讲》,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10—319页。

张彭春:《关于演剧应注意的几点——原则和精神》,《南开校友》第1卷第3期;又见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88、第589页。

张彭春:《教育的社会目的》,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张彭春:《教育学之泛论与中国之教育》,《癸亥季刊》1919年6月版。

张彭春:《经济“低压”地区的世界意义》,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1—605页。

张彭春:《孔子的教育观和政治观》,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91—293页。

张彭春:《论中国教育之现代化》,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7—158页。

张彭春:《略论近代学术之背景与方向》,《南开校友》第1卷第2期;又见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84—287页。

张彭春:《美俄新教育趋势之观察》,《河北教育公报》1932年第5卷第16—18期。

张彭春:《南开大学生之低标的应与欧美并驾齐驱》,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张彭春:《南开是怎样创建的》,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彭春:《南开同志三信条》,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5—37页。

张彭春:《清华新课程的编制》,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04页。

张彭春:《生产方式后进国家之国际的重要性》,《南开校友》1945年第7卷第5期。

张彭春:《体验的求学法》,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69页。

张彭春:《体育运动在教育上的价值》,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彭春:《我看联合国》,《南京中央日报周刊》1948年第3卷第3期。

张彭春:《向细菌宣战》,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0—601页。

张彭春:《学生要得求学之法》,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页。

张彭春:《学校教育之一责:在练习组织之能力》,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彭春:《一种新的忠诚》,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509、第510页。

张彭春:《英国大学教育与中国大学教育之比较观》,《统一评论》1937年第4期。

张彭春:《欲强国必先有普及之教育》,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彭春:《造成思想之要素:好奇心·静·无我心》,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7页。

张彭春:《责任心》,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9页。

张彭春:《怎样改进中国戏剧》,《艺风》1935年第3卷第3期。

张彭春:《中华文化的演进》,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03—308页。

张蓬春(讲),乐永庆(记录),《在苏联所看见听得跟想到的》,《南开大学周刊》1932年第127、第128期。

张蓬春(讲):乐永庆(笔记),《在苏联所看见听得跟想到的(续)》,《南开大学周刊》1932年第132、第133期。

张蓬春:《教育工作的一个新方向》,《南开教学》1933年第2卷第1期,第6—10页。

张蓬春:《美俄新教育趋势之观察》,《河北教育公报》1932年第5卷第16—18期。

张蓬春:New Drama and Old Theatre in China,《南大半月刊》1933年第3、4期。

张永和主编:《人权之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张远峰:《怀念我亲爱的父亲》,载崔国良、崔红编《张彭春论教育与戏剧艺术》,南开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606页。

赵建文:《国际人权法的基石》,《法学研究》1999年第2期。

朱力宇:《序言》,载化国宇《国际人权事业的中国贡献:张彭春与〈世界人权宣言〉》,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序言第3—4页。

Alfredsson,G. and A. Eide(eds.),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 Common Standard of Achievement(The Hague/Boston/Lond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9).

Bradby,E.(ed.),The University Outside Europe(London/New York/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9).

Cassese,A.,Human Rights in a Changing World(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1990),pp.33-34.

Cassin,R.,“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et des Droits de l’Homme”,Répertoire de Droit International,vol I(1968),Paris,Dalloz,pp.595-599.

Cassin,R.,“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et la mise en oeuvre des droits de l’homme”,Recueil des cours de l’Académie de Droit International de la Haye,vol. 79(1951-II):237-368.

Cassin,R.,“La genèse de la Charte des Droits de l’Homme”,Le Courrier de l’UNESCO(1968),pp.4-6.

Chang,P. C.,“A New Loyalty”,in Ruth H. C. and Sze-Chuh 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150.

Chang,P. C.,“War against Microbes”,in Ruth H. C. and Sze-Chuh 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151.

Chang,P. C.,China at the Crossroads(London:Evans Brothers Ltd. Montague House,1936),Hobbins,A. J.(eds.),On the Edge of Greatness:The Diaries of John Humphrey,First Directo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of Human Rights,Volume 1,1948-1949(Montreal:McGill University Libraries,1994),p.88.

Chang,P. C. China:Whence and Whither?(Honolulu,T. H.: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34).

Chang,P. C. Education for Modernization in China(New York City:Teacher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23).

Chang,Peng-chun,“An Address to the Students of Baghdad”,in Ruth H. C. and Sze-Chuh 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p.146-149.

Afredsson,G. and A. Eide(eds.),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 Common Stardand of Achievement(The Hague/Boston/London:Martinus Nijhoff Publishers,1999.)

