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2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415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研究状况与“十二五”发展趋势图书

SSAPID:101-0868-7271-32
ISBN:978-7-5097-2230-5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22个大学科一百余名评审专家历时一年多对各学科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学科调研报告的汇编。各学科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梳理系统,分析透彻,较全面地总结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取得的重要进展,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状况,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的环节,展望了“十二五”的发展趋势,突出了今后需着重研究的重点领域和问题,为制订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提供了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编 辑:刘丹;周志宽;关志国;黄丹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05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1 社会科学现状与发展

 中国文学

  “十一五”期间学科发展的概况

   一 文学理论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就

     1.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状况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状况

     3.对西方文艺理论研究状况

     4.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状况

     5.文艺美学研究状况

    (二)当前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1.文学基本理论研究的问题

     2.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3.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4.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5.文艺美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1.先秦文学研究

     2.秦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

     3.隋唐五代文学研究

     4.宋辽金文学研究

     5.元明清文学研究

     6.古代文论与文学批评史

     7.“十一五”期间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的特点

     8.近5年古代文学研究的不足

    (四)现代文学研究

     1.现代文学研究的趋势

     2.现代文学的研究成果

     3.现代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五)当代文学研究

     1.当代文学史研究

     2.当代作家作品研究

     3.当代文学批评

     4.女性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5.儿童文学研究

     6.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二 民族文学与民间文学

    (一)民族文学

     1.研究队伍明显壮大

     2.科研成果相当丰硕

     3.学术突破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民间文学

     1.具有实力的研究队伍

     2.主要科研成果

     3.学术突破和存在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建议

   一 文学理论的学术前沿、发展趋势与课题建议

    (一)文学基本理论研究重心会有所下移,但仍会沿着“综合创新”的道路有所突破

    (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可能出现本体论复归的趋势

    (三)西方文艺理论研究可能进行价值论的还原

    (四)中国古代文论的发展趋势可能是方法论的转换

    (五)文艺美学沿着既有的学术路径和思维惯性开展研究

   二 古代文学研究未来五年的展望

    1.研究重心有逐渐前移与后移的趋势

    2.学科建设意识将会更受重视

    3.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化

    4.文献整理工作将会继续有大的开展

   三 “十二五”期间本学科重要选题建议

    1.中国特色的“文学”概念及文学史书写方式的重新探讨

    2.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

    3.地域、民俗、文化习尚与中国古代文学关系研究

    4.中国古代文学的交叉型专题与跨学科研究

    5.历代著名作家作品研究

    6.中国古代文学学术史研究

    7.古籍整理研究

    8.古籍文献电子化问题研究

    9.出土文献与文学研究

    10.域外汉籍整理以及海外汉学的译介和研究

   四 现代文学研究的未来趋势与建议

   五 当代文学研究的趋势与课题建议

   六 民族文学和民间文学的发展趋势与课题建议

    1.加强少数民族古典文学的研究

    2.加强跨民族、跨地域的少数民族文学研究

    3.加强少数民族文学理论研究

    4.加强各民族文学学术史研究

    5.加强民族口头文学资料的搜集、抢救以及资料库的建设

    6.加强重修少数民族文学史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总体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外国文学总体研究状况

    1.出版的数量和速度都有大幅提高

    2.研究出版的种类较齐全,内容丰富

    3.多数文学史和文论史著作都是集体合作的成果

    4.研究工作与时俱进

    5.编写文学史的新尝试

    6.多媒体等手段进入研究与教学

   (二)“十一五”期间外国文学总体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的权威性和可靠性不够高

    2.文学史研究方法略显过时,著作质量不均

    3.外国文学总体性研究亦有低水平重复和研究失衡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外国文学总体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规划和建议

    2.重点研究课题

  东方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东方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东方文学学术史及东方总体文学研究

    2.东方比较文学视野的拓展

    3.东方区域文学的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东方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非洲文学学科建设紧迫性

    2.学科研究失衡的倾向

   (三)对“十二五”期间东方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学科前沿

    2.学科发展趋势

    3.研究的重点、方向和范围

  日本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日本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文学史类

    2.比较文学类

    3.文艺学、美学研究类

    4.基于不同视角、方法论的作家、作品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日本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日本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十二五”规划设想

    2.重点研究课题建议

  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重要经典原著翻译

    2.古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研究

    3.荷马史诗研究

    4.古典戏剧研究

    5.古典文艺理论

    6.古罗马文学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古希腊罗马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美国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美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小说研究

    2.诗歌研究

    3.戏剧研究

    4.文论和文学史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美国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学术水平不高

    2.研究方法落后,制约了学术成果走向世界

    3.族裔文学研究冷热不均

    4.戏剧研究相对薄弱

   (三)对“十二五”期间美国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学科前沿

    2.重点研究领域

    3.重点研究课题

  英国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英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小说研究

    2.诗歌研究

    3.戏剧研究

    4.文学理论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英国文学研究的成果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研究成果特点分析

    2.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英国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小说研究

    2.诗歌研究

    3.戏剧研究

    4.文学理论研究

  俄罗斯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俄罗斯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作家作品研究

    2.重要文学现象与文论研究

    3.学术史研究及其他

   (二)“十一五”期间俄罗斯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对象过于集中

    2.研究成果学术含量不高

    3.标志性的学术成果缺乏

   (三)对“十二五”期间俄罗斯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法国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法国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小说研究

    2.法国诗歌研究

    3.法国戏剧研究

    4.法国文学理论及文学史研究

    5.中、法文学关系及翻译学研究

   (二)对“十二五”期间法国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社会学批评研究

    2.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当代文学中的表现

    3.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民族主义与普世主义研究

    4.恢复文学故事功能的研究

    5.经典作家学术史研究项目

  德语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德语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十一五”期间德语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的深度尚待进一步挖掘

    2.研究中本土意识较弱

   (三)对“十二五”期间德语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学科规划

    2.重点研究领域

    3.建议重点研究的课题

  意大利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意大利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古典文学研究

    2.现当代文学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意大利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意大利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古典文学研究系统化

    2.进一步深入艾柯研究

  东欧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东欧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十一五”期间东欧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东欧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北欧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北欧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译介成果

    2.专题研讨会及学术机构

    3.整体研究状况

    4.代表性作家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北欧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译介中的问题

    2.重要作家研究方面突破性成果不多

    3.对于北欧文学整体研究相当匮乏

    4.论文质量不高

   (三)对“十二五”期间北欧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增加北欧严肃文学的译介

    2.在外国文学史的编撰中,注意加强北欧文学史部分的编写

    3.加大支持力度和立项指导

    4.采用英语和北欧语言并重的研究策略,突破制约北欧文学研究的语言障碍

  西葡拉美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西葡拉美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文学史、断代史、体裁史

    2.重要流派思潮、作家作品研究著述或评传

    3.作家作品评论

    4.译介成果

   (二)“十一五”期间西葡拉美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1.研究队伍呈萎缩趋势

    2.西班牙语、葡萄牙语人才在国内依然供不应求

   (三)对“十二五”期间西葡拉美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西葡语经典作家作品学术史研究

    2.西葡语文学史

  澳新加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澳新加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1.澳大利亚文学研究

    2.新西兰文学研究

    3.加拿大文学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澳新加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澳新加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澳大利亚文学研究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新西兰文学研究建议重点课题

    3.加拿大文学研究学科前沿、发展趋势和建议重点研究课题

  比较文学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状况

   (二)“十一五”期间比较文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三)对“十二五”期间比较文学研究的规划和建议

    1.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2.重点研究的课题

 语言学

  语言理论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研究现状与成绩

    1.音系学

    2.词类理论

    3.历史比较语言学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汉语研究

   第一节 现代汉语研究

    (一)语音研究

     1.“十一五”期间研究现状与成绩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二)词汇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现代汉语词汇研究

     2.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3.“十二五”期间应重点研究的课题

    (三)语法研究

     1.“十一五”期间研究状况和重要成果

     2.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汉语语法研究的展望

     4.“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研究课题

   第二节 现代汉语方言研究

    1.“十一五”期间汉语方言研究的主要成果

    2.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趋势

    4.“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课题

   第三节 历史语法词汇研究

    (一)历史语法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2.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趋势和重点课题

