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6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9

漂移的时空图书

Space-time Floating:Economic Lif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Contemporary China

SSAPID:101-0916-8579-79
ISBN:978-7-5097-3452-0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深圳特区的苗族移民群体在都市生活的物质层面、社会层面和精神层面进行“深描”,从进入渠道、生计方式、居住与分布、社会网络、适应策略、族群认同、文化碰撞等多方面来展现他们在都市的社会生活,提供了一个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人类学研究个案。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中山大学人类学文库
作 者: 王琛
编 辑:王玮;童根兴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年06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 民族学

 导言 寻找新的空间:在现实与历史中

  语境:人类学里的故事

  田野:人类学的方法、地点和知识体系

  人的存在:流动的“空间性”

  书写:民族志是深描

 第一章 凯棠:社区背景

  自然简况

  区域人文历史

  姓氏与聚落

   1.顾姓 王姓*

   2.张姓

   3.杨姓

  凯棠村简介

 第二章 流民记忆:从讨饭到找钱

  逐年而至的旱灾

  家中无粮脚踏四方

  寻访生意源头

   1.有关最早生意开端的几个“版本”

   2.最早做生意的2对姐妹

  好生意的传播

  外出生意现状

 第三章 阈限时空

  阈限:三段式过程与二分法

  扒火车 走天下

  逾越那道边防线

  驱赶与收容

  空间的内外之别

 第四章 性别策略:民族文化资本化

  女性为主的人口流动

   1.凯棠村女性外出状况

   2.凯棠村女性受教育程度

  外出的性别策略

   1.女子具有民族文化资本

   2.明显的民族标识,使她们有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

   3.民族手工艺的拥有者

   4.现实的考虑

  都市里的比较

   1.“这里太臭了”

   2.“男人总是太粗心”

   3.“他们打牌,不做饭”

 第五章 非正式经济:“好生意”及其衰落

  好生意浪迹天涯

  居有“定”所

  随苗家女人们做生意

  那叮铃碎响的货郎担

  源源不断汇到家乡的钱

  日渐憔悴的生意

   1.受遍地开花的“2元店”的冲击

   2.生意老套了,不吸引人了

   3.老乡做这个的太多了

  客位分析:消费主义方兴未艾

  生意今昔全方位对比

 第六章 寄居大都市

  认识城市空间与规则

  阴影与角落里的生活

   1.城中村里单身女子“宿舍”:岗厦村

   2.“母系”大家庭:安良村

   3.年轻的夫妻家庭:南山荔枝园

   4.员工家属区:陶吓村

  晒晒苗家人的水电费

  城市:想说爱你不容易

   1.失去的上梅林

   2.荔枝园棚户区:变成城市绿地

   3.告别安置区

   4.“空楼”行动:岗厦旧村治理

  欲望:谁的都市空间

 第七章 残缺性社群

  身体实践的文化舒适区

  分享城市经验

  AA制原则

  商业性与传统伦理

 第八章 城里人·少数民族

  摩擦:文化作为生活方式

  城市里的坏人

  面对歧视

 第九章 离散的心灵

  现代都市语境中的族群认同

  花果飘零 两个世界

  与深圳合个影

  离散的心灵

 第十章 苗二代

  新一代苗家打工者

  难以跨越的代际流动

  “未知的孩子”

  高交会馆外的年轻人

 第十一章 性别重构vs.再度异化

  “能吃能干才是好媳妇”

  家庭性别重构

   1.劳动分工

   2.经济地位与家庭地位

   3.家庭轴心

   4.心理地位

  传统习俗的动摇

  女子们的“公共精神”

  “双重异化”:沉重的肉身

 第十二章 苗寨的“空间”生产

  “我们的小上海”

  思维观念的转变

  斑驳杂沓的空间

  新街上的集体策略

  新街上的“过密化”

   1.与外出的关系

   2.门面的经营现状

   3.经营内容统计

 第十三章 货郎担与疯狂的“苹果”篮子

  新街后来的故事

  山寨机与货郎担

  仿制、重复:过密化的原因

  “苹果重新发明了手机”

