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章数

10

引证文献

0 !

参考文献

250

创新驱动发展:理论、问题与对策图书

Innovation Driven Development: Theory,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SSAPID:101-0750-0333-29
ISBN:978-7-5201-1646-6
DOI:
ISSN: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战略受到高度重视,国家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本书从理论到实践,阐述了全方位推动创新,从而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其中包含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等不同的领域,为不同领域的领导者与从业者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借鉴。

相关信息

丛书名:
作 者: 李文军 齐建国
编 辑:陈颖;王煦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8年03月
语 种:中文
中图分类:F2 经济计划与管理

 摘要

 第一章 总论:创新驱动发展的五大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创新的动力问题

   一 科研人员创新的动力

   二 企业家创新的动力

   三 政府创新的动力

  第二节 创新的制度问题

   一 制度创新的迫切性

   二 制度创新的内涵及核心任务

   三 制度创新必须冲破激励不相容的矛盾

  第三节 创新的激励问题

   一 创新中的激励机制

   二 制度规定了激励的方式

   三 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经济制度

    1.宏观经济制度与国家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微观经济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第四节 创新的投入问题

   一 投入的总量与强度问题

   二 投入的来源结构问题

   三 投入的使用结构问题

  第五节 创新的文化问题

   一 文化对创新发生的作用机制

   二 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

   三 创新环境的文化建设

  第六节 加速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的对策

 第二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渊源与演进

  第一节 创新的内涵

   一 宏观上的创新

   二 微观上的创新

  第二节 创新理论的渊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梳理

   一 哈罗德—多马古典增长理论

   二 索洛经济增长因素模型

   三 卢卡斯经济增长理论

   四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五 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第三节 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与理论逻辑

   一 新常态前的要素推动发展

   二 创新驱动发展是后工业化常态发展路径

    1.创新驱动发展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

    2.创新驱动发展的概念内涵

    3.创新驱动的影响因素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内在条件

    4.创新驱动发展的模式

    5.创新驱动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福利理论分析

  第一节 概念定义

   一 技术创新

   二 技术创新的生产者经济效用改进

   三 商品消费者效用改进

  第二节 理论假设

   一 信息对称

   二 商品购买等价于效用购买

   三 消费者效用成本取决于技术性能

   四 生产者通过技术创新实现效用最大化

   五 生产者不因技术创新而扩大产能

  第三节 研究的起点

   一 基于知识商品的使用价值特征

   二 效用成本

  第四节 基于商品效用的技术创新经济效用分析

   一 效用成本

   二 技术创新经济效用的数理分析

  第五节 理论假设条件的放松与结论讨论

   一 信息对称假设的放松与结论

   二 商品效用不能加权计量的假设放松与结论

   三 企业技术创新与产能扩张的分析

   四 技术创新的社会福利效应大于生产者剩余效应

   五 市场结构和规模会影响技术创新的生产者经济效用改进

 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与技术创新

  第一节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方法论研究

   一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方法论的地位与作用

   二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所要解答的问题

  第二节 劳动价值论中的技术创新因素

   一 把作为使用价值因素的生产力因素引入价值研究的条件

   二 价值向市场价值的转化

   三 劳动力价值的决定及剩余价值的形成

   四 技术创新增加剩余价值从而推动经济发展

   五 技术创新对劳动价值运动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1.知识逐步成为影响使用价值和价值创造的重要因素

    2.知识经济下劳动生产方式与劳动力价值结构的变化

   六 知识创造价值幻觉与知识价值论

  第三节 美国在知识经济下的剩余价值率分析

   一 20世纪末期美国经济回顾

   二 资料来源及其处理

    1.不变资本的确认(c)

    2.可变资本的确认(v)

    3.各私营部门新创造的总价值(v+m)

    4.剩余价值的计算(m)

   三 资本有机构成变化趋势及其变化原因分析

   四 剩余价值率

    1.剩余价值率的变化趋势

    2.变化原因分析

   五 利润率

    1.利润率的计算与发展趋势

    2.资本有机构成与利润率的关系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五章 经济“新常态”与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节 经济“新常态”的实践内涵

