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5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300

智库的再造图书

SSAPID:101-0753-5692-91
ISBN:978-7-5097-5100-8
DOI:
ISSN: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科研管理人员对如何发挥智库作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索。作者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工作实践,运用学习掌握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当前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大胆求索、深入论证,从理论、政策、实践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院管理体制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诸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张冠梓 黄晓勇
编 辑:张丽丽;王颉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4年09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C93 管理学

 后记

 编委会成员

 第一篇 科研强院篇

  平衡计分卡与科研绩效管理体系

   第一章 导论

    一 引言: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创新科研管理模式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内容

    四 创新之处

    五 研究工具及方法

     (一)分析工具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绩效管理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可行性分析

    一 科研机构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科研机构实施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二)科研机构实施战略管理的可行性

    二 科研机构实施绩效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三 战略管理与绩效管理的融合

     (一)平衡计分卡

     (二)平衡计分卡与传统绩效评估管理的区别

     (三)科研管理机构应用平衡计分卡的核心内容

   第三章 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体系分析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体系形成及改革历程:以项目管理为例

     (一)起步阶段(1977年至20世纪90年代)

     (二)发展阶段(2000~2005年)

     (三)壮大阶段(2006年至今)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的特点

     (一)科研管理体系发展呈平台上升态势

     (二)科研管理体系在平台期呈现由宏观规划到微观设计的动态发展过程

     (三)科研管理体系从单项深入化向多项丰富化发展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体系现状分析

   第四章 构建基于战略导向的科研绩效管理体系

    一 战略性科研绩效

     (一)战略性科研绩效内涵

     (二)战略性科研绩效的表现形式

    二 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测评维度

     (一)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测评维度的设计

     (二)战略性科研绩效测评维度与平衡计分卡的对应

    三 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的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为例

     (一)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分析

     (二)构建平衡计分卡战略地图

    四 构建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

    五 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

     (一)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考核标准

     (二)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的考核办法

    六 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价

     (一)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体系的评价主体

     (二)战略性科研绩效管理体系实施的流程

   导师简介

  人文社会科学的资助体制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框架结构

   第二章 国内外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比较研究

    一 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分析

     (一)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设置情况

     (二)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渠道考察

     (三)国外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方式及特点

    二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分析

     (一)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设置情况

      1.按照隶属关系分类

      2.按研究领域分类

      3.按研究内容分类

     (二)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渠道考察

     (三)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方式特点

   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的历史考察

    一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二 课题制管理为主导模式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三 “强院战略”下的科研资助方式

    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资助方式特点

    五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体制与内部管理机制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管理机制特点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室与课题制的关系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内部管理机制建设的方向

   第四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资助结构分析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资助情况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资助体系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资助体系的管理形式

     (三)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资助结构特点

     (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课题资助情况

     (五)中国社会科学院获得院外课题的资助情况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资助情况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人才的奖励情况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各项人才计划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资助情况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发展情况与“重点学科建设工程”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学科资助特点分析

     (三)“管理强院”战略下的学科资助方式

    四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资助情况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交流项目

      1.社团交流

      2.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之间的交流

      3.与国外的学术交流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交流资助特点

   第五章 以绩效为核心,构建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新框架

    一 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的发展趋势分析

    二 绩效管理对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意义

    三 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的绩效管理

     (一)人文社会科学机构设置的绩效管理

     (二)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渠道的绩效管理

     (三)人文社会科学资助方式的绩效管理

      1.学科资助的绩效管理

      2.课题资助的绩效管理

     (四)人文社会科学激励机制的绩效管理

    四 把握人文社会科学资助体制与绩效管理的几个关系

     (一)传统管理体制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二)科学研究规律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三)定量指标与定性评价的关系

   导师简介

  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章 信息时代背景下传统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 科研管理工作方式落后,日常管理工作负担较重

    二 科研管理工作传递信息不流畅,传递速度慢

    三 科研管理数据不全面,难以生成科研统计报表

    四 科研管理人员缺乏,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五 科研管理的规范化不足,科研资源利用程度低

   第二章 案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

   第三章 实施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组织和领导,注重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二 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建立适应信息化的科研管理模式

    三 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四 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信息化制度

    五 强化信息安全管理

  科研档案的信息化建设

   第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 科研档案管理存在认识误区

    二 部分科研人员科研档案归档积极性不高

    三 各研究所科研档案开发出现“孤岛”现象

    四 科研档案数据库质量不高

    五 科研档案信息化人才建设水平低

     (一)信息化建设人才结构不平衡

     (二)各研究所信息化人才素质不高

   第二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对策

    一 提升对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 加强组织管理机构间的协调、沟通

    三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一)优化信息化人才结构

     (二)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和培训科研档案信息化高级人才

     (三)开展上岗前科研档案信息化培训

     (四)进一步落实信息化人才队伍待遇

    四 强化科研档案信息化建设基础工作

     (一)解决全院信息标准化问题

     (二)为建立学科科研档案数据库留足空间

    五 加强科研档案信息化制度建设

   导师简介

  课题制科研管理信息化

   第一章 案例与问卷调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一)课题管理子系统

     (二)成果管理子系统

     (三)人员信息子系统

    二 课题制科研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不足

   第二章 课题制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初步构想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课题科研管理平台建设

     (一)平台管理内容涵盖课题管理整个生命周期

     (二)搭建数据交换平台满足管理信息的共建共享

     (三)充分利用平台数据引入绩效管理

    二 打造全国社会科学学科门户网站群

 第二篇 人才强院篇

  专业技术的岗位分级制度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 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一)基本概念