  过密化空间与拓展型空间

 第十四章 余论:偏心圆型人格与过密心态

  传统文化与偏心圆型人格

  过密化心态

 附录

  一 凯棠顾氏宗谱简序(王惟宁先生撰写)

  二 《太宗永乐实录》对顾成的生平总结

  三 凯棠杨家谱序(火香村杨秀廷撰写)

  四 凯棠物质条件的改善(根据资料及访谈总结)

   1.食

   2.衣

   3.住

   4.用

  五 新街门面概况(2004年7月调查统计)

 后记 行吟的流浪者

〔英〕埃文斯-普里查德:《努尔人:对尼罗河畔一个人群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制度的描述》,褚建芳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郭凡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刘建荣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英〕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田禾译,译林出版社,2000。

〔英〕安东尼·吉登斯:《全球化、不平等和社会投资型国家》,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学》,赵旭东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白露:《妇女观的形成:妇女、国家、家庭》,《社会性别》1991年第3期。

〔德〕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

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5。

包亚明主编《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美〕保罗·康纳顿:《社会如何记忆》,纳日碧力戈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美〕波兹曼:《童年的消逝》,吴燕莛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a)。

〔美〕波兹曼:《娱乐至死》,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b)。

〔法〕波德里亚:《消费社会》,刘成富等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法〕布迪厄:《实践感》,蒋梓骅译,译林出版社,2003。

〔美〕布尔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李猛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与社会》,马海良等译,春风文艺出版社,2000。

〔英〕布莱恩·特纳:《身体问题:社会理论的新近发展》,载汪民安编《后身体:文化、权力和生命政治学》,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德〕布劳耶尔等:《英美哲学家圆桌》,李国山译,华夏出版社,2003。

〔美〕布鲁姆等:《社会学》,张杰等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卜卫:《大众媒介对儿童的影响》,新华出版社,2001。

〔美〕C.赖特·米尔斯:《社会学的想象力》,陈强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

蔡禾:《城市社会学:理论与视野》,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

〔美〕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包凡一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岑秀文:《苗族》,民族出版社,1993。

陈达:《南洋华侨与闽粤社会》,商务印书馆,1938。

陈国钧:《苗夷族妇女的特质》,载吴泽霖、陈国钧等《贵州苗夷社会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池子华:《中国流民史·近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日〕大前研一:《无国界的世界》,黄柏棋译,中信出版社,2007。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时间地图:大历史导论》,晏可佳等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美〕大卫·哈维:《巴黎城记——现代性之都的诞生》,黄煜文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美〕戴维·C.科顿:《当公司统治世界》,王道勇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

〔美〕丹尼尔·贝尔:《社群主义及其批评者》,李琨译,三联书店,2002。

〔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邓启耀:《民族服饰:一种文化符号》,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

邓启耀:《浅述文学人类学的一种表述方式》,《思想战线》1997年第4期。

杜鹰、白南生:《走出农村: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实证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王福明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费孝通:《勤劳的苗家悠久的历史》,转引自石朝江《苗族心理素质浅谈》,《苗侗文坛》1993年第2期。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费孝通:《生育制度》,商务印书馆,1999。

〔美〕费尔德曼:《创新与地点的经验研究》,1999,载〔英〕G.L.克拉克、〔美〕M.P.费尔德曼、〔加〕M.S.格特勒主编《牛津经济地理学手册》,刘卫东等译,商务印书馆,2005。

〔法〕福柯:《不同空间的正文与上下文》,载包亚明主编《后现代性与地理学的政治》,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法〕弗朗兹·法侬:《黑皮肤,白面具》,万冰译,译林出版社,2005。

〔法〕弗朗兹·法侬:《论民族文化》,载巴特·穆尔-吉尔伯特《后殖民批评》,杨乃乔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美〕古塔·弗格森:《学科与实践:作为地点、方法和场所的人类学》,载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甘满堂:《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贵州民族研究所:《贵州少数民族》,贵州民族出版社,1991。

贵州省凯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凯里市志》,方志出版社,1998。

郭佩宜、王宏仁:《田野的技艺:自我、研究与知识建构》,台北巨流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7。