    (二)历史词汇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

     2.存在的不足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趋势

     4.“十二五”期间的研究课题

   第四节 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

    (一)文字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主要成果

     2.“十二五”期间文字学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几个领域

    (二)音韵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2.目前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

     4.“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

    (三)训诂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国际汉语教育研究

   1.“十一五”期间国际汉语教育研究主要进展与薄弱环节

   2.“十二五”期间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学术前沿与发展趋势

   3.“十二五”期间的重点课题

  社会语言学、语言政策研究

   第一节 社会语言学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状况及主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第二节 语言政策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4.“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

  计算语言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学科发展概况及分析

   2.“十二五”时期的学科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少数民族语言研究

   1.“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进展和重要成果,当前研究状况、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

   2.“十二五”时期的学术前沿和发展趋势,研究的重点、方向和范围

   3.“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

  外国语言与外语教学研究

   第一节 外语教学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4.“十二五”期间重点研究课题

   第二节 外国语言研究

    1.“十一五”期间的研究进展和重要成果

    2.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十二五”期间的发展趋势、研究的重要领域和课题

 新闻学与传播学

  一 新闻学

   (一)“十一五”以来学科现状与进展

    1.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及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研究

    2.新闻改革30年与新中国成立60周年报道研究

    3.公民知情权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

    4.舆论引导和舆论监督研究

    5.传媒体制创新和媒介融合研究

    6.报业改革与经营管理研究

    7.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政策、新闻法制研究

    8.新闻实务研究

   (二)“十一五”期间新闻学研究的主要特点及其不足

    1.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研究取得标志性成果,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逐渐深入

    2.结合纪念改革开放特别是新闻改革30年及新中国成立60周年展开的研究,成为“十一五”期间新闻学研究的重要特征

    3.国际形势新变化,催生新闻学研究国际化新视野

    4.“十一五”期间,新闻学研究存在的不足

   (三)“十二五”学科发展趋势

    1.随着《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出台,将促进相应的法律法规调整和完善,从而使政府信息公开与相关保密法律法规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更为活跃

    2.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民愈加活跃,舆论更加开放,因此可以预见我国的网络文化建设将进一步加强,也将有更多学者关注网络舆论的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发展及其在新闻学领域的具体体现研究,将成为新的研究重点

    4.随着全球化及国际媒体交流的深入,新闻学研究将更具国际视野,媒介融合和媒体交流与合作仍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我国政治文明建设与新闻法制研究

    2.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体系建设研究

    3.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媒体价值取向研究

    4.新媒介素养教育体系研究

    5.当代中国主流价值体系与媒介引导研究

    6.国家形象及其软实力与跨文化研究

    7.“中国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国际新闻传播话语权研究

    8.网络文化建设与政府执政方式研究

    9.信息化战争形态与中国特色战时舆论战略研究

    10.传媒公信力与新闻专业主义研究

    11.文化体制改革与媒介经营管理研究

    12.新闻媒体理政研究

    13.民族宗教的舆论引导研究

  二 传播学

   (一)传播学基础理论研究

    1.继续引进国外传播理论

    2.本土化传播理论的建构呈现出多维视角下的蓬勃发展

   (二)传播学分支研究

    1.对国外分支研究领域的引进

    2.中国传播分支领域研究

   (三)传播学研究未来趋向

    1.总体上来看,在学理层面尚需要拓宽加深

    2.协调处理好传播理论和传播实践的关系

    3.对西方理论的处理

    4.新闻传播教育存在问题最多

    5.研究方法、学术发展尚需规范

   (四)“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传播基础理论研究

    2.传播分支领域研究

  三 新闻传播史论

   (一)“十一五”期间新闻传播史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二)“十二五”时期新闻传播史的学科发展趋势

    1.研究队伍将会有更多的史学研究者加入和充实

    2.研究对象将会更为广泛和深入

    3.研究方法将会更为科学和规范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十二五”时期新闻传播史的主要研究领域应该集中在如下方面

    2.重点研究课题建议

  四 网络学

   (一)“十一五”期间网络学主要研究领域

    1.新媒体发展史

    2.媒介融合

    3.网络传播理论:检验、发展与创新

    4.网络伦理道德

    5.网络管理与规制

    6.网络文化

    7.网络舆论与引导

    8.网络公关

    9.网站经营管理

    10.网络相关产业

    11.电子商务

    12.网络教育

    13.网络行为及影响

    14.网民特征及结构分析

    1.理论研究缺乏

    2.经验研究不规范

    3.宏观层面的研究较多,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不足

    4.研究方法缺少多元化和复杂性

   (二)“十二五”期间网络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1.网络传播理论

    2.舆情监测

    3.网络的传播效果研究

    4.媒介融合

    5.网络教育

    6.网络文化

    7.网站经营管理

    8.网民在线行为数据挖掘与利用

    9.网络传播与国家形象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和网络媒介的影响

    2.新媒体的使用与发展预期研究

    3.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机制研究

    4.新媒体语境下国家形象的传播

    5.网民的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研究

  五 广播电视研究

   (一)“十一五”广播电视研究现状与进展

    1.广播电视史志及宏观战略研究

    2.广播电视专题研究

    3.广播电视核心论点选摘

   (二)“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趋势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重点研究领域

    2.研究课题建议

  六 出版学

   (一)“十一五”以来出版学学科现状与进展

    1.“十一五”期间的出版学研究呈现出以下四个明显特征

    2.出版学研究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二)“十二五”出版学科发展趋势

    1.出版学一级学科建设研究

    2.数字化出版环境下的人才培养研究

    3.出版业发展去“特殊化”研究

    4.出版载体去“界限化”研究

    5.出版集团发展研究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领域与重点课题建议

    1.网络著作权研究

    2.数字出版研究

    3.图书主业发展研究

    4.国产动漫图书开发研究

    5.电子书出版及发展研究

    6.古籍数字化研究

    7.报刊质量评估体系研究

  七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报道研究

   (一)“十一五”期间主要研究概述

    1.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信息公开

    2.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依法报道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报道机制

    4.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舆论引导

   (二)“十二五”期间主要研究方向与课题建议

    1.加强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依法报道的研究

    2.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报道机制研究

    3.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新媒体研究

    4.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与新闻生态研究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

  一 “十一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基金资助项目、重要成果与学科进展

   (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基金项目立项分析

   (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基金论文分析

    1.基金论文发文与被引的时间分布

    2.各类基金论文的发文与被引排序

    3.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

   (三)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的重要成果分析

    1.“十一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研究取得的重要成果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包括档案学)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结项分析

    3.“十一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高被引论文分析

   (四)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的新进展

    1.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期刊论文的生产力与学术影响情况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期刊论文的研究主题变化

  二 “十一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研究中存在问题分析

  三 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的研究热点、趋势和重点研究领域

   (一)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的研究热点

    1.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题分布

    2.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期刊论文的主题分布

    3.博士学位论文选题的主题分布

   (二)“十二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的发展趋势

    1.图书情报档案事业与国家信息化战略的关系将成为研究热点

    2.网络环境中图书馆功能与结构的变迁研究

    3.网络环境与图书馆工作和服务对象及竞争对手的变化

    4.网络环境与图书馆和读者的变化

    5.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的质变

    6.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三)“十二五”期间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含档案学)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

    1.社会转型时期图书情报事业发展战略研究

    2.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生存环境与功能定位的变革

    3.图书馆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问题

    4.文献与信息处理的标准化与规范化研究

    5.面向知识服务的基础工具(建设)体系研究

    6.数字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7.全国数字图书馆资源共享工程研究

    8.“三网合一”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服务模式的研究

    9.加强图书馆国际化问题的研究

    10.数字信息资源的质量管理研究

    11.数字信息环境中用户需求与信息行为研究

    12.全民阅读、新媒体阅读的研究

    13.面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图书馆事业创新

    14.公共图书馆城乡一体化服务研究

    15.社会参与图书馆公共服务研究

    16.网络化大趋势中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

    17.语义网信息组织与检索技术研究

    18.开放网络环境下的语义信息抽取及检索模型研究

    19.跨语言信息检索与信息定位研究

    20.网络信息安全人因失误研究

    21.关于政府出版物的研究

    22.情报计量学与科学计量学的应用研究

    23.科技企业知识资本运营研究

    24.中小企业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25.企业知识资本的测量定价与危机预警研究