      1.职称、职务与岗位

      2.岗位管理与身份管理

      3.聘任制与聘用制

     (二)相关理论

      1.职位分类理论

      2.学术职业阶梯制度

      3.优势累积理论

    三 相关研究

     (一)岗位分级制的重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二)岗位分级制的利弊研究

     (三)完善岗位分级制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及框架

     (一)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比较研究法

     (二)研究框架

     (三)创新点

   第二章 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制的形成背景、运行机制和功能

    一 形成背景

     (一)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度

     (二)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

    二 内涵、运作机制和外在联系

     (一)基本内涵

     (二)运作机制

     (三)外在联系

      1.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关系

      2.与职称评审制度的关系

      3.与分配制度的关系

    三 功能定位

     (一)能力评价功能

     (二)资源配置功能

     (三)激励导向功能

   第三章 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管理实证分析

    一 高校教学岗位分级聘用工作实践——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岗位分级实践为例

     (一)岗位设置

      1.采用任务法,分类设置岗位

      2.采用多种方式,确定岗位数量

     (二)岗位分级标准

     (三)岗位聘用

      1.聘用组织

      2.聘用程序

     (四)一级教授岗位聘用试点

    二 科研单位科研岗位分级聘用工作实践——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岗位分级实践为例

     (一)岗位设置

     (二)岗位分级聘用条件

     (三)岗位分级聘用程序

      1.聘用组织

      2.聘用程序

    三 科研院校分级聘用实践特点

     1.标准构成因素的通用性

     2.标准内容的综合性

     3.标准设置的差异性

     4.标准设置的倾向性

     5.标准条件的组合性

    四 分级程序的构建

     1.聘用权分置

     2.加大参与度

     3.两委会评议

     4.实行公开制度

   第四章 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一 职务聘任和岗位聘任缺乏统筹设计

    二 岗位分级层级过细

    三 岗位分级的悖论

    四 岗位分级的公平问题

    五 分级标准问题

    六 分级程序问题

   第五章 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岗位分级制的思路和建议

    一 调整职称制度定位,逐步实现职务聘任与岗位聘用有效结合

    二 采取多样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分级制的激励作用

    三 科学设置岗位,为分级制奠定坚实基础

    四 构建科学合理的分级标准,树立正确的评价导向

    五 完善分级程序,确保评价的公正性

    六 建构合理的分级评聘组织,提高评价的公信力

    七 重视团队贡献,促进整体发展

    八 加强聘后管理,建立动态调整

   导师简介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研究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缘起

     (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的需要

     (二)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挑战的呼唤

     (三)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理论诉求

    二 可能的创新点和突破点

   第二章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概念分析

    一 职业与职业化

     (一)职业

     (二)职业化

     (三)管理人员职业化

    二 科研院所管理人员职业化的探讨

     (一)背景探讨:外行与内行关系之争

     (二)实证分析:科研院所领导人员的“双肩挑”、“双标准”和“双考核”的困惑

     (三)问题的解决:科研管理人员职业化时代的到来

    三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工作的职业分析

     (一)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属性特征

      1.科学性

      2.阶级性

      3.时代性

      4.民族性

     (二)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管理的发展趋势

      1.趋势之一:从“后勤部长”到顶层设计

      2.趋势之二:从学科导向到问题导向

      3.趋势之三:从知识生产到成果应用

      4.趋势之四:从项目资助到绩效考评

    四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的素质特征

     (一)要有政治思维

     (二)要有学术素养

     (三)要有管理理念

   第三章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人员职业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队伍建设尚缺乏战略性规划

     (二)管理队伍的整体能力与研究单位承载的构建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的任务不相协调

     (三)管理队伍的服务效能和正面形象有待进一步改善

     (四)管理队伍出现“职业倦怠”现象

    二 影响因素分析

     (一)社会因素

     (二)个人因素

     (三)环境因素

     (四)干部选任模式因素

     (五)人才政策设计因素

   第四章 欧美发达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若干案例借鉴

    一 案例

     (一)案例之一:美国高等院校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

     (二)案例之二:美国思想库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

     (三)案例之三:欧盟项目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

     (四)案例之四:德国人文社会科学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

    二 启示借鉴

   第五章 哲学社会科学管理人员职业化建设的思路举措

    一 选拔环节:立足选准配强,改进选拔方式

     (一)选拔标准要高

     (二)选拔渠道要宽

    二 培养环节:强化教育培训,提升能力素质

     (一)注重价值引领

     (二)注重能力提升

     (三)注重轮岗交流

     (四)注重方式转换

    三 考核环节:着眼考准考实,加强激励监督

     (一)健全考评体系

     (二)注重激励保障

   导师简介

  事业单位的聘用制改革

   第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聘用制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存在的问题

     (一)竞争激励机制尚未完全确立

     (二)岗位设置和聘用不到位

     (三)职工参与改革积极性不高

     (四)未聘人员安置困难

    二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事业单位人事法制建设滞后

     (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外部政策环境的制约

     (三)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内部各环节改革政策不配套

      1.聘用制度本身不够完善

      2.岗位管理制度落实难度较大

      3.聘用制度与现行政策存在矛盾

      4.现行考核评价制度不能满足聘用制改革需求

      5.工资制度改革不到位

     (四)思想观念转变不到位

     (五)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自主权有限

     (六)改革投入不足

   第二章 深化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全新人事管理理念

     (一)树立岗位管理的观念

     (二)树立竞争择优的观念

     (三)树立合同管理的观念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

    二 建立相互衔接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管理制度

     (二)全面实行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制度

     (三)建立竞争上岗制度

     (四)依法签订聘用合同

     (五)强化聘后管理制度

     (六)建立多层次、多形式的未聘人员安置制度

     (七)探索建立单位内部调解机制

    三 精心组织,扎实推进

     (一)建立健全聘用制改革组织机构,加强组织领导

     (二)加大宣传动员,营造改革的良好环境和氛围

     (三)加强调研和试点工作,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改革目标

     (四)坚持走群众路线,让职工参与改革的全过程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360度考核的可行性