Chang,Peng-chun,“Cultural Development of China”,in Ruth H. C. and Sze-Chuh 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p.144-146.

Chang,Pengchun,“Universities and National Reconstruction in China”,in Bradby,E.(ed.),The University Outside Europe(London/New York/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9),pp.243-254.

Chang,Peng-chun,“Worl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ally ‘Low Pressure’ Areas,” Speech at 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June 4,1946,reprinted in Ruth H. C. and Sze-Chuh 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pp.151-153.

Chang,Peng-Chun,China:Whence and Whither?(Honolulu,T. H.: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34).

Chang,Pengchun,China:Whence and Whither?An Outline of a High School Unit of Study(Honolulu,T. H.:Institute of Pacific Relations,1934).

Chang,Peng-chun,Education for Modernization in China(New York City:Teachers College,Columbia University,1923).

Chang,Yuan-feng,“Thought on My Beloved Father”,in Ruth H. C. and Sze-Chuh(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ds(Privately printed,1995),p.178.

Delmas-Marty,Mireille et Will,Pierre-étienne(eds.),China,Democracy,and Law:A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Leiden/Boston:Brill,2012),pp.299-374.

Delmas-Marty,Mireille et Will,Pierre-étienne(eds.),La Chine et la Démocratic:Tradition Droit,Institutions(Paris:Fayard,2007).

Eide,A. and G. Alfredsson,“Introduction”,in A. Eide et el(ed.),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 Commentary(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1992).

Eide,A. et el.(ed.),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 Commentary(Scandinavian University Press,1992).

Glendon,M.A.,“Introduction”,in H. C. Malik(ed.),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Charles Malik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Oxford:Centre for Lebanese Studies,2000),p.2.

Glendon,M. A.,A World Made New:Eleanor Roosevelt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New York:Random House,2001).

Hernàn Santa Cruz,Cooperar o Perecer:El Dilema de la Comunidad Mundial(Buenos Aires:Grupo Editor Latinoamericano,1984),p.120.

Hobbins,A. J.(ed.),On the Edge of Greatness:The Diaries of John Humphrey,First Directo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of Human Rights,Volume 1,1948-1949(Montreal:McGill University Libraries,1994).

Hua,Guoyu,“From a Human Rights Controversy to Consensus on Human Rights:Zhang Pengchun’s Contribution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China Legal Science 4/4(2016):30-49.

Humphrey,J. P.,“The Memoirs of John P. Humphrey,the First Director of the United Nations Division of 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 5/4(1983):387-439.

Humphrey,J. P.,“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ItsHistory,Impact and Juridical Character”,in B. G. Ramcharan(ed.),Human Rights:Thirty Years after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The Hague/Boston/London:Martinus Nijhoff,1979).

Humphrey,J. P.,“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Journal 4/4(1949):351-361.

Humphrey,J. P.,Human Rights and the United Nations:A Great Adventure(New York:Transnational Publishers,INC.,1984).

Johnson M. G.,“The Contributions of Eleanor and Franklin Roosevelt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for Human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 9/1(1987):19-48.

Ju,Chengwei,“On the Contribution of Confucianism to the New Human Rights Theory:Starting from Peng Chun Chang’s Contributions to the Formulation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China Legal Science 4/4(2016):50-68.

Latourette,K. S.,“Untitled Book Review”,Pacific Affairs 10/3(1937):351-352.

Lauren,P. G.,The Evolution of International Human Rights:Visions See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8),pp.219-220,p.220. p.222,p.237.

Liu,H. L.,“Shadows of Universalism:The Untold Story of Human Rights around 1948”,Critical Inquiry 40(2014):385-417.

Liu,L. H.,“Professor Lydia H. Liu on Human Rights Pioneer and Columbia Alum P. C. Chang”,https://weaicolumbia.wordpress.com/2014/07/07/professor-lydia-h-liu-on-human-rights-pioneer-and-columbia-alum-p-c-chang.

Lo,Chung-Shu,“Human right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in UNESCO(ed.),Human Rights:Comments and Interpretation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49),pp.186-187.

Lo,Chung-shu,“Human Rights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in UNESCO(ed.),Human Rights:Comments and Interpretations(London & New York:Allan Wingate,1949),pp.186-187.

Malik,H. C.(ed.),The Challenge of Human Rights:Charles Malik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Oxford:Charles Malik Foundation in association with The Centre for Lebanese Studies,2000).

Maritain,J.,Man and Stat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1).

Meghan Loftus.,“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eJournal USA 13/11(2008),http://www.america.gov/publications/ejournals.html.