    26.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资本运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与治理研究

    27.信息生态的研究

    28.关注信息化进程和社会管理变化所引发的档案学理论创新

    29.信息立法趋势与档案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配套建设研究

    30.面向社会的档案信息资源规划研究

    31.网络环境下文件、档案管理体制与模式研究

    32.电子文件管理理论、方法与战略研究

    33.数字档案资源的认知、界定与管理对策研究

    34.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与技术研究

    35.文件、档案管理纳入政务运行和业务管理体系,电子文件管理纳入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体系研究

    36.中国档案事业史、档案学史的补白与开掘

    37.珍贵档案的历史文化价值研究

    38.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档案应急机制研究

    39.信息资源管理背景下档案学科课程体系与教育模式创新研究

    40.关注档案学科与相关学科在交叉或边缘地带产生的全新管理问题研究

    41.档案专业课程建设的现状和趋势研究

 体育学

  一 学科研究和建设情况

   (一)加强对体育学学科体系的研究

   (二)体育学学位授予点显著增多

   (三)体育学新学科不断完善

   (四)课题立项数量与研究成果质量持续提高

   (五)拓宽研究成果的交流平台,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学科发展格局

   (六)壮大了以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为主力军的学术队伍

  二 学科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体育学的分类缺陷致使二级学科发展失衡

    2.体育学学科与专业设置的关系模糊

    3.国际体育学术话语权还很有限

   (二)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对体育及相关概念、分类、体育学科性质缺乏共识

    2.与体育实际工作联系不够紧密

    3.体育学研究工作长期沉降于三级学科层面

  三 “十二五”期间的研究重点

   (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育观研究

   (二)加强体育基础理论研究和学科体系建设

   (三)调整运动精英训练制度与大众体育制度

   (四)建设体育强国与体育大国研究

   (五)深化体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六)进一步发展体育产业和开发体育市场研究

  四 主要研究领域的新进展

   (一)关于体育强国

    1.体育强国演进的研究

    2.体育强国概念的研究

    3.体育强国判断标准的研究

    4.现阶段我国体育发展水平的现实判断研究

    5.体育大国与体育强国的关系研究

    6.关于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研究

    7.关于体育强国建设进程的研究

   (二)体育管理

    1.体育管理体制

    2.竞技体育管理

    3.群众体育管理

    4.学校体育管理

    5.体育企业管理

    6.大型赛事组织管理

   (三)奥林匹克运动研究

    1.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影响研究

    2.奥运会价值与理念的研究

    3.关于学科建设和知识普及的研究

   (四)大众体育

    1.北京奥运会与大众体育发展的关系研究

    2.后奥运期及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的我国大众体育

    3.和谐社会建设视域中的大众体育

    4.农村体育发展研究

    5.社会学等多学科对大众体育的研究

    6.域外大众体育研究

   (五)学校体育

    1.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

    2.农村学校体育的研究

    3.阳光体育运动的研究

    4.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研究

    5.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研究

    6.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研究

   (六)体育经济

    1.关于体育经济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

    2.关于优秀运动员人力资本产权问题的研究

    3.关于职业联赛的研究

    4.关于体育消费问题的研究

   (七)民族传统体育

    1.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2.民族传统体育的创新

    3.针对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研究

   (八)体育社会学

    1.社会学的研究视角正在向体育领域进行全方位渗透

    2.关于体育公共服务问题

    3.关于体育与社会分层

    4.体育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

 管理学

  序言

  一 管理学原理

   (一)发展脉络与趋势

    1.西方管理学的理论发展

    2.中国管理学的基本进程

    3.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管理学原理的重大研究方向

    1.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研究

    2.21世纪中国管理理论面临的重大问题

    3.比较管理理论与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

    4.管理学方法论与管理学理论发展研究

    5.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互动行为的复杂性研究

   (三)管理学原理的学科体系

    1.管理思想史

    2.一般管理理论

    3.组织理论

    4.管理哲学与方法论

    5.比较管理

    6.管理现代化

    7.其他

   (四)“十二五”期间的重点研究方向和选题

    1.中国情境下的管理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研究

    2.21世纪管理理论重大进展研究

    3.比较管理理论与跨文化管理实践研究

    4.管理学方法论与管理学理论发展研究

    5.管理活动中主客体互动行为的复杂性研究

  二 企业管理

   (一)企业管理学科的发展

    1.西方工商管理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及特点

    2.企业管理学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二)企业管理学科定位

    1.基本原则

    2.二级学科分类

   (三)“十二五”期间企业管理学科的重点研究领域和选题

    1.特定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工作生活质量与体面工作、劳动关系与管理民主化研究

    2.新媒体如何影响网络营销决策研究

    3.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机构监管研究

    4.网络经济和新信息技术环境下组织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及组织行为问题研究

    5.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手段、国际化环境下会计准则建设

    6.中国企业跨国营销研究

    7.绿色供应链研究

    8.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

    9.中国企业集团的成长模式研究

    10.企业风险和应急管理

    11.制度分析中的非标准性偏好、信念与决策问题研究

  三 宏观经济管理

   (一)宏观经济管理学科的来源和发展

   (二)宏观经济管理的学科体系和重点研究领域

    1.宏观经济管理的理论和方法

    2.发展规划与发展战略

    3.经济体制与对外开放

    4.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

    5.宏观调控

    6.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

    7.财税管理

    8.就业管理

    9.价格管理

    10.产业经济管理

    11.其他宏观管理

   (三)“十二五”期间的重要选题及主要研究内容

    1.宏观经济管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关系的研究

    2.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内容、方式、手段和运作机制研究

    3.国家“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情况跟踪研究

    4.“十二五”期间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研究

    5.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规划和实施研究

    6.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调整中央和地方利益关系研究

    7.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实现全覆盖预算管理研究

    8.加快垄断行业改革研究

    9.调整收入分配结构的研究

    10.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研究

    11.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研究

    12.区域协调发展研究

    13.宏观经济调控的手段选择和政策协同效应研究

    14.各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宏观经济政策比较研究

    15.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评价和经验总结

    16.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体制机制研究

    17.改善我国金融监管的研究

    18.世界金融危机后各国加强金融监管的比较研究

    19.财政政策在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

    20.我国政府债务规模研究

    21.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

    22.我国劳动力供给和就业趋势研究

    23.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

    24.完善积极就业政策研究

    25.完善市场价格监管机制和手段研究

    26.垄断性行业、公益性事业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形成机制及管理研究

    27.资产价格的形成机制和管理研究

    28.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的研究

    29.发展现代服务业研究

    30.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协调发展研究

  四 公共管理

   (一)公共管理学科发展*

    1.第一阶段:公共行政学的出现

    2.第二阶段:公共行政学的发展

    3.第三阶段:公共管理的兴起

   (二)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的现状及特点

    1.我国公共管理学科分类

    2.我国公共管理学科现状

   (三)公共管理学科体系

    1.行政管理

    2.政策管理

    3.国有资产管理

    4.科技创新政策与管理

    5.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

    6.文化产业发展与管理

    7.医药和公共卫生管理

    8.社会保障

    9.资源与环境管理

    10.区域与城市规划管理

    11.国防安全

    12.应急管理

    13.其他

   (四)“十二五”期间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思路和重要研究选题

    1.发展思路

    2.“十二五”期间学科发展重点领域和选题

  五 社会管理学领域

   (一)中国社会组织管理的整体研究状况

    1.中国社会组织兴起的原因及动力机制

    2.中国社会组织的基本特性

    3.中国社会组织的运作困境及解决对策

   (二)事业单位管理

   (三)社团管理

   (四)基金会管理

   (五)基层自治组织管理

   (六)志愿者管理

   (七)其他社会组织管理

   (八)社会活动管理

   (九)社会管理体制

   (十)社会管理学科的学科体系

    1.事业单位管理

    2.社团管理

    3.基金会管理

    4.基层自治组织管理

    5.志愿者管理

    6.其他社会组织管理

    7.社会活动管理

    8.社会管理体制

    9.其他

   (十一)“十二五”期间社会管理学科的重大研究领域及选题

    1.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

    2.事业单位改革研究

    3.农村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社区组织建设研究

    4.社会组织法治建设问题研究

 教育学

  一 教育学科主要研究成果及其重要影响

   (一)重大理论成果

    1.育人为本的素质教育研究影响全社会

    2.教育公平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3.教育质量研究不断深入

    4.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研究具有前瞻性

    5.国际教育竞争力研究受到关注

    6.教育改革理论研究空前重视

   (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1.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继续深入