郭庆龄等:《对无照商贩的专项治理》,《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5年第11期。

郝娜:《“内卷化”理论在中国》,《21世纪国际评论》2010年第一辑。

何雪松:《社会理论的空间转向》,《社会》2006年第2期。

〔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法〕亨利·列斐伏尔:《空间:物质生产与使用价值》,载包亚明主编《现代性与空间生产》,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黄勇、薛民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胡耐安:《中国民族志》,台湾商务印书馆,1974。

黄平:《寻求生存——当代农村外出人口的社会学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美〕黄宗智:《中国农村的过密化与现代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

〔美〕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中华书局,1986。

黄平、E.克莱尔:《对农业的促进或冲击:中国农民外出打工的村级研究》,《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3期。

黄淑娉等:《文化人类学理论方法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英〕霍布斯鲍姆等:《传统的发明》,顾杭等译,译林出版社,2004。

〔法〕加斯东·巴什拉:《空间的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江立华等:《中国流民史·古代卷》,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蒋荣:《少数民族人口:各地分布今如何?》,《中华民族》2003年第9期。

金光亿:《民族文化的生产与消费——关于民族艺术的人类学研究与方法》,载赵嘉文等主编《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民族出版社,2001。

荆学民:《人类信仰论》,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

《经济前沿》杂志:《与时俱进务实开拓,在管理中促发展在发展中树形象——记深圳市龙岗区横岗镇安良村》,《经济前沿》2004年第9期。

景军:《知识、组织与象征资本:中国西北两座孔庙之实地考察》,《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1期。

〔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风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英〕卡尔·波兰尼:《大转型:我们时代的政治与经济起源》,冯钢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

〔德〕卡尔·马克思:《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

〔美〕凯琳·萨克斯:《重新解读恩格斯——妇女、生产组织和私有制》,载王政、杜芳琴主编《社会性别研究选译》,三联书店,1998。

〔美〕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美〕凯特·穆迪:《电视的影响与儿童电视病:一份给家长的报告》,粟秀云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

〔美〕柯克·约翰逊:《电视与乡村社会变迁:对印度两村庄的民族志调查》,展明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美〕克里弗德:《广泛的实践:田野、旅行与人类学训练》,载〔美〕古塔、弗格森编《人类学定位:田野科学的界限与基础》,骆建建等译,华夏出版社,2005。

〔美〕克利福德·吉尔兹:《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王海龙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美〕克利夫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纳日碧力戈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蓝宇蕴:《论城中村改造对其非正式经济的影响——以广州城中村改造为例》,《甘肃理论学刊》2011年第2期。

〔美〕理查德·尼斯贝特:《思维的版图》,李秀霞译,中信出版社,2005。

〔美〕理查德·桑内特:《肉体与石头:西方文明中的身体与城市》,黄煜文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6。

〔美〕理查德·弗罗里达:《你属于哪座城?》,侯鲲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美〕塞内特:《残缺的建筑》,载〔德〕布劳耶尔等《英美哲学家圆桌》,李国山译,华夏出版社,2003。

〔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王名译,商务印书馆,1997。

李成瑞:《中国人口普查及结果分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

李锦平:《苗族语言与文化》,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

李培林:《村落的终结——羊城村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04。

李强:《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分层结构》,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2。

李小江:《女性/性别的学术问题》,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李小江:《女人的出路》,辽宁人民出版社,1989。

李小江:《夏娃的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李小江:《解读女人》,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法〕列维-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王志明译,三联书店,2000。

林源昌主编《深圳年鉴》,深圳年鉴社,1999。

刘林平:《关系、社会资本和社会转型——深圳“平江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刘小枫:《沉重的肉身》,华夏出版社,2007。

刘倩:《南街社会》,学林出版社,2004。

〔美〕流心:《自我的他性——当代中国的自我谱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刘玉亭:《转型期中国城市贫困的社会空间》,科学出版社,2005。

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

柳波:《“山寨文化”的社会学解读》,《黑河学刊》2010年第7期。

〔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

〔美〕罗伯特·麦克艾文:《夏娃的种子:重读两性对抗的历史》,王祖哲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罗钢:《探索消费的斯芬克斯之谜》,载罗钢等主编《消费文化读本》,“前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历险》,李幼蒸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恋人絮语:一个解构主义的文本》,汪耀进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美〕卢西恩·派伊:《“亚洲价值观”:从狄纳莫道多米诺》,载塞缪尔·亨廷顿等《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新华出版社,2002。