   第一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实施绩效考核的资源条件分析

   第二章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人员360度考核的实施基础

    一 360度考核指标及考核主体设计

    二 360度考核实施及过程控制

  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走向政策

   第一章 导论

    一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框架结构

    四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一 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高层次人才总量偏低,年龄老化

     (二)高层次人才的结构亟待优化

     (三)高层次人才创新能力较弱

     (四)高层次人才国际流动情况总体上仍然流出比大于流入比

    二 我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是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

     (一)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面临的三大机遇

     (二)我国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有利条件

      1.较为优良的宏观环境为人才工作和生活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保障

      2.现代人才管理体制机制的初步形成为人才创新创业奠定了制度基础

      3.大批海外留学人员是我们高层次人才的后备资源

   第三章 我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分析

    一 国家层面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二 地方层面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三 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一)引进人才锁定目标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从工作领域上来说,吸引对象主要面向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的“硬科学”人才,缺乏人文社会方面的“软科学”人才

      2.从本身属性上来说,引进对象主要是年轻的海外留学人员和华裔人才,仍然缺乏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大人才观”气魄

      3.从吸引目标国来说,主要是瞄准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缺乏因我国外交、文化、地缘政治而制宜的灵活思路

     (二)政策内容方面存在的问题

      1.“特殊优惠,特事特办”的原则使制度建设和制度改革创新动力不足

      2.国家是引才主体,用人单位被动完成引才名额

      3.关注重点在有形的硬件方面,对涉及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等软件建设缺乏动力

   第四章 国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启示

    一 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共同点

    二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才引进方面的不同点及我国引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引进方式方面,发达国家着重以市场为依托,我国主要以计划来推动

     (二)人才管理体制方面,发达国家以常态机制依法管理,我国注重提供科研以外的福利及超国民待遇

     (三)科技研发经费投入方面,发达国家始终保持较高比例,我国虽有增长但仍有差距

    三 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与我国引才政策的不同点及我国引才政策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的政策建议

    一 在引才观念上,树立不拘一格引人才的“大引才观”

    二 在引才渠道方面,注重文化同源效应及经贸合作机制影响

    三 在引才制度建设方面,将体制机制建设作为重点

     (一)建立常态体制机制,变“引才运动”为“引才机制”

     (二)改革创新科研管理体制,创造吸引顶尖人才的优质科研环境

     (三)建立“人才特区”,带动国内人才创新体制的改革

 第三篇 管理强院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研究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 相关文献综述

    三 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四 论文框架结构

   第二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概况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的发展历程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工作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三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的主要形式

   第三章 对现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的分析研究

    一 案例研究

     (一)案例一:媒体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公示消息的报道过程

     (二)案例二:媒体和公众对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的反应

    二 对现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的分析

     (一)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存在的问题

     (二)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规定、组织机构存在的问题

     (三)对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会组织者与媒体沟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第四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应急新闻发布机制分析研究

    一 案例研究

     (一)案例一:对所谓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黑歌厅”事件的危机处理过程

     (二)案例二:对网络虚假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2007年全国白领工资标准”的调查和应对过程

    二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应急新闻发布问题的思考

   第五章 改进和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发布制度的组织对策

    一 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院级新闻发言人制度

    二 整合新闻发言人工作团队力量,强化新闻办公室新闻宣传管理职能

    三 建立与媒体沟通的良性工作机制

    四 建立和完善中国社会科学院应急新闻发布机制

  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的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一章 导论

    一 研究问题的界定

    二 文献综述

     (一)我国社会科学研究机构

     (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科研管理信息化

      1.科研管理信息化

      2.科研成果信息化

    三 研究内容及可能的创新

    四 论文结构及主要研究方法

   第二章 信息化建设理论框架

    一 应用需求

     (一)信息化应用的内容

      1.操作层——数据管理

      2.管理层、决策层——信息管理

      3.资源共享与成果转化——知识管理

     (二)信息化应用的指导思想

      1.计算机化

      2.业务流程再造

      3.机构改造

    二 建设模型

     (一)模型结构

     (二)模型内涵

      1.科研机构内部互动(M→M)

      2.科研机构对科研人员(M→R)

      3.科研机构对用户(M→C)

      4.科研人员对科研机构(R→M)

      5.用户对科研机构(C→M)

    三 实施要素

     (一)技术形式

     (二)管理投入

      1.基础设施

      2.需求规划

      3.资金人才

      4.管理变革

      5.长期运行

    四 其他领域的启示

     (一)电子政务

     (二)电子商务

    五 小结

   第三章 信息化建设案例分析

    一 建设历程

    二 主要形式与应用现状

     (一)网络环境

     (二)网站建设

     (三)数据库建设

     (四)管理信息系统应用

    三 问卷调查

     (一)基本情况

     (二)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1.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2.信息化建设的作用