    2.农村教育问题研究成为热点

    3.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持续增多

    4.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研究逐渐兴起

    5.学前教育发展研究备受重视

    6.民族教育研究不断拓展

    7.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继续发展

    8.教师专业发展研究更加关注实践

  二 “十一五”期间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教育科学研究发展状况

    1.立足创新,研究质量逐步提高

    2.成果显著,社会影响不断扩大

    3.统筹兼顾,促进教育科研协调发展

    4.搭建平台,优秀科研团队日益壮大

   (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体系

    1.规范管理

    2.健全制度

    3.加快成果推广

  三 教育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一)主要问题

    1.教育科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2.教育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改进策略

  四 “十二五”规划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的理论研究

   (二)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研究

   (三)建立教育质量国家标准体系和监测机制

   (四)教育体制创新政策研究

   (五)教育发展的中国模式研究

   (六)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研究

   (七)成人教育的质量保证体系研究

   (八)德育实践(实证)研究范式的探索与创新研究

   (九)公正与道德教育研究

   (十)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的脑成像研究及其干预

   (十一)免费师范生的成长特点与专业发展研究

   (十二)教育管理者应对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危机决策能力研究

   (十三)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评价体系研究

   (十四)优质特色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与发展模式研究

   (十五)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校企一体合作办学模式研究

   (十六)保障艺术教育生存环境和资源均衡性的研究

   (十七)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与队伍建设研究

   (十八)学前教育的普及问题研究

   (十九)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

   (二十)教育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

   (二十一)民族教育研究

   (二十二)国防军事教育研究

 艺术学

  绪论

   (一)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的规范化管理与导向性作用进一步加强,推动我国艺术科学全面、持续、健康发展

   (二)传统史论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学科建设意义的学术成果

   (三)应用对策性研究得到重视并进一步加强,其重要作用日益凸显

   (四)新兴文化业态进入艺术研究的视野,成为艺术研究新的增长点和新的研究方向

   (五)边缘化、萎缩化的传统艺术学门类研究找到新的突破口,获得新的生机与活力

   (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相关政策策略研究异军突起,出现一批引人注目的学术成果

  一 艺术基础理论

   (一)艺术学原理研究成果丰富

    1.关于中国艺术学的建立与发展、特质问题受到关注

    2.艺术学学科历史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3.关于艺术学的应用研究问题也有新的拓展

   (二)艺术社会学的新成就

   (三)“艺术批评”学科的研究有了一定程度的深化和扩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1.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科研立项情况

    2.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学术著作出版情况

    3.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论文发表情况

    4.在“十一五”期间,艺术批评学术活动、国际交流和学术会议情况

   (四)艺术史学研究领域继续向纵深发展

  二 戏剧戏曲学(含曲艺、木偶、皮影)

   (一)“十一五”期间戏曲学科研究的主要进展与重要成果

    1.戏曲史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和丰富

    2.戏曲理论研究向本体回归

    3.地方戏曲剧种与民间戏曲研究成为新热点

    4.昆曲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5.少数民族戏剧研究方兴未艾

    6.一批具有重要史料和学术价值的戏曲文献与戏曲图谱的编辑出版

    7.木偶戏、皮影戏的研究在“十一五”期间取得了巨大进展

   (二)话剧研究取得长足进步

    1.话剧史研究更加注重文化价值和艺术内涵的纵深研究

    2.跨文化研究成为戏剧研究的重要课题,填补了以往的空白领域

    3.当代戏剧研究的丰富和深入

    4.戏剧理论与批评渐趋深入

    5.导、表演理论研究以及舞台艺术总结有了可喜的进展

    6.中外戏剧作品、史料的集纳与出版有了较大的拓展

   (三)曲艺学科研究成绩较为显著

    1.《中国曲艺志》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部编纂完成并出版

    2.具有重要学科建设意义的曲艺类研究项目相继启动或完成

    3.涉及曲艺历史、理论、人物、文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丰富多彩

  三 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

   (一)与国家重大政治文化事件相呼应的电影学研究

    1.电影史研究继续2005年中国电影百年纪念的余绪,推出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

    2.史志史料方面的成果也十分显著

    3.当代中国电影的研究较之历史研究呈现出更为活跃的局面

    4.电影理论研究方面呈现出非常积极的态势,研究论题十分广泛

    5.电影类型研究、电影传播学研究、电影心理学研究、女性电影研究等新的交叉性学科的研究为电影理论研究增加了新的视角

   (二)向学科纵深领域发展的广播电视研究

    1.在学科建设、史志研究和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2.在媒介研究与产业发展报告方面,涉及面广且深,具有可操作性

    3.在国际传播和国际传媒发展研究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三)携带时代新气象、取得学科新进展的动漫研究

   (四)向理论化、体系化方向坚实迈进的新媒体艺术研究

    1.系统梳理了新媒体艺术的历史与现状

    2.对新媒体艺术进行了基本分类

    3.探讨了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4.新媒体艺术的具体门类研究

  四 音乐学

   (一)音乐学科各门类研究状况

    1.传统音乐研究依然是本时期音乐学各领域出版数量最多的门类

    2.区域音乐文化研究的学术力量也有较大提高

    3.音乐史研究取得重要成果

    4.作曲技术理论研究取得一定进展

    5.表演艺术研究也有收获

    6.音乐教育研究方面的出版物,可分为“学科论”和“中小学音乐教法”两部分

    7.城市流行音乐与音乐人类学研究亦受到关注

    8.音乐美学、音乐治疗、音乐社会学、影视音乐、音乐编辑等方面也有少量著作问世

   (二)课题立项、学科论文在选题与方法论等方面有明显拓展与突破

    1.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规划项目的立项,同样是反映学科发展趋势的晴雨表

    2.一批在博士学位论文基础上完成的专著,显示出新生学术力量正在成长及其专业领域的拓展

  五 舞蹈学(含杂技、魔术)

   (一)舞蹈学理论研究状况

    1.舞蹈史研究呈现新特点

    2.舞蹈基础理论研究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

    3.舞蹈应用理论方面的成果,多集中于舞蹈编导和舞蹈教育两方面

    4.跨学科和跨文化舞蹈研究

    5.民族民间舞蹈研究呈现多元和向纵深发展,在研究方法及学术视野上都有所拓展

   (二)杂技、魔术理论研究的学术拓展

  六 美术学(含设计艺术)

   (一)美术和设计艺术研究状况的总体评估

   (二)传统美术学各门类研究取得的新成就、出现的新特点

    1.基础理论研究比较平淡,设计艺术理论研究较为突出

    2.美术史研究时有重要成果出现,艺术研究方法探讨较为深入,中国书法史研究异军突起

    3.区域美术(含民族美术)研究比较活跃

   (三)呼应时代要求的一些边缘性文化研究日渐进入学科中心

    1.“非遗热”推动边缘学科发展

    2.艺术市场的活跃为美术研究开拓新空间

    3.创作理论与实践研究出现新突破

  七 文化艺术管理

   (一)文化发展战略研究学术成果渐趋丰富,学科体系逐渐成形

    1.文化战略研究总论从学理上阐述文化战略的由来及含义,阐明其演变及基础理论

    2.文化战略目标研究成果显著

    3.文化发展战略措施研究针对性强、应用功能突出

    4.研究国外文化战略的成果有品位有影响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研究向规范化和学理化发展

    1.对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基本概念的探讨

    2.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主体研究

    3.公共文化财政及投入方式研究

    4.公共文化管理运作机制创新研究

    5.农村(及弱势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三)文化产业研究发展迅速,成果可观

    1.科研立项情况

    2.学术著作和刊物出版情况

    3.论文发表情况

  结论

   (一)经验与启示

    1.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关注社会现实,必须根据现实需求调整艺术学科发展格局,深化和拓展艺术学科体系建设

