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7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161

文化与经济转型:基于中原发展经验的分析图书

SSAPID:101-0818-5553-22
ISBN:978-7-80230-805-3
DOI:
ISSN:

[内容简介] 作者将该区域的经济转型放在整个人类社会由传统农耕文明转向现代工业文明的历史逻辑进程中来考察,论证不同文化博弈下经济转型的演化路径,提出文化是决定交易效率的关键变量。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燕燕
编 辑:刘德中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年11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E 军事

 序

 后记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本书研究主题

   (一)文化的内涵

   (二)文化应该纳入经济学分析框架

   (三)经济转型的层次界定与研究视点

  三 相关文献述评

   (一)古典经济学中的文化价值观:从斯密到穆勒

   (二)新古典经济学中的价值观:从门格尔到马歇尔

   (三)演进理论中的价值观:凡勃伦到哈耶克

   (四)新兴观点:从阿马蒂亚·森到阿弗纳·格雷夫

   (五)国内关于文化价值观与经济发展的研究

   (六)关于转型研究的主要观点

  四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逻辑结构与基本内容

  六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不同文化博弈下的经济转型的演化模型

  一 模型的基本假设:文化的内涵稳定性

  二 模型的构思与构建:有借鉴的进化稳定博弈

  三 嵌入与组织演进

 第三章 中原经济转型路径的一般分析

  一 中原经济转型的基本模型:由封闭到开放

  二 文化是决定交易效率的关键变量

  三 文化约束下的交易契约的多重均衡

   (一)交易的产生及契约的演变:人情式交易方式到正式契约交易方式

   (二)经济转型中特定条件下多重契约的存在

  四 中原经济转型的关键:农民传统身份的转型

   (一)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

   (二)传统农民身份的转型

   (三)农民需摆脱土地的束缚

 第四章 中原传统农区转型初期文化因素约束下的经济起飞

  一 经济起飞的初始动力:家庭成员经济努力的程度

  二 传统农区起飞的首要步骤和资本积累:劳务经济

   (一)固始地域文化形成的基础

   (二)固始地域文化的特征

   (三)劳务经济的扩张是由内部地域文化因素推动的

  三 导致率先起飞的制度因素

  四 起飞阶段文化成本与工业区位分布

 第五章 中原经济转型交易契约的选择

  一 集体主义文化下的契约选择:解读“南街村”

   (一)南街村集体化的背景分析

   (二)集体主义文化维系下重复博弈中合作的可能性

   (三)理论上缺乏效率的契约存在的原因

  二 文化约束下的柔性组织治理方式

   (一)文化约束下的关系型契约选择

   (二)文化约束下的模糊契约安排

  三 经济转型、交易成本与契约选择

 第六章 文化因素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分析

  一 文化因素引致的经济自由度与经济绩效的相关分析

  二 中原内生企业家的文化制约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中原地区企业家精神缺乏之原因

    1.地方文化的封闭性

    2.计划经济模式排斥企业家精神

    3.资本的净流出,包括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使民营企业家成长缺乏必需的培养基和土壤

   (二)与先进地区的民营企业家相比,中原民营企业家素质仍有许多亟待提高的地方

    1.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不足,小富即安思想严重

    2.管理方式粗放,企业经营缺乏战略思想

    3.缺乏科学的人才观和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的战略

  三 文化知识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河南三市调研分析

   (一)问卷结果分析

    1.影响农民增收的农民文化素质状况不乐观

    2.科学管理方法的运用状况影响农民增收

    3.运用先进技术状况不理想阻碍农民增收

    4.信息问题约束农民增收

    5.农民接受技术和技能教育的意愿强烈

    6.农民对教育方式和内容有自己的选择,对农民进行教育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方面,教育方式和内容的选择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7.农民对现代全球性农业发展前沿状况的认知不足

   (二)调查之后的思考

    1.培养中原农民市场经济的创新思维

    2.采用有效措施提高现有农民的素质

    3.按照更高需求加强农村信息工程建设

 第七章 结语与启示

  一 区域差异导致转型路径的差异

   (一)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转型路径的起点

   (二)经济转型中有选择的建构模式

   (三)文化差异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二 经济转型与价值观互动嬗变

  三 社会开放与要素自由流动是经济转型的关键

  四 营造农业区经济转型的发展环境

   (一)营造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环境

   (二)强化培育企业家生成的环境

   (三)狠抓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提升劳动力的素质

   (四)规范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美〕米尔顿·弗里德曼:《弗里德曼文萃》,高榕、范恒山译,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美〕亨利·勒帕日:《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李燕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英〕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蒋自强、钦北愚、朱钟棣、沈凯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英〕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赵荣潜、桑炳彦、朱泱、胡企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4。