Morsink,J.,“Cultural Genocide,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and Minority Rights”,Human Rights Quarterly 21(1999):1009-1060.

Morsink,J.,“The Philosophy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Human Rights Quarterly 6/3(1984):309-334

Morsink,J.,“Women’s rights in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Human Rights Quarterly 13(1991):229-256

Morsink,J.,“World War Two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Human Rights Quarterly 15(1993):357-405.

Morsink,J.,Inherent Human Rights:Philosophical Roots of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Philadelphia: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2009).

Power,E.,“Foreword”,in Chang,P. C. China at the Crossroads(London:Evans Brothers Ltd.,1936),pp.5-6.

Roosevelt,E.,“Making Human Rights Come Alive”,The Phi Delta Kappan 31/1(1949):23-33.

Roosevelt,E.,On My Own,New York:Harper,1958,London:Hutchinson & CO.(Publishers)LTD,1958.

Roosevelt,E.,This I Remember(New York:Harper,1949).

Ruth,H. C. and Sze-Chuh,Cheng(eds.),Peng Chun Chang 1892-1957:Biography & Collected Works(Privately printed,1995).

Sun,Pinghua and Xie,Yan.,“Human Trafficking and Sex Slavery in the Modern World”,Albany Government Law Review 7/1(2014):91-110.

Sun,Pinghua,“Chinese Discourse on Human Rights in Global Governance”,The Chinese Journal of Global Governance 1/2(2015):26-32.

Sun,Pinghua,“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Achieving International Human-rights Standards in China”,in Rossi,L. S. and Federico,G. D.(eds.),Fundamental Rights in Europe and China:Regional Identities and Universalism(Napoli:Editoriale Scientifica,2013).

Sun,Pinghua,“Zhang Pengchun,a Globally Famed Chinese Human Rights Activist”,Human Rights 6(2011):29-30.

Sun,Pinghua,“Zhang Pengchun’s Contributions to the Drafting of the UDHR”,China Legal Science 4/5(2016):114-132.

Sun,Pinghua,Historic Achievement of a Common Standard:Pengchun Chang and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Heidelberg/New York/Dordrecht/London:Springer,2017).

Sun,Pinghua,Human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in China(Heidelberg/New York/Dordrecht/London:Springer,2014).

Twiss,S. B.,“Confucian contributions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A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Perspective”,In A. Sharma(ed.),The World’s Religions after September 11,Volume 2 (Religion and human rights),(Westport,Connecticut and London:Praeger,2009),Chapter 14(pp.153-173).

Twiss,S. B.,“Confucian Ethics,Concept-clusters,and Human Rights”,in M. Chandler and R. Littlejohn(eds.),Polishing the Chinese Mirror:Essays in Honor of Henry Rosemont,Jr.(New York: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2007).

Waltz,S.,“Universal Human Rights:The Contribution of Muslim States”,Human Rights Quarterly 26/4(2004):799-844.

Will,Pierre-étienne,“Chapitre 10 La contribution chinoise à la Déclaration universelle des droits de l’homme”,In Delmas-Marty,Mireille et Will,Pierre-étienne(eds.),La Chine et la démocratic:Tradition Droit,Institutions(Paris:Fayard,2007),pp.297-366.

Will,Pierre-étienne,“Chapter 9 Th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In Delmas-Marty,Mireille et Will,Pierre-étienne(eds.),China,Democracy,and Law:A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Approach(Leiden:Koninklijke Brill,2012),pp.299-374.

Will,Pierre-étienne,“The Chinese Contribution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 of Human Rights,1947-48:A Re-Examination”,Academia Historical Newsletter 1(2008):2-39.

Winter,J. and A.,Prost. René Cassin and Human Rights:From the Great War to the Universal Declar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3).

Woo,P. K. Y.,“A Metaphysical Approach to Human Rights from a Chinese Point of View”,in A. S. Rosenbaum(ed.),The Philosophy of Human Rights: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London:Aldwych Press,1980),pp.113-124.)

Annex A of document E/CN.4/95.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Year 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1948-49),(New York:United Nations,1950),p.526.

Department of Public Information. Year book of the United Nations(1947-48),(New York:United Nations,1949),p.572.

UN Document E/CN.4/14/Rev.1.

UN Document E/CN.4/15.

UN Document:A/777.

UN Document:A/778/Rev.1.

UN Document:A/784.

UN Document:A/785/Rev.2.

UN Document:A/C.3/347.

UN Document:A/C.3/347/Rev.l.

UN Document:A/C.3/380.

UN Document:A/C.3/381.