    3.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为社会提供更多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4.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人才,努力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

    5.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开阔视野,加强改革创新,大胆借鉴吸收国内外一切有益成果和研究方法

    6.艺术科学研究必须加强艺术科学项目规划建设、深化艺术科研体制改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成果转化机制,建立和健全艺术科研成果奖励制度

   (二)困难与挑战

    1.艺术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研究还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加强

    2.艺术学自身学科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学科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3.艺术科学在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上存在部分脱节现象,对文化艺术发展的现状缺乏足够关注

    4.艺术科学研究对新观念、新方法的运用还不够重视,理论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5.艺术学项目申报存在一些问题,科研体制改革滞后,研究队伍整体水平有待提高

   (三)期许与展望

    1.艺术基础理论

    2.戏剧戏曲学(含曲艺、木偶、皮影)

    3.电影、广播电视及新媒体艺术

    4.音乐学

    5.舞蹈学(含杂技、魔术)

    6.美术学(含设计艺术)

    7.文化艺术管理

  艺术学审稿人、统稿人及各部分执笔人名单

 后记

边燕杰、李路路、李煜、郝大海:《结构壁垒、体制转型与地位资源含量》,《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边燕杰、李路路主编:《制度转型与社会分层——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蔡禾、王进:《“农民工”永久迁移意愿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曹正汉:《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陈福平:《强市场中的“弱参与”:一个公民社会的考察路径》,《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陈劲松:《儒学社会学通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陈那波:《海外关于中国市场转型论争十五年文献述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陈映芳:《“农民工”:制度安排与身份认同》,《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陈映芳:《城市开发的正当性危机与合理性空间》,《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陈映芳:《行动力与制度限制——都市运动中的中产阶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成伯清:《“风险社会”视角下的社会问题》,《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科版)2007年第2期。

成伯清:《走出现代性: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的重新定向》,社科文献出版社,2006。

程为敏:《关于村民自治主体性的若干思考》,《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仇立平、顾辉:《社会结构与阶级的生产:结构紧张与分层研究的阶级转向》,《社会》2007年第2期。

仇立平:《回到马克思:对中国社会分层研究的反思》,《社会》2006年第4期。

崔凤:《海洋社会学与主流社会学研究》,《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丁元竹:《社区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丁元竹:《中国社会建设:战略思路与基本对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董磊明、陈柏峰:《结构混乱与迎法下乡》,《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中信出版社,2009。

方文:《群体符号边界如何形成?——以北京基督新教群体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方文:《群体资格:社会认同事件的新路径》,《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风笑天:《独生子女:媒介负面形象的建构与实证》,《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风笑天:《高回收率更好吗?》,《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走向规范化与本土化所面临的任务》,《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1期。

风笑天:《再谈样本规模和调查回收率》,《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冯仕政:《沉默的大多数:差序格局与环境抗争》,《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冯仕政:《单位分割与集体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冯仕政:《国家、市场与制度变迁》,《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冯仕政:《重返阶级分析?——论中国社会不平等研究的范式转换》,《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5期。

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5期。

高丙中:《社团合作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有机团结》,《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关信平:《农民工参与城镇社会保障问题:需要、制度及社会基础》,《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1期。

关信平:《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背景下社会政策的主要议题及模式选择》,《江苏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桂勇、黄荣贵:《社区社会资本测量:一项基于经验数据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桂勇等:《互联网与业主集体抗争:一项基于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的研究》,《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郭强:《现代社会的漂浮:无根的现代性及其呈现》,《社会》2006年第4期。

郭星华、黄家亮:《社会学视野下法律的现代性与地方性》,《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

郭星华:《从“他者”到“主体”——一项关于犯罪人自我归因的实证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4期。

郭于华:《透视转基因:一项社会人类学视角的探索》,《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韩克庆:《社会安全网:中国的社会分层与社会福利建设》,《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

郝大海、李路路:《区域差异改革中的国家垄断与收入不平等——基于2003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资料》,《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2期。

郝大海:《流动的不平等:中国城市居民地位获得研究(1949-2003)》,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郝大海:《中国城市教育分层研究(194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洪大用、肖晨阳:《环境关心的性别差异分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洪大用:《环境社会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洪大用:《理论自觉的必要性及其意涵》,《学海》2010年第2期。

洪大用:《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初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洪大用等:《国民间环保力量的成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胡荣:《农民上访与政治信任的流失》,《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胡荣:《社会资本与中国农村居民的地域性自主参与》,《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奂平清:《“关系社会学”研究反思》,《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第1期。

黄家亮:《论社会歧视的社会心理根源及其消除机制——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的社会歧视》,《思想战线》2005年第5期。

黄家亮:《通过集团诉讼的环境维权:多重困境与行动逻辑》,载黄宗智主编《中国乡村研究》(第六辑),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黄少华、翟本瑞:《网络社会学——学科定位与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

黄盈盈、潘绥铭、王东:《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黄宗智、彭玉生:《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景天魁:《底线公平:和谐社会的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黎熙元、陈福平:《社区论辩:转型期中国城市社区的形态转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李春玲、李实:《市场竞争还是性别歧视》,《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李春玲:《高等教育扩张与教育机会不平等——高校扩招的平等化效应考查》,《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3期。

李春玲:《流动人口地位获得的非制度途径——流动劳动力与非流动劳动力之比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李汉林等:《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李路路、苗大雷、王修晓:《市场转型与“单位”变迁——再论“单位”研究》,《社会》2009年第4期。

李路路:《社会分层结构的变革:从“决定性”到“交易性”》,《社会》2008年第3期。

李路路:《再生产与统治——社会流动机制的再思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李路路:《中间阶层的社会功能:新的问题取向和多维分析框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李培林、李强、马戎主编:《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李培林、张翼:《中国中产阶级的规模、认同和社会态度》,《社会》2008年第2期。

李培林:《建设和谐社会应注意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5年第9期。

李培林主编:《中国社会学经典导读》(上下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李强:《“丁字型”的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李强:《试分析国家政策影响社会分层结构的具体机制》,《社会》2008年第3期。

李强主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1978-2008社会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李强主编:《中国社会变迁3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李文祥:《从个人选择到社会选择的理论扩展》,《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李迎生:《构建本土化的社会工作理论及其途径》,《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李迎生:《市场转型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进度与偏差》,《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李迎生:《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的推进策略》,《社会科学研究》2008年第5期。

李迎生:《制度建设与社会公正》,《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5期。

李迎生:《中国社会工作模式的转型与发展》,《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李迎生:《转型时期的社会政策:问题与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李友梅:《社会结构中的“白领”及其社会功能》,《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李友梅:《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社会》2007年第2期。

李友梅:《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

李忠杰:《论社会发展的动力与平衡机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梁玉成:《渐进转型与激进转型在初职进入和代内流动上的不同模式》,《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梁玉成:《现代化转型与市场转型混合效应的分解》,《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林兵:《中国环境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借鉴与反思》,《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刘春荣:《国家介入与邻里社会资本的生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刘继同:《中国社会政策框架特征与社会工作发展战略》,《南开学报》2006年第6期。

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社会》2006年第3期。

刘精明:《市场化与国家规制——转型期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收入分配》,《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刘精明:《中国基础教育领域中的机会不平等及其变化》,《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刘军:《一般化互惠:测量、动力及方法论意涵》,《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刘林平:《企业的社会资本:概念反思和测量途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刘平、王汉生:《变动的单位制与体制内的分化》,《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刘平:《新二元社会与中国社会转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刘少杰:《从移植到重构——研究西方社会学的理论转向》,《教学与研究》2008年第6期。

刘少杰:《经济社会学的新视野:感性选择与理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少杰:《经济社会学新视野——理性选择和感性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刘少杰:《扩展社会学新境界》,《社会》2006年第2期。

刘少杰:《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历史与机遇》,《江海学刊》2008年第5期。

刘少杰:《社会学研究的提升: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思维》,《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刘少杰:《制度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刘少杰:《制度研究在社会学中的兴衰与重建》,《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

刘少杰:《中国社会学的发端与扩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刘世定:《低层政府干预下的软风险约束与“农村合作基金会”》,《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刘思达:《当代中国日常法律工作的意涵变迁(1979-2003)》,《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刘思达:《职业自主性与国家干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多元动力基础——一种权力衍生论的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刘欣:《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制度基础》,《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刘欣:《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中产阶层的定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6期。