罗义群:《中国苗族巫术透视》,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龙生庭等:《中国苗族民间制度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美〕玛格丽特·米德:《代沟》,曾胡译,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

麻国庆:《家与中国社会结构》,文物出版社,1999。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生产与文化认同——族群、地方社会与跨国文化圈》,《北京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麻国庆:《全球化文化的生产与族群认同》,载周大鸣主编《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王荣芬译,商务印书馆,1995。

〔英〕马凌诺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梁永佳等译,华夏出版社,2002。

〔英〕马凌诺斯基:《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李安宅译,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

〔英〕马林诺夫斯基:《原始社会的犯罪与习俗》,原江译,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伦人的延伸》,何道宽译,商务印书馆,2000。

〔加〕马歇尔·麦克卢汉:《机器新娘》,何道宽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美〕马歇尔·萨林斯:《“土著”如何思考:以库克船长为例》,张宏明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

马戎、周星:《二十一世纪:文化自觉与跨文化对话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马戎:《民族社会学——社会学的族群关系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美〕马文·哈里斯:《文化唯物主义》,张海洋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

〔美〕马文·哈里斯:《好吃,食物与文化之谜》,叶舒宪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2001。

马学良、今旦译注《苗族史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3。

〔英〕麦克尔·卡里瑟斯:《我们为什么有文化:阐释人类学和社会多样性》,陈丰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美〕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陈郁、郭宇峰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美〕梅罗维茨:《消逝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肖志军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苗族简史》编写组:《苗族简史》,贵州民族出版社,1985。

《苗族社会历史调查》贵州省编写组:《苗族社会历史调查》(一),贵州民族出版社,1986。

〔美〕明恩溥:《中国人的素质》,秦悦译,学林出版社,2001。

〔美〕莫里斯·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刘晓春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莫里斯·古德利尔:《礼物之谜》,王毅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法〕莫斯:《礼物》,汲喆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莫斯:《人类学与社会学五讲》,林宗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纳日碧力戈:《中国族群结构和象征实践》,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英〕奈杰尔·巴利:《天真的人类学家——小泥屋笔记》,何颖怡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南方都市报》编著《未来没有城中村:一座先锋城市的拆迁造富神话》,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

“农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课题组:《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组织化特征》,《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德〕诺贝特·埃里亚斯:《文明的进程:文明社会起源和心理起源研究》,袁志英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英〕诺曼·丹尼尔:《文化屏障》,王奋宇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美〕帕克等:《城市社会学》,宋俊岭等译,华夏出版社,1987。

〔法〕皮埃尔·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法〕皮埃尔·布迪厄:《男性统治》,刘晖译,海天出版社,2002。

彭兆荣:《文化认同:实践于历史与想象之间——客家族群性认同与宁化石壁公祭仪式》,《思想战线》2001年第1期。

〔美〕P.K.博克:《多元文化与社会进步》,余兴安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

〔英〕齐格蒙特·鲍曼:《个体化社会》,范祥涛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a)。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现代性》,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b)。

〔德〕齐美尔:《大都市与精神生活》,载《桥与门——齐美尔随笔集》,涯鸿等译,上海三联书店,1991。

〔德〕齐美尔:《社会是如何可能的》,林荣远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德〕齐奥尔格·西美尔:《时尚的哲学》,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祁庆富:《试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的价值结构》,《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0年第1期。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编写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概况》,贵州人民出版社,1986。

〔法〕乔治·佩雷克:《物:六十年代记事》,龚觅译,新星出版社,2010。

〔美〕乔治·E.马尔库斯、米开尔·费彻尔:《作为文化批评的人类学:一个人文学科的实验时代》,王铭铭等译,三联书店,1998。

阮西湖:《都市人类学》,华夏出版社,1991。

〔法〕尚·布希亚:《物体系》,林志明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1。

〔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史建云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石朝江:《苗族心理素质浅谈》,《苗侗文坛》1993年第2期。