  第二节 “新常态”的国别差异

  第三节 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一 劳动力供给无限性产生的人口红利消失

   二 资本投资需求下降引发结构红利消失

   三 生产率增长率红利缩水

    1.技术创新难以使生产率增长率加速

    2.结构服务化效应将会使生产率增长率形成向下趋势

   四 改革难度加大,红利缩减

    1.改革促使地方政府业绩冲动型驱动经济增长的动力下降

    2.宏观调控改革会使市场信息真实化,促使中国经济转向常态增长

   五 生态环境红利消失殆尽形成经济增长硬约束

   六 资源红利消失制约经济增长

   七 城市化红利减少使经济高速增长减速

   八 外贸净出口红利日益消失拖累经济增长

  第四节 区分常态、非常态与新常态

   一 常态

   二 非常态

   三 常态、非常态与新常态的转变

  第五节 经济“新常态”下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 制度创新

   二 管理创新

   三 技术创新

   四 商业模式创新

 第六章 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

  第一节 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及相关研究

   一 国家创新体系的定义

   二 国家创新体系相关研究

  第二节 各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比较

   一 美国国家创新体系*

   二 日本国家创新体系*

   三 德国国家创新体系*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演变

   一 改革开放前的国家计划体系

   二 改革开放后的演变

   三 中国国家创新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基于相关研究的中国创新能力评价

   一 对中国创新能力的总体评价

   二 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与机制

 第七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分析

  第一节 制度及其功能

   一 制度的内涵

   二 制度的功能

  第二节 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一般分析

   一 创新中的激励机制

   二 制度规定了激励的方式

   三 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与经济制度

    1.宏观经济制度与宏观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2.微观经济制度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

  第三节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与创新

  第四节 企业制度与创新

  第五节 投入和资源配置制度与创新

  第六节 分配制度与创新激励

   一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力量薄弱

   二 技术中介组织体系不完善

   三 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第八章 创新驱动发展的文化影响

  第一节 文化对创新发生的作用机制

  第二节 中国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 文化传统对创新精神的影响

    1.价值观

    2.伦理观

    3.宇宙观

    4.“中庸之道”的处事原则

   二 文化心理对创新意识的影响

    1.问题意识

    2.思变意识

    3.权利意识

    4.规则意识

   三 儒家文化和现代教育对创新思维的影响

  第三节 西方文化对创新的影响

   一 西方文化传统与创新

   二 西方文化意识与创新

  第四节 媒介生态对创新文化的影响

   一 从报道事件到制造事件

   二 从传递信息到传递规则

   三 社会负功能

   四 媒介的社会功能:以德国为例

  第五节 创新环境的文化建设

   一 创新环境的精神文化建设

   二 创新环境的制度文化建设

   三 创新环境的物质文化建设

    1.和平、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

    2.强大的经济支撑是保障

    3.庞大的人才队伍是根本

    4.搭建完备的知识积累体系,创建创新的教育环境

 第九章 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分析

  第一节 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第二节 加快制度创新步伐,破除体制机制藩篱

   一 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安排

    1.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道路

    2.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3.建立面向专家和市场的科技规划与实施体制

     (1)建立专家和市场决策的科技规划编制方式

     (2)改革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组织方式

    4.形成国家创新意志

    5.完善相关制度安排

   二 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1.增加并扩大专利保护客体范围

    2.完善建立绿色专利审查制度

    3.完善对违法侵权行为处罚制度

    4.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

   三 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新模式,鼓励搭建创新联盟,支持融合创新

   四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五 完善形成以科研人员激励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

    1.大幅度简化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管理

    2.改革科研费用报销和预算执行方式

    3.提升科研人员的劳动报偿和智力补偿比重

   六 建立科研人员自由流动制度,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1.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和统筹改革

    2.实现科研人员与行政彻底脱钩

    3.探索建立科研人员灵活就业和强制流动政策

    4.重新设计留学生政策和完善人才回流政策

    5.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科技移民政策

    6.完善人才评价体系

   七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

    1.着眼创新驱动,加快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2.着眼放松产业规制,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准入和投资负面清单制度

    3.着眼技术溢出,探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

   八 建立多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

  第三节 大力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 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第四节 发展共享经济,推动商业模式创新