刘玉照:《乡村工业化中的组织变迁》,格致出版社,2009。

卢春荣、陈捷:《共通性社会资本与特定性社会资本——社会资本与中国的城市基层治理》,《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卢晖临、李雪:《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陆学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学有个大发展》,《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第2期。

陆学艺主编:《当代中国社会结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陆益龙:《户口还起作用吗》,《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陆益龙:《建构论与社会学研究的新规则》,《学海》2009年第2期。

陆益龙:《嵌入性政治与村落经济的变迁——安徽小岗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陆益龙:《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模式及误区——一种社会学的理解》,《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5期。

吕炳强:《现象学在社会学里的百年沧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吕鹏:《社会大于市场的政治经济学》,《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马戎:《“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4期。

马戎:《内蒙古草原牧区的蒙汉关系演变及影响因素》,《西北民族研究》2009年第4期。

毛丹:《村落共同体的当代命运:四个观察维度》,《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毛丹:《村庄大转型——浙江乡村社会的发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毛丹:《赋权、互动与认同:角色视野里的城郊农民市民化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4期。

毛丹:《社会学研究中的中层理论关心》,《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5期。

闵学勤:《社区自治主体的二元区隔及其演化》,《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潘鸿雁:《国家与家庭的互构——河北翟城村调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潘绥铭、黄盈盈、李楯:《中国艾滋病“问题”解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潘绥铭、黄盈盈等:《定性调查:“求同法”、“求异法”与“求全法”的不同性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潘绥铭、黄盈盈等:《中国社会调查中的研究伦理:方法论层次的反思》,《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潘允康:《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大都市圈战略》,《河北学刊》2008年第5期。

潘允康:《社会学视野中的大城市发展模式研究》,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潘允康:《中国城市发展模式中的理论问题》,《河北学刊》2006年第6期。

潘泽泉:《社会资本与社区建设》,《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潘泽泉:《实践中流动的关系:一种分析视角》,《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彭华民、黄叶青:《福利多元主义:福利提供从国家到多元部门的转型》,《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

彭玉生:《“洋八股”与社会科学规范》,《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2期。

邱泽奇:《技术与组织的互构——以信息技术在制造企业的应用为例》,《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2期。

邱泽奇:《中国学术传统与实践的社会学:方法论的讨论》,《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渠敬东、周飞舟、应星:《从总体支配到技术治理——基于中国30年改革经验的社会学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任焰、潘毅:《跨国劳动过程的空间政治:全球化时代的宿舍劳动体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申静、王汉生:《集体产权在中国乡村生活中的实践逻辑》,《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沈殿忠:《论环境社会学的逻辑起点》,《江海学刊》2008年第2期。

沈原:《“强干预”与“弱干预”:社会学干预方法的两条途径》,《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沈原:《社会转型与工人阶级的再形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石秀印、许叶萍:《市场条件下中国的阶层分化与劳资冲突》,《学海》2005年第4期。

宋林飞:《从“风险社会”走向和谐社会》,《江海学刊》2007年第4期。

苏国勋:《马克斯·韦伯:基于中国语境的再研究》,《社会》2007年第5期。

苏国勋:《社会学与文化自觉——学习费孝通“文化自觉”概念的一些体会》,《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苏振芳:《网络文化研究:互联网与青年社会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孙立平:《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孙明:《市场转型与民众的分配公平观》,《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3期。

唐钧:《社会政策的基本目标:从克服贫困到消除社会排斥》,《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陶传进:《草根志愿组织与村民自治困境的破解:从村庄社会的双层结构中看问题》,《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田耕:《社会学知识中的社会意象》,《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1期。

田毅鹏、吕方:《单位社会的终结及其社会风险》,《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6期。

田毅鹏、漆思:《“单位社会”的终结——东北老工业基地“典型单位制”背景下的社区建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田毅鹏:《“典型单位制”的起源和形成》,《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第4期。

田毅鹏:《找回丢失的传统》,《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佟新:《延续的社会主义文化传统——一起国有企业工人集体行动的个案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童星:《发展社会学与中国现代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王春光:《当前中国社会阶级阶层关系的变化与特点》,《河北学刊》2010年第4期。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王春光:《统合:透视当代中国阶级阶层关系的新框架》,《河北学刊》2010年第2期。

王二平:《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载编写组《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上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王建民:《现代性的主题分化与社会学研究范式整合》,《社会》2005年第5期。

王宁:《消费制度、劳动激励与合法性资源》,《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王绍光:《坚守方向、探索道路:中国社会主义实践60年》,《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王思斌:《多元嵌套结构下的情理行动——中国人社会行动模式研究》,《学海》2009年第1期。

王思斌:《我国社会政策的弱势性及其转变》,《学海》2006年第6期。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王思斌:《走向发展型社会政策与社会组织建设》,《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王天夫、赖扬恩:《城市性别收入差异及其演变:1995-2003》,《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王天夫、王丰:《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1986-1995》,《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王天夫:《城市夫妻间的婚内暴力冲突及其对健康的影响》,《社会》2006年第1期。

王天夫:《社会研究中的因果分析》,《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王卫东:《中国城市居民的社会网络资本与个人资本》,《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王小章:《从“生存”到“承认”:公民权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1期。

王雅林:《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研究范式——基于马克思社会理论的“生活、生产互构论”》,《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王跃生:《当代中国家庭结构变动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第1期。

王跃生:《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变动分析:立足于社会变革时代的农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文军:《社会学理论的核心主题及其古典传统的创新——兼论社会学理论中“全球化研究范式”的建立》,《浙江学刊》2005年第4期。

文军:《从季节性流动到劳动力移民:城市农民工群体的分化及其系统构成》,《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期。

文军:《个体主义还是整体主义:社会工作核心价值观及其反思》,《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

文军:《论社会学研究的三大传统及其张力》,《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5期。

翁定军:《阶级或阶层意识中的心理因素:公平感和态度倾向》,《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吴飞:《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吴清军:《市场转型时期国企工人的群体认同与阶级意识》,《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吴小英:《探寻性别关系和性别研究的潜规则》,《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吴晓刚:《“下海”:中国城乡劳动力市场转型中的自雇活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6期。

吴晓刚:《1990-2000年中国的经济转型、学校扩招和教育不平等》,《社会》2009年第5期。

吴晓刚:《1993-2000年中国城市的自愿与非自愿就业流动与收入不平等》,《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吴毅:《权力——利益的“结构之网”与农民群体性利益的表达困境》,《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吴忠民:《中国社会主要群体弱势化趋向问题研究》,《东岳论丛》2006年第2期。

吴忠民:《走向公正的中国社会》,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夏光:《社会理论、文化研究与当代中国社会学》,《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夏建中:《社会学的社区主义理论》,《学术交流》2009年第8期。

夏学銮:《构建整合社会福利制度探讨》,《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向德平:《城市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向德平:《社区组织行政化:表现、原因及对策分析》,《学海》2006年第3期。

肖瑛:《社会学视野中的社会科学学科构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6年第5期。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5期。

谢立中:《当前中国社会学理论建构的努力与不足》,《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谢立中:《走向多元话语分析:后现代思潮的社会学意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谢宇:《认识中国的不平等》,《社会》2010年第3期。

荀丽丽、包智明:《政府动员型环境政策及其地方实践》,《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闫志刚:《社会建构论:社会问题理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社会》2006年第1期。

阎云翔:《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的等级观》,《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阎云翔:《私人生活的变革:一个中国村庄里的爱情、家庭与亲密关系:1949-1999》,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杨敏、郑杭生:《个体安全:关于风险社会的一种反思及研究对策》,《思想战线》2007年第4期。

杨敏、郑杭生:《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2期。

杨敏、郑杭生:《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杨敏:《现代性的反叛与理论社会学的前景》,《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杨敏:《作为国家治理单元的社区——对城市社区建设运动过程中居民社区参与和社区认知的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杨善华、宋倩:《税费改革后中西部地区乡镇政权自主空间的营造——以河北Y县为例》,《社会》2008年第4期。