     (三)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1.信息化应用系统

      2.机构网站

      3.参与意愿

     (四)机构信息化建设应用感受

      1.信息化建设满意度

      2.网站应用情况

      3.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应用情况

      4.对工作方式的影响

      5.信息化建设发挥作用认同度

      6.信息化建设薄弱原因

      7.意见和建议

    四 案例小结

   第四章 思考与建议

    一 走出信息化建设误区

    二 信息化建设总体思路

    三 结语

   导师简介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绩效评估

   第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的指标设计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战略规划方面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三)信息化影响方面

     (四)信息化建设可持续性方面

    二 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权重的确定

     (一)专家指标评分

     (二)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第二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的结果及评价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绩效评估的结果

     (一)战略规划方面

     (二)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三)信息化影响方面

     (四)可持续发展方面

    二 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阶段性成果总体评价

     (一)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基本的资金支持

     (三)院所两级的大力支持

     (四)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人员的培养

     (五)勇于创新的工作精神

    三 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进行绩效评估后发现的问题

   导师简介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

   第一章 中国社会科学院开展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的情况

    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干部监督工作的沿革

    二 近几年的主要做法

    三 2010年和2011年全院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民主测评情况

    四 对比分析民主测评结果查找不足

   第二章 组织部门干部监督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 民主推荐不够客观,考察结果失真失实

    二 “一把手”权力过大,讨论决定干部任免时不够民主

    三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不公平现象

    四 产生问题的原因

   第三章 加强和改进组织部门干部监督的对策

    一 学习宣传并举,树立正确的监督意识,营造良好的监督氛围

    二 加大约束力度,规范“一把手”用人行为

    三 转变传统监督模式,营造风清气正的干部选任环境

   导师简介

  微博与政府危机沟通

   第一章 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一 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之间的沟通问题

     (二)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沟通问题

     (三)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问题

    二 原因分析

     (一)政府危机沟通意识有待增强

     (二)政府危机管理理念有待改进

     (三)危机沟通体制机制需建立健全

     (四)危机应对未形成完备的法律保障体系

     (五)公共危机信息国际交流缺乏

   第二章 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建设及策略

    一 加强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法律法规建设

    二 加强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体制机制建设

    三 微博环境下我国政府危机沟通的策略初探

     (一)提倡缩减公共危机管理策略

     (二)加强沟通人才机构建设策略

     (三)提升微博媒介素养策略

     (四)快速反应即时沟通策略

     (五)沟通对象点面结合策略

     (六)沟通内容有限开放策略

     (七)沟通手段多元丰富策略

     (八)重塑政府良好形象策略

     (九)危机管理绩效评估策略

   导师简介

 前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在大力推进和实施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使这个党中央和国务院重要的思想库和智囊团正在发生凤凰涅磐般的重生和再造。如何在“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三大战略的指引下,进一步更好发挥思想库作用,是本书的主旨与核心内容。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多位科研管理人员对如何发挥智库作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思索。作者们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各类管理岗位上奋发有为、工作多年,利用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契机,充分发挥自己多年积累的管理工作实践,运用学习掌握的公共管理理论和方法,对当前管理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大胆求索、深入论证。作为攻读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论文选编,本书围绕科研、人才和管理等重要内容,从理论、政策、实践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我院管理体制机制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诸多创新发展的思路和举措。

[1]Hart,O. &. Holmstrrom,1987,Theory of Contracts in Advances in Economic Theory:fifth world congress,edited by T.Bewle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Max Weber,Economy and Society. Edited by Guenther Roth and Claus Wittich. New York:Bedminister Press,1968,vol. 1.

[3]克罗齐耶著《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和局限》,李路路等编《组织管理与组织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4]乔治·凯勒:《大学战略与规划——美国高等教育管理革命》,别敦荣主译,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

[5]李新荣著《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

[6]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7]戴玉纯著《基于战略的大学绩效管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7。

[8]胡君辰、宋源:《绩效管理》,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

[9]王丽娟、何妍:《绩效管理》,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10]闻效仪著《绩效管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11]张建国、曹嘉晖主编《绩效管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12]黄浩涛、王延中主编《课题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3]韩伯棠、张平淡编著《战略管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4]J.戴维·亨格、托马斯·L.惠伦:《战略管理精要》,王毅、应瑛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5]周三多、邹统钎:《战略管理思想史》,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16]方正帮:《战略与战略性绩效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17]马立荣、肖洪钧:《知识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设计》,《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1期。

[18]黄速建、黄群慧等著《中国管理学发展研究报告》,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19]《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年科研启动基金管理办法》(2003年1月17日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20]蒋一苇主编《中国社会主义工业企业管理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经济研究系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21]马昀:《资源基础理论的回顾与思考》,《经济管理》2001年第12期。

[22]关于《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管理办法》的补充规定(2001年4月9日院务会议审议通过)。

[23]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学部工作局外部网站,www.kyj.cass.cn。

[1]北京市财政局:《个人待遇300问——行政机关、事业、企业单位工资,津贴,补贴等制度摘编》,2001。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董武:《冷战后世界战略格局与中国的发展》,华文出版社,2005。

[4]董之鹰:《完善科研资源配置机制的几点思考》,《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3月30日。

[5]韩璞庚:《公共理性视域中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17日。

[6]华琳、李栩辉:《课题制管理绩效探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3期。

[7]黄长:《国外人文社会科学政策与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2009年度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培训班上的专题报告(北戴河)。

[8]科研局主办的科研管理工作会议文件(北戴河),2009。

[9]黄浩涛、王延中主编《课题制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0]胡税根:《公共部门绩效管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1]“科研项目课题制管理科学化问题研究”课题组黄浩涛、陈星:《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平台数据和结构特征分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总第33期)。

[12]李铁映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前沿报告》No1.(2000年卷),No2.(2001年卷),No3.(2002年卷),No4.(2003年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009。