   一 共享经济起源与发展

   二 中国发展共享经济的基础

   三 共享经济在中国创新中的作用

   四 共享经济为未来创新打开新的天窗

  第五节 培养创新文化基因和氛围

   一 倡导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观,培育创新的文化基因

   二 充分利用媒体,营造创新文化氛围

   三 从教育入手,积淀挖掘社会创新潜能

   四 创建创新文化生成与发育的良好平台

 第十章 案例:中国碳纤维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症结及应对

  第一节 全球碳纤维产业

  第二节 碳纤维产业的特点

   一 促进人类进步、社会文明的重要材料

   二 政治敏感的战略性新产业

   三 环境不友好、环境维护成本高

    1.高污染

    2.高耗能

    3.高技术

    4.工程链条长、研发难度大

  第三节 世界碳纤维产业发展经验

   一 创新驱动发展是业界共识

   二 慎重决策碳纤维产业投资

   三 产业链集成化

   四 低成本制造技术和再循环利用是创新热点

   五 AKSA公司的成功之路

  第四节 中国碳纤维产业的症结与发展建议

   一 搭乘高铁走向国际市场

   二 市场在于创新应用

   三 创新能源利用方式

   四 创新全产业链组织模式

   五 填补再循环利用的产业空白

   六 创新经营理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驱动作为发展战略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创新发展理念,明确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必须全面理解创新驱动发展的新引擎作用,深入分析阻碍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和面临的其他障碍,制定针对性对策措施,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和政策束缚,全方位推动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在内的创新不断深入发展。本著作得到2014年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问题研究”(项目编号:2014GXS1B003)和2017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项目“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路径研究”(项目编号:IQTE-2017-08)的支持。全书共十章。第一章为总论,系统总结影响创新发生发展与绩效的动力、激励、制度、投入和文化等五大方面问题,提炼归纳了加快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对策措施。第二至第四章为理论基础专题报告。第二章“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渊源与演进”,就创新理论的渊源与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提法的由来与演变、“新常态”下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逻辑等三个方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渊源与演进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第三章“创新驱动发展的社会福利理论分析”,对创新驱动发展产生的社会福利及其变化进行了深入讨论。第四章“劳动价值论与技术创新”,深入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动创造价值的基本原理,结合美国知识经济背景下剩余价值的创造,提出对技术创新创造价值分配的新认识。第五章“经济‘新常态’与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及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迫切要求。第六章“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与创新驱动发展”,阐述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及其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意义,分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第七章“创新驱动发展的制度分析”,对创新驱动发展涉及的制度内涵及功能、我国相关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八章“创新驱动发展的文化影响”,从文化对创新发生的作用机制、中国文化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影响、西方文化对创新的影响、媒介生态对创新文化的影响等角度剖析了文化因素对创新及创新驱动发展的影响,提出了创新环境的文化建设问题。第九章“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对策分析”,基于前述理论与实证分析,提出相关对策建议。第十章“案例:中国碳纤维产业创新与发展的症结及应对”,以碳纤维行业为案例,在对比国内外行业发展差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国碳纤维行业创新与发展的症结,并提出了促进其创新与发展相应对策,为宏观视角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提供行业证据和补充说明。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多方合力,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解决短板问题。为此,本书提出如下具体对策。第一,推动经济发展模式创新,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第二,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安排。第三,建立面向专家和市场的科技规划和实施体制。一是建立专家和市场决策的科技规划编制方式;二是改革科技项目申报和实施组织方式。第四,修订完善知识产权法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一是增加并扩大专利保护客体范围;二是完善建立绿色专利审查制度;三是完善对违法侵权行为的处罚制度;四是完善知识产权转化运用。第五,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第六,探索产学研用结合新模式,鼓励搭建创新联盟,支持融合创新。第七,完善形成以科研人员激励为导向的科研项目经费管理制度。一是大幅度简化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过程管理;二是改革科研费用报销和预算执行方式;三是提升科研人员的劳动报偿和智力补偿比重。第八,逐步建立科研人员自由流动制度,建设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一是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和统筹改革;二是促进科研人员与行政彻底脱钩;三是探索建立科研人员灵活就业和强制流动政策;四是重新设计留学生政策和完善人才回流政策;五是探索建立中国特色的科技移民政策;六是完善人才评价体系。第九,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是着眼创新驱动加快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二是着眼放松产业规制加快建立完善市场准入限制和投资负面清单制度;三是着眼技术溢出探索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第十,建立多渠道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第十一,培养创新文化基因,塑造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倡导知识经济时代的财富观,培育创新的文化基因;二是充分利用媒体,营造创新文化氛围;三是从教育入手,积淀挖掘社会创新潜能;四是创建创新文化生成与发育的良好平台。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完成,各章节分工如下:齐建国(第一章第一至三节,第三章,第四章第二节,第五章,第七章第二至六节);李文军(第一章第六节,第六章第四节,第七章第一节,第九章第二、三节,统稿);赵京兴(第四章第一节);彭绪庶(第一章第六节,第九章第二节);王红(第六章,第九章第一、二节);郭瑞东(第一章第四节,第二章);蒋建军(第四章第三节);宋燕琍(第一章第五节,第八章,第九章第五节);赵建军(第九章第二节);吴军(第九章第四节);王北亭(第十章)。

Bergek A.,Staffan J.,Bo,C.Sven C.,Annika R.. Analyzing the Functional Dyna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s:A Scheme of Analysis,Res. Policy 37(3).(2008)407-429.

Darrin Bayliss,DENMARK’S CREATIVE POTENTIAL:The Role of Culture Within Danish Urban Development Strate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ultural Policy,2010(04).

Freeman C.,1987. Technology,Policy,and Economic Performance:Lessons from Japan. Pinter,London.

Furman J.L.Hayes,R.,Catching up or Standing Still?National Innovative Productivity Among “Follower” Countries[J],Research Policy,2004,33(9).

Furman J L,Porter M E,Stern S. The Determinants of national innova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2,31(6):899-933.

Hart D.M.,Accounting for Change in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Friendly Critique Based on the U.S. Case. Research Policy,38(2009),p.647-654.

Jacob Buksti,Denmark and the Danes:How to Lose All the Wars and Still Be World Champions?2014.

Kayano Fukudaa and Chihiro Watanabe. Japanese and US perspectives on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Ecosystem,Technology in Society 30(2008)49-63.

Liu X.L.,White S.,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 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Res. Policy 30(7)(2001)1091-1114.

Lundvall B.A.,Product Innovation and User-Producer Interaction,Aalborg University Press,Aalborg,1985.