UN Document:A/C.3/400/Rev.1.

UN Document:A/C.3/407.

UN Document:A/C.3/SR.89.

UN Document:A/PV.178.

UN Document:A/PV.182.

UN Document:A/RES/217(III).

UN Document:AOR C.3 at page 30.

UN Document:E/27,p.2

UN Document:E/38,annex 4.

UN Document:E/600.

UN Document:E/615.

UN Document:E/777.

UN Document:E/800,pp.10-25.

UN Document:E/800.

UN Document:E/CN.4./AC.1/4.

UN Document:E/CN.4/102.

UNDocument:E/CN.4/14/Rev.2.

UN Document:E/CN.4/19.

UN Document:E/CN.4/21 Annex D.

UN Document:E/CN.4/21 Annex F.

UN Document:E/CN.4/52.

UN Document:E/CN.4/6.

UN Document:E/CN.4/7.

UN Document:E/CN.4/95 Annex A.

UN Document:E/CN.4/AC.1/1.

UN Document:E/CN.4/AC.1/18.

UN Document:E/CN.4/AC.1/3.

UN Document:E/CN.4/AC.1/3/Add. 1

UN Document:E/CN.4/AC.1/3/Add. 2

UN Document:E/CN.4/AC.1/8 and Rev. 1 and 2.

UN Document:E/CN.4/AC.1/8.

UN Document:E/CN.4/AC.1/SR.1.

UN Document:E/CN.4/AC.1/SR.11.

UN Document:E/CN.4/AC.1/SR.12.

UN Document:E/CN.4/AC.1/SR.13.

UN Document:E/CN.4/AC.1/SR.14.

UN Document:E/CN.4/AC.1/SR.15.

UN Document:E/CN.4/AC.1/SR.16.

UN Document:E/CN.4/AC.1/SR.17.

UN Document:E/CN.4/AC.1/SR.18.

UN Document:E/CN.4/AC.1/SR.2.

UN Document:E/CN.4/AC.1/SR.3.

UN Document:E/CN.4/AC.1/SR.4.

UN Document:E/CN.4/AC.1/SR.5.

UN Document:E/CN.4/AC.1/SR.6.

UN Document:E/CN.4/AC.1/SR.8.

UN Document:E/CN.4/AC.1/SR.9.

UN Document:E/CN.4/AC.1/SR3.

UN Document:E/CN.4/AC.1/W.2/Rev.2.

UN Document:E/CN.4/RS.11.

UN Document:E/CN.4/SR.1.

UN Document:E/CN.4/SR.13.

UN Document:E/CN.4/SR.14.

UN Document:E/CN.4/SR.16.

UN Document:E/CN.4/SR.17.

UN Document:E/CN.4/SR.18.

UN Document:E/CN.4/SR.19.

UN Document:E/CN.4/SR.20.

UN Document:E/CN.4/SR.22.

UN Document:E/CN.4/SR.48.

UN Document:E/CN.4/SR.50.

UN Document:E/CN.4/SR.51.

UN Document:E/CN.4/SR.52.

UN Document:E/CN.4/SR.53.

UN Document:E/CN.4/SR.54.

UN Document:E/CN.4/SR.55.

UN Document:E/CN.4/SR.56.

UN Document:E/CN.4/SR.57.

UN Document:E/CN.4/SR.58.

UN Document:E/CN.4/SR.59.

UN Document:E/CN.4/SR.60.

UN Document:E/CN.4/SR.61.

UN Document:E/CN.4/SR.62.

UN Document:E/CN.4/SR.63.

UN Document:E/CN.4/SR.64.

UN Document:E/CN.4/SR.65.

UN Document:E/CN.4/SR.67.

UN Document:E/CN.4/SR.68.

UN Document:E/CN.4/SR.69.

UN Document:E/CN.4/SR.70.

UN Document:E/CN.4/SR.71.

UN Document:E/CN.4/SR.72.

UN Document:E/CN.4/SR.74.

UN Document:E/CN.4/SR.75.

UN Document:E/CN.4/SR.76.

UN Document:E/CN.4/SR.77.

UN Document:E/CN.4/SR.78.

UN Document:E/CN.4/SR.80.

UN Document:E/CN.4/SR.81.

UN Document:E/CN.4/SR.9.

UN Document:E/CN.4SR.21.

UN Document:E/CN.4SR.22.

UN Document:E/HR/14.

UN Document:E/HR/15.

UN Document:E/HR/19.

UN Document:E/HR/6.

UN Document:E/HR/9.

UN Document:E/HR/9.

UN Document:E/PV.6.

