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77

东北饮食文化图书

SSAPID:101-0819-8669-35
ISBN:978-7-5201-3356-2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濊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老字号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相关信息

丛书名:东北文化丛书
作 者: 廖晓晴 冷厚诚
编 辑:范迎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9月
语 种:汉文
中图分类:K89 风俗习惯

 《东北文化丛书》编委会

 关于边疆民族文化特色化发展的思考

 总前言

 前言

 第一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概说

  一 肃慎

  二 挹娄

  三 勿吉

  四 靺鞨

  五 渤海

  六 女真

  七 满族

 第二章 满族及其肃慎族系先世民族饮食演进

  一 肃慎、挹娄等肃慎族系古民族饮食概说

  二 渤海人饮食概说

   (一)食材原料

   (二)食材生产工具

   (三)饮食器皿

   (四)渤海对外饮食文化交流

  三 金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一)食材原料

   (二)食材来源

   (三)食材生产工具

   (四)饮食器皿

   (五)金代对外饮食文化的交流

  四 明代女真人饮食概说

   (一)食材原料

   (二)食材生产工具

   (三)饮食器具

  五 满族饮食概说

   (一)重视农耕

   (二)满族宫廷的食材原料

   (三)宫廷的饮食器皿

   (四)满族宫廷宴会的作用

   (五)满族饮食中的禁忌

  六 满族特色饮食

   (一)日常饮食

   (二)日常糕点

   (三)日常菜肴

   (四)节庆饮食文化

   (五)饮食方式的转变

   (六)满族宫廷名菜黄金肉

 第三章 蒙古族及东胡族系先世概说

  一 东胡

  二 乌桓

  三 鲜卑

  四 室韦

  五 契丹

  六 蒙古

 第四章 蒙古及其先世东胡族系饮食演进

  一 东胡、乌桓、室韦等先世民族饮食概说

  二 契丹人饮食演进概说

   (一)食材原料

    1.农业

    2.畜牧业

    3.渔猎

    4.商贸往来交流

    5.部属贡奉

   (二)契丹的饮料

   (三)饮食器皿

    1.陶器

    2.瓷器

    3.金银器

    4.茶具

   (四)饮食在国家中的作用

    1.饮食与政治

    2.饮食与军事

    3.饮食与刑罚

    4.辽代契丹礼俗中的祭品

   (五)辽代皇帝四时捺钵中的饮食

   (六)契丹节日饮食文化

    1.正旦节

    2.人日

   (七)契丹与中原的饮食文化交流

   (八)契丹壁画反映的契丹饮食文化

   (九)契丹族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

  三 蒙古族饮食概说

   (一)食材原料

   (二)元代的主食

   (三)酒业

   (四)饮食器皿

   (五)蒙古族饮酒习俗

   (六)蒙古族的饮茶习俗

   (七)蒙元时期重大的宴会

   (八)元代饮食业的商业化

   (九)元代的御厨

  四 蒙古族特色饮食

   (一)奶茶

   (二)马奶酒

   (三)手把羊肉

   (四)韭花酱

 第五章 朝鲜族饮食文化

  一 朝鲜族的源流

  二 朝鲜族传统饮食品及种类

   (一)根据制造方法不同而区分的种类

   (二)根据原料不同而区分的种类

   (三)根据性质不同而区分的种类

  三 朝鲜族传统饮食的特点

   (一)喜用刺激性强的调料,善于储藏食品

   (二)发酵食品多

   (三)饮食结构中肉类食品少

   (四)重保健与食疗食补

   (五)精工细作,注重手工

  四 朝鲜族特色饮食及其制作方法

   (一)朝鲜族冷面

   (二)狗肉

   (三)泡菜(辣白菜)

   (四)大酱汤

   (五)参鸡汤

   (六)打糕

   (七)韩式石锅拌饭

 第六章 东北地区回族饮食文化

  一 东北地区回族的源流

   (一)回族进入东北地区的开始

   (二)清代回族居住范围的扩展

   (三)东北地区回族的其他来源成分

  二 东北回族饮食概说

   (一)回族饮食

   (二)东北地区回族饮食特点

   (三)回族特色九大碗

 第七章 俄罗斯族的饮食文化

  一 俄罗斯族的由来

   (一)早期俄罗斯侨民的迁入

   (二)十月革命后俄罗斯侨民的迁入

    1.第一阶段(1918~1926)

    2.第二阶段(1929~1942)

  二 俄罗斯族饮食概说

   (一)以俄食为主、汉食为辅的饮食时期(20世纪30年代末至新中国成立前后)

   (二)以中式饮食为主,俄式为辅时期(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以前)

   (三)中式为主,节日、待客吃俄式饮食时期(改革开放以后至今)