[13]李晓琳、姜英梅:《我国党政人才发展历程》,《博士后交流》2009年第2期。

[14]刘宝利:《中国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与交流》,人民网,2004年11月19日。

[15]刘琴、徐拥军、陈幸华:《论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求索》2002年第5期。

[16]林坚:《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功能及其评价》,《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总(第33期)。

[17]毛昭晖:《公务员行为规范教程》,研究出版社,2004。

[18]乔治·泰奇著《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苏峻等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19]潘晨光:《全球化下中国人才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出国留学工作研究》2008年第4期。

[20]潘晨光、杨新育、长江:《60周年人才路系列之二——我国出国留学事业的回顾与展望》,《博士后交流》2009年第2期。

[21]钱伟:《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制度演进浅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总第33期)。

[22]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编《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十五”研究状况与“十一五”发展趋势》(上卷、下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3]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科研处编《2008外事出访报告汇编(内部文件)》,2008年10月。

[24]唐小明:《完善我国政府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公共政策选择》,《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8日。

[25]王名:《非营利组织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6]王苏粤:《人才强院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年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历程与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7]王伟光:《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新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度工作会议文件,2008年3月25日。

[28]王伟光:《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办好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年度工作会议文件,2009年3月17日,审议稿。

[29]王伟光:《深入实践科研强院、人才强院、管理强院战略,进一步开创我院改革发展新局面》,中国社会科学院2010年度工作会议文件,2010年3月23日。

[30]王延中:《哲学社会科学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与作用——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社科党建》2008年第3期。

[31]王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选拔政策回顾与分析——以中国社会科学院为例》,《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

[32]杨海蛟:《平等——人类对理想社会的诉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33]杨团、葛道顺:《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4]杨建芳编译《对基础研究实行支持性公共政策的真正原因》,《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9月8日。来源:k.Pavitt,“Public Policies to Support Basic Research:What Can the Rest of the World Learn from US Theory and Practice?(And What They Should Not Learn)”,Industrial and Corporate Change 10(2001)。

[35]罗德尼等编著《项目管理手册》,李世奇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36]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修订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7]张望军、彭剑锋:《中国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实证分析》,《科学管理》2001年第22期。

[38]张小明:《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39]郑国安、吴波尔、赵路主编《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经费的管理实践》,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

[40]赵睿:《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思考》,《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

[41]中共中央文件:《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2004。

[42]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编《中国社会科学院20年》(画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43]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纪念建院30周年》(画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4]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新中国社会科学五十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45]中国社会科学院综合计划处:《中国社会科学院基本情况统计年报》(1985~2005)(内部资料)。

[46]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规章条例》(1986~2002)。

[47]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规章条例》(2003~2006)。

[1]http://sciencenet.cn/htmlnews/20083716215345203022.html。

[2]http://www.qianlong.com/2008-12-19。

[3]高笑:《大学教授分级眼下难说有什么好处》,《东方早报》2008年3月6日。

[4]侯丽京:《论我国高校岗位设置与分级管理中的以人为本》,《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年第6期。

[5]胡彦红:《浅议我国高校教师的评级定岗制》,《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7期。

[6]黄永俊:《国外职位分类制与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科技管理研究》1990年第6期。

[7]教育部:《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教人〔2007〕4号)》,2007。

[8]金韧、张慧欣:《略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激励机制中的政府职责》,《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9]廉勇、黄吉勇:《职称评审应向岗位管理倾斜》,《人力资源管理》2008年第10期。

[10]刘耕年:《北京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增刊)。

[11]刘昊:《教授打破终身制 市属高校启动岗位评级聘任制》2008年12月19日。

[12]刘婉华、袁汝海等:《清华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和效果》,《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增刊)。

[13]刘霞:《制度活力重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新解》,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14]刘献君等:《中国高校教师聘任制研究》,科学出版社,2009。

[15]刘玉芬:《专业技术职务分等分级管理的探讨》,《政策与管理》1994年第5期。

[16]潘晨光:《我国事业单位聘用制改革分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6年第3期。

[17]潘晨光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8]钱滢瓅:《改革开放以来高校首次进行教授评级引发议论——教授评级定岗似有“论资排辈”之嫌》,《新民晚报》2008年3月4日。

[19]人事部、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国人部发〔2007〕59号)》,2007。

[20]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国办发〔2002〕35号)》,2002。

[21]人事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国人部发〔2006〕70号)》,2006。

[22]山东大学:《山东大学岗位设置聘用管理实施办法(山大人字〔2008〕49号)》,2008;《山东大学关于做好教师岗位设置聘用工作的通知(山大人字〔2008〕50号)》,2008。

[23]山鸣峰、李惠:《岗位聘任: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突破口》,《人才开发》2001年第8期。

[24]沈蓝芳:《复旦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度的调研报告》,《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增刊)。

[25]史万兵、赵琳:《研究型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研究》,《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6]苏朝晖:《改革职称评审制度推行岗位聘任制度》,《行政论坛》2003年第3期。

[27]唐峻:《高校教师岗位设置管理与学术团队建设》,《高等农业教育》2008年第6期。

[28]唐峻:《高校教授岗位分级设置管理的实践与思考》,《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第3期。

[29]王巧玲:《教授分级制——路向何方》,《理工高教研究》2008年第4期。

[30]吴江、蔡学军等:《中国职称制度改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31]吴龙贵:《评论:教授分级或将堵塞学术创新之路》红网,2008年3月7日。

[32]吴志华、刘晓苏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33]奚平:《教授分级能够走多远》,《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6月9日。