UN Document:GAOR C.3,pp.113-114.

UN Document:GAOR C.3,p.114.

UN Document:GAOR C.3,p.124.

UN Document:GAOR C.3,p.128.

UN Document:GAOR C.3,p.129.

UN Document:GAOR C.3,p.130.

UN Document:GAOR C.3,p.139.

UN Document:GAOR C.3,p.153.

UN Document:GAOR C.3,pp.153-154.

UN Document:GAOR C.3,pp.153-154.

UN Document:GAOR C.3,p.154.

UN Document:GAOR C.3,p.163.

UN Document:GAOR C.3,p.173.

UN Document:GAOR C.3,p.177.

UN Document:GAOR C.3,p.180.

UN Document:GAOR C.3,p.182.

UN Document:GAOR C.3,pp.182-183.

UN Document:GAOR C.3,p.191.

UN Document:GAOR C.3,p.201.

UN Document:GAOR C.3,p.208.

UN Document:GAOR C.3,p.222.

UN Document:GAOR C.3,p.242.

UN Document:GAOR C.3,p.251.

UN Document:GAOR C.3,p.255.

UN Document:GAOR C.3,p.27.

UN Document:GAOR C.3,p.28.

UN Document:GAOR C.3,pp.30-31.

UN Document:GAOR C.3,p.308.

UN Document:GAOR C.3,p.31.

UN Document:GAOR C.3,p.314.

UN Document:GAOR C.3,pp.378-379.

UN Document:GAOR C.3,pp.378-379.

UN Document:GAOR C.3,p.397.

UN Document:GAOR C.3,p.398.

UN Document:GAOR C.3,p.399.

UN Document:GAOR C.3,p.440.

UN Document:GAOR C.3,p.441.

UN Document:GAOR C.3,p.444.

UN Document:GAOR C.3,p.446.

UN Document:GAOR C.3,p.462.

UN Document:GAOR C.3,p.468.

UN Document:GAOR C.3,p.471.

UN Document:GAOR C.3,p.48.

UN Document:GAOR C.3,p.543.

UN Document:GAOR C.3,p.544.

UN Document:GAOR C.3,p.549.

UN Document:GAOR C.3,p.553.

UN Document:GAOR C.3,p.554.

UN Document:GAOR C.3,p.564.

UN Document:GAOR C.3,p.565.

UN Document:GAOR C.3,p.568.

UN Document:GAOR C.3,pp.568-569.

UN Document:GAOR C.3,p.569.

UN Document:GAOR C.3,p.570.

UN Document:GAOR C.3,p.572.

UN Document:GAOR C.3,p.574.

UN Document:GAOR C.3,pp.575-576.

UN Document:GAOR C.3,p.613.

UN Document:GAOR C.3,p.614.

UN Document:GAOR C.3,p.627.

UN Document:GAOR C.3,pp.627-628.

UN Document:GAOR C.3,p.628.

UN Document:GAOR C.3,p.630.

UN Document:GAOR C.3,p.631.

UN Document:GAOR C.3,p.632.

UN Document:GAOR C.3,p.633.

UN Document:GAOR C.3,pp.634-635.

UN Document:GAOR C.3,p.641.

UN Document:GAOR C.3,pp.650-651.

UN Document:GAOR C.3,p.651.

UN Document:GAOR C.3,p.659.

UN Document:GAOR C.3,p.660.

UN Document:GAOR C.3,p.673.

UN Document:GAOR C.3,p.675.

UN Document:GAOR C.3,pp.675-676.

UN Document:GAOR C.3,p.684.

UN Document:GAOR C.3,p.692.

UN Document:GAOR C.3,p.771.

UN Document:GAOR C.3,p.772.

UN Document:GAOR C.3,p.777.

UN Document:GAOR C.3,p.783.

UN Document:GAOR C.3,p.787.

UN Document:GAOR C.3,p.790.

UN Document:GAOR C.3,p.850.

UN Document:GAOR C.3,p.867.

UN Document:GAOR C.3,p.868.

UN Document:GAOR C.3,p.87.

UN Document:GAOR C.3,p.874.

UN Document:GAOR C.3,pp.876-877.

UN Document:GAOR C.3,p.877.

UN Document:GAOR C.3,p.878.

UN Document:GAOR C.3,p.880.

UN Document:GAOR C.3,p.882.

UN Document:GAOR C.3,p.890.

UN Document:GAOR C.3,p.895.

UN Document:GAOR C.3,p.896.

UN Document:GAOR C.3,p.98.

UN Document:GAOR C.3,p.99.

UN Documents:E/CN.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