〔美〕斯蒂文·郝瑞:《田野中的族群关系与民族认同——中国西南彝族社区考察研究》,巴莫阿依等译,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美〕斯科特:《弱者的武器》,郑广怀等译,译林出版社,2007。

〔英〕斯图亚特·霍尔:《文化身份与族裔散居》,载罗钢等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沈林等:《中国城市民族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民族出版社,2001。

孙立平:《断裂——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索杰:《第三空间:去往洛杉矶和其他真实和想象地方的旅程》,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谭少薇;《个人与妇女:人类学对中国现代化研究的两个切入点》,载乔健主编《社会学、人类学在中国的发展》,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1998。

谭深:《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性别差异》,《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

〔英〕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日〕藤竹晓:《电视的冲击》,李江林等编译,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9。

〔法〕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三联书店,2000。

〔美〕W.I.托马斯、〔波兰〕F.兹纳涅茨基:《身处欧美的波兰农民》,张友云译,译林出版社,2000。

〔韩〕W.钱·金、〔美〕勒妮·莫博涅:《蓝海战略:超越产业竞争,开创全新市场》,吉宓译,商务印书馆,2005。

王琛:《“民族村”里的族群关系》,载《广东民族研究论丛》,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

王琛、周大鸣:《试论城市少数民族的社会交往与族际交流——以深圳为例》,《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美〕王国斌:《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李伯重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王明柯:《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

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三联书店,1997。

〔美〕威廉·富特·怀特:《街角社会:一个意大利人贫民区的社会结构》,黄育馥译,商务印书馆,1994。

〔英〕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赵玉燕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a)。

〔英〕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黄剑波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b)。

魏国英:《女性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吴启焰:《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1年第2期。

吴晓萍:《民族旅游的社会学研究》,贵州民族出版社,2003。

吴予敏:《无形的网络》,台湾云龙出版社,1991。

吴思:《雁户:基本故事和变型故事》,载吴思《血酬定律:中国历史中的生存游戏》,中国工人出版社,2003。

吴善淙:《改变苗族落后经济心理是发展苗族地区经济的启动力》,《苗侗文坛》1993年第1期。

吴荣臻:《乾嘉苗民起义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1985。

翁家烈:《明清以来苗汉关系初探》,《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第4期。

翁乃群、景军:《人类学的时空变迁和今日“全球化”问题》,载庄孔韶主编《人类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0。

翁乃群:《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再生产——以纳西文化与旅游业发展之间关系为例》,载王铭铭主编《人文世界》第1辑,华夏出版社,2002。

〔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陶铁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4。

〔美〕辛格尔顿:《应用人类学》,蒋琦泽译,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

熊培云:《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2010。

徐勇、徐增阳:《流动中的乡村治理——对农民流动的政治社会学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项飙:《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三联书店,2000。

薛德升:《管制之外的“管制”:城中村非正规部门的空间集聚与生存状态——以广州市下渡村为例》,《地理研究》2008年第6期。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阎云翔:《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落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燕宝:《苗学三题》,《苗侗文坛》1992年第3期。

燕宝:《贾理春秋——〈读苗族理辞〉》,《黔东南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杨念群主编《空间·记忆·社会转型:“新社会史”研究论文精选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杨志强:《鸟居龙藏的苗族观:论近代民族集团的形成过程》,《贵州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杨堃:《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杨鹃国:《苗族舞蹈与巫文化——苗族舞蹈的文化社会学考察》,贵州民族出版社,1990。

杨鹃国:《论原始宗教对民俗的影响》,《贵州民族研究》1988年第1期。

〔美〕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罗荣渠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美〕伊瓦-戴维斯:《妇女、族裔身份和赋权:走向横向政治》,载陈顺馨等选遍《妇女、民族与女性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美〕英格尔斯等:《从传统人到现代人——六个发展中国家的个人变化》,顾昕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

杨圣敏:《中国民族志》,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3。

俞可平:《社群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于建嵘:《抗争性政治》,人民出版社,2010。

联合早报编《第四座桥——跨世纪的文化对话》,新世界出版社,1999。

岳永逸:《空间、自我与社会:天桥街头艺人的生成与系谱》,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美〕约翰·奥尼尔:《身体形态:现代社会的五种身体》,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