Lundvall B.A.,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Towards a Theory of Innovation and Interactive Learning,Pinter Publishers,London,New York,1992.

Lundvall B.A.,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analytical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Tool,DRUID Tenth Anniversary Summer Conference,Copenhagen,2005.

Niosi J..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s are “X-efficient”(And X-effective):Why Some Are Slow Learners,Res. Policy 31(2)(2002)291-302.

Marxt C. and Brunner C.,Analyzing and Improving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of Highly Developed Countries the case of Switzerland Christian.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80(2013)1035-1049.

OECD.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1997.

Porter 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0,(3).

R.R.Nelson,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s:A Comparative Analysis,Oxford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1993.

Teece D.J.,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Innovation:Organis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J.Econ.Behav.Org.18(1)(1992)1-25.

Wang Yuandi,Vanhaverbeke,W. and Roijakkers N.,Exploring the Impact of Open Innovation on National Systems of Innovation — A theoretical Analysi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 79(2012)419-428.

Bureau of Labor Stastics. http://stats.bls.gov/.

Freeman C.,etal.(1982). Unemployment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Westport,Lonnectict:Green Wood Press.

Freeman,C. and Perez C. 1988. Structural Crises of Adjustment,Business Cycles and Investment Behavior. Pp.3866 in Technology Change and Economic Theory,edited by G.Dosi,C.Freeman,R.Nelson,G.Silverberg and L.Soete. London:Pinter Publishers.

Landefild J.S.,and Franmenni B.M.,Measuring the New Economy. www.bea.gov/scb/pdf/beawide/2001/0301mne.pdf.

Jorgenson D.W. and Stiruh.K.J.,Raising the Speed Limit:US Economic Growth in Information Age. Economic Department Working Paper No.261.

Oliner,S.D. & Sichel,D.E.,The Resurgence of Growth in the Late 1990’s:I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tory?.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Fall 2000.

Piketty,Thomas,Saez,Emmanuel. Income 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1913~1998.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3,118(1):1-39.

Reinhart,Carmen M.,Rogoff,Kenneth S. Is the 2007 US SubPrime Financial Crisis So Different?An International Historical Comparis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8,98(2):339-344.

Roubini,Nouriel. The Worst Financial Crisis Since the Great Depression. http://www.Rgemonitor.com/roubini_monitor/253618/the_worst_financial_crisis_since_the_great_dep ression.

Sahal D.(1983). Invention,Innov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echnology For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Vo.23,No.3,1983.

Atkinson,R.D.,Court,R.H.,The 2002 State New Economy Index:Benchmark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States,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2002.

Atkinson,R.D.,Court,R.H.,“The New Economy Index:Understanding Americ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1998.

Atkinson,R.D.,Court,R.H.,The State New Economy Index:Benchmarking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 the States,Progressive Policy Institute,1999.

Australian Bureau of Industry Economics,1993. R&D,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An Evaluation of the R&D Tax Concession.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Canberra.

B.K.Atrostic,Measuring the Electronic Economy:Current Status and Next Steps,BEA.

OECD,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OECD,1996.

OECD,A New Economy?The Changing Role of Innov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Growth,OECD,2000.

OECD,Science,Technology,and Industry Scoreboard,OECD,1999.

OECD,Science,Technology,and Industry Scoreboard,OECD,2003.

World Bank Institute,The Knowledge Assessment Methodology and Scorebards. 2002,http://www1.wordbank.org/gdln/programs/kam2002/.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 2003,http://www.wordbank.org.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 1994,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World Bank,World Development Report:Knowledge for Developmen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U.S. Census Bureau,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1999.

United State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Economic Report of the President)2001.

Enos,John L.(1962).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in the Petroleum Refining Industry,NBER book:The Rate and Direction of Inventive Activity:Economic and Social Factors(1962),pp.299-322.

Freeman,Chris(1982). The Economics of Industrial Innovation. Frances Pinter,London.

Schumpeter,Joseph(1934). The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Al-Samarrai,S.,Peasgood,T.,(1998)Educational Attainments and Household Characteristics in Tanzania[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17(4),395-417.

Barr,N.(2003). Financing Higher Education in the UK:The 2003 White Paper[A]. House of Commons Education and Skills Committee. The Future of Higher Education,Fifth Report of Session 2002-03,Volume II,Oral and written evidence[C]. HC 425-II,(TSO,2003):292-309.

Barro R J,Lee J W. International data on educational attainment:updates and implications[J]. Oxford Economic Papers,2001,53:541.

Becker G.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M],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 & London,1975.

Beck G.S.,Tomes,N.(1976)Child Endowments and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Children[J].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84(4),S143-S162.

Behrman J.r.,Pollak R.,and Taubman,P.(1986). Do Parents Favor Boys?[J]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27(1),33-54.

Brauw,Alan de and Rozelle,Scott,2004,“Reconciling the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Rural China”,Request by e-mail:alan.d.debrauw@williams.edu.

Bray M. Financing Higher Education in Asia:Patterns,Trends,and Policies[J].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Fall 1998.