  三 俄罗斯族饮食变化的原因

  四 俄罗斯族饮食发展趋势

   (一)搭配合理

   (二)绿色营养

   (三)省时、快捷的饮食趋向

  五 俄罗斯特色饮食

   (一)大列巴面包

    1.历史源流

    2.做法及吃法

    3.现代流行

   (二)格瓦斯

   (三)哈尔滨红肠

   (四)苏伯汤

 第八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概说

  一 赫哲族概说

  二 锡伯族概说

  三 鄂伦春族概说

  四 达斡尔族概说

 第九章 赫哲、锡伯、鄂伦春、达斡尔族饮食文化

  一 赫哲族的饮食特色

   (一)捕鱼业

   (二)采集野菜类

   (三)采集野生菌类

   (四)采集野果类

   (五)喜欢喝酒

  二 锡伯族的饮食特色

   (一)锡伯族南迁盛京后的饮食特点

   (二)东北、西北的两种饮食格局

   (三)锡伯族特色菜

    1.萨斯肯

    2.全羊席

    3.尼姆哈鱼炖子

    4.大饼配花花菜

    5.南瓜锅贴、饺子

  三 鄂伦春族的饮食特色

   (一)以渔猎为主的饮食风俗

   (二)野生肉蔬的特色饮食

    1.肉食类

    2.鱼类

    3.米面类

  四 达斡尔族饮食特色

   (一)传统定点近牧、兼营农业的生产方式

   (二)以稷麦为主的特色饮食

    1.米食

    2.面食

    3.副食

 第十章 东北地区汉族的饮食特色

  一 东北地区汉族的由来

  二 东北汉族饮食风俗

   (一)野味类

   (二)家畜类

   (三)蔬菜类

    1.新鲜蔬菜

    2.晒干菜

    3.窖储菜

    4.腌渍菜

    5.菌类

   (四)水产类

   (五)主食类

  三 东北汉族的特色菜

   (一)锅包肉

   (二)鱼头泡饼

   (三)得莫利炖鱼

   (四)炒焖子

 第十一章 东北老字号和特色饮食品牌

  一 李连贵熏肉大饼

  二 马家烧麦馆

  三 鹿鸣春

   (一)发展历程

   (二)经典产品

   (三)历代掌门人

    1.王甫亭

    2.刘敬贤

    3.张春海

  四 宝发园

   (一)名号由来

   (二)四绝名菜

   (三)历史遗事

  五 牛庄馅饼

   (一)历史起源

   (二)发展历程

  六 马迭尔冰棍

   (一)名号由来

   (二)产品特点

  七 中街大果

  八 哈尔滨啤酒

  九 沟帮子熏鸡

   (一)名声由来

   (二)做法

  十 朝阳喀左陈醋

   (一)名声由来

   (二)历史发展

   (三)产品特点

  十一 老边饺子

   (一)名号由来

   (二)历史发展

   (三)做法

 第十二章 雪域之国的饮食特征

  (一)寒冷的气候

  (二)丰富的动物资源

  (三)肉食为主,蔬果为辅的饮食结构

  (四)盛产大豆

  (五)冬贮蔬菜

  (六)喜饮烈性酒

  (七)喜食炖菜

  (八)粗犷豪放的性格

 第十三章 各民族相互融合的饮食特征

  一 各民族饮食相互融合

  二 外来饮食文化的融入

  三 闻名全国的东北大米

  四 各民族饮食融合的代表——满汉全席

   (一)简介

   (二)起源

   (三)满汉全席的正宗风味

   (四)满汉全席的演进与革新

   (五)六种宴席

    1.蒙古亲藩宴

    2.廷臣宴

    3.万寿宴

    4.千叟宴

    5.九白宴

    6.节令宴

   (六)全席菜谱

    1.蒙古亲藩宴

    2.廷臣宴

    3.万寿宴

    4.千叟宴

    5.九白宴

    6.节令宴

 第十四章 新时代饮食的发展方向

  一 食品种类多样化

  二 食品加工方便化

  三 饮食习惯精致化

   (一)烹饪精细

   (二)从两餐制到三餐制

   (三)回归以副食为主

   (四)外出就餐

   (五)注重营养

   (六)粗粮细作

   (七)煲汤的引进

   (八)营养过剩

  四 饮食环境优质化

   (一)非家庭就餐环境

   (二)家庭就餐环境

  五 新时代饮食创新的代表

   (一)麻辣烫、麻辣拌

   (二)东北烧烤

   (三)老四季抻面

 结语

 后记

东北地区的饮食曾经给关内的同胞一种粗放甚至粗糙的感觉。实际上,这在笔者看来只是一种适合东北地区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不加修饰的豪迈,是传统东北饮食最大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东北菜得以五洲落户、四海安家的重要原因。本书以东北地区的东胡、濊貊、肃慎、汉族古族系以及朝鲜族、俄罗斯族等外来民族为区分,向广大读者以及饮食爱好者介绍了东北地区各族人民饮食发展的源流,具有代表性的特色饮食及其所蕴含的饮食文化。作者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地梳理东北地区饮食文化的整体发展脉络和趋势,并对当代东北地区知名饮食老字号进行简要介绍,希望能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饮食爱好者呈现一本“舌尖上的东北”。