靳涛:《经济体制转型中的演进与理性》,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5。

〔美〕塞缪尔·亨廷顿主编《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董辅礽:《论经济与文化》,《经济界》,1996,第Z页。

〔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意识形态和经济绩效》,载詹姆斯·A.道等编《发展经济学的革命》,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韦森:《个人主义与社群主义——东西方社会制序历史演进路径差异的文化原因》,《复旦学报》2003年第3期。

韦森:《文化精神、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中国—印度经济比较的理论反思》,《国际经济评论》2004年第7期。

韦森:《经济增长、体制转型与文化精神》,《新财经》2002年第12期。

谢识予:《经济增长的动因和中国的经济增长》,《复旦学报》(社科版)2000年第5期。

〔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高波:《中国家族企业的成长:文化约束与文化创新》,《南京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高波:《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竞争力提升》,《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9期。

高波、张志鹏:《文化成本约束与企业文化选择》,《南京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

高波、张志鹏:《文化与经济发展:一个文献评述》,《江海学刊》2004年第1期。

〔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彭强、黄晓京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美〕马克·A.卢兹、肯尼思·勒克斯:《人本主义经济学的挑战》,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英〕F.A.冯·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

〔英〕F.A.冯·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英〕F.A.冯·哈耶克:《哈耶克论文集》,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英〕F.A.哈耶克:《致命的自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美〕阿瑟·刘易斯:《经济增长理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瑞典〕冈纳·缪尔达尔:《亚洲的戏剧——南亚国家贫困问题研究》,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1。

〔美〕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美〕道格拉斯·C.诺思:《经济史上的结构和变革》,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汪丁丁、叶航:《理性的追问——关于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对话》,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汪丁丁:《制度分析基础——一个面向宽带网时代的讲义》,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汪丁丁、叶航:《理性与道德——关于经济学研究边界和广义效用的讨论》,《社会科学战线》2003年第4期。

李怀:《制度生命周期与制度效率递减——一个从制度经济学文献中读出来的故事》,《管理世界》1999年第3期。

曹正汉:《将社会价值观整合到制度变迁理论之中的三种方法凡勃伦哈耶克诺斯的理论之比较研究》,《经济科学》2001年第6期。

韦森:《文化与制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韦森:《社会制序的经济分析导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

韦森:《经济学与伦理学——探寻市场经济的伦理维度与道德基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叶静怡:《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北京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章海山:《韦伯问题的启示》,《现代哲学》1996年第1期。

容观:《关于文化和文化变迁的研究》,《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9年第1期。

王晓朝:《文化互动转型论》,《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3期。

麦金农:《经济市场化的次序: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的金融控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7。

〔比〕热若尔·罗兰:《转型与经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波〕科勒德克:《从休克到治疗: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政治经济》,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匈〕玛利亚·乔纳蒂:《转型:透视匈牙利政党—国家体制》,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

〔波〕W.布鲁斯:《从马克思到市场:社会主义对经济体制的求索》,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美〕斯蒂格利茨:《社会主义向何处去》,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美〕尼古拉斯·拉迪:《中国未完成的经济改革》,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匈〕雅诺什·科尔奈:《后社会主义转轨的思索》,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刘文革、段颖立:《西方转轨经济理论述评》,《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2年第2期。

〔英〕J.希克斯:《经济史理论》,厉以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北京:中华书局,200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北京:中华书局,2000。

周其仁:《市场里的企业:一个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的特别契约》,《经济研究》1996年第6期。

周其仁:《“控制权回报”与“企业家控制的企业”——公有制经济中企业家人力资本产权的一个案例》,《经济研究》1997年第5期。

周其仁:《公有制企业的性质》,《经济研究》2000年第11期。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李汉林、渠敬东、夏传玲、陈华珊:《组织和制度变迁的社会过程——一种拟议的综合分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

〔日〕青木昌彦:《比较制度分析》,周黎安译,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

邓宏图:《组织、组织演进及制度变迁的经济解释》,《南开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陈平:《文明分岔、经济混沌和演化经济动力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姚洋:《高水平陷阱——李约瑟之谜再考察》,《经济研究》2003年第1期。

〔法〕H.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何畏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张雄:《习俗与市场——从康芒斯等人对市场习俗的分析谈起》,《中国社会科学》1996年第5期。

〔美〕J.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9。

易宪容:《交易的产生与契约的形成——市场经济的出现与演进的过程》,《财经问题研究》1997年第7期。

〔德〕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印〕阿马蒂亚·森:《以自由看待发展》,任颐、于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印〕阿马蒂亚·森、聂元昆:《经济行为与道德情感》,《经济学动态》1996年第8期。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历史支配的类型》,《韦伯作品集》第2卷,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4。