Carlson D.C.(1975). A Flow of Funds Model for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Alternative Student Aid Programs[J]. Menlo Park,CA:Stanford Research Institute.

Chapman,Bruce,and Ryan,Chris(2003),The Access Implications of Income Contingent Charges for Higher Education:Lessons from Australia[C]. Discussion Paper no.463.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Centre for Economic Policy Research:26-28.

Chapman,D.W.(1981),A Model of Student College Choice[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52(5),490-505.

College Board,Trends in Student Aid and Prices[EB/OL]. 2005(http://www.collegeboard.org.

Dale W.Jorgenson(1988),Productivity and Postwar U.S. Economic Growth[J]. The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 Vol.2,No.4:23-41.

Danish Ministry of Education. Facts and Figures,Education Indicators Denmark 2002[EB/OL]. http://pub.uvm.dk/2002/factsfig/.

Denison E.F(1962),Education,Economic Growth,and Gaps in Information[J]. 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70,No.5:124-128.

Denison E.F(1962),United States Economic Growth[J]. The Journal of Business. Vol.35,No.2:109-121.

Denison E.F(1962),The Sources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Alternatives Before us. New York:Committe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Griliches Z.,and Jorgenson D.(1966)“Source of Measured Productivity Change:Capital Inpu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56,No.2:50-61.

Hayek F.A.(1960). The Constitution of Liberty[M]. 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ackson G.A.(1988). Did College Choice Change During the Seventies?[J] 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7(1),15-27.

Johnstone D.B.(1992). Tuition Fees. In B.R.Clark and G.R.Neave(eds). The Encyclopedia of Higher Education. Oxford:Pergamon.

Kendrick John(1976),The Formation and Stocks of Total Capital[M]. NY: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Lucas Robert E.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s Development”[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Vol.22,1988:3-42.

M.Spence(1973). “Job Market Signaling”[J],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87:355-374.

Rebelo S.(1991):“Long-Run Policy Analysis and Long-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3,500-521.

Romer P.M.(1990):“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8,S71-S102.

St.John E.P.(1993). Untangling the Web:Using Price-Response Measures in Enrollment Projections[J].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64(6),675-695.

St.John E.P. and Noell J.(1989). The Effects of Student Financial Aid on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An Analysis of Progress with Special Consideration of Minority Enrollment[J]. 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30(6),563-581.

Thomas V,Dailami M,Dhareshwar A,et al. The Quality of Growth[M],Published for the WorldBank,New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

About AKSA[Z],AKSACA Carbon Fiber 2010.

Amit K N,Robert A W,Sarah P,et al. UV Assisted Stabilization Routes for Carbon Fiber Precursors Produced from Melt-processible Polyacrylonitrile Terpolymer[J]. Carbon,2005,43:1 065-1072.

A Review of Feedstock for Making Carbon of Efficient Energy Technologies[C],Vince Kelly Consultant Engineer Carbon-Fiber Technolongy,Ireland,www.carbon-fiber.com.

Carbon Fiber 200—Globle Outlook for Carbon Fiber 2008[R].

Carbon Fibers:Great Opportunities but a lot of Challenges[J]. JEC Composites,2011,65(7):18-21.

Fred Hajduk,Carbon Fiber Overview[C],Presented to Intertech Carbon Fiber Conference——2005.

Carbon Fiber Production:Many Investments and Projects[J]. JEC Composites,2012,72(5):21-24.

Composites for Wind Energy[C]//Reinforced Plastics,2003:29-45.

Composites World Carbon Fiber Conference Features Demand/Supply Update[R],Composites World Carbon Fiber 2011 conference by News Item From:Composites World,Sara Black 12/12/2011.

Composites World. Carbon Fiber 2014:Will Supply Meet Demand?

Cupta A K,Paliwal D K,Bajaj P. Effect of an Acidic Comonomeron Thermooxidative Stabil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J]. Journal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5,58:1161-1174.

Cupta A.K.,Paliwal D.K.,Bajaj P. Effect of the Nature and Mole Fraction of Acidic Comonomer on the Stabilization of Polyacrylonitrile[J].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1996,59:1819-1826.

Daimler. Toray Develop Carbon Fibre Parts[J]. Reinforced Plastics,2011(2):13.

Effects of Chinese Currency Appreciation on the World Fiber Market[M],by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Applied Economics Texas Tech University 2005 Belt wide Cotton Conferences New Orleans,Louisana-January 4-7,2005,By www.carbonfiber.com.cn.

Fred Hajduk Carbon Fiber Overview[C],Presented to Intertech Carbon Fiber Conference—2005.

Gary Gereffi. Center on Globalization,Governance & Competitiveness. The Economic Crisis:A Global Volue Chain Perspective[M].

GEIBER H.K. Carbon fiber advance[J]. Chemical Week,2009,(6).

Hamburg Germany,Carbon Fiber Delegate Analyses,November 2009.