司马迁:《史记》,中华书局,1959。

班固:《汉书》,中华书局,1962。

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

魏徵:《隋书》,中华书局,1973。

魏收:《魏书》,中华书局,1974。

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

杜佑:《通典》,商务印书馆,1935。

李延寿:《北史》,中华书局,1974。

刘昫:《旧唐书》,中华书局,1975。

欧阳修:《新唐书》,中华书局,1975。

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

欧阳修:《新五代史》,中华书局,1974。

洪皓:《松漠纪闻》,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脱脱:《辽史》,中华书局,1974。

脱脱:《金史》,中华书局,1975。

宋濂:《元史》,中华书局,1976。

脱脱:《宋史》,中华书局,1977。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中华书局,1977。

袁珂:《山海经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叶隆礼:《契丹国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1980。

张廷玉:《明史》,中华书局,1974。

毕沅:《续资治通鉴》,岳麓书社,2008。

敏文昭:《宁安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4。

《清实录》,台北华文书局,1969。

何秋涛:《朔方备乘》,清光绪七年石印本。

王建中:《东北地区饮食生活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吴正格:《满族食俗与清宫御膳》,辽宁科技出版社,1988。

赵荣光:《中国饮食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李德山等:《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凌纯声:《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

本书编写组《朝鲜族简史》,延边人民出版社,1986。

金春善:《延边地区朝鲜族社会的形成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朴昌昱:《中国朝鲜族历史研究》,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

韩茂莉:《辽金农业地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程妮娜:《东北史》,吉林大学出版社,2001。

李治亭:《东北通史》,中州古籍出版社,2003。

黑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黑河市地方志》,1996。

全国政协文化和学习委员会等编《俄罗斯族百年实录》,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

嘉荫县人民政府、《嘉荫县志》编委会编《嘉荫县志》,黑龙人民出版社,1988。

沈阳市民委民族志编纂办公室编《沈阳锡伯族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88。

中共漠河县委、漠河县人民政府、《漠河县志》编辑委员会编《漠河县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萝北县志》编纂委员会编《萝北县志》,中国人事出版社,1992。

杨建新:《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史》,民族出版社,2009。

呼玛县地方志编委会编《呼玛县志》,中共呼玛县委会,1980。

《锡伯族史论考》,辽宁民族出版社,1986。

韩有峰:《黑龙江省鄂伦春族下山定居五十年》,哈尔滨出版社,2004。

萨囊彻辰:《新译校注蒙古源流》,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0。

高发元、李旭:《20世纪中国民族家庭实录 聆听乌苏里船歌——赫哲》,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

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

王姝:《东北地区冬季饮食文化建构的智慧与策略——以沈阳地区满汉民族为例》,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王建中:《东北地区少数民族饮食习俗历史剖析》,《饮食文化研究》2004年第2期。

吕丽辉:《东北历史对东北饮食文化的影响》,《民族研究》2004年第2期。

魏娜:《黑龙江世住民族饮食民俗及其文化特征》,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赵荣光:《历史演进视野下的东北菜品文化》,《东方美食学术版》2003年第4期。

杨惠栋:《从东北方言词看东北饮食文化》,《语文学刊》2004年第9期。

季文慧:《从东北饮食习俗看满、蒙、汉、朝鲜族的文化融合——以兴安盟地区为例》,《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巩桂花:《浅谈吉林年夜饭中的地域饮食文化特色》,《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王建中:《开放性、兼容性——黑龙江饮食文化的重要特征》,《饮食文化研究》2006年第3期。

李宝树、杨文铎:《关于东北酸菜(酸渍大白菜之一)若干问题的探讨》,《吉林蔬菜》2012年第7期。

文勇杰:《朝鲜族食品文化及其产业化初探》,延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

权美兰:《黑龙江省朝鲜族饮食文化特点及发展趋势探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第4期。

赵丹:《黑龙江省俄罗斯民俗文化研究》,黑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赵博雅:《中俄饮食文化在哈尔滨的交融》,《西伯利亚研究》2016年第6期。

那晓波:《东北地区回族源流考述》,《回族研究》1992年第3期。

谭野、裴冬雪:《哈尔滨穆斯林饮食文化演变初探》,《大众文艺》2015年第23期。

王禹浪、戴淮明:《黑龙江地区金代女真人及其先民的饮食与居住风俗》,《求是学刊》1987年第5期。

王建中:《满族饮食文化历史探析》,《边疆历史文化研究》2003年第6期。

李自然:《试论满族传统饮食文化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满族研究》2002年第4期。

白晓清:《黑龙江蒙古族饮食习俗述略》,《黑龙江民族丛刊》2004年第6期。

张冷儿:《蒙古族奶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张和平、那日苏:《蒙古族的马奶酒》,《中国乳品工业》1998年第8期。

姜姗:《清代黑龙江八旗之达斡尔研究》,辽宁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杨光:《赫哲族社会文化变迁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陈壮:《鄂伦春族经济史》,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

文新艳:《东北与西北锡伯族文化变迁比较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