〔美〕詹姆逊:《文化转向:后现代论文选》,胡亚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张鸿雁:《侵入与接替——城市社会结构变迁新论》,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张锦华:《浅谈凯棠一带苗族服饰刺绣艺术》,载张永发主编《中国苗族服饰研究》,民族出版社,2004。

张钦楠:《阅读城市》,三联书店,2004。

张颐武:《“山寨”:从IT赝品到翻版文化》,《监察风云》2008年第23期。

张中奎:《“小历史”中的“小历史”——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苗疆货郎担》,《贵州民族研究》 2010年第5期。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郑雄伟:《国际外包——国际外包理论与战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日〕中根千枝:《适应的条件》,朱京伟译,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

周春元等:《贵州古代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2。

周大鸣:《从农民工眼中看农民工和适应》,载马戎主编《田野工作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1998。

周大鸣:《外来工与“二元社区”——珠江三角洲的考察》,《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2期。

周大鸣:《人类学视野中的文化冲突及其消解方式》,《民族研究》2002年第4期(a)。

周大鸣:《中国的族群与族群关系》,广西民族出版社,2002(b)。

周大鸣、王挺:《城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治理——以广州H区为例》,“城市化进程中的民族问题”研讨会论文,广州,2004。

周大鸣:《渴望生存——农民工流动的人类学考察》,中山大学出版社,2005。

周大鸣等:《“自由”的都市边缘人:中国东南沿海散工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07。

周方:《解读五普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华民族》2003年第9期。

周华山:《阅读性别》,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周敏:《唐人街——深具社会经济潜质的华人社区》,鲍霭斌译,商务印书馆,1995。

周文中、邓启耀:《民族文化的自我传习、保护与发展》,《思想战线》1999年第1期。

周晓虹:《流动与城市体验对中国农民现代性的影响》,《社会学研究》1998年第5期。

周兴茂:《论苗族的共同心理素质》,《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0年第3期。

朱力:《中国民工潮》,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宗晓莲:《旅游开发与文化变迁:以云南省丽江县纳西族文化为例》,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中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栏目组:《山寨来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编:《中国民族学纵横》,民族出版社,2003。

Amy S.Wharton,2005,The Sociology of Gender: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Research,Blackwell Publish,USA.

Appadurai,Arjun,1991,“Global Ethnoscapes:Notes and Queries for a Transnational Anthropology”,In Recapturing Anthropology:Working in the Present,Richard G. Fox,ed.,Santa Fe,N. Mex.: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Bank,Marcus,1996,Ethnicity:Anthropological Constructions,London:Routledge.

Barth,Fredrik,1969,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Prospect Height:Waveland Press Inc.

Basham,R.,1978,Urban Anthropology:The Cross-Cultural Study of Complex Societies,California,May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Bourdieu,Pierre,1984,Distinction,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USA.

Bourdieu,Pierre,1991,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Cambridge:Harward University Press.

Bovey,Shelly,1994,The Forbidden Body:Why being Fat is not a Sin,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Braudel,Fernand,1973,Capitalism and Material life,1400-1800,Harpercollins.

Cooley,C. H.,1909,Social Organization:A Study of the Larger Mind,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

Conboy,K. Medina(eds.),1997,Writing on the Body:Female Embodiment and Feminist Theory,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M.,1966,Purity and Danger,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Douglas,M.,1970,Natural Symbols:Explorations in Cosmology,New York:Pantheon Books(Random House).

Douglas Kellner,2003,Media Spectacle,Routledge,London.

Emily Martin,1989,Woman in the Body:A Cultural Analysis of Reproduction,Milton Keynes:Open University Press.

M. Estellie Smith,1989,“Informal Economy”,in Economic Anthropology,Plattner,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Fabian,Johannes,2001,Anthropology with an Attitude:Critical Essays,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Stanford,California.

Geertz,Clifford,1963,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University California Press.

Giddens,A.,1984,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lazer,Nathan and Daniel P.Moynihan(eds.),1975,Ethnicity:Theory and Experience,Cambridge:Harverd University Press.