[34]许军林、罗御:《高校专业技术岗位分级管理实践的思考》,《科技与生活》2010年第3期。

[35]杨春茂:《教授分级势在必行》,《光明日报》1999年5月19日。

[36]袁海泉、力量:《论教授分级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期。

[37]张建祥:《对岗位设置管理与人员分级聘任的深层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5、16期。

[38]张健:《谈心理学中的激励理论在社会科学管理中的作用》,《松辽学刊》1994年第4期。

[39]张若光等:《建立和完善以岗位管理为基础的教师聘任制度》,《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年第1期。

[40]张苏萍:《高等学校岗位聘任制的现状分析与改革探索》,《科技信息》2007年第18期。

[41]张维迎:《大学的逻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2]张晓唯:《高校教师管理:分级的公平与效率》,《江苏高教》2007年第3期。

[43]张秀娟:《论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原则》,《南开管理评论》2003年第2期。

[44]赵炳起:《教授分级制的提出及架构》,《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3期。

[45]赵鹰:《高校教师分级细化影响教育科研效率》,《科学时报》2006年11月14日。

[46]赵拥军:《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岗位管理》,《经济论坛》2003年第16期。

[47]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岗位管理实施办法(科发人教字〔2007〕207号)》,2007;《中国科学院人员聘用制度暂行规定(科发人教字〔2006〕142号)》,2007。

[48]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管理办法》,2007。

[4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聘用制改革及岗位设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社科人字〔2009〕7号)》,2009;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编辑出版、图书资料系列岗位任职条件(试行)(社科人字〔2009〕103号)》,2009。

[50]中组部、人事部:《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人发〔2000〕78号)》,2000。

[51]周国君:《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度与职务聘任制度整合的研究》,《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52]周雪光:《组织社会学十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1]李铁映著《论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何秉孟著《社会科学研究创新简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张冠梓、唐珂主编《中国十八章:小康社会建设进程中的科学发展实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4]张冠梓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工作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人事教育局,2012。

[5]张冠梓:《学问有道:学部委员访谈录》,方志出版社,2007。

[6]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史研究室编《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年简史(1997~200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7]王苏粤主编《人才强院,制度创新——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30年人事人才工作发展历程与回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8]朱有志主编《思想库智囊团——社会科学院初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9]周倩著《高校科技管理人员专业化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10]赵君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建设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11]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60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12]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1~8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12。

[13]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前沿》(1~5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010。

[14]张树义著《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法学透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15]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编《十六大以来中央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和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内部资料)。

[16]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编辑部编《近年来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文献汇编》(内部资料)。

[17]徐颂陶著《中国特色人才理论新探索》,中国人事出版社,2007。

[18]徐颂陶、孙建立主编《中国人事制度改革30年》,中国人事出版社,2008。

[19]萧鸣政主编《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在公共组织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0]吴志华、刘晓苏主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1]路甬祥主编《邓小平与中国科学院》,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

[22]中国科学院编《江泽民与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2012。

[23]白春礼主编《人才与发展:国立科研机构比较研究》,科学出版社,2011。

[24]白春礼主编《科研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研究与实践探索》,科学出版社,2011。

[25]邓正来、郝雨凡著《中国人文社会科学30年:回顾与前瞻》,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6]苏力、陈春生主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三十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7]《胡乔木传》编写组《胡乔木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民出版社,2007。

[28]乔传福等著《我国现代科研院所制度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29]文庭孝著《国立科研机构实力比较:理论、方法与实证》,湘潭大学出版社,2010。

[30]阎康年、姚立澄主编《国外著名科学院所的历史经验和借鉴研究》,科学出版社,2012。

[31]白春礼主编《世界主要国立科研机构概况》,科学出版社,2013。

[1]陈昌贵、刘昌明:《人才回归与使用》,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

[2]陈庆云:《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陈炜华:《引进海外人才与智力取得辉煌成就——引进海外人才与智力25年综述》,《国际人才交流》2008年第6期。

[4]陈振明:《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陈振明:《公共政策学:政策分析、理论、方法和技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6]丁向阳:《人才竞争战略》,蓝天出版社,2005。

[7]段莉:《美国、日本、德国、英国的人才战略实践集锦》,《现代人才》2007年第3期。

[8]费英秋、张杰军:《引进智力与自主创新》,经济管理出版社,2008。

[9]高文书:《经济全球化下的国外人才引进策略研究》,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前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10]葛庆华:《我国引进留学人才工作存在的问题浅析》,《人力资源》2007年第1期。

[11]关乐原:《新世纪中国人才战略发展的探索》,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12]国家外国专家局:《改革开放30年引进国外智力工作回顾》,2009。

[13]国家外国专家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引进国外智力以利四化建设的决定》,《引进国外智力和外国专家工作法规文件汇编》,2003。

[14]何屹:《英国:“未来的帝国是头脑的帝国”》,《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2期。

[15]何增科:《美国、新加坡、印度等国家在人才资源开发管理方面做法和经验的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年第2期。

[16]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编《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17]李宁:《千人计划政策之我见》,《人力资源》2009年第4期。

[18]李钊:《法国:让人才成就新世纪里的新突破》,《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3期。

[19]刘德艳、王丽莉:《我国海外科技人才引进的制度创新》,《科技进步与对策》2005年第9期。

[20]刘宏:《英国和新加坡吸引海外高端人才的政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网,http://www.ccg.org.cn/news.asp?id=779。

[21]刘永志、何敬中:《引进国外人才工作的历程与前瞻》,《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2]毛大立主编《发展之路——上海人才管理制度改革新思考》,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23]毛大立主编《向往之地——上海国际人才高地建设构想》,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9。