〔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5~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2卷,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3。

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

王询:《文化传统与经济组织》,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第175页。

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三联书店,1985,第76~77页。

戴维·S.兰德斯:《国富国穷》,北京:新华出版社,2001。

崔之元:《对南街人克服“搭便车”机制的思考》,盛洪、张宇燕主编《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

崔之元:《美国二十九个州公司法变革的理论背景》,《经济研究》1996年第4期。

李新春:《转型时期的混合式契约制度与多重交易成本》,《学术研究》2000年第4期。

王金萍:《由经济自由指数看中国经济》,《数据》2006年第3期。

王晨阳:《计算斯皮尔曼系数公式的证明》,《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第3期。

张小蒂、李晓钟:《影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第8期。

卿志琼:《有限理性、心智成本与经济秩序》,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邹东涛:《什么粘住了西部腾飞的翅膀》,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汪丁丁:《再论制度创新的一般过程》,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下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何显明:《制度变迁与中国现代化进程》,《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

〔美〕阿弗里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朱志泰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

祁茗田、陈立旭:《文化与浙江区域经济发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

张五常:《企业的契约性质》,载陈郁:《企业制度与市场组织——交易费用经济学文选》,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83。

〔美〕安德鲁·肖特:《社会制度的经济理论》,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美〕肯·宾默尔:《博弈论与社会契约》(第1卷)公平博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美〕加里·S.贝克尔:《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5。

唐绍欣:《中国家族企业:传统与现代解析》,《东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周立群、曹利群:《商品契约优于要素契约》,《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日〕弗兰西斯·福山:《信任:社会道德与繁荣的创造》,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

〔美〕赫伯特·西蒙:《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

〔日〕青木昌彦、奥野正宽:《经济体制的比较制度分析》,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

〔美〕培顿·扬:《个人策略与社会结构——制度的演化理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段纪宪:《中国历代人口社会与文化发展》,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美〕奥利弗·E.威廉姆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英〕杰夫·卡特赖特:《文化转型——企业成功的基础》,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李建德、罗来武:《道德行为的经济分析》,《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

〔美〕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日〕速水佑次郎:《发展经济学——从贫困到富裕》,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美〕R.科斯等编《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杨春学:《经济人与社会秩序分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

〔德〕埃克哈特·施里特:《习俗与经济》,长春:长春出版社,2005。

〔美〕阿弗纳·格雷夫:《经济、社会、政治和规范诸因素的相互关系与经济意义:中世纪后期两个社会的状况》,德勒巴克等编《新制度经济学前沿》,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美〕阿弗纳·格雷夫:《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3年第5期。

秦海:《阿弗纳·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1年第2期。

Geertz,Clifford,1963,Agricultural Involution:The Process of Ecological Change in Indonesia,Berkeley,C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Aoki M.Okuno-Fujiwara M.,1996: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of economic systems. Tokyo: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

Aoki M.,2001:Towards a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 Stanford University.

Greif,A.,1992:“Institut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Lessons from Commercial Revolu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Papers and Proceedings),Vol.82,pp.128-133.

Greif,A.,1993:“Contract Enforce ability and Economic Institutions in Early Trade:The Maghrib Coalition”,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83,No.3,pp.525-548.

Greif,A.,1994:“Cultural Beliefs and Organizations of Society: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 Societies”,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2,No.5,pp.912-950.

Avner Greif,Paul Milgrom and Barry R.Weingast,1994:Co-ordination,Commitment,and Enforcement:The Case of Merchant Guild,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2(4),pp.745-776.

A.L.Kroeber and Clyde Kluckhohn 1952,Culture and a Critical Review of Definitions. Harvard University Papers of the Peabody Museum of American Archaeology and Ethnology. Vol.47.

Menger,Karl.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Glencoe,I11.:The Free Press,1950. p.148.

Veblen,T. The Place of Science in Modern Civilization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Caprice Books,1969. pp.73-74.

Ludwig von Mises. Human Action.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3.

Ruttan,and Hayani,1984,Toward a Theory of Induced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Vo1.20,No.4,pp.203-223.

Kornai,J.The Road to a Free Economy:Shifting from a Society System,the Example of Hungary.New York:Marth,1990

N.Luhmann,Social Systems. Stanford,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5.

N.Luhmann,Ausdif ferenzierung des Rechts. Frankfurt am Main,1981. N.Luhmann,Soziologische Aufklaerung. Opladen,1982. E.E. Lau,Intention und Institution,München,1978. R.Lepsius,Interessen,Ideen und Institutionen. Opladen,1990. H.Hartmann,Funktionale Autoritaet. Stuttgart,1964.