High Quality,Reliably Supplied,Competitively Priced Carbon Fiber[Z]. AKSACA Brochure,2010.

Materials Science Division National Aerospace Laboratories PB1979,Bargalore 560 017 India www.nal.res.in.

Mike Canario. The Vexing Economics of Carbon Fiber Manufacturing.

Netcomposite/Connectra,The UK Carbon Fiber Composite Industry,May 2009.

Paiva M.C.,Kotasthane P.,Edie D.D.,et al.,UV Stabilization Route for Melt-Processible PAN-Based Carbon Fibers[J]. Carbon,2003,41:1399-1409.

RASMUSSEN B.,Market trend:This Industry is Ready to Explode[N]. Zoltek:Industry News[2008-03-18(8)].

RICHARD Stewart. Carbon Fiber Market Poised for Expansion[J]. Reinforced Plastics,2011(4):26-31.

ROBERTS A. Carbon Fiber & Precursor Outlook,2008-2015[C]. Carbon Fiber 2007 Conference. Washington,D.C.,December 4-7,2007.

Sanjeev P.M.,Chang H K,So Y K,et al. Preparation of Carbon Fibers from a Lignin Copolymer with Polyacrylonitrile[J]. Synthetic Metals,2012,162:453-459.

Scott Stephenson. From dream to reality,with a Good Business Plan.

SMOCK Doug. Boeing Develops Technologies to Recycle Carbon Fibers[N]. Design News,2010-06-21.

Stephen Lee,An Overview of Advanced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The Industrial Applications[C],香港科技大学。

Structural Composite Material[C],F.C.Campbell ASM International.

Supply and demand:Advanced fibers Posted on:1/8/2009.

The Advanced Composites Industry[C],The Defense Technology Base Volume 2.

The Bigger Blade-the Carbon Option[C]//Reinforced Plastics,2002:20-30.

The world Carbon Fiber Composite Maeket[R],Publisher:Acmite Market Intelligence Published:July,2010 p1.

Toray,Toray IR Seminar-No.7,[C].

Turkish Acrylic Fiber Manufacturer,AKSA,Announces Sales Representatives in the Americas for Carbon Fibers[N],AKSACA Carbon Fiber News,2010.

Turkey:AKSA Plans to Manufacture Carbon Fibre[N]. Fiber 2 Fashion News,2006-10-25.

Warren C.D.,Felix L.P.,Eberle C.C.,et al. Non-Traditional Pre-cursor Materials and Conversion Approaches for Lower Cost Car-bon Fiber for Multiple Industries[J]. ICC-17,2009.

WARRIOR Nicholas. Recycling Carbon Fibre.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Materials and Structures[D]. 2010.

Washington,D.C. Committee on New Materials for Advanced Civil Aircraft National Materials Advisory Board. New Materials for Next-generation Commercial Transports[M]. 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6,1-3.

〔德〕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状况》,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972年版第2卷。

〔荷〕范·杜因:《创新随时间的波动》,载《现代国外经济学论文选(10)》,商务印书馆,1986。

〔荷〕范·杜因:《经济长波与创新》,上海译文出版社,1993。

〔英〕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华夏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奥地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载《弗洛伊德文集》第一卷《癔症研究》,长春出版社,2004。

〔美〕奥斯本(A.F.Osborn):《创造性想象》,盖莲香、王明利译,广东人民出版社,1987。

〔美〕道格拉斯·凯尔纳(Douglas Kellner):《媒体文化: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的文化研究认同性与政治》,丁宁译,商务印书馆,2004。

〔美〕埃利泽·盖斯勒:《科学技术测度体系》,周萍等译,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

〔美〕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邱如美译,中信出版社,2012。

〔加〕萨利姆·伊斯梅尔(Salim Ismail)/ 〔加〕迈克尔·马隆(Michael S.Malone)/ 〔美〕尤里·范吉斯特(Yuri van Geest):《指数型组织》,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商务印书馆,1990。

〔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集团,2014。

〔美〕斯蒂芬·罗奇:《后泡沫世界的陷阱:对中国的影响》,《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第23期。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1996年年度报告》,《中国工商管理研究》1998年第7期,第59~63页。

《2004~2010年全球碳纤维市场增长机会》,爱尔兰。

蔡余杰、黄禄金:《共享经济》,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陈宝明:《世界先进制造业创新与发展趋势及其启示》,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网站,2007年3月22日。

陈宝森:《当代美国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陈劲、陈钰芬、王鹏飞:《国家创新能力的测度与比较研究》,《技术经济》2009年第8期,第1~5页。

程强、武笛:《科技创新驱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研究》,《科学管理研究》2015年第4期。

陈冬梅:《基于“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探析》,《高教探索》2013年第2期。

程耿东:《世界科技、经济中心的转移及留给我们的思考》,中国科学院网站,2002年10月31日。

陈勇星:《江苏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路径选择》,《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期。

程郁:《科技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及其政策完善》,《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年第6期。

代少俊:《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丁未:《全球工业将进入碳纤维材料时代》,《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11月22日。