[24]毛黎:《美国:成功的人才引进政策》,《国际人才交流》2009年第3期。

[25]苗丹国:《出国留学六十年——当代中国的出国留学政策与引导在外留学人员回国政策的形成、变革与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0。

[26]倪鹏飞、潘晨光等著《人才国际竞争力——探寻中国的方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27]潘晨光:《人才蓝皮书:中国人才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8]潘晨光主编《中国人才发展报告(2009)》,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9]钱铮、孙巍:《日本引进海外人才战略及对我国的启示》,《上海组织人事报》2009年3月5日。

[29]人事部:《对高层次人才实行培养吸引使用三结合》,《中国青年报》2003年12月25日。

[30]任福继:《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网,http://www.ccg.org.cn/news.asp?id=778。

[31]沈荣华:《人才引进与保持》,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

[32]苏光明、牛献忠:《国际化与人力资源开发》,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

[33]王春法主编《2006~2007中国科协调研动态汇编》。

[34]王春法主编《2009中国科协科技要报汇编》。

[35]王辉耀:《人才战争》,中信出版社,2009。

[36]王辉耀主编《中国留学人才发展报告2009》,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37]王通讯、李维平:《人才战略论》,党建读物出版社,2004。

[38]王修来、金洁、吴中伦:《区域高层次人才集聚的成本收益分析与策略研究》,《科技管理研究》2009年第5期。

[39]王志章:《美国人才引进的政策机制》,《中国培训》2007年第7期。

[40]肖起清:《大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发展研究》,华中科技大学论文,2008。

[41]谢亚兰:《美国世界一流大学科研经费投入与产出相关性实证研究》,《高教探索》2008年第5期。

[42]袁旭东:《中国引进海外人才的实证分析与理论研究》,吉林大学论文,2009。

[43]郑永辉:《值得借鉴的英国人才战略》,《人才资源开发》2009年第9期。

[44]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45]周家高:《美国的人才引进和教改新潮》,《人才开发》2006年第5期。

[46]周鹏:《韩国吸引海外人才回国服务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国际经济》2009年第24期。

[1]西蒙·科特主编《新闻、公共关系与权力》,李兆丰,石琳译,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2]《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近年来党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文件汇编》编辑小组,2007。

[3]《中国社会科学院首选学部委员 将建院士制度》,www.singtaonet.com。

[4]《香港老板违法经营 中国社会科学院声誉受损》,www.sohu.com。

[5]中国社会科学院办公厅,《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宣传管理办法》,1998、2002。

[6]《中国社会科学院正式为“研究员俱乐部”辟谣》,www.sina.com。

[7]白正春:《建立和完善政府新闻发布制度》,www.cpvip.com。

[8]蔡雯:《新闻传播的策划与组织》,新华出版社,2001。

[9]曹劲松、庄传伟:《政府新闻发布》,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10]陈开和:《走向“阳光时代”——从抗震救灾回首中国新闻发言人制度》,《世界知识》2008年第13期。

[11]陈强、郑贵兰:《对公职人员作为新闻线人的思考》,www.cpvip.com。

[12]程曼丽:《论我国软实力提升中的大众传播策略》,《对外大传播》2006年第2期。

[13]程曼丽:《论议程设置在国家形象塑造中的舆论导向作用》,《北京大学学报》2008年3月。

[14]邓利平:《负面新闻信息传播的多维视野》,新华出版社,2001。

[15]杜江主编《新闻发言人理论与实务》,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6]范玉吉:《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新闻传播事业》,《新闻记者》2007年第7期。

[17]高钢、孙聚成主编《新闻发布与新闻发言人实务》,人民日报出版社,2005。

[18]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局编《政府新闻发布工作手册》,五洲传播出版社,2007。

[19]宏磊:《在第一时间抢占舆论制高点——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谈新闻发言人制度》,《对外大传播》2005年第10期。

[20]胡华涛:《新闻发布制度化构建中的立法问题》,www.cpvip.com。

[21]华晶:《政府行为中的新闻机制——试论中国的新闻发布制度》,www.cpvip.com。

[22]贾世秋:《新闻发布指导思想的定位问题》,www.cpvip.com。

[23]靖鸣、王尧:《如何让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叫好又叫座”》,《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4期。

[24]郎劲松:《新闻发言人实务》,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25]李瑞英、史楠:《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布首批学部委员名单》,《光明日报》2006年7月19日。

[26]李瑞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成立》,《光明日报》2006年8月4日。

[27]李希光、孙静惟:《危机传播中新闻发布的准备工作》,《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2期。

[28]林坚:《人文社会科学地位、功能及其评价》,《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

[29]刘洪潮主编《怎样做对外宣传报道》,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0]刘继南、周积华、段鹏:《中国形象——中国国家形象的国际传播现状与对策》,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31]刘建明:《新闻发布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2]刘笑盈、苏超:《从两会的新闻发布看发言人的原则和技巧》,《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4期。

[33]孟建、陶建杰:《中国新闻管理制度的历史性进步——我国实施北京奥运会外国记者采访规定的理论阐释》,《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34]梦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制度已经水到渠成了吗》,《新京报》2006年1月23日。

[35]宁田力:《透析新闻发言人制度》,www.cpvip.com。

[36]全晓书:《牢牢掌握话语主动,拓展国际舆论空间——新华社拉萨“3·14”暴力事件对外报道回顾》,《中国记者》2008年第6期。

[37]赛来西·阿不都拉:《试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效性和规范性》,www.cpvip.com。