杨伟民:《论个人福利与国家和社会的责任》,《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杨宜音:《关系化还是类别化:中国人“我们”概念形成的社会心理机制探讨》,《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应星、吴飞、赵晓力、沈原:《重新认识中国社会学的思想传统》,《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应星:《“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游正林:《管理控制与工人抗争》,《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游正林:《也谈国有企业工人的行动选择》,《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岳天明:《传统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再审视及民族学意义反思》,《西北民族研究》2010年第1期。

岳天明:《社会发展观的演变及其民族意义追问》,《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3期。

翟学伟:《报的运作方位》,《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翟学伟:《再论“差序格局”的贡献、局限与理论遗产》,《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张光、Jennifer R.Wilking、于淼:《中国农民的公平观念:基于村委会选举调查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10年第1期。

张鸿雁:《循环型城市社会发展模式——社会学视角的理想类型建构》,《社会科学》2006年第11期。

张建君:《政府权力、精英关系和乡镇企业改制——比较苏南和温州的不同实践》,《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5期。

张静:《二元整合秩序:一个财产纠纷案的分析》,《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张静:《身份认同:观念、制度、理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张静:《现代公共规则与乡村社会》,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察》,《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张宛丽:《重塑转型期的社会认同》,《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2期。

张文宏:《城市居民社会网络资本的阶层差异》,《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张翔:《合会的信息汇聚机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4期。

张小军:《复合产权:一个实质论和资本体系的视角》,《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4期。

张扬:《证伪在社会科学中可能吗?》,《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3期。

张翼:《当前中国中产阶层的政治态度》,《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张翼:《中国城市社会阶级阶层冲突意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

张玉林:《另一种不平等:环境战争与“灾难”分配》,《绿叶》2009年第4期。

张兆曙:《产品依赖性与中国农民的组织化难题》,《人文杂志》2009年第2期。

张兆曙:《非常规行动与社会变迁:一个社会学的新概念与新论题》,《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赵鼎新:《集体行动、搭便车理论与形式社会学方法》,《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1期。

赵万里、王菲:《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9期。

赵旭东:《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赵晔琴:《“居住权”与市民待遇:城市改造中的“第四方群体”》,《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2期。

折晓叶、陈婴婴:《产权怎样界定》,《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4期。

折晓叶:《合作与非对抗性抵制——弱者的“韧武器”》,《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3期。

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3期。

郑杭生、胡翼鹏:《天道左旋:社会运行的溯源和依据——若干考古发现成果的社会学开发》,《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礼序人伦、乐移风俗:社会运行的二重性规范——两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研究》,《学习与实践》2007年第10期;《天道兼爱、尚同节用:社会运行的一体化理论——春秋战国时期墨者的社会思想研究》,《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敬天明德与设官分职:社会运行的理念和实践——西周时期的社会思想研究》,《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2期;《道法自然、静默无为:社会运行的另类思路——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社会思想》,《河北学刊》2008年第3期;《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社会运行的理性规范——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社会思想研究》,《文史哲》2009年第2期;《严刑峻法、因情而施:社会运行的强制规范——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社会思想研究》,《学习与探索》2009年第3期;《社会运行、社会秩序与王朝的治乱盛衰——中国社会思想史研究的新视野》,《学海》2009年第4期。

郑杭生、李路路:《社会结构与社会和谐》,《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郑杭生、刘少杰主编:《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郑杭生、杨敏:《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实质:新型社会主义的成长》,《中国社会科学》(内刊)2007年第2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互构论:世界眼光下的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的新探索——当代中国“个人与社会关系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若干新趋势》,《社会科学》2006年第10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对理论创新的积极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

郑杭生、杨敏:《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视野下的社会矛盾》,《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10期。

郑杭生、杨敏:《现代性过程“个人”的创生与集体化——行走在自我创新前夜的“个人”》,《社会》2006年第2期。

郑杭生、杨敏:《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郑杭生、杨敏:《中国社会转型与社区制度创新:实践结构论及其运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郑杭生:《促进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中国社会学?》,《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郑杭生:《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转型理论》,《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

郑杭生:《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河北学刊》2006年第5期。

郑杭生:《论建设性反思批判精神》,《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郑杭生:《论社会建设与“软实力”的培育——一种大传统与小传统的社会学视野》,《社会科学战线》2008年第10期。

郑杭生:《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社区建设——对社区建设的一种社会学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007年第6期。

郑杭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年第3期。

郑杭生:《现代的成长与传统的被发明》,《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郑杭生:《新时期以来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回顾与反思》,《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

郑杭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09:走向更有共识的社会:社会认同的挑战及其应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郑杭生主编:《中国社会学30年(1978-200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郑辉、李路路:《中国城市的精英代际转化与阶层再生产》,《社会学研究》2009年第6期。

周飞舟:《从汲取型政权到“悬浮型”政权》,《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3期。

周飞舟:《生财有道:土地开发和转让中的政府和农民》,《社会学研究》2007年第1期。

周晓虹:《冲突与认同:全球化背景下的代际关系》,《社会》2008年第2期。

周晓虹:《再论中产阶级:理论、历史与类型学》,《社会》2005年第4期。

周晓虹:《中国人社会心态六十年变迁及发展趋势》,《河北学刊》2009年第5期。

周雪光:《“逆向软预算约束”:一个政府行为的组织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2期。

周雪光:《基层政府间的“共谋现象”——一个政府行为的制度逻辑》,《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6期。

周雪光:《社会学视野下的世纪社会变迁》,《社会学研究》2008年第1期。

周雪光:《一叶知秋:从一个乡镇的村庄选举看中国社会的制度变迁》,《社会》2009年第3期。

周怡:《共同体整合的制度环境:惯习与村规民约——H村个案研究》,《社会学研究》2005年第6期。

周怡:《寻求整合的分化:权力关系的独特作用》,《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5期。

朱力、卢亚楠:《现代集体行为中的新结构要素——网络助燃理论探讨》,《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第6期。

朱力:《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朱晓阳:《“语言混乱”与法律人类学整体论进路》,《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朱旭峰:《寻租、市场转型与中国的社会分层》,《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庄孔韶:《“虎日”的人类学发现与实践——兼论〈虎日〉影视人类学片的应用新方向》,《广西民族研究》2005年第2期。

庄孔韶:《蝗虫法与鼹鼠法——人类学及其相关学科的研究取向评论》,《开放时代》2007年第3期。

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人口研究》2007年第1期。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与对策》,《社会福利》2006年第3期。

彭希哲、赵德余、郭秀云:《户籍制度改革的政治经济学思考》,《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

黄荣清:《人口统计数据系统误差的检验》,《人口与发展》2010年第1期。

黄荣清:《地理分析方法》,中国人事出版社,2009。

张车伟:《劳动供求关系与就业政策》,中国人口出版社,2006。

乔晓春、江益:《对近年来中国人口统计学学科发展状况的评述》,《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6期。

乔晓春:《关于出生性别比的统计推断问题》,《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王桂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几点战略思考》,《学习月刊》2009年第3期。

郭志刚:《生育率显著“回升”的由来——对2006年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调查的评价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2期。

曾毅、顾宝昌、郭志刚等:《低生育水平下的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蔡昉:《未来的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增长源泉的开拓》,《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1期。

蔡昉:《城市化与农民工的贡献——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思考》,《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

蔡昉主编《中国人口问题报告——人口转变的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郑晓瑛、宋新明、陈功:《论中国人口健康研究的优先领域》,《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郑晓瑛:《人口健康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第6期。

王金营等:《中国人口残疾发生风险估计及生命表分析》,《人口研究》2009年第3期。

王跃生:《社会变革与婚姻家庭变动》,三联书店,2006。

田雪原:《中国人口政策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田雪原等:《21世纪中国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田雪原:《中国人口科学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人口研究》2002年第7期。

桂世勋:《关于调整我国现行生育政策的思考》,《江苏社会科学》2008年第2期。

李树茁、姜全保、费尔德曼:《性别歧视与人口发展》,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翟振武、陶涛:《低年龄人口数据质量的分析与评价》,《中国人口科学》2010年第1期。

杜鹏、杨慧:《“未富先老”是现阶段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人口研究》2006年第6期。

杨书章、王广州:《生育控制下的生育率下降与性别失衡》,《市场与人口分析》2006年第4期。

童玉芬、王海霞:《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的贫困原因及其政策启示》,《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1期。

马戎:《中国人口跨地域流动及其对族际交往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6期。

马正亮:《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十个民族人口发展分析》,《人口与经济》2007年第1期。

朱雅丽、原新:《人口健康:从生物医学模式到生态系统途径》,《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左学金:《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影响》(英文),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9.1.