Gluckman,M.,1963,Order and Rebellion in Tribal Africa,New York:Free Press.

Hall,Stuart,1994,“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In Colonial Discourse and Post-Colonial Theory:A Reader,edited and introduced by Patrick Williams and Laura Chrisman,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Harvey,David,1973,Social Justice and the City,London:Edward Arnold.

Harvey,David,1990,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An Enquiry into the Origins of Cultural Change,Blackwell Publishers.

Lefebwre,Henri,H.,1991, The Production of Space,English translation by Donald Nicholson-Smith,Oxford(UK),Cambridge,Mass:Blackwell.

Lefebvre,Henri,1971,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rn World,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New York,Harper & Row.

Lewis,Oscar,1962,The Children of Sanchez,London:Secker and Warburg.

Lewis,Oscar,1965,La Vida:A Puerto Rican Family in the Culture of Poverty,Random House,Inc.

Louisa,Schein,2000,Minority Rules:The Miao and the Feminine in China’s Cultural Politics,Durham:Duke University Press.

Mead,Margaret,1950,Sex and Temperament in Three Primitive Societies,New York,Menter.

Miller,David,1989,Market,State,and Community:Theoretical Foundations of Market Socialism,Oxford:Clarendon Press.

Mumford,Lewis,1934,Technics and Civilization,New York:Harcourt,Brace & World.

Olwig,K. F.,2003,“Global Places and Place-Identities-Lessons from Caribbean Research”,In Globalization:Studies in Anthropology,Thoms Hylland Erisen ed.,London:Pluto Press.

Polandyi,Karl,2001,The Great Transformation: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Beacon Press.

Pred,Allan,1983,“Structuration and Place:On the Becoming of Sense of Place and Structure of Feeling”,Journal for the Theory of Social Behavior,Volume 13,Issue 1.

Redfield,Robert,1930, The Folk Culture of Yucatan,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Ralf,Dahredorf,1976,Life Chance:Approaches to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London:Weildenfeld and Nicolson.

Redfield,Robert,1947,“The Folk Society”,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 52.

Rich,Adrienne,1976,Of Woman Born: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New York:Norton.

Robbins,L.,1932,The Nature and Significance of Economic Science,London:Macmillan.

Sahlins,Marshall,1972,Stone Age Economics,New York:Aldine de Gruyter.

Sahlins,Marshall,1981,Historical Metaphors and Mythical Realities:Structure in the Early History of the Sanduwich Island Kingdom,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Sahlins,Marshall,1985,Island of History,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carry,Elaine,1998,“The difficulty of Imagining Other Person”,In The Handbook of Interethnic Coexistence,Eugene Weiner ed.,New York:Continuum.

Schieffelin,E.,1976,The Sorrow of the Lonely and the Burning of the Dancers,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Silverman,Carol,1991,“Strategies of Ethnic Adaptation:The Case of Gypsies”,In Creative Ethnicity:Symbols and Strategies of Contemporary Ethnic Life,Stephen Stern and John A. Cicila eds.,Logan:Utah State University Press.

Stearns,Peter,1997,Fat History:Bodies and Beauty in the Modern West,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Taylor,Charles,1989,Sources of the Self: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as L. Friedman,2005,The World is Flat:A Brief History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New York:Farrar,Straus and Ciroux.

Turner,V.,1982,The Ritual Process,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Turner,V.,1986,The Anthropology of Performance,New York:Performing Arts Journal.

Toffler,Alvin,1970,Future Shock,New York:Bantam Books,Inc.

Tonnies,Ferdinand,2001(1887),Community and Civil Society,Cambridge University.

Van Gennep,A.,1960,The Rites of Passage,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Wirth,Louis,1938,“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Vol.44.

Wolf,E.,1982,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Lond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olf,Naomi,1990,The Beauty Myth,London:Chatto & Windus.

Wong,Bernard,P.,1982,Chinatown:Economic Adapta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of the Chinese,Fort Worth:Harcourt Brace College Publishers.

Young,Michael and Willmott,Peter,1996,“Kinship and Community” and “Keeping Themselves to Themselves”,In The City Roader,R.T. Legats and F. Stout eds.,London:Rout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