范建双、虞晓芬、赵磊:《中国国有、私营和外资工业企业地区间效率差异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5年第6期。

冯武勇:《日本正式出台“日本再兴战略”》,《中国青年报》2013年6月15日,第4版。

甘文华:《创新驱动的四重维度—基于方法论视角的分析》,《党政干部学刊》2013年第1期。

高文书:《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国际转移与中国的策略选择》,《学术探索》2005年第10期,第41~45页。

工信部:《加快推进碳纤维行业发展行动计划》,工信部(〔2013〕426号)文,2013年10月22日发布。

郭克莎:《中国制造业发展与世界制造业中心问题研究》,《开放导报》2006年第2期,第29~32页。

郭磊、蔡虹、张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对我国国家科技创新竞争力的提升作用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年1月第30卷第1期,第101~106页。

郭庆旺、贾俊雪:《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79~2004》,《经济研究》2005年第6期。

郭淑芬:《美日国家创新系统对比研究—演进脉络》,《中国青年科技》2007年第5期。

辜胜阻、王敏、李洪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方向与新动力》,《经济纵横》2013年第2期。

辜胜阻、李洪斌、王敏:《构建让创新源泉充分涌流的创新机制》,《中国软科学》2014年第1期。

韩毅、张兵:《美国经济数字地图2012~2013》,科学出版社,2013。

黄海霞:《发达国家创新体系比较》,《科学技术与创新》2014年第4期。

黄宁燕、王培德:《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制度设计思考》,《中国软科学》2013年第4期。

黄新亮:《世界科技中心转移的三大动力机制探讨》,《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第434~437页。

洪名勇:《我国知识经济度量指标体系构建的探讨》,《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第10期。

洪银兴:《论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学家》2013年第1期,第5~11页。

胡鞍钢主编《知识与发展:21世纪新追赶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江文钜、陈志嘉:《“技术创新”概念之诠释》,《生活科技教育月刊》2008年第6期,第1~2页。

蒋建军、齐建国:《当代美国知识经济与“三率”变化分析》,《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纪树立编译《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版。

靳青:《技术的经济功能与经济增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论文》2013年5月。

赖洪毅:《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战略与管理》2003年第4期,第82~89页。

兰宏、聂鸣、邹德文:《战略高技术产业对国家创新能力的创新驱动》,《改革与战略》2008年第5期第24卷(总第177期),第31~33页。

梁俊伟:《政府在自主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角色》,《理论学刊》2012年第12期,总第226期。

李翀:《马克思主义垄断价格理论的构建》,《马克思主义研究》2009年第11期。

李京文:《科技富国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5年5月。

李京文著《迎接知识经济新时代》,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

李俊江、彭越:《日本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变分析》,《现代日本经济》2015年第1期,总第199期。

李青、李文军、郭金龙:《区域创新视角下的产业发展:理论与案例研究》,商务印书馆,2004。

李石凯:《低储蓄率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中国金融》2007年第21期。

李伟:《世界制造中心转移的科学技术背景与中国制造现象》,《甘肃社会科学》2004年第6期,第209~212页。

李文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上、下)》,《中国科技投资》2012年第5期上、中旬刊。

李文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政策》,《中国科技论坛》2014年第4期。

李垣、范诵、赵永彬:《不同企业文化模式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预测》2005年第4期,第26~30页。

李子:《衰竭的美国创新力》,《中国保险报》2009年12月18日,第7版。

林毅夫:《金融危机祸起2001年互联网泡沫》,《北京商报》2008年10月8日。

刘丁有:《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演变及中国目前的处境与发展趋势》,《开发研究》2008年第5期,第76~79页。

刘欢:《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发展现状及对策》,《技术与创新管理》2013年第1期。

刘树成等:《“新经济”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刘树成、李实:《解读新经济》,《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0年9月12日,第2版。

柳卸林:《国家创新体系的引入及对中国的意义》,《中国科技论坛》1998年第2期。

刘秀萍、陈淮:《2009年投资美国的未来——奥巴马政府的技术创新计划》,《中国科学基金》2009年第23卷第2期。

刘志彪:《从后发到先发:关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理论思考》,《产业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吕春祥:《中国碳纤维研究的过去与现在》,《新材料产业》2011年第2期。

卢锋、刘鎏:《格林斯潘做错了什么?——美联储货币政策与次贷危机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9年1~2月。

卢锋:《中美经济外部不平衡的“镜像关系”》,《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第11~12期。

卢文鹏、黄艳艳:《对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思考》,《经济学家》2003年第2期,第88~94页。

路甬祥:《对国家创新体系的再思考》,《中国科学院院刊》2004年第18卷第1期。

卢宇峰:《收入差距: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与本质》,《统计与决策》2008年第21期。

孟捷:《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基于劳动价值论的各种解释》,《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