梁中堂:《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动研究》,《人口学刊》2008年第4期。

梁秋生:《京津沪超低总和生育率形成原因的再认识》,《人口研究》2006年第3期。

姜全保:《孩次递进生育指标和生育指标的调整——与郭志刚教授商榷》,《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5期。

张笑秋:《寇尔生育指数的改进及其应用分析——基于女性婚姻结构对生育水平的影响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

马忠东、王建平:《子女组合偏好与选择生育:1990年代中国生育水平下降和子女组合序列的变化》,《人口研究》2009年第5期。

张晓磊:《2000年以来中国人口死亡水平分死因研究》,《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2期。

张玮、缪艳萍等:《大城市流动人口“带动迁移”特征分析——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2期。

王金营、翟振武:《亚洲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妇女实际生育水平与更替生育水平的评估》,《人口研究》2007年第4期。

唐家龙、马忠东:《中国人口迁移的选择性:基于五普数据的分析》,《人口研究》200年第5期。

蔡建明、王国霞等:《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人口研究》2007年第5期。

米红、周伟等:《人口迁移重力模型的修正及其应用》,《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杨书章、王广州:《孩次性别递进人口发展模型及孩次性别递进指标体系》,《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2期。

王广州、傅崇辉:《中国出生性别比升高的孩次性别递进过程分析》,《人口学刊》2009年第1期。

聂坚、孙克:《中国人口出生性别比的空间计量分析》,《人口与发展》2008年第6期。

李树茁、姜全保等:《五普人口总量和结构的分析与调整》,《人口学刊》2006年第5期。

王丰、郭志刚等:《21世纪中国人口负增长惯性初探》,《人口研究》2008年第6期。

齐险峰、郭震威:《四二一家庭微观仿真模型与应用》,《人口研究》2007年第3期。

尹文耀、沈秀平:《间接估计技术在特殊区域人口预测中的应用——以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人口学刊》2007年第1期。

王广州、郭志刚等:《对伤残死亡独生子女母亲人数的初步测算》,《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1期。

朱一文、李巍:《概率计算模型可能存在的问题——评〈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婺源县的婚内节育〉》,《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顾宝昌、蔡泳等:《再论中国生育水平》,《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王秀银、周德禄:《山东省20世纪90年代生育水平估算与生育力差异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6期。

宋月萍、谭琳:《男孩偏好与儿童健康的性别差异:基于农村计划生育政策环境的考察》,《人口研究》2008年第3期。

宋健:《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政策回应与效果——兼论县级层面社会政策协调的探索与启示》,《人口研究》2009年第4期。

杨菊华:《“一孩半”生育政策的社会性别与社会政策视角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第3期。

吴帆:《新一代乡—城流动人口生育意愿探析》,《南方人口》2009年第1期。

杨成钢:《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人口学刊》2009年第4期。

杨菊华、Susan E.Short:《中国的婚居模式与生育行为》,《人口研究》2007年第2期。

侯亚非、洪小良:《2006年北京市流动人口家庭户调查报告》,《新视野》2007年第2期。

陈佳瑛、彭希哲、朱勤:《家庭模式对碳排放影响的宏观实证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5期。

任远:《“逐步沉淀”与“居留决定居留”:城市外来人口居留模式分析》,《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第3期。

郭星华、胡文蒿:《闲暇生活与农民工的市民化》,《人口研究》2006年第5期。

林李月、朱宇:《影响流动女性自身发展能力因素的个案研究》,《西北人口》2008年第4期。

陆文聪、李元龙:《农民工健康权益问题的理论分析:基于环境公平的视角》,《中国人口科学》2009年第3期。

张展新、高文书和侯慧丽:《城乡分割、区域分割与城市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来自上海等五城市的证据》,《中国人口科学》2007年第6期。

杨云彦、石智雷:《家庭禀赋对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影响》,《中国人口科学》2008年第5期。

原新、韩靓:《多重分割视角下外来人可就业与收入歧视分析》,《人口研究》2009年第1期。

王丰:《人口红利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人口研究》2007年第6期。

侯东民:《新的神话:人口红利说》,《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9期。

王金营、蔺丽莉:《中国人口劳动参与率与未来劳动力供给分析》,《人口学刊》2006年第4期。

罗凯:《打工经历与职业转换和创业参与》,《世界经济》2009年第6期。

李彬:《高校学科专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苏省为例》,《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第2期。

陆杰华:《快速的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挑战与对策》,《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原新、李志宏等:《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人口学刊》2009年第6期。

姜向群:《人口老龄化对退休金负担影响的量化研究》,《人口研究》2006年第2期。

何平平:《协整分析与误差修正模型——经济增长、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实证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1期。

贾洪波、李国柱:《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挑战》,《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年第5期。

张良礼:《应对人口老龄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丁金宏、刘振宇等:《中国人口迁移的区域差异与流场特征》,《地理学报》2005年第1期。

顾朝林、于涛方、李王鸣等:《中国城市化——格局、过程、机理》,科学出版社,2008。

张鸿雁:《城市定位论——城市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俞路、张善余:《近年来上海市人口分布变动的空间特征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毛雪颖:《我国少数民族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探析》,《西北人口》2006年第3期。

赵利春、杨春平:《内蒙古少数民族人口变化与民族政策的关系》,《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桑敏兰、何银铃:《“少生快富工程”: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模式的综合创新——以宁夏为例》,《宁夏党校学报》2009年第6期。

张朴:《中国羌族人口超常规增长的因素分析》,《人口与经济》2008年第4期。

朴美兰:《建国以来延边朝鲜族人口演变的特点》,《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张丽萍:《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出生性别比问题研究》,《西北人口》2006年第1期。

朱少雄、刘汶:《少数民族人口流动中的城市民族关系调查——以南宁市为例》,《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第9期。

孙文慧、高向东、郑敏:《上海市外来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新情况、新问题的探讨》,《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第4期。

马戎、旦增伦珠:《拉萨市流动人口调查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

马戎、马雪峰:《西部六城市流动人口调查综合报告》,《西北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郝亚明:《结构功能视角中的少数民族妇女外流——以凉山彝族为例》,《西北人口》2008年第6期。

何明、袁娥:《佤族流动人口的文化适应研究——以云南省西盟县大马散村为例》,《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第12期。

李吉和:《我国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特点探析》,《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骆为祥:《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分析》,《南方人口》2008年第1期。

龙翠芳:《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对民族婚姻的影响——以贵州两个村寨为例》,《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第4期。

张昕:《赫哲族族际通婚的影响研究——以街津口赫哲族乡为例》,《金卡工程》2009年第4期。

韩永静:《历史上回族人口迁移与数量变动》,《宁夏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

王爱华、程恩富:《我国“一胎化”生育政策的成本——效益测度》,《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第7期。

孙常敏:《完善和创新我国家庭政策,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社会学》2010年第1期。

韩嘉福、张忠、齐清文:《中国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性分析及其可视化》,《地球信息科学》2007年第6期。

张丽萍:《80年代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出生人口性别比与生育水平变化的历史回顾》,《人口与经济》2006年第5期。

陈明星、陆大道和张华:《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地理学报》2009年第4期。

John Bongaarts:On the Quantum and Tempo of Fertility,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Review,1998,24(2).

John R.Weeks:Population,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USA,1999.

Zhu,Yu & Chen,Wenzhe:The settlement intention of China’s floating population in the cities:Recent changes and multifaceted individual-level determinants,Population,Space and Place,2010,16,253-267.

Chan,K. W:Buckingham,W,(2008),Is China Abolishing the Hukou System?China Quarterly,195,582-606.

Davies,G & Ramia,G.(2008):Governance reform towards “serving migrant workers”,The local implementation of central Government regulation. China Quarterly,193,140-149.

United Nations,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The 2008 Recision,United Nations,New York 2009.

United Nations,Population Ageing and Development 2009,United Nations,New York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