K.Polanyi,The Economy as Instituted Process. In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eds.),The Sociolgy of Economical Life. Boulder,Colo.:Westview Press,1992,p.34.

Mark Granovetter and Richard Swedberg(eds.),The Sociology of Economical Life. 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2,p.6.

Mark Granovetter,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973,78:1360-80. J.March and J.Olsen,Rediscovering Institutions:The Organizational Basis of Politics. New York:The Free Press,1989,p.160.

M.Douglas,How Institutions Think. New York: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1986.

Akerlof,GeorgeA.,1982:“Labor Contracts as Partial Gift Exchang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Vol.97,pp.543-69.

Arrow,Kenneth J,1974:The Limits of Organization,New York:W.W.Norton & Co..

Buchanan,James M,1994,“Choosing what to choose”,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50/1,pp.23-135.

Avner Grief(1994):“Cultural Belief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ety:A Historical and Theoretical Reflection on Collectivist and Individualist Societies.”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vol.102,No.5.

Buchanan,James M,Cost and Choice:An Inquiry in Economic Theory,http://www.econlib.org/

Casson.Mark,The Entrepreneur:An Economic Theory,Oxford:Martin Robertson,1982.

Casson.Mark,Entrepreneurship and Business Culture,London:Edward Elgar,1995.

C.K.Prahalad,Gary Hamel,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68(3).

Coase,Ronald H.1984:“The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Journal of Institutional and Theoretical Economics,140(March):p.231.

Crémer,Jachues,1993:“Corporate Culture and Shared Knowledge,” 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1993,2(3),pp.351-386.

David Kreps,1990:Corporate Culture and Economic Theory,in J.Alt and K.Shepsle,eds.,Perspectives on Positive Political Economy,pp.90-143.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Douglas C.North,1993:Toward a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in W.Barnett,M.Hinch,and N.Schofield,eds.,Political Economy. Institutions,Competition,and Representation,pp.61-6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Frank,Robert H.,1987:“If Homo Economics Could Choose His Own Utility Function,Would He Want One with a Conscien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September 1987,77(4),pp.593-604.

Hermalin,Benjamin E.,1994:“Heterogeneity in Organizational Form:Why Otherwise Identical Firms Choose Different Incentives for their Managers,”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Winter 1994,25(4),pp.518-537.

Hermalin,Benjamin E.,1998:“Toward an Economic Theory of Leadership:Leading by Exampl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December 1998,88(5),pp.1188-1206.

Hermalin,Benjamin E.,2001:“Economics and Corporate Culture”,in Cooper C.,Cartwrighr.S. & Ealey P.(eds.).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Organizational Culture and Climate,John Wiley & Snos,Chichester(England.)

Hodgson,Geoffrey M.,1996:“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in John Groe-newegen,ed.,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Beyond,Boston:Kluwer Academic Press.

Holcombe,Randall G.,1998:“Entrepreneurship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Austrian Economics,1(2),pp.45-62.

Kandel,Eugene and Edward P.Lazear,1992:“Peer Pressure and Partnerships,”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August 1992,100(4),pp.801-817.

Kahneman.D & Tversky.A,1981:“Prospect theory: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Econometria,47(2),pp.263-291.

Lazear,Edward P.,“Corporate Culture and the Diffusion of Values,” in Horst Siebert,ed,,Trends in Business Organization,Tübingen,Germany:J.C.B Mohr(Paul Siebeck),1995.

Mantzavinos,C.,Douglass C.North,Syed Shariq,Learning,Institutions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Preprints of the 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Research on Collective Goods,Bonn,2003/13,http://www.mpp-rdg.mpg.de

Shuming Zhao,etc,A Cross-cultural Study of Organization Culture in Four National Cultures,USA-China Business Review,2003,Volume 3,No.5(Serial No.18).

Yellen,Janet L.,1984:“Efficiency-Wage Models of Unemploy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Vol.74,2005.

Young,H.Peyton,1998:Individual Strategy and Social Structure,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ris Sciabarra,“The Crisis of Libertarian Dualism,” Critical Review,I,no.4,Fall,1987,p.90.

Barro,Robert J and Xavier Sala-i-Martin(1995):Economic Growth,McGraw-Hill,Inc. 1995.

Grossmam,Gene M.,and Elhanan Helpman(1991). Innovation and Growth in the Global Economy,Cambridge MA. MIT Press.

Romer,Paul M.(1986). “Increasing Returns and Long-Run Growth”,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94.5(October),pp.1002-1037.

Lucas,Robert E.,Jr.(1988). “On the Mechanics of Development Planning”,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22.1(July),pp.3-42.

Krugmann P. 1995,Development,geography,and economic theory. Cambridge:MIT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