[38]沈亮:《一个国家的公关:解读奥运背后的专业公关力量》,《南方周末》2008年9月4日。

[39]孙旭培、吴麟:《新闻媒体与“决策气球”》,《新闻爱好者》2005年第3期。

[40]汪兴明:《政府发言人15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1]王强华、魏永征:《舆论监督与新闻纠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

[42]新华社对外宣传有效性调研课题组:《进一步提高我国媒体对外宣传的有效性之二:对外宣传报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中国记者》2004年第2期。

[43]徐琴媛:《中外新闻发布制度比较》,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44]徐讯:《中国新闻侵权纠纷的第四次浪潮——一名记者眼中的新闻法治与道德》,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

[45]许新芝、罗朋、李清霞:《舆论监督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46]杨明品:《新闻舆论监督》,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47]杨雪梅:《让社会科学得到应有尊重》,《人民日报》2006年8月4日。

[48]殷莉编著《新闻发布案例透视》,新华出版社,2007。

[49]曾建萍:《论政府危机管理中的新闻发布制度》,www.cpvip.com。

[50]张文风、宋鸽:《政府新闻发布制度热的冷思考》,www.cpvip.com。

[51]张小明主编《公共部门危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2]郑保卫:《善待媒体 善用媒体 善管媒体》,《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3期。

[53]郑保卫:《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现代传播》2005年第6期。

[54]郑兴东:《新闻传播的客体属性与传播心理》,《新闻传播学术报告会论文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5]周敏、谭逸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与路径解析》,《新闻与写作》2010年第1期。

[1]Gordon B. Davis,Margrethe H. Olson,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McGraw-Hill Inc.,US,2nd edition,1985.

[2]Michael Hammer,James Champy,“Reengineering Work:Dont Automate,But Obliterate”,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

[3]OECD,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look 2002,2002.

[4]Robin Mansell and Uta When,Knowledge Societi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5]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第二版,周海涛等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6]罗伯特·K.殷著《案例研究设计与方法》第三版,周海涛主译,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7]白古拉呼:《某科研组织管理流程优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8]陈传夫、曾明:《科学数据完全与公开获取政策及其借鉴意义》,《图书馆论坛》2006年第26卷第2期。

[9]陈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信息化建设——网站在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第19期。

[10]杜栋编《新编管理信息系统》,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11]范并思:《社科信息业转型时期我国社科信息事业的战略选择》,《情报资料工作》2001年第1期。

[12]顾海兵、王宝艳:《中国国立研究机构:问题与出路》,《学术界》2004年第3期。

[13]郭庆婧:《现代科研渴求科技贯通——我国科研信息化市场需求调查分析》,《2006年行业信息化市场研究及案例分析》,www.cnii.com.cn/20060529/ca357856.htm,2006。

[14]国务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2006。

[15]国务院:《事业单位等级管理暂行条例》,1998年发布,2004年修订。

[16]何星蓉:《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产业化对策研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17]胡葛福:《网络环境下的社科信息需求与服务》,《浙江高校图书情报工作》2001年第1期。

[18]黄浩涛等:《人文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平台数据和结构特征分析》,《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7年第1期。

[19]黄建国:《国外公益性科研机构的内部管理模式研究》,《工业技术经济》2006年第2期。

[20]梁秀霞:《信息环境下社科信息服务的社会化》,《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4年第1期。

[21]廖萍、张健:《高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优化设计》,《现代情报》2006年第9期。

[22]刘磊、罗时民:《网络环境下我国社科信息需求的调查统计》,《津图学刊》2003年第3期。

[23]刘云峰:《我国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4]刘志辉、苏娜、张志强:《国外知识管理研究进展分析》,《图书情报工作》2009年第53卷第10期。

[25]路鹏等:《我国科学数据共享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地震》2007年第27卷第3期。

[26]欧启忠等:《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践及其管理创新》,《科研管理研究》2006年第3期。

[27]欧启忠等:《科研管理信息化与业务流程优化研究》,《科研管理》2005年第1期。

[28]欧阳广通等:《社会科学团体管理信息化研究》,《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8期。

[29]孙晶:《科研管理创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第二届社会科学研究管理论坛”综述》,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kyj.cass.cn/Article/953.html,2007。

[30]王洁民等:《科研机构改革的得失与体制性障碍》,《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05年第9期。

[31]王泽林:《论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创新途径》,《中国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

[32]肖博:《试论在情报研究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消费导刊》2009年第2期。

[33]肖志强:《西方国家科研管理的战略化趋势及其启示》,《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

[34]邢迎宾:《对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思路的探索与研究》,《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年第13期。

[35]叶茂林:《科技项目管理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36]曾军:《超越学术评价:信息化时代的学术服务》,《云梦学刊》2009年第4期。

[37]曾伟忠:《科研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的产生和发展》,《现代情报》2006年第2期。

[38]翟涛:《新公共管理时代对科研管理改革的几点思考》,《科学时报》2006年第22期。

[39]张成福、党秀云:《公共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0]张国春:《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界定与分类》,《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3年第4期。

[41]赵蓉英、邱均平:《CNKI发展研究》,《情报科学》2005年第4期,www.ndcnc. gov.cn/datalib/qikan/2005/2005_08/qikan.2005-07-29.2067968332。

[42]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建设十年情况汇编》,内部资料,2008。

[43]周宏仁:《信息化概论》,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44]周宏仁:《信息化论》,人民出版社,2008。

[45]周立卓、汪传雷:《美国电子政府成功经验及其启示》,《理论观察》2008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