倪义芳、吴晓波:《世界制造业全球化的现状与趋势及我国的对策》,《中国软科学》2001年第10期,第24~28页。

潘宏亮:《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对策》,《经济纵横》2015年第7期。

齐建国:《技术创新系统、科技园区与风险投资》,《重庆商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齐建国:《技术创新:国家系统的改革与重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齐建国等:《知识经济与管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齐建国:《知识经济下劳动价值论深化研究(摘要)》,《中国经济快讯》2002年第26期。

齐建国等主编《2009~2010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戚自科:《虚体经济周期理论与美国新周期》,《世界经济》2003年第2期。

瞿喜宝、袁庆明:《制度的功能问题研究》,《云梦学刊》第27卷第4期,2006年7月。

石定环、柳卸林:《中国国家创新体系的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今日科技》2003年第2期。

史世伟、陈健平编著《美国经济数字地图2012~2013》,科学出版社,2013。

孙波:《技术创新浅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3年第12期,第185~186页。

孙林岩:《全球视角下的中国制造业发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9月。

涂成林:《自主创新的制度安排》,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

王春法、游光荣:《国家创新体系理论的基本内涵》,《国防科技》2007年第4期。

王丹红:《美多名诺奖得主和大学校长致信奥巴马呼吁增加科研经费》,《科学时报》2009年1月16日。

王刚波:《国家层面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测度述评》,《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2月第3l卷第3期,第123~127页。

王红梅、邱成利:《技术创新过程中多主体合作的重要性分析及启示》,《中国软科学》2002年第3期。

王辑蕊:《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汪锦、孙玉涛、刘凤朝:《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研究》,《中国软科学》2012年第9期。

王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方能做强做大》,《中国经济导报》2010年12月2日。

王乃明:《论技术创新的内涵——兼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异同》,《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第15~19页。

王润良、郑晓齐:《略论技术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区别》,《科技导报》2000年第10期,第63~64页。

王庆华:《加快构建全面创新体系》,《宏观经济管理》2015年第9期。

王松奇:《“新常态”源流考》,《银行家》2014年9月。

王毅:《实施绿色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绿色经济与创新》2010年第25卷第2期。

王喆:《体制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基于“汤浅现象”与“李约瑟难题”的观察》,中国发展观察网,2006年4月30日。

徐家杰:《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估计:1978~2006》,《亚太经济》2007年第6期。

徐滇庆、李昕:《中国服务业比重真的那么低吗?》,《金融时报》2011年8月4日。

宴智杰:《劳动价值学说新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杨继国:《论知识经济中劳动价值论的新发展》,《社会科学家》2000年第2期。

杨开忠:《关于新经济指数的说明》,《经济日报》2004年12月28日。

杨开忠:《三十一省区市比拼新经济》,《经济日报》2004年12月28日。

尹朝安:《19世纪中后期德国经济的发展与制度创新》,《德国研究》2003年第1期,第43~50页。

应辉辉:《技术市场发展中技术中介规范化研究》,《今日科技》2013年第10期。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当代亚太》2008年第5期。

余永定:《美国次贷危机:背景、原因与发展》,2008,工作论文。

袁岚峰:《中国科技实力正以多快的加速度逼近美国》,观察者网,http://www.guancha.cn:8080/YuanLanFeng/2015_08_12_330260_s.shtml。

岳书敬:《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中国家创新能力提升》,《财经科学》2011年第5期(总278期),第63~71页。

曾汉泉:《德国的对法研究与德法科研合作》,《法国研究》2013年第4期。

翟天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协同管理路径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年第22期。

张超中、武夷山:《创新文化与中国文化创新》,《中国软科学》2010年10月,第63~85页。

张奋勤、胡思勇、周启红:《什么造就了世界百年经济奇迹(一、二、三)》,《湖北日报》2009年9月21日,第五、六、七版。

张慧莲、汪红驹:《新常态经济的含义》,《银行家》2014年第6期。

张茂林、董泽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数量与科技创新能力关系实证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2月第28卷第4期,第15~155页。

张永凯:《金砖国家研发创新能力及科技政策激励分析》,《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3月第31卷第6期,第98~102页。

张治河、冯陈澄、李斌、华瑛:《科技投入对国家创新能力的提升机制研究》,《科研管理》2014年第35卷第4期,第149~160页。

章祥荪、贵斌威:《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分析:Malmquist指数法评述与应用》,《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2008年第6期。

赵志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完善》,《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4年第31卷第2期。

郑云、蒋国平:《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技术性后发劣势研究》,《商业研究》2006年第19期,第157~160页。

钟伟、巴曙松等:《对当前宏观经济的一些看法——兼论经济调整周期》,《经济学动态》2008年第10期。

钟学义、李平、王宏伟:《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测算》,《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报告》,2008。

周小亮:《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互动关系:理论比较分析与现实理论假说》,《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20~24页。

庄云雯、林品华、李菱竹:《美中韩科技发展方向对台湾科技资源投入之启示》,http://thinktank.stpi.org.tw/。

左志刚:《国家创新能力发展中金融作用的国际比较研究》,《国际经贸探索》2013年2月第29卷第2期,